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00頁。

我們這一科講到大乘的斷德,所謂的無住涅槃。無住涅槃的相貌,簡單的說就是轉依為相,就是轉雜染分而成清淨分,這個叫做轉依為相。我們在轉染成淨的過程當中,事實上有兩種差別:一種是下劣的,比較不善巧的轉變;一種是廣大的,比較圓滿的轉變。

聲聞人在返妄歸真、轉染成淨的時候,他的智慧是依止我空、法有的思想來轉變,所以他的思想是單方面的,一心一意的棄捨生死,他認為生死是痛苦、是真實的,他的雜染也是真實的,所以他只是從生死到涅槃去,他不能再還轉回來,不可以的!這個從大乘的角度來看叫下劣轉,這個法執是太重了。

大乘佛法,它能夠依止我空跟法空,觀察萬法唯識,其實所謂的生死,也是一念心所變現的,你一念迷,生死浩然;你一念的覺悟,這個生死就是涅槃,涅槃也是一念心所變現的。所以大乘佛法的轉,它的立足點是站在現前一念心性來轉,這個地方不同;小乘在轉變的時候,是心外求法,他沒有站在一念心性來轉,所以他的轉是下劣轉。

我們不要說轉變內心,你說轉變罪業也是這個道理,比如我們講懺悔,懺悔每一個人都用得到,這個是很實際的法門。我們看聲聞人的懺悔,聲聞法的懺悔,他一定是一個罪一個法門,一個罪懺完再懺一個,一個一個懺、一個一個懺;菩薩他有這樣的傳承,他能夠一個法門通懺三世的罪,一切罪根皆懺悔。小乘只能夠一切罪障皆懺悔,他不能懺到罪根,因為他根本沒有找到罪根;不過聲聞法有些地方可以令正法久住,這個我們不要隨便把它廢棄掉。但是在懺悔的時候,你要知道這兩個心態是不同。

智者大師在作判教的時候,他作五時八教,他很清楚的說明:不是所有的法門修行的功德都是一樣。他很明白的說出:佛陀施設很多的法門,其實每一個法門,產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有所謂[乘]的不同。這個地方就是說,你必須要明白道理,你才知道怎麼個轉法。你要是只是明白我空法有,那你只能夠下劣轉;你明白我空、法空,其實一切法是一念心所變現的,你站在心的角度來轉變,那你就不會採用偏激的手段──轉用不轉體,就是轉生死為涅槃,這個叫做轉依,這叫做廣大轉。

這個地方等於是把小乘的轉依,跟大乘的轉依作一個比較。當然在轉的時候,他心中所依止的道理、所生起的觀照是不同的,它的效果也就有所不同了。我們看第二段的校量失德,校量轉變的過失跟功德。

己二、校量失德(分二:庚一同他過失;庚二成自功德)

庚一、同他過失(分二:辛一征;辛二釋)

辛一、征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同他過失,第二個成自功德。假設身為一個菩薩,你在修行轉依的時候,你一路用小乘的思想來轉依,這件事情是有過失的,我們看征問:

若諸菩薩住下劣轉,有何過失?

身為一個菩薩,你設定了目標是要成佛,你不是追求一個偏空涅槃,你的目標是要成就萬德莊嚴的佛果,你的目標是這樣,但是你採取的方法卻是住下劣轉,這樣子你的目標是無住涅槃,結果你在過程、在轉變的時候,你的心態是一向背生死、一向捨生死,這樣子有什麼過失呢?當然,如果你的目標是趨向偏空涅槃,你根據下劣轉是沒有過失的,因為你的目標跟你的方法是相隨順;但是你追求的是佛果的萬德莊嚴,但是你在過程的時候,卻採取下劣轉,這樣子就有三種過失了。我們看第一個:

辛二、釋

不顧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故,違越一切菩薩法故,與下劣乘同解脫故,是為過失。

第一個,你一向背生死、一向捨生死,依止這樣的心態來修懺、修止觀、修種種的法門,這個的心態,完全沒有把眾生的利益跟安樂考慮下去,你完全不顧惜這些過去曾經做過我們母親的有情,他現世的安樂、來生的利益。就是你的成佛之道,你所想的都是你自己,你沒有把眾生的因緣,在你成佛之道當中規劃進來。我們菩薩的修行有兩種觀法:一個是內觀,觀自己的心;第二個是外觀,觀眾生。你一心一意的只考慮到自己內心的清淨,完全不顧眾生得度不得度,這樣就忘失大悲心,忘失了大悲心也就忘失菩提心,這是第一個過失。

第二個,違越一切菩薩法故。前面是講到內心的意樂有過失,這個地方講你的行動也會有過失。菩薩所修的法門,應該包括自利、利他,斷惡、修善、度眾生,那你根本就是斷惡、修善,而沒有度眾生,這樣子你這個法門也是有所欠缺。

第三個,前面兩個是講因地的過失,這以下講果報也有過失,與下劣乘同解脫故,結果你用小乘的下劣轉,得到的是小乘的偏空涅槃,不是無住涅槃,這樣就著你廣大成佛的目標來說,這個就是過失了。我想,無著菩薩這一段論文的宗旨在第一段,不顧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故。

身為一個菩薩,我們要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處理自己內心的問題;第二個,處理外在眾生的問題,你跟眾生要怎麼樣保持互動。處理內心問題這個部分我們先不談,你在佛堂當中怎麼用功,這部分我們先不談;但是我們走出佛堂,你遲早要面對信徒──男的信徒、女的信徒,很多很多的眾生,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他們?這是一個問題。這個地方,你不同的心態,就會影響到你的轉依,也就影響到你未來的果報。

那我們看看佛陀是怎麼說的,佛陀對菩薩是怎麼開示的?事實上,佛陀在的大乘佛法當中,他對眾生的開示,有兩個不同的開示。在《遺教經》,佛陀說眾生是:

《遺教經》: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

說你是一棵小樹,眾生是鳥,一二百隻鳥站在你這棵樹上,就把你這棵樹踩死,踩死了,這個眾生又去找另外一棵樹了。(訶──)這樣子講,從《遺教經》來說,我們應該跟眾生保持距離,因為我這棵樹太小,這個鳥太大,一下子就把我踩死了。但是從

《華嚴經》: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才能夠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所以菩提屬於眾生。說你希望得到華果,你必須要有樹根,你沒有樹根,你就沒有華果,而這個眾生就是你成佛的樹根,所以你不能捨離眾生。所以我們看經典,我們一個菩薩對眾生的心態,其實是相當複雜──又害怕,但是又不敢離開他(訶──),這種心態。以這樣來看,我們應該說是程度上的問題:一個初心菩薩,應該暫時不要跟眾生太接近,因為初心菩薩內心轉依的力量太薄弱,你沒有轉他,反而被他轉去了,我保證你去度化眾生,你沒有影響他,他的煩惱會影響到你,因為你一個人面對這麼多人,你怎麼有辦法轉他呢?但是這個地方,我提醒要大家注意一個問題:如果你有志於成佛,我們盡量在過程當中,不要留下後遺症、不要留下後遺症。

在《瑜伽菩薩戒》裡面告訴我們菩薩說:初心菩薩為了加行的緣故,可以暫時息諸緣務、遠離眾生,跟眾生保持距離,這是可以的;但是你內心當中的意樂要保持,就是我為了要利益有情的緣故,我才做加行,我現在暫時不能利益眾生,但是我現在所有的加行,是為了利益有情而修加行。有這種想法,你就不會偏離菩薩道。

我們如果不看菩薩戒,有時候你會覺得:雖然我們息諸緣務,但是我們的心態偏差了,而你不知道;結果你得到一個功德,卻又產生另外一個過失,就是產生了後遺症。我們可以這樣講:其實一個資糧位的菩薩,你一輩子都不度眾生,沒有人說你有過失,你沒有這種行動,沒有人說你有過失;但是你心中一向不顧一切有情,那一定有過失,你的心態有過失了。

所以我們在《瑜伽菩薩戒》常說:菩薩對眾生的基本心態,是不能有怨恨心。你說我一個菩薩,我做僧團的執事,發發脾氣可以理解,他也不是深位,他是淺位菩薩嘛!但是發脾氣以後,你自己要轉得過來──過去就算了,一切法因緣生,緣生性空的。把它當作一個過程、把它當作一個經驗,給自己一個反省的過程就好。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講:菩薩要生起廣大轉是很重要,你的心態很重要。我們經常看到《華嚴經》的菩薩、《法華經》的菩薩,有種種的功德莊嚴,種種自在的功德。我們看到《維摩詰經》的阿羅漢,辛辛苦苦成就了阿羅漢以後,你看天女散花,花掉到阿羅漢身上,他根本是沾了滿身,撥不開來,不得自在;我們看在《維摩詰經》裡面的菩薩,他證得不二法門,花掉到他們身上的時候,就自然的掉落。我們在誦經的時候,對大乘的功德非常的羨慕;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你要注意你的因地,你在修行的時候,可以等同聲聞人來修學,可以,但是心態肯定不能一樣。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就是你要保持對眾生的意樂,你這樣子叫做廣大轉。

庚二、成自功德(分二:辛一征;辛二釋)

辛一、征

前面是講到過失,你發了菩提心,等同聲聞人來修行轉依,這是有過失的;那菩薩如果依止自身的法門來修轉依,有什麼功德?

若諸菩薩住廣大轉,有何功德?

辛二、釋

生死法中,以自轉依為所依止得自在故,於一切趣示現一切有情之身,於最勝生及三乘中,種種調伏方便善巧,安立所化諸有情故,是為功德。

菩薩依止一心,以一心開展出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來修習轉依,這當中有兩個重大的功德。第一個,菩薩本身的自利功德,菩薩本身在生死當中,能夠產生一種自心的轉依,而得到自在。同樣是有煩惱跟罪業,你依止聲聞法來轉變,跟依止大乘法來轉變,效果是不一樣,而大乘佛法的速度是很快的,你在自受用這一部分,能夠得到自在,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從利他的角度,等到有一天,你往生淨土、或者成就深位菩薩,你開始從空出假來廣度眾生,積集你功德莊嚴的時候,你在一切趣,這個趣就是果報,你能夠在整個六道的果報當中,示現一切有情之身,你能夠普門示現,應以何身得度則現何身,這個是講身相的自在。第二個,說法自在,[於最勝生及三乘中,種種調伏、方便善巧]。你能夠知道一切法緣起無自性,這個時候,假設你遇到的眾生,是一個沒有出離心的人天種性,他沒有出離的善根,你就教他修學五戒十善,來成就這種增上生;假設對方具足出世的善根,你就開導他三乘的法門──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蜜的法門,以種種的方便善巧,來調伏他的內心,使令他能夠安立在佛法的五乘功德當中,這個就是菩薩廣大自利利他的功德。我們經常說佛為法王,於法自在,當然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佛陀的內心是依止廣大轉。這個地方,同樣是在轉變內心,但是有狹劣的轉變跟廣大的轉變的差別。

戊二、頌(分四:己一明染淨分;己二釋此轉依;己三能證智;己四顯所證果)

己一、明染淨分

前面是長行;這以下是偈頌,這當中有四個偈頌,我們先看第一個明染淨分:

此中有多頌:

諸凡夫覆真,一向顯虛妄,

諸菩薩捨妄,一向顯真實。

這個地方有四個偈頌。第一個偈頌講到凡夫跟聖人的差別:諸凡夫覆真,一向顯虛妄。凡夫的心情是覆蓋真如,凡夫的心是被煩惱所轉的,所以心隨妄轉。我們說這個人,一天當中就是跟著感覺走,他很少跟著道理走。跟著感覺走,這個人是怎麼樣呢?心中到處都是妄想,跟某一個人事接觸,這個人事過去以後,心有千千結,這個結不是別人給他的,是自己捏造出來的。為什麼呢?因為心跟著妄想而轉,這個是凡夫的相貌。

諸菩薩捨妄,一向顯真實。菩薩能夠在妄想當中,找到一個轉變的方法,他能夠把妄想轉成真實,把波浪轉成水,不離開妄想,就著妄想把它轉過來,轉成真實,他有這種方法、有這種方便力。其實凡夫跟聖人就差在這個地方,一個是被煩惱所轉,一個是用道理來轉煩惱。這個地方是說明,凡夫的內心跟聖人的內心,其實差別也沒有太多,就這個地方不一樣。

己二、釋此轉依

應知顯不顯,真義非真義,

轉依即解脫,隨欲自在行。

什麼叫轉依呢?為什麼菩薩能夠捨掉妄想呢?[應知顯不顯],這個顯就是顯真實義,不顯就是不顯非真實義。我們講破妄顯真,我不知道諸位的感覺是要先破妄、還是先顯真?其實你心中沒有顯真,你不可能破妄。你說你完全不明白道理,你能夠把妄想轉過來,這個我是不相信的,所以一定是要先顯真實。這個地方是解釋什麼叫轉依,就是你要明白你內心的真相──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經常把這個道理放在你的心中,煩惱起來的時候,你就把這個道理拿出來,來轉你的妄想。

所以應知你顯真實義以後,才能夠不顯非真實義,這個地方是講出一個次第,就是轉依的方法,你要先顯真實義。一個人打妄想的時候,你不思惟道理,你轉不過來,你沒辦法轉,你是被它轉走;所以你要轉的時候,一定要先顯真實義。那這轉依有什麼好處呢?轉依即解脫,隨欲自在行。你這樣子,當下就是成就解脫,來生也沒有這個果報的障礙,沒有這種三界果報的系縳,隨欲自在行,當下的解脫跟當來的自在。這個地方講轉依的功德,前面是講轉依的方法。

己三、出能證智

這個轉依的智慧是什麼智慧?

於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

爾時由此證,生死即涅槃。

我們講轉依的時候要依止真理,真理有小乘的真理跟大乘的真理,這個地方,是講要怎麼樣依止大乘的真理呢?[於生死涅槃,若起平等智]。我們在轉依的時候,要觀察生死的果報跟涅槃的果報,[生起平等智慧]。生死當然是生滅變化的,涅槃是不生不滅,我們生起平等觀,這個平等觀主要的就是法空觀,生死、涅槃都是無自性的。[爾時由此證,生死即涅槃]。這個地方我們剛剛講過,你在轉依的時候,你心的立足點很重要,你要是依止生滅心來轉依,那生死跟涅槃是不一樣,你要向外追求的時候,生死跟涅槃是不一樣;你要向內去觀察。

這個平等觀,我講我個人一些小小的體驗。我曾經做過七天的斷食,每一天當中又加拜一千拜。當然欲界的眾生是需要飲食,否則會感到飢餓,那我這七天當中是怎麼度過的呢?當然主要的是心念的控制。就是說,你要思惟這個飢餓的感受跟飽的感受,其實都是因緣所生法,你有吃東西的時候,它現出一個飽的感受;你沒有吃東西,它現出一個餓的感受。但是我們眾生的習慣、我們說遍計執也好,我們眾生的遍計執,我們喜歡飽的感受,不喜歡餓的感受,其實餓也有餓微妙的觸受,但是我們喜歡飽的感受。

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站在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站在這個自性清淨心不動。你要斷食的時候,你餓的時候,你要是對飽的感受產生貪著心,你斷食就斷不下去,你會發瘋的。所以你這個心念的控制是很重要,就是說,其實餓的感受跟飽的感受是平等的,都是一種感受的生滅法而已。這個時候你覺得:誒,今天過得很快,一下子就過去了。你要是對飽的感受──吃東西很飽的這個感受不錯,你一執著,你會覺得今天過得非常慢。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菩薩對生死涅槃的道理亦復如是,生死也是一念心所變現的,擾動相;涅槃也是一念心所變的,寂靜相:你要是不迷的時候,生死就是涅槃,這叫無住涅槃。這個就是菩薩在轉依的時候,是依止一念的清淨心──我空、法空的清淨心來轉依的。這個地方是講到菩薩廣大轉依的一個平等不二的法門。菩薩依止這樣轉依有什麼好處呢?

己四、顯所證果

由是於生死,非捨非不捨,

亦即於涅槃,非得非不得。

所以菩薩能夠在生死的果報當中,表面上他沒有棄捨生死,非捨,但事實上他不受生死的干擾;他對於涅槃,表面上沒有安住在涅槃,但實際上他內心跟涅槃的寂靜已經完全相應:這個是菩薩的不可思議,叫做無住處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這種意境就是依止這個平等的不二法門,產生轉依的效果。

到這個地方,我們把這個菩薩的涅槃──菩薩的第一個功德講完了。整個涅槃的過程在轉依,我們可以這樣講,就是一個心、一個境的問題,我們今天在處理這個修行就是心跟境,到底是我們要心隨境轉,還是境隨心轉的問題。你是用心來轉境?還是用境來轉心?

我前一段時間,過年的時候有一位居士來找我,這個居士辦了一個助念團,他為很多很多的人助念,我很讚歎他,我說:你做這件事情,對你臨命終的往生有幫助,因果絲毫不爽。他說:他現在遇到了障礙。我說:你說出來聽聽看。他說:有學醫學的人跟他講,你不要一天到晚去跟死人助念,這些臨命終的人,他的磁場都不是很好,你常跟他們接觸,對你的身體不好。他問我說:這該怎麼辦呢?我很想要修這個功德,但是我要去修這個功德的時候,對身體不好,該怎麼辦呢?

我說: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先回答我,我們這一念心發了菩提心來為他助念,你現在有一念想要利他的心,現在有一個境出現了,這個外境就是一個臨終人的心境,你認為是心的力量比較強,還是境的力量比較強?就是說,這個境是隨心轉,還是心隨境轉?他回答不出來。

我們這樣子講:心的位置在這個地方,境的位置在這個地方,理論上境是要隨心轉,因為境是隨心所變現的,心是主導者;但是你心中沒有道理的時候,變顛倒了,變成心隨境轉,由外境來主導你。其實我們被外境所牽引,你看我看到一個歡喜的人起快樂,我看到我不歡喜的人起痛苦,其實這個都是顛倒、你不應該的,這個境是你變現的,你要來轉它,不是它來轉你。

我跟他講說:如果你相信心會被境所轉,我看你這個念佛助念團,你做不下去了。所以這個菩薩不是慈悲就好,還要有智慧,你相信佛陀開示的真理,境是可以隨心而轉,我依止菩提心,一切的境,我可以用我的心來轉境。你對這個境的時候,不動,不要起太多的妄想。我們今天會招感很多很多的鬼神什麼障礙,都是因為你打妄想。所以你內心當中對境不動,這個時候你可以轉它。

諸位,我們在《楞嚴經》講一個觀念,《楞嚴經》是講首楞嚴王大定,佛陀開示菩薩在人事因緣當中,如何安住自己來修這個首楞嚴王大定──首楞嚴王三昧。佛陀講出一個觀念說:不為物轉,則能轉物。我們今天,你心跟境接觸的時候,境會釋放出一種力量來,你的心也會釋放出一種力量,你的心不動,它就跟你轉,境就被你轉;你的心一動,你就被它轉:所以看誰不動。比如說,你們兩個同參道友住在同一間寮房,你看他的行為實在是看不下去,你心一動,你被他轉──仁者心動,他的影像就存在你的心中,你從今以後,拜佛也不自在、念佛也不自在,你的心隨境轉。你下次試試看,你看到他的時候,你觀察他是如夢如幻,你不動,這個時候他就受你影響,他被你同化。反正兩個東西在一起,一定要有一個被轉,問題是誰不動!所以《楞嚴經》的觀念就是這樣,不為物轉,即能轉物,你不隨它轉就能轉它。

這個道理的運用是很好運用,我們今天講一個實際的情況,比如說:你今天發生一個事情,一個不幸、遺憾的事情,我們過去的罪業,招感一個痛苦的事情出現了,這是一個境。你在那個地方憂傷,產生很多很多的悔恨,結果這件事情一定更嚴重,因為心隨境轉;你把這個憂傷的心情用來念佛、持〈往生咒〉、持〈大悲咒〉,我的心對這個境不動,這個事情就一定會改善,不為物轉,即能轉物。

這個果報出現的時候,我們修行人不要重視果報,要重視因地,果報出現的時候你安住,心於佛合,心於道合,即能轉業,你對這個道理要深信不疑。所以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誰轉誰的問題──你被他所轉,他影響你;你不動,你就能夠轉變他。所以這個地方的道理就是這個意思,所以講

應知顯不顯,真義非真義,

你能夠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事情的因緣:我們本來是順生死流的,這個時候,你突然間安住在空性的時候,你的內心開始逆轉,內心一逆轉,外在環境也開始逆轉,你的生死果報就開始改變,就是本來是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這個時候十二因緣開始逆轉,無明滅則行滅,開始逆轉。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的世界所變現的,你怎麼個想法,你就會招感什麼樣果報。所以佛法告訴我們:無住涅槃就是你在心地上如何來轉依的問題。你要把這個方法弄會了,你是很受益的、很受益的,佛法的方法,就是它操作的一個原則,你抓到了以後,對你來說是很受益的。

乙十、彼果智分(分二:丙一結前問後;丙二標釋正答)

丙一、結前問後

前面是講到斷德,這以下講智德,這當中也是二段:一、結前問後;二、標釋正答。先提出一個問:

如是已說彼果斷殊勝。彼果智殊勝云何可見?

前面講到斷德,大乘的涅槃,這種無住涅槃是特別的殊勝,非小乘的偏空涅槃所能比;這以下講到大乘的智德,它殊勝的相貌,應該如何了知呢?這個斷德是偏重在斷除雜染,所顯現的一種寂靜安樂的無為功德;這個智德是偏重在修善來說的,我們修習種種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顯現這種有為的功德來說的:一個偏重斷惡,一個偏重修善,這有所不同。好我們看回答:

丙二、標釋正答(分二:丁一略標;丁二廣釋)

丁一、略標(分二:戊一牒前出體;戊二釋成其相)

戊一、牒前出體

回答也是先略標再廣釋。略標當中也先說明它的體性,再說明它的相貌。先看體性:

謂由三種佛身,應知彼果智殊勝: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

前面的彼果斷講到無住涅槃,這個彼果智講到三種佛身。三種佛身:第一個是自性身,自性身我們叫做清淨法身,這個清淨法身事實上它是理性,是一個無為的理性,他不能受用的;第二個受用身,第三個變化身,這兩個都是有為的功德,可以受用的,從大乘的角度可以自受用,也可以跟眾生分享,也可以他受用。這個地方是標出彼果智的體性──三種佛身,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這以下,就次第的把三身的相貌作解釋,我們先看自性身:

戊二、釋成其相(分三:己一自性身;己二受用身;己三變化身)

己一、自性身

此中自性身者,謂諸如來法身,一切法自在轉所依止故。

這個自性身就是如來的清淨法身。什麼叫法身呢?就是一切法,這個地方的法,不是指生死的法,是指清淨的功德法,無量無邊的三昧、無量無邊的陀羅尼,一種大功德法,他具足這個自在轉的妙用,所依止故。簡單的說,法身是大功德法所依止的,這種法是自在的法所依止的。這個法身常住的觀念,對大乘的修行是很重要。小乘人他沒有所謂大乘常住三寶的觀念,你看我們放蒙山也好,做完法會,念南無大乘常住三寶。什麼叫做常住佛寶呢?你說佛陀沒有住世了,佛陀的應化身滅度了,佛陀的法身是遍滿。

所以在大乘當中,有很多的法門是不共聲聞人:第一個念佛,感應道交。聲聞人沒有說遇到困難的時候,念佛、念觀世音菩薩的,他認為這是無稽之談,這些人都入涅槃了,他不出來;念佛不同,本尊相應法不同。第二個受戒不同,大乘佛法能夠在因緣不具足的時候,開緣在佛前自誓受戒。為什麼?佛陀沒有滅度。你至誠懇切,會招感佛陀的證盟受戒。第三個懺悔,大乘佛法在因緣不具足的時候,可以開緣在佛前懺悔。為什麼?因為佛陀法身常住。

所以這個法身常住的運用,在整個滅惡生善當中是很有用的,這個就是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是名法身。好像說,有一個月亮,你準備水的時候,月亮顯現了,一個影子;但是你把水收起來,我們看不到月亮的影子,但月亮還是在的。這個月亮是誰呢?就是法身。他沒有顯現,但是佛陀那個明瞭的心性,你不斷的憶佛念佛,他是如來悉知悉見的,你一憶念他,他的光明就照攝你,這是大乘佛法一個很特殊的傳承。當然,這樣的一個法門修持,是來自於我們認為佛陀有法身,這是第一個觀念。法身是佛的第一個智德。看第二個受用身:

己二、受用身

受用身者,謂依法身,種種諸佛眾會所顯清淨佛土,大乘法樂為所受故。

這個受用身就等於是報身,就是他是依止法身而起的。他有什麼作用呢?在諸佛的這種大法會當中,顯現這種清淨的佛土,這個地方的佛土指的實報莊嚴土,佛陀現出微塵相海身,安住在實報莊嚴土,為地上菩薩說法。說法得到什麼利益呢?使令初地以上的菩薩得成就大乘法樂。這個受用身主要加被的根機,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他現出的是無量莊嚴、無量相現的微塵相好身。第三個跟我們比較有切身關係的變化身:

己三、變化身

變化身者,亦依法身,從睹史多天宮現沒,受生受欲,逾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諸苦行,證大菩提,轉大法輪,入大涅槃故。

變化身也是從法身的理體,這種大功德法所依止的這種清淨法身顯現出來的。他是怎麼顯現呢?有八相成道:

第一個,從兜率天沒。賢劫千佛,他要來人世間之前,都先到兜率天示現,最後消失掉。消失掉以後,第二個受生,佛陀為了要起信於眾生,說這個佛陀是哪裡來的?他也是隨順我們的因緣,有母親的受生,不是從石頭跳出來的,為了要起信眾生。第三個受欲,佛陀也示現結婚生子,佛陀也經過我們眾生受欲的過程。

第四個逾城出家,佛陀在享受五欲快樂的時候,體驗到這個老病死的無常,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佛陀就騎著白馬,跳出王宮,出家修行。

第五個往外道所,修諸苦行,佛陀在成道之前是修苦行的,有六年的苦行,六年的苦行主要是要降伏外道,因為外道認為:一個人沒有經歷苦行的修持,他所覺悟的真理一定是不究竟的。所以為了起信外道,佛陀也示現飢餓的苦行,一麻一麥,後來受了牧牛女的牛乳粥的供養,精神體力恢復了,才開始打坐、思惟緣起。

第六個證大菩提,證大菩提以後開始轉大法輪,轉五乘的法門,最後佛陀因緣結束的時候,入大涅槃。所以佛陀的智德──法身、報身,對我們最重要的當然是應化身,因為佛陀要是不說法,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讀到──現在的《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這些經論都不存在了。這個地方是一個略說。

我們今天先講到這個地方。我們講涅槃跟菩提(後面也會講到)這兩個功德,其實都以轉依為相,轉依。這個轉依是這樣子,轉依的是用道理來轉你的內心,簡單的講就是這樣。我們如果把生命分成過去、現在、未來,我們已經經歷過的叫過去,還沒有經歷的叫未來,過去是固定的,但是未來是有無量可能性,是變化的。

我覺得我們一個修行人,你經常要問你自己兩件事:第一個,你從什麼地方來?第二個,你將往哪裡而去?你經常用這二句話來問你自己。一切法是因緣生的,你說這個人很莊嚴,哦,莊嚴從忍辱中來,他過去有忍辱的功德;這個人很長壽,長壽從慈悲中來;你看這個人他的資具非常的豐富,吃的很好、住的也好、穿的也很好,這個人他過去生有佈施,他從佈施中來,富貴從佈施中來:我們看到你現在,就知道你的過去。所以我們現在的身心世界,有很多你感到很滿意的地方,安樂的果報,有些地方是你不滿意的地方,你從你自己的得失當中,就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

但是,其實第一句話還不重要,我們看到過去給自己一個反省而已;更重要的是,你將往哪裡而去?佛法是重視未來的。我們看到一個人福報很大──他的富貴、受用很好、權利也很大,在社會上是一個很有權勢的人;這個人心中要不明白佛法道理,這個人他有好的過去,但是他沒有好的未來:他從善處中來,但是他未必往善處而去,未必。

我們現在學佛做了一個佛弟子,我現在的果報,我實在非常不滿意,但是沒關係,你輸掉了過去,你不能輸掉未來。一切法是因緣生,你只要把成就功德的因緣具足了,未來的功德就自然出現了。所以我們今天學這個經論,你就是:第一個明白道理,第二個如何來運用。學習佛法,第一個是明白什麼是佛法?第二個是如何運用佛法?誰能夠掌握佛法的緣起論,誰就能夠掌握未來。

我認為一個人掌握過去,沒什麼了不起的,你現在很快樂、福報很大;但是你沒有未來,你的快樂到今生結束了。你看一般人沒有學佛法,我們敢講──很少人有未來的。他甚至於連來生都不相信!他根本就不可能作來生的規劃,一個人沒有願望的引導,臨終的時候是顛倒的,他沒有方向,隨業流轉。

所以第一個,我們對來生有一個願望,臨終的時候,一切諸根悉皆敗壞,一切色身都消失了,這個時候我們的願王現前,清淨的願力現前,你願意到淨土去、願意做增上生,都能夠得到滿願。所以這個轉依的意思就是說:你如何用佛法的道理來轉變你的內心?你的內心轉變了,你就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了。所以我們現在對自己的果報不滿意,那沒關係,那是過去的讓它過去啦,重點是一個人忽略了過去,如果你連未來都忽略了,那你今生是空過了,因為過去是不能改變的,但是未來是有無窮希望的。

所以我希望大家經常靜坐的時候:你從什麼地方來?反省一下,你自己有什麼優點、缺點?這些會留下心中的痕跡,一定你是有這樣的造作。那沒關係!我知道我在轉依的時候,我要偏重在轉變什麼?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將往哪裡而去?你的生命規劃,規劃好了沒有?這是一個重點。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