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五頁,

戊二、兼說餘緣。

當我們在修習懺悔的時候,有一個偈頌值得我們注意,在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若欲懺悔者,端坐觀實相;

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佛教的懺悔有兩個不同的方法:

第一個是事懺:事懺主要是依止我們的信心,我們對三寶的信心。當我們造了身口意的罪業,我們對於這個罪業,是非常的厭惡跟呵責,因為厭惡跟呵責這樣的一個作用,使令這個罪業的勢力得到了減損。這樣的懺法,基本上是在業的表層作用呵責,因為沒有從根本上拔除,所以當我們遇境逢緣的時候,就很可能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造罪的可能,所以叫做事懺。我們剛開始懺悔的時候,都是依止這個方法來下手。

第二個是理懺:當我們造了罪業以後,或者我們在拜懺的時候,我們除了有三寶信心的資持,另一方面我們能夠生起智慧的觀照,觀察業的體性,為什麼會造業?為什麼我們人會造業?樹跟桌子不會造業?這個業是從哪裡生起的?它造了以後跑到哪裡去了?它得果報的過程當中,又起了什麼樣的變化?這個時候,我們透過佛陀的聖教量,能夠觀察業的本性是即空、即假、即中的,所謂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觀實相,

觀察到業的真實相,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從根本上,把罪業作一個徹底的扭轉,這個叫做理懺。這個理就是有理性的觀照。因此之故,在我們佛教的修學當中,不僅是懺悔如此,其實像念佛、持咒等所有的行門,也都應該有智慧的觀照來當引導,這樣的修行,才能夠徹底的滅惡、生善。所以身為一個佛弟子,我們不斷的聽聞大乘的經論,加強我們對生命的觀照,使令我們所有的修行,都能夠達到最好的滅惡、生善的效果,這一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戊二、兼說餘緣(分三:己一先舉轉識名能受者;己二正說二識更互為緣;己三總以四緣料簡緣起)

己一、先舉轉識名能受者(分二:庚一標義,庚二引證)

庚一、標義

前面講到的賴耶緣起,有兩個重點:一個是分別自性緣起,一個是愛非愛緣起。這兩種緣起,都是由於前生的業力跟前生的愛取,創造了我們今生的果報,這兩種因緣叫做依他起性,是先天的因緣所創造的。現在講到第三種因緣叫做受用緣起,這個受用緣起就是說,當這個果報出現的時候,我們的第六意識去受用它,又產生不同的差別,這樣子對緣起法又有不同的作用,叫受用緣起。當我們有不同的受用,這個時候就會有不同的緣起。所以說前面依他起的兩種緣起,是約著前生的造業,跟前生愛取的滋潤,所創造的今生果報;第三種緣起──受用緣起,是當我們今生用不同的心態,來受用這一期果報的時候,使令這個果報又產生了變化,這個是屬於後天的因緣。所以這個兼說餘緣,就講到第三種因緣,所謂的受用緣起。

這一科當中有三段:一、先舉轉識名能受者;二、正說二識更互為緣;三、總以四緣料簡緣起。首先我們看第一科先舉轉識名能受者。這個受用緣起的主角是誰呢?其實就是六轉識,就是第六意識,它夾帶著我們的前五識來受用果報。這當中兩科:一、標義;二、引證。先標出它的大意,看論文:

復次,其餘轉識,普於一切自體、諸趣,應知說名能受用者。

其餘的轉識,這個轉識在唯識學的說法,是說:我們的心識,第八識叫根本識,它是一切心識的根本;其他的七個轉識,都是第八識的種子所變現,或者說所轉生,所以其餘的七轉識(這個七轉識,按無著菩薩的說法,他習慣性把第七意識放到第六意識去,所以你看他很少提到第七意識,因為這個第七意識是第六意識的根,所以第六意識的活動,一定夾帶自我意識,這個就是第七意識,所以我們講轉識,簡單的講就是六轉識。),它能夠在一切的自體跟諸趣(就是在六趣的自體,這個自體,我們的生命體,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果報體當中,廣泛的來受用,所以叫做受用緣起,或者叫受用者。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不斷的流轉,從果報的受用來說,我們今生是繼承了前生的業力,而創造了這一期的果報。不管我們對這一期的果報,是不是滿意,總之它現在已經表現出來了,有它外表的顏色,有它內心的思想──色、受、想、行、識;但是阿賴耶識把這樣的果報變現出來的時候,阿賴耶識是不受用的,阿賴耶識它只負責去保存業力、釋放業力,它對果報本身,是沒有任何感受的。這樣子講的話,是誰來受用呢?其實就是前六識在受用。所以這個地方講受用緣起,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夾帶了眼、耳、鼻、舌、身,來受用我們這一期的果報,產生快樂,或者產生痛苦。這個地方是把受用緣起這當中主要的心識標出來,這以下引證:

庚二、引證

這個觀念,無著菩薩引用大乘的論典,來加以證明。

如《中邊分別論》中說伽陀曰: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法。

這以下,無著菩薩引彌勒菩薩所作的《辯中邊論》,這當中的偈頌,講到我們凡夫內心的世界,大方向有兩類:第一類叫做緣識,這個緣識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宇宙萬法生起的一個親因緣。為什麼會有這些山河大地?會有這些身心世界呢?都是因為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變現的,所以阿賴耶識是萬法生起的一個親因緣,所以叫緣識。阿賴耶識把萬法變現出來以後,是誰來受用呢?[第二名受者],就是由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來受用,當然受用主要的主角人物,應該是第六意識。這個第六意識,它如何來受用這個果報體呢?[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法]。我們在受用果報的時候,有四個不同的狀態:

第一個叫受用,就是我們講五蘊的第二蘊受蘊。當我們明瞭的心識,跟果報接觸的時候,第一個產生的作用叫做受,就是內心的領納,有苦受、樂受跟捨受。有這個感受以後,下一個就是分別,這個分別就是想,這個想就是於境取像,施設名言。前面的感受,這個時候心中還沒有出現影像,內心還是空空蕩蕩的,只是一個直覺性的痛苦,或者快樂的感受生起。到了想的時候,心中把外境的影像,轉成了內心的影像,或者你看到了佛像,或者你聽到了佛號,這個時候你心中出現了一個影像;出現影像以後,施設名言,你用種種的分別名言,開始在這個影像當中,不斷一次又一次的去分別它,這叫做想。

接下來就是行,這個行就是一種造作,產生一種強大的動力。這樣一個造作的動力幹什麼呢?推心法,就推動了第六意識的心王開始去造業,或者起善念、或者起惡念,就從推心法的時候開始活動了。就是我們在受用果報的時候,事實上我們在受用果報的時候,又會創造一個新的業力,就是這個地方。所以我們的生命,一方面受用果報,一方面又創造一個新的業力,那一方面又受用果報,又創造業力,一方面造業,一方面受果。那這個地方的第六意識,扮演的是我們所強調的受用緣起,就是它受用果報的時候,它是經過受、想、行、識四個階段。這四個蘊,大家學過唯識會知道,這個想是一個重點,就是你心中的分別,對我們痛苦、快樂的果報,有一定的影響力。

比如有一個女居士,她這一天帶了三仟塊去逛百貨公司。到了百貨公司,她買了一件衣服,花了一仟五佰塊。花了一仟五佰塊以後,她就把剩下的錢帶回家;但是在途中遇到小偷,把這一仟五佰塊給偷走。偷走以後,她回到家,本來應該剩下一仟五佰塊,她一打開,一仟五佰塊丟掉了!她內心想一想:唉呀!非常的歡喜,還好我有買這一件衣服(哈──);我要不買的話,可能丟了三仟塊了。就是說,我們凡夫在受用果報,很難十全十美,有光明面,就一定會有黑暗面。為什麼有些人活得快樂、痛苦?這個受用緣起就是說:每一個人的思想方向不同,有些人的個性比較悲觀,他就是喜歡思惟人生的黑暗面,所以這種人你要他快樂是比較困難的。就是說,誒,從前生的因緣,他今生的業算不錯了,他各方面都很滿意,但是他還是悶悶不樂,因為他心裡面所想的,都是他黑暗面的那一部分。有些人是屬於樂觀型的,他容易思考人生的光明面,所以他有一點點快樂的感受生起,他就感到滿足。

所以我們在研究緣起法的時候,前生的因緣,你前生所造的業跟前生的愛取,當然這個不能忽略;但是你今生用什麼心態來面對?這一部分,對我們的苦樂有一定的影響力,就是這個受用緣起。你這個受、想、行、識,你用什麼樣的思想,來面對你的這一期的果報?總之,大部分的人,除非是大好、大壞的人,否則你說你今生的修行,要把今生的果報改變,那是不太可能!我們的業,大部分都是來生才得果報的,這異熟果嘛!換句話說,你今生不管產生多大的覺悟,你都要心平氣和的去面對你的今生,因為它是你前生所造作的,不管是罪業、善業,我們只有認命。當然認命的過程當中,有些人有智慧,他就會用思想來主導這個生命,他不會用直覺。所以這個地方講,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法,這個分別、這個想,就是一個關鍵點,就是你施設名言,你是用什麼樣的名言,來面對你的果報?這個地方我們的[受用緣起],就有主導作用。

己二、正說二識更互為緣(分二:庚一標義;庚二引證)

庚一、標義

這個地方的二識,就是《辯中邊論》說的緣識──阿賴耶識,跟受用識就是第六意識。這兩個心識,在生命當中,是各互為因緣的。看第一段標義: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更互為緣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就是因為有阿賴耶識才有受用識,因為有受用識才有阿賴耶識,這兩個是相互為緣的,當一個斷的時候,另外一個也消失掉了,它們兩個是互相為因緣的。

庚二、引證

如《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說伽陀曰: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唯識學的諸法,一般來說,在凡夫位很少講到清淨法,而是指雜染品法。這個雜染品法,主要是講心,前六識。心為業主,所有的法都是由心所創造的。所以前六識對於藏識──阿賴耶識,是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或者說,這個阿賴耶識對於前六識,也是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就是說,你現在的這個明瞭的心識,是怎麼來的呢?是阿賴耶識創造的。你的內心當中,有罪業、有煩惱,也有善根,有時候起善根的時候也起煩惱,這些差別都是阿賴耶識創造的。

但是第六意識在活動的時候,你的作意,如理作意,這個時候你第六意識的造作,又再熏習阿賴耶識,這個阿賴耶識又產生變化。阿賴耶識創造了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造作又改變了阿賴耶識,這個時候,阿賴耶識又去創造另外一個新的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造作又改變了新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創造一個新的第六意識,這就是所謂的[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它們兩個都互相扮演著因跟果的相互作用,就是如是的輾轉。這是在《阿毗達磨大乘經》,佛陀有這樣的說明。

我們前面講到緣起法,當然我們講緣起法,一般都是講到依他起,就是由業力跟臨命終的愛取所變現的果報,特別是在本論當中,講到受用緣起,就是後天的因緣,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秦朝末年,楚漢相爭。楚漢相爭,大家讀過歷史應該知道,這個楚國,楚就是項羽。項羽要是從先天的命格上來說,是遠遠超過劉邦的,他出生貴族,是將軍的世家,他本身又驍勇善戰,劉邦怎麼會是他的對手!劉邦從先天的命格來說,他是賣草鞋的一個老百姓。那個時候秦朝末年,民不聊生,英雄好漢逐鹿中原,各憑本事。所以從一個人的果報體來說,先天的命,你先天的命格,當然佔一半;但是你後天的努力,後天的運勢,也佔了一半。

劉邦這個人,他有一個優點,非常謙卑,謙受益,他處處的尊重賢能的人,你看他打仗,有常勝將軍韓信,在處理事務的時候有張良、蕭何。韓信、張良、蕭何這幾個人,都曾經在項羽的座下,因為項羽這個人太剛愎自用,不能夠用人才,對自己太有信心了,結果這些人都跑到劉邦的座下。最後一戰,在垓下一役,韓信就把項羽打敗了。所以說,

諸法於識藏,識於法亦爾,

更互為果性,亦常為因性。

就是說,沒錯,我們今生的這個果報體,前生的業力,這個不可以忽略,這是事實。阿賴耶識裡面的業力,所釋放出來的果報體,我們說先天的命格,佔百分之五十;但是你今生的努力,也佔百分之五十。一般來說,你愈到晚年,這個第六意識的主導性,就愈來就愈重要。所以有人說:你上了四十歲,你要為你的相貌負責任(哈──)。四十歲以前,那是你父母親所生,是前生的業力;但是你的第六意識,你活得愈老,你今生努力的一些相貌,是過失相、功德相?雖然正式果報是在來生,但是你今生也會看出一點消息出來。就是愈到晚年的時候,你今生造作的相貌,有一部分就會表現出來。但小時候大部分都是前生的因緣,你長得怎麼樣,是業障相、是功德相,那跟前生的關係比較大。所以說,我們在探討緣起的時候,前生阿賴耶識的業力,還有今生第六意識的受用,這兩個都是互為因果的。

己三、總以四緣料簡緣起(分二:庚一別配;庚二總顯)

庚一、別配(分三:辛一第一緣起;辛二第二緣起;辛三第三緣起)

辛一、第一緣起

這個地方作一個總結,以四種因緣。這當中有兩科:一、別配;二、總顯。先看別配,這當中有三科:一、第一緣起;二、第二緣起;三、第三緣起。把大乘的緣起分成三大類,先看第一緣起:

若於第一緣起中,如是二識,互為因緣。

第一緣起,我們前面說過,就是分別自性緣起,就是阿賴耶識善惡的種子,它在我們生命當中,扮演的是一個親因緣。就是說,葡萄的種子一定長出葡萄,蘋果的種子也一定產生蘋果。這個意思就是說,你以前曾經佈施,產生福報,持戒產生尊貴,忍辱產生莊嚴,它每一個業,都有它一個等流的果報,這是生起一切法的親因緣,這是第一個。所以我們造業的時候,每一個業,有它不同的招感性,這個是第一緣起。

辛二、第二緣起

於第二緣起中,復是何緣?是增上緣。

當然不是有這個業,這個果報就會出現,也沒那麼簡單,就是我們心中要有愛取。愛取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心中的希望,我們對人生,對今生、對來生,有各式各樣的希望。比如說,這個修行人他不到淨土去,本來他的業力要到天上的,結果他發願做人,所以他這個種子,就在人裡面得果報。所以我們心中的愛取,對這個業種子在成熟的過程當中,它有增上,有增上緣的作用。第三第三緣起,就是我們講的受用緣起:

辛三、第三緣起

如是六識。幾緣所生?增上、所緣、等無間緣。

(如是六識這個地方應該有一個句號。)這個六識就是受用緣起,就是我們在得果報的時候,我們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這個果報?這也是一個因素。那這個地方就問:受用緣起是幾種緣所生的呢?為什麼我們心中會有受、想、行、識的心識作用呢?這當中講出了三種因緣:增上、所緣、等無間緣。這個地方,古德的註解上說:它省略了親因緣,應該是有四種因緣。一個明瞭心識的活動,要四緣所生。

親因緣就是種子,就是你今生怎麼會歡喜持戒呢?因為你以前,或者你曾經持過戒;或者你沒有持戒,但是你對持戒,內心充滿好樂;對別人持戒,你非常的隨喜讚歎:這就是你今生能夠持戒,一個主要的親因緣,主要的因素。第二個增上緣:我們心識要生起,要有所依的根跟心中的作意,這個都是增上緣。第三個所緣緣:你持戒你要有環境,要有一個所緣境,你必須要遇到佛法的住世,你一定要遇到戒法,要有所緣境。

第四個等無間緣,這個等無間緣比較不容易了解了,我們解釋一下。等無間緣就是說:我們心識的活動,它不是一條線,它是很多很多點狀的明瞭性連結起來的,等於是剎那生剎那滅的一個明瞭的心識。我們前面說過二念不俱有,不可能兩個念頭同時存在,一定是前一念滅了以後,下一念的心識才能夠生起。所以每一個心識的生起,前一念的滅,它是後一念生起的一個等無間緣,前一念滅是後一念生起的等無間緣;前一念要不滅,你後一念不能生起:所以它的消失,是你生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緣。

就好像說我們去看醫生,看醫生要排隊,醫生一次只能夠看一個病人,你排到二號的時候,一號的病人要離開以後,你才能夠遞補上去,所以他的離開,是你能夠看病的一個等無間緣,他消失了,所以你才遞補上去。所以一個心念的生起,前一念的消失,是你生起的一個等無間緣,就是說,誒,你剛剛本來起了惡念,突然間,不對!要把佛號提起來,轉念念佛。一定是惡念消失了以後,你的佛號才能生起。所以你佛號之所以生起,前一念的惡念消失,是一個等無間緣。這個地方,講到受用緣起有四種因緣。

庚二、總顯

前面這是別配,這是總顯:

如是三種緣起,謂窮生死,愛非愛趣,及能受用,具有四緣。

唯識講到大乘的三種緣起,第一個叫做窮生死,窮生死就是分別自性緣起。分別自性緣起為什麼叫窮生死呢?因為阿賴耶識的種子,從凡位到成佛之前,它是不斷不斷的增減,你只要起心動念,這個種子就不斷的變化,它是恆常的在那個地方受熏持種,所以它的作用是窮生死,從來沒有間斷的。第二個愛非愛趣,這個是分別愛非愛緣起,就是我們心中的希望,你有各式各樣的希望,對業種子也會有不同的主導。第三個,就是當果報出現的時候,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來受用,這個也是一個因素。能受用的具有四緣,這個及能受用下面的句號,應該改成逗號,因為具有四緣是在形容能受用的心識,它是四緣所生的。事實上緣起只有三種,就是窮生死、愛非愛趣跟受用緣起三種。

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有一個觀念大家要了解。我們有情眾生,特別是佛弟子,當然強調離苦得樂,我們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於來世的生命,能夠離開痛苦得到安樂,這是所有佛弟子共同的希望。來世的安樂,每一個人的規劃不同,有些人想要增上身、有些人想要求生淨土,我們都尊重大家的抉擇。但是今生的安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今生怎麼成就安樂呢?佛陀在經典當中一再的強調:少欲知足是安樂的根源。佛陀在經典上說:多欲為苦;少欲知足,身心安樂。

怎麼能夠生起少欲知足呢?我們可以從三個類別,來了解少欲知足:

第一種的少欲知足,是由信心生起的。我今天出了家,我就尊重佛制,反正沒有人強迫我出家,是我自己自願歸依在佛陀的座下,做為一個佛陀的出家弟子。我既然發了這個願,我盡形壽尊重佛陀的每一條戒法。佛陀說:我的衣能夠幾件、我的缽能夠幾件。我沒有第二句話,我就是一直的奉行到底。當然這種人值得讚歎!完全尊重佛陀的教誨,尊重佛制,就能夠對自己的慾望產生剋制,這個人是了不起!第一種人叫信心。

第二種人在信心的過程當中,他可能覺得這樣子內心多少有壓抑,他要再思惟觀照觀照,他在信心的基礎之下,又多了一層智慧的觀照,這個第二種人的少欲知足是修假觀,這個假觀是觀察生命的因緣。像我們中國的文化,中國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經》。《易經》的根本思想,它提出一個重要的論點說:禍福相依,就是人生有它福樂的一面,也有它災難的一面,這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得到的,而這兩個東西是經常存在的,禍中有福、福中有禍,所以福報不能享盡,《易經》的思想是這樣子的。

就是說一個人會痛苦,基本上的因素就是:我們對人生有一種錯誤的期待,我們總希望人生應該要十全十美,我的身體應該要健康、外表要莊嚴、別人對我都非常的好,各種的人事因緣都風平浪靜。但是我們心中所期待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我們過去造的業力,有善業、也有罪業;但是我們在得果報時候,我們卻不喜歡罪業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對生命產生錯誤的期待,這個是一個痛苦的因素。

我以前剛出家的時候,我親近過幾位老和尚,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恩師,其中一個恩師上慧下天老和尚。我那個時候做老和尚的侍者,我住在他的隔壁。我記得很清楚,有一天老法師的杯子稍微有一點碰撞,還沒有破,但是出現了裂縫,我想:唉喲!這個地方危險啊!我就跟老法師說:我現在換一個新的杯子給您。老法師說:不要啊,人生不能夠追求完美啊!這個物極必反。人生帶有一點缺陷,不容易遭到天災。我後來想一想,那個時候對這個道理還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現在慢慢覺得,這個觀念很重要:人不能夠讓你的生命十全十美。

像我之前(呵──)的寮房,因為我在學院做執事有一段時間,常住慈悲,給我一間個別的寮房。我對我的書房很滿意,我對我的佛堂也很滿意;我的寮房當中,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個地板──東邊破一個洞,西邊破一個洞。我的學生,來我寮房討論佛法的時候,他就說:監院哪!你這地板應該換一換,鋪上一個柚木地板多好。我說:不可以啊!(哈──)我現在能夠在普賢院安然的住,就是靠這些地板支持著我。就是說,我這個房間裡面唯一的缺陷就是它,那你這個換好了以後,所有的都圓滿了,月圓則缺,花開則謝,物極必反。

我們一個人少欲知足,就是你有智慧的觀察:其實人生帶一點缺陷,這個人生才能夠正常而持久。諸位要知道,我們前生造了善業,但是也造了罪業,我們必須讓罪業有釋放的管道(呵──)。這句話你要聽懂,你就知道為什麼要少欲知足。就是說,你一定要讓罪業有釋放的管道;你把罪業釋放的管道全部塞住,那不吉祥的事情就即將會出現,樂極就會生悲!你要能這樣子想,你很自然的就少欲知足,不追求圓滿,這個地方有缺陷是正常的,人生本來就有缺陷,遲早要去了解這個真相。所以我們在少欲知足的第二個階段,就是修假觀,知道禍福相依,帶有一點缺陷,這個人生才是真實的。

第三個階段的少欲知足,就是從假入空,觀察這一切的因緣法,都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在空性當中,沒有所謂的少欲知足可得。第三種安住空性而少欲知足,這個凡夫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我們盡量的要求自己尊重佛制,或者是觀察人生因緣,盡量讓自己少欲知足,這樣在你的今生當中,就容易產生樂受。同樣的環境,你的心態改變,就容易產生快樂。這個地方,所謂的受用緣起就是這個意思。你用什麼樣的心態,去承當以前所造的業力,來創造這一期果報!

看第四科阿賴耶識抉擇。這個地方,是大科當中的第四科,我們看《講義》的第十一頁,把這個大科稍微的疏通一下。我們講到所知依,一切有情眾生的生命根源,用六個角度來分析,六門分別:第一個是阿賴耶識句義,先講到阿賴耶識的名稱,它的名稱是怎麼來的?阿賴耶識的意義何在?第二個阿賴耶識異門,它有不同的名稱,比如說阿陀那、或者心,小乘當中也講到窮生死蘊等等,引用經典來說明阿賴耶識的不同名稱。第三科是阿賴耶識的體相,它的自體跟相狀,這個地方講到阿賴耶識三相:它的自相,就是它的自體,就是阿賴耶;它的相狀有因相跟果相。這阿賴耶識,等於是講它的三相。現在我們講到第四科阿賴耶識抉擇,就是更加深入的觀察阿賴耶識。好,我們回到《講義》。

丁四、阿賴耶識抉擇(分三:戊一結前問後;戊二略標離阿賴耶識染淨不成;戊三廣顯染淨不成)

戊一、結前問後

這一科阿賴耶識抉擇是講什麼大意呢?從義理上來看,應該說是抉擇阿賴耶識。這個抉擇就是依止智慧,來加以觀照。觀照阿賴耶識,在觀照什麼呢?我們前面在觀察阿賴耶識的時候,都是習慣用它是一個因、也是個果,它跟阿賴耶識互為因果,主要是偏重在這樣的緣起法。這個地方,我們是把緣起法的因果,更深入的了解:它有雜染的緣起跟清淨的緣起,它是雜染法生起的根源,也是清淨法生起的根源,那這樣子呢,我們應該加以抉擇抉擇、觀察觀察!是這個意思。好,分成三科:一、結前問後;二、略標離阿賴耶識染淨不成;三、廣顯染淨不成。先結前問後,一方面繼承前面,一方面啟動後來:

如是已安立阿賴耶識異門及相。復云何知如是異門及如是相,決定唯在阿賴耶識,非於轉識?

我們前面講到阿賴耶識的異門跟三相,我們怎麼知道這個異門跟三相,一定要在阿賴耶識才能成立呢?而不是在六轉識成立呢?先提出一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