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一三六頁:
辛二、修道及究竟道位(分二:壬一結前起問;壬二略辨正答)
壬一、結前起問
我們這一段是講到大乘的唯識止觀,修習遍計本空,依他如幻的道次第。前面辛一是說明從一個資糧位到加行位、見道位,就是從凡夫的有所得的心情,來開始修行的內涵。這以下的修道跟究竟道,就是到聖人以後,他是如何修行呢?說明修道跟究竟道的菩薩,是如何來修習止觀的。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結前起問,第二個略辨正答。先看問:
如是菩薩已入於地,已得見道,已入唯識,於修道中云何修行?
這個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他經過凡夫的四尋思、四如實智,這個時候已入於地,已經成就了初歡喜地。入歡喜地的時候,他內心當中已經是見到聖道,見到了二空平等的真理,這叫做道,因為這個二空平等的道理,能夠趨向涅槃。這個時候在修道當中,他的功德還有很多還沒有圓滿,他內心當中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法門無量誓願修,所以他有很多很多的功德還沒有圓滿,這個時候他應該如何來修行呢?提出這個問。
壬二、略辨正答(分二:癸一先說修道可得轉依;癸二後明欲證精勤加行)
癸一、先說修道可得轉依(分二:子一顯意言境及由方便;子二顯經長時方得轉依)
子一、顯意言境及由方便
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先說修道可得轉依,第二個後明欲證精勤加行。先說明修道的轉依,這當中分兩段:第一個顯意言境及由方便,第二個顯經長時方得轉依。先說明他內心的狀態,跟他所採取的方法,再說明修行時間。先看顯意言境,這個意言境是說這個菩薩內心是什麼樣的意境?他這個意境是怎麼產生的?什麼方便產生的?看論文:
於如所說安立十地攝一切經皆現前中,由緣總法出世,後得止觀智故;
這個菩薩在見道位以後,他怎麼修呢?他的修行內涵,正如佛陀在大乘經典當中所說的十地法門,《華嚴經》講十地就講得很清楚,十地菩薩每一個都有他相應的修行法門。這以下作一個簡單的總相說明。十地菩薩的內心是什麼相貌呢?攝一切經皆現前中,就是十地菩薩的一念心,他不管攀緣什麼法界。
比如說他念阿彌陀佛也好、持〈大悲咒〉也好,他每一個法門都能夠攝持一切的義理,使令這個義理都能夠清楚的現前,在一念心當中,能夠轉大法輪,這是不可思議的意境。他能夠攝一切經皆現前中,他不管是修什麼法門,都能夠攝持所有大乘的經義,使令它現前。他怎麼能夠做到這一點呢?由緣總法出世,後得止觀智故,其實他一方面觀察一切法的總相,所謂的空性體性,一方面攀緣一切法差別的假觀,他也是修空觀、假觀而成就的。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同樣是空觀、假觀,這兩個法門是完全一樣,內涵是一樣;但是為什麼凡夫修空觀、假觀的時候,障礙重重;聖人修空觀、假觀的時候,是攝一切經皆現前中?因為我們凡夫修空觀、假觀的時候,內心有很多的情感在障礙我們,所以空、假二觀的智慧不能夠在內心很自在的開展出來,就是有煩惱障。我們在凡夫的時候,修了很多很多的善根,拜佛、誦經、持咒,但是這個善根的力量都不明顯。
為什麼呢?都被煩惱抵消掉了。這個煩惱的干擾太厲害,就是這個心動得太厲害。動得太厲害,你就很難把這個東西種下去。所以菩薩他誦《華嚴經》,他的讀本跟我們是一樣的,就是如是我聞……,他也是誦《華嚴經》,但是他誦《華嚴經》的時候,他能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只要讀誦一個偈頌,就能夠總攝佛陀一切的法門現前。
在《華嚴經》,佛陀講一個譬喻說:凡夫修習佛法的善根,就像一艘船剛開始要離開痛苦的此岸,離開的時候很困難,你看這個船要離開港口很困難,它努力的往外面跑,但是地心引力又把它吸回來,就是煩惱它不同意你修行。你所有戒定慧的修行,煩惱沒有一個同意,所以我們修行人,經常陷入矛盾當中。在家居士他不會矛盾?因為他就是隨順煩惱,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一旦你要修行,你的心就有兩種功能:一個是趨向於戒定慧的,一個是要你隨順煩惱,你內心當中,這兩個狀態不斷的在衝擊,真妄交攻。
就好像這個船要離開港口的時候,這個馬達是要船往外面跑,地心引力卻是往裡面吸的。但是當這艘船一旦離開港口,到了大海的時候,馬達可以關掉,船自然的一日千里,所以菩薩的修行非常輕鬆。所以有時候我們講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一聽就很可怕。
其實蕅益大師說:成佛之道最可怕的是三界生死這一段。就是你要離開港口這一段是最困難的,這艘船隻要一離開港口,後面沒有地心引力的干擾,它是一日千里。所以《華嚴經》上說:初地的菩薩,他一念之間跟佛法的相應,超過他以前在凡夫位的時候,資糧、加行、通達修一大阿僧祇劫所有的功德,比不上初地菩薩一念的相應。二地的菩薩一念的相應,就超過所有初地菩薩所有的功德,就是說他內心當中沒有障礙。
所以為什麼我們在凡夫的時候,要為菩提道求生淨土。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上說:雖然阿彌陀佛的淨土是三根普被,也攝受凡夫、也攝受法身菩薩,但是真正受益的是生死凡夫,因為三界這一關最難跳出去,這一關跳出去了,其實你的成佛之道後面是一帆風順,那個是自然的。你整天吃飯、整天睡覺,善根就是不斷的增長,因為他沒有負面的阻力,沒有煩惱的阻力。所以這個地方說:初地菩薩,他任運的修習空、假二觀,就能夠在一念心當中,攝一切經皆現前中,無量無邊的法門,他修習佈施、具足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有的功德都具足,那是一個不思議境。
子二、顯經長時方得轉依
經於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數修習故,而得轉依。
你看這個不可思議的功力,都還要經過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長時間的修行,才能夠去轉變他根本的生命相貌。什麼叫轉依?從本論來說有
兩個轉依:第一個是轉煩惱障得大涅槃,成就斷果;第二個是轉所知障成大菩提,成就智果。
這叫轉依,兩種轉依果,這個都是要經過無量阿僧祇劫的修行。
癸二、後明欲證精勤加行
為欲證得三種佛身,精勤修行。
為什麼要這樣用功呢?因為菩薩要成就三身:法身、報身跟應化身。法身、報身偏重在自受用,應化身是他受用。因為小乘的學者,他只追求偏空涅槃,他不追求三身;但是菩薩為了成就三身的緣故,所以必須要長時間的修行,這是他的目的。到這個地方,是把大乘止觀,從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的凡位修行,乃至於修道位的這種聖位的修行都講過了。
戊三、現觀差別(分二:己一問;己二答)
己一、問
這個地方是作一個比較。現觀就是真實智慧的現前。真實智慧當中,有小乘的智慧跟大乘的智慧,這個地方作一個差別、比較。
聲聞現觀、菩薩現觀,有何差別?
小乘的學者,他觀一切法空,入一種無所得的狀態;大乘的菩薩,也觀一切法空,內心也安住在無所得。同樣是無所得,大小乘有什麼差別?提出這個問。
己二、答(分二:庚一總標數;庚二別列釋)
庚一、總標數
答當中:第一個總標,第二個別釋。先看總標:
謂菩薩現觀與聲聞異,由十一種差別應知。
大乘的空觀跟小乘的空觀,這當中有十一種差別。當然大小乘是有交集的,大乘的空觀跟小乘的空觀都是無所得,這個是相同的;但是在相同當中,有十一種不相同的地方,這是菩薩應該了知的,叫差別應知,菩薩應該要知道這當中的差別,你才能夠簡別。
庚二、別列釋
我們先看這十一種差別:
一、由所緣差別,以大乘法為所緣故;
二、由資持差別,以大福智二種資糧為資持故;
三、由通達差別,以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
四、由涅槃差別,攝受無住大涅槃故;
五、由地差別,依於十地而出離故;
六、七、由清淨差別,斷煩惱習,淨佛土故;
八、由於自他得平等心差別,成熟有情加行無休息故;
九、由生差別,生如來家故;
十、由受生差別,常於諸佛大集會中攝受生故;
十一、由果差別,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無量功德果成滿故。
這當中的十一種差別,我們分成兩段來說明:第一段是總說,第二段是別釋。我們看總說的地方,由所緣差別,以大乘法為所緣故。小乘空觀的所緣,主要是四諦法門,就是苦、集、滅、道,而這當中的所緣還偏重在苦諦。小乘佛法修空觀的動機,是緣苦而發動的,就是觀察無常,他感覺到生命是變化流動的,所以他感到非常強烈的不安穩性,他認為生命沒有安全感。所以從苦諦的無常當中,他要找一個沒有變化的涅槃來安住,所以小乘佛法的空,是緣四聖諦而引生的,特別是這當中的苦諦。
大乘佛法的空,其實是緣一切的法門,所以智者大師說:大乘的空觀是緣道諦,他為了要廣修一切法門,才修空觀。因為你要修一切法門,一定要空作基礎,以有所得的心是不可能成就一切法門的。
小乘的空觀是緣苦諦而發動,
大乘的空觀是緣道諦而發動。
《梵網經菩薩戒》說,菩薩的空觀是什麼相貌?說是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你看菩薩的空觀,他是依止在現前一念心性,他是有明瞭性的,在一念心性的平台當中,方便勤莊嚴,就是斷惡、修善、度眾生。什麼叫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簡單的說,就是他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諦而不動。菩薩的空觀能夠斷惡,而且能夠修善、度眾生,他能在空觀裡面去修習善法,又能夠以無所得來度化眾生。
這一點聲聞人做不到,聲聞人的空觀只能夠斷惡,離苦斷惡這樣子而已,他的空就是這樣,他的所緣境就是苦諦。這是第一個總相的差別。也就是說小乘的空,基本上是偏空的,它不能有妙用;大乘的空是真空妙有,這是最主要的差別,就是所緣差別。
第二個別釋。由資持差別,以大福智兩種資糧為資持故。這個資持就是資糧力的差別。就是這個空觀,它背後的靠山有差別,叫資持。這個空觀是什麼東西在資持它呢?小乘的空觀主要是靠出離心跟四念處的善根,他從苦諦當中,產生厭惡生死、欣求涅槃的出離心,依止出離心,修行不淨、苦、無常、無我的四念處,以四念處的智慧來資持他空性的智慧,所以它是一個由少善根、少福德的資糧所產生。大乘空觀的背後,是由菩提心跟六波羅蜜的廣大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所資持。所以它這個空觀背後的資持點、背後的靠山是不同,一個是廣大的福德智慧,一個是微小的四念處善根,這兩個有差別。
三、由通達差別,以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前面是說明背後的資持,這個地方是說明它前面的通達點。小乘的空觀,它只能夠證得補特伽羅無我,就是我空法有,小乘知道五蘊的生命體是流動變化的,沒有一個真實不變的自我,這一點他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他對於一切因緣所生法,所謂雜染的生死、清淨的涅槃,這樣的執取是非常的嚴重堅固。
所以小乘的法執、對立性,是非常嚴重堅固的。所以我們說阿羅漢為什麼不敢來到三界?其實以阿羅漢的功力,他四果證得無生的功力,他來三界流轉是不會退轉的,他是有實力可以來的。那他為什麼不來三界呢?
其實在經論上說:主要是他心理上有障礙。他心理上有什麼障礙?我說明一下。他在因地的時候,修習厭離三界苦果的這個觀法,是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看三界就像火在燃燒一樣。當然剛開始的時候這是一個妙法,但是當他以這樣的觀法把三界厭離以後,留在心中的那個印象,對他行菩薩道變成是一種障礙。
所以為什麼菩薩剛開始修行的時候,一定要依止一念心性作平台,然後觀察法門是如夢如幻的,這個法門是暫時借用的,以如夢如幻的法門,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把這個煩惱調伏了,這個能對治的法門你也要把它忘掉,因為有的法門你不把它忘掉,以後你要成佛,這個法門會變成障礙。
譬如說厭離三界,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其實小乘的學者,他有足夠的功力來三界度化眾生,對他沒有任何的傷害,他的實力是夠的,但是他內心當中,對三界害怕的陰影揮之不去,所以對他要積集廣大的福德智慧,造成嚴重的傷害。就是他的法執太重,把雜染的生死法、清淨的涅槃法,那種對立性、真實性看得太嚴重。所以菩薩能夠如夢如幻,看到三界是如夢如幻的火,他知道其實這個火是心隨境轉。你說它是火,但是你觀察它是一個溫暖的火、冬天溫暖的火,它就不會傷害你。
所以大乘菩薩能夠觀察萬法唯識,境是由心所變現的,所以它這個思考模式,比小乘高明。所以我們在思考事情的時候,同樣在斷煩惱,有些思考模式你用了以後,要適可而止。你用得太厲害,雖然這個藥吃下去很有效果,但是你要注意它以後會有後遺症,有些法門你用的時候沒有後遺症。所以我希望我們在修習佛法的時候,對治煩惱,你當然要用藥,但是你用猛藥的時候,你要注意!你不能夠只是看眼前的利益──我把這個煩惱斷掉就好!這個藥性本身,在你成佛之道會不會產生後遺症,這個你也要評估。
小乘學者,他的我空法有,使令他在修習善法、度化眾生、成就成佛之道的後半段……,就是小乘的前半段他走得很順利,他離開三界了;但是他後面要從空出假,廣修一切福德、廣度一切眾生、趨向萬德莊嚴佛果的時候,他的後半段就很難走下去,因為他的法執障礙了他。大乘沒有這個問題,他到了初地走得很快,二地更快,這個地方有差別。通達,就是他後勁的通達是有差別的。
四、由涅槃差別,攝受無住大涅槃故。這個涅槃就是一個不生不滅的依止處、一個安樂處。小乘的涅槃叫做偏真涅槃,他這個涅槃是偏在真諦,對世俗的因果是沒有交集的。所以小乘的涅槃,基本上只能夠自受用,不能說我的涅槃跟你共享、我這個大般涅槃攝受很多眾生來我這個地方,不可能。大乘菩薩的涅槃叫做無住大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也就是說菩薩能夠假藉母胎來到三界裡面度化眾生,你看他到處跑來跑去廣度眾生,但是他的內心還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還是涅槃。為什麼呢?因為他的涅槃是無住。他不決定在生死、也不決定在涅槃,他永遠是走中道的路線,他的涅槃是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妙用。
五、由地差別,依於十地而出離故。小乘的空觀,這種空觀非常可惜,沒有大地的資持,而大乘的空觀有大地的資持。這個大地有兩層意思:第一個不動義,你看這個地,人車在大地上跑來跑去、動來動去的,大地它永遠不動;第二個大地有荷負義,負載眾生,所有的人、所有的房子、所有的樹木都要依大地,大地它能夠無怨無悔的來承當一切眾生、荷負眾生。這當中隨著他內心的功德增加,他從初歡喜地到法雲地,他地地不動的力量,使他對眾生的承當荷負的力量增長,依止這種承當力來出離煩惱障、所知障。
我曾經聽一個老和尚開示,他把菩提心解釋成責任感,這個責任感就是菩提心。我覺得這句話是有道理的。我們一般人要去做一件事情,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我想要去做,因為這個事情做了以後對我有好處,依止對自己有好處的動機做這件事情。當你度化這個眾生,這個眾生對你沒有好處的時候,你一定把他放棄掉,因為你一開始的動機,就是以一種好樂心去度化他。但責任感不同,我對你有責任感,你對我好,我對你也有責任感;你對我不好,我對你也有責任感:這責任感是超越好壞的,這叫大地。你看那個大地,你用乾淨的東西丟到大地,大地也是如如不動,也是荷負你,不論你怎麼樣,它就是不動。所以菩提心是建立在責任感,而不是建立在彼此的感情,感情是變化的,靠不住的。所以這個地方叫地,不動,在不動當中生起它的責任感。
小乘的空觀,它對眾生是沒有責任感的。在經論上說:小乘的學者在空性的涅槃當中,其實他很清楚的知道,他過去的眷屬在三界流轉,受了很多痛苦的折磨,他很清楚。他的內心當中沒有悲憫心,因為他認為這不是我該度化的,他沒有這個責任感。其實他不是不知道,他很清楚的知道,因為他內心當中的空裡面沒有大地。菩薩的空性當中有大地,他有名利不可爭、義務不可辭,他對弘揚佛法、度化眾生有責任感。
六、七、由清淨差別,這六跟七是合併,都是屬於清淨。這個清淨有兩個:一個是自受用的清淨,一個是他受用的清淨。先看自受用:斷煩惱習故,斷除煩惱習氣的差別。什麼叫習氣?就是說事實上他沒有這個煩惱,但是表面上看他好像有這個煩惱。
比如說這個杯子,以前裝酒,現在用水洗乾淨,但是你聞這個杯子還是有酒的味道。比如說,你看難陀尊者,難陀尊者以前貪愛的煩惱很重,但是他修小乘的四念處、我空觀以後,他已經把煩惱的根斷掉了,因為沒有我,誰起煩惱?心若滅時罪亦亡。但是你看難陀尊者看到女眾時,還是上下打量。你看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以前瞋心很重,他證得我空以後,瞋心的煩惱消滅,但是舍利弗尊者他的身影,映到一隻鴿子身上時,鴿子還是會恐懼,就是因為他的習氣還在。
菩薩是斷煩惱、也斷習氣,這一點是斷得徹底,淨佛土故。小乘的空觀,他沒有理想要成就一個佛的淨土;大乘菩薩不是,他觀一切法空,他總是想:以後要把自己福德、智慧的資糧,莊嚴一個淨土,蓋一個道埸,成就一個國土,把有緣的眾生攝受來這個地方修學,他有一種要成就淨土的目標。一個是自受用的清淨,一個是他受用的清淨,這個清淨是有差別的。
八、由於自他得平等心差別,成熟有情加行無休息故。小乘的空觀是自他不平等,他的空是有法執的對立;大乘菩薩的空是自他平等,他對一切眾生的感受是感同身受的,所以他能夠生起成熟有情的加行,他為了要使令眾生的善根成熟,不斷的努力,假藉方便度化眾生,而且是盡未來際沒有休息的。不過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一個菩薩能夠長時間的度化眾生,他的心一定要安住在無所得的平等心;一個人感情太重,他度化眾生好壞的心太強烈,他一定會產生很大的挫折感,這個地方我們一定要注意。我們經常看到經典上,讚歎菩薩沒有休息,其實他不是勉強,是任運的,因為他內心平等,所以他就能夠不斷的做下去。
九、由生差別,生如來家故。這個生就是安住。小乘的空觀不能安住在真如、真如家,小乘的空是心外求法,他的空是安住在心外的一個法上,他那個空是一個法。大乘的空是安住在內心,叫做現前一念心性、叫真如。所以佛陀在經典上說:小乘他不是真佛子,叫外子,只有菩薩才是真佛子。因為他沒有生如來家,沒有安住在真如的家。
十、由受生差別,常於諸佛大集會中攝受生故。這個地方是講果報。菩薩的受生在因地的時候,他能夠在十方諸佛的大集會中,這個大集會是實報莊嚴土,他能夠攝受,蓮華化生。你看小乘的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只要還沒有入無餘依涅槃之前,他的果報都是業報身,他不能生到實報莊嚴土,他只要還沒有達到四果之前,甚至於他在有餘依涅槃,沒有入涅槃之前,他那個老病死的身軀是不能夠解脫的。菩薩不同,因為長時間福德、智慧資糧的加持,他生在大集會中實報莊嚴土。
十一、由果差別,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無量功德果成滿故。這個地方講他受用的果,前面是講自受用的果。菩薩的一念空性,具足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的功德成就。不像小乘的空,是空空蕩蕩的一個素法身,什麼都沒有;它有萬德莊嚴的:這是有差別的。
佛陀在《法華經》上說:生死凡夫就像一個乞丐,在三界流轉,你作不了主,你自己也不能生產事業、也沒有資產。沒有資產怎麼辦呢?向人家乞求,完全靠你因緣的業力。因緣好,討一頓飯吃;因緣不好,這一頓飯就餓肚子。
就是我們生死凡夫,流轉三界中,內心沒有一個依止處,隨業流轉,就像乞丐。小乘的聖人好一點,叫做大富長者家中的清潔工人,他能夠除糞,把廁所掃得很乾淨,把三界的愛煩惱、見煩惱消滅了,還得到這個大富長者的照顧,有房子住、有正常飲食的提供,他覺得很滿意了。大乘的菩薩,他掌管這個大富長者所有的珍寶,做當家師,準備繼承佛位、準備繼承大富長者的階位。所以從這個譬喻就知道,小乘觀一切法空跟大乘觀一切法空,他的萬德莊嚴是有差別的。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清楚。
我們應該這樣說,成佛之道的確有兩個選擇,這兩個都是佛說。你可以先享受後痛苦,先甘後苦──先離開三界,反正小乘的方法很快,六生、或者是四生、或者六十小劫;但是你要是用小乘的方法修學,後面的路你就很難走下去,所以叫做先甘後苦。所以小乘一旦回小向大,他要適應大乘中道思想,就很困難、很難適應的。大乘菩薩前半段很難走,因為你要一個生死凡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這對凡夫來說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要求。但是這個菩薩,從剛開始的搖搖晃晃不斷的調整,等到他正常以後,他後面的路就走得很快,初地以後那個船開得很快。看你是要選擇哪一條路!
有人把眾生分成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這種人永遠活在過去,他沒有現在、未來,這種人叫下等人。你看一般的工人,他內心當中,他以前做什麼,他現在就做什麼,他一天過一天不思進取,活在過去。第二種人是中等人,他活在過去、也活在現在,這種人一般來說都是做中階的幹部。他有過去的經驗,但是他也隨時不斷的調整自己,作狀況的處理,就是他活在過去、也活在現在。
上等人是活在過去、又活在現在、又活在未來,他未來有理想目標:我現在做得不夠好,但是我未來有一個理想,我絕不放棄。這種人大部分都是做老闆,老闆都是活在未來。(呵──)你看老闆一天到晚在工廠現場走來走去,這公司沒有希望。一個老闆要想想這公司未來要怎麼辦?十年後要怎麼經營?所以你要走大乘路線,你實在要有一點目標才走得下去,否則你看到三界的痛苦,你就會害怕。當然你也可以不要害怕,你求生淨土,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路。到這個地方,是把大乘空觀的莊嚴殊勝,跟小乘單純的空觀作一個比較,勉勵我們應該要堅持這一條路,不要退大取小。
丁二、頌(分二:戊一自頌前義;戊二引餘頌證)
戊一、自頌前義(分二:己一四尋思;己二四如實智)
己一、四尋思
前面的丁一是長行,這個地方偈頌。偈頌有兩段:第一個自頌前義,這是無著菩薩自己做的偈頌;後面第二段是引餘頌證,引用其他的經論。先看自頌前義:第一個四尋思,第二個四如實智。先看四尋思:
此中有二頌:
名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
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
我們剛開始修四尋思的時候,就觀這個名──心中的思想,由這個思想產生了種種的義相,這兩個是互為客,這個互為客,客人當然是不決定,主人是決定的。就是你的思想影響外在的作用,外在的作用又會牽動你的思想,這兩個相互作用,但這兩個都是其性,它的體性都不決定,這應該要想一想,都是你的心變現的。於二亦當推,唯量及唯假,於二就是自性跟差別,這兩個你也應該推論,都是你心中的思量所假立的。所以四尋思的意思是先破名跟義,然後自性差別自然消失掉。
己二、四如實智
實智觀無義,唯有分別三,
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
真實的智慧──這個遍計本空的智慧現前的時候,我們觀察外境的這些差別作用是沒有體性的,這個是破所取相。義被破了以後,能分別的名、自性、差別也可以破除。為什麼破除呢,彼無故此無,是即入三性。因為彼義相不存在,能分別的名、自性、差別也不存在,這樣子就悟入了唯識三自性的道理。這個偈頌,等於是先破外境的所取相,再破能取相,這個前面說過了,這只是一個複習。
戊二、引餘頌證(分二:己一教授二頌;己二別五現觀伽陀)
己一、教授二頌(分二:庚一現觀邊;庚二真現觀)
庚一、現觀邊(分二:辛一先遣義想觀唯自心;辛二印空所取能取亦無)
辛一、先遣義想觀唯自心
這當中有兩段:教授二頌、別五現觀伽陀。二頌當中先看現觀。現觀當中先看第一段,先遣義想觀唯自心:
復有教授二頌,如《分別瑜伽論》說:
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
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
一個菩薩在禪定的寂靜心中,觀影這個影是外境的影相,看這個是好人是壞人、是得是失,你應該思惟:其實是你心中的聯想。這條繩子,你看它是蛇,你就產生害怕,它就扮演蛇的角色;你觀察它是蚯蚓,你內心就產生慈悲心:所以它是你自己定義的,觀影唯是心。你知道外境的體性是不決定的,你能觀的心──心中的聯想也慢慢消除,內心就安住在無分別智。這個地方是觀察外境是無自性。第二個是內心也是無自性:
辛二、印空所取能取亦無
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
庚二、真現觀
後觸無所得。
為了對治外境的執取,菩薩開始不再向外境追求,安住在內心,他已經知所取非有,知道這個外境的執取是沒有意義的,一切法是因緣生嘛,好壞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能取的心這種智慧的觀照,也覓之了不可得,最後後觸無所得,就入了這個現觀。觸就是證入,就證入了無所得的平等法界。就是先對治外境的執取,再捨離能觀的智慧,這個時候能、所雙亡,唯是一心,入平等法界,就證得無所得的真如。這個地方是把前面資糧位、加行位的修學到見道位的過程,再作一個重頌。
這個止觀,是一個心地法門,就是要經常的要觀照自己。我們發覺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他自己想改變。你去看一個修行人,如果他自己不想改變,你怎麼講都沒有用。一個人要顛倒,佛菩薩來也是沒有用。所以你不修止觀,你不想修觀照力,那你的生命就不會改變。你三十年前是什麼樣的心態、你是什麼樣的命運,你現在也是什麼命運,頂多你修一點福報而已。一個人要改變,是什麼要改變?就是他本身有在觀照。你做錯了,別人點你一下,有觀照的人,馬上能夠自己覺悟,然後改過。
所以所有的改變,都是在於自己的覺悟,別人只是點一下。為什麼有些人別人只是點一下,他就能改變?有些人點了半天,也沒有改變?因為他內心沒有觀照力。所以你看菩薩勸諫,講三次就好了,講多了也沒用,徒增煩惱、結惡緣而已。所以你一定要自己去觀照,別人講的話你才聽得進去。臨命終的時候,你說我顛倒了,我可能去執著某一個人跟事;但是為什麼有些人被臨終關懷時,講幾句話,誒,他就醒過來了?有些人顛倒,你怎麼講都沒有用?因為他內心的執取非常堅固,你怎麼講都沒有用。
所以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個情況──你自己想改變。你自己不想改變,誰也不能讓你改變,釋迦牟尼佛也不能讓你改變,因為你活在妄想當中,誰也沒有辦法,你要往火坑跳,誰也沒辦法。我們下一堂課馬上講到菩薩廣修六波羅蜜,成就廣大的福德資糧,你看菩薩修善、成就功德之前,先產生內心的觀照。你自己要有反省的力量,否則你這個菩薩道資糧力一修下去,誰也不能改變你,這個地方錯就一直錯下去。
所以你看菩薩修六度之前,先成就觀照力,然後再產生行動力。就是你有這個觀照,你在行動的時候,你隨時可以微調一下。一個有觀照力的人,起碼今生不會有重大的過錯,會有過錯,但不會有重大的過錯。一個人今生會產生重大的罪業,一定是沒有修觀照力,因為這個罪業不可能馬上產生,所有重大的罪業都是點點滴滴的,今天做一點,沒事;明天再做一點,也沒事;愈做愈大膽,然後罪業愈造愈大、愈造愈大。為什麼他這個罪業在生命當中能夠連續那麼久呢?我相信一定很多人點過他,但是有什麼用!他自己不觀照,誰點你也沒有用。
所以說,你內心當中有真實在觀照,我們不敢說你沒有過錯,但是你起碼不會有重大的過錯,因為你有小過錯就可以調整過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真實的行六波羅蜜行動之前,菩薩要先修觀照,有了目標以後再修觀照,然後再採取行動,是這個次第。這個地方大家要想一想它的差別。好,我們講到這裡。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法師上課提到大乘菩薩的修法,是先修戒、再修慧、修禪定。請問想修大乘的行者是否應先修戒、後修解門、再修行門?
【師父答疑】:這個解門跟行門,你不可以這樣分開來。因為你都不行門、不拜佛,你心靜不下來,你解門也讀不下去。所以我不同意把解門跟行門切開。這段時間完全解門、這段時間完全行門,其實這樣的分法是不對的。你可以不成就禪定,但是你要成就寂靜的力量。如果你沒有行門,完全看書,我看你身體也受不了,沒多久就高血壓。(哈──)因為看書都是分別。因為行門它是安定,你拜佛、持咒都是無分別,安定,而且這當中有佛力的加被,你念佛,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念〈大悲咒〉,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這些都可以滅罪。一個人如果不從行門上作懺除罪障、積集資糧,你修習解門,你身體的病痛障礙特別多。你光是自己的障礙就衝不過去,不要說度化眾生!
所以我覺得解行不能分開,解行是不能切割的。禪定跟智慧是可以有次第,我們剛開始偏重智慧,這是對的。因為你沒有智慧,遇到禪定你就迷惑,它的誘惑力太大。但是你雖然修智慧,你這個智慧也要有一點寂靜的力量,就是行門的定課。我再強調行門的定課不是寂靜而已,如果只是寂靜,那跟外道差不多,這當中有不可思議的三寶加持力,你在拜佛、念佛的時候,有三寶滅除罪障、增加福報的力量,那是我們所有佛弟子的根本,就是歸依。如果你對念佛、持咒產生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你都不相信,那你連三歸依都不如、你連佛弟子都不是。佛法是重智慧,但是它這個智慧剛開始是帶一點宗教情操,就是對三寶的歸依,你相信三寶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
所以我認為行門跟解門是不能分開的,而且初學者行門的時間要多於解門的時間。你妄想那麼重,你聽佛法也聽不懂。其實佛法是這樣,我自己讀佛學院讀了三年半,佛法跟讀世間的學問不同。讀世間的學問,你讀科學,你一本書要讀到通。佛法你讀一句算一句。你說我這一堂課都昏沉,突然醒過來聽到一句,誒,不錯。明天要是打瞌睡,醒來又聽到一句,也不錯。誒,這個點點滴滴的累積,聽十年下來你也開悟了。(呵──)為什麼開悟呢?因為我打妄想、昏沉、掉舉的時候,我總有空檔,我不可能一天到晚打妄想,總有空檔。(哈──)這個佛法就在空檔的時候滲進去。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議,你只要讓它滲進去,它就永遠不會出來,這個三寶的力量不可思議,叫金剛種子。只要你在妄想的空隙有佛法的力量進去,就不可思議,它就慢慢增長,你就會慢慢覺得:誒,我這樣做是不對的。
所以我剛剛講:一個人要改變,一定要自己覺悟──誒,我昨天這樣做是不對,我應該要調整一下自己。誒,你就慢慢進步。為什麼進步呢?就是那個觀照力慢慢現前。為什麼觀照力現前呢?你就是打瞌睡醒過來的時候,聽到這幾句話。所以修學佛法不要太急躁,好像一定要每一堂課都聽得懂。我今天聽兩句、明天聽三句,點點滴滴,不思議心,不思議變,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議,它永遠不會退失。所以說剛開始,先拜佛、修懺、修習福報,但是行門可以比解門稍微多一點,這兩個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