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八頁。
癸二、成差別轉
我們這一科講到依他起相,依他起相開出來有十一個識,這十一個識當中,前面所說的十八界,是構成整個生命的一個自體。就是不管你是因地的造業、果報的受用,都是要有根、塵、識,才能夠完成圓滿的因跟果的建立,前面是講和合轉。但是根、塵、識在生命當中,的確有很多的差別相,說明依他起的差別。前面是講依他起的自體,這個地方講差別。
癸二、成差別轉(分二:子一總問;子二別答)
子一、總問
這當中有兩科:一、總問;二、別答。我們看總問:
何故如說世等諸識差別而轉?
何故如說世等,怎麼知道這個世等六識,是整個依他起的差別而轉呢?前面有五個識是構成根、塵、識的一個生命自體;這以下的六個識,怎麼知道它是一種差別呢?它到底有哪些差別呢?就提出這個問。我們看以下的回答,這個回答就把這個差別相作一個說明,我們看論文:
子二、別答
無始時來,生死流轉無斷絕故;諸有情界,無數量故;諸器世界,無數量故;諸所作事,輾轉言說,無數量故;各別攝取,受用差別,無數量故;諸愛、非愛業果異熟,受用差別,無數量故;所受死生種種差別,無數量故。
這個是從因緣果報的角度來說明生命有六種差別:
第一個叫做世識(世間的世)。就是說眾生無始劫以來,在生死流轉當中,他是有過去、現在、未來生命的差別,就是有他時間前後的相續相。你今生是一個女人的根、塵、識,用女人的心來依止這個根,去了別六塵的境界;你來生可能是一個天人,那這個天人又有天人的根、塵、識。所以在無量的流轉當中,這個根、塵、識的確有過去、未來、現在的差別。你有前生的根、塵、識,有今生的根、塵、識,有來生的根、塵、識,這個地方是約著時間的相續,構成一種差別。
第二個數識,這個數識,諸有情界,無數量故,這個是講空間的正報。六道眾生當中,它的正報有它種類的差別,比如說:相貌有不同、壽命有不同,東方人跟西方人他的相貌、壽命的長短,都有很多的差別,這個數識是形容正報的種類差別。
[諸器世間,無數量故],這個是處識,處是講依報的差別,每一個有情的根、塵、識,有他所依止的環境。你說這個道場,有山林道場、都市道場、鄉間道場,有很多差別。
[諸所作事,輾轉言說,無數量故],這個是言說識。這個根、塵、識在產生造作的時候,彼此之間要去傳遞思想,要假藉言說來表達內心的思想,所以必須有言說識來表達。比如說:古代的人(古代的人跟現代的人在表達有所不同,古代的人他的表達是比較含蓄,中國人古代有這種中庸的思想),你跟他提出一個建議,他明明心中不同意,他就說:這件事再看看!再看看!但是現代人講話就直接了當。所以古代人在思想的表達上,他是預留很多空間,他不把這件事情做死。所以根、塵、識在表達當中,的確有它不同的思想。
[各別攝取,受用差別,無數量故],這個是講自他差別。每一個根、塵、識有它的攝取,這個攝取就是它的六根能攝取,有它所受用六塵的差別。也就是說,你的根、塵、識跟他的根、塵、識的確不同,你的六根跟他也不同,你這個能分別的分別心,你的六識跟他也不同,你們所受用的六塵也各自不同,這就自他差別。
[諸愛、非愛業果異熟,受用差別,無數量故];所受死生種種差別,無數量故。這個是講善趣、惡趣死生識。每一期生命當中的根、塵、識,有它苦樂的不同;死亡跟受生的時候,這個生、老、病、死也有很多的差別:這個差別,每一個人都不同,有無數量的差別。所以,我們講眾生無邊,因為他的因緣果報,這個根、塵、識是很多差別。
北宋有一個大文學家叫做黃庭堅居士,這個黃庭堅居士從小就非常聰明,很會讀書。但是他有一種很特殊的情況,就是他從小經常做同樣一個夢,經常夢到吃芹菜面(哈──)。他醒過來以後,這個芹菜的味道就跟真的一樣,有真實受用的感覺一樣。後來一直到他二十五歲考上了舉人,就被派到某一縣去做縣官。他二十五歲這一年,也同樣做了吃芹菜面的夢,這時候夢得很清楚。他夢到他從官府出來,經過什麼小巷,到哪裡去。他醒過來以後,整個夢境非常的歷歷分明,他就照那個夢境,去找夢裡面的影像。
他離開了官府,誒!果然經過幾個拐彎以後,就在小巷里面找到一個小戶人家。敲門以後,一個老太婆出來應門。到了客廳以後,他看到這個客廳供奉一個牌位,桌上有很多的水果,中間放了一碗芹菜面。(哈──)一問之下,這個是老太婆的女兒。她說:我這個女兒,她一生當中就是吃素、念佛、誦《金剛經》,讀書,不結婚。這個時候,黃庭堅就問她:你這個女兒以前住的房間,可不可以借我看一下?她就帶他到她女兒的房間。一打開,黃庭堅居士看到這個房間,就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後來在櫃子上找到一個箱子,把箱子打開,上面是一本《金剛經》,下面壓的都是她以前所作的文學著作。黃庭堅居士看了以後,非常的驚訝!他今生當中最得力的幾個著作,跟他前生的思想完全一樣,所以他很感慨說:書到今生讀已遲!。
就是說我們這個根、塵、識,你現在有現在的分別心,有些人有煩惱、有善根,各式各樣的分別心。依止你現在的根,你是一個男人的六根,或女人的六根,去受用你種種的六塵。在整個根、塵、識的變化當中,其實它有一種相續的作用,就是我們也會繼承前一生等流性的根、塵、識,雖然繼承,但是它也產生變化。你看他前生是一個女眾,今生變成一個男眾,他的根、塵、識完全不同,但是你說完全不同嗎?那也未必!他的內心也有一些等流的思想存在。所以研究依他起的因緣果報,就是它有一種變化性,但是它也相續,相續而變化,變化而相續,你要掌握這兩個宗旨,你就能夠掌握整個生命的緣起,這個依他起就是不離開這個道理。這個地方是說明依他起相有它的自體跟它的差別。好,我們看壬二的成唯識性:
壬二、成唯識性(分三:癸一問;癸二答;癸三結)
癸一、問
前面是約著開的角度,把依他起開展出十一個識,有它的自體,有它的差別;這以下是把它作一個縮合。前面十一個識的因緣果報,其實會歸起來,不離開我們眾生的現前一念心識。成立唯識無義的道理,這當中有三段:一、問;二、答;三、總結。先看問:
復次,云何安立如是諸識成唯識性?
我們怎麼知道前面所安立的依他起相,這個六根、六塵、六識──種種依他起的諸識,它不離開一念心識,而安立了唯識無義的道理呢?怎麼知道這個根、塵、識它不離開我們一念心識?它都是一念心識所變現的?提出這個問,這以下回答:
癸二、答(分二:子一標釋三相;子二廣辨三相)
子一、標釋三相
回答當中有兩段:一、標釋三相;二、廣辨三相。先作一個略標,再廣泛的解釋。先看略標:
略由三相:一、由唯識,無有義故;二、由二性,有相有見二識別故;三、由種種,種種行相而生起故。
這個三相,第一相是個總說,二、三是各別釋。我們先看總說:由唯識,無有義故。簡單的說,這十一個相就是我們一念心識所變現。不過這個地方的唯識無義,它的緣起偏重在第八識初能變的緣起,就是第八識變現了根、塵、識,這個時候它還不去探討根、塵、識的相互作用,就是第八識它如實的把這個業力,變成一個男人的根塵識、或女人的根塵識、或者螞蟻的根塵識、天人的根塵識。那第一段由唯識,無有義故所要表達的,就是阿賴耶識的初能變,作一個總說。
第二個由二性,有相有見二識別故。這個地方是講前五識的受用,就是根、塵、識被第八識變現出來以後,前五識依止五根去攀緣五塵,產生了見、相二分。這個地方是偏重果報的受用,開始去受用果報了。第三個由種種,種種行相而生起故,這個種種就是第六意識。前五識取到五塵的境界以後,開始由第六意識作種種分別,這個分別的相貌是很多很多的不同,所以叫種種、種種,就產生很多差別的行相。所以第三種的相,是約著第六意識的開始造業。
在天親菩薩的《三十頌》,他解釋依他起是三能變:初能變、二能變、三能變。這個地方也類似這個意思。這個初能變是約著第八識變現的根、塵、識;第二個能變是約著前五識依止五根,去受用五塵,對果報苦樂一種直覺的感受;第三個能變就第六意識開始在果報當中,產生一種新的造業:由此而構成所謂因果的相續,這因果的相續都不離開一念心識。這個地方是作一個略標,這以下廣泛的解釋:
子二、廣辨三相(分二:丑一征;丑二釋)
丑一、征
廣泛解釋當中,先征,再問。
所以者何?
怎麼知道這個三相都不離開一念心識呢?
丑二、釋(寅一辨唯一相;寅二辨具二相;寅三辨具三相 ;寅四辨立義識)
寅一、辨唯一相
釋當中有四段:一、辨唯一相;二、辨具二相;三、辨具三相;四、辨立義識。這四科當中,這個一相在論文當中沒解釋,它是由第四段辨立義識來解釋一相,所以這個解釋其實就是三相而已,因為立義識就是在解釋辨唯一相的道理。我們先看辨唯一相:
此一切識,無有義故,得成唯識。
這個地方的此一切識是泛指所有依他起的十一個識,這整個六根、六塵、六識的識,其實都是我們阿賴耶識善惡種子所變現的,離開了現前這一念現前明瞭的阿賴耶識,就無有少法可得,這樣子成立了唯識的道理、萬法唯識的道理。這個地方的重點,偏重在阿賴耶識初能變的緣起,就是阿賴耶識它由於我們強大的業力,而變現一個根、塵、識,但這個根、塵、識之間還沒開始作用,這個是比較微細的,唯識的第一個能變。
寅二、辨具二相
有相見故,得成二種。若眼等識,以色等識為相,以眼識識為見,乃至以身識識為見。
這個時候根、塵、識開始相互作用。這個地方有相見故,有能見的見分跟所見的相分,就構成了二相。什麼叫二相呢?就是眼等五識,以色聲香味觸等五塵來當做所緣相。以眼識為見,乃至於以身識為見,也就是說以五識去依止五根,來受用五塵,那這個地方就產生果報的受用不同。比如說我們現在從緣起的角度,我們每一個人的阿賴耶識當中,累積很多的種子,而變現了你的根塵識。身為根塵識,你一定有受用,比如說你去受用這個佛像,你受用佛像的時候,第一剎那第六意識還沒活動,就直覺的時候,你用你的眼睛來看佛像,眼睛是能見,佛像是所見,那麼見分、相分和合就構成了二相──每一個人看這個佛像,你所取到佛像的光明度、莊嚴度各各不同,這是二相,就是前五識的自性分別。這個分別,這個見分、相分的二相,它也不離開你一念心,所以二相是五根、五塵、五識開始作用,這是偏重在一種直覺的果報受用。這個三相是最重要,講到第六意識開始出來主導:
寅三、辨具三相(分二:卯一顯自意識;卯二敘一類計)
卯一、顯自意識(分二:辰一長行;辰二頌)
辰一、長行(分二:巳一標;巳釋)
三相當中,主要的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當中有長行跟偈頌。長行當中先看標:
巳一、標
若意識,以一切眼為最初,法為最後,諸識為相,以意識識為見。
這個第六意識,它的活動範圍就非常的廣泛。怎麼說呢?它以一切的眼為最初,眼所見的這個色塵為最初,乃至於自身的法塵為最後,也就是說它能夠通緣整個六塵的境界。所以從第六意識的角度,諸識的所緣都是屬於它的相分,包括六塵都是第六意識的相分,以第六意識的明瞭性為見分。這一段是說明:當我們前五識依止五根,攀緣五塵的時候的第二念,這個第二念開始帶動第六意識,變成了所謂的五俱意識。這是一個總標,以下解釋:
巳二、釋
由此意識有分別故,似一切識而生起故。
因為第六意識有強大的分別功能,所以它能夠總攝一切的五識來生起共同的作用,它總攝五識。我們作一個說明,這個地方先說明強大的分別。這個前五識的分別叫做自性分別,它對於境界的受用,只有一種直覺的感受,感到苦、感到樂;但這個苦樂的感受一剎那就過去,因為它不能攀緣過去,也不能攀緣未來,它只能夠當下、當下、當下,每一個當下去接觸這個影像,產生當下的感受,感受完就要放掉,它不能夠把前面的感受記錄下來,不可以!它不能累積,所以叫做自性分別。第六意識有三種分別:它有自性分別,也有隨念分別。這個念就是一種意念,它能夠把你過去的經驗全部累積起來,你過去對他好、對他不好,他完全能夠記住,就是因為第六意識,它能夠把過去的種種影像作一種累積。
第二個它還有計度分別,它對於沒有發生的事情,也能夠生起種種的觀想跟預測。所以說這個第六意識,它不僅能夠夾帶前五識去感受當下的境界,他也可以回憶過去、預想未來,產生一個強大的分別。所以我們這樣子講:當生命的依他起從初能變的一相、到二相、到第三相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準備開始造業了。也就是說第六意識,它有兩個特色:第一個、它的活動範圍特別廣大。前五識只能夠攀緣各自的塵境,眼識只能夠攀緣色塵,乃至於身識只能夠攀緣觸塵;但第六意識能夠通緣五塵,所以它的活動範圍特別廣大。第二個、第六意識造業的勢力特別強,因為它有念心所,能夠回憶過去;它有尋伺的覺觀心所,也可以預測未來:所以它的造業力強。
《八識規矩頌》: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的《八識規矩頌》形容第六意識說:身為第六意識,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就是我們的生命體,這個心的造業功能,第六意識最強大了,而它所造的業,引導阿賴耶識去投胎、去承受一個新的果報。這個地方就是說:前面的二相,只是一個果報的直接感受;但第六意識出現以後,第六意識開始在果報當中分別,而且引導一個新的業力出現。
我們對果報,我們沒有選擇的權力。就是說,你的五識依止五根去攀緣五塵,它是什麼影像,你沒辦法作主的,那是先業所感;所以果報不能怪現在的你,要怪過去的你(呵──)。就是你所受用的果報跟過去的你有關係,所以這個果報我們是不能決定的,修行不能改變果報;但是因地的你有選擇權,你可以選擇做,你也可以選擇不做。所以我們在因果的當中,果報是不能決定的,但是因地你可以決定,這個地方要注意。所以從修行的角度,這個三相是非常重要的,第六意識開始活動。好,我們看偈頌:
辰二、頌
此中有頌:
唯識二種種,觀者意能入。
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離。
從依他起的角度開出了有三種相:一相就是唯識,就是阿賴耶識變現了根、塵、識;二相,由前五識依止五根攀緣五塵,而受用種種苦樂的果報;種種就是第六意識開始生起種種的了別。一個修習止觀的人,從三相當中,就能夠悟入一切法──不管受用果報、不管因地的造業,都是一念心識的作用,離開心識無有少法可得,這是我們所謂的萬法唯識,或者說是唯識無義的道理。從這個唯識無義的道理當中,我們就能夠修習止觀。怎麼修呢?由悟入唯心,彼亦能伏離。我們從這一科唯識無義的道理當中,開展出下一科的修唯識觀。
修唯識觀的第一個基礎是悟入唯心,先破所取相,這個地方很重要。在菩薩的修行當中,剛開始你一定要想辦法使令你這個明瞭的心,跟你心中的影像脫離。就是你心中如果住在某一種影像,開始誘惑你要造業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時候不是空掉內心,是先空掉外境,這個外境是生滅變化的、是虛妄相,不要被它所迷,這個時候你心中的菩提心才能夠把握得住。所以我們剛開始,你這一念心不可避免的會跟很多的塵境──不管是讚歎你的可愛塵境,或者是障礙你的逆境接觸,這個時候你要先脫離塵境,破所取相。
第二個,彼亦能伏離。進一步再觀察我們這個生滅變化的心,它的自性也是畢竟空的,這個時候破所取相,再破能取相,將這個能分別的、有所得的心再放棄以後,這個時候心就入無所得的平等法界,所謂的一心真如。所以第二段是講到修行,第一段是講理論,從三相而悟入唯識無義,從唯識無義當中修習止觀,破除外境的執取,再破除內心的執取,再入所謂唯識性二空真如的平等法界,這個偈頌是總持了前面的內容。
卯二、敘一類計(分四:辰一說一意識;辰二釋伏難;辰三舉例成 ;辰四引教證)
辰一、說一意識(分二:巳一標立;巳二舉喻)
前面的三相,是約著前六識都具足,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來作用。這個地方是說明:在唯識學派當中,有一類的論師是主張只有第六意識,而沒有前五識的。這當中有四段:一、說一意識;二、釋伏難(釋伏難辰。,這個辰。改為。辰);三、舉例成;四、引教證。先說明一意識的內涵是什麼:
巳一、標立
又於此中,有一類師說一意識,彼彼依轉,得彼彼名。
在唯識學派當中,有一類師(不過古德說這一類的學派,它不能算是正統的唯識學派,這是另外一個說法。)說:我們內心當中,其實就是第六意識,沒有前五識。沒有前五識,這個前五識怎麼能夠產生作用呢?因為第六意識依止不同的根,就轉生了不同的識,安立了不同的名。就是說,第六意識依止眼根,就變成眼識了;第六意識依止身根,就變成身識:就是一個識,因為它依止不同的根,就產生不同的作用,安立不同的名稱。換句話說,它也是承認有六識,只是這六個識完全是第六意識的差別作用。好像這個房間有燈光,就是一個燈光,你開了五個窗戶,在不同的窗戶出去,就有不同的燈光,其實就是一個燈光,這個只有一個意識的主張是這樣子的,因為彼彼依轉,所以得彼彼名。這以下講一個譬喻:
巳二、舉喻
如意思業,名身語業。
比如我們講身口意三業,身口意三業是怎麼回事呢?就是以意業為主。就是說這個意業,它有兩種情況:第一個它在審慮的階段,叫做意業,它還沒決定要不要做;但是意業入了決定的時候,就付諸身口,推動身口去造業,叫身業跟語業。其實這個三業,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業,就著意業在審慮的階段,我們安立做意業;當意業決定去推動身口的時候,我們叫身業、口業,其實就是一個業。它就用這個三業正如一業的道理,來比況六識就是一個識的道理。以下這個論師也釋伏難,解釋一個隱藏的疑問,我們看標:
辰二、釋伏難(分二:巳一標;巳二釋)
巳一、標
又於一切所依轉時,似種種相二影像轉。
巳二、釋
謂唯義影像、及分別影像。
這個地方有人問難說:前五根是一個色法,它是沒有分別的,所以我們一般說前五識依止五根,因為前五識也沒有分別,所以五識依止五根,產生了別的五識,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兩個都沒有分別。但問題是:第六意識有強大的分別,五根是沒有分別,你怎麼能夠由有分別的第六意識,去推動無分別的五根呢?這怎麼能夠做到呢?有人就提出這個問。這一部分的論師就回答說:這個意識在一切的五根轉的時候,它也能夠生起一種相似的影像,而產生見、相二分,二影像轉,這個二影像轉就是見分跟相分。什麼是二影像轉?就唯義影像跟分別影像,唯義影像就是所分別的相分,分別影像就是能分別的見分。就是說,雖然第六意識是有分別,但是它也可以去推動無分別的根,他先作出這樣的總答。這以下舉出例子來成立他的觀念,先舉出一個事:
辰三、舉例成(分二:巳一舉事;巳二釋例)
巳一、舉事
又一切處,亦似所觸影像而轉。
比如說我們入定,在禪定當中有種種的三昧樂(禪定它是沒有前五識的活動),但是它沒有身識的活動,他也可以感覺到這個色身有種種的快樂。那他怎麼能夠感覺得到呢?就是第六意識直接去推動身根,去接觸到觸塵,去感受到快樂,所以它也不一定要靠前五識的,因為這個定中意識是獨頭意識。所以從禪定當中能夠感受快樂,那比況得知這個人從禪定出來,你也可以去推動無分別的五根。舉出這個事情來證明,這以下把這個證明再擴大。
巳二、釋例
有色界中,即此意識依止身故。如餘色根,依止於身。
第六意識不但是身根如此,其他的四根亦復如是。就是說在有色界(就是欲界跟色界)有業果色的範圍當中,第六意識是依止身根。也就是說,其實其他的四根──眼、耳、鼻、舌,都是依止身根。比如說:你要是身體健康,你眼睛、耳朵、鼻子、舌頭也會比較健康;假設你身體有傷害,你的眼、耳、鼻、舌、身也會受到傷害。所以第六意識依止身根,眼、耳、鼻、舌、身也依止身根,當然它也能夠推動其他五根的活動。前面只是單約身根,這個地方是比況前五根,都可以由第六意識來推動。這個地方是從道理上來引證,這以下引聖言量來說明:
辰四、引教證(分三:巳一頌難調心;巳二說根境界意能 受;巳三說明意處)
巳一、頌難調心
聖言量當中有三段:一、頌難調心;二、說根境界意能受;三、說名意處。先看第一段:
此中有頌:
若遠行獨行,無身寐於窟,
調此難調心,我說真梵志。
這個地方是出自《法句經》,把第六意識的作用作一個說明。第六意識它能夠遠行,第六意識能夠攀緣過去、現在、未來,它能夠在一切的時間、空間上廣泛的活動;而且它的活動是不須要前五識幫忙的,叫獨行,它可以在自己的心中,去產生種種的了別,不必要前五識的幫忙。無身,它本身沒有物質的障礙;但是必須要寐於窟,這個第六意識必須要依止在四大所成的身根當中。所以一個修行者,能夠調此難調心,我說真梵志。我們在修行當中,面對這麼一個活動廣大、勢力強烈的第六意識,如果我們能夠調伏它的話,這是一個真實清淨的修行者。這一段是說明第六意識的重要。
已二、說根境界意能受等
又如經言:如是五根所行境界,意各能受,意為彼依。
佛陀在《中阿含經》裡面說:五根所攀緣的五塵境界,其實第六意識都能夠同時產生領納的,所以第六意識在整個五根當中,它是一個依止處,它是一個主導者,第六意識能夠主導五根去攀緣五塵。這個地方是第二段的引證,看第三段:
巳三、說明意處
又如所說十二處中,說六識身,皆名意處。
這一段也是出自《中阿含經》。在《中阿含經》當中講到十二處,有內六處跟外六處。內六處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外六處是色、聲、香、味、觸、法。這當中,眼、耳、鼻、舌、身這個意處,開出來就是六識身,其實合起來就是第六意識,整個六識身是統攝在第六意識當中。這引用三段經文,來說明第六意識跟前五識是開合的不同。這個地方我們引用古德的註解,作一個簡要的說明。唯識學派,早期彌勒菩薩、無著菩薩這個時期,思想是比較眾多,不過這個地方無著菩薩提出了一識的說法,他並沒有強烈的去否定;到了天親菩薩以後,特別是護法論師以後,這個唯識學派就確定安立了六識,就是你前五識跟第六識要作釐清。
為什麼安立六識的理由呢?我們從因跟果來說明,比如你造業的時候,你要判定這個業是罪業、惡業、無記業,這個第六意識是關鍵點。我們以菩薩戒來說,你心跟境和合,第一念你看到染污相,這個不能判罪,心境和合的第一念自性分別,你看到染污相,不能說你有錯,那是因果的顯現;但是第二念重緣思覺,第六意識再產生分別,而你不加以對治,從第二念的時候開始判罪。所以你如果沒有安立前五識、第六意識,你很難知道這個業到底是無記,或者是落入善惡業!因為瞥爾起念,前五識依止五根攀緣五塵的時候,這剛開始的二相,前面說的二相──見、相二分,它是果報的受用,直覺;但是第六意識開始分別的時候,才落入了善惡。所以你如果不釐清前五識跟第六意識的差別,你在判罪善惡就有問題,這第一點。
唯識的轉依: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中圓
第二個,從果報上來說,唯識的轉依是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中圓,就是說你的第六意識在因地的時候,它開始轉成清淨,但前五識是不能轉,它還是有漏。所以聖人的心,有時候前五識也會出現一種有漏的染污境,但是他的第六意識是清淨的,因為五八要到果中,要成佛以後,前五識才能夠完全清淨。所以前五識跟第六意識在轉依的過程當中,有明顯的不同。所以你看天親菩薩的《三十頌》,也是安立六識,他那個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這個差別有六種就是講六識。玄奘大師講得更明顯,《八識規矩頌》先講前五識,再講第六意識。這個的確有它釐清的必要。就是正統的唯識學,從天親菩薩以後,護法論師乃至中國的玄奘大師,都是具足安立六識的。
寅四、辨立義識(分二:卯一立相見識;卯二釋見依相)
卯一、立相見識
這一段是扣著前面的一相來解釋,一相當中有兩段:一、立相見識;二、釋見依相。先立見相二識:
若處安立阿賴耶識,識為義識。應知此中,餘一切識是其相識。若意識識及所依止,是其見識。
假設我們把一切法會歸到一相,這一相就是阿賴耶識。這個時候,阿賴耶識是一個義識,這個義,義者因也,它是一切法的因,說一切種子識。什麼叫因呢?就是餘一切識為其相識。整個五根、六塵都是阿賴耶識的相分;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識,乃至於六識所依的末那識,六、七識都是阿賴耶識的見分:就是我們講的根、塵、識,六根、六塵、六識都是阿賴耶識的一相所變現的。這一段是說明見分、相分,再看見分要依止相分才能生起:
卯二、釋見依相
由彼相識是此見識生緣相故,似義現時,能作見識生依止事。
這個見分是受著相分影響,為什麼這樣講呢?相識,這個五根、六塵的色法,是見分生起的所緣,而且這一切法相似顯現的時候,這個相分能夠作見分的依止處。沒有這個相,你就不能產生這樣的心。所以你念阿彌陀佛,你對阿彌陀佛歸依,你一定要把阿彌陀佛的功德相現出來,你才能夠產生歸依的。所以這個見分要依止相分才能生起的,叫見依相。最後我們作個總結:
癸三、結
如是名為安立諸識成唯識性。
所以我們從前面的三相,不管是從一相、二相、三相,我們可以知道依他起的法,是不離開現前一念的心識。
好,我們今天講到這個地方。這個三相,我們簡單作一個總結。
唯識學——唯識所變:一、因緣變,二、分別變。
唯識學講唯識所變,有兩個層次:一個是因緣變,一個是分別變。從一相、二相的角度,就是阿賴耶識變成了根、塵、識,還有前五識依止五根攀緣六塵,這個叫因緣變,這個叫做先天的命運,你先天帶來的業力,你就要招感這樣的命運,這是你不能改變的。但是當第六意識這個三相開始生起了別的時候,就是你後天的努力了。所以我們講一個人的人生──依他起,有你先天的命兆跟你後天努力的和合。
你看楚漢相爭,項羽他的先天的命兆是不錯,他生長在貴族,有很好的資糧;劉邦他出生在貧民,賣草鞋的,從先天的命兆來說,從一相、二相的角度,他是比較吃虧的。但是劉邦的第六意識,他的三相勢力強大,他那個隨念分別、計度分別,他能夠有廣大的胸量來包容賢才,最後還是戰勝了項羽。所以我們在看依他起的時候,這個第三相是不能忽略的。好,我們今天講到這裡。我們回答一個問題:
【學員提問】:法師慈悲,我們早課的普賢十大願王,有一句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請問這個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應該如何修持?
【師父答疑】:普賢十大願王,古德的註解:十大願跟王是不同的,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這個是修歸依;然後懺悔業障開始斷惡、修善;最後聽聞佛法,增長智慧,然後變成大悲:它是一路次第修上去,從歸依開始修習善業、修習正念力、成就自利的功德,後來普皆迴向。這個十大願為什麼稱為王呢?
《普賢十大願王》: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眾生界盡眾生業盡,我此禮拜無有窮盡
就在於它後面的二句話,它每一個願都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眾生界盡,眾生業盡,我此禮拜無有窮盡。就是他時空無盡的願,所以稱為王。我們凡夫有個問題就是……,因為普賢菩薩是所有菩薩的代表,
《華嚴經》:十方諸佛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
所有佛陀兒子當中,普賢菩薩是長子,他特別重要。所以所有的菩薩都必須跟普賢菩薩學習,可以這樣講。
比如說禮敬諸佛,對我們來說不難,難就難在怎麼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這個地方就是說:這是菩薩內心的一種誓願,一種目標。我們凡夫剛開始從有所得的心,在禮拜、讚歎、斷惡、修善,乃至於在聽聞佛法、在利益眾生的時候,我們心中都是有疲厭的、有間斷。我們不斷的去發這個願,我們就會產生反省:為什麼我們會疲厭?為什麼普賢菩薩不會疲厭?就是從這個事相,回事向理,我們就知道當中有一些差別。就是這個能造作的心有差別,我們這一念心是有所得。所以普賢菩薩,普賢這兩個字,
體性週遍謂普,隨緣成德曰賢。
他為什麼能夠產生十大願王,能夠時空無盡?因為他安住在一個體性週遍的清淨心,所以他沒有疲厭的感覺。所以我們不斷在念的時候,事實上我們會知道:我們凡夫的生滅心、有所得心是卑劣的,我們在時空上是有障礙的,我們用功一段時間以後會感到疲憊,因為我們心中有所得。這個時候,我們不斷的發這個願,我們的心慢慢慢慢就會……,你有發願,你就會有個目標。就是你會從有所得的生滅心,趨向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這是藉事表法。
在菩薩很多的修行當中,你看《華嚴經》,發覺其實菩薩的修學,你在發願的時候,他都不是要求你馬上做到;但是他要求你先有這樣的願力,你才有可能做到:所以菩薩修行最怕的就是畫地自限。諸位學《瑜伽菩薩戒》,它把四重四十三輕講完以後,最後一條結論,它說:菩薩的戒法是恆沙戒法,你受了菩薩戒,《瑜伽菩薩戒》要學習、《梵綱經》要學習,所有的菩薩戒、所有的善法都要學習。所以他不要求你馬上從事相上圓滿,但是他告訴你:你三種意樂要圓滿──斷惡、修善、度眾生。你這三種意樂產生一念的放棄,這個過失就很重。就是你只要不放棄努力,你在菩薩道當中,你就是不斷的進步。
所以菩薩最怕的就是得少為足,這是最怕的,就是你可以走得慢,但是你不能停下來(哈──)。慧老師以前,我們的教務主任,他經常用冬瓜來作譬喻,他說:菩薩修學,譬如草中的冬瓜,你不見它大,你看不出它有什麼大,但是它每天在長。就是你要有志於行菩薩道,你要有心理準備,菩薩道的本質就是決不放棄。你要是起一念二乘的心,那你對菩薩戒的傷害就很大。就是說我現在有疲厭,我不管斷惡、修善、度眾生都有疲厭,這個疲厭,當然休息一下是可以理解;但是你不可以放棄,諸位在研究菩薩戒,你就會知道菩薩的精神在於永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