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十四面,十三、不信。
這一科,我們講到「隨煩惱」。所謂「隨」,隨順的意思,它是隨順「根本煩惱」而生起的煩惱,是根本煩惱的一種等流性;可見二者只是開合不同,性質一樣;合起來是「六根本煩惱」,開展出來是「二十個隨煩惱」,這是「開」跟「合」之間的差別。從煩惱的體性來觀察,不論是根本煩惱、或是隨煩惱活動,都會使令我們身心擾動,都會使令我們今生、來生感得不安樂的果報,所以安立作「煩惱」。
這二十個「隨煩惱」法,本論將它分成三類:第一個「小隨煩惱」有十,第二個「中隨煩惱」有二,第三個「大隨煩惱」有八;這是根據煩惱活動的範圍大小安立的。
以下第十三個開始是屬於「大隨煩惱」,因為它的活動範圍普遍於:不善以及「有覆無記」兩種染污的心所,所以比較微細,不像前面的煩惱比較粗猛。在色界、無色界高深的禪定─有覆無記的情況下,有些煩惱是不能活動的,一活動就會破壞禪定;而以下這八條「大隨煩惱」,可以在禪定當中出現,所以叫做「大隨煩惱」,它能夠普遍於:不善以及「有覆無記」的內心裡面活動,所以叫「大隨煩惱」,活動範圍特別大。
『第十三、不信。不信者,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信,懈怠所依為業。』「不信」心所,它的體性是對『實、德、能,不忍樂欲』。「實」是指三寶的存在性;本論特別是指法寶,對於「法」─四聖諦實事、實理的存在性,不能夠忍可隨順。其次,對於三寶的功德,不能夠「樂」─不歡喜、不好樂。看到三寶的境界,沒有歡喜心、沒有好樂心。第三個「能」,前面的「實」跟「德」是約它,就是約三寶的境界,「能」是約自己的能力;對於自己是不是能成就三寶功德,沒有一種希望心。所以說「不忍樂欲」。
這種情況攏總來說,內心是什麼狀態呢?『心穢為性』,是一種染污之心。「心穢」就是說:佛、法、僧三寶,是一種清淨莊嚴功德,如果我們用懷疑的心來聽聞、受持,因為內心有疑根,就會把三寶的功德給染污了,使令三寶的功德不能在我們內心生起。講一個譬喻:好比有一顆寶珠,寶珠有種種莊嚴,清淨、光明、莊嚴,但是你把它丟到廁所裡面,跟大小便溺一接觸以後,寶物清淨莊嚴的功德,也就失去了。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對佛法沒有信心即使我們在佛法中不斷聞思,三寶的功德:信、進、念、定、慧種種功德,也都不能生起。它不能使令我們生命增上,無法達到「寶」的作用、也無法達到「乘」的作用。本來「寶」能令我們離苦得樂,「乘」能令我們到達彼岸,現在這些功德都不能生起,而這個法的功德不能生起是因為我們內心有染污,就是「疑根」。
『能障淨信,懈怠所依為業。』疑根若生起,這時候對於善法的修學,就懈怠了,不像過去那麼精進,這個時候會產生懈怠的作用。
我幾年前到竹山,有一個賣水果的兒子是外道人士,階位很高,那天他的兒子跟我談說他是一貫道的,他歡喜打佛七,也參加過幾次佛七,還告訴我,他一念佛,心就靜下來,能夠寂靜住。我問他相信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嗎?他完全不相信,他只是把佛號拿來當作攝心的方便,如此而已。
以淨土法門來說,主要是強調本尊相應,就是淨土法門很強調彌陀名號的功德,它總持阿彌陀佛所有功德─「名以召德」。我們憶念這句名號──它就等於彌陀依正莊嚴的化身,「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在這一句名號裡面。這時候,我們苦惱的身心,對阿彌陀佛名號生起一種大皈依。
這個大皈依,印光大師講出一個量,就是你把名號要當做「本命元辰,通身靠倒」,是這種境界;整個身心完全依止、投入這句名號,已經分不出「能皈依的煩惱心」,以及「所皈依的萬德莊嚴」。所謂「通身靠倒」就是:你在皈依的當下,已經沒有「能、所」的分別,這樣才叫做「大皈依」,一心皈命。
我們修彌陀本尊相應法─淨土法門的整個根本,第一個功德就是「信心」,如果這個信心你建立不起來,雖然你的念力──饒你把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亦無得生之理』,也沒有往生的道理。這句名號不能救拔你,並不是它的功德喪失了,而是因為你內心有「疑」。
換句話說,阿彌陀佛把祂的功德,佈施給一切眾生,阿彌陀佛本身並沒有分別心,平等的佈施給一切眾生。但是有些人,佛號在心中一活動、運轉,能夠生起大功德──「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就有這樣的功德出現,能夠把無始劫的罪障──念念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把一個苦惱的心識,帶到阿彌陀佛國去,「現生業障消除,臨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名號在他心中就能發揮這麼大的功德來。有些人佛號在他心中運轉,只是讓心暫時寂靜下來而己,其他功德都無法顯現,這就牽扯到「信心」的問題。
這裡我們講到「一心皈命,通身靠倒」,這個量,我們自己可以試試看。譬如說:到了夜晚,當我們走在黑暗的地方,山上經常有小蛇、大蛇,也有一些無形的鬼神,只要過人高的草木,都有一些鬼神。一個執著有個我的人,就保護生命害怕死亡,這時候,來到黑暗的地方,一個不可知的世界,因為愛著生命,就會生起恐懼心,所以趕快皈依我們的本尊─阿彌陀佛。
那麼,假設你心中生起佛號、你在念佛的時候,還有恐懼心。這表示什麼?表示我們皈依的量不夠!這個很明顯,你內心當中還是懷疑:彌陀名號是不是會救拔你?是不是會保護你?反之,如果你在黑暗當中,之前是恐懼的,佛號一現前,你馬上安定下來,這表示你對彌陀的名號,已經有皈依的量了;你很清楚的知道有阿彌陀佛的名號在、你就沒事。這個大家都可以試驗出來。我們講皈依啊,要是在平靜、沒有任何災難的情況下,你很難去覺察你對名號是不是有真實的皈依?但是當危險的情況出現時,就會考驗你對自己的本尊——阿彌陀佛,那個信心、那個皈依的量是不是已經建立起來,你就能夠察覺出來了。
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是不是能夠往生,由你的信心跟願力來決定,所以要成就淨土的善根功德,第一個就是「信心」,這個很重要。當然信心,從剛開始的一念仰信,之後透過對淨土經論的學習,才能「聞經達理,斷疑生信」。一定要把淨土法門的道理──緣起的道理,徹底的弄清楚,觀察到一切法的空性,就在「無我、無我所」的平等法性當中,這一念煩惱心跟阿彌陀佛的清淨心,感應道交是可能的;因為一切法畢竟空,所以彼此間沒有任何障礙。這必須靠平常的聞思,才能夠建立真實的信心、斷除疑惑。
「不信」在佛法修學中,是一種很嚴重的障礙!當「不信」的心所生起來,如果你又相信日本學者說「大乘非佛說」,那你所有功德都會被破壞掉。就算你能夠打坐、念佛四、五個小時,也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因為你的信心全喪失掉了,你已經喪失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最重要的條件。
一個苦惱眾生,內心散散亂亂,臨終身體病痛,內心苦惱,內憂外患。但是對彌陀有強烈的皈依心,照樣帶業往生。所以我們修淨土法門,這地方要特別注意,往生不在於把佛號念的好不好,這是其次,當然你念的好、品位更高,你能夠念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品位更高;但是往生與否的關鍵,在於你對彌陀的皈依。而你能夠對彌陀生起大皈依,就要有一個聖教量的基礎,不是一時的感情衝動,那是經不起考驗的。所以對於「不信」,我們的確有需要加以對治。
『十四、懈怠者。於斷惡修善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
這裡的「懈怠」跟前面的「不信」,還是有關係。對於惡法的斷除:有些人身業惡法重、有些人口業惡法重、有些人意業惡法重;總之,這些惡法都必須要慢慢斷除。那麼修善:就有各式各樣的善法,有五戒十善、人間的善法、四諦十二因緣,乃至於六波羅蜜種種出世間的善法。我們修行就做這兩件事,一個是斷惡、一個是修善。如果我們對這兩件事情,『懶惰為性』,整天懶洋洋提不起勁,就是悠悠泛泛,不能主動積極去斷惡修善,就是「懶惰」。
其實我們早餐不要吃得太飽,這樣才不容易生起懶惰心,要是早上吃太飽,拜佛、打坐,明瞭性就會比較粗重;早上吃少一點,拜佛會覺得身體很輕,打坐時,那個明瞭性修止、修觀,也感到比較輕鬆、比較便利,就是這個車子開起來很順利;你吃太飽雖然不會昏沈,但是覺得這個車子開起來不順,對修止、修觀會有障礙,這跟飲食也有關係。
『於斷惡修善事中,懶惰為性。』是說你整個身心都提不起勁,雖然身體在拜佛、打坐,但是止觀的力量非常薄弱。『能障精進,增染為業』,這樣會障礙我們的精進度,增長染法而為業用。
蕅益大師另外補充說:『設於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假設我們對於這些雜染法,殺盜淫妄主動積極,白天做、夜晚也做,這樣的話,也叫「懈怠」,因為「退善法故」。「精進」是安立在「斷惡修善」事情上,才能叫「精進」。而懈怠能夠增長染法。
懈怠能夠增長染法,懈怠本身並沒有去造惡,為什麼會增染呢?因為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內心有很多的染法,像貪、瞋、癡、慢、疑、嫉妒心等等,修學一段時間之後,會培養一些正念的力量,正念的力量會慢慢加強;而善法跟惡法是互相對治的,所以惡法也就慢慢的消失。但是時間久了之後,你不再用功,這個正念就會退轉;正念在凡位的時候,還沒有進入初果它會退轉。那麼正念一退轉,旁邊的那些賊就繼續活動了。就是說:只要你心中的光明黯淡、降低了,黑暗就會出現。所以在佛法當中,假設我們不精進,一定是往後退步。
關於「精進」,在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提出了四種力量,能夠使令我們保持精進,這裡簡單講一下:
第一、勝解力:勝解力能夠使領我們精進。這個「勝解」,是說我們要經常去思惟所修學法門的功德,譬如你所選擇的法門,是以阿彌陀佛名號為你的正行,「信願持名是正行」;剛開始我們這一念散亂心,經常跑來跑去,你要強迫它在佛號專一安住、相續安住,是有一點勉強,違背我們的習氣。怎麼辦呢?勝解力!你要透過佛陀的聖教量,一次又一次思惟名號的功德──把我們的心安住在佛號當中,有兩個很重要的好處:
一、使令我們現生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本來我身上有很多病痛,念佛可以去除病痛,本來會發生很多災難,也可以避免掉。「阿彌陀佛」名號能夠加持我的身心,令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保護我的生命,這是第一個好處。
其次,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阿彌陀佛的名號,在我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敗壞」,雖然色身壞掉了,肝臟壞了、腎臟、肺臟也壞了,整個四大都敗壞不能再用了,也吸不到空氣;「一切眷屬,悉皆捨離」,你的眷屬、皈依的弟子都幫不上忙了,他們除了哭泣,對你都沒有任何幫助;「一切威勢,悉皆退失」,本來你是一個大方丈,這時候那些威勢、權力對你也沒有用了。
這個時候,唯有你心中所皈依的佛號,它不會背棄你!它能夠引導你失望、恐懼的心,跟阿彌陀佛本願接觸──「即凡夫心,投佛覺海」。阿彌陀佛名號一現前,引導你的心識,你就等於坐車子,車乘。你的心依止名號跟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第十八願,就感應道交了,這時候阿彌陀佛現前,把你接走了。你不斷的串習這樣思想,一次又一次思惟名號的功德,之後再去念佛,會覺得比較容易一點。為什麼?因為有勝解力!這個勝解力就像我們常講「建立信心」意思一樣,「信心」跟「勝解」也是有關。
第二、堅固力:當我們對彌陀的名號,有了勝解的信心之後,還要多一個願力!這個堅固力就是要有願力、志向;也就是我們念佛,要有目標。好比你剛開始用五點計數法,先念五片,從第一片念到第五片能夠攝心不亂,乃至於到第十片、十五片、二十片。總之,你對自己的修行,要有一個目標、志向;否則你多念也可以、少念也可以,那這樣很難精進,就是要有目標,給自己一個方向。
第三、歡喜力:宗大師解釋歡喜力是說「無飽意樂」。就像我們老饕在吃飯,永遠沒有飽足的感覺。好比我念佛十幾年,但是我內心當中還是願意念佛,對念佛永遠沒有一種饜足之心。「無飽意樂」,對我們凡夫修行很重要,前面說過「常居學地」是一句很妙的話。在菩提道當中,如果想要保證讓自己的功德不斷增長,絕對不可以「志得意滿」,絕對不能有這樣的心情出現,應該始終保持學習的態度,才會不斷往上爬,感覺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這個很重要,「常居學地」。
我們看世間法,也是這樣──「花開則謝,月圓則缺」,當花開到最盛的時候,下一個步驟,就是開始凋零了;月亮呈現最圓之後,下一個步驟,也是開始缺了。所以我們給自己的目標,永遠不要把自己安立在極限。你說:現在是我人生的最巔峰!那表示說你下一個步驟就是往下墜了。應該讓自己的身心經常保持在「因地」的階段,這就是「無飽意樂」,這就是第三種力量歡喜力,能夠讓我們更加精進。
第四、暫止息力:是指暫時的休息。「止息」簡單來講就是「休息」。意思就是說,在修行過程中,有時候身心疲累了,或者你這段時間,剛好有事情在忙,身心很疲累,這時候不要勉強作功課,因為這時候你勉強作功課,你還是會把功課完成,但是在內心深處對這個法門,因為太勉強的原因會出現一種厭恶心,會對這個法門感到厭惡;那你下次再修這個法,就不像以前那麼順利了,會有一種抗拒的力量。
好比我們吃一道菜也是一樣,再好的菜,也不要把它吃得太過。我自己也有這樣的感覺,我發覺一種菜,吃到六分就好了。這樣有什麼好處呢?下次會繼續喜歡這道菜。如果這道菜超過你的感覺,吃到你厭惡感,那你下次看到這道菜,你就會排斥。同樣的,你好不容易透過前面的勝解、思惟法的功德,建立起歡喜心,因為你的不善巧,用功過度、身心疲累,你又強迫自己繼續用功,結果破壞了前面的歡喜心。
宗大師說,有些人打坐不善巧,一開始就強迫自己坐很久,坐到最後,下一次看到座位就害怕。實際上,修行強調相應,你跟法門要能夠相應,而不是在於時間多久。當你對這個法門已經沒有歡喜心,坐太久也沒有用,已經不相應了。我經常講「要跟修行做朋友」,不要變成一種對立,一定要把自己搞得很疲累、然後對法門失去了好樂心,這樣的修行談不上相應,也談不上皈依。
而這個「暫止息力」是說,當你感覺自己已經很疲累了,要稍微休息一下,把精神養足了、頭腦清楚明瞭,再繼續衝刺。「暫止息力」事實上,也是在保護前面的勝解力、堅固力跟歡喜力;有保護的作用,不令勝解、堅固、歡喜力退失掉。宗大師提出這四種力量,來成就精進,對治我們的懈怠心。
『十五、放逸者。於染不防,於淨不修,肆縱流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即以懈怠及貪瞋癡四法為體。』
「放逸」跟前面的「懈怠」有關係,不過它比懈怠又更嚴重;因為懈怠是對功課鬆散了,而放逸不但是懈怠,又加上貪瞋癡了,就是已經放縱自己的煩惱活動,所以說「放逸」比「懈怠」更嚴重。
我們看內容:『於染不防,於淨不修,肆縱流蕩。』對於這些染法、染污的因緣,你不防止、生起了之後也不斷除;對於清淨的戒定慧也不修學,使令它增長廣大。你的內心是什樣的呢?『肆縱流蕩』,「肆縱」就是放縱,也就是我們常講的「不如理作意」,在五欲六塵的境界裡流蕩,到處攀緣。「流蕩」的本質是「肆縱」,是你故意的。就是你起一種作意,這種作意是由「不如理作意」衍生出來的;不是說我們在打坐時,突然間起了惡念,不是;是故意的!故意去驅動你的心識,在五欲六塵中到處流蕩,這個就是「放逸」。
『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前面的「懈怠」,會增長染法,但是對於善法還不至於會損害到。但是當放逸的心所生起時,不但會增長染法,對於之前所成就的功德,還會加以損害。它的作用是雙方面的,一方面增長染法、一方面損害你以前點點滴滴所栽培的功德,你的信、進、念、定、慧這五種善根,都會被「放逸」破壞掉。
在《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講了一個小故事,來警告我們不可放逸:他說有一個貧窮人,生活的很困苦,房子住的不好、衣食也不好,那麼他想要改變一下,希望能夠得到富貴,就向天神來供養、禮拜、禱告,供養了十二年,也是有一段時間了。
這一天,天神果然出現了,因為至誠懇切、因緣成熟就出現了。這個貧窮人很歡喜,天神就問說:「你向我禱告,有什麼祈求呢?」他說啊:「我希望你能賜給我財富、富貴!」天神說「可以」,就給他一個瓶子,叫「德瓶」。天神告訴他說:「你需要什麼,就向這個瓶子祈求,它就會給你、就會現出!」天神離開了之後,貧窮人就至誠向德瓶禱告:「我現在需要一棟房子。」一下子就出現一棟美麗的房子;「我需要車乘」,一下子又出現車乘;「房子裡面,需要各式各樣的珍寶裝飾」,一些稀世珍寶就出現了。
當然,一個貧窮人突然變成富貴人,內心當中就志得意滿,一般人都是這樣,有了財富之後,就要炫耀炫耀,就把他過去那些乞丐朋友,通通召集起來,請他們吃飯。過去那些貧窮朋友,一見面喝了酒、吃了飯,大家很高興,就問他:「你過去跟我們一樣窮,現在怎麼有這麼好的房子、這麼多的珍寶裝飾啊?」這個貧窮人說:「我有一個『德瓶』,這個寶瓶我向它祈求什麼,它就能出現什麼!」大家說:「有這樣的事嗎?你是不是可以當眾表演一下,給我們看看」。
他說:「可以啊。」當眾就向「德瓶」請求,一下子就出現他心中所要的。這時大眾歡喜、讚歎、拍手啊。古人說:「滿招損,謙受益」,一個人志得意滿的時候,就是要栽跟斗了。他一高興,就在大眾中跳舞,結果一不小心就把「德瓶」給踢破了。「德瓶」破了之後,從「德瓶」裡面出現的房子、珍寶、車乘,一切東西全都消失掉,又恢復到過去貧窮的樣子。
這個故事,大概是我出家兩年,還在佛學院的時候聽到的,印象非常深刻!出家十幾年來,這個故事在我心中一再出現,警告我自己:要時時保護這個德瓶!就是說我們能夠出家修行不簡單,點點滴滴,每天懺除罪障、積功累德,心中有一點小小功德,這個德瓶啊──如果以後我發願,要得到人天果報,就有人天果報;要往生極樂世界,就有往生極樂世界的品位;就有一點功德力了。但是千萬不要放逸!因為這些功德還沒有入聖位之前,都很容易被破壞。
你看這個貧窮人,能得到「德瓶」也不簡單啊,花了十二年供養、禮拜,才得到的,卻因為一念的放逸,把它給踢破了。有很多出家人也是這樣,剛開始修行,那是持戒、苦行,但是一個人會栽觔斗,多數不是初學,多數是出家有一段時間、有點功德的人。因為剛出家,身心苦惱,你不可能放逸,也沒有資糧放逸,但是等到內心有點功德,你的內心會有想要攀緣的衝動。就是剛開始你一直修習寂靜,慢慢有點功德後,你會想要動,這時候你就要用「德瓶的故事」,來警告你自己──不可以亂動,要保任,不能棄捨!這個德瓶得來不容易,所以不能放逸啊。
通常一個人會破戒,前兆就是「放逸」;一定是先放逸才會破戒!我曾經問過我的恩師上果下清律師,他老人家持戒很謹嚴,我問說:「老師啊,我們面對那麼多戒法,到底持戒的根本精神在哪裡?」我的恩師只說:「持戒的根本精神就是『不放逸』,你要抓住這個原則:身口意不放逸,就是持戒的根本精神。」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從剛出家、穿上這件袈裟,要把這件袈裟穿到臨終,要不放逸,也是不簡單。老實說我們都是凡夫,凡夫就是有各式各樣的煩惱,有貪、瞋、嫉妒心、我慢心…煩惱在我們內心當中會一再的出現,而我們對治煩惱,主要就是靠對佛法的一念信心、慚愧心,好一點的話,就是曾經在寂靜當中,所栽培的一點點的無貪、無瞋、無癡的止觀力量,我們對治煩惱的功德,大概就是這樣而已。煩惱的勢力是如此的強大,而戒定慧的功德,我們大都是今生才栽培的,過去生有栽培可能不多。生長在末法時代多數是今生才栽培,所栽培的功德也不是很大,遇到煩惱的活動,要能夠「心常覺照,不隨妄轉」,的確也不容易。在盡形壽的菩提道當中,一路走過來,要完全不放逸,的確是不容易。
既然不容易,怎麼辦呢?懺公師父有一個辦法,是很好的一帖妙藥,懺公師父強調「依眾靠眾」。就是剛開始修學應該要依止僧團,不要一開始就住茅蓬。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一開始住茅蓬,前三個月主動積極、精進用功,三點鐘起床;半年以後,改成四點起床;一年以後,我最近身體比較不好,多睡一會兒,五點起床;再過一段時間,啊呀,幹嘛啊,修行不要那麼緊張,睡到六、七點才起床,就是這樣子。
因為煩惱它會以各式各樣相狀來欺騙你,讓你有很多藉口,你經常跟煩惱作戰,你會覺得煩惱實在是狡猾的不得了,它的出現扮演的不是一個壞人,扮演的是一個好人,啊呀,你不要這樣,對不對?修行嗎,對不對,放輕鬆一點嗎。你要沒有看唯識學,你還看不到它的真面目,其實它就是一種煩惱。所以說「依眾靠眾」有一個好處,反正打板你就起床,不管什麼理由,因為大眾有一種力量,大家都往前衝,你跟在別人後面,就算你落後、也不敢落後太久。
上次我們去杉林溪,很明顯的一個情況,就是那些杉木種在一起,每一棵都站的很挺直。為什麼?為了要去吸收那些露水,你要不挺直的話,彎彎曲曲的,吸收不到露水你就要枯死!為了生存,每一棵樹都長的直直的。旁邊有一棵樹,離開了這個叢林單獨住,長的彎七扭八的,因為沒有人跟它爭露水嘛。彎七扭八的樹能作什麼材料呢?也不能作傢具,砍掉作材燒而已。這表示什麼呢?「叢林無曲木」,在大眾當中生活,每個人都要增上,你的心力自然會提起來,所以「依眾靠眾」很重要。
不過「依眾靠眾」,懺公師父也提出三個重點,我們解釋一下:
第一、這個「眾」是「男眾住男眾道場、女眾住女眾道場。」剛出家,就算你是老和尚也是一樣,無始劫來,男女的慾望是根本煩惱。這個煩惱不是一生串習的,而是生生世世,我們在三界受生,都是依止這個煩惱潤生而感果的。懺公師父說,你住在女眾道場,今天你看她一眼,明天她看你一眼,七看八看啊都有問題,所以絕對要住男眾道場,避免這些煩惱的因緣現前。因為你內心有煩惱,又有外境刺激,這個煩惱自然就會起來活動,所以一定要遠離所緣境。這個也很重要。
第二,要住在「山林道場」。懺公師父說道場有三種:一是「都市道場」,二是「鄉村道場」,三是「山林道場」。要住在「山林道場」,你的心容易寂靜。我過去曾經有一段時間到台中道場去,我發覺我到那個道場,有一種衝動,就是想要到市區去看一看,回到淨律寺就不會。因為在那個地方看到萬家燈火,各式各樣的人、車啊,雖然不一定要做什麼事,總是想到外面看一看,所以住山林道場,容易讓你的心寂靜下來。
第三,要住「如法的道場」,解門、行門並重。雖然你住在男眾道場、住在山林道場,也要有固定的定課,早晚課共修、自修,有一定的制度在運轉,住在一個如法的道場,才有法的力量。
一個初學的凡夫,能夠依止男眾的道場、山林道場、如法道場,就可以幫助我們也能夠達到不放逸,雖然心中有煩惱,但是也可以不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