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九面,戊二、重舉五位詳列百法。

本論「隨文釋義」,我們分成兩大科:第一大科、「承聖言以標宗」,是說明「百法明門論」的宗旨:『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天親菩薩在造論之前,先標出本論的宗旨。如,隨順或者說是依止。我依止佛陀的聖教量來標出本論的宗旨。什麼是本論的宗旨呢?「一切法無我」。換句話說:一切有為法、無為法,不管是生滅法、不生不滅法,這些法都不是自然而有的,也不是上帝創造的,都是要假借因緣和合才能夠出現的,從本性上來觀察,它是「畢竟空」──無我、無我所,所以叫做「無我」,學習本論就是要了解這個道理。這是第一大科,「承聖言以標宗」。

第二大科、「設問答以明宗」,就是設立了兩個問答,來廣泛的說明「一切法無我」的道理。這當中就有兩番的問答:「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一切法無我分成兩部分,先解釋什麼是一切法的「差別相」,然後再說明「無我」的道理。那麼天親菩薩解釋一切法,是先簡略的說明一切法的項目,就是五位百法的名稱,以及生起的次第。以下就廣泛、詳細的說明百法的差別相。

戊二、重舉五位詳列百法

己一、心法

所謂「心」,唯識的定義就是「了別」,是說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能夠對所緣的境界,生起明瞭、分別的功能,這叫「心法」。它有明瞭、分別的功能。心法總共有八個識,先把它的內容標出來: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心法」在一切有為法當中,它造業的勢力最強大,「一切最勝故」。它的內容有八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這是標出它的名稱。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解釋,解釋分成兩段:第一個「總標」,先將心法的體性跟作用作一個總標;第二段再詳細的解釋八識的作用。總標當中又分成兩段,第一段是發明「心識的體性」,第二段是講「心識的作用」。先看第一段:

『心性離過絕非,尚不可名之為一,云何有八?』

我們這一念心的本質,「性」就是本質,雖然經常起煩惱,遇到可愛的境界起貪煩惱、遇到不可愛的境界起瞋煩惱,這些都是一種外在的作用,就它的本性來說,是『離過絕非』;以教門來說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清淨就是「離相」離一切相;以禪宗來說就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的本性離一切的過非,那麼既然是離一切過非,尚不可名之為一,云何有八?它是一種無我、無我所的清淨法性,這種平等法性的境界是沒有對立的,「一」都不可得,哪有所謂「八」識的體性呢?從體性來說是畢竟空,無我無我所,『離過絕非』,離一切對立的相貌。從作用來說:

『若論相用,浩然無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顯著者,略有八種。』既然它的「本性」是畢竟空,那麼這八個識是怎麼安立呢?是約著它的「相狀」跟「作用」來說的。因為內心一動,就有作用、就有相狀,可能是染污的相狀,也可能是清淨的相狀;每個人的煩惱跟善根各式各樣,所以內心不動的時候,是離過絕非,什麼事都沒有,但是這種情況我們做不到,凡夫就是喜歡起心動念,一動之後,『浩然無涯』,內心的活動就有各式各樣。『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顯著者,略有八種。』我們無法把每一個人的起心動念,很微細、清楚的講出來,怎麼辦呢?就把比較明顯的,列出八種作用。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研究《百法》,不要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我們這念心有八個體性,我們原本妄想就很嚴重,研究唯識之後,還打了八個妄想、有八個心,不是這個意思。是就著它的各種功能,各安立一個法──眼識的功能,能夠了別外在的色塵,我們安立作「眼識」;能夠聽到聲音,安立它是「耳識」;能夠去嘗味道,安立作「舌識」…有這樣的功能,就安立這樣的作用。

比如我們說海公長老,我們可以稱他「院長」,也可以稱他「方丈和尚」,那他的名稱是怎麼安立的呢?是約「作用」。就著他在佛學院能夠表現領導的作用,安立作「院長」;就著他能夠住持一間寺廟,安立作「方丈」…他有各式各樣的名稱,老和尚、長老…這些都是約著他所發動出來的的作用來安立的;其實他就是他,海公就是海公,都是同一個人。

就是說這以下的八個識,是因為我們內心基本上有八個很特殊的作用,雖然每一個人的心識各式各樣,但是大致上有八個最大的作用,所以安立了八個識,是約著它的「相、用」安立的。這是我們應該清楚的。不要認為有八個自體的識,這樣就違背前面的宗旨,天親菩薩已經告訴我們百法的宗旨是「一切法無我」。所以『就有情分中相用最顯著者,略有八種』,這個「相用」是一種因緣所表現的作用。這是蕅益大師在解釋八識之前,先作一個說明。

這八個識,我們先看附表二——八識業用。這個補充講表不是我有這樣的智慧能夠畫出來,這個補充講表引用台中李炳南老居士所畫的。

淨界法師:大乘百法明門論

先看圖的右上邊,這個「性」是指「真如佛性」─「真者」,真實不虛,它的體性是不顛倒、真實不虛的;「如者」,恆常不變,縱使造了五逆十惡,仍然是一種清淨的境界;它是「真」,也是「如」的一種佛性;佛者「覺」也,一種明明覺覺的本性。

從經典上來看,這個真如佛性是我們每個人本來具足的,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承認,它恆常存在,它的相貌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可以說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佛陀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三件事情一直在繫縛我們:

第一個是「煩惱」,我們多多少少都有煩惱活動,有些人煩惱重、有些人煩惱輕,都有煩惱。其次,我們內心有無量無邊的「業力」,常常感覺到有些事情自己實在做不了主。第三個是「果報」。就是惑、業、苦。

我們再來看看「清淨本然,周遍法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惑、業、苦」不是本來有的,我們本來不是這樣的境界,是後來才有的,所以是可以對治、消滅的。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清淨本然,但是一念不覺、一念的妄動,如《大乘起信論》上說:「真如不守自性」,真如原本是很清淨的,但是我們凡夫不歡喜安住在空性,就向外去動──「真如不守自性,一念不覺。」就變成了「識」。

這個「識」雖然是了別,但是「識」有雜染的意味,凡夫才講「識」,聖人是講智慧,轉識成智。通常我們在經論裡看到「識」,就是有染污的意思,不是清淨的,所以圖表中有很多黑點,表示有很多的煩惱、業力、痛苦的果報,也就是有惑業苦的輪迴。

第一個最微細的識就是第八識,就是異熟的功能。這八個識有八個功能,《成唯識論》把它會歸成三大類:

第一個、「異熟」─第八識

「第八識」它的形相非常的微細,我們昨天有簡單說過,第八識並不造業,它不造善業也不造惡業,永遠保持「無記」的狀態。你造善業它也不幫助你,你造惡業它也不阻止你,完全沒有意見;前七識要造重大的善業、惡業,它完全保持沒有意見,就是相續保持一種無記的狀態。那麼它的功能是什麼呢?就是「受熏」,接受業力的熏習,把種子保存下來,就做這件事情。所以我們第八識的功能,《唯識學》安立作「異熟」,它的功能就是異熟;另外一個功能「阿賴耶」,前面有說過,就是「攝持」。這地方《成唯識論》是安立作異熟。

「異熟」的意思,簡單說就是「果報」─果報識,它本身不造業,只是收集你造業的結果,它受熏。為什麼不直接解釋為「果報」呢?要講「異熟」,因為它有三個特殊的意義:

(一)異時而熟:是說第八識的功能,我們前七轉識在造業的時候,不能馬上得果報,第八識先把它保存下來,這個業力要累積一段時間。好比我現在出了家、或者準備要出家;我現在開始造善業,造了極樂世界的善業、或者是天道的善業,雖然我造了那麼大的善業,但是我現在的果報,還是人的果報。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異時而熟」,這些善業先被保存下來,不是馬上得果報,你現在的果報暫時被第八識攝持住、這個果報的勢力還沒有消失,所以不能馬上轉變。就是:「造業時間」跟「得果報的時間」不一樣,這就是「異時而熟」。

(二)異類而熟:前面是講「時間」的差異,這裡是講「因跟果」性質的差異。異類,「類」就是種類,所謂「因通三性,果為無記」,是說:你造業時,有善業、惡業、無記三性;你能夠造廣大的善業,也可能因一時的糊塗,造了重大的惡業,業有善性、惡性,但是果報只有「無記」,果報不講善惡。你當一個貧窮的人、得到貧窮果報,貧窮果報只能說「這是惡業所招感的不可樂果報」,不可以說「貧窮是屬於惡性」;如果這個果報的本質就是「惡性」,因為惡性有招感性,它又會招感惡的果報,這樣的話,一個人要是墮落到一個惡的果報,那就永遠沒辦法解脫了。事實上有些人在貧窮當中奮發向上、更加努力,這種果報反而使令他增上,怎麼能說它是惡性呢?所以:「果報」不論善惡,果報只論可樂、不可樂。這是第二個。

(三)「變異而熟」:這是說從因到果的過程,會有一些變化。比如說我造了五逆十惡,這些業力被第八識攝持住了,內心就會有一些不安,但是只要尚未得果報的業力,都還有很多的變數。你可以透過拜懺、念佛的修行功德──萬德洪名,這個清水珠投到你的內心,跟你的五逆十惡一接觸的時候,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念念之間,就把你五逆十惡的罪業慢慢慢慢給消滅掉。

只要一口氣還在,自己的業力,都有能力去改變!業力不是永遠保持不變的,這就是「變異而熟」。除非這個「果報」已經出現了,那就很難改變了;只要這個業力還被第八識保存,那就有很大的變數,有可能會隨因緣條件而繼續增長,也有可能會消減下來,它會起變化。

綜合上述:「因」和「果」之間有三種性質:一個是「異時」,指時間上的差異;第二個「異類」,是指性質上的差異;第三個「變異」,是從因到果,中間產生各式各樣的變化。這三種性質都是以「第八識」為主,所以安立第八識叫「異熟識」。從無始劫來到現在,它負責收集你的業力,把你每一生所造的業力,全部收集起來,處於內心當中,並不斷地變化。當然它自己不能變化,就是你前七識去造業,然後對它產生影響,總之第八識的主要功能就是「異熟」。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思量」─「第七識」

第七意識它不造善也不造惡,跟第八識的性質一樣,都是屬於無記,不過它的無記是「有覆無記」。前面的第八意識是「不覆」,它不覆蓋真如、也不障礙聖道,第七意識它障礙聖道。第七意識的功能是「思量」,思量就是思惟度量。我們說「識」有了別性,那第七意識為什麼安立作「思量」呢?因為第七識的明瞭性,它的特性──能夠對所緣境生起很「深入」的思惟觀察,它的深入跟微細,不是前六識所能比的,它能夠對所緣境深入跟微細的觀察,而且是「相續」的觀察。

「第七識」不像「第六意識」的所緣境是變化的,第六意識有時候想善、有時候想惡,有時候想過去、有時候想現在,就像猴子去抓樹枝一樣,一下子抓住這棵樹枝,又放掉、抓另一棵…前六識都是各式各樣的變化。但是第七意識是非常專一的,它的所緣境就是「第八識」,它就是從頭到尾一直注意第八識。注意第八識做什麼呢?就把第八識錯認為「我」,執持第八識的「見分」為我。

這是怎麼回事啊?就是說:第七意識的性質,並不向外攀緣,它的明瞭性不向外,它歡喜向內。它向內攀緣誰呢?攀緣第八識。第八識的明瞭性非常微細,剎那生、剎那滅,剎那生、剎那滅…但是因為第七意識的心識比較粗,第八識比較細,所以它看第八識以為第八識是恆常住、不變異的,它的明瞭性一直存在,是常住真心;就好像我們看日光燈一樣,感覺燈光是相續的,其實日光燈閃爍的頻率,一分鐘有一百二十下,但是我們眼睛的觀察力比較粗,看日光燈,也是感覺日光燈是常住不變的。第七識也是這樣,它一次一次對第八識思量--恆審思量第八識,然後執為我,它的功能就是「執我」。

第七識在有漏位是「執我」,但是轉識成智之後,就轉成思量「我法二空」平等之理─平等性智;凡夫位是思量「我法二執」,這兩個不同,但是都是思量。第七意識的功能是思量,能夠對所緣境深入微細的觀察。再看前六識:

第三個、「了境」─「前六識」

前六識的功能,《成唯識論》安立作「了境」,「了」就是「了別」的意思。雖然八識都有了別功能,但是前六識的了別功能特別明顯,因為第八跟第七識的了別性,都非常微細,性質不是那麼明顯。第八識的了別性所發動出來的作用,是「異熟」的特性多;第七識是「思量」的特性多;前六識是「真實了別」──了別外在六塵的境界,色、聲、香、味、觸、法,並且廣泛的明瞭分別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安立作「了境」。

在圖表中,我們看第六意識是在「中間」,然後從右邊到左邊,就是眼、耳、鼻、舌、身。前六識大都是一起活動的,它的功能就是了境,了別外在六塵的境界。從這個表,我們可以知道整個唯識大綱,依《成唯識論》的分類,分成這三類:第一個,它的體性是「異熟」;第二個「思量」這是第七意識:第三個「了境」是前六識。

這是個大綱的說明,以下看講義第十面,我們再看蕅益大師說明「別釋八識的相用」,別釋當中蕅祖把八識分成了四類:一、是前五識,二、第六識,三、第七識,四、第八識。在唯識學有的地方把八識分成四類,有的地方是分成三類,都可以。先看第一個「前五識」:

『依於眼根,了別色塵,名為眼識。依於耳根,了別聲塵,名為耳識。依於鼻根,了別香臭,名為鼻識。依於舌根,了別滋味,名為舌識。依於身根,了別痛癢寒熱等觸,名為身識。』前五識都有它「所依的根」以及「所緣的境」。我們看這個表可能會清楚一點,前五識的作用是「了境」,前五識都有它的所依跟所緣。所謂「依」,是指它的依止處要有「根」。「根」在《唯識學》是解釋為「依托」,這是一種譬喻,就像一棵樹能夠生起枝葉花果,是要依托它的根去吸收陽光、水分跟礦物質等等,才能生長枝葉花果。比喻說我們前五識要生起了別的功能,也要依止「根」。叫做眼根,眼跟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這個四大,它是屬於色法,眼根就是眼球。

這個「根」,醫學上比較膚淺的看法,是認為我們眼睛能夠了別青黃赤白,是因為眼睛裡有「視神經」的系統,這個視神經是一個色法,可以用顯微鏡看到。但是佛法否定這樣的思想,佛法認為我們眼睛能夠看到東西,是我們內心有一個明瞭的「心法」,是「眼識」的作用。

舉個例子:我從這個地方開車到竹山,從竹山開到鹿谷,沒有錯,能夠走的是車子在走,但是是誰在開車呢?是「人」在開,真正能夠開車的是人,你沒有人,車怎麼會動呢?這個意思就是說:人比喻眼識,因為有眼識、有心法在裡面,這個心法是無形無相的,「根」只是依止處而已。

《楞嚴經》上佛陀說:一個人眼球敗壞了,但是他的眼識仍然存在,怎麼知道呢?你眼球敗壞,你看到的是一片暗相,但是你那個明瞭性還在。如果說我們能夠看到東西是眼球的作用,當眼球破壞的時候,你整個明瞭功能,應該都消失掉才對。但事實上不是,你的明瞭性——眼識還是在,因為它所依托的跟敗壞了,它不能分別青黃赤白,但是它那個明瞭性還是在。看到眼前是一片黑暗,還是看到了。你看到了沒有?「我看到了!」看到什麼呢?「看到一片黑暗!」一片黑暗也是所緣境。就像一個人在暗室沒有燈光的地方,也是看到了暗相。

所以《八識規矩頌》中有解釋:「愚者難分識與根」,就是這句話──愚癡的人不能分別「根」跟「識」,根是色法,沒有明瞭性,真正明瞭的是「心法」。所以這裡我們要解釋一下,「根」雖然沒有明瞭性,但是它是「識」所依托,當「根」敗壞時,「識」的了別還是會有障礙。這是所依。

還有「所緣」─是色塵,青黃赤白…「識」、「所依」、「所緣」,三者關係,《瑜伽師地論》講一個譬喻說:有一個人,他開一部車到某一個地方去辦事,能開車的人就是「識」,(明瞭性就是「識」);車子就是所依,就是「根」,必須要依止「根」;處所就是「塵」,要到那個塵境去造業;可能是造善業、造惡業、各式各樣的業。就是人坐車到某一個處所去辦事,那些要辦的事就是「業」。從這樣的譬喻就可以知道,「識、根、塵」這十八界的關係,主要的作用是在「識」,這個明瞭性,能夠造業的是「識」。但是識要造業,還不能單獨活動,必須依止「根」還有「所緣境」,才能夠造業,這就是「所依」跟「所緣」。

那麼,耳識要依止「耳根」,去分別各式各樣、高低曲折的聲音。鼻識要依止「鼻根」,才能夠分別各式各樣香臭的味道;舌頭要依止「舌根」,才能夠分別酸甜苦辣的味道;身識依止「身根」,才能夠分別痛、癢、寒熱等等觸塵。「五識」依止「五根」,去了別「五種塵境」,這個就是五識的功能。

這個五識,我們一般講「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界」就是界限。在凡夫位,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各的界限,「眼識」只能夠了別「色塵」,你不能說我用眼睛去聽聲音,不可以,凡夫不可以!它有它活動的範圍,「眼識」活動的所範圍只能在青黃赤白這個色塵上活動,不可能跑到聲音的境界去活動,聖人才可以,「初地菩薩」的六根就能夠互用;比如說這個人的眼睛壞掉了,沒關係,他用耳朵可以看到色塵,他的耳識能夠了別色塵;這是入了「法性」的聖人,六根才能夠互用;這十八法對他來說沒有障礙,但是凡夫不可以,就各有各的界限,這是我們第一個要注意的。

其次,「前五識」不能單獨生起了別的功能,「前五識」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識」。從這個圖表可以看出來:你用眼睛看東西,但是你的第六意識在這裡──心不在焉,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比如說,我的眼睛專心在看一件東西,又想要專心念佛,不可以!也就是說,我們「眼耳鼻舌身」五識的活動,一定要跟「第六意識」和合,第六意識不幫助你,前五識不能單獨活動,它要以第六意識當作增上緣,這是前五識的情況。前五識我們比較容易了解,因為前五識是比較容易觀察到的境界,不像第七識、第八識那麼的微細。

前五識有沒有問題?這是一類的,依止五根了別五種的塵境,叫做五識。當然,每個人的「五識」不太一樣,這是過去的因緣。有些人的眼識功能特別強,能夠看到陰間的事情,了別性特別廣大,陽間的人看得到,陰間的鬼也看得到;有些人的舌識特別敏銳,你看那些賣茶的人,能夠微細地分別這些茶的味道;再看「龍樹菩薩」,分辨味覺的舌識也很特別,他拜一位師父學隱身術,他師父不肯教他,只把隱身術的藥丸交給他,他把藥丸放到嘴裡嚼一嚼,就把七十五種藥味,每一種藥味的含量及其比例全部寫出來,他師父被他嚇到了,因為一般中醫藥味合在一起之後,就很難辨別出來,連用儀器都無法分別出來,他的舌識分別能力到這種境界。每一個人的「眼、耳、鼻、舌、身」也是各式各樣。

其實,「眼、耳、鼻、舌、身」雖然不能單獨活動,但是它能夠幫助「第六意識」,特別是我們人道法界,「眼睛」跟「耳朵」就非常重要了。你的眼睛不能看東西,就很糟糕了,不能看經典;耳朵不能聽聲音,就不能聽聞法義;所以這五識當中,「眼識」跟「耳識」對於修學佛法的人很重要。其它的識稍微鈍一點沒關係,「眼識」跟「耳識」就很重要。這就是「前五識」,它是依止「五根」了別「五塵」的境界,都是向外攀緣的。

我們看「第六意識」,蕅祖的註解:

『依於意根,遍了五塵,亦能分別落謝影子,亦能通緣過去未來,名為意識。』「第六意識」所依止的根是「意根」,這個意根就是第七意識,它是屬於「心法」,很特別。前五識所依的根都是「色法」,是地水火風所成,沒有明瞭性的色法。但是第六意識所依的「意根」,是屬於心法,是有明瞭性的,依止第七識為其所依止根,來做三件事情:

一、遍了五塵

所謂「遍了五塵」,就是我們一般講的「五俱意識」。前面的五識只能夠分別自類的塵境,「眼識」只能夠了別「色塵」,乃至「身識」只能夠了別「觸塵」;但是第六意識不同,第六意識能夠跟前面的五識合作,普遍地了別五塵的境界,它的活動範圍很廣,能夠了別顏色、也能夠聽聲音、也能夠嗅香,乃至於觸覺。它可以跟前面的五識同時活動,普遍了別五塵的境界,所以叫「五俱意識」。這是第一點。

二、亦能分別落謝影子

第六意識也能夠生起「獨頭意識」──脫離前五識而單獨活動。「前五識」一定要配合「第六意識」才能夠活動,但是第六識可以不需要和前五識一起活動。比方說我在打坐時,我的眼、耳、鼻、舌、身,前五識的分別都停下來,第六識還是可以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它能分別五塵所落謝的影像──獨頭意識,所以可以單獨的打妄想、分別。這是講到空間,再看它的時間。

三、亦能通緣過去、未來

前五識只能夠分別現在的境界,第六意識不同──雖然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它能夠單獨地把過去的影像,再次的回憶起來;雖然這件事情還沒有出現,心中沒有影像,它可以自己創造一個影像出來,籌計未來;所以它的分別功能,就比前五識廣大──「通緣過去、通緣現在、通緣未來」,名為「意識」。

『前五識所依五根,皆是淨色。此第六識所依意根,則是心法。』這是補充說明前面五識所依的五根,都是「淨色根」,屬於「色法」;那麼第六意識所依的「意根」,它是有了別性的「心法」,就是「第七意識」。這是把第六意識做個簡要說明。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

問:……

答:前五識所依的根是「色法」,前五識是心法,識就是了別嘛。前五識所依的根是個「色法」,第六意識所依的根是個「心法」,依止「心法」生起了別,是它特別的地方。

問:……

答:第六意識它能夠不必要眼睛的幫忙,它自己就能夠現出影像,比如我們修觀,修不淨觀。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這種境界我們眼睛沒有看到,眼睛是閉起來的,但是第六意識能夠根據名言,創造出一個所緣境的影像。

種種不淨物,一個人的色身是種種不淨物,三十六種大小便溺等各式各樣的不淨物充滿於身內。不但是充滿於身內它還流出來,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就像臭皮囊,九個孔經常流出大小便溺等不淨物。我們第六意識去分別這樣的色身的境界,這個時候眼睛沒有在看,耳朵也沒有在聽,這是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去分別落謝的影像。這個落謝就是說你曾經學習過的法義,你一定是曾經學習過的。這個是第六意識的功能,它能夠單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