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五面,我們前面介紹的「不信、懈怠、放逸」這三個心所,大都是在塵勞的境界出現。以下四個心所─「昏沉、掉舉、失念、不正知」,多數來說,都是在止觀修行當中出現,跟前面的情況不同。其中「昏沉、掉舉」可以歸屬一組;「失念、不正知」也可以歸屬一組。「失念、不正知」這兩個屬於正修過程中的障礙,「昏沉、掉舉」是屬於障礙。
我們先解釋「失念」跟「不正知」。就以念佛法門來說,剛開始對阿彌陀佛名號,先培養清淨的信心,之後就要培養念力,所謂「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就是我們內心對於彌陀名號,要從散亂心達到一心不亂、三摩地的境界,從散亂心要把佛號念到三摩地,所依止的法寶,一個是「正念」,一個是「正知」。
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奢摩他品說:我們想成就三摩地,要有兩種功德:第一個是「心於所緣,專一安住」,第二個是「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就是「正念」的力量;「心於所緣,要能夠相續安住」,就是要有「正知」。而「正念」與「正知」的相反,就是「失念」和「不正知」。
『十八、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及以念及癡各一分為體。』
失念就是對於我們所緣的境界,這個特別講修止。我們在修習止觀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根本所緣。以淨土法門來說,彌陀名號這個聲塵,就是我們的根本所緣。本來我們對佛號,應該是要專一安住的,但是『不能明記為性』;所謂「明」就是明白,很清楚分明的叫「明」,沒有一點昏昧的狀態;「記」就是不忘失,「執持名號」,「執持」就有「記」的意思,心能夠抓住佛號,明記不忘、不讓它失掉。
『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當我們失念之後,我們的正念就不能分明了,這時候散亂心開始活動,因為失念下一個就是散亂。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打妄想?很容易判斷。基本上你的心「一句彌陀,念、誦、聽」,念佛有三個次第:
第一「念從心起」:佛號是怎麼生的呢?是從我們這一念皈依的心、從內心生起的,這時候沒有聲相,只是一種皈依的心,由皈依的信心,來帶動一個如理作意,這時候佛號準備要創造出來了,但是聲相還沒有出現。
第二「聲從口出」:這時候聲相出現了,假借嘴巴的振動,把我們的所緣境創造出來。
第三「音從耳入」:之後再把這個聲相─我們的根本所緣,假借耳根聽回去。
怎麼知道妄想已經進來了呢?假設你已經聽不到自己的佛號聲,那一定是打妄想了,表示主人已經不在、就是賊已經進來了。所以要清楚的聽到你每一句佛號的聲音、都要聽得到。第一句聽得清清楚楚、第二句也聽得清清楚楚、第三句也聽得清清楚楚,這就是所謂的『明記不忘』。一次又一次把佛號給抓住,清楚分明地把它記住,這就是正念的力量。
『十九、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多所毀犯為業。』
當然,我們對於所緣境,只是專一安住還不夠,必須還要「相續」。在相續當中,還有一個功德我們要注意,就是對於所觀境要能夠「正知」;而這個「不正知」就是謬解,一種錯謬的理解:到底我們是不是安住在所緣境,不知道;或者在念佛當中有什麼境界出現,我們也不知道;這個境界是真實的、虛妄的?是善的、惡的?應該增長、應該對治?完全不知道,這就是「不正知」。
『能障正知,多所毀犯為業』,因為不能夠如實了知所觀境的真實相,對於已經成就的戒定慧功德,就會有破壞的作用。戒定慧功德的破壞,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個是破壞「戒」功德,一個是破壞「止觀、定慧」功德。
比方說外道修習禪定,雖然正念力很強,但是正知力薄弱,得到禪定之後,在禪定當中看到有人一生修善,因為臨終起了惡念,墮落到畜生道去。他就起了「不正知」說:「啊呀,原來造善並不能成就可樂果報!」因為他對宇宙人生錯誤想法,沒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因果觀念,就以現在所看到的景象來做判斷──反正世間沒有因果在,持戒、斷惡、修善沒什麼意義。
所以出定以後,就開始造惡業,『多所毀犯』。為什麼會多所毀犯呢?就是對於所觀境,不能如實了知境界的真相,不知道一個人之所以會墮落,是他過去生曾經造惡業,不是今生造善的關係。這就是毀犯「戒行」的第一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毀犯「止觀」功德,就是我們常講的「錯認消息」。我過去在佛學院,聽一位老法師講禪宗的一個真實故事,過去叢林,在禪堂有一位老參,打坐時都很相應,但是有一天,出現突然了一隻大蜘蛛。這只蜘蛛從他的前面走過來又走過去、走過來又走過去,一開始也不去管牠,還是守住自己的話頭─「念佛是誰」。慢慢、慢慢地這隻大蜘蛛愈來愈過份了,竟然爬到他身上來,從腳上爬到頭上、從頭上爬到腳上,這時候他的身體就受干擾了。
之後,實在忍無可忍,就跟隔壁一位同參說:「這只蜘蛛實在太過份了,下次要準備一把刀在旁邊,牠再跑來,我一刀就把牠給殺了。」旁邊這個人有經驗,跟他說:「你不要這樣啊!不要拿刀殺牠,你拿一枝毛筆在旁邊,下一次在再看到,在牠身上畫個圈,牠就消失了。」「哦,這樣子!好,那就試試看吧!」下次啊,這只蜘蛛又在他身上跑過來、跑過去,他就用毛筆在牠身上打一個圈。從靜坐出來之後,發現這個圈圈,正好畫在自己的肚子上!哪有什麼蜘蛛呢?明明圈圈是畫在蜘蛛身上,結果畫在自己的肚上,表示這只蜘蛛是他自己心識變現出來的、是一種幻相。但是他在打坐中看到的,就像親眼看到一樣真實。
一般人修止觀,如果過去曾經串習過外道法,之後放棄了外道法,在打坐當中,會比別人看到更多的景象。如果你修行很單純,沒接觸過外道的思想,打坐的情況就會比較單純,風平浪靜,什麼景象都沒有,就是所緣境歷歷現前。如果你過去曾修過外道法,經常看到什麼,帶著這樣的等流習性來到佛門,你在打坐的時候幻相就特別多。如果你不正知、不正確了知的話,那你所栽培的止觀功德,就容易被破壞掉。這個「正知」,也是需要透過經論學習來的。
《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要經常憶持「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什麼才是真實的、不虛妄呢?「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在一切相當中,看到「非相」──一切法的空性;就是在一切生滅相當中,看到畢竟空的空性,這個才是見到如來。當然,這裡的「見到如來」,並不是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應化身,而是見到「法身如來」,就是佛陀的法身。
這裡說『多所毀犯為業』,一個不正知的人,在所觀境當中,就會產生很多錯謬的理解──錯認消息!輕則破壞止觀功德;重則甚至會破壞清淨的戒行,因此才說「多所毀犯為業」。
再看「失念」的體性,它是以「念」跟「癡」各一分為體。
一、「念」,是五別境「欲、勝解、念、定、慧」中,明記不忘的「念」。當然這時候的「念」,不是去念佛號、或者念三寶的境界,而是念五欲的種種境界。
二、「癡」,是說不知道五欲的過患,所以心總是跑到五欲境界去。五欲的念,是一種熟境界;對三寶的念,是生疏的境界,所以佛號念一段時間,心就跑出去、念一段時間又跑出去,其實這很正常,因為我們過去在五欲境界,也是「心於所緣,數數憶念」,一次又一次去憶念、熏習。當然,這是不好的念力,會使令我們墮三惡道,現在想要改變它,就需要一點耐性,不要怕失敗,心跑出去馬上拉回來、跑出去又拉回來,一方面不再串習五欲,斷相續性;慢慢地就會有變化:生會轉熟,熟會轉生。
總說:「失念」,是以「邪念」和「愚癡」為體;「不正知」,是以「慧」和「癡」為體,這個慧也是五別境之一,但是屬於「邪慧」─過去曾患習過的邪惡知見。總之,「失念」跟「不正知」,都是屬於正修過程中的障礙,「昏沉、掉舉」是屬於破障,障礙。
『十六、昏沉者,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毘缽舍那為業。』
「昏沉」能令我們這念心,面對所緣境的時候無堪任;就是我們的明瞭性,如果憶念三寶的話,能夠創造功德,但這時候明瞭性失掉了,創造功德的能力也失掉了,因此而沒有堪任性。既然功能失掉了,內心就昏昧了。
『能障輕安毘缽舍那為業。』當昏沉生起時,那就達不到禪定輕安的功德,也就沒有觀慧─毘缽舍那,對諸法的實相不能如實了知,修「止」、修「觀」都被障礙了。
『十七、掉舉者,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為業。』
前面「昏沉」的相貌是寂靜的,好比一個人睡覺時,心很寂靜,但是不明瞭,內心一片黑暗。而「掉舉」剛好相反,明瞭性還在、內心很清楚,但是不寂靜,不能夠在所緣境專一安住,心在五欲六塵中到處攀緣,不寂靜。
『能障行捨奢摩他為業。』「行捨」是禪定功德之一,這時候對於禪定的功德、止的功德,就產生障礙了。
關於「昏沉」和「掉舉」的過失,《宗大師》說昏沉的自體是「癡」。一個人打坐經常昏沉,如果不去對治,以後腦袋會空空、鈍鈍的,講什麼都聽不懂,經常串習這個癡心所,將來可能會到畜生道去,所以這個昏沉很可怕。我們初學打坐的時候,腳也痛、腰也痛、心也散亂,不容易昏沈,因為腳痛讓你睡不著覺。但是坐久了之後,腿也不痛、腰也不痛,就容易昏沉了。
「昏沉」的可怕在哪裡呢?因為昏沉的出現,它是寂靜的,使令我們容易錯認消息,以為內心當中很寂靜,不會想去對治它,它讓你感到身心寂靜,而這種寂靜卻是昏昧的。沒有一個修行人願意昏沉,都是身心太疲憊、又強迫自己打坐,因為精神體力都耗損掉了,心光外泄,沒有精神、也沒有體力了,你硬坐,明瞭性就生不起來。剛開始是身心失調,但是習慣了以後,睡得好、吃得飽,精神雖然很好,一坐,照樣昏沉,為什麼?已經養成習慣了!
過去,有一位佛學院同學,就是這樣,他剛開始是「晚上」睡覺,到後來是連「白天」都睡覺。他白天怎麼睡?他不能打坐,一打坐,你在旁邊從一數到十啊,他一定昏沈。他也很奇怪,不打坐什麼事都沒有,精神非常充沛、講話也大聲、走路也很快,只要腿一盤就不得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他一定睡著了!他睡覺他自己都不知道,你跟他說「你剛剛睡覺」,他說「我沒有啊,我剛剛坐的很好啊!」因為昏沈在他心中串習的勢力非常強大了,所以很難對治。但是你不對治,你就不斷在增長你的愚癡啊!
我們一定要思惟昏沉的過患,這個煩惱不容易對治,比「掉舉」還嚴重。「掉舉」心不寂靜、會擾動我們,我們會感到厭煩而去排斥它;但是「昏沉」的相貌是寂靜的,很容易跟禪定的寂靜混濫,所以一定要對治。我們常講「入寶山空手回」,我們每天做定課,一堂功課做下來,得到很多的寶,身心又串習了一次功德、修行的功德又增上了。有些人卻一點功德都沒有,也是入寶山,但是他昏沉、明瞭性沒有了,跟法就不能相應,這就是入寶山空手回啊!
而且昏沉的可怕怎麼樣呢?它下次它還會再來,你放縱一次,它一定又會來找你,你下次打坐,昏沉更厲害。就是這樣。這個賊呀,你現在不對治它,你一天一天把它增長廣大,以後就更難對治了;現在要用一分的力量對治,以後要用十分的力量。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串習,你一次又一次去串習煩惱,它的勢力就漸漸加強;你一次又一次去串習正念,也是漸漸增強──「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總之,昏沉的過患是很大的!
不過,你也要注意一些相關事情,飯不要吃得太飽、不要吃太甜東西,因為甜的東西容易變成酸性,睡眠也要調得正常,飲食、睡眠都要留意。還有不要去做那些太勞耗神的事,減少精神的損耗。如果你已經昏沉了,打坐的時候不要閉眼睛,當然閉眼是養神啊,你看別人閉眼、你也跟著閉眼,人家有功夫明瞭性還在,你一閉眼、一片黑暗。修行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你現在還不適合閉眼,打開眼睛讓光明進來,就不容易昏沉;如果眼睛打開還會昏沉,那我建議你,不要坐了,起來拜佛。總之,就是一定要下定決心,不要讓昏沉相續下去。
蕅益大師說:「既從心起,還從心滅。」煩惱是怎麼生起的?不是別人給你的,是從你內心生起的,所以必須從你內心去對治它、消滅它。「既從心起,還從心滅」。這個「昏沉」和「掉舉」在修止、修觀當中,都要注意的。「掉舉」就是不寂靜,形相是很粗重的,一般來說,我們很容易觀察得到。前面的昏沉是「癡」,掉舉是跟「貪」有關係,你會在外面攀緣,就是對外境有染著,所以你才會攀緣。這個是我們修習正念正知的兩種障礙,就是昏沉跟吊舉。我們再看第二十:散亂。
『二十、散亂者,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
散亂,是對於所緣境令心流蕩,已經不能安住在所緣境了,這個時候到處流蕩、飄流、到處攀緣。『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一個人散亂久了之後,在打坐當中經常打妄想,偶爾也會想出一個道理來,就會生起邪知邪見。當然這個道理是不合乎諸法真實相,所以說『惡慧所依為業』。就是你經常打妄想久了,也會在心中想出一套「玄妙」的道理出來,『惡慧所依為業』,這個是散亂。
關於「散亂」跟「掉舉」,在《成唯識論》上說,掉舉是「一境多解」,一個境界有多種理解;本來修止是不能分別的,修觀才要分別,「修止」是無分別住,對於所緣境─或是佛號、或是數息,只有皈依的心,一次又一次去憶念;如果對一個境界產生很多的分別、理解,這個叫做「掉舉」。而散亂是「一心多緣」,就是一個心去攀緣很多境界。由上可知:「掉舉」是在一個境界產生很多分別,「散亂」是到很多境界去分別,不一樣。「一心多緣」叫做散亂,「一境多解」叫掉舉,兩者有差別。我們看最後總結:
『此八遍於不善及有覆無記之二種染心故,名為大隨煩惱。』前面這八個隨煩惱,活動範圍在於「不善」跟「有覆無記」兩種染心,因為活動範圍比較廣大,所以安立為「大隨煩惱」。
講到這裡,關於「根本煩惱、隨煩惱」的相貌,已經全部解釋完了。
我們會來到三寶,就是仰賴一念信心,相信三寶能夠使令我們離苦得樂,三寶有「離苦得樂」的功能;我們在三寶當中,能夠賺很多功德法財,這時候有些朋友會帶我們去賺更多的錢,有些朋友是把我們的錢全給花光、把我們的錢偷光騙光,由於兩個朋友對我們都很好,所以分辨不出,到底誰是好朋友、誰是壞朋友?怎麼辦呢?就要找一個善知識來引導。善知識告訴你說:我現在把「好朋友」畫給你看,所謂好朋友是長得怎麼樣,你看到這個就是好朋友;壞朋友長得怎麼樣,他也畫給你看。我們學習過了以後就可以判斷什麼是好朋友、什麼是壞朋友,下次好朋友來,啊呀,你下次要繼續來!看到壞朋友,我不再跟你來往了!這樣我們所賺的法財就不會失掉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我們內心活動有善心所,也有恶心所;善心所會增長我們的功德,使令我們今生、來生成就可樂果報,讓我們的生命不斷增上,投生到更尊貴的法界去;而恶心所會使令我們今生、來生墮落到卑賤、不可樂的果報去。如果我們不研究《百法明門論》,我們就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完全不知道!
佛陀有大智慧,把我們心中每個心念活動的相貌,都安立一個名稱,好比我們對於五欲境界的染著,這種體性安立做「貪」;對於不如意的境界生起憎恚,安立做「瞋」;對於別人種種榮耀的事情,不耐他榮,不耐他榮的相貌安立做「嫉妒」;這樣對內心的相貌,就很清楚了。也可以當作一面鏡子,反照內心──喔,這是不好的心所,要斷除;這是好的心所,要讓它增長。所以對「百法」的心所了解以後,我們就知道,什麼是壞朋友,會破壞我們功德的要厭離它、消滅它;什麼是好朋友讓它增長,比如信心、慚愧、精進等等,無貪無嗔無癡這都是好的朋友,應該增長。所以這些善、恶心所,我們都應該把它背起來。
再看第「六、不定」,這是「心所法」的最後一部分。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
看蕅益大師的註解,先解釋什麼叫「不定」:
『不定是善,不定是煩惱,不定遍一切心,不定遍一切地,故名不定。』
第一、不定是善性,不定是煩惱:是說以下這四個心所,它的體性,不決定是「善」,也不決定是「惡」。比方我們以「睡眠」來說,假設你睡眠的目的,是為了修行,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那你睡覺的動機是為了修行,就安立做「善」;如果你休息的目的,是為了放逸,那就是「惡」。看你用在什麼情況,它的體性可善可惡,所以叫做「不定」─善、惡體性不決定。
第二、不定遍一切心:是說它不一定跟哪一個心相應,不決定。比如說睡眠,當然第七、第八識沒有所謂睡眠,第八識、第七識永遠在活動,從無始劫到現在、從現在到無始劫,沒有成佛之前,第七、第八都不休息,只有前六識才會休息,所以它不決定遍一切心。
第三、不定遍一切地:是說它的範圍也不決定。比如說睡眠在三界九地中,只有欲界的眾生─「五趣雜居地」需要睡眠,色界以上的眾生,色界的四禪、無色界的四空,這些眾生都不睡覺的。初禪以上的眾生它不用睡覺,所以它是不決定遍一切地。
『故名不定』,因為它有這三種不決定:體性不決定、所相應的心王不決定、活動範圍也不決定,所以叫做「不定」。「不定」是這樣安立的。
『一、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極暗昧,略緣境界為性;障觀為業。』
「睡眠」對色身來說,讓我們不得自在。我們清醒的時候,身體要活動很自在,手要往左邊、往右邊很自在,但是睡覺的時候,身體就不自在。而且『心極暗昧』,這時候內心的明瞭性就失掉了,對於所緣境不能說完全不能了解,『略緣』─就是若有若無,不能清楚分明。在睡眠的時候,有時候做夢也會有所緣境,但是這個夢境,好像有、又好像無,叫做「略緣」,不是很清楚分明。這是講到內心的狀態─『心極暗昧,略緣境界為性』,安立做「睡眠」。『障觀為業』,其實睡眠對我們的觀慧,也會有障礙;睡太多,打坐的時候,明瞭性會很粗重,整個腦筋昏昏盹盹的,因為睡覺長時間缺氧,第六意識就會昏盹,「障觀」。
《瑜伽師地論》上說,引起睡眠有三種因緣:
第一是因為「飲食」引起的:人要吃飯、也一定要睡覺,你不睡覺,不可能,除非你不吃飯,你要吃飯、要消化東西,為了消化食物就一定要睡覺,這是生理上的需要。而飲食所引生的睡眠,差不多是四到六個小時。《瑜伽師地論》上說,四到六個小時睡眠是我們生理上必須的。
第二是因為「習慣」引生的:好比你習慣飯後一定要睡半小時,你已經一次又一次串習,下次不睡覺,就會覺得全身不舒服,因為生活習慣引生的。
第三是因為「放逸」:你對修行沒有目標,悠悠泛泛,逮到時間就想去睡覺,因為放逸而隨時都想睡覺,這是放逸引生的。如果睡眠調得適當,它是屬於善心所;調得不適當,就是恶心所,所以不決定。
第二個「惡作」。「惡」就是羞恥的意思,對所作的事情感到羞恥。
『二、惡作者。追悔為性,障止為業。』
「惡作」這是對已經做過的事情,產生追憶、產生後悔;啊,這件事情不應該去做!一方面回憶已經做過的事,一方面後悔、追憶往事,然後再後悔。這樣對修禪定就有障礙了─『障止為業』,心靜不下來,不能寂靜。
關於「追悔」有兩種情況:
一、假設是對過去所作的「惡法」追悔,好比過去做了殺盜淫妄的惡法,現在皈依三寶、受了戒以後,「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內心至誠向佛菩薩發露懺悔、至誠呵責自己,這是屬於善業,對你的惡業有折損的力量,這時候惡作─追悔的角色就是「善」。
二、假設你對過去所作的「善法」追悔,好比曾經佈施,但是現在後悔了,也會對佈施的善業有所折損,這時候對善法的追悔,就安立做「惡」。
有時候我們對善法生起悔心,是跟「愚癡」有關。上次九二一大地震,有一位居士告訴我說:他曾經佈施很多錢給埔裡某一個道場,但這個道場全毀了,他說他實在很後悔。我說:你不要這樣想!其實你佈施波羅蜜,在你佈施的當下:所觀境是清淨的道場,能佈施的心也是清淨的,心境和合,施波羅蜜種子早已成就了,地震不能破壞你的功德,是你後面的「悔心」,在破壞你的功德。
我們要有一個觀念:一切功德是從哪裡生起的?如果功德是從外面生起的,那當然地震會破壞它。但是從《唯識》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功德、罪業,沒有任何東西是從外境生起的,沒有。就是說:真正的佈施,是你當時所緣的,是三寶的境界;而能佈施的是一種清淨心,清淨的佈施心跟清淨的所緣境和合,這個功德就成就了。假設地震真的能夠破壞我們的功德,那佛菩薩的功德早就被破壞掉了!佛菩薩行菩薩道時,也蓋了很多寺廟,結果寺廟也都被破壞了,那佛菩薩的功德不就都失掉了?不是這個意思。
其實,我們是假借這樣的因緣,來成就內心的功德。你的功德會破壞,是來自於與你的後悔,你自己以為你的功德會破壞,結果你後悔了,而這個後悔正是破壞你的功德,問題在這個地方。所以你以後得果報的時候很有錢,但是破產,所以你佈施不要後悔。你看有些人出生時很有錢、長大之後很有錢、年老了還是很有錢、死後還是很有錢,他的錢財在一生當中,水不能淹、火不能燒、敗家子也不能損、賊也不能騙,特別堅固;就是在行佈施的時候──「方便時」、「根本時」、「成已時」都很堅固,沒有一點後悔之心,所以得果報也特別堅固。
有些人佈施之後捨不得──當初不應該佈施二十萬,應該留十萬起來才對。好了,以後得果報,出生時很有錢、長大後很有錢,到了中年破產,得果報就有問題了,就是「追悔」的緣故。假設我們對善法產生追悔了,要趕快把心態調整一下。這個是講到「惡作」,它是可善可惡,不決定。
今天先講到這裡,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
答:平等正直,無功用住。不是受蘊,它不是屬於受,不是我受的捨,它是行蘊的捨,不是我受的捨。這個五蘊:色受想行識,色當然是色法,受想行識都是屬於心法。受跟想是兩個心所,「觸、作意、受、想、思」,受跟想剛好是五遍行的兩個心所,因為這兩個心所特別重要,所以五蘊裡面特別獨立起來,受跟想。識就是八識的心王,那行蘊是什麼呢?其它所有的心所法,除了受想以外,都是屬於行蘊,這個行就是活動,行蘊就是在五十一個心所當中,除了受想以外,都是屬於行蘊,這樣懂嗎?因為五蘊裡面:色是色法,識是八識心王,受想行都是心所法。
行蘊的功德比受想的功德大,受蘊不講功德,受蘊是果報,受是感受,跟你過去的業力,跟你煩惱的淡薄有關係,果報不講功德,果報是講可樂不可樂。
這五十一個心所,大家可以把它背下來,多去體會,就能判斷:什麼是心中的賊?什麼是心中的朋友?什麼對臨命終有很大的幫助,能帶你到可樂的境界去;什麼會害你,你要趕快對治。這五十一個心所,就像一面鏡子,能夠清楚地讓你看到自己的內心狀態。佛法講「萬法唯識」,生命是由我們內心狀態來決定的,所以想要改造生命,一定要先認識自己的內心狀態;而認識內心狀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五十一個心所背起來,你就知道什麼是賊,什麼是主人你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