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請大家打開補充講表第四面,我們看第一部分,第六識的業用。
我們前面說過:前六識的功能都是「了境」──能夠了別六塵的境界。那麼在這六識當中,主要是以「第六意識」為主。換句話說:是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去造業的。關於第六意識,《八識規矩頌》有一個偈頌,我們略加說明:
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玄奘大師說「第六意識」有兩個特性:第一個,它活動範圍特別廣大;第二個,造業的勢力特別強。
一、先看「活動範圍」
第六意識的「活動範圍」是什麼範圍呢?「性界受三恆轉易」,所謂『性』是指「三性」:善性、惡性、無記性。第六意識它不像第七識第八識保持一種無記的狀態,第六意識能夠生起善、惡、或者無記,有三性的功能。其次是『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我們的第六意識,也可能在散亂心的欲界活動——在五欲的境界活動;也能夠修習禪定,由定心進入到色界、無色界去,所以第六意識是通於三界的。
即使是四禪、四空定,那麼高深、明靜不動的境界,除了「無想天」之外,全都是第六意識活動的境界,只是差別在「由粗到細」如此而已。第六意識的活動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有。『五受』是指苦、樂、憂、喜、捨,就是第六意識有時候是痛苦、有時候是快樂;有時候是憂、有時候是喜、有時候是捨受。總之,「性」、「界」、「受」這三種情況,它不是固定而是經常變化的,「恆轉易」會隨外在的境界而變化。
「根隨信等總相連」,它所相應的心所,有「根本煩惱」跟「隨煩惱」,這些我們會在下一堂課說明。或者說善的心所,信等就是善的心所,總相連。這個意思就是說,第六意識只要在凡位,不管是再好的人,有時候也會起惡念;再壞的人,有時候也會起善念,這就是「根隨信等總相連」。他的內心有煩惱、也有正念;有正念、也有煩惱,可以說是「善惡夾雜」。
這是說明「第六意識」的活動範圍,通於三性、三界、五受;也通於染污、清淨;也通於有漏,無漏,它的活動範圍非常的廣大。像前五識就不通於三界了——「眼耳身三二地居」,到了二禪,眼識、耳識、身識就不活動了;到二禪以上,前五識就慢慢停下來了。五識不通三界,但是第六識通三界,這個表示它的活動範圍。
二、再看「造業勢力」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這個第六意識的造業功能。「動身」驅動你的身體去造善業、拜懺、念佛,都是第六意識,造惡業也是一樣。「發語」,為什麼你會講這些話呢?不是嘴巴能夠講,是由第六意識發動的。它發動身業、發動語業在八識當中「獨為最」——唯獨是最有力量的,所以八識當中造業力最強的,就是第六意識。造善業、惡業、造有漏、無漏業,勢力最強大的就是第六意識,前五識只是幫助它而已;第七識跟第八識不造善、不造惡,是無記性的。
「引滿能招業力牽。」它所造的「引業」跟「滿業」,這樣的業力有什麼作用呢?「能招業力牽」,能夠牽引第八識去三界得果報;造善業,就牽引第八識去受可樂果報;造惡業,就牽引第八識去受不可樂果報。也就是說:雖然第八識是我們生命的本體,是一個果報識,但是這個果報識——第八識本身不造業,它只是得果報。那是誰在造業呢?實際上是——「第六意識」造業,「第八識」去得果報。我們看這個表就清楚了。
第六意識它是「眾禍之門」,為什麼呢?「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切的災難,來自第六意識這一念的糊塗——起煩惱、發動身口去造業;無量劫來在生死裡面流轉,這不是上帝的安排,是第六意識糊塗了。但是它也是「眾妙之門」,一念的覺悟,發菩提心、受戒,也是由第六意識發心的;這時候修戒定慧,把輪迴給息滅了,也是靠第六意識。
「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
這一念是指誰?就是指「第六意識」。就像我們常說的譬喻:堯做皇帝的時候,黃河氾濫,大水一來就把房子、畜牲,乃至人類全都傷害了。這時候,堯帝就命令鯀去治水,鯀是怎麼治水呢?用「圍堵」的方式,築了很多堤防,想把水給堵住,結果水一氾濫,勢力太大,就把堤防給破壞掉。舜繼承王位後,決定用鯀的兒子大禹來治水,大禹就比較聰明,用「疏導」的方式,挖了很多大水溝,洪水氾濫的時候,就去作灌溉,這樣既不傷害人民,還變成一種功能。
這個故事跟我們修行有很大的關係:黃河氾濫,是誰在氾濫呢?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弟子心不安」,各式各樣的煩惱,起波動啊,起貪煩惱、瞋煩惱、我慢心、嫉妒心…只要我們的心一失控,就去「動身發語」,發動你的身體、嘴巴去造業了。那怎麼辦呢?不是去強壓它!外道就是把方法搞錯了,外道用禪定,外道也知道一切罪業不是身體、不是嘴巴,是內心造業的,但是他們就像鯀治水圍堵,用高深的禪定把第六意識給壓住了,「如石壓草」。事實上是壓不住的,八萬大劫之後,煩惱一活動,就把禪定破壞掉,又恢復到煩惱的境界。所以佛法是用什麼方法來對治煩惱呢?是用「疏導」。
既然造業是「第六意識」,那我們可以利用第六意識來修習我空觀、法空觀,也可以利用第六意識來念佛——「轉念念佛」。所以這個「轉」字很重要,不是說念頭起來,一定要把念頭壓下去,壓不住的啊!你能夠跟水的力量抗拒嗎?你把它疏導一下嘛。第六意識歡喜在五欲的境界裡面活動,意識的活動本身沒有錯,問題是向五欲的境界去了,你要把它拉回到佛、法、僧三寶的境界活動,這就對了。
近代一位上師說:「把心帶回家!」這個心不是錯,錯在它跑出去了,你把它帶回來就好了。我們的心喜歡攀緣外在五塵,造了很多煩惱、生死業力,我們不是用禪定壓住它、入無想定去了,不是這個意思。你應該把它帶回到佛、法、僧的境界,念佛念法念僧,就能夠生起很大的功德。我們的修行,主要就是靠第六意識。你過去還沒有學佛、不相信因果報應的時候,是誰在造業呢?是「第六識」在造業;你現在覺悟了,開始誦經、拜懺、念佛、發菩提心,這又是誰呢?也是「第六意識」——「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輪迴頓息」,就是迷悟的差別。
佛法是不二法門——真妄不二的,造禍的是它,覺悟之後,修功德的還是它,只是「轉迷為悟」差別在這個地方而已。所以第六意識「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在八識當中,它造業勢力最強大,你造五逆十惡是它,你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也是它。修行就是在靠第六意識用功。不過第六意識要活動,也得要有前五識的幫忙,才能發生作用。這個是講到第六意識的業用。
我們再看「第七意識」,先看蕅祖的註解,再來看補充講表。先看蕅祖的註解,第十一面:
『此之意根,從無始來,內緣第八識見分,虛妄執為實我、實法,故名為末那識。』「意根」是指「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從無始劫以來,它的明瞭性不像第六意識那麼廣泛——「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第七意識的活動非常保守,就做一件事,什麼事呢?『內緣第八識見分,虛妄執為實我、實法』,意思是說:第七意識明瞭性,它從無始劫以來,只做一件事,向內攀緣「第八識的見分」,攀緣(第八識的明瞭性),然後虛妄的執著認為這就是真實的我、真實的法。
這裡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虛妄」這兩個字;也就是說我們的第六意識,感覺有一個「我」的存在,其實這不是第六意識想出來的,是因為第七意識的活動。第七意識是第六意識的根,第六意識要依止「根」才能生起「了別」。「無我」的真理通於凡聖,只是凡夫看不到因緣法的真相。就是說,本來是「無我」的,是我們的第七意識虛妄執為實我、實法,是第七意識想出一個「我」的相貌出來。但是第七意識沒有修習止觀的力量,它只是「執我」,但不能造業,所以非得要第六意識修「我空觀、法空觀」,才能把這種虛妄的「我執、法執」給消滅掉。恢複本來面目。
修行很簡單,就是要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還我本來面目。
這個就是「虛妄」,這兩個字的含義很重要。「虛妄執為實我、實法,故名末那識。」「末那」就是染污的意思,它是「染污識」。我們看第二段:
『梵語末那,此翻為意,由其恆審思量為性相故。』梵語「末那」,此翻譯為「意」,有的地方說是「染污意」。什麼是「意」呢?「恆審思量,為性相故」,『恆』就是恆常,第七意識的作用是恆常、沒有間斷地起現行,不像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活動範圍很廣、造業力很強,但是第六意識有時候活動、有時候不活動。第七識恆常起現行,所以是「恆」;其次『審』,它能夠深入的觀察、思惟度量為它的性相。
這個恆審思量在《八識規矩頌》中說:「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這個「恆審思量我相隨」,它恆審思量以後,就在一切法畢竟空當中,想出一個「我」的相貌——哦,我的生命體有一個「我」,這個「我」是誰呢?「第八識」,第八識就是我的常住真心;因此「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使令我們不論白天晚上就是顛倒,保護這個我。因為有一個「我」,所有善的東西都要歸於我,所有惡的東西我都不要。你有這樣的心情、就很容易造業。要保護「我」,就很容易造業,很容易起煩惱。當然如果說真的有「我」是應該保護,事實上,根本就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所以我們都做一些虛妄不實的事。沒有「我」,你去保護誰呢?
恆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這裡要注意的是:前六轉識是以第七意識作染淨依,換句話說:第七意識是清淨,前六識都清淨;第七意識是染污,前六識都染污。第七意識恆審思量這個染污的「我」,沒有消滅,你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去造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善業,都變成有漏,都會被它染污了。所以「六轉呼為染淨依」。前六轉識以第七意識做染淨的判斷標準。所以這個地方很重要,「恆審思量我相隨」。
我們看補充講表(二)─第七識的業用:
《識論》云:「契經說無想有情,一期生中,心心所滅,若無此識,彼應無染。謂彼長時無六轉識,若無此意,我執便無,乃至故應別有染污末那,於無想天,恆起我執。由斯賢聖,同訶厭彼。」《成唯識論》上說:在大乘的經典中,無想天的有情眾生(就是第四禪「捨念清淨地」),他在五百大劫的壽命當中,因為高深的禪定,把第六意識的心王及心所都停止了,假設沒有第七意識的染污,這時候這個無想天人就是清淨了。換句話說,要是沒有學習《唯識》,我們很容易認為「為什麼會造惡事呢?」因為我的第六意識,我的心有問題,只要把第六意識停下來,一切都解決了。事實上不是,你把前六意識停下來,第七識還是染污,所以假設沒有第七意識,那麼這個人就應該清淨了。事實上不是。看下一段:
『謂彼長時無六轉識,若無此意,我執便無,乃至故應別有染污末那,於無想天,恆起我執』。
無想天人他在這麼長的五百劫壽命當中,已經沒有前六轉識粗的分別,假設沒有第七識的存在,這個時候「我執便無」,就入聖位了。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因為當他無想天果報盡的時候,他還是會墮落,並沒有出離三界,可見應該另外有一個染污的末那,在無想天恆常的活動,還在繼續的『恆審思量我相隨。』所以總結『由斯賢聖,同訶厭彼。』一切的賢聖都訶責、厭惡無想天的果報。
我們要不學唯識學,不看經論很容易這樣子,就是當「第六意識」經常保持不思善、不思惡,明靜不動。但是你這「不思善、不思惡」,假設不是和「我空、法空」的智慧相應,很可能只是一種禪定的境界,就是一種「止」的境界。在「止」的境界裡暫時也能把第六意識的分別停下來,讓你感覺到好像沒有煩惱了,但事實上不然,因為你無量無邊的煩惱,都蘊藏在微細的第七意識「我」裡面,只是被高深的禪定給壓住了,如石壓草。等到禪定被破壞以後,煩惱又從「我」生出來,春風吹又生,這個事情沒有解決掉,所以沒有修「我空、法空觀」來破除第七意識,只是把第六意識停下來,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在《付法藏因緣傳》中,有講到「優婆鞠多尊者」,他是一位大阿羅漢,他住處的附近有一位比丘,住茅棚的比丘叫「善見比丘」。這個比丘善修禪定、持戒很清淨。他能夠從初禪、二禪、三禪修到四禪,但是不歡喜看經典,他以為「四禪」就是「四果」。因為四禪「捨念清淨定」的境界,已經沒有快樂、痛苦的感受,五受當中的苦、樂、憂、喜都停下來,只剩「捨受」——不苦亦不樂、無喜亦無憂,這種感覺跟涅槃很接近,只是這時候不是跟「我空、法空」相應,還是有「我執」存在。這時「捨念清淨定」內心一片平靜、很清淨,他就以為自己是阿羅漢,無學位了。當然,他是有禪定資糧的人,你想要勸他,不是那麼容易。
這時候,優婆鞠多尊者,入定觀察到這位比丘起增上慢心。他就善巧想出一個辦法:在禪定當中現神通,使令虛空出現一個凶相,這個凶相通知龍王十二年內不准下雨;這個凶相,人間也看到了。大家緊張了十二年不下雨這問題很嚴重,很多人就祈雨,婆羅門教就請婆羅門的師父祈雨、佛教徒也請他的師父祈雨,但是怎麼祈雨凶相就是不消失。
最後,大家沒辦法了,因為那時候「優婆鞠多」是第一上座,請優婆鞠多尊者出來主持祈雨法會。優婆鞠多尊者說:「這件事情我不能作!」信眾就問說:「尊者,您是我們佛教的第一上座,你不能作,誰能作呢?」他回答說:「住茅蓬的善見比丘可以作!」大家就趕緊請善見比丘主持祈雨法會。因為善見比丘跟龍王的交情很好,入定問龍王說:「你為什麼不下雨呢?」龍王說:「天空中出現這個相狀,我就不能下雨。」這時候優婆鞠多尊者,就偷偷的把這個相狀給消失掉。誒,龍王就下雨了,大家就很歡喜:「啊呀!你看,善見比丘一祈雨就下雨了,真是不得了!優婆鞠多尊者說不能作到,你看善見比丘辦到了!」本來他是住茅蓬的比丘,很多人為他蓋廟、皈依他,他就有很多的法眷屬。
有一次舉行一個法會,優婆鞠多尊者和善見比丘都去參加。優婆鞠多尊者雖然法眷屬很多,但是他故意帶了很少的弟子。在會場,善見比丘的眷屬,在家、出家的弟子很多,內心就很歡喜:「你看,我的眷屬比你多!」無形中就生起了慢心。我們講禪定的境界——透過禪定我們可以把三界的貪、瞋煩惱伏住,但是這個「慢心」是通於三界,「慢心」很微細、不易破壞;所以有禪定的人,只要還在凡位,一定都有慢心。當他沒有所緣境,這個潛藏在心中的慢心還不會活動。問題是,在整個法會進行當中,善見比丘的慢心一直在活動。
像我們這樣心粗的人,對於「慢」的微細活動,沒有感覺,但是善見比丘是一個證得四禪的人,當法會結束之後,晚上他一觀察:「誒,我是一個阿羅漢,是無我、無我所,怎麼會起慢心呢?這個慢就是一個你我的對待,我比你高;這是還有一個『我執』,那根本不是阿羅漢啊?」他內心就很恐慌、非常緊張,誤以為自己證得阿羅漢了,這時候跑去跟優婆鞠多尊者發露懺悔。優婆鞠多尊者便訶斥他,並告訴他修我空、法空的智慧,他也成就阿羅漢了。優婆鞠多尊者是用這樣的因緣,使令他生起慢心的活動,讓他知道自己還沒有證得阿羅漢,只得四禪而已。所以說『由斯賢聖,同訶厭彼。』就是說假設沒有第七意識的我執,那麼外道就可以成就涅槃,事實上不是。這個地方是說明第七意識的存在。這是第一段,我們再看第二段:
《宗鏡錄》云:「創入道者,此意須明。是起凡聖之因,宜窮體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迷之則為人法執之愚,悟之則成平等性之智,於諸識內,獨得意名;向有漏中,作無明主。不間不斷,無想定治而不消;常審常恆,四空天避而還起;雖有覆而無記,不外執而內緣;常起現行,能蔽真而障道;唯稱不共,但成染而潤生。是以欲透塵勞,須知要徑;將施妙藥,先候病源。若細意推尋,冥心體察,則何塵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斷惑之門,斯為要矣!」『創入道者,此意須明。』這是總標,標出第七意識的重要。剛開始修學聖道的人,對「第七意識」這個思量的相貌,要特別了解。為什麼呢?再看第二段,詳細的說明第七意識的形相。
『是起凡聖之因,宜窮體性;乃立解惑之本,可究根源。』那麼,第七意識的形相,這個「思量」是凡聖的差別所在,我們應該好好去了解它的體性。它的體性就是思量,它在有漏位是思量「我、法二執」;在聖位是思量「二空平等」之理,都是思量。『乃立解惑之本,可究體性。』所謂解惑之本,就像繩子打一個結,你要從中間去解開,而不是往兩邊拉扯,會愈拉愈緊。如果我們不修我空觀、法空觀,單是持戒,修苦行,不吃飯,我執法執還是很重啊,因為你沒有把中間的「結」解開來,問題是不在於吃不吃飯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對治第七意識的我執、法執。
『迷之則為人法執之愚,悟之則成平等性之智。』當我們迷的時候,是思量我、法二執;悟的話,就成就「平等性智」。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意,就是思量。因為在八識當中,它的「思量」功能特別強大。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在凡位當中,它就是「無明」。其實十二因緣的無明,就是我執、法執。
『不間不斷,無想定治而不消;常審常恆,四空天避而還起。』它的功能是沒有間斷、恆常起現行,無想定的禪定也無法調伏它。高深的禪定,只能夠調伏「前六識」粗的心識,禪定不能使令第七意識恆審思量停下來,不可以,除非用我空、法空的智慧去對治。
『常審常恆,四空天避而還起。』它的恆審也是一樣,四空天的禪定也不能轉變它。『雖有覆而無記。』它是有覆,但是無記。
『不外執而內緣。』不向外,而是向內攀緣第八識。
『常起現行,能蔽真而障道。』它能夠遮蔽真如而障礙聖道。所謂「蔽真而障道」就是在解釋「有覆」這兩個字,它遮蔽真如,障礙你修學聖道。
『唯稱不共,但成染而潤生。』它是第六意識的不共所依,是成染而潤生:滋潤三界的生死。三界的生死,主要是我執、法執所滋潤,無量無邊的業力要靠「無明」來滋潤。前面這段文都是在解釋第七意識的形相;這以下「結示勸修」,永明延壽大師慈悲告訴我們:
『是以欲透塵勞,須知要徑;將施妙藥,先候病源。若細意推尋,冥心體察,則何塵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斷惑之門,斯為要矣!』我們想要超越三界的塵勞,一定要知道方法,不是盲修瞎練。『將施妙藥,先候病源』,吃藥之前,要先知道這個病是從哪裡生起的。『若細意推尋,冥心體察』,好好的去細意推尋;「冥心」就是靜下心來;根據佛陀的聖教量,去觀察第七意識的思量,那麼『何塵而不出,何病而不消』,所以說『斷惑之門,斯為要矣!』
這個地方是說:佛法的修學,有的地方是共於世間的善法,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前面五度是共世間的善法;一般世間的宗教團體,也能夠做前面的五度;但是般若波羅蜜是不共外道的,唯獨只有佛法才有;要對治第七意識我執、法執這種生死根本,唯有佛法有這樣的傳承,其他外道都沒有這樣的傳承,而這個是最重要的!你單是修習苦行、單是持戒、單是修禪定啊,再大的苦行、再大的禪定,也只能把第六意識粗的分別,暫時停下來;而「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第七意識的那個思惟,你是停不下來的!不是你用苦行、用禪定就能夠把第七意識的我執、法執停下來,不可能!唯一方法就是修我空觀、法空觀,才能夠對治它,所以這地方才說:
「斷惑之門,斯為要矣!」。
你說你要斷除煩惱,「斷除煩惱」不是說一個一個把煩惱都斷了,貪煩惱也斷了、瞋煩惱也斷了、六根本煩惱、二十四個隨煩惱都斷了,不是這樣。佛陀是要我們把煩惱的根給切斷,那個根就是「我」。
「有我罪即生,亡功福無比」
六祖大師說:有一個「我」啊,就會引生很多的煩惱,所以這地方講「斷惑之門,斯為要矣!」說出了第七意識的重要性,雖然它不造善業、也不造惡業,但是它很麻煩,「恆審思量我相隨」,它一再的去思惟、度量第八識的見分,然後虛妄的執為實我,使令我們在三界裡面,永遠不能解脫,就是第七意識的問題。對治第七意識只有修我空、法空觀。因為第七意識本身不能修觀,只有靠第六意識修我空、法空觀。再看講義:
『前六識,時起時滅,喻如水波。第七末那,無始相續,忘執我法,喻如水流。阿賴耶識,則喻如水。』蕅益大師將八識分成三類,把它的形相,用「水」跟「波」來做比喻:
『前六識,時起時滅,喻如水波』:前六識有時候起現行、有時候不起現行。它有五種情況不起現行:「入無想定」;得到無想天的果報,「無想報」;「睡眠」的時候如果不作夢,第六意識也不活動;「悶絕」;還有一個是「滅盡定」;五種情況不起現行。它有時候起現行、有時候不起現行,就像水波,有時候起波浪,有時候不起。「水波」也是表示形相很粗的意思,第六識它的了別性最粗。
『第七末那,無始相續,忘執我法,喻如水流』:第七意識的末那,它是相續的一直起現行,虛妄執為實我實法,就像「水流」;這個形相就比較微細了,不是我們能夠觀察得到。那麼第八阿賴耶識的形相就更微細了,就像水一樣。
我們從水波、水流跟寂靜的水,可以看出這八個識的粗細情況。我們看「第八識」:
「第八識」:梵語阿賴耶,此翻為藏。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
這是最微細的心識,那麼第八識也是「無記」的。它有兩個名稱,一個「阿賴耶」,一個「異熟」,這地方是指「阿賴耶」。阿賴耶翻成中文叫做「藏」,就是攝持不失的意思;它能夠把種子攝持不失,也能夠把一期的果報攝持不失,這個我們待會再來解釋。『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因為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種功能,所以叫做「藏」。這是解釋它的名稱,再看它的功能:
『若無此識,則根身是誰執受,器界是誰變現,一切善惡漏無漏種,是誰攝受。』前面講到阿賴耶識翻成中文叫「藏」,「藏」就是攝持不失,那麼它攝持什麼呢?攝持「因」跟「果」。就著果報來說,它能夠攝持一期生命的根身——正報是它執受的,依報的器界也是它變現的。也就是我們今生得到人的果報,一切正報、依報——「萬法唯識」,是誰變現的?就是「第八識」變現出來的。第八識變現出來之後,它還能夠攝持、保持不失,這是第一個功能,攝持果報。第二個,『一切善惡漏無漏種,是誰攝受?』那麼前七轉識所造的善業、惡業,是誰在攝受呢?也是第八識把它攝受。所以第八識「攝持不失」,等於是兩件事,第一個:攝持「果報」不失;第二個:攝持「業種」不失。
我們看下面這段文,舉例子來說明第七、八識的存在:
『且如吾人疲倦熟睡,夢想俱無之時,前六轉識,俱不現起,若無此識,豈不同於死人。既無夢無想仍非死人,驗知必有此第八識與第七識微細我執,仍自俱轉。』意思是說:小乘法不安立第七識、第八識,小乘的百法只安立七十五法,沒有第七跟第八識。不安立第七、第八識有什麼過患呢?因為當我們疲倦熟睡時,這時候前六轉識都不活動,如果說我們的心識只有前六識,那這個人就死掉了。因為只有六識,六識都不活動,那麼萬法唯識,生命是由識所執持,這時候心識不在,這個人就是死了。但事實上不是,因為這個人還會再醒過來,表示這個人還沒死。既然沒有死,一定有心識的攝持,表示有一個更微細的第七識、第八識存在,因為生命是由心識所攝持,有生命存在一定有心識。但這個時候前六識不活動了,表示說一定有一個更微細的第七識、第八識存在,是這個意思。我們再看第十二面:
『然此第八識,決非實我實法』,雖然第八識的形相很微細,但是我們也不要以為它是實我、實法。為什麼呢?『若是實我實法,應常無變異。』如果它是真實的自我跟真實的法,就不隨因緣業力而變化,它應該是沒有變化的啊,不管是執持業力、或是變現果報,都不應該會變化。它變現人,就永遠是人,但事實不然。
『而此識者,乃從先世引業所招,名異熟果,既從業招,便非常住。又善業則感天人樂報,惡業則感三塗苦報。往來六道,猶如車輪,變形易貌,曾無一定,豈是實我實法哉!』事實上,我們看第八識,是前七轉識所造的業力去熏習它,然後把前七轉識的業力保存起來;既然受業力的熏習,就會有變化。舉一個例子來說:好比你「前七轉識」造善業,第八識就變現一種天人安樂的果報;如果「前七轉識」造惡業,第八識的執持,就會變現三惡道的苦惱果報。眾生的生命,在六道中就像車輪,車輪在地上運轉,同一個點有時候在上面、有時候跑到下面去,第八識也是這樣,一下子變現出人天、一下子變現出三惡道,『變形易貌,曾無一定』,可見得它也是因緣所生法,隨因緣而變化;那麼「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所以它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和真實的法。第八識是有變化的,隨業力而有變化。
我們看附表第五,補充說明第八識的業用;是《成唯識論》的一首偈頌:
第三、第八識業用:
無始時來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諸趣,
及涅槃證得。
《成唯識論》解釋第八識的功能叫做「藏」,它能攝持兩件事:第一個、攝持『無始時來界』,這個「界」是指「種子」——前七轉識所造的善業種子、惡業種子、有漏種子、無漏種子,都被第八識保存了。第二個、攝持『一切法等依』,一期生命的果報,也是第八識所攝持。它攝持業力,也攝持一期的果報。
因為有第八識的執持,使令有「諸趣」以及「涅槃」的出現。就是因為這一切雜染的因果——六趣的果報跟清淨的涅槃,都必須要有第八識,假設沒有第八識,業力就沒得保存。因前六識是有時候起現行、有時候不起現行,你要第六意識保存業力,要是它不起現行,這些種子就丟掉了。它有時候不活動,不活動怎麼辦呢?種子跑哪裡去了?第七意識雖然恆常相續,但第七意識它不保存種子,它只做思量的功能。所以一定要建立第八識「異熟、攝藏」的功能,才能保存我們殺盜淫妄的業力、也能保存我們戒定慧的功德,所以才創造出染淨的因果出來,這樣因果才能夠建立。
再看一個問答:
問:阿賴耶識為斷?為常?
「阿賴耶識」是我們整個生命的一個本體,它執持業力、又變現果報,那麼它的形相到底是斷滅呢?還是常住呢?看以下的回答。
答:非斷非常,以恆轉故。
這是「總標」——它既不是斷滅、也不是常住。為什麼?因為它有兩個功能:一個是「恆」,一個是「轉」。以下就詳細解釋「恆」跟「轉」的內容。
『恆謂此識無始時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是界趣生,施設本故,性堅持種,令不失故。』先解釋第八識「恆」的功能。什麼是「恆」呢?就是第八識無始劫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第八識的相貌「一類相續」,它是無記的,不起善也不起惡,而且恆常起現行,沒有休息的時候。『一類相續,常無間斷』,這是總相,以下分成兩類:
先看它的果報:它能夠『是界趣生,施設本故』,它是三界、六趣、四生整個果報的根本,這些果報是誰變現的呢?是第八識變現的。其次,『性堅持種,令不失故』,它的體性很堅固,因為它能夠把種子保存下來,使令不失。簡單說:這個「恆」,從果報來說,它能夠保存一期的果報;從因地來說,它能夠攝持無量無邊的種子,使令不失。所以它有恆常、相續的功能,它不斷滅。
第二個再看「轉」的功能:
『轉謂此識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可為轉識熏成種故。』第八識它還有一個「轉」的功能,就是『無始時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它不斷的受熏,因為前七轉識從來沒有閑住啊,一直在造業,那些業的功能一直在熏第八識,那麼第八識它是受熏的,所以這時候念念之間,剎那剎那生滅;有時候善的功能增加、有時候惡的功能增加,看我們精進或者懈怠,就會有不同的變化,所以說是『念念生滅,前後變異』。
就從果報來說:『因滅果生,非常一故』,我們解釋一下:第八識執持一期的果報,就一期的生命來說,它能夠攝持你一期的果報不失不亡。好比我現在打了一個佛七,七天之內積集很多信願持名、清淨無漏的功德,但是我並沒有到極樂世界去,為什麼呢?因為第八識把這個果報給攝持住了。你過去曾經造作五戒十善,這個業力還在、還沒有消失掉,所以不能馬上到極樂世界去。雖然它能夠攝持這一期的果報,但是這個果報還是會變化,等這一期的果報生命結束之後,它又換另外一個果報,就是「因滅果生」。這是從一期的生命來說,它是變化的。
其次,從剎那來說:其實我們的身心果報,從微細來說,剎那剎那的變化,比如說我現在的心情很好,其實你講這句話的時候,是前一剎那的你,當你講完這句話,不管是內心的分別、外在的四大,都已經不是剛剛那個果報了。就像我們看電影,影片的速度很快,一片一片過去,看起來好像相續,其實它是一個接一個。第八識在釋放業力的時候,我們的身心剎那剎那變化,因為業力也是剎那剎那變化;有時候身體情況非常好,因為這時候善的力量強;有時候惡了,身體情況不太好;有時候心情好、有時候心情不好。為什麼呢?「因滅果生,非常一故」。因為我們所攝持的種子,也是各式各樣,有善業的種子、有惡業的種子,各式各樣的種子都有,所以它會轉變,這是約果報來說。從因地來說:『可為轉識熏成種故』,業力種子也是不斷的變化,你要是精進用功,第八識的善種子就加強;要是懈怠放逸,第八識惡的種子就增長。
總結:
『恆言遮斷,轉表非常,猶如暴流,因果法爾。』─《成唯識論》
第八識的功能,這個「恆」表示它不斷滅,不管是保存果報、不管是保存業種子,它永遠不會使令它失掉。『轉表非常』,但是雖然不斷滅,也不是常住。講一個譬喻說:就像是一個急速的水流,不常又不斷。那麼生命的因果法則,法爾如是,不是上帝創造,本來就是如此,不是任何人創造出來的,這就是宇宙生命的真相——不常又不斷。我們透過第八識的相貌,可以了解生命的真相。
以上是八識心王的簡要說明。最後做一個總結,這八識可以簡單分成三類:
一、「前六識」主要功能是「了別」,當然主要還是在「第六意識」,但是它有時候還需要「前五識」的幫忙,才能造業;是了別、造業的作用。
二、「第七意識」主要「思量」的功能,就是生起我執、法執。
三、「第八識」就是「異熟」功能,有保存業力、變現果報的功能。「八識」的功能,主要是指這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