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一面,「五、隨煩惱」。
我們這一科講到煩惱的心所;對於「煩惱」,蕅溢大師解釋說:『煩躁擾動,惱亂身心,故名煩惱。』。也就是說,煩惱的體性是不寂靜的,它的活動會障礙我們修學聖道、障礙涅槃;它所表現的作用是惱害身心,使令我們今生以及來生,成就一種不可樂的果報,故名煩惱。這是「煩惱」的定義。
以下解釋「隨煩惱」,加一個「隨」的意思是說,以下這些煩惱的性質,是隨順前面根本煩惱而有的,因此叫隨煩惱。
【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沈。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這一段列出二十個隨煩惱的名稱。我們看蕅祖的解釋,分成兩大部分;先解釋名稱,然後再各別解釋體性與業用。先看解釋「名稱」,有兩種情況:
第一,『或無別體,惟是煩惱分位差別。』是說這一類隨煩惱,它沒有各別的體性。換句話說,它的體性其實就是根本煩惱;離開根本煩惱,沒有各別的體性。那麼它是怎麼生起的呢?『惟是煩惱分位差別』。它是兩種以上的煩惱,一種分位差別;所謂『分位』是指一部分,好比「貪」的一部分,再加上「癡」的一部分,兩個混在一起,就顯出它的差別相貌來。這是屬於混合型的情況,我們姑且稱混合型的。
第二,『或有別體,性是煩惱同等流類。』另一種情況是說:這一類隨煩惱,有各別的體性。什麼是它的體性呢?『性是煩惱同等流類』,它的體性其實就是根本煩惱的等流。好比我們看水流,有時它的主流會往東分一支、往西分一支,當然支流的水量比較小,但是水的味道、本質卻是一致的,這叫「等流」。就是說:水的性質是一致的,同一個水流,『性是煩惱同等流類』,其實也就是某一個煩惱的一種等流性。這是屬於單一型的。前面是屬於混合型的。上述兩種情況都叫「隨煩惱」。
單一型的比方我們講到忿、恨、惱,這個「惱」是以「瞋」為體;而覆藏的「覆」,是混合型的,它以「貪」的一分,加上「癡」的一分混合為體,變成「覆」。所以隨煩惱的性質,有的屬於單一的「等流」情況,有的屬於兩種以上的「分位差別」,混合型。蕅祖先做一個簡單說明,以下正式介紹這二十個隨煩惱的體性與業用。先看第一個:
『一、忿者,依對現前逆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仗為業,此即瞋恚一分為體。』第一個是「忿」,什麼叫「忿」呢?對於現前的種種逆境,或者是人、或者是事物,人事現前的時候,不合乎我們心中的意願,心中所期待的是這樣,結果與我們的期待背道而馳。這時候內心會出現什麼狀態呢?『憤發為性』,「憤」就是躁動,「發」就是生起;原本心是很寂靜的,但是他過來和我講幾句話之後,我內心就開始躁動,躁動的相貌就生起來、憤發了,這是「忿」。
當憤發的體性發起之後,有什麼作用呢?『能障不忿,執仗為業』,會障礙不忿,『執仗』手上拿著杖子,就是很生氣的樣子;但只是把杖子拿起來,還沒有去打對方,表示這種情況他還可以控制,還沒有失控;就是他生氣的相貌,還在他的控制範圍之內,但是已經生氣了。再看第二個:
『二、恨者,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恨」,是從前面的「忿」來的;前面的「忿」是你跟不如意的人、不如意的境界接觸以後憤發,並沒有用智慧的力量,把憤發的心情給化解掉;換句話說,還在內心裡面繼續活動,雖然事情過去了,但是還存有憤發的情緒。這時候,『懷惡不捨』──白天想這件事情、晚上也想,「這個人實在對不起我,我對他這麼好,竟然用這種態度來對我」,白天也是想、晚上睡覺的時候還是想這件事情,輾轉增勝,結果就從憤發轉成一種『結怨』、凝結成一種怨恨。
這種結怨的相貌,就比前面憤發更粗重了,而且力量也更堅固。如果剛憤發的時候,只要跟我們道歉一下,可能就化解掉了,但是到了結怨,就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講清楚的,「恨」不是那麼簡單能夠化解,怨恨的相貌比較粗猛。『能障不恨,熱惱為業』,這時候身體也熱惱內心也熱惱,晚上也睡不好覺。憤恨惱這三個是次第生起的。
現代醫學有一個新名詞,叫做「身心靈」,是美國雷久南博士所提倡的。身心靈的思想,是說過去西醫體系,總認為我們的生命體,主要是物質,好比說你的眼睛為什麼會有明瞭性呢?因為有視神經。大腦為什麼能夠分別呢?因為大腦有腦細胞。心法是由色法所創造出來的,就是這樣的思想,因此不考慮心法的活動情況是不是會影響色法。但是「身心靈」醫療體系,他們發現:原來我們身上的細胞,深受著內心狀態的影響。雷久南博士在美國做了很多的問卷調查,發覺很多女眾得到癌症,跟她的內心狀態有關。這當中有很多的個案,是先生有了外遇了。
其實女眾的心情跟男眾不同,女眾的多數是以家庭為中心,她的生命就是保護家庭,把先生照顧好、子女照顧好,家庭是她整個生命的所緣境;而支持她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夫妻的感情,她不像男眾外面有很多事業可以發展,愛情只是生命的一部份,男眾有很大的理想,可以推廣他的事業。當女眾感情受到挫折,先生有了外遇,為了子女又不忍心離婚;不忍心離婚,並不表示她接受這件事情,怎麼辦呢?強忍,這時候內心有恨,就像打結一樣心有千千結,悶悶不樂啊,吃飯也吃不好、睡覺也睡不好,時間久了,「恨」導致身體的細胞產生變化,就生出癌症來了。
我看過一本書,西藏的醫療跟西方醫療完全不一樣。西藏醫療是以內心為出發點,它認為我們的身體裡面,每一人都有三種很劇毒的毒素,當你心平氣和時,這個毒素會互相平衡,當你內心失調時,貪煩惱、瞋煩惱起活動,內心失去了平衡,這個毒素就會散發出來,所以西藏的醫療體系,是以精神為主,以色法為輔。
當然,這樣思想跟《唯識》的思想是符合的,唯識也是認為說「心為業主」,色法是內心所變現的影像。所以我們中國的一些格言聯璧也說:想要健康長壽:「心中長存太和元氣」,想要健康長壽,不是吃什麼補藥,心中應該要保持一種祥和、太和的氣氛,心中沒有任何罣礙、怨氣,這是健康長壽的主要因緣。所以這個「恨」,凝結成怨恨,的確應該把它化解掉,這對我們的色身、心理都很不好。
【三、惱者,忿恨為先,追念往惡。觸現逆境,暴熱狠戾為性。】
「惱」,是從前面的「忿」跟「恨」而產生的。它從最初的「忿」─憤發,然後相續到「恨」─結怨,還沒有化解掉,可能也不知道怎麼化解心中的結,就是強忍;強忍到最後,『追念往惡,觸現逆境。』一方面不斷回憶過去的惡境,這還沒關係,一方面又觸動了現在的逆境,逆境又現前了;這時候已經超過能夠忍受的程度,到了「惱」,已經是不能再忍受了,不是他要不要的問題,是已經超過他的限度了,因此而『暴熱狠戾』。所謂「暴熱」就是躁動已經到了極限;「暴」,就是非常嚴重,「狠戾」,就是非常的兇惡,身、口表現出來,不是祥和的樣子,已經失控了。「狠戾」就是兇惡的樣子,「暴熱」就是躁動已經到了極限了。這樣的暴熱、狠戾狀態,會有什麼情況出現呢?看看它的作用。
『能障不惱,多發凶鄙粗言,蜇螫於他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這種情況,能夠障礙我們不惱的善根,『多發凶鄙粗言』,所發動出來的言詞─「凶鄙」,很低俗、不高雅,沒有任何的修飾,想講什麼就講什麼;好像『蜇螫於他』,「蜇」是一種毒蟲,或者是毒蛇,或者是蜈蚣、蠍子那類毒蟲;「螫」,就是把毒噴出來,以毒去傷害對方。當然這是個譬喻,是說這個人從前面忿、恨的累積,這時候又遇到逆境現前,內心已經失控,講話就像刀子一樣,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心中的怨恨就發泄出去,因為他已經沒法控制了。而這個怨恨從內心發出去,一定是先傷害自己,也傷了對方,兩個都傷害了。所以「忿、恨、惱」,不是從「惱」來對治,一定要從前面的忿、恨,就要把心中的結,解開來。
其實,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以佛法的生命觀來說,我們已經經歷了無量無邊的生命,我們曾經跟很多人結善緣,也跟很多人結惡緣,今生會跟善緣的人接觸,也會跟一些惡緣的人接觸,這是誰也不能避免的,連佛陀都不能避免。那麼,我們面對這種惡緣時,應該怎麼辦呢?佛陀在《法句經》有講一個偈頌:
「若以怨止怨,是怨終不止,唯忍能勝怨,是古聖常法。」說我們今生的生命,跟過去的惡因緣接觸時,有兩種處理態度:
第一、以怨止怨:你對不起我,我也對你不起,看誰福報大;你觸惱我,我也觸惱你。你用以牙還牙的態度,是不是可以把心中的恨解掉呢?不可以!「是怨終不止」。可能你的福報比較小,你去傷害他,結果他傷害你更厲害,你心中的恨就更深了。也可能你的福報大,果然把他傷害了,你把這股怨恨給發泄掉了,但是下輩子,可能你福報已經消耗光了,他福報比你大了,這時候他看到你的時候,該他傷害你了,所以「是怨終不止」,生命輾轉相續,是恨終不止。佛陀的意思是說,如果以一種對立的心態,來處理怨恨,終究是不能解決的。你用一種對立、發泄的方法,並不能把雙方的怨恨化解掉,可能你的恨沒有了,但對方的恨還在,以後的生命就會有問題。所以這樣的態度,從外境上去改變,大智慧的佛陀是說:「若以怨止怨,是怨終不止」。
第二個方法,應該怎麼辦呢?「唯忍能勝怨,是古聖常法」,就是不要去管外境。意思是不要去調外境,應該去調我們的內心,要安忍。由於我們有忍辱波羅蜜的力量,就能夠把這種恨給消滅掉。「唯忍能勝怨,是古聖常法」,所有的聖人─過去的聖人、現在的聖人、未來的聖人,處理怨恨這件事,都是用這樣的方法,這是一種常法、不變的法則。
這個「唯忍能勝怨」,佛法講這個「忍」,不是我們一般說的「強忍」——你傷害我,我就把它勉強忍下來,不敢表達出來,但是我心中的恨還在。不是這個意思。佛法所講的「忍」,是指「無生法忍」,就是有智慧的意思。佛法講「忍」不像世間強忍,而是用智慧來化解心中的結、化解心中的恨。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也提出兩個辦法給大家作參考:
第一個,「當作隨緣消舊業想」。比方說他今天來觸惱我、這個境界傷害我,本來心中很太平,這時候心中有結、有恨,怎麼辦呢?你要想「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想想世界上有無量無邊的眾生,而這件事情怎麼偏偏出現在我身上呢?當然這不是自然而有,也不是上帝安排的,我過去一定有這樣的業力,才招感這樣的果報,這時候我們第一個觀念,就是要勇於承當。
承當以後,再修「無我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在畢竟空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是誰在承當這個業力呢?修「無我觀」這時候就把恨給消滅掉。當然,一定要先相信這是業力招感來的,才會心甘情願承當下來。好!這是我過去所造的,我沒有話說,我也不想讓這個業再相續下去,到此為止就好了;既然出現了,我就是認賬,怎麼認賬呢?般若波羅蜜─「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用「空性」的道理,把這個結給化解掉。這是第一個辦法,「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第二個方法就更積極了,是把他「當作善知識想」,前面的方法是約破惡,這個是生善。「當作善知識想」就是說我們剛開始栽培禪定跟智慧,是在寂靜的環境、不受任何的干擾;但是你想要增上,一定要有因緣的刺激。
這個意思就是:「轉逆緣成菩提道」。也就是:當逆緣的力量衝擊過來時,如果硬是跟它抵抗,一定會受傷;應該借由這種力量,把它引導到我們的菩提道上,變成我們的一種增上因緣──轉逆緣的勢力,而成菩提道的一種勢力。問題在於你是不是有這樣的智慧來化解。佛法很注重智慧、善巧;你有善巧,本來對你是傷害的,變成一種戒定慧的增上,所以要當善知識想。
我回憶自己的成長過程,覺得我在順境的時候,好像也沒有什麼增上,一天過一天,而我的生命增上因緣,多數是在人事強大壓力之下,才刺激我開發出更高的智慧來,因為我有需要,我的心不安了,逆境的刺激,使令我積極尋求一個安住處,這時候能夠救拔我的就是佛法,反倒刺激我在佛法上,更深入去思惟,而得到更高的理解。假設我不做執事,一天過一天,根本不會想去追求佛法的智慧,因為沒有需要,活的很快樂嘛。所以在成長過程當中,遇到一點逆境,這是非常需要的,才能夠激發你對人生更深刻的體驗,而且培養你堅定的意志力。所以世間上的境界,對你是傷害、還是增上,是由你自己去抉擇:「境無好丑,損益在人」,答案就是這句話。
這是化解我們心中怨恨的兩個方法:第一個是「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這是比較消極的方法,既然是我造的業,我應該要承當,然後把它化解掉。第二個,把這樣的逆境刺激,轉成菩提道的增上緣;這是我的根本上師,我非常需要它,因為我的生命要增上啊,就必需要靠這樣的壓力,使令我對戒定慧能更加深入。這是我們對於忿、恨、惱的處理方式。
當然,這絕對不能等到「惱」再來處理,這時候已經來不及了,當「忿」,或者「恨」生起時,就要把心結給解開。這是講到隨煩惱的前三個心所。
『四、覆者,於自作罪,恐失利養名譽,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謂覆藏者,後必悔惱不安穩故。』第四個「覆」的體性,是『於自作罪』。說這個人會產生「覆藏」,是他先前已經造了罪業,可能是殺生、或者偷盜、邪淫、妄語,造了罪業之後,恐失利養名譽,不敢把這個罪業表達出來。為什麼呢?因為表達出來大家知道之後,就會失去對我的供養與尊重。不想讓自己既有的利養跟名譽失掉,怎麼辦呢?『隱藏為性』,只好把罪業給覆藏起來,就是把它遮蓋起來,不讓人知道。
它有什麼作用呢?『能障不覆,悔惱為業。』這種行為當然會障礙我們發露,我們發敢發露,不敢發露有什麼後果呢?『悔惱』,你會因為覆藏而心生後悔、懊惱。『謂覆藏者,後必悔惱不安穩故』,因為你覆藏,就使令你的罪業增加了,等到得果報時,本金加利息,最後你會悔惱、不安穩。當這個罪業藏在你心裡面,平常是弟子心不安,臨終時心更不安。因為罪業的本質是擾動的,沒有懺悔清淨,平常不安,臨終也是不安,所以是『悔惱不安穩故』。
再看它的體性:『此以貪癡一分為體』,它的體性也是混合的,是貪和癡──『恐失財利名譽』是貪,『不懼當來苦果』是癡。為什麼要覆藏呢?因為有所貪求,貪求名聞利養,恐怕失掉,所以才會這樣做,這是有貪的成份;而你以為把它覆藏起來就沒事,不知道罪業能感得惡的果報,你不知道就是愚癡,事實上是會感得惡的果報,但是你認為不會,這個就是愚癡。
佛陀在經典上教導我們:對於善法我們要覆藏,不論你成就什麼功德──戒、禪定、般若波羅蜜功德,不要告訴別人。你要做善事,趁著三更半夜、晚上的時候,偷偷把所有的廁所都洗得很乾淨,第二天沒人知道是誰做的,這就是一般常說的:「陽德享盛名,陰德天報之。」如果你做了善事,大家都知道了,享盛名,大家都讚歎你,那你的福報也折損了;反之,做了善事你都不講,這時候上天會來報答你,上天當然指的是功德。所以我們對於善法是覆藏、不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功德,謙虛一點、含蓄一點;但是對於惡法一定要發露,把心中的罪業表達出來,這樣罪業的勢力就會消減。
對於「發露」,小乘法的發露,一定要面對一個人、一個同梵行的;好比你受了五戒,就向受五戒者發露;受了菩薩戒,就向受菩薩戒者發露;你是一個比丘,向比丘發露。但是我看《瑜伽菩薩戒》,在大乘法中,它開緣向佛菩薩發露,因為以大乘的角度,認為佛菩薩並沒有滅度,如果你覺得現前沒有你可以發露的適當人,那你可以向本尊、向佛菩薩發露。當然以大乘的角度,我們的本尊不只是一座佛像而已,祂是有明瞭性、沒有滅度的;你至誠的向本尊發露,把你的罪業發露出來,在本尊面前,宣佈立誓永不再造作,這樣也能夠構成發露。
總之,我們內心有罪業,一定要:「懺悔則清淨、懺悔則安樂」。懺悔以後,才能生起兩種力量:第一個清淨的功能,第二個安樂的功德。所以應該以發露來對治這個覆藏。
『五、誑者,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此亦貪癡一分為體。』
『誑者,為獲利養』,「誑」是怎麼出現的呢?是為了要得到別人的財富,或者是得到別人的恭敬─利養跟名譽,因此而『矯現有德』。「矯」就是偽裝,你本來沒有這種功德,但是你想要得到利養跟名聞,怎麼辦呢?只好偽裝,外表偽裝成有道德的樣子。那麼『詭詐為性』,詭詐就是欺騙,就是說你實在沒有這種功德,為了得到別人的財富、尊敬,就表現出這樣的功德來,內心當中有欺騙、詭詐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以這樣詭詐的心情,就會生起五種邪命。
所謂「邪命」,律上說:是以不如法的方式,去獲得利養;就是不用正當的方法來維持生命。在律典上安立了五種邪命:
第一、詐現異象:「詐」,就是詭詐,故意現出一些奇特的相貌。律宗提出了兩種相貌:第一個「不食五穀」,好比吃飯的時候,你不吃飯,就只喝開水、水果,長時間都是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第二個「臥刺投炭」,睡覺時你不睡在床鋪上。睡在那裡呢?睡在有刺的荊棘上,或是整個身體躺在燥熱的炭堆裡。當然,你把色身破壞了,內心的煩惱還是不能破壞;內心的煩惱是要用四念處來對治,不是用炭啊、刺啊,能夠對治心中的煩惱,這就是我們講「無益的苦行」。這兩種都是屬於詐現異象,故意現出一些很特殊的相貌,目的是為了讓信徒看到,對你心生恭敬、供養。
第二、自說功德:你看到信徒,不為他開示佛法,盡是讚歎自己的功德──我這個身、口、意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的功德,有種種的功德。因為你這樣自我讚歎,信徒就會供養你了。自己宣說自己的功德。
第三、佔相吉凶:我們比丘的責任是「以法為師,以法師人」,但是你不是。去做什麼事呢?為人家算命卜卦,算命卜卦以後眾生就供養你,這也是邪命。
第四、高聲現威:你看到信徒的時候,故意講話很大聲、現威勢,人家看到你講話大聲,對你有敬畏,就供養你。
第五、說所得利:是說你看到信徒就說:某某人啊,前幾天供養我多少錢、又供養我什麼東西…稱讚自己所得到的利養。其實是在暗示對方,你也應該這樣供養我才對呀。宣說自己所得到的利養,這也是一種邪命。
律宗列出了這五種邪命;當然這五種邪命的生起,主要就是「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這是「誑」所表現出來的五種相貌。
這個「誑」就是說:實際上你沒有這些功德,但是你故意表現這樣的相貌。當然,這樣的「誑」不能維持太久,暫時的因緣終究會被發現的,我們要攝受眾生,還是要有真實的戒定慧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