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講
好,各位大覺世間的學子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好,請大家放掌。
諸位晚上吉祥。今天是我們講《淨土或問》的第十六講了,《淨土或問》一共有二十六個問題,我們今天下來的話將近要講到第十個了,很快。包括我們聞思講堂、大覺世間正法學堂兩個講法微信群的啟建,也有兩三年了,大家一直也在堅持聽聞佛法,但是不知道關於淨土因緣有沒有深入,有沒有專修,因為初心是特別容易打失的。
我們如果心還在道上的話,不管在世間的生活有多麼的豐富多彩,總歸有時候也要把自己跟阿彌陀佛放在一個境界中,面對一下。看看自己的這一期的生命走到了哪一步,迴首一下我們這一生所造的一些業因,如果再錯過了往生這一法,將意味著什麼。面對輪迴,確實要生起恐怖的心,特別是害怕墮地獄。這都是一個佛弟子最基本的,也是最大力量來源的一個觀照。
我們有時候聽法呀,聽的相應一段時間,然後心上又會轉走幾分。或者今天修這個經,明天看那個法。今天聽這位善知識的,明天又覺得那位善知識好,等等諸如此類吧,不能夠守在一處。其實不是說守在這個法或者那個法,守在這個人或者那個人,實際上是守不住我們自己。希望大家能夠守住自己,這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們接著內容往下開展。《淨土或問》非常的有現實的經驗總結。想必也是當時天如惟則法師面對四眾弟子所提出來的問題,他是真實的經過回答以後的一個總集,並不是他一個人坐在那臆想出來的。所以在此之前的內容,特別是這兩大段的問題中,其實根本上解決了信、願、行方面的各種疑惑。我們可以講,從事上的信、願、行,就是現象中為什麼要修淨土,為什麼要具足信心,為什麼要發願往生。乃至從理上的信、願、行,就是立足於「唯心自性」的正知見和正觀中,來再進一步鞏固信、願、行的會通,和它的功德。所以從這兩點來講是非常圓滿的,在此前的內容中已經交代清楚。
為什麼說它非常有現場感呢?我們曾經在居士林講過《百論》,那都是提婆菩薩真實的跟外道辯論中,所提煉出來的一部著作。所以這部《淨土或問》也是如此,每個問題的大量陳述之外,一定會還連鎖反應的引發一些枝末的問題,點到為止的問題。
上一次我們主要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麼不生華藏世界,非要生極樂國土。今天我們再往下看,還是一些圍繞性的問題,都是由眾行(前面講過眾行,有憶念,有觀想,有眾行)這個問題中延伸出來的相續。
「問曰,眾行門中,既雲大小不等,理事有殊。所感生相,亦乃懸異。然則觀想憶念二門,修各不等。其所感相,同耶異耶。」
白話說一下,前面不是講三種行法嘛,最後我們講的是眾行,也就是萬善同歸。已經說了修眾行的這些淨土行者,在他們因地所行的差別相中,而導致往生之後果地所感生的國土,也就是說依報正報,也就是極樂世界的模樣,有些差別的。這裡就問說,前面講過的觀想和憶念兩種行門修行的方式也有差別,可以說觀想中也有差別,憶念上也有差別,他所生的淨土之相是一樣呢,還是說生到極樂世界的面貌也是有差別的?就這個問題。
惟則法師說,「答曰,皆不同也」。「皆」就是指的光說觀想就有很多不同,光說憶念也有很多不同。
我們先來一起思維一下為什麼「皆不同也」。這其實不是禪師自己說的,在經典裡邊就是這麼告訴我們的。我們抓一部最典型的,也給大家講過了,《觀無量壽佛經》裡邊的十六種觀法。前面的定善,也就是修觀修的有一定的定境,開眼閉眼皆是如此,和後面的三輩九品的散善,所有的差別相,都是不同的。比如說,講到前面的定善就是觀地呀,水呀,西方三聖呀,這些就是往生可必的。我們就說後面的三輩九品也有差別的,上品上生裡邊講到,你要往生最基本的要具足三種心勢,也就是至誠心、深心和迴向發願心。這個心如果大家再想了解的話,去聽一遍,我覺得大家多聽一下《觀無量壽佛經》和《無量壽經》的講解是有利益的。
種種的修法的功德不一,後面具體的比如說,慈心不殺,具足眾戒,還有什麼讀誦大乘經典呀,乃至迴向發願。這樣的人由於他很勇猛精進,所以他能召感到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菩薩,還有無數的化佛,特別是觀音菩薩,他是執的金剛台,與諸菩薩授手接引。而且他往生以後看到的佛身是身相具足的,就是看全了,最莊嚴的層面他也看得見。
他所證的境界就是能夠悟到無生法忍,他所具有的功德就可以跟佛菩薩一起遍十方界,遊行供養諸佛。這是上品上生的人所召感的模樣。大家都要知道,不僅僅單純的是見到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還要包括見到阿彌陀佛什麼樣的,自己的功德是什麼樣的,有的是蓮花即刻就化生,有的還在蓮花裡面還要待,不一樣。上品上生的話,就是他的心大願大,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勇猛精進。
比如上品中生裡邊就講到,我們聽到《金剛經》講的諸法實相,空性啊,心裡不害怕,深信因果,也深信大乘佛法,不覺得這一類說法跟自己沒關係,甚至說這就是佛教的一種精神,這樣的一種滲透。乃至覺得,你們講佛法這些人呀,就你們的那一套而已啦,甚至有的反對、誹謗。他沒有這些心念,而且深信佛法講的就是這個意思,也深信因果,他就能夠迴向往生極樂世界,就能夠成就,而且是執紫金台來接引,一晚上花才能開。往生的人身體是紫磨金色,足下有寶蓮,他七日以後對無上正覺就不退轉了,也能夠游化十方,供養諸佛。但是他得一小劫以後才得無生法忍。
你看這個差別相就出來了。因為我們現在講到觀想、憶念二門,在前面的十六種觀法中,也是各個不一樣。有的能消多少劫的生死罪,有的能消無量劫生死罪,有的能現生就是沒有往生之前,就能證無生法忍。這裡講到的,如果說上品下生的話,他執的是金蓮花。比如說中品上生的話,有的是蓮花台,有的是七寶蓮花,有的是半劫成就阿羅漢,有的是一小劫成就阿羅漢,等等諸如此類的吧。
我們就要明白,經典裡所交待的差別相,這是釋迦牟尼佛金口宣說的,它的因和果的溝通過程中,就是這樣的一個各個不同,各個針對性地呈現。當然,我們總持法上可以說,這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現的。每位行者的修觀憶念的功德都不一樣。我們現實的想想,每個人的發心大小、持久度、勇猛精進度、相續的定力也不一樣,乃至發願迴向心的這種用心的微細差別,有的很認真,有的半調子,有的晃晃悠悠,都有這種情況。這可以說是我們宿世以來的修行習氣呈現出來的一種用功狀態,每個都不一樣。可以說他所感的極樂世界的國土,或者清淨海眾,阿彌陀佛的應現,可以說是一人一個樣兒。因為每個眾生的修法不一樣,心念不一樣,不僅僅一人一個樣,而是一念一個樣,就看你這輩子多少念,積攢多少。
所以,從這點來講呢,才「答曰,皆不同也。」都是不一樣的。特別後面也引證了永明延壽禪師的開示,「故永明曰,九品往生」,剛才我們粗略的介紹了一下。「事非一等」,就往生的相狀是不一樣的。
「或游化國,見佛應身。」有的人他的功德感的並不是佛的真身來接,而是佛的化身來接。他見的極樂世界也是化現國,是佛的應化身。有的人「或生報土,見佛真體」,他就真的生到實報無障礙土,他見的佛是真佛,真身。「或一夕,而便登上地。」有的是經一晚上就能夠成登地的菩薩了。有的「或經劫,而方證小乘」,經一劫,才能證到小乘阿羅漢果位。
由於這些差別相,「或利根鈍根。或定意散意。」根性是利鈍差別,念佛定善散善不同。有的「或道悟遲速,而機器不同」,由於根器呈現的各種狀態,所以悟道也有遲緩也有迅速,不一樣的。「或花開早晚,而時限有異」,甚至花開的早晚,花開的時間有限,特別是像邊地疑城。這些都是有差別不同的。
我們為什麼常要看一下淨土的根本三經。所有淨土的奧妙,往生的奧妙都在裡邊,有時候因為我們對聖言不熟,你就不知道也許這種情況我已經能夠往生了,可能品位差一點。或者有時候因為我們對聖言量的不熟,你在法上沒有進一步的努力改進。或許一改進品位就即刻上升,這是非常現實的事情。但是我們很多時候不知道,就念一句阿彌陀佛又念不下去。各種雜修,又是搖擺,遙遙無期,覺得漫無邊際。所以就是不是問題的問題呢,憑然而生,浪費了好多的正念,就在花邊兒上打轉。
你去看一下,光說三輩九品,你就知道往生就是很容易的,真的能往生。它的差別相也是有的,在差別相中,我們就要利用差別相的功德來調整自己,力爭上游。所以極樂世界,它本質上是無差別的。由於有這個差別,他的功德在哪裡呢,不是讓我們起分別心,而是讓我們起精進勇猛的激情,有力爭上游的情懷。比如我已經具足了這一種法了,說明我往生已經有資格了,那我品位上再加呀,念佛念佛念的就是為了品位啊,品到什麼位呢,現證念佛三昧。這對於我們來講既是遙不可及,可是是每一位凡夫有資格獲得的,就這麼現實。所以大家一方面再理解這個問題,另一方面也有針對性的反觀自心。
這個是從細分上,慈雲懺主說,「又慈雲曰,雖分九品,猶是略分」,九品還是粗略的一種劃分。「若更細分,亦應無量」,每一個人的心地功德都不一樣,每一個人所往生的國土,極樂國土也是一人一個樣,一念一個樣。
這個其實是很好理解,也是千真萬確的,現實中就有這種事兒。我們雖然是分六道輪迴,大家都知道,其實這也是粗略的劃分。每一道裡邊又有六道,每一個人所造的業佈滿了六道,你一輩子造的業就是有時候行的天人的業,善心特別足,發心特別好的時候。有時候作人的業,有時候當著人但是他就作三途的業呀。我們作為一個人,雖然主體是人本位,可是我們有時候接受的是天人的報應,像在人世間有的人就是天福沒享盡,他很有福氣。有時候我們又是接受的地獄的報應。我們不要說真實的果報,就煩惱心中這種習氣的顯露,一會兒像是畜生的果報,一會兒像是餓鬼的果報,等等諸如此類。如果你是細化分別,心細去觀察,當真如此,這就是無量,念念無量。
最後我們要總結一下。就是補充一點,雖然有如此的差別,可是這是立足於娑婆世界,我們現前的視野而言的。在娑婆世界來講,我們在講他的差別相。往生極樂世界後有沒有呢?當然有。可是往生極樂世界,雖然有此差別相,但全無此差別心。就一種設想,也可以說,就是看著我們自己的這個現境,往生了以後所呈現出來境界。雖然每個人與別人有異,但是他念念之間用心在道是無差別的,他念念銷歸自性的功德是無差別的。也就是說雖然依自己心所現的境界不同,可是各種境界中他所呈現給往生者極樂世界的功德是一樣的。
打個最大力度的比方吧,就好比我們現在一個學校,這個學校非常好,從一個差的學校轉學到這個好的學校。並不是說好的學校就沒有差別相了,他一定還有一年級、三年級、五年級。似乎依著我們這來看,五年級就一定比三年級好,三年級一定比一年級高。可是人家這個學校不是這樣的,不管你一年級、三年級、五年級,他是同樣最好。好什麼呢?他給你提供同樣最好的教育,讓你同步到一樣的學習狀態。做如是的理解,這就是極樂世界所謂橫具上三土的功德。
好,這個問題到此為止,我們再往下看。
「問曰,極樂只是同居,本非實報。何謂或生報土,見佛真體耶」。
這個問題,就是前面禪師引用永明延壽大師開示說,有的是生到化國見佛的應身,有的是生到報土見佛的真身。那他就說,極樂世界不是也是往生到凡聖同居嗎?往生到凡聖同居,他就不是實報莊嚴,實報莊嚴土裡面才能見佛的實報莊嚴身。如果在凡聖同居是個化土,他只能見化身。他就把這個疑情,又在這裡順勢著由上一問引出來了。說既然極樂世界不是實報莊嚴土,你怎麼能說他往生到實報土,而且還是見佛的真身呢?這是這個問題的根本點。
但是這個問題,天如法師就給了一個當頭棒喝,這裡也被成時法師點評,真的是大徹大悟的人才能說的話。他說什麼?「答曰,你將謂同居之外,別有實報耶」。
就是說,現前我們在凡聖同居土,離開當下的凡聖同居,你認為別有一個其他地方的實報莊嚴嗎?這就錯了,為什麼?因為這四種國土,凡聖同居、方便有餘、實報莊嚴,包括常寂光土。從凡夫到聲聞到菩薩到佛,他的國土清淨、染淨差別是一心所具,一心所現的。不是說離開這個國土,又哪有一個塊然一物的差別國土,全部就在現前當下。
所以你看這裡,有時候我們不該說當下,需要從差別相上契入悟入的時候,我們總是不識時務的喜歡論當下,有時候把這個法給就誤解的不行。可是有時候需要我們從當下去會通領悟的時候,反而我們又重重疊疊。這個問題其實就犯了這個毛病。所以,雖然有四種國土的差別,當然它是從理上而言,所以是不離現前為我們一心所具的。
當我們所具的心,現在所具在凡聖同居土的時候,它是由凡夫境界所導致的情景。當由修行功德引發所具的心,所具在實報莊嚴土的時候,它還是這一念心體中所引發的一個殊勝高層次的功德,沒有離開這一念心體。所以由此來講,同居心就是實報莊嚴心。既然同居的心和實報莊嚴心,所具的心是一個心嘛,這是從事理無礙而言的。如果把它再圓融無礙掉的話,從事事無礙上來講,同居就是實報,無二無別,這叫事事無礙。所以,我們要知道現前的同居也是當下的方便有餘,也是當下的實報莊嚴,當體的常寂光而已。
「你將謂同居之外,別有實報耶。當知三土,不離同居。特身境受用,遞遞不相同耳。」
說後面的三種國土,並沒有當下離開凡聖同居。只不過是依報隨著正報轉,由正報的身心所召感依報的環境受用各個不相同而已。所以所謂的修行成佛,也就是不離地的把我們這個凡夫身心,修成佛的身心而已。同時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現在的凡夫的色身呀,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應化身。我們的圓滿報身,就是將來在實報莊嚴土,當然也不必說將來,其實就是我們現前所有的修法功德。不論我們現前的色身的應化身,乃至我們修法功德的實報身,當體就是我們的法身。這個法身與一切佛同一體性。
所以十方的常寂光國土也不離現前的娑婆和現前的極樂。但是為什麼娑婆之所以為娑婆,極樂總歸為極樂呢,就是因為性德雖然相同,可是修德的差別很大。什麼叫修德差別很大呢?就是說我們現在修德中,基本上連五戒十善都做不到,是往下修。人家極樂世界的話,五戒十善,還是著相法,他是直接往根本法上修,當然就不一樣。
「如經云,彌陀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等。古師曰,此實報身也。又霅川曰,極樂國土,四土不同,豈但極樂為然。荊溪雲,直觀此土,四土具足。」
這幾句話就是引證了,《觀無量壽佛經》中明文有講到阿彌陀佛的身形,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一由旬就有四十里路,你說他有多高呀,凡夫的心眼都量不到。古來的法師就說,這個是阿彌陀佛的實報莊嚴身。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邊,讓我們修觀的時候,最後實在觀不起來了,說觀他的劣應身,就是丈六的金身也可以。
所以霅川法師,我們前面解釋過了,極樂國土也是有四種國土的不同。而且不僅僅極樂國土分為四種國土,咱們娑婆世界也是有四種國土的不同。這裡「荊溪雲」,是指的荊溪湛然法師,天台宗的一位祖師。他說我們當下觀察娑婆世界的國土,也是四種國土具足的。
最出名的例子是什麼呢,「如當時華嚴海會,不離逝多林。而諸大聲聞,不知不見,即此類也。」
這就回想當時釋迦牟尼佛,剛剛在菩提樹下成正覺,他享受佛的內證法樂,禪定大樂的海印三昧的時候講《華嚴經》。可是我們讀過《華嚴經》就知道了,那裡邊光龍王就不知道有多少位,不斷的讀,讀的有時候定力不好的就生疲厭心了。那大家想想,當時的華嚴海會有多少大菩薩來聽聞佛法。「當時華嚴海會,不離逝多林」,「逝多林」是指哪裡呢,就是並沒有離開印度的祇樹給孤獨園,很多羅漢弟子也在祇樹給孤獨園內坐著,就這麼看見佛在講法。
可是佛當時,真正他是用法身的毗盧遮那佛來講《華嚴經》。聲聞坐在祇洹精舍裡面,也完全不知道有這麼回事。《華嚴經》在七個地方講的,有的在夜摩天宮,有的在兜率天宮、普光明殿,逝多林是最後七處九會,第七處在祇樹給孤獨園講。
雖然這樣講,阿羅漢如聾若啞,不知不見,就是這個意思,各見各的土。你說這個國土是完全不一樣的嗎?釋迦牟尼佛依然坐在祇洹精舍,他又在華藏世界海中現見。你說是一樣的吧,他依然坐在祇洹精舍,可是跟他一樣坐在這的,又見不到華藏世界海的境界,又是不一樣的。所以這就是我們這裡講到的,唯自己的身境受用不同,一心具四種國土。
不是說佛法的什麼神通妙用,佛的威德才有這個道理,才具足這個現象。而是這四種國土呀,這麼多的眾生唯心所現,它是法爾如此的,就是這個法是自然而然就是這樣子的。佛說的這個法這麼講,也是他就是這麼表達出來真實的境界而已。
這是第十問,既然這樣,我們再往下看一問,就是十一問的問點在哪裡呢?
「問曰,既雲此土四土具足。只消就此展轉修行,反欲捨此而生彼國,何耶。」
問題就來了。所以我們一開始給大家講,非常有現場感,為什麼呢?這就跟我們現在有時候一信就全信,他就老實念佛。一疑則遍疑,是哪哪都不對。所以這個問題也是如此輾轉而成的,一波才平一波又起。
為什麼有時候跟大家講,一個人他的淨土的真信切願,一下子生起來的時候,其實就是輪迴截斷之際,這是真的有這個功德的。我們仔細迴首一下是不是如此,在沒有學佛信淨土法門之前,我們到哪去?生活的目標在哪裡?問題是世間法呢,又不能夠究竟圓滿的滿足我們的這種對於生命本來面目的尋求。只是一種表面的迷惑而已,人類都是有這個,因為我們有佛性,所以我們就天然有這種求索生命本懷的能力。
所以一旦遇到了佛法,他的緣分具足的時候就起因緣聚會的現行。一旦我們找著淨土,知道有極樂世界,全身心仰靠阿彌陀佛的時候呢,就是我們截斷眾流之際。不是真的在後面的相續了多久才達到,就是一念相應中的時候,就入到這個法境。
你看他這裡的問題又來了,就沒有截斷眾流。他說既然此土也同樣具足四土,那我們就在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土,原地的踏步修行,青雲直上,為什麼還要跑到十萬億國土外,風塵僕僕,遠赴他鄉。說圖什麼呢?其實這些問題,我們以前都講過。
「此方雖具四土,奈何穢業難除。」
一定要面對這個現實。這裡有一個不同處有兩點,我們要提煉一下。一個是娑婆世界的凡聖同居,它是穢土。極樂世界,同樣是凡聖同居,但是它是凡聖同居淨土,背後有一個巨大的差別相,主流不一樣。什麼叫主流不一樣呢?就是在我們這個國土裡染污是主流呀。所以我們修清淨法就是要迎刃而上,要逆行,逆行很難,全力以赴,進退不休。
可是極樂世界是清淨是主流,而且是絕對的主流。你一旦入到極樂的凡聖同居淨土,就沒有染污的機會了。也就是說,只有不斷的往乾淨洗,永遠再沒有繼續髒的可能性,這兩點是有差別相的。如果沒有這個差別相,我們當真就娑婆世界立地修行嘛,反正都得去那個三種國土,這也有那也有,都一樣。另外一個是什麼呢,就是我們常給大家說到的極樂世界的橫具功德,不可思議。雖然往生的是凡聖同居,可是他橫具上三土的功德,娑婆世界只有縱的修法,沒有橫具的功德。
這個是很重要的,給大家點題。
惟則法師說,娑婆世界雖然具四種國土,可是奈何染污雜染的業行,難以消除,穢業難除。「夫欲捨穢取淨,勢須彼國求生。」如果你想捨這個穢,去求淨功德的話,你一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四明雲,」「四明」就是四明知禮跟荊溪湛然,都是天台宗的祖師。「此土濁重,十信方出苦輪。彼土境勝,九品悉階不退。」
大師們對於教法次第非常明瞭。為什麼讓大家要聽法,法聽久了,你的見地特別穩當了,對方不管說出來一個什麼法,在你這立刻就頓見分曉,是正還是邪,是迷還是悟,是偏還是圓,們很多時候沒有這個能力。你看人家從教法次第,斷惑上而言,就一下子就把你的軟肋給你說中了。
我記得有一次聽到平興寺的界詮法師也是,我們很多時候就是稀裡糊塗的容易被忽悠。有人也喜歡吹牛,吹什麼神通什麼境界,吹到他那去了,說已經證了初禪了。我們稍微懂一點點佛法知識的話,初禪已經出了欲界,出了欲界就是沒有欲了。也就是你一旦入定,至少入這個定的時候你可以不吃飯餓不死。你給我試試來嘛,看你不吃飯行不行,你一天不吃,就落到人是鐵飯是鋼的這個情境中的話,你說證初禪,你真的是吹牛都吹的沒有根據。這就是從教理上我們要知道。
所以四明知禮法師就說,我們這的國土濁亂到什麼程度呢,要到十信,我們知道十信位,這是當然大家要知道,這是從天台宗的圓教的基礎上所說的。你不知道圓教的話,藏通別圓前面講過去複習一下。圓教的菩薩,十信還屬於內凡。到了初信算是到了位不退了,入到聖位了。到了七信的時候,才了生脫死。所以在這裡講到,要修到十信位,才能夠出生死輪迴的苦輪。進入十住的時候,大家知道圓教的菩薩,什麼時候就是開始就破無明見中道佛性。見中道佛性是一個修道上的一個特別重要的指標。他是進入十住以後就開始見了,就破無明瞭。所以在我們這太麻煩,十信開始起步,可是已經很難到達如此地步。
極樂世界就不一樣。「彼土境勝」,就是人家那兒的外在環境殊勝,就這麼直白,那我們讀一下《無量壽經》裡面講到極樂世界的種種功德。
我們學佛這麼久了仔細想想,這個人類呀,真的第六意識心的這種顛倒,明知故犯時都一直在犯。教法如此清晰,佛的正遍知海如此的交待,我們天天也就是在熏習這個道理,可是就轉不過來。有時候思察一下,為什麼古人在正法時期一聽佛說他就證,因為他就從身心徹底隨順。我們現在有時候,聽這個法就好像有點,就是好好好、對對對,心裡紋絲不動。所以有時候聽到極樂世界的境勝,境界殊勝,本質上我們還是不買賬的。大家要知道,如果真的買賬的話,身心世界即刻就轉,就是從凡到聖就轉。不要說已經親自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你聽聞釋迦牟尼佛把極樂世界的殊勝境界說給我們的時候,如果我們的心直接就入到這個境中,那不就等於說其實就是往生了,當下的這個凡夫雜染的穢土心,即刻就轉,你一轉的話,這不就是成功現證現量的事兒。
所以說極樂世界淨土殊勝,九品往生都能夠入不退功德。說到不退,我們下意識一念就要起來,我們現在入不退太難了,生活中修法就光一個法門的相續聽法的相續,做善事的相續,一個法的相續都如此的不堪。大家都會說「出淤泥而不染」,好像就在娑婆世界修就可以了嘛,幾個人能做得到?
大家深度的最淺層次的來結合的了解一下,為什麼極樂世界叫蓮邦?為什麼叫蓮花化生?阿彌陀佛設這個法境的時候為什麼要針對娑婆世界起這樣的妙用?這就說明我們這雖然有出淤泥而不染這個教,也有這個法,可是沒有這個人了呀。出淤泥而不染,也是一個教。沒有這樣的人中之蓮了,長不出蓮花,全軍覆沒了呀!現在說不染不染,不要說別人染我們了,我們不去染別人就算好了,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污染源。自他皆染,念念起染。
可以說,我們現在在修淨法中,還出現了在修淨法過程中都附帶出這麼多的染,染到極點了。有時候講同流不合污,你真能不合嗎?一拍就合呀,而且還要找藉口,所以我們一定要認清這種狀況。很多時候就是不服娑婆世界的染,盲目自大的以為我能修,導致錯失了淨土的因緣。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福報,我們在現在這個講法因緣中,一直告誡大家要依淨土。
「豈不聞大通佛世,受教之徒,已經塵點劫來,尚在聲聞之地,皆因退轉,故涉長時。」
這舉例,難道你沒聽說,大通佛在世的時候,已經久遠劫了呀。那個時候佛出世,跟他有緣受教的佛弟子,已經開始心入了法藏了,啟動了信解行證的體制了,可是一直證不到,一直成不了佛。為什麼?就是在信解行的過程中,不斷地退,上來又下去,上來又下去,已經塵點劫了。「塵點劫」,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磨成微塵,過一個世界扔一顆塵埃,什麼時候兒把三千大千世界磨的粉的塵埃扔完了,就這麼長的時間叫「塵點劫」。塵點劫還在聲聞地掙扎,還在投入聲聞的層面,不能夠迴心向大。為什麼?就是因為有退,中途有退轉。
「如身子已證六心」,舍利弗已經證六信了,到了十信位的第六位,這種情況就是對佛法肯定不會起邪見了。「猶自退落五道」,可是由於外境的染污,(大家想我們現在面臨的染污,要麼是為難你,要不就是滿足你,就是讓你從這個修證的路上倒下來),所以退的不行,還退入到輪迴中。舍利弗都如此,況且我們晃晃悠悠的,不痛不癢的,帶著無比的包裝出來的出離心,哎呀,這個國土退緣太多了。
我今天早上下了功課,又思維了一下。我們要真的是要不退初心,唯有念佛。真的就拚命的咬著一句佛號,要想著阿彌陀佛要跟他老人家同在,不能掉隊。除了阿彌陀佛西方三聖,任何因緣都有可能讓我們掉隊,包括所謂的出世間其他的修行法門。從這個角度來講,這是更麻煩的退緣。所以我們這的退緣尋常退,就是你只要不使勁,不進就退。我們這的退緣叫「精進退」,越精進即刻容易越猛烈的退,就好像一堆債主一下圍繞過來一樣,把你徹底給拽下馬,拉下道。
我們這個退,一退再退,退起來是不停的呀。進的時候,你不使力了,他就停在那了。可是退的時候沒完沒了,纖毫間便至無量。一下子就把你打回原形,把你打回到初發心之前了。哎呀,太可怕了,阿彌陀佛!
「身子已證六心,猶自退落五道,況悠悠修行者乎。蓋由此土,多值退緣。」
有的祖師開示過娑婆世界的退緣,命短、病多,這我們人人都經歷。而且從道人來講,有女人及污染六塵,當然從女道友來講,有男人來污染六塵也是一樣的。而且,很多時候是惡行人,我們把他當作善知識。很多時候,我們的修行是不善心,或者無記心,無記心是很麻煩的。我們很大部分的差別中總是講到善惡差別而已,可是一個修行人就是麻木的活著,把時間給流過去,好像也沒造什麼大的惡業,但是呢,沒勁兒,就是無所事事的耗。
再一個不能夠長值佛,現在我們已經見不到佛了。所幸能夠見到佛的言教,見佛的法身,表達的這個言教還在,這還算可以。羅漢你看都退,羅漢他為什麼退呢?經典裡面也講過羅漢退的因緣有好多,比如說,他喜歡去經營一些事業。現在我們很多時候呀,對法師說要在做事,在怎麼生活中修行。你從生活中跳出來都修不好,還在生活中修行,我一直從某一個角度,不是一巴掌拍死來講,對這個法我持保留意見。因為經典裡講修到阿羅漢還有五種退緣,「多營事業」、「樂諸戲論」、「好和鬥爭」(就是拉幫結派),「喜涉長途」、「身恆多病」。就是這些因緣出來了,連羅漢都節節敗退。
「故云」,這裡引證到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說有三件事,「魚子庵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其結果少。」成時法師在後面點評的兩個字,「苦苦」。
這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到在我們國土裡邊,這三件事。一個是,初發心菩薩,發了菩提心,自利利他成佛道心。剛開始很好,很猛烈,一會兒就不全乎了,常發心,不是發長心,菩薩發心。第二個就是魚子,成活率低,一開始魚下了那麼多魚子,最後活了的沒幾個。庵羅華這是一個花,開花很多結果很少。這是最典型的幾個因多果少的事,惟則法師在這裡引出來了。
所以相對而言,「若生極樂,藉彼勝緣。博地凡夫,便皆不退。」多好的事,就我們這樣的博地的罪惡生死凡夫,可是依然能夠現得不退功德。「以是之故,求生彼國也。」一句話就給你說明白了。
這是我們講到第十一問了,這幾個問題請大家消化一下。怎麼消化呢,有時候我們也就在這種問題中,自己也發現不了。那你要往回想,為什麼我這段時間修行上不來,念佛念的信願非常淡薄,問題出在哪?你不能光聽著是聽著,然後自己是自己,這才叫沒有把佛法用在生活中。你得反觀自己問題出在哪,哪有漏哪有缺,哪裡的見解不對,甚至這種見解是長久以來養成慣性以為。那你就要調整,要增進,要補漏,這樣才叫消化。
好,今天的時間就到這裡,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