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各位大覺世間學子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請諸位放掌。

諸位晚上吉祥。今天是《淨土或問》的第十三講。一路聽過來,想必大家也看到了,特別是這幾講,已經行到法義的深處。在學習《淨土或問》的時候,說實在的,我自己也跟大家一起在教學相長吧。我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嘆為觀止,沒有想到《淨土或問》對於淨土法義的剖析和透徹能夠到這麼圓滿,可以說是層出不窮的引用經文、論典、法語,來印證淨土的甚深法義。所以我現在越來越覺得,聽《淨土或問》這個課件,可以讓我們就是說,當然最開始入不了淨土,根器比較淺,或者認為淨土比較淺,這兩種人都入不了淨土。我覺得《淨土或問》最大的功德在於,讓我們入了淨土的人能夠深入淨土,這是毋庸置疑的。

特別是天如惟則法師,能夠把現成的經典論著的法語註釋,編排成型,現前來端給我們進行學修、領悟。這可以說是承前人之功德,啟後人之方便,確實是越講越感覺到這樣的一種加持。我們也要明瞭,因為這幾講一直在講淨土的行法,特別是講到觀想,進而又講到憶念,好像跟我們平常接觸的不太一樣。平常《佛說阿彌陀經》裡面說你就執持名號,以前在講淨土三經的時候也說,「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說十六種觀法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全部具足了。大家不要走遠啊,其實雖然講的這麼深邃,落腳點還沒有離開這裡。但是它有一個什麼功德呢,就是我們對於理上的透過和明白,依然要反饋到我們事上的學修來;事上學修的精進或者伴隨著聽法的精進,又反作用到我們對於理上的深信不疑。這樣的話才算做兩頭並一頭,一頭都不失,兩頭皆得。如果你撇開一頭,追捧了另一頭,那你在淨土的見解上可能會有一些偏頗。所以總歸是見解圓滿,少走彎路,這是大家一定要見到《淨土或問》中的功德、好處,一定要見到。

我們在上一講的時候已經講到,淨土的修法第二種叫做憶念,或者想阿彌陀佛的相好,或者持名。其中引到一段,就是《華嚴經》裡面解脫長者陳述自己境界的經文,他說他想見無量壽佛應念即見,十方一切世界諸佛他應念即見,而且能知道一切佛的國土莊嚴、神通威德。究其所有的功德來自於哪一點呢?我們也給大家講過,一念淨信,就能夠入無礙法界。真正從無礙的「理」上來理解,佛也罷,或者我人凡夫也罷,整個宇宙萬法,法界諸法,無有一法不在此中。就是不生不滅的,現前具足的,相應便能夠圓融無礙的。

這個話說來好像是生搬硬套,可是我們用心去體悟到幾分,你就能見到幾處,聖妙不可思議。所以後面講到「亦如己身,無來無去,無行住處。」不但是佛不來不去,大圓滿覺嘛!包括我們凡夫來講,其實一切法都沒有離開當下的靈知靈覺一念心性。所以不管我們好像身體到這到那,好像每天都是這一會那一塊,等等這些時空坐標表達上,其實沒有一個本質上的來去。都是我們分別心中所起的幻相。所以後面是我們今天開始講的新課。

「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見一切佛,從自心起。」

這就開始做譬喻了,智者以譬喻而得領解。從這一點來講,就是我們一定要對心性、現前一念、所謂的我心呀,千萬不要再常規的落到自己的身體上也罷,意識上也罷。這是整個所有法的根本,包括我們自己,包括我們想到的、信到的、聽佛說到的一切萬法。當然諸佛菩薩也在其中,當然我們六道輪迴的眾生也在其中,「皆如夢故」。一切佛,也有佛,也有我,就像夢裡面分別所生的影像一樣的,一切佛還沒有離開自心,自心的分別而起,故說見一切佛。大家從中就可以反觀到一旦離開自心的分別,當體、全體本來就是佛。

後面又連續做了好幾個譬喻,非常的到位。讓我們對法的領解,多層次的來理解什麼叫做心性,什麼叫做唯心所現。

「又知自心如器中水,悟解諸法如水中影。」

這是第二個譬喻。就好比我們本有的這個心,萬法宗旨的這個心性,就像容器裡面盛的水一樣的,水是不動的、清透的、一目瞭然的。而且水是整個週遍在這個容器中的,沒有一處沒有水,在這個容器的範圍內。悟解,就領悟、領解到什麼呢,一切諸法就像水中的影像一樣,倒影在水裡的影像,大家嘗試的這樣用心去體悟。我們現前諸法,水裡的影像,那我們的心性就如水,水中的影像呀,不管你這個影像怎麼起伏,怎麼變動,水是不動的。可是水又依著影像,影像動就在水中動,水依然不動,又承載了一切影像的動。這是一個譬喻。

再我們看,「又知自心猶如幻術。」

「幻術」,如果我們要理解,有時候說是魔術也行,反正就是這樣變幻出來的一種貌似好像是真實情狀,其實是一個幻覺的這樣的一個術。其實在古代來講的幻術,要比現在高明的多。有些會幻術的人呀,他本來就有一些,可以理解為巫術吧,或者他有一些通,他真的可以把四大可能進行一個巧妙地呈現,讓別人依著他的因緣,能見到一些平常見不到的影像吧,是有這個本事的。那個時候的人也有這個因緣,現前就能見。「心猶如幻術」,還是講我們的自心,心性。

「知一切佛如幻所作。」

這個「如幻所作」的話,你要知道佛的緣起法還是在的,幻相不是完全沒有。因為我們前面講到覺得,這一切佛都是從自心起,自心又像是器中的水一樣的,這個諸法就是水中的影,佛也是這樣,那就完全是一個飄渺的,好像可有可無,是真是假?在這樣的徘徊中。切莫做這樣的妄想和邪見,因為如幻所作的佛,還是真實不虛的,就是這個「如幻」還是真實不虛的。這是第三重。

第四重,「又知自心諸佛菩薩,悉皆如響。」「響」就是回音的意思,迴響在整個山谷。「譬如空谷,隨聲發響。悟解自心,隨念見佛。」

空谷裡邊你一個聲音發出去,它才有回音。我們心念中,只要一念念佛憶佛的心啟動,隨我們本來也沒有我,也沒有佛,但是一念這樣隨我的自心啟動,遇見佛的現前,「隨念見佛」。如果這幾個譬喻跟前面講到的道理,如夢、如器中水、如幻術、如響,這樣的一連串理解過來,後面的總結就不那麼澀了。怎麼講呢?

「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就是一切萬法不出心外,包括我所憶念的現前的南無阿彌陀佛。大家不要害怕阿彌陀佛是我自心變幻的,這不就是等於失去了他的意義了嗎?不要搞錯!正因為是我們自心變現、自心包容、自心現前,這樣的一種法,所以我們才依著自心,能夠很容易的往生,往生才能成為可能,因為不出自心。

你看後面,這是天如惟則法師對於《華嚴經》中,解脫長者所說的這一段經文法義,又引了一個非常著名的註釋,叫做《貞元華嚴經疏》。這是華嚴宗的第三代祖師,澄觀法師著述的,簡稱這裡叫做《貞元疏》,他就是註釋《華嚴經》,我們來看看祖師們是怎麼正解的。

「無所從來下,正辨唯心。即心無心,便入真如。」

大家一定要聽明白。「無所從來」就是前面講到的說,「我能了知一切如來,國土莊嚴,神通等事。」後面講到「無所從來,亦無所至。無有處所,亦無住處。亦如己身,無來無去,無行住處。」就是說從這一句話下面開始,是正從表達上正經的來表達,辨明萬法唯心的道理。

萬法唯心的道理跟「無所從來,亦無所住」有什麼關係呢?互為註釋的。因為萬法唯心,一切法就在現前一念心中,你到哪去,從哪來呀?出不了現前一念,沒有來沒有去的。如果說我們能夠從唯心所現的萬法上,見到心的本來面目,大家參啊,就是一切現前境界的萬法上,當體我們不要說見了,我們就信!這就是心性顯現的本來面目,包括你我他,包括正在聽法的這個事兒,包括我理解法的這個想,一切萬法,就是心的本來狀態。

當剛才大家隨文入觀,把這一念心入進來,萬法中,「即心無心」。什麼叫做即心無心?就是心就是萬法了,你還哪再捏造一個真的後面驅動的一個平台,或者是總樞紐一樣的心呢?沒有一法不是心呀!你跟萬法相應了,就沒有心的執著了,沒有心這個概念了,萬法即是心就叫即心、無心了。無心就是沒有你認知的煩惱、分別的概念了,當體全部萬法即是當體之心,這樣就入到真如理境中了,因為沒有萬法的幻相分別了,入到真如中了。入了真如境以後呢,你還要隨時、隨念的了解萬法唯心所現,也就是既然入到唯心所現這個定境,要不間斷的入,不間斷的住,住到「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這個法境中。

「了彼相虛,唯心現故。既了唯心,了心即佛。故隨所念,無非佛矣。」

大家思路要跟上,要聽清楚。既然說一切萬象都是虛幻的,都是唯當體的一念心所現的萬法,萬法即是心,心即是萬法。那麼,你就失去了心也罷,我也罷,佛也罷,所有的對待差別,當體「即心即佛」。大家想想,當體即心即佛的時候,我們只要一念所起,無非就是佛。因為一念所起就是心,心就是一念所起;佛即是一念所起,一念所起即是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這八個字你這會聽對了,入進來了,就相應了。聽不對了你就不要在那來回倒騰,來回想又要怎麼理解,你離了八萬四千(裡)了。大家要相應,就是講到佛即是心的時候,它是從理性的角度,從理論的存在上來認知的;說「心即是佛」的時候,就是從事相上,其實帶有擬人的這個存在上來相續。如果我們真的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一如的時候,所以隨其心所念之佛,皆是唯心所現之心。就是隨即你一念起心念佛的時候,不用念,佛就是你唯心所現的心。那「故隨所念,無非佛矣」。你哪能離得開佛呀?離不開心,就離不開佛,處處都是佛,念念皆是心,心佛一如。很重要!很重要!無上甚深微妙法。這是澄觀法師《貞元疏》裡面對它的初步講解。後面進一步我們來看:

「下列四喻,通顯唯心,喻無來往。別喻兼明不出入等。」

這個白話我們先通告一下,就是下面所列的四種譬喻,前面講到的夢喻、水器中水喻、幻術喻、迴響喻,這四種譬喻,都是為了顯示唯心的事實,「通顯唯心」。做一個比喻,比如說我們,現前的我人,我們自己,跟諸佛在一念心中所現,是沒有真正的一個往來的,上次跟大家講過。另外,兼帶著說明,不但沒有往來,還有不進不出、不一不異這些道理,兼顧著這些道理。首先他要講什麼呢?

「四喻皆具四觀。」

這四個譬喻,正好把我們所講的四種觀法給完全的囊括進來了。這四種觀法,多了一個,叫做萬法唯心之觀,唯心所觀,唯心所現的觀。

「一正是唯心。」

就是「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故。如夢所見,從分別生。」就是萬法都是唯心所現的。一切佛及與我心皆如夢,正說明萬法唯心。既然萬法唯心,自心就像容器裡面的水,諸法就像水裡的影子一樣,這個萬法在水裡面的影子,哪裡真實有呢?所以說唯心故諸法空。

「二唯心故空。」

萬法唯心,從水裡的影子的比喻來講,諸法是空性的,了不可得的。可是又比喻說,自心猶如幻術,知一切佛如幻所作。這個幻術可不是完全沒有呀,所以唯心故,諸法緣起的假相還是存在的。這叫「假」。

「三唯心故假。」

第四種,就是諸佛菩薩,好像自心中啟動的諸佛菩薩的認知,就像山谷裡的響一樣。

大家想想,山谷裡的響聲和山谷,能夠分開嗎?沒有響,山谷回什麼音呢?沒有山谷,這個響怎麼回過來呢?可是又不能合在一起,因為山谷就是山谷,音就是音,又不能分開。所以既不是一體,也不是異體。這是什麼呢?

就是第四種,「四唯心故中。融而無礙,即華嚴意。」

諸法當體就是第一義諦。不要在上面動腦袋了。一會說有,一會說空的,這都不在話下了。如果能這樣次第的理解,總的合觀,融通而沒有障礙,這就是《華嚴經》的宗旨義趣。這是澄觀法師對解脫長者表的這段法,所做的註釋而講解的淨土原理。大家要把這個層次釐清,釐清以後,再看這些比喻就比較明朗了。

「夢喻不來不去。」

一夢夢到夢境裡面,大家想想,為什麼正因為有夢的比喻,我們跟諸佛,包括往生也罷,他來接引也罷,我去極樂也罷,實際上不來不去的。為什麼?因為同在一夢裡邊,夢的心所現的夢的境,同在一心中,怎麼來去呢?就像大家常做夢,我們現前都有的現象。自己觀想一下,當你做夢的時候,夢來夢去,夢到過了千山萬水,能離得開這一夢嗎?都在這一夢裡邊。所以諸佛也不來到我這,我也不去到諸佛那,但是他就是往生了。 因為如夢裡邊的情景一樣,往生了,但是又沒離開這一夢。可是我要多加一句,如果說都是夢了,還往生什麼呢?娑婆的夢,是從夢入夢,越夢越深;極樂的夢,是從夢醒夢,一覺便醒。這個要搞清楚,但是本質上還是不來不去的。

「影喻不出不入。」

水裡的影像你說它有一個進到水裡嗎?有進到嗎?沒有。任何一法,雖然影在水中,但是沒進到水裡。可是它離開水了嗎?從水裡走出來,跟水沒有關係了嗎?它就影在水中呀!所以說「影喻不出不入」,我們跟諸法也是不出不入的,心跟萬法也是不出不入的。魔術師的幻喻,非有非無,比喻萬法既不是真實有,也不是徹底無。我記得以前常給大家講怎麼正確理解「有無」呢。有的時候,它是像鏡花水月一樣的有,不是沒有,但也不是真的有。沒有的時候呢,它不是說廓然什麼都沒有的「沒」,是像雲一樣,你說它有嗎,你胳膊劃過去,什麼感覺都沒有。

這叫「幻喻非有非無」。最後一個,「響喻非合非散。」

響谷的這個譬喻,諸法非合非散,也就是非一非異的。剛才講了聲音和空谷,即不是一體,也不是異體。念念都是匯歸到中道實相,中道實相這麼比喻,這麼講解,這麼繁雜,好像不知道有多麼高妙,層層遞進、不斷的剝離,才能夠找到中心的那一點。真的是這樣嗎?不是的。你能理透這個道理,那麼任何一法在你眼中當體就有中道的可能性,只要你修,只要你信,這才是重點。一切法都有中道的可能性,唯獨南無阿彌陀佛,就沒有嗎?也有啊!一樣的有。我們一切法中緣不到,只緣南無阿彌陀佛,當體就見中道佛性。就是這個意思,這就是圓融三觀最後要告訴我們的奧妙,就讓你相信念阿彌陀佛就這麼妙,就這麼微。

所以為什麼很多時候,大家喜歡要「解」要「解」,當然要解呀。可是你解不透,解不到深處,你回不過神來。只有解到這般田地了以後,再回過神來,就徹底猶如我什麼都經歷了,不好的平淡日子也過了,好日子我也去過了,最後回過來了都一樣的,無非就是吃喝拉撒,你把吃喝拉撒抓住就行了。就是這麼個狀態。這是一個回合,講到憶念著。

我們看第二回合,天如惟則法師引用的是《般舟三昧經》。 給大家說《般舟三昧經》,如果從考察的角度,我不喜歡用「考證」這個詞,因為考證是像文物一樣,或者歷史一樣,它確定是真實的還是假的。佛法裡面都是真實的,沒有假的。所以我們應該用「考察」。考察什麼呢,當時經典剛剛翻譯過來的時候,這些翻譯經典的大德們,非常有擇法的慧眼。翻譯到東土最早的經典,一部是《安般守意經》,還有其中兩部,緊隨其後的《道行般若經》和《般舟三昧經》。

你看,一個講空,一個講淨土。這兩大法門,最為切要,最合淨土根機。所以大家要知道,這些緣起法中,就藏著必然無疑的奧妙,和本來如此的這種說明。我們稍微善解一下佛菩薩祖師的大意呀,就明白了,沒有那麼多的事。就這麼簡單就這麼直白,就是這樣的。所以《般舟三昧經》是佛教導眾生修「佛立三昧」。

「般舟」是什麼意思?就是長行、長立、不休息的意思。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大家喜歡行般舟,要量力而行。除非你是大根器,生死心切,信願真切,這樣的人意志力堅強,也許最多一天一夜差不多。大家知道,古德行般舟,有三個月的行,一百天的行。我們現在能夠二十四小時,這就真是人中的芬陀利華了。想一想,不但煩惱在加重,壽命在減短,身體也在變差,還行般舟呢。你看宏海法師,走得多了,站得多了,腰就扭了。所以只能坐著念也就滿足了,只要能念起來,躺著念,只要能想起來都行。般舟可以行,但是目標是為了三昧。不管坐著躺著,只要能入三昧,都算三昧,沒關係。

所以這裡說,「又如般舟經。教修佛立三昧。專念彌陀」。

大家要搞清楚,能夠行般舟三昧的人,是什麼樣的根機?他就是為了專念彌陀。

「其略雲」就是大概意思,「常念彼佛,譬如夢見金寶親屬,相與娛樂等。」

這個是天如惟則法師引用《般舟三昧經》的話,但是可能原文,確切的字句還不太打保票。所以他就說了一個大概的意思沒有錯,什麼呢?若能常常憶念南無阿彌陀佛,憶念到什麼狀態呢?就好比我們做了一個好夢,夢見好多的金銀財寶,去撈呀,去藏,或者夢見自己的六親眷屬,親戚朋友呀,在一塊玩。就是你念南無阿彌陀佛,憶念阿彌陀佛,這個境界呀,就好比我們夢見有很多金銀財寶,就像極樂世界的七寶莊嚴。自己的親戚眷屬,就好像極樂世界的清淨海眾,和他們在一起說說笑笑,當真如此。就這個境界,這就叫「專念彌陀」。

持佛名號後面也會講到,如果你稍略帶觀想,或者信願表達的時候,我想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往哪念呢?就是念到西方極樂世界,或者說阿彌陀佛常住其頂,我就跟阿彌陀佛就相應。他就看著我,我就念著他,或者三聖,或者清淨海眾。功夫好一點,再帶點黃金為地,七寶為池,或者莊嚴的蓮座等等。但是估計能念一尊「南無阿彌陀佛」,能緊緊咬住,你就不錯了!管他三七二十一,能念一尊,也可以。只要在蓮台上,托著蓮台,手伸著老長來接引你,或者摩頂等等。你就這麼跟他對接,溝通,就這麼簡單,就這個境界。

天如惟則禪師又引了一位大德的註釋,說《般舟三昧經》的這個境界,永明延壽禪師,

「永明曰」,就是他講過、註釋過這一段話的大意。

「此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無來去。又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

這個講解就是要開始進一步的引申了。永明延壽禪師對於這段話的講解,其實他是深入了。為什麼說深入了呢?我們剛才直白的講,只說這樣的一個念佛境界就可以了,但是從理上要把他支撐起來。為什麼就跟阿彌陀佛一塊說說笑笑呀,這有什麼妙處,或者他背後引伸深層次的理論支撐框架是怎樣的呢?這個比喻呀,正好「夢」就說明是唯心,「金寶親屬」正說明所作。因為夢心所作的金寶親屬,這些親屬有是有的,當體了不可得。因為他是夢心所做的,是空的。「即有而空,故無來去。」因為一個夢心所夢。「又如幻非實」它不是真實存在的呀,是一個幻相,既然如果是幻相與緣起相中,當體即是空的。在空性見中,心佛兩忘,既無有我,也無有佛。我又要警告一下,大家不要聽錯了,又說沒有佛了。無我時,才能叫無佛。為什麼?因為這個時候,全體是佛,全體即佛,就是前面所講到的那句話,「故隨所念,無非佛矣。」要套起來理解。佛即是無我,無佛。真正無我、無佛的時候,才是佛。所以這裡講到「如幻非實,則心佛兩忘。」

「而不無幻相。」這是另一個角度,從緣起法上,「則不壞心佛」。

不是說唯心所現的幻相沒有,你不要說無我無佛,就一切都沒有了。緣起的幻相,還不能壞,假名還是在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叫「空有無礙,即無去來,不妨普見。見即無見,常契中道。」

所以為什麼佛法一講到實相中道之處呢,就只能來回對著說,或者破著說,或者立著說,立一下、破一下,就說不到那個點上。為什麼?那個點只能去悟去證。一證到那個點了,這些話你就明白無誤了。因為依照凡夫的常情中,空就是空,有就是有,怎麼叫無礙呀,無礙他又給你提出來一個真的有個無礙境界。如果我們真的入到無礙境界的時候,空也是空有無礙,有也是空有無礙,無礙也是空有無礙,明白吧。所以講到這就不能講了。「我法妙難思」,舍利弗在《法華經》面問佛,什麼是佛法,佛說「止止」,不要問了,不思議不能說,說不了。好,一說出來,最後給眾生留下了這麼多的槍杆子。本來是為了放下,大家都拿起,拿起了又放不下,不知道拿起是為了放下。所以說「即無去來,不妨普見。」現前皆能普見諸佛菩薩,也能普見自心。「見即無見,常契中道」。這些話我們不要多講了,大家細細體悟,體悟的久而久之就會有味道,法味就出來了。

「是以佛實不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唯心自見。」

到此,這是延壽禪師對於《般舟三昧經》裡面講述的,我們念佛的時候,就跟夢裡邊跟親屬玩一樣,這樣的念阿彌陀佛。大家想想永明延壽禪師把它解釋的這麼複雜,好像佛也沒有來,我也沒有去。又說如如不動,又說萬法緣起,這個感應是怎麼感應的?我告訴諸位,你就不用白費心思了,你只能信,你解不了。所以為什麼我們常說,信比解的力量要大的多,要正確的多,要符合原樣,甚至脗合原樣的多呢。

我給大家講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馬上就能說明問題。你看現前我們有微信,微信現在無所不用其極,大家都能夠發紅包,都能夠轉賬,是不是?大家想想,微信轉賬就是個不可思議的往生法。你看微信轉賬的時候,我的手機給他轉賬,我的手機沒有去他的手機,他的手機沒有來我的手機,不去不來,不進不出呀!可是我的手機裡面為什麼一按,他的手機裡面一點,這個轉賬就成功了呢,這個給錢就實現了呢?誰能把這個事情給我說清楚,為什麼說不可思議。可是你敢不信這個事情嗎,誰敢不信說微信轉微信,這個現前的財務就發生了,從這到那的關聯變成事實了呢。微信轉賬法跟我們往生法一模一樣,大家知道吧,我們就現前見微信轉賬,為什麼相信呢,相信它就這樣,你說也說不透,誰都解釋不了為什麼微信轉賬能夠成功。

所以說,這就叫不可思議,不可思議的信心,「是以佛實不來,心亦不去。感應道交,惟心自見。」在我們的視野中,就是這個手機到那個手機錢成功的到,從我到他,這個全程我們是一目瞭然,這就叫唯心自見。

好,這又是一段,那麼我們再往下看,這又引了一部,引的全是淨土的權威經典,大家看,引的是《楞嚴經》裡面《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又如楞嚴大勢至雲,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至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至」這句後面還有話,我們都知道了,說什麼香光莊嚴呀,最後說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你看,這裡前面好像講的是子憶母,母憶子,母子相憶。後面講的是「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這是兩個境界。這是講的經文。後面又跟進的是霅川法師對這段經文的講解判釋。

「霅川以理事判之曰。」

就是從開始的母子相憶,到後面的入無生忍,這個修行呀,它得從事相上和本質上,兩方面來進行理解和領悟。

你看後面他講到,「觀其母子相憶之喻,則是同居事相而已。」

就是觀察大勢至菩薩,他原來念佛的時候,我們也理解成他剛開始起步念佛,就像我們現在。那是從事相上入手,真的說阿彌陀佛就是大慈悲父,就是大般若母,那我們就是流浪生死的孩子,母子相遇。現在從事相上來講,大家更相應。

每次像東林祖庭大家去打佛七的時候呀,我有個徒弟叫融歷,她特別會拍照片,會抓這些煽情的。呀,我每次看到那些菩薩們念佛的時候痛哭流涕,當下就恨不得即刻往生,非常有感染力。這就叫做母子相憶的譬喻吧,情真意切,歸心似箭。

我記得那會我們去東林寺打佛七(真是慚愧,這好漢又提當年勇),有一個深圳的同修居士有意思,他每次念佛,我一看他那相就是比大安法師還苦。大安法師,如果大家見過他念佛,那個法相已經夠苦了。一看見他,就真的是表的娑婆世界苦不堪言之法。這個深圳的同修呀,他就每次要這樣苦,而且最後他說,法師我是不是有障礙了?我說你怎麼了,他說每次念佛之前他一定要調一下心,哪怕他很歡喜很舒服的時候,他也要調得讓他悲切起來。先調得很悲,想想自己很怎麼怎麼樣,然後才能念佛,念的進入那個狀態。有時候還要痛哭幾下,必須掉淚才能達到心滿意足。我那會也真的是修行沒到人家那個境界,我說這個就隨緣吧,生起來這種出離心固然也好,那你老要調得自己,那萬一,我聽過還有一種叫悲魔,你這個不至於。當時我也猜想,如果一個鐵定要往生的人,他就是不管不顧,什麼都動不了他這個要往生的心。他應該是對娑婆世界無情無義、忘恩負義,只求西方接引的這樣的一個堅固心態。那麼這個堅固心態的表達,就不一定非要喜或者非要悲。現在想想也是如此,但是那個時候呢,就是說法無定法,適合誰,適合什麼情況,適合什麼你修行到什麼層面,它不能死執崖板的。

這裡就講到,觀察大勢至菩薩念佛的話,他說這種念佛呢,應該是凡聖同居土的事相而已,「則是同居事相而已」,就是從我們凡聖同居染土,往生到凡聖同居淨土,也就是這種念法,能夠連帶出來這樣功德和成效。後面講到的「至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這就是什麼呢,「觀其自證無生法忍,則念佛心不可單約事相而解。」

就是觀察其後面念念的,念到入到無生法忍的層面的話,就不可以光從事上來解釋了,理上也要,要從理上來通了,要從本性,法性上來見了。為什麼呢,因為無生法忍這個境界可不是一般境界。

後面講了,要:「念存三觀,佛具三身,心破三惑,無生忍位,乃可入焉。」

就是它是有衡量標準的,不是你歸心似箭,情真意切的這種情況下,就能夠一直持續,就能夠不脫離這個或者不提升這個,是達不到無生忍境界的。所以你看這裡,他就是要「念存三觀」,就是我們上次講到的一心三觀空假中。念佛也是具三身,不但是念他的應化身、莊嚴報身,法身也要同步,因為法身週遍一切處,清淨無染。「心破三惑」,也就是不僅僅能夠破見思惑,塵沙惑,要動無明惑的刀子,到了這個地步,才能說證到無生法忍,這個無生法才有可能契入了。沒到這個地步,無生法忍是契入不了的。

因為入無生法忍的境界,他這裡表達的就是,以事相上母子相憶的念法是不能夠具足的。所以他由此而推,也就是你心裡一定要有中觀的境界,中觀,我、佛雙忘。娑婆、極樂打成一片,一念相應,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的這個佛,就見的是法身,法性身佛,不僅僅是丈六的金身,而且從心地上來講,它要破無明惑,才能見中道佛性,才能跟無生法忍拉上關係。所以有這個證量,它是要在破無明、見法身的功夫上而論的,這才能叫做「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所以這裡霅川法師,他就從理事來相判《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前後的法義。他是有升級的,從事到理,而且最後事理應該是圓融的。我們既然講到這了,在尾巴上稍微說一下,下次再講的時候,我們也開場要把這個細細地說一下。我們一直在講事、理,又常說事理要圓融,曾經在講到念佛也罷,一心不亂的時候,也說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這些都在其他的法義中講過了,我不知道大家理解的怎樣。但是據我而言,這個還是非常難理解和契入的,就是這種法境。

為什麼在佛的教法裡面講到「二諦圓融三昧印」,就是二諦圓融它有一個指標,是什麼呢,就是俗諦、真諦來回穿插,相互表法,相互掃蕩的時候,你是要隨著法境能夠出入自如,能夠一體同觀。我們為什麼二諦(不能圓融),我們見俗諦的時候真諦就忘了,也就是後腳跟跟不上;我們求真諦的時候,俗諦就必須要遠離,也就不能同步。這是凡夫的常規,所以一般我們是二諦圓融不了,所以才三種觀法,先有空觀再有假觀,這是前奏。否則的話,一個初機人,一個凡夫心,你根本就觀不進去。你看在經典裡面一會講事,一會講理,有時候一句話裡面就事理就不斷的進出,不斷的穿插,為什麼叫善解佛義。所以我們在講事講理的時候,特別是聽這幾期的《淨土或問》,大家一定始終要備戰在這個狀態。

我們回想一下,首先觀想和憶念都是念佛的狀態,但是它是「是心作佛」的狀態,只要你有為的去觀去念,就是「是心作佛」,可是他還沒有到「是心是佛」的狀態;雖然「是心作佛」沒有到「是心是佛」的狀態,可是「是心作佛」的時候,還不離當體就是「是心是佛」的狀態。

所以天如惟則法師就此,憶念或者持名,就這個憶念,這一段我在講憶念,引文也罷,從引經文再引論著,都是為了進行說明念佛行法的微細相和功德利益。所以這樣的在其中講解詮釋中,我們從分別心這樣的一種本能上或者說一種能力上吧,那我們就必須要從事和理而言,才比較能夠好或者容易說明清楚,我們一直在講事理。可是問題是什麼呢,因為我們在講事理的時候,我老是說時遲那時快,其實講事的時候呢,一切都在理中的。就是你要在事上頓見理,事理一如的。我們從事相上,就是你當真的去行這個法,因為我們還在分別心中嘛,你就分別說有我要念佛要往生,那你就從事相上當真去分別心中去行這個法。慢慢地彼此這種隔閡分別,二元對待呢,就能夠超越,就能夠達到。這是一頭,從事相上。

從理體上而言的話,也就是我人本具的自性上,就是我們不管在修,開始修也罷,最後修也罷,修到中間也罷。我們一念都不能離開自性本具的進行認可和穿透。所以你是於事於理,我們既要分得清楚又會同步進行,這是個高招,也是最必要的招,這才叫圓融的招。

我不知道我這麼講,這麼表達,會不會給大家帶來利益,還是說引發大家的煩惱和分別、錯認。所以聽法的時候,有的時候叫反記嗎。希望大家不要反記。

今天的內容,我覺得條理是非常清楚,但是更為深邃,希望大家好好複習,認真體悟,伴隨著你再念念佛,念的功課完了,感受一下你念佛的境界中,跟這個法的相應度。這樣你心裡更加有數,再念佛。而且不要忘了念佛的同時,信願是同步的,要蓋過你念佛的力量,這時候才能引發你念佛的真切和質量,才能夠真正的入到這種微妙的觀法中。

誰能夠一直這麼修,誰就是大解脫,將解脫人。你不要學宏海法師就這麼講講完了,回頭還是苦惱。今天是我出家十八年,這紀念日,非常慚愧,還是個口頭解脫人。希望大家不要嫌棄口頭解脫人,給口頭解脫人一個機會,好好聽法,認真修行,不枉我們結緣一場。

好,今天就到這裡,下面我們來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隨喜大家的聞法功德,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