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一九頁,子二、由義處。

這一小科是講到說語義,是所知相的最後一科。這一科是以所知相生命的三種相貌──依他起相、遍計所執相跟圓成實相,以這三相來融通大乘的因果叫做說語義。前面講到由德處,是融通大乘的果地功德。關於大乘的果地功德,前面講到佛陀自受用跟他受用的功德,有二十一種功德。這二十一種功德會歸起來,就是最清淨覺,是由一念清淨圓滿的覺悟所產生的二十一種功德。這個清淨圓滿的覺悟,是所有功德的根本。什麼是清淨圓滿的覺悟呢?

本論提到兩個重點:第一個是遍計本空,第二個是依他如幻。從修行的次第上來說,我們在修行智慧的時候,第一個應該要修學遍計本空的觀照。這個觀照所面對的所緣境,是我們心中的遍計執,這個遍計執對外境來說是色聲香味觸法,對內心來說就是一種自我意識。我們應該用空觀的智慧,空掉內在的我跟外在的法,使令我們的內心能夠趨向清淨平等的無住法界──內不見有人,外不見有法,而進入平等無住的法界。這種無住的法界,能夠慢慢的培養出清淨法身的功德,使佛陀的生命能夠超越時空,恆久的住世──這個功德就是由遍計本空所成就的。

成就遍計本空以外,我們應該加修依他如幻。前面的遍計本空,是把我們的生命,回歸到我們一念的真如本性;這個依他如幻,則是從清淨的本性當中,依止大悲心,生起六度四攝的妙用。這個時候,

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

從清淨的心中,積集種種的福德資糧,修習六度的波羅蜜,來成就應身跟報身的功德莊嚴。這樣說的話,這最清淨覺主要的修行智慧,一個是遍計本空,一個是依他如幻。一個是把我們的心帶回本性,叫遍計本空;一個是在清淨的本性當中,彩繪成種種的依正莊嚴,這就是依他如幻。所以我們整個修行的智慧,基本上就是空觀跟假觀這兩個智慧的交互作用,由這兩個智慧的交互作用,慢慢的創造出二十一種的佛功德出來。

子二、由義處(分二:丑一引經;丑二釋義)

丑一、引經

前面是講果地的功德,這個地方講因地的修行,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是引經,第二段是解釋它的義理。這以下引用《大寶積經》,我們看論文:

復次,由義處者,如說若諸菩薩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謂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故;令入一切智智故;自知我今何假智故;催伏慢故;堅牢勝意樂故;非假憐愍故;於親、非親平等心故;永作善友,乃至涅槃為後邊故;應量而語故;含笑先言故;無限大悲故;於所受事無退弱故;無厭倦意故;聞義無厭故;於自作罪深見過故;於他作罪不瞋而誨故;於一切威儀中恆修治菩提心故;不悕異熟而行施故;不依一切有趣受持戒故;於諸有情無有恚礙而行忍故;為欲攝受一切善法勤精進故;捨無色界修靜慮故;方便相應修般若故;由四攝事攝方便故;於持戒、破戒善友無二故;以殷重心聽聞正法故;以殷重心住阿練若故;於世雜事不愛樂故;於下劣乘曾不欣樂故;於大乘中深見功德故;遠離惡友故;親近善友故;恆修治四梵住故;常遊戲五神通故;依趣智故;於住正行、不住正行諸有情類不棄捨故;言決定故;重諦實故;大菩提心恆為首故。

這個地方,無著菩薩引用《大寶積經》,來說明菩薩在因地要成就三十兩種法門,才能夠成就菩薩的功德。這當中有一個總說,謂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故,這一句話是三十二種功德的總稱。

身為一個菩薩,他的基本精神,就是要使令一切的有情眾生,生起利益安樂的希望。首先我們講一切有情,菩薩發願的對像是針對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只要是有生命,都是菩薩所要利益跟安樂的對像,包括天上的飛鳥、地上的眾生。這當中,菩薩應該怎麼去幫助眾生呢?這以下講出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利益,第二個是安樂。在次第上,菩薩應該先給眾生種種的安樂。這安樂的意思,就是菩薩應該假藉財物跟種種的資具來攝受眾生,使令他現生的生命得到安樂。他現生的生命得到安樂以後,他對佛法才能夠產生歡喜心跟恭敬心。

所以菩薩應該先用種種的事物資財攝受眾生,使令他安樂。接下來就應該用佛法的教授,使令他內心產生光明的智慧,讓他知道什麼該作,什麼不該作,讓他具足判定是非、防非止惡的力量,這就是利益。這個利益就是從他身心安樂當中,再進一步培養他的觀照力。這時候的利益,它所加被的不是今生而已,還包括他來世的安樂。

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面對一切的有情,許下一個心願,希望一切有情安樂,也希望一切有情利益。這樣的心情是什麼心情呢?是增上意樂,這個意樂的意思就是一種希望。為什麼把希望加上一個增上呢?

我們作一個說明。幾年前,美國有一個很大的企業公司,要招聘一個業務經理,它是要求有十年以上的實務經驗,這個時候有五十多位企業的高手來參加,總經理親自面試,結果有一個中年人被選上。他被選上以後,他覺得很驚訝,因為他覺得:其實大家實力都差不多,為什麼會選上他?上班以後,他問總經理說:為什麼這麼多的人應徵,你選擇我來上班呢?總經理說:其實你們的整個基本數據是很接近的,但是你有一點跟他們不同。我問這些人對成功的看法,他們都一致表示他們非常希望要成功,只有你說你一定要成功。

(哈──)所以當一個人說:我很希望把〈楞嚴咒〉背起來,這個人的〈楞嚴咒〉可能就背不起來。我們回顧過去很多很多的希望,其實都落空了,我們過去很多很多的希望,都是在猶豫不決當中,喪失很多機會。就是我們沒有把這個希望轉成一定,這是我們生命很重要的一個轉捩點;若我們永遠活在希望當中,我們永遠一無所有,這就是一個問題的關鍵所在。

所以佛陀的慈悲,加上一個增上,就是他這種希望,是有付諸行動的力量。所以宗大師說:其實所有的眾生,都想要使令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你看天人他在天上,看到人世間在造業,他也覺得很可憐;但是他只是我希望你們離苦得樂,他只是起這個念頭,那他一輩子就在那邊希望。只有菩薩叫做增上意樂,他能夠把他的希望付諸行動。

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希望,只是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但是增上的希望,他會從心中而付諸身業跟口業的行動,差別在這個地方。也就是說,菩薩應該要把使令一切有情安樂跟利益的希望,實際的去實踐,這個是整個菩薩的一個基本精神,謂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增上意樂故。這是菩薩整個三十二法的總標,這以下有三十二個別釋。我們看今天的《補充講表》,有三張。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為菩薩。這是出自《大寶積經》。大寶積的意思,就是佛陀教導菩薩如何來積集廣大的珍寶、教導菩薩如何修學種種的法門,叫《大寶積經》。這當中有三十八句,出自《大寶積經》,無著菩薩把它匯歸成三十二法,再把三十二個法濃縮成十六種業,這業是下面的業,我們先看第一個: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一(1)令入一切智智故(一展轉加行業)

這個地方先說明整個菩薩道的一個目標。我們在引導眾生的時候,會施設很多的方便;但是所有的方便,都是要使令一切有情,證入圓滿的無上菩提。這無上菩提就是一種中道的智慧,就是你不管施設什麼方便,你要使令一切有情,能夠正確的觀察一切的生命是即空、即假、即中,這叫做一切智智,這叫做輾轉加行業。這個地方,菩薩必須要施設方便,不是看到一切有情,都給他中道智慧,不是這個意思。你必須要依止方便,使令他輾轉的增上。

這個地方,智者大師的意思叫做為實施權,為了真實的功德而施設方便。但是為實施權,不要忘了權不能離實,你的方便不能離開你最終的目標,就是你施設的方便,不能跟你最終的目標相牴觸,叫做令入一切智智故。這個地方,是說明整個菩薩道的最終目標,就是你因地沒有走之前,先把你最後的目的、這個點標出來。這個過程當然有很多很多的方便,但是目標這個點不能錯,令入一切智智故。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二(2)自知我今何假智故(二無顛倒業)

當我們對一切有情的目標是確定的,我們希望眾生生起中道智慧,成就大般涅槃。這個時候,我們要不斷的去自知,不斷的去反省自己:我給眾生的方便是不是正確的?我有沒有產生錯誤顛倒的智慧?你本來是應該給他這樣的方便,結果你是不是施設錯誤了?菩薩應該不斷的用佛法的智慧來觀照自己,是不是在施設方便的時候有所錯誤?這個假智就是錯誤而顛倒的智慧,也就是說菩薩應該注意自己要安住在無顛倒業。有時候這個眾生你應該攝受,結果你訶責他,他本來內心已經是極度慚愧,你又訶責他,使令他挫折感更深;有的眾生你應該訶責他,你卻一再的姑息:這都是菩薩所犯的錯誤,就是你沒有安住在正確的方便。做為一個菩薩,每天要不斷的反省自己:我今何假智故,有沒有安住在錯誤的方便當中呢?這是菩薩每天要自我反省的。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三(3)催伏慢故(三不待他請自然加行業)

菩薩經過長時間的修習智慧,包括修習根本無分別智,進入到我空、法空不思議的平等法界,有時候也廣學種種方便的假觀,所以菩薩變成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對生命的觀察,是比一般眾生來得微細而且深遠,他往往能夠看到即將發生的事情。我們生命當中,一個人一定要等到事情錯誤以後,他才看得出來,這個人一生當中沒有什麼成就,大乘佛法也沒有什麼成就。

一個菩薩要能夠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就知道會有什麼結果出來,他能夠知人所不能知,見人所不能見,這個不是神通,這個是一種智慧的抉擇判斷。菩薩經過長時間的自修跟聽法以後,他心中產生智慧,就容易高慢,因為他往往能夠洞察先機,所以會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而產生一種高舉的現象。這個時候,菩薩應該善自調伏自己的憍慢,要修習無我觀。其實我們這一念智慧,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沒有真實的自我,只是平等法界的一個明瞭心性而已,這個時候叫做不待他請自然加行業。這個不待他請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就是為諸眾生不請友。照正常的儀軌,菩薩要攝受眾生、為眾生說法,都應該要眾生主動來啟請,菩薩才能說法。但是有時候眾生活在顛倒當中,他怎麼能夠啟請呢?這個時候菩薩知道:我這個時候來攝受他,對他一定有幫助。

所以菩薩能夠不必等待眾生的啟請,主動的降下自己的地位來攝受他,使令他得到利益。這等於是菩薩降低自己的身份,本來你應該等待別人的啟請,但是對方不知道怎麼啟請,這個時候菩薩能夠不待他請,主動的來攝受眾生。他能夠這樣做,是催伏慢故,菩薩不斷的在調伏自己,所以他不會覺得自己是高舉的、與眾不同。這個催伏慢心,我空觀是很重要的根本觀。我個人的體會:你每天不斷的拜佛,這個拜佛它的殊勝處,就是你那個頭剛剛著地的那種感覺是不錯的,那個頭慢慢慢慢的從上而下,當頭跟地上接觸的時候,那種感覺會讓你慢慢趨向於無我。所以頭著到地上,這樣的動作,對修無我觀是很有幫助。一個多拜佛的人,他能夠催伏慢故,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便。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四(4)堅牢勝意樂故(四不動壞業)

菩薩對於度化眾生的意樂,要不斷的加強,使令它堅強牢固,而不為一切惡逆的因緣之所動搖,這叫不動壞業。這個不動壞,在古德的註解上說:不要因為有情行種種的惡業,而動搖菩薩利益安樂有情的心情。也就是說,菩薩花了很多很多的精神體力來教化眾生,哦,眾生果然是有改變,開始受三歸五戒去修行了。但是沒多久,遇到惡因緣,他還是放逸了。菩薩看到這樣子,切不能夠動搖信心,因為生命的重點在過程,他曾經在佛法當中栽培善根,這個善根是不會失掉的。

我們不要用結果來論斷成敗。就是說只要他曾經用功過,這個生命就值得珍惜,那種力量是存在的。所以菩薩不要被那些成敗的結果那個風吹來吹去,所以你應該安住自己的意樂,你做你該做的事就好。乃至眾生曾經有三分鐘、五分鐘聽法的因緣,有拜佛的因緣,這樣子都值得慶幸,所以菩薩應該安住在堅牢勝意樂故,不要為外在一時的成敗所動搖。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五(5)非假憐愍故(無染系故)

前面是意樂的堅定,這個地方是這個意樂當中不能有雜染,利益眾生不能有雜染。什麼叫雜染呢?就是一種虛妄的憐憫心。這個虛妄的憐憫心,在古德註解上說:就是這個意樂當中夾雜著名聞利養的心情,所以無染系故,就是心不繫縛在名聞利養的雜染中。這個名利心是這樣子,我們經常說名利是不會誘惑人,是自己被它所迷惑──色不迷人人自迷。一般人為什麼跟名利接觸的時候會產生愛著呢?

這當中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們對名利心產生錯誤的認識,我們總是覺得這個名聞利養,是常住的、不壞的。我今天得到別人的恭敬,我永遠會得到別人的恭敬;我得到這個利養,這個利養永遠屬於我的:所以名利的價值,來自於我們對它產生常見,它才有價值存在。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對名聞利養應該修無常觀,就是說以四相觀之,這個名聞利養它是生、住、異、滅。沒有錯,它會生起來,它也會相續;但是它會隨時間而變化,變化以後,最後消失掉。你今天得到別人的讚歎,過幾年以後,別人把你忘得一乾二淨;你得到這個利養,你隨時會失壞。

所以這個名聞利養,當我們用無常觀來看它的時候,它的價值感就消失掉。其實名利之所以迷惑人,是因為我們用常見的思想把它包裝得很好。你把常見的包裝拿掉以後,其實它的真實相是生、住、異、滅的,那它就沒有什麼價值了。所以說無染系故,菩薩應該在意樂當中,在清淨的利益有情的意樂當中,善巧的把名利的雜染心,透過無常觀,把它一一的消滅掉。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五(6)於親非親平等性故(於恩非恩無愛恚故)

前面是對外在名利的調伏,這個地方是內在的一種情感。菩薩當然是有情感,但是要克制自己的情感。怎麼克制呢?就是對於親厚的眾生,對自己比較親厚的眾生,或者對自己比較不親厚的眾生,你應該要平等的教化,不要隨順自己的情感來教化眾生,這樣子容易造成人我的對立。

我們一般人做事情有兩種選擇:第一個,做你應該做的事情,這是一個值得讚歎的菩薩;第二個,做你想做的事情,這是生死凡夫。我們現在的思想一直在退步當中,你看古代的人,他們的生命當中,很能克制自己的感情,都是做自己該做的事。現在強調民主自由,誒,我自己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其實這個思想是傷害我們很深的,這個都是在鼓勵我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你整個生命都在情感當中,那你這個生命肯定是放縱煩惱的。所以這個地方講於親、非親平等心故,就是菩薩應該要善調自己的情感,做自己該做的事,平等的教化眾生。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五(7)永作善友乃至涅槃為後邊故(於生生中恆隨轉故)

這個地方是講菩薩在度化眾生,應該有始有終。永作善友,乃至於眾生進入到涅槃才能夠停止,即於生生中恆隨轉故。一個人名利心太重、情感太重,他心中的包袱就會比較多,壓力就會大,他就很難能夠長時間的行菩薩道。所以第七跟第五、第六有關係的。一個人內在的情感淡薄,外在的名利心也淡薄,他做什麼事就能夠比較持久,這個是很正常的,所以這個第五叫無求染業。內心當中不要去追求無常敗壞的這些雜染的名利,還有內在生滅一時的感覺,應該要有目標、有次第的去實踐自己的理想。

這整個七段當中,前面的七句都是屬於自我充實、培養正念,我們可以把這個地方當作菩薩的第一個階段,自我充實、培養正念。這個時候菩薩應該要在寂靜處,好好的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培養心中的智慧觀照。由智慧觀照當中,調伏慢心、加強意樂、消滅對名利的執取、善加克制自己的感情、增加自己的耐性等等,這個都是一種心地法門。看第六個法: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六(8)應量而語故(9)含笑先言故(六相稱語身業)

這第六法以後到第十二個法,是菩薩開始歷事練心,積集資糧。前面是自我充實、培養正念,那是心地法門;這個時候,菩薩從心地法門開始出來,付諸身業、口業的行動,開始從執事的歷練當中,去積集自己的福德資糧。

第八[應量而語故],菩薩在教誡眾生的時候,應該要應量的教誡,不能講得太少,講得太少他不明白;但也不能講得太多,你教誡得太久,他心生厭煩,就產生不了反省的效果。所以菩薩教誡眾生,應該應量而語,應該適可而止,達到效果就應該收了。

第九[含笑先言故],菩薩對一切有情眾生,應該主動的含笑,這個含笑就是面帶微笑,主動的跟眾生打招呼。為什麼菩薩要跟眾生打招呼,而不是眾生跟菩薩打招呼呢?因為菩薩是經過長時間的自我充實、培養正念,他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他也可以說是有福德資糧的人。這個時候,他整個生命的因緣,是在眾生之上,如果他經常保持嚴肅的樣子,眾生就不敢親近。所以一般來說,上位的人要主動的跟下位的問候,這是比較容易,因為下位的人,他實在是不敢親近上面的人,聖意難測!所以這個時候,身為上位的菩薩,應該要主動跟眾生打招呼,培養一種親切的氣氛,這叫做相稱語身業,這樣的語業跟身業,是相稱於自己的菩提心。

我們一開始就講過:你為什麼要修習這麼多功德呢?你所積集一切功德,只為了一個目的。你為什麼要拜佛?為什麼要去調伏煩惱?為什麼要去誦經?就是一個目的,謂於一切有情利益安樂故,你就是希望能夠幫助眾生,才做這麼多的事情。既然是這樣子的話,我們表現出來的身業、口業,應該要稱合自己的心意。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七(10)無限大悲故(七於苦於樂於無二中平等業)

當菩薩歷事練心的時候,面對三種有情眾生,應該要平等的對待。什麼叫三種有情眾生呢?第一個是苦惱的眾生,有些眾生前世沒有修習善業,而造了很多罪業,所以他身心是安住在苦惱當中;有些眾生他前生積集很多佈施、持戒的善業,所以他的生命安住在安樂當中;或者是無苦無樂的中庸當中。這個時候,菩薩應該要平等的來面對。也就是說,有些人他特別喜歡攝受福報大的眾生,有些人他特別喜歡攝受苦惱的弱勢團體,其實這都是有所選擇的度化,都是不對的,菩薩應該要平等的面對一切有情。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八(11)於所受事無退弱故(八無下劣業)

菩薩不但是要平等大悲,最重要是能夠對於所承當的事物,沒有退縮、怯弱的心情。就是你做什麼事,要有承當的勇氣、要有承當的勇氣。過去我曾經參加齋戒學會,齋戒學會參加十天以後,懺公師父要我跟這些學員長開一個檢討會。懺公師父坐在旁邊,我們大家討論:這次齋戒會辦得怎麼樣,很多的優點、也有很多很多的缺點值得改進的。最後討論結果,完畢以後,請懺公師父作一個總結。懺公師父只講了一句話,他說:敏則有功(敏就是很敏感的敏,不過這個地方的敏是很努力的意思,勤勉。)。我們先不論得失,只要你肯盡心盡力,這就有功德。

所以懺公師父經常講一句話說:我們不怕做錯事,就怕你不做事。就是說一個菩薩,我們不怕你做錯,沒有人第一步就踏得很對,而是要不斷的修正自己;但是你什麼事都不敢做,這是非常可怕的,因為這個是有明顯的聲聞種性在裡面。所以一個菩薩於所受事無退弱故,遇到事情,先不要管你做得好、做得壞、做得多、做得少,只要你肯踏出一步,這個就值得歡喜,就表示你這個人至少已經有承當的勇氣了,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無下劣業。這個下劣業,古德說:什麼叫下劣呢?就是聲聞人,他但求自度,於利他的事業,心生退卻,談到利他的事情,不要說做,他內心當中就害怕,這個就是聲聞種性,叫下劣種性。菩薩應該要培養自己承當的能力,遇到什麼事情,不要怕!盡你的力量去做,什麼事情都要跨出第一步。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九(12)無厭倦意故(九無退轉業)

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一定要有耐性、長久性,不要有厭惡疲倦的心情,做了幾年,不做了,這個就是退轉。其實這個十二跟十一,十一是承當,十二是持久,相對來說,十二是比十一困難,這個勇猛心易發,恆常心難持。這個退轉,一直是困擾很多凡位菩薩的一個共同問題。我們可以要求一個人發心去做執事,發心去弘法;但是要他持久,就是有困難。這個地方的問題點在哪裡呢?

孔夫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做事情有三種人:下等人他知道怎麼做,知之者,他知道怎麼做這也算不錯,這是下等人;好之者,就是他不但知道,他還有一種希望要去做,這是中等人;第三個是他已經樂在其中,開始做而且樂在其中,這是上等人。所以,知之者、好之者、樂之者,辦事情有三種人。這個地方,孔夫子的意思是說:在你的事業當中,不管你願意用什麼方式來表達你的菩薩業,你希望寫文章、整理資料做幕後的功臣,或者你願意站在講堂弘揚佛法,或者你願意做什麼利他的事都好。

你要記住一句話:你對於你所做的事情要保持歡喜,要從這個地方得到法喜、得到樂趣,你才能夠持久。如果你對於你的菩薩事業,永遠保持在勉強當中,這個是沒有辦法持久的。所以你一定要在你所從事的利他事業當中,從中得到樂趣,這個是非常重要──無厭倦意故。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十(13)聞義無厭故(十攝方便業)

菩薩有了承當力,有了長久的恆常心以後,就要不斷的聽聞正法,來成就自己攝受眾生的方便。這個聽聞正法,在古德的解釋當中,正法包括了一切的佛法,也包括了一切的世間學問。因為眾生他所需要的不完全只是佛法,這世間的因緣也不可以廢棄,所以菩薩應該要廣學一切的佛法、世間法,得到種種的善巧,叫攝方便業。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十一(14)於自作罪深見過故(15)於他作罪不瞋而誨故(十一厭惡所治業)

菩薩對於自己在身口意當中出現的罪過,要自我反省,而深自訶責。我們也說過,菩薩不是發了菩提心就開始歷事練心,他是有經過自我充實、培養正念的前方便,所以他是心中有了觀照力,才開始歷事練心。有了觀照力的人,跟凡夫活在妄想當中不同。有了觀照力以後,他遇到過失的時候,他會產生慚愧,訶責自己,讓自己的過失一天一天的減少,就是於自作罪深見過故,這個深見就是他的觀照力沒有失掉,自我反省的能力是時時存在的,經常用經律論的道理來觀照自己。

於他作罪不瞋而誨故,當然他觀照自己,他也很容易觀照眾生有過失,眾生有過失,我們不應該對以瞋心,應該要加以種種的教誨。在表面上,菩薩對眾生有時候是折服、訶責、處罰,也可能是攝受。不管折服、攝受,菩薩都不能夠安住在瞋心,這叫做厭惡所治業。這個所治業就是所對治的過失,可能是身業的過失、口業的過失、意業的過失,這個所治就是過失。厭惡就是遠離,菩薩應該要善巧的使令自己遠離過失,也應該使令一切眾生遠離過失,你要有這種能力。總而言之,就是於自作罪深見過故,於他作罪不瞋而誨故,就是要使令自己跟他人遠離過失。

菩薩應成就三十二法乃名菩薩:

十二(16)一切威儀中恆修治菩提心故(十二無間作意業)

這叫做無間作意業。菩薩應該在一切的行、住、坐、臥四種威儀當中,經常保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正念,就是你不斷的要作意這件事情。第十六於一切威儀中恆修治菩提心故這一條,《瑜珈菩薩戒》講得比較少,《梵網經》倒是滿強調這個觀念,來歷事練心,所以《梵網經》要求菩薩,不能經常忘失菩提的心念。

比如說你看到一隻蚊子,要講: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發菩提心,同生西方、同成佛道。就是說,對每一個眾生,你都要想辦法讓自己釋放出對他的善意,不管這個善意對他是不是有實際的效果,重點是菩薩應該在這樣的因緣當中,不斷的來修治自己的菩提心,總而言之,菩薩從自我充實,到最後的歷事練心,開始付諸行動。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於自作罪深見過故,這個地方我再說明一下。一個人如果沒有反省觀照的心,說實在的,別人怎麼勸諫也是沒有用的。所以一個人要改過,他自己要沒有覺悟的心,要別人幫他改過,幾乎是不可能的、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自己不想改,說實在沒有一個人能夠讓你改過,不可能。所以佛陀在《律》上說:

如人自照鏡,好丑生欣戚。

你自己不照鏡子,誰把鏡子拿給你都沒有用。所以,我們自己一定要不斷的自我反省,因為這是遠離過失的方法。這個地方我必須說明,你一定要在歷事練心之前,有一段自我充實、培養正念的階段。如果你還活在妄想當中,就出來歷練,這樣是滿危險的。因為你沒有產生自我反省的力量,這樣你在創造善業的時候,也在累積過失,到最後可能就功不償失了。好,我們先講到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