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講)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五面,四十五面我們講到乙二:事修。

我們淨土宗的修學,我們主要的宗旨就是追求臨終的正念,千念萬念為了是追求臨終的正念。那麼事實上臨終的正念,跟我們平常的正念是不太一樣的,因為平常的正念,它的作用是表現在第六意識。我們平常的正念,你只要調伏你第六意識的妄想跟煩惱就好了,因為第六意識是生滅變化的,所以你能夠打個佛七,或者你能夠專心的用功一段時間,你會發覺平常的正念,並不是那麼的困難。

所以淨土宗很多人產生錯覺,他從平常的正念的容易,他就推論臨終的正念也是容易的,這個是淨土宗一個很大的盲點。因為你臨終的正念,它除了第六意識的問題以外,它要面對第八識的生死業力。所以古人說,臨命終的時候,那叫做臘月三十算總帳,不是算今生的帳哦,算無始劫來的生死業力的帳。因為你臨終的時候,阿賴耶識現前,是人臨命終時,阿賴耶識的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的種子,都會現在你前面,那麼這個時候,第六意識當然它的問題就複雜,它要內調煩惱,外調生死業力,它是內憂外患,它雙重的壓力。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我們遲早有一天要面對阿賴耶識的,遲早,因為它不會放過你的,所以我們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我們必須讓第六意識在臨終到來之前,你要具足兩種的功能:第一個調伏力,第二個引導力。我們怎麼去調伏第八識,怎麼去引導第八識,讓整個生死業力能夠順從彌陀的本願,這個就是我們平常要做的功課了,除了調伏妄想以外了。

那麼調伏力,我們前幾次的課程講到兩個重點:第一個你要調伏我們八識裡面的生死的重罪。我們不能夠在我們生命當中,累積太重大的罪業,這種殺盜淫妄的罪業。臨終的正念是有條件的,你一定是身心沒有障礙,所以我們必須要在臨終之前,把我們身口意的罪業把它懺除乾淨,這是你要做的第一個功課。在你生命還沒有結束之前,趕快把阿賴耶識裡面特別重大的罪業把它處理掉。

那麼這個處理的方式,在大乘佛法當中有三個法門:就是懺悔、皈依、發願。你要有一個懺悔的心,這個懺悔的心當然主要就是你要怖畏當來的果報,生起怖畏的心;第二個:皈依,我們在懺悔過程當中,一定仰仗三寶的加被,你要念佛或者持咒,或者一個懺悔的法門來引導你;那麼第三個當然發願,你能夠盡未來際,奉持如來的戒慧,絕不再犯。所以你透過懺悔、皈依、發願的法門,你可能經過三個月的加行,或者是一百天、一年的加行,你就很容易把這個罪障給懺到讓它沉澱下來。所以我們臨終正念的第一件事情,你要趕快處理你的罪業的問題,你不能讓它相續下去。

那麼第二個就是調伏我們的顛倒妄想。我們第六意識有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有些妄想是不障礙你往生的,叫做表層妄想,這個妄想不可怕,你只要佛號提起來,它就消失掉了。但是有一種妄想是特別堅固的,叫做顛倒妄想。

這個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

第一個、取相。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由於我們個人的業力,我們會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當中,我們取到我們自己業力相應的相狀。如果你善業起現行,你會取到一個如意的、美好的相狀;如果你這個時候剛好罪業起現行,你當下取到的是你不如意的,違背你心意的相狀。當然這個取相都沒有錯,凡是業力顯現出來的東西,在佛法裡面叫做依他起自性,這個是沒有錯的。

那麼第二個問題在哪裡呢?就是分別。第六意識把我們取到的相狀,根據我們個人的習氣、思考模式,安立名言,這個時候問題就複雜了,因為相狀經過你的解讀以後,它產生對立了。所以你怎麼解讀人生,這是很重要的關鍵,面對人生容易,解讀人生難。因為你第六意識一旦安立名言,這個相狀就產生固定的相狀了,所以這個時候你安立名言以後,你的相狀產生對立的時候,你就很容易提供第七意識產生執著了。第七意識的我愛執就住在這個相狀,那麼當你的心有所住的時候,你的心態就產生變化了,這個相狀就開始主導你了,就產生顛倒了。

為什麼叫顛倒呢?因為你得到這個相狀的訊息是錯誤的,它不是原來的面目,它是經過你第六意識的錯誤的名言的安立,經過第六意識的錯誤解讀而產生變化了。所以這個顛倒妄想假設你不除的話,它就是容易在臨終的時候刺激你的生死業力,讓你的生死業力得果報。每一個人都有顛倒妄想,有些人表現在財、有些人表現在色、乃至於名食睡,就各式各樣的顛倒妄想,那麼這些都是讓我們生死業力得果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增上緣。

這個顛倒妄想的處理,佛陀的意思,它是三個次第生起的:取相、分別、執著。那你說我現在不要取相了,不對!相狀沒有錯,你不能夠說那我現在開始,我眼耳鼻舌身意都不向外攀緣了,我就躲到深山去了,眼睛也不看了、耳朵也不聽了,相狀沒有錯,而且相狀在後面我們在修菩提心的時候,借相修心,它還有很好的用處,所以取相沒錯,錯不在取相。所以,你不能從取相下手,因為它沒有錯。佛陀說的你沒有病,你不能給它吃藥,不能無病飲藥的。

那麼有些人到了執著的時候再來對治,太晚了!你只要驚動了第七意識這個魔王出來活動的時候,你第六意識就沒辦法對治它了,這個火都已經燒到整個森林都起火了,你再把消防車叫來來不及了,你再持咒、念佛都無濟於事。一個人墮入顛倒當中的時候,是誰都救不了你,你自己也救不了你。所以你不能等到這種堅固的執取在活動了再來對治,晚了!

所以偉大的佛陀告訴我們,在我們生起顛倒妄想的過程,取相、分別跟執著,最佳對治的時機在分別,斷你的分別,叫無分別智,你只要不生分別,第七意識就沒有活動的空間。我們有些道路已經走得夠深夠遠了,我們的心當中有的道路,已經離真如本性越走越遠了,這條道路該是封閉的時候了。所以為什麼佛陀要你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為你再分別下去你只會在這個道路越走越遠、越走越有力量。

凡是在你的生命當中,你只要覺得哪一塊因緣你一直分別的時候,它很快帶動你的煩惱,貪、瞋的對立的煩惱,這個道路就不能再走了,因為它已經形成顛倒妄想了。所以我們的生命當中,有些分別、有些妄想是沒關係的,但是有些妄想是充滿了地雷的,這個妄想你必須暫時把它封閉,就是斷相續心。所以偉大的佛陀要我們在生命當中,你開始檢討你自己,哪些妄想是必須要斷除的,哪些妄想是不障礙的,你必須做一些自我的反省跟檢討。

那麼總而言之這個調伏生死業力,包括調伏重大的罪業跟調伏顛倒妄想,這兩塊都是在我們臨命終之前,你必須要做的兩大功課。

現在我們來談一談引導。大乘佛法對於生死業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調伏,它更重要的就是你怎麼去引導你的生死業力,讓它趨向兩個方向:第一個趨向無上菩提,第二個趨向西方淨土。現在我們來談談引導的功德。

乙二、事修  分兩:丙一:依聖道門修學六度。丙二、依淨土門成就信願。

丙一:依聖道門修學六度  分五:丁一、因緣。丁二、殊勝。丁三、方便。丁四、利益。丁五、助成。

丁一、因緣  分三:戊一、對治障礙。戊二、成就功德。戊三、成辦利他。

好,我們看事修。那麼前面的理觀它是調伏顛倒妄想,它直接觀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息滅我們心中一切的分別。因為它本身在觀照的過程當中,是離一切相的,所以叫理觀。但是這個事修,它必須要即一切法,它必須在有相的因緣當中,去歷練、去觀照,所以它叫事修。它要借因緣的假相來修學,來修學什麼呢?修學菩提心、修學往生的心,這個叫事修。那麼這當中分成兩段:一:依聖道門修學六度;第二個:依淨土門成就信願。那麼這兩個都是屬於在因緣當中來修學,叫做事修。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個:依聖道門來修學六度。這個地方有五種因緣:一、因緣;二、殊勝;三、方便;四、利益;五、助成。首先我們來談談這個六度的成就的因緣。這個地方有分成三段:一、對治障礙;二、成就功德;三、成辦利他。先看對治障礙。

那麼這個菩提心,我們談一下,我們以前在沒有修菩提心之前,我們第八識是受誰主導呢?對了,受第七意識。第七意識的我愛執,以自我為中心產生攀緣心,攀緣人天快樂的果報,所以我們以前的生命只有一個宗旨,叫做:享受人生。

我們攀緣色聲香味觸法,讓自己這個自我意識來享受,就造成了無窮無盡的生死。那麼這種享受的心,被我們的無分別智給破壞了,因為你享受一定要有分別心來帶動,你不打妄想你怎麼享受人生?因為人生本來就是痛苦嘛,生命是苦多樂少。所以享受人生的概念是你自己想出來,就是說我們把人生美好化了。我們可能在人生的經驗當中,曾經有過一次的快樂的經驗,然後你就拿那個經驗來看所有的人生。

我們為什麼能夠去承受人生的折磨?生老病死的折磨?因為你覺得,你曾經有過那麼一個快樂的影像,那個影像支持著你,讓你繼續走下去。但是這個影像,被我們的無分別智破壞了,所以這個時候菩薩自我意識這個道路被封斷以後,它就不知道何去何從?這個生死這麼多的善惡的業力,該往哪裡去呢?所以我們必須要重新建立一個引導我們業力的一個力量出來,第一個就是菩提心,重新引導我們的阿賴耶識的業力,不能受自我意識引導。

那麼這個菩提心本身的生起,有四種因緣,因為個人的根機的不同。在《瑜伽師地論》上說,第一個因緣:聞法歡喜。有些人對大乘佛法的這種各種的教法,聽了以後特別的法喜,而發起菩提心了,第一個依法而發心;第二個:見佛的功德。看到佛陀在大乘經典,有種種的神通道力變化,依人、依佛而發心,見佛功德;第三個:悲眾生苦。他看到無量無邊的眾生,在顛倒妄想當中,一次一次的跳入生死的火坑當中,深受老病死的折磨,他看不下去了,所以他發心了,悲眾生苦;第四個:哀聖教衰。看到佛法在末法時代,代代的相傳,法的力量越來越薄弱了,所以刺激菩薩的一個使命感,為了護持正法而發菩提心。

那麼這四種因緣都能夠使令一個菩薩產生一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望,這個就是菩提心。那麼這個菩提心一旦發起來以後,我們的生命又重新有了動力了。以前是以享受人生,一種攀緣人生為動力,現在是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動力。

那麼這樣的一個菩提心,在生起的過程當中,這個《攝大乘論》的無著菩薩,把它分成三個重點。我們今天會談到三個重點的菩提心:第一個是自受用的菩提心;第二個是他受用的菩提心;第三個是自他圓滿的菩提心。

第一個我們先從因緣當中,來談談自受用的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有三段,先講到這個對治障礙,對治障礙當中,我們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對治不發趣。我們把它念一遍:

戊一、對治障礙

一、對治不發趣:

為欲對治不發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及著室家。

那麼不發趣,這個發趣就是不發起菩提心。那麼為什麼叫發趣呢?因為發了菩提心,就能夠趣向菩提、趣向涅槃。那麼有些人菩提心他發起來很困難,他發不起來,佛陀就幫助菩薩,安立了佈施跟持戒波羅蜜多。就說你發不起菩提心怎麼辦呢?你多佈施、多持戒。因為有些人為什麼發不起菩提心呢?因為他貪著世間的錢財,貪著地位跟及著室家。及著室家就是貪著這個家庭眷屬,這種兒女的私情,他很難發起菩提心。

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修六度的時候,其實是在借事修心,主要是在幫助自己發菩提心,初心菩薩都是這樣子。那麼我們透過佈施我們慢慢慢慢知道,其實我們把一些多餘的財物,佈施出去,我們把我們過去認為很重要的東西,佈施出去,我們發覺我們並沒有因為這樣子而產生痛苦,我們活得更快樂。

所以我們得到的結論就是說:我們以前對東西是過度的執著了,不是你真正需要它,而是你的妄想認為你需要它。通過你透過佈施,你會慢慢從無貪當中,而生起一種成佛的願力,這第一個,這個從佈施。

那麼持戒呢?持戒它的重點在少欲知足,就是我們會從很多很多的物質當中,知道知足感恩,也能夠幫助我們發菩提心。

所以佛陀安立佈施的無貪跟這個持戒的這種知足的善根,他幫助一個很難發菩提心的人他容易生起菩提心,就是對治你發不起菩提心的人,你要多修佈施、多修持戒,是這個意思。

我們再看

二、對治退還: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忍進波羅蜜多。退還因者,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那麼有些人發了菩提心以後,因為這菩提心剛開始,我們剛開始是很生疏,因為我們以前都是用慾望來帶動我們的修行。我為什麼願意努力的去修行呢?因為我可以透過修行,讓我享受五欲的快樂,以前是用慾望來帶動。那麼現在變成無所求,因為所有的慾望被無分別智給破壞了,這個時候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成佛的願力、往生的願力,那麼這種願力對我們來說,我們在操作還是比較生疏的,所以很容易在順、逆的因緣當中,得到破壞。

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告訴我們,你要在保護菩提心的過程當中,加修忍辱跟精進,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以前在修無分別智,這個空性智慧的時候是離一切相的。當我們把相狀離開的時候,所有因緣也就離開了,所以你回到空性的時候,你是風平浪靜的,一念不生的,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就是那一念的寂靜的法喜而已。但是當你修菩提心的時候,你一開始從空出假,你開始面對人群的時候,諸位,一旦你接觸眾生,那就是接觸你的因緣。因緣就有好壞的問題了,就是對立的事情了。有些人跟你結了善緣,有些人跟你結了個惡緣,當然結善緣的人,他會讚歎你、鼓勵你,但是如果過去生跟你結惡緣的人,看到你這樣子發菩提心,他譭謗你、刺激你,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就忍辱波羅蜜!就是說: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那麼有些眾生跟你生生世世結惡緣的,他看到你發了菩提心,他就來破壞你了,這個時候你應該安忍不動,你要修忍辱波羅蜜。

不過當然這個忍辱波羅蜜,它也不是強忍,在佛陀的教法裡面,就是說你要修這個自他平等。佛陀在對治瞋心這一塊,他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消除對立,你永遠都不要跟眾生站在對立面,永遠不要。就是說當眾生來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思惟:其實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要離苦得樂而已,那麼他這樣的心情也沒有錯嘛,他站在他的角度他想保護自己,所以他釋放一種負面的身口意,那如果我今天是他的話,我是一個生死凡夫,我也會跟他一樣做出同樣的舉動,因為離苦得樂的心情每一個人都有。

所以我們從這個同理心態,其實我們也沒有比他好多少,只是個人的角色定位不同而已。所以我們如此的思惟,我們就可以成功的把人跟人之間的對立,給消滅掉了。你一個家庭,做先生有先生的立場,做太太有太太的立場,做子女的他也有他的定位,所以每一個人站在自己的角色上,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想保護自己。當然如果我們今天站在他的角色來思考這件事情,他所做的一切事情是很正常,因為他想要離苦得樂如此而已。

所以我們透過這種同理心的思考,我們可以慢慢的調伏我們不跟他站在對立面,這個就是修習忍辱波羅蜜。

第二個就是在長時間的善品,就是解行的功課當中產生了疲倦。

前面是面對逆境的一個修學,安忍不動,但是順境的時候也要小心。因為你順境的時候,你會產生得少為足,就懈怠了。所以菩薩要以精進的心來激勵自己:我們要走的路還非常遠,我們離佛菩薩的功德,還是相當的有距離,所以我們應該要鼓勵自己不斷的進步。所以當我們生起菩提心以後,我們面對順、逆的因緣,逆境:採取保守的忍辱波羅蜜;順境:我們應該要多用精進波羅蜜,抓緊這個美好的暇滿人身,好好的積功累德,這個是對治退還。

我們來看

三、對治失壞: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不復退還而失壞因,故立定慧波羅蜜多。失壞因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

那麼你能夠透過這個佈施、持戒發起的菩提心,透過忍辱、精進讓菩提心增長廣大,你還得要注意,不要讓它產生一種內在的破壞。

前面的退還是外在的順境因緣的刺激,這個破壞是來自於你內心的障礙。

比方說散動,你一個人發了菩提心,你不可以讓你自己整天處在一種非常散亂攀緣的階段,就是說你什麼功課都不做,這對你的菩提心就非常不吉祥。因為你長時間活在這種人事的忙碌當中,你的心是散散亂亂的,就是佛陀說的你這個水沒有一個池塘把它保護起來,這個水都流失掉了,你內心的能量,念力太薄弱了,你很容易失掉菩提心,因為你正念力太薄弱了。所以你不能長時間處在散動的階段,你一個人或多或少要有一點功課,佛號、咒語或者聽經,把這個心攝持攝持,就是這個心你不能老是不管它,你要好好的去調伏它、管管它,這第一個。

第二個、邪慧。這個人他在做功課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邪見顛倒。

在《小止觀》裡面講到一個邪慧說,當你在做功課用功的時候,有時候會起一個顛倒說:哎呀,我為什麼要在這邊拜佛?為什麼在這邊打坐呢?我應該去幹一點實事多好呢,現在那個地方在辦慈善事業,我應該去參與呀,我們應該做一些慈善的資糧,而不是在這個地方,空心的靜坐、空心的念佛……你自己會產生這個顛倒。那麼這個智者大師說,你要思考,你現在的定位是在自受用的菩提心,你這個時候不宜有太多的外緣,所以當你生起一個錯誤的念頭,跟你當下的修行不相應的時候,你自己要如實了知,趕快把這個念頭消滅掉,這是不能產生邪見的顛倒。

那麼透過我們的一個專注跟正知,來對治菩提心的失壞。

我們看最後,從前面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麼成就的自受用的菩提心,它有什麼功德呢?我們把它念一遍:

戊二、成就功德:

【又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此不散動為依止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法。】

那麼前面的四波羅蜜多,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它慢慢的會讓我們的心安定下來。就是我們的攀緣心,你要不斷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它慢慢的心就寂靜下來。那麼再經過禪定的專注,它就能夠成就不散動成就。那麼以這個不散動的寂靜的心做基礎,我們再來修習我空觀、法空觀,覺知諸法的真實義,我們更清楚的知道:生命是無所得。我們以前透過佛法的聽聞、思惟,我們知道人生是自變自緣。你自己變現一個假相,然後引導你第六意識去攀緣,攀緣以後就產生很多的分別。如果是你滿意的相狀,你就讚美它;要是不滿意的相狀,你就呵責它,然後再啟動第七意識去執著,就造成了一種人生的生死相續。

但是前面的了解,都是屬於文字上的思惟,那麼透過你前面的六度的慢慢的修行,那你開始觀照的時候,你這個時候慢慢的心寂靜了,那麼觀察諸法真實義的時候,你對人生的空性的道理就更深刻的體驗:原來人生只是個過程!人生只是讓你來做一個歷練,不是讓你來受用,所以你這個時候慢慢慢慢對佛法的功德,產生更堅定的信仰,這個信仰有智慧的觀照。所以在自受用的功德的菩提心當中,它主要的成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跟智慧相應的菩提心。

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以前沒有發菩提心的人,是活在我們個人的慾望。我們為什麼願意做義工呢?為什麼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我願意犧牲我的精神、體力,我願意犧牲我的睡眠來做義工呢?因為我們有一種需求,我們希望能夠透過這個做義工的善業力,來召感來世的快樂,那麼這種有所得的攀緣心來做善事,那麼這個叫做善業了。就是說你這個事情做完以後呢,你來生得到一種快樂的如夢如幻的果報,然後就結束了,對你來說你的生命一點都沒有增上。但是這個地方的菩提心不一樣,你是法法消歸心性,按照《法華經》的說法叫做萬行一心。你把所有的六度的法門,會歸到一念的菩提心了,由菩提心的修學,又增長你般若智慧的觀照。

也就是說我們過去在修六度,在修一種善業,但是你發了願以後,你現在是修一個善根,那不一樣了。這個時候自受用的菩提心,佛陀在經典裡面比喻作大地。你心中有一個大地,來攝持一切的草木、攝持一切的善法。舉一個例子,我們來看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裡面有一個公案,談到佛陀在持戒的時候所發的菩提心。

佛陀有一生他是做一個龍王,佛陀在龍王那世,在龍宮裡面享受很多五欲的快樂了。那麼它有一天就想,它每天把這個世間的快樂一天過一天,它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所以它應該來追求佛法。所以這個龍王,這因地的菩薩龍王,就從大海當中就跑到陸地上,就變了一個人的樣子到寺廟去聽聞佛法,聽完佛法以後它又受了八關齋戒。受了八關齋戒,它想說:受了八關齋戒,它也不好回到龍宮去了,那種放逸的境界,它就跑到樹下去靜坐,在樹下靜坐的時候,因為疲累,長時間的靜坐就打瞌睡了。

打瞌睡以後,因為它的這個畜生道的報通,在打瞌睡以後,它的正念失掉以後,它的神通力就失掉,就變現出這個龍的原形,就是一條很大的大蟒蛇。這個時候有一個獵人經過的時候就看:哇,這個蛇的皮真漂亮!他拿這個刀子就切了它身體一塊的皮,把它剝起來。那麼這個獵人,在切這個大蟒蛇的身體的時候,當然蛇就驚嚇了,因為它很痛嘛!它想說:這個小人物,我要吐一口氣就把他給毒死了,但是它想:我這個時候發的菩提心,我受了這個八關齋戒,我要守住我的戒體、守住我的菩提心,所以它忍住了。忍住的時候呢,他這個獵人把這個皮切走了以後,這個時候這個龍就想要慢慢的爬到海邊,回到它的龍宮去療傷,但是它流了很多血,就召感很多的螞蟻來吃它的肉。這個時候它快到海邊的時候它又思考:如果我回到海邊去,那我身上這些螞蟻都得要死掉了,所以它就把身體就佈施給這些螞蟻,然後發願:願我今生用血肉之軀來供養這些螞蟻,我來生成佛以後,用佛法的法味來度化他們。後來這些人就變成佛陀的這些子弟們。

那麼我們今天要說什麼事情?就是說當一個菩薩,在依止菩提心在修善法的時候,他的善法是怎麼樣呢?它是一貫的、它是互含互攝的。這個公案,本來是在讚歎菩薩的持戒波羅蜜,但是你認為這個持戒當中,有沒有佈施的功德?當然是有,它有施捨的心嘛!它有沒有忍辱的功德?當然也是有;它也有精進、也有禪定、也有智慧。

諸位你會看到,我們凡夫得果報的時候跟聖人在得果報不太一樣,我們凡夫得果報,它是片段的。你看有些人福報很大,他身體就不好;有些人可能身體很健康,但是相貌就丑陋。就是我們用攀緣心在修善業的時候,他得果報的時候,它是一碼歸一碼,一個果報歸一個果報……但是你看佛菩薩的功德一出現的時候:他要是莊嚴,他一定健康;他要健康,他也一定富貴。佛陀的功德,它是互含互攝的。

這樣講好了,佛陀的功德,這個果報一出現,菩薩的功德一出現的時候,是多元化的。因為他因地的時候他有菩提心的攝持,所以他每一個法都堅固的。也就是說他不像我們凡夫,修佈施的時候,他就盡量發脾氣吧,是吧?他就只是在修佈施嘛。但是菩薩,因為他在修菩提心的時候,他也會兼顧到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他不會帶有過失。它這個水果一旦成熟以後,它只有甜美的味道,沒有任何的雜毒。為什麼?

因為他有菩提心的攝持!

所以諸位,我們今天如果不發菩提心,你修六度的時候你很容易帶有攀緣心。攀緣心的時候,你一旦有因緣刺激你,你就容易起煩惱。所以你在修善業的時候一定夾雜煩惱,不是貪就是瞋,要不然就是高慢、就是嫉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果報,永遠充滿著殘缺,就是人生永遠不圓滿。因為我們因地的時候,用自我意識的攀緣心來修善法。我們因地的時候每一個善念,都夾雜了很多的煩惱的成分在裡面,所以得果報的時候,這個水果雖然有甜美的一部分,當然也有一些毒藥,你必須要好壞都吃下去。就是因地夾雜嘛,夾雜、雜染嘛,所以人生永遠不圓滿。

所以我們在修菩提心的時候,就是說你修菩提心有一個好處:你在修佈施的時候,你一定會兼顧到其它的善法;你在修忍辱的時候,也會兼顧到佈施、持戒。所以這個菩提心,會讓我們因地減少過失,在果地的時候,它能夠產生面面俱到的功德。那麼這個是講到自受用的菩提心,就像大地,有一個大地來攝持一切的草木,讓所有的草木都能夠正常的發展。

好,我們看利他的,下一段:成辦利他。這個地方有一段這個《攝大乘論》的文,我們把它念一遍:

戊三、成辦利他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

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不毀害。

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

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

即由如是攝利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從此已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於開悟時,彼得成熟。

那麼前面的菩提心,我們是偏重在自受用的菩提心,就是菩薩只是利用六度,來成就自己的菩提心。那麼這個地方的菩提心,他開始利他了,那麼這個菩提心,他開始從這個自受用的因緣,開始去觀察眾生的根機,做一些利他的事業了。我們來看: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菩薩長時間的在前面的修習佈施,他有一定的資糧力,所以他開始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他會把他的資糧的資具,跟眾生分享。為什麼呢?因為攝受眾生,眾生需要生活的資具,菩薩以資具來攝受他,建立一個很好的一個因緣,讓這個眾生對菩薩心生歡喜,就容易去攝受他進入佛道。所以菩薩先用佈施波羅蜜多來攝受有情,這第一個。

第二個用持戒波羅蜜多,於諸有情能不生毀害。那麼當然眾生在成長過程當中,有時候有煩惱,有這個煩惱,就會對這個菩薩產生一定的傷害,那麼菩薩因為他有這個持戒的功德,他不損惱有情。我們受了菩薩的戒體,當然它的根本在於增上慚愧,增上慚愧當然它有自調跟調他。自調,自己這一塊呢,就是殺盜淫妄酒根本重戒;那麼在利他這一塊呢,佛陀開出了五條戒,不損惱有情。第一個:說四眾過;第二個:自讚毀他;說、毀、慳…… 第三個是:慳惜加毀罪;第四個:瞋心不受毀;第五個:謗三寶戒。這五條戒都跟口業有關係,諸位。所以菩薩在整個修行當中,他一定是善護自己的口業,不出惡言,不損惱有情。那麼因為你一損惱有情,你就跟眾生結惡緣,你就很難去度化他。所以菩薩有戒波羅蜜的攝持,他能夠有這種一定的這個調伏力,他雖然不能馬上去利益到對方,起碼不損惱眾生,不跟眾生結下惡緣,這第二點。

第三個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菩薩有這種包容、寬恕的這個胸量,能夠忍受眾生的毀害。當然這個地方,菩薩他也能夠知道,因為瞋心的過失了。其實菩薩道,你稍微生起一點貪念,你貪念世間的一些物質,傷害不大,但是你生起瞋心,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菩薩道是有三個大忌呀,菩薩道,菩提心哪,它最怕三個東西,我們後面會說到,第一個瞋心、第二個高慢心、第三個嫉妒心。這三個會直接傷害菩提心的根本,會破壞菩提心,所以這個忍辱波羅蜜在菩薩道是特別重要。因為你一念瞋心起,你就火燒功德林,你前面的努力,可能就白費掉。你菩提心一失掉,你所有的善法就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因為你所有的草木依大地能夠生長,如果你把大地給弄沒了,你所有的草木,就枯萎的枯萎、凋零的凋零,你又打回人天的有漏福報了,這個果報裡面全部帶業,帶了生死業。所以我們為了保護菩提心,你要小心你的瞋心,瞋心的火,這是忍辱波羅蜜。

第四個[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菩薩有那一份的堅持的意志力,勇往直前,所以他能夠承辦經營他所應作的事業,可能他到人世間成立一個念佛堂、成立一個講堂、帶個佛七等等,就是成就這個佛法的事業,還得靠一點精進。即由如是攝利因緣,由這個攝受利他的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那麼菩薩透過前面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使令眾生的善根慢慢的成熟,對於大乘佛法,有所接受,有所堪任。那麼從此以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安定不下來的,菩薩用善巧方便,讓他做做功課,讓心定下來;已經定下來的,菩薩告訴他種種的智慧的觀照,那麼產生內觀、產生解脫。在解脫當中先求開悟再求成熟,先明白道理,最後才證得真如。

那麼前面的自受用的菩提心,它是一個菩薩的智慧來攝持。這個地方的菩提心,他從利他當中,在蕅益大師的這個開導說,菩薩在從一個自受用的菩提心,到利他的菩提心的時候,這個菩薩成就三種功德力:第一個福德力的增長。菩薩在利他當中,他的福德慢慢的增長廣大;第二個慈悲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包容的胸量擴大了;第三個方便力。菩薩經過長時間在人世間的歷練,他對各種有情眾生,他需要什麼東西,他的善巧方便門的操作更加的熟悉了。

那麼在《法華經》它舉一個例子說,它說我們這個自受用的菩提心,好像一個車子,你看這個車子什麼都沒有,就是空空的一個車子,因為你這個時候以自修為主吧,那麼你開始在利他的時候,你開始在幫助有情、在調伏眾生的時候,你這個車子多了一些資具了,多了一個床座了,有這個床座有茶几,牆壁又多了一些花蔓,外面又種種的傘蓋的莊嚴。就是說你開始用福德力、慈悲力跟方便力來莊嚴這個車子,讓這個大白牛車,不但只是一個車子,它更加的莊嚴、更加的廣大、更加的殊勝。

所以在成辦利他當中,菩薩也是不斷的增上。有三種增上:福德增上、慈悲增上、方便增上。也就是說前面的菩提心叫做萬行一心,那麼這個時候的菩提心叫做一心萬行。《法華經》是這樣規劃的,就是從萬行回歸到菩提心,那麼從利他的角度,從一心的菩提心又開展出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