第十八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學子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
諸位,因為昨天晚上有點兒法務,所以耽擱了我們的課程。正好今天是六月十九,慈悲偉大的觀世音菩薩的成道日。借此機緣,我們把課程推到今天,也算是自然的一個殊勝因緣。
今天我們講《淨土或問》要進入到第十八講了,要開始講到第十四問。在前幾問中講到,一個是不屑輾轉修行,說就在此土就可以了,可是不行;另外一個,又覺得這麼多的淨土,為什麼偏偏要讚歎極樂世界的境緣殊勝,非得往生;第三個又講到,只有阿彌陀佛和我們的因緣,一個是從願力,一個是從娑婆,一個是從度化的這三個點上做了一個交代。這是我們上一講的課程。
今天我們就入到第十四問,第十四問的問題是什麼呢?就是雖然承認你所說的在理,但是他心裡還是有一些過意不去,所以在此趁機又提出來的一個疑點。今天的這兩問其實都比較流暢,我們貫解一下。
來看論文:
「問曰,偏指獨推之說,旨哉言乎。欣厭取捨之方,至哉教矣。敢問欣厭取捨,得無愛憎能所之過乎。」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前面你既然回答討論了,偏指極樂世界,獨推阿彌陀佛的這樣回應,確實是盡善盡美的,沒有問題。也講到要欣求極樂,要厭離娑婆,捨此土而求彼國的法門,也是實在圓滿的言教。但是,我們都怕說這個「但是」,就是膽敢要問一下,因為往生西方是取淨捨穢,如果有取捨之心,難道在此其中就沒有愛憎的分別心嗎?有能取的心和所取的土,難道其中就沒有能和所的對待嗎?
這裡提出來的質疑也是有根有據的,因為佛法是平等法,不二法,這裡似乎跟佛法的平等根本好像是相違的。而且確實這個疑問也是有根據的,為什麼呢,大家如果以前聽過《心經》,裡面也講到過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因果輪迴的業力步驟。其中有一個階段屬於什麼呢?就是這一生給來一生又做輪迴的準備,就是愛、取、有。由於你生起貪愛,才會去追求。由於你追求的時候要有手段,有造作,又有了業力,是這麼一個鏈鎖的關係。我們從這裡也可以得出,說明我們的執取之情,一定它背後的動力是貪愛之心,這個沒有問題的。所以這個疑情也說的在理,可是他沒有把次第、凡聖、因地和果位上給抉擇清楚。
在佛法的修行中,所謂的無取捨、平等心,一直是要到佛才有的境界,徹底沒有對待念。菩薩還上有佛道可成,下有眾生可度,也是一種能和所的對待。所以在這種過程中,對於法的堅持和追求是如法的。大家一定要知道,這是對的,它叫善法欲。我們現在處在一個有求有欲的凡夫心中,對法的追求和好樂,比對世間的財、色、名、食、睡的追求和好樂,那一定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而且我們也講了好多次的借假修真,可是很多時候我們要運用它的時候呢,又忘記了借假修真這個訣竅。
你看這裡一樣的法,看你是用在情上,還是用在法上、道上。所以這裡說到取和捨,它不是世間愛和憎的層面,而是什麼呢?
「答曰,汝不知言也。此非世間之愛憎能所也。此乃十方如來轉凡成聖之通法也。」
一句話就鐵板釘釘,說這不是我們通常俗情意義上的理解。其實從這個問答中,我們就可以提前感受到他的問題根本點出在哪裡,就永遠是凡情和聖見的一個博弈,就看你所處的是在凡情來講,還是在聖見而言。所以請大家也觀照一下,其實我們講轉凡成聖的時候,它本身也是一個借假修真的假法。但是我們現在在假法中,衝不出來的時候,就必須借轉凡成聖來啟動我們的法行。如果你不這樣啟動,就會繼續輪迴。所以這裡講到,這是十方如來轉凡成聖的通法,就是必須從這這樣啟動,必須從這這樣開始、進入、相契的意思,沒有一個能夠繞過這個根本點。
而且因為一切的凡聖境界,都是為我們能召感的這個心所體現。現在我們這顆心所體現的是凡夫的境界,說明我們的心就是凡夫心。就要依著這個凡夫心而生起厭離的心態,就是把心的態勢調成一個厭離的狀態,依這個凡夫心同步也調成一個欣求極樂的狀態。不論是厭離、欣求,都是凡夫心,可是由此契入聖人境,由此才能超凡入聖,轉凡成聖。聖人境所感的就完全就是清淨心,平等心。一入到清淨、平等心,回頭再論的時候你不論厭離也罷,還是欣求也罷,依然還是平等的,還是清淨的。
所以從中大家看出來,不是在厭離取捨上而定是否平等,是否沒有愛憎。而是看我們在厭離取捨的過程中,心是否生起了這樣能所愛憎的執著,一定要把這個搞清楚,這就叫做借假修真。借我們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發心,契入到聖人的平等境界。不論捨還是取,都已經不妨礙了。可是要契入這個境界,你必由開始從凡夫位的時候,厭離生死輪迴才能轉凡,一定要欣求極樂淨土才能成聖。這是不易的鐵案。
「若非厭捨,何以轉凡。若非欣取,何以成聖。」這就是光說淨土的別法。
後面進一步講到通法更加是如此,也不離取捨思想,「故自凡夫預乎聖位,由聖位以至等覺,其間等而上之,無非欣厭。極乎妙覺,取捨始亡。」
這就是從修道而言,凡夫的初發心開始上道,一直到進入聖位,就是從凡夫入到聖位了。比如就從大乘教法來講,從初發心,外凡位開始修,修著修著入到聖位了,見思煩惱斷了。到了聖位以後一直到亞聖位,這個「聖」就是直指佛了,亞聖位就是指的等覺菩薩的地位,一生補處馬上要成佛了。這期間次第增上的過程中,哪一個步驟能夠離開厭離下位,欣求上位的心態。
所以就給前一句「十方如來轉凡成聖之通法」,更提供了有力的教證。也就是借假修真的欣厭思想,厭下欣上、厭染欣淨。借這個力一直要借到成佛,才能夠徹底甩開這個法。因為到了成佛,才能夠把取捨的這個念頭完全消除。所以說「極乎妙覺,取捨始亡。」
後面引證,「故先德雲,取捨之極,與不取捨,無有異也。」
這句話我們已經學過好多次,這是天台宗的一位著名的祖師,四明知禮在他《觀無量壽佛經妙宗鈔》裡面說到的這句話,說取捨到極致,跟不取不捨,也就是起點跟終點,它是一個點,可以這麼理解。從中我們就看出前面是說到借假修真,借我們的凡夫假的這個心,來啟動欣厭的心態,然後契入到這個平等法中。第二點,這句話其實說的就是假本來就是真。我們平常的取捨,就是妄想紛飛的狀態而已。如果我們能夠相續的住在這種取捨法中不動,取淨捨染。大家要知道,其實相續不動就是一門深入,就是我們行這個法,一直在受持沒有斷。它就會成為一種法境,一直一門深入到近乎於一行三昧了,這就叫做取捨到頭了。
可能「取捨若極」,大家就感覺是不是就是拚命了:「我現在想想就要這樣」。它是一種定力,就是取到沒有任何見解、說辭,能夠讓你放棄這個「取」;捨到沒有任何誘惑干擾能夠讓你放棄這個「捨」。一直這樣相續不斷,執持不疑,這就叫「取捨之極」。取捨到這樣的一個極致的相續中,一直取捨到最後沒有一個取捨的境界的時候,不就跟不取不捨是一個狀態了。
所以為什麼前面說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假法所修而成就的無上功德,就是取捨之極與不取捨,沒有異。假本來就是真,你借假修真,修到見到真的時候才發現,假就是真的,一樣的道理。
當然,我們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大家不要一聽借假修真,好像我們已經就是有這個認知了,什麼都用這個來說事,都說:「就是借假修真嘛」!告訴諸位,我們現在的見地,可遠不到如此。現在我們更多的是適合什麼呢,真修來破假。你就當真的去修,慢慢的去破除執著。漸漸地說,哎呀,這個真的是假的,把這個假法破掉。我們必須當真來修,要依教奉行,才有可能見到它是假的本性。
「況此淨土之法,只一化機。而釋迦彌陀之所共立者也。」
這句話就是,況且淨土法門的修法,是針對一批一大塊根性,就是娑婆世界同等五濁惡世的人的這些根性。所以這是由釋迦牟尼我們的本師教主,和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兩尊佛來合作建立這個法門,來攝授末法時期五濁中的這些所有的根機。
他的妙用在哪裡呢?「此指其往,彼受其來。」
此就是指的釋迦牟尼佛,彼就是指的阿彌陀佛。由釋迦牟尼佛指導「應當發願,願生彼國」,由阿彌陀佛承擔承諾「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一個講「無有眾苦」的「苦」,在此娑婆世界折服得你不得不承認這個現狀,所以生起了厭離心;一個承諾「但受諸樂」的「樂」,就是在極樂世界種種妙樂,攝授你不能不嚮往這個國土,所以要欣求。就是「此指其往,彼受其來」。
一個折服,一個攝授,這是他們所約定的一個默契,合作來度化此土此時的眾生。所以大家看為什麼說淨土法門的優勢,又為什麼說淨土法門現在的這種作用。因為所有國土裡邊都是一尊佛在度他一佛所化國土,叫做三千大千世界,這個佛教基礎我們都知道。但是只有娑婆世界此時的眾生,他既是業障深重,身在五濁惡世,又是福德無邊,為什麼?能夠撼動兩土的世尊來合作進行度化。
為什麼說成功高呢?大家細思,其他的國土裡面就一尊佛,講法、授教、修行、成就。但是只有淨土法門,在我們娑婆世界,此時的體現的就兩位偉大的尊者、大圓滿覺合作。一個往那推趕、想方設法,一個人在那接,趕緊快來。真的就是跟人情世故一樣的,就是這樣的。所以既然如此,你說不應該有欣厭取捨的思想嗎?
「倘非厭捨,離此無由。倘非欣取,生彼無分。」
如果你沒有厭離思想的話,你怎麼才離得開這?大家要知道,能夠真正的對娑婆世界修成就的出離心,它是有考核功課的。就像一位大德講過,就是你在任何情境中,在此土再怎麼舒服,再怎麼愛好,再怎麼執著,再怎麼責任,再怎麼承擔。只要一念說我們要走了,你隨時隨地可以一點都不打咯噔的把它放下。也就是無間的一念,即刻就受這個法,沒有一點點的還要對治呀刻意呀,這才叫真正的出離心。
你說如果我們不借力極樂世界的這種樂,不借力娑婆世界的苦,我們怎麼能圓滿這個難以到達的心態?我們在這個國土裡面,一不留神就很舒服,一不留神就鑽牛角尖。毫不經意之間,馬上就覺得,哎呀,終於弄得安穩一點了。可是大家想想,安穩在娑婆世界意味著什麼?就意味著你粘得越來越緊了嘛!只有念念不舒服,念念疼,念念痛,念念糾結,讓你怎麼也安不到娑婆世界的六塵法中了,這才說明你有可能會修行了,有可能才能入解脫門。
一旦捨此生彼成功的話,借著極樂世界的種種,這就是「既捨此矣,又生彼矣,藉彼勝緣,直至成佛」。
我們上一講就講到這個問題,說極樂世界的境緣非常殊勝。所以我們通常除了對兩土的苦樂感,有一個比較清楚對比,這樣的一個認知和抉擇。我們還要對這兩土的修行中的境遇,一定要有一個難易的,這樣的一個分明的體認。為什麼這裡講到「藉彼勝緣」呢?
我們細打個比方吧,比如就光說水、鳥、樹林。比如說水這個法,在我們這個國土裡面,當然它有好的功用,為什麼,它可以洗除污穢,這是水功德。可是不要忘了,水它還能夠斷命,還能夠藏毒,或者釀出酒來,讓人喝了毀犯五戒,毀犯殺盜淫妄這個過失,同時這都是水的過患;鳥也是,鳥在我們這是三惡道的苦報呀!《地藏經》裡面明確講到「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
孔雀能那麼漂亮,就是因為淫慾業習才成,我們這的鳥功德就是如此,沒有功德;樹林,現在好多的比如家舍乃至寺院道場,可以用樹木作為材料,也可以造紙、傢具,進行光合作用等等,這當然也是我們這所謂的樹林功德,可是叢林裡邊也可以讓猛獸、非人藏身,把木頭伐的過度的話,會破壞生態,這就是它的弱點,反面作用也顯現出來。
所以一切的境緣,都是我們業習所成,又投入了一種成就了一種業習。可是極樂世界就完全不同,所有前面的就這四種而言,都是皆宣法音,令聞者念佛、念法、念僧,自然生起了這種行為。所以統而言之,就是我們這裡的境緣,就是讓你忘記修行。極樂世界就是讓你不斷修行,這就叫做「藉彼勝緣,直至成佛。」
「然則愛憎能所,功莫大矣,何過之有哉。」
如果從這麼掰開了揉碎了細講的話,我們的成佛之道,全憑愛憎取捨才展開,才邁進,一直進行中,最後把取捨運作成功了。所以就這點來講,有愛極樂憎娑婆,有能生的我,所生的淨土,這正好就是往生大業的前提,是首席的功臣,有什麼過失呢?
這就是第十四問所討論的。我們也跟大家這麼貫解一下,這一問很簡單。
下面一問依然如故,理是比較深,但是因為我們常給大家解析,關於生、無生,這是佛法裡面常講到的一套描述真俗的,世出世間的一個話語體系吧。但是在這上面生出來的疑情,就是真俗不能圓融。真俗不能圓融是因為什麼呢,真俗沒有分清,大家一定要了解到。我們很多時候理解力、領悟力,一下子就糊了,或者一會兒明白,一會兒不明白,都是問題出在這裡。所以從上一個問題來講,是沒有把握好自己的本位。身在凡夫地,就想不說能所愛憎,你的修行就沒辦法入道。這一問題呢,是沒有把握到佛法的本位,什麼叫生什麼叫無生,搞不清楚。我們來看第十五問。
「問曰,取捨之談,無敢議矣」。既然你這麼說了,取捨說得對,我不再糾結了。每一道問題都是相關相扣的,不說了。
「但往生之說,能不乖於無生之理乎。」
你看這個問題問的,哎呀,我也是最有經驗。很多時候你剛剛把一個問題給他按照正解,共同隨順著佛給我們的開示講一遍,他一定會反記。就是聽佛法呀,很多時候我們同修也有這種過患。為什麼很多的法師大德說「述而不作」,這些天在講《彌陀要解》也一直強調。一定要懂得隨順佛的教言。我們學習佛法也有懷疑精神,是啟動對人類生命心靈的反思。不是像科學所謂的那種懷疑精神,為了研究、論證和實驗的,大家這個一定要明瞭。所以我們對於懷疑的疑心,全部都是圍繞著世間法展開的,對於世間法的懷疑。比如世間大家覺得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們就說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用這個作用,當時佛陀不是就用這個才反作用出家成佛。
可是很多同修聽的時候,心打不開,理透不了,就跟這個一模一樣。所以《淨土或問》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特別是愛研習教理和思辨的人。你看這裡,講到往生、往生西方、願生西方淨土中、同生西方淨土中、願上品上生,都有個「生」字。我們都知道佛法裡面有個三昧叫無生法忍,《中論》裡面也講過,說佛法的根本中道思想,叫不生亦不滅。那你這不是唱對台戲了嗎,有乖於根本的無生之法嗎?所以就著這個,這是第十五問。
可以說,「諸法無生」是佛法的根本見解。但是我要告訴大家,也是凡夫的常態錯誤。為什麼呢,認為說生就有一個,說萬法唯心所生,一說這個生,即刻大家無一例外的第六意識就會揪起來,馬上就形成一個理解上的定見。沒錯,一切法有生,因為他出現了,了解了嘛。大家有沒有想過,反過來說,可能有一種法是因為我們了解了,才以為它出生。它從來就在這裡,一直這樣的因緣中緣起著,我們沒發現,就以為它沒有生。這個法很妙,大家自己去反思。
我們聽到諸法無生,又馬上生起一種決定有一個無生的,又是一個理解定見。以至於我們現在給大家一說無生這個概念,馬上就會生起一個無生之法,這就才導致了事和理的混亂的地步。特別是跟諸位講,就淨土的往生,其實是重在於事相上,就是我們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這一切景象。
諸法無生,是從形上的理而言的。如果這種問題他死執崖板,覺得一定會相互障礙,就是以事來障理,用理來廢事了。實際上,恰恰是這種因緣所生中,沒有一個真實的生相,就是生的決定的一個相貌,正在生的一個相狀出來。可能大家這麼聽的還不一定能夠理解,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凡夫的粗重心,一直都共許一些法。
比如媽媽生兒子吧,哪個女眾都是這樣,說這是我的兒子,小孩子都是她生的。但是我們一般說十月懷胎兒子生出來了,如果真的要去推敲,大家想,媽媽生兒子,就生,什麼時候生的這個兒子,哪一刻生的兒子?你一直真的這麼推進去的話,找不著生的一個點。是從生開始生的呢,還是從生結束生的呢?什麼時候算開始,什麼時候算結束?中間也不斷在生,就從現象上來講,也在使勁,趕緊把他給生出來,經過產門,呱呱落地。
可是如果用觀照來看,從始至終的這一系列事態的發展中,沒有一刻能表明她在生。只要有一刻說在生,那算有個生法。為什麼,因為連一刻都抓不住,哪個是一刻,哪一刻?所以大家想,根都沒有,怎麼會有葉子,怎麼會有花和果,就定格不出來一個生的存在。一直都是因緣、心法、境界剎那的這種生滅而已。所以我們能夠會到這個地步的話,那就沒有這個問題。
可是他是把往生極樂世界當作一種常情的這種,好像從無到有,本無今有的這種出現性的這個就稱之為生,才有此問。但是我們來看惟則法師的「答曰」,他先列舉了三位古德對於這個法的貫通解釋,來引證回答。
第一個,當之無愧就是智者大師,我們學過智者大師的《淨土十疑論》,裡邊有講過這個內容。「天台雲,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這裡的「天台」,就代表智者大師,具體的高僧,這位人。後面的「智者」,是泛指有智慧的人。這個大家不要搞錯了。
如果能夠正確領悟佛法、有智慧的人,他會急切的求生淨土,也就是我們前面講到有這個生相的執著的這個凡夫世間,他會借假修真。在往生後,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也有可能在往生前,求生求到極致的時候,一直求的取捨心到了究竟,無生法也會現前。但是我們往生以後呢,在極樂世界所證的這個無生法忍,這是實打實的,質量過關沒問題的。
所以他說「智者熾然求生淨土,達生體不可得,即是真無生」。
往生淨土以後,悟到、了達生體不可得,「達」就是通達的意思。這跟我們現在講講,好像推比一下,還不是同一個境界。我們這個充其量還像做實驗一樣這樣的心,勾兌的去體悟一下啊。真正的達到「生體」,就是生的本體是不可得,沒有生的一個相狀出現,那他就住在無生法中了。通就是通達了,到了這個水準,他才能真正知道諸法無生的內涵。
「此謂心淨故佛土淨」,你才知道什麼叫唯心淨土。
如果是愚癡的人呢?「愚者為生所縛」。
後面成時法師點了四個字,「此是病根」。我看到這裡,真的非常的受用。為什麼我們聽佛法容易反記呢,就是死執著呀,常說要善解佛義,要善解法理,這就屬於不善解,「為生所縛」。他鐵定了就有這麼一個法,這是真的,虛幻的一個法執以為實,所有的一切疑惑、偏見,都是有這麼一個「生」在作祟。「心生則種種法生」的「生」,我們總認為真的是從本來沒有現在有,這是絕對的。他是這樣的一種有所得的見解。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聞生即作生解,聞無生即作無生解。」
一個圓滿法掰成兩塊,聽到往生西方,他就認為決定有一個生這一個定見;聽到說諸法無生,他就認為絕對有一個無生作為定見。本質上這就是愚癡人不善解,不能夠相即不相離。
「不知生即無生,無生即生也。」
聽起來這些確實很教條,也很乾,但是我們也要把心,跟以為是枯燥的法義來相應。你有一念相應進去,真的不是語言所形容的乾巴巴的,那種法語是非常透徹、非常滋潤的法喜。我們以為有生的這個法,就剛才說媽媽生小孩一樣的道理。稍微觀照一下就發現,真的沒有一個生相可得,「生即無生」。但是沒有定生的法中,好像在粗重的緣起上,在幻相中就是因緣和合而已,就是因緣組合不斷變化,出現了。
「生即無生,無生即生」,好比廟會或者到前門大柵欄有吹糖人的,這個就很有意思,就那塊糖泥,不斷的吹出各種各樣形象出來。再一熬,就成了一塗糖泥了。你說這個糖泥吹出來的糖人,它是本來沒有生出來的嗎?從哪生出來的?糖泥一直有呀!說不是生出來的話,它的確一會吹成這樣,一會吹成那樣,但是糖泥也沒有變,就一直這塊糖泥,一樣的道理。
所以智者大師講的這段見解,就是說要圓融。「生即無生,無生即生」,生與無生就是一個法。這一個法,不是說生的概念和無生的概念是一個概念,而是兩種概念的不同表達,如果我們經過觀照入到這個境界中,其實是一個境界,就這意思。這是智者大師。
我們再來看第二位大德,長蘆宗賾法師。「長蘆曰,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生為無生者,斷見之所惑也。生而無生,無生而生者,第一義諦也。」人家才說真正的能夠圓滿的了解,這才到入到真正的無生法中,畢竟空中。
長蘆大師他有一篇著作叫做《蓮華盛會錄文》特別好,幹練簡短,而且次第分明。但是把事和理揉在一起,穿成一串來講法,還沒有斷層,渾然天成看不出痕跡。而且一會講事,一會通理,真的是很妙。
他這裡光講生,原文是「夫以念為念,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念為無念,以無生為無生者,邪見之所惑也。」同步他還講到一個念。因為我們一般說念,佛才能無念,凡夫有起心動念。其實「念」是從心性上來表達,「生」是從理體上來表達,他把這在一起講到。就從祖師爺的開示「夫以念為念,以生為生者」,從中我們一聽到念和生的概念,你就馬上起了念,起了生的見解。就認為你的心地中是一種常見,常見就是不承認諸法無常。一直認為常的、不壞的、不敗的、主宰的,其實就是我執。
「以無念為無念,」就聽了無念,聽了無生,又說確定有個無念無生這樣的一種境界,這就叫邪見,又叫斷見。常見和斷見,我也是一直講的時候,害怕大家被教條化。但是如果我們活靈活現的去配置自己的心,去琢磨一下,這些道理真的很有現實感,真實感。
煩惱就是我們下意識的對一切事物,不是有就是沒有的判定,你仔細去琢磨這個話。我們所有的煩惱,哪怕粗重到現在我們下意識這些貪瞋癡中來,都沒有辦法逃脫,我們就認為這個法是有還是沒有。我想有,有了我就很高興。如果我想沒有,我有了,我很煩惱。如果我想有了,別人有了我沒有,我很煩惱。如果我不想有,我有了別人沒有,依然很煩惱。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有、無的定見判斷。
就是因為我們現在有時候思維修不太夠。一聽到有呀,無呀,空呀,真呀,俗呀的離四句絕百非,就覺得沒什麼味,因為就以為它是個大道理,沒有用心細緻的去體悟這個層面。
大家要知道,在印度佛陀時代或者佛滅後,那些大論師們一說到這些法,人家下意識就是:「哎呀,這麼講太接地氣了。」我們現在聽起來,就覺得這都是大道理。這就叫根性的差距,和心地上的粗重和微細的差別。我們有時候也講到一切法本來不可思議,又會引入說不可思議,那就眼睛一閉耳朵一充,不聞不見,好像沒關係了這才叫不可思議。
記住,是讓我們雖然能夠明瞭見識,可是不要在上面再進一層的增生妄想。這裡講佛的心是無念的,我們一聽到,一定會認為念就是凡夫的境界,有一個念就會沒有無念。說到凡夫是有念的時候,那會相對說佛是無念的,就認為有個無念的境界,有一個無念,沒有念。實際上這就叫常見,後者叫斷見。聽什麼,執著什麼,生什麼妄想。他永遠都會不到這個法源頭上。而且特別是這裡多說一句啊,常見還行,能夠聽到常見的話,大不了不解脫,還能相信因果。斷見很恐怖,告訴大家。
「生而無生,無生而生,」就是從幻相上見到他的真相,你要知道從表達上,為破了有念說的無念,為破無念,又說有念。為破生說無生,為破無生又說生,因緣所生。就一切都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這樣從真正的解脫法才叫這裡長蘆法師說的第一義諦。
如果從真理而言,所有的法不可得。也沒有淨土要生,也沒有諸佛可念。可是你一旦對沒有淨土要生,沒有諸佛可念,生起了執著的堅固解的時候,這就理解力出問題了。可是我們如果從修行處下手的話,一切法都是機會呀。所有的機會,最好的機會,最最好的機會,就是一直處在念佛這一法的機會。念到沒有一念可得,正是無念之時,一心一意求生,求到完全忘了一切。連生都要忘了,就是求,這不就跟無生法是同一個層面。
因為一切法都是無生的,你就再怎麼說,它本來就是無生的,所以才能叫凡夫和佛。雖然你在娑婆,他在極樂,但是能夠感應道交。大家想想為什麼能夠感應道交?因為東和西其實是一個方。我們現在凡夫有隔閡,東、西是不相往來的,其實不相往來不是說有阻隔,而是它是通的,這個意思。所以說悟到這個通的第一義諦了,就明白了什麼叫「生而無生,無生而生」。這是長蘆宗賾禪師。
最後一位叫做天衣禪師,我們也講過天衣懷禪師講的會通法。「天衣曰,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這兩句話呀,其實要合二為一才能說的。你既不能認為,既然無生就沒有生的可能了;也不能認為,有生就一定得跋山涉水。其實都是一念佛事中的事而已。
所以,徹悟禪師不是講過了,這兩句話當做一句話看,你不出問題,因為決定生看準了,就能明白實不去。實不去通達了,更加相信決定生。可是如果你把它掰開了,你就有問題。所以有時候,我們還是依著祖師說,與其執著去則實不去很危險,還不如咬定生則決定生。為什麼,因為你在這個看得見摸得著修法上,理就在其中。如果你就光幹啃那個理,不管事,那這個理也不是一個正理,這就是根本見解。這是指的天衣法師。
後面惟則法師就說了,「三家之說,其旨甚明。」就是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但是我還是要說一下。「今餘復以性相二字釋之。」就是我現在用本體和現象來試著,也解釋一下。
「妙真如性,本自無生。」
這是從理上而言,妙明真心,或者真如實相,或者本有真心,反正就這些異名吧。只要是講的理上的一念心體,它就這個體相,我們常講現前一念心體其大無外,對不對。既然其大無外,就這麼個體量,你怎麼在它裡邊再求個生,生就是多出來了呀!就這麼大,再也不能大,也小不了,也走不了。就這麼個不動法,你讓它怎麼再生出一個法,所以叫本自無生。
可是,「因緣和合,乃有生相。」
因也是在一念心中,緣也是在一念心中,因緣和合,還是在一念心中呈現的。還是無生呀,為什麼?沒逃出這個心。可是我們只看到呈現的時候,就把它稱之為因緣所生。凡夫就執著叫做真的有生的定見,可是它從來都不是,從無到有的新成的一法。而就是一念心體的本有的內容,什麼碰撞呀,變現而已。
所以祖師說,「以其性能現相,故曰無生即生。以其相由性現,故曰生即無生也。」所以,「知此則知淨土之生,唯心所生。無生而生,理何乖焉。」
就是講到這個地方,你就知道淨土之所謂的生,它是唯心所生的,無生而生的,生確實是生了,就像我們說一句叫自娛自樂吧。你說自娛自樂,你說有沒有娛樂呢?有啊,他還挺美的。你說他有什麼娛樂,真正的有娛樂嗎?自己逗自己玩而已,有啥好娛樂的呢?所以說,這就叫「無生而生,理何乖焉。」
祖師講了,宏海法師我也在最後跟大家講一句。依我而講呀,就相信一定要能生極樂世界,決定要生到極樂世界,只要鐵定這個定心,不受一切外界的干擾,自己內心的擾亂。那說明什麼,當體就是無生,就是由鐵定了的生,就能夠鐵定的功德而顯現無生。由於一定求生的無生法不動了,所以才能保險我們一定能生。
當然這個話雖然不入流啊,這是今天結束了,就跟大家說一下。但是最符合我們的現實口味,我可以說。你就鐵定了生,鐵定要生本身就是一種無生的境界,好了。
好,今天時間關係,就這兩問正好講完,下面請大家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隨喜大家的聞法功德!值此觀世音菩薩成道之日,在此也希望菩薩加被我們諸位同修,聞法的這些有緣佛子們,道業早成,圓滿菩提,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