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二三0頁,

辛二、一一別列。

這一段是講開跡顯本。這個[本]就是佛陀的真實身,我們講清淨法身,這個清淨法身是常住不變的;但是這個[跡],就是佛陀有利他的因緣所變現出來的色身。有利他的因緣,當然是約著某一種因緣的須要而變現的:或者為了攝受十地菩薩而變現受用身;為了攝受凡夫外道而變現變化身八相成道。這個地方是把佛陀從本門所變現的報身的跡門,把他作一個簡別。

怎麼知道這個受用身的報身不是佛陀的清淨法身呢?主要的理由是:報身他是有相的因緣,《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謂的虛妄就是它會變化。第一個報身本身就會變化,他在不同的法會,他就變現不同的身相出來;第二個隨眾生內心的不同,所見的報身又產生了變化。這種變化身跟法身常住不變是相違背的,所以當然不是清淨法身,因為法身他本身沒有變化。任何一個人他能夠證入法身,也是一念不生的,也是不能有變化的。十方諸菩薩只要親證法身,都是同一個相貌,不能有差別的感受。所以這一點就說明,這個報身跟法身是有差別的。前面是約著事相來說明,這以下約著理論。

六、阿賴耶識與諸轉識,轉依非理可見故。

這個地方是反證。說假設報身就是法身,這樣子講,阿賴耶識跟前七轉識這樣轉依的道理就不能建立了,因為我們說轉第八識成法身,轉第七意識成平等的受用身,轉第六意識跟前五識來變成應化身;如果說報身跟法身完全相同,轉八識成四智的道理就不能建立了。這個地方是從理論上來說明這個報身是非自性身。我們作一個總結:

庚三、結

佛受用身,即自性身,不應道理。

這是不合道理。這個開跡顯本,我們看《法華經》的開跡顯本,沒有這麼微細。《法華經》它的開跡顯本,它這個本門,是包括法身跟報身都叫本門,它只是把應化身簡別到跡門。不過本論連報身都把他簡別到跡門去了,這樣子講就更徹底了。我們看第五段,說明變化身不是自性身的道理。

己五、釋變化身非自性身(分二:庚一征;庚二釋)

庚一、征何因變化身,非即自性身?

小乘的教法一直認為:二千五百年前來到印度示現八相成道的佛是真身。換句話說,佛陀的真實相貌,也是會生老病死的,當這尊佛死亡以後,他就完全跟眾生不能有任何的感應,因為佛陀死亡、入涅槃了。

當然,這一點大乘的菩薩是不能接受,因為大乘的法門是強調法身常住,特別是淨土法門。淨土法門能夠建立,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法身常住,如果法身不能常住,念佛法門通通是戲論了。所以這個法身常住的理念,在淨土法門是非常重要的,它一定要去建立這樣的概念,深信諸佛皆充滿,念佛才能夠感應。

所以說,大乘菩薩提出了八個理由來說明佛陀的真身已經滅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佛陀的八相成道,只是佛陀從法身所變現的一個應化身,那個應化身滅度了,佛陀的法身沒有滅度的。

庚二、釋(分二:辛一標由八因;辛二隨應別釋)

辛一、標由八因

由八因故。

辛二、隨應別釋(分六:壬一釋初二因;壬二釋三四因;壬三釋第五因;壬四釋第六因;壬五釋第七因;壬六釋第八因)

壬一、釋初二因

謂諸菩薩,從久遠來,得不退定,於睹史多及人中生,不應道理。

這八個理由,我們先看第一個,第一個當中解釋兩個理由。佛陀剛開始行菩薩道的時候,發了菩提心,他修六波羅蜜,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這個時候他已經成就了不退轉的功德,特別是成就了這種不退轉的禪定,他的禪定不會因為他生命的死亡而退失,他不會產生隔陰之迷。但是,我們看到佛陀到了等覺菩薩的最後身,卻在兜率天受生,乃至於在人世中轉世,這個是不合道理。因為小乘的三果聖人,他已經成就不來果了,他已經不來欲界受生了,他已經可以生到色界的五不還天。小乘的三果,尚且不來人間的欲界受生,何況是成就三大阿僧祇劫的最後的等覺身,居然來欲界受這個雜穢的色身呢?這個是不合道理的。唯一能夠解釋的就是說,那只是佛陀的示現,決定不是佛陀的真身,如果是佛陀的真身,不應該來欲界受生的,這是第一個理由。

壬二、釋三四因

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常憶宿住,書算數印工巧論中,及於受用欲塵行中,不能正知,不應道理。

這個菩薩從久遠劫來,他已經成就了宿命通,也就是說他整個智慧,不會因為死亡而忘失他過去種種的智慧;但是佛陀的八相成道,這個童子相,他要跟老師學習種種的書籍、種種的算數、種種的工巧、印刻,乃至於納妻生子,受用種種五欲的塵境,面對智能的學習、五欲的塵境,內心卻不能夠正知!這實在是不合道理。因為法身菩薩就沒有隔陰之迷了,何況是一個歷經十地到達等覺的菩薩!所以說這個地方也看得出來,這個只是一時的應化。我們看第五因:

壬三、釋第五因

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已知惡說,善說法教,往外道所,不應道理。

這個菩薩經歷三大阿僧祇劫,已經通達緣起的道理,已經知道什麼是邪知邪見,而且能夠善巧的宣說正法的教義;但是在八相成道當中,佛陀出家了以後,有六年的時間,向外道學習種種邪知邪見的道術,這也是不合道理。因為他應該早就知道什麼是正確的知見、什麼是邪惡的知見,不可能說去學外道的知見六年以後,才知道這個知見是不圓滿的。這樣子講,這個絕對不是佛陀的真身,這個是示現。看第六因:

壬四、釋第六因

又諸菩薩,從久遠來,已能善知三乘正道,修邪苦行,不應道理。

菩薩經歷了十地,已經知道三乘的正道,什麼是離苦得樂的正確道路,應該用戒法調伏身口二業,以止觀來調伏心中的顛倒,趨向於解脫;但是這個八相成道當中,釋迦牟尼佛在出家以後,有六年的外道學習,還有五年的苦行,跟自餓外道過著一麻一麥的生活,來飢餓自己的身體,祈求這個生命的解脫;佛陀是等覺菩薩,還要去經歷這個無益的苦行,實在是不應道理!因為不要說等覺菩薩,初地菩薩就證得二空真如了。所以說這個等覺的後身,還要修無益的苦行,這個是不應道理的。我們看第五段的第七因,這個地方講到證菩提跟轉法輪:

壬五、釋第七因(分二:癸一長行正釋;癸二頌更顯成)

癸一、長行正釋(分三:子一標過;子二縱難;子三斥顯)

子一、標過

又諸菩薩,捨百拘胝諸贍部洲,但於一處成等正覺,轉正法輪,不應道理。

菩薩他在因地的時候發廣大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他的菩提心是沒有偏私的;但是他到等覺最後身,要成佛的時候,他卻棄捨了無量無邊四天下的世界,而只是在一個娑婆世界的南贍部洲來成佛轉法輪,實在是不應道理。說菩薩你在因地的時候,你緣整個十法界的有情無情,而發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菩提心,好不容易你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成功了,你開始要成佛了,可以去說法度眾生了,結果你在無量的世界當中,只選擇一個唯一的娑婆世界來當做你度化的對像,如果那個對像就是你生命的全部,那實在是不合道理,因為違背你因地平等的大悲心。這樣子講,小乘又提出一個縱難反駁說:這件事情是這樣子的,佛陀也是在十方世界都教化的,只是說娑婆世界這個是真身,其他教化的那個是應化的,我們看他怎麼反駁:

子二、縱難(分二:丑一縱;丑二難)

丑一、縱若離示現成等正覺,唯以化身,於所餘處,施作佛事。

小乘學者說:這個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是真身,這個滅度是真身;但是離開了這個真身,他能夠示現種種的八相成道,以這種真身所示相的應化身,到其他地方來施作佛事。也就是說只有南贍部洲印度出生的那個是真身,其他的是應化身,就以這樣子來反駁。大乘學者就針對對這個反駁來問難:

丑二、難

即應但於睹史多天成等正覺,何不施設遍於一切贍部洲中同時佛出?

你要這樣子講,那你為什麼不這樣子講:只有在兜率天那個是真身,依止這個兜率天的真身,普遍在一切的南贍部洲來示現。只有這個兜率天是真身,其他都是應化身,你為什麼不這樣子講呢?所以作個總結:

子三、斥顯(分二:丑一斥他;丑二顯自)

丑一、斥他既不施設,無教無理。

小乘的學者他認為娑婆世界這個是真身,這個不合乎聖教,沒有聖教的根據,也不合乎佛陀平等大悲的道理,於教於理都不能成立。我們看大乘的正見:

丑二、顯自(分二:寅一釋通契經;寅二舉其因喻)

寅一、釋通契經

雖有多化,而不違彼無二如來出現世言。

寅二、舉其因喻

由一四洲攝世界故。如二輪王,不同出世。

這個地方先會通諸經。大乘佛法,雖然說佛陀在這麼廣大的四天下,示現很多的應化身,但是並沒有違背兩尊佛在同一個世界出現的言教,因為他在不同的世界。就好像說在同一個四贍部洲,不能夠有兩個轉輪聖王出世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我們這裡最後作一個總結:

癸二、頌更顯成

此中有頌:

佛微細化身,多處胎平等,

為顯一切種,成等覺而轉。

佛陀的法身,他能夠變現很多很多微細的變化身,這個變化身,他可以在很多很多的世界同時的入胎,乃至於同時的成佛,乃至於同時的轉法輪,這個是為了開顯佛陀他有一切種智的智慧,跟他的平等的大悲心。我們講千江有水千江月,同樣一個月亮,可以同時在很多的水中示現八相成道的,這才是真理。好,我們看第六段,說明最後一個因第八因,講到入涅槃:

壬六、釋第八因

為欲利樂一切有情,發願修行證大菩提,畢竟涅槃,不應道理。願行無果,成過失故。

身為佛陀,他是不簡單的,他在因地的時候,他要發起利益一切有情的因,發了願以後,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習六波羅蜜,最後才成就菩提。你在因地的時候,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說是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那你對眾生許下的是一個時空無盡的誓願,而且身為一個菩薩也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積功累德,結果你成佛以後,度眾生沒有幾年,經過五十年,就入涅槃,就完全休息了,這樣子實在是不合因果的道理。為什麼呢?因大果小。你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修行因地,你結果的妙用只花了五十年就消失了,這實在是不合道理,所以講願行無果,成過失故。菩薩在因地的時候,發了很多的願、也很多的行,結果就沒有果地的妙用,就發了虛願,這樣子就造成了因大果小一個因果不符的過失。

你說一個阿羅漢,阿羅漢他修了四生成阿羅漢、或者說六十小劫成阿羅漢,成就阿羅漢以後,在他的生命當中,可能是三十歲、五十歲,他利益眾生,然後入涅槃,這個我們可以接受,因為他的時間很短,而且他剛開始的時候發願,也沒有緣十法界眾生來發願。身為佛陀,你剛開始受菩薩戒的時候,你緣了十法界而許下你心中的諾言,而且你為了實踐你的諾言,花了三個無數劫的時間去積功累德、去完成你的誓願。這麼長的時間,你成佛以後,你度眾生只度了五十年,然後就全盤休息了!這麼廣大的因,招感一個這麼微小的果,實在是不合道理的。所以我們應該說:佛陀沒有滅度的,滅度只是他一時的應化身。

己六、釋二身常(分二:庚一難;庚二釋)

庚一、難

佛受用身及變化身既是無常,云何經說如來身常?

佛陀的受用身每一個人所見不同,所以他有變化,這個變化身他本身也會變化,佛陀的八相成道也生老病死,所以都是無常的;但是有的經典說佛陀的身是常住的,這應該怎麼會通呢?我們看解釋:

庚二、釋(分二:辛一由所依;辛二由密意)

辛一、由所依

(這個辛二由所依,應該改為辛一由所依。)先看辛一:

此二所依法身常故。

所謂的如來身常,經典上所謂的常,是約著佛陀的應化身跟受用身所依的法身來說的,就著他所依的體性是常的,這樣子講也可以。我們看第二段由密義,有更深層的意思:

辛二、由密意(分三:壬一顯因;壬二舉喻;壬三合法)

壬一、顯因

又等流身及變化身,以恆受用,無休廢故;數數現化,不永絕故。

壬二、舉喻

如常受樂,如常施食。

壬三、合法

如來身常,應知亦爾。

從更深一層的意思來說,佛陀的受用身跟變化身,他們能夠經常的受用寂靜的安樂,他沒有休息的,從自受用的角度。從他受用來說,數數現化,不永絕故,佛陀的變化身雖然是無常,生老病死,但是他又會出現,出現以後死亡,又會再出現,所以從他相續不斷的角度,也可以說是常,從相續角度。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講這個人常受樂,這個人他有福報,又有智慧來化解心中的障礙,所以他的生命當中,一個快樂出現了,消失以後,出現另外一個快樂,又出現另外一個快樂。快樂本身是變化,但是他快樂結束以後又出現一個快樂,恆常相續,我們也可以說這個人常快樂。或者我們講有些人具足信心的居士,他常施食,他施食以後又施食,施食以後又施食,相續不斷的施食,也可以說是常施食。如來身常,應知亦爾,也是這個道理。我們看第七段,說明佛陀的化身、變化身,是不能夠畢竟常住的。這當中有長行跟偈頌,我們看長行的地方:

己七、釋佛化身非畢竟住(分二:庚一長行;庚二頌)

庚一、長行(分三:辛一標由六因;辛二一一別釋)

辛一、標由六因

由六因故,諸佛世尊所現化身,非畢竟住。

從佛陀本身的能力來說,佛陀的法身變現出一個變化身,以佛陀的能力能夠住世一劫;但事實上,我們縱觀所有的變化身,很少有變化身住世這麼久的,你看釋迦牟尼佛住世八十年,就把其他的壽命放棄掉,就走了。佛陀為什麼要放棄一劫的壽命,而只是短短的時間來陪伴眾生呢?這當中是有什麼道理呢?因為他有能力能夠住世一劫,他的色身可以維持一劫的,但是他卻提前捨報?這個地方有六個理由,我們看第二三五頁:

辛二、一一別釋

一、所作究竟,成熟有情已解脫故;

二、為令捨離不樂涅槃,為求如來常住身故;

三、為令捨離輕毀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

四、為令於佛深生渴仰,恐數見者生厭怠故;

五、令於自身發勤精進,知正說者難可得故;

六、為諸有情極速成熟,令自精進不捨軛故。

這個地方,無著菩薩提出六個理由,說明佛陀必須要提前滅度。第一個,所作究竟,佛陀利他的事業已經圓滿,也就是說,跟佛陀有緣的眾生佛陀都度了;跟佛陀緣比較淡薄的眾生,佛陀留下了教法,當做未來得度的因緣:也可以說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他再住世已經沒有多大幫助了,所以他就走了。為什麼呢?所作究竟。

第二個,為令捨離不樂涅槃,為求如來常住身故。眾生總是好樂生死的果報,特別是善業強有福報的人,他對今生很容易產生常見,他總是覺得他的生命永遠是這樣子,永遠是這麼樣的健康、這麼樣的有福報。佛陀以他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尊貴身,尚且要面臨死亡,這個時候,佛陀等於是以身來說法:你們的色身,沒有一個人的色身比我還好吧!我積功累德成就這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色身,尚且要面臨死亡,那大家哪一個人夠避免呢?所以說,大家對這個有相的果報體就產生厭惡,好樂這種涅槃永恆的安樂,所以佛陀提前死亡,也是給大家一個說法。

第三、為令捨離輕毀諸佛,令悟甚深正法教故。有一類的懈怠眾生,他很容易得少為足,佛陀住世的時候,經常用教法來指正他,這些弟子們經常受佛陀的指正,很容易產生輕毀;這個時候,佛陀滅度以後,他能夠產生警覺之心,開始產生自我反省。因為別人對我們的督促,很容易產生對立的,只有反省是出自於內心的,這個人就容易改變,所以佛陀的滅度,讓他們自己產生反省。

第四、為令於佛深生渴仰,恐數見者生厭怠故。佛陀經常跟眾生在一起,所謂的常者生厭,大家產生厭煩之心;所以佛陀滅度,反而能夠使令眾生們對佛陀產生渴仰,產生對佛陀的歸依,產生了利益。

第五、令於自身發勤精進,知正說者難可得故。佛陀經常的住世,讓眾生產生依賴心,變成依人不依法。就像《法華經》上說:佛陀如果經常住世,有病的弟子一天到晚跟醫生在一起,他想:怕什麼!你開的藥,我都不要吃,因為醫生在,反正我隨時需要的時候,我再跟你要就好了。醫生看這個情況不對,趕快離開,這個有病的兒子,看到醫生走了以後,趕快把醫生的藥找出來,把藥吃下去,病就好了。就是說你解脫不解脫,跟佛陀在不在是沒有關係的;重點是你要吃藥,你要不吃藥,佛陀在你的旁邊也沒有用的。所以說佛陀滅度,讓眾生產生一種依賴的心情消失掉,產生精進。

第六、為諸有情極速成熟,令自精進不捨軛故,這個地方是作一個總結。總而言之,佛陀他的滅不滅,是要使令眾生的善根極速成熟,好好的精進,不要捨離戒定慧的法門,這個軛就是戒定慧的法門。好,我們看這個偈頌來作總結:

庚二、頌(分二:辛一攝前六因;辛二結非常住)

辛一、攝前六因

此中有二頌:

由所作究竟,捨不樂涅槃,

離輕毀諸佛,深生於渴仰。

辛二、結非常住

內自發正勤,為極速成熟,

故許佛化身,而非畢竟住。

這個地方有六個法門,大家自己看就知道了。佛陀的報身,可以無量壽命的住世,但是應化身不能常久住世。他的理由是:因為報身所攝受的是十地菩薩,十地菩薩的心,他依止的是不生滅心,他的心沒有像我們凡夫這麼樣的情緒化,凡夫的心是依止有所得的攀緣心,他有時候高興、有時候是不高興,他的心是變化的,這種變化的情緒是常者生厭的。所以佛陀經常陪伴眾生,眾生反而產生很多的障礙。所以說報身不須要入涅槃,應化身一定要入涅槃,因為應化身面對的是生死凡夫、是一個情緒化的眾生,所以他不得不入涅槃,這個地方是有所不同。

己八、釋求佛果應作功用(分二:庚一長行設難;庚二以頌顯釋)

庚一、長行設難

這個地方是作個總結,對所有菩薩的勸勉,看長行設難:

諸佛法身無始時來無別無量,不應為得更作功用。

這意思就是說,一切的諸佛所成就的法身,是沒有差別的,是無量的諸佛同樣一個法身,是無別無量,即使無量的諸佛,都是同一個法身。身為一個法身,當然是經過菩薩的發願,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他具足了救拔眾生的能力,才有資格稱為法身。這樣子講,既然這個法身對眾生有救拔之力,我們就不須要用功了,菩薩不須要為了成佛再做其他的努力了,因為這個諸佛的法身經常存在,對我們又有種種的救拔能力,那我們就等待法身的救拔就好!前面是讚歎佛法身的功德;這個地方是警愓我們,不能有依賴的心情。這以下回答:

庚二、以頌顯釋

此中有頌:

佛得無別無量因,有情若捨勤功用,

證得恆時不成因,斷如是因不應理。

這個地方我們分成三段:第一段,說明佛陀有能力救拔眾生,這個是事實,說佛得無別無量因,佛陀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他所成就這個沒有差別的法身,他的確可以做眾生的增上緣。這個月亮高高的掛在空中,隨時跟我們感應道交的,這第一個理由。第二段,我們講缺乏因緣不得自在,如果我們眾生捨棄了自己的努力,這感應道交也是要眾生的善根為能感、諸佛的大悲為能應,假設我們能感的努力消失了,諸佛的法身就不能夠成為我們的因緣,那個因緣的力量沒辦法啟動。第三段,作一個結示勸修,斷如是因不應理,所以我們斷除了自身的努力,而能夠成就諸佛的感應,這個是不合道理的。

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前面了解到法身的功德有種種的自在,但是我們對於佛陀法身的歸依,是不共於外道對於上帝跟天神的歸依。外道的歸依,是放棄自己的努力,是單方面的,對方有主宰的力量,不管我怎麼做,祂永遠可以救拔我。佛法的歸依不是這個意思,佛法是說:你有一分的努力,諸佛有一分的感應;你有二分的努力,他產生二分的感應;你有三分的努力,產生三分的感應:他對你的加持,是看你的精進來成正比的。這一點,佛法對三寶的歸依跟外道有所不同,外道的歸依是完全一廂情願的,這個地方要簡別一下。也就是說外道的歸依,他所歸依的天神是一個親因緣;那我們佛法所歸依的這個法身,他只是一個增上緣。

甲三、結指釋竟分

《阿毗達磨大乘經》中〈攝大乘品〉,我阿僧伽略釋究竟。

以上的論文,我依止《阿毗達磨大乘經》中的〈攝大乘品〉,我阿僧伽就是無著菩薩,簡略的解釋已經究竟圓滿了。

肆、結示勸修

甲一、甚深見──安住菩薩種性

本論總共有十科,在因地上講到菩薩的甚深見跟廣大行。剛開始一個菩薩要安住菩薩種性,這個地方我們根據《瑜伽師地論》講的菩薩五德來配對:

一、於極難真實義理,能隨順悟入。

修學菩薩道,第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智慧──我空、法空的真如智慧。這個智慧你沒有成立之前,你很難行菩薩道,你障礙重重。什麼叫做[真實義理]的智慧呢?從本論的角度來說,講到遍計本空、依他如幻。遍計本空,等於是我空、法空的圓成實性;依他如幻,就是講到依他起性,這個現前一念心識。諸位把空觀的真理跟一念的心識合起來看,你就發覺到什麼叫做現前一念明瞭的心性。

天台宗說的:一個菩薩剛開始要通達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就是說你在行菩薩道之前,第一個工作──把心帶回家,你要知道你生命的根源是什麼。我們常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一切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都是可以斷除的,一切的功德都是可以成就的。所有斷惡、修善的基礎點,就是根據菩薩對一念心性的勝解,才開始啟動他的願力。

所以《菩薩戒》上說:了解現前一念心性的真理,是諸佛之本源,是行菩薩道之根本。你不能了解你這一念心是本來清淨的,你很難去斷惡、你也很難去修善。所以剛開始菩薩,對於這種很難理解的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要先能夠了解。

二、於諸有情,非有因緣而生親愛。

你要試著培養利他的心情──大悲心。我們可以這樣子想:同樣的是度過一生、同樣的去努力做很多事情,你與其把這些努力,為了滿足個人的慾望,你為什麼不把這些努力普遍的供養一切眾生,讓更多的眾生得到利益呢?因為個人是如此的渺小,無量的眾生是這麼的廣大!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應該要培養一種利他的心情,這是第二個。當你有菩提心跟空正見的時候,你開始安住菩薩種性,這個種子是成佛的種子。有這個種性,我們就可以修習六波羅蜜的廣大行。我們看後面的三段:

甲二、廣大行─廣修六度萬行

在廣大行當中,有三個重點:

一、唯為饒益諸有情故,常處生死,忍無量苦。

我們開始修行的時候,特別是大乘佛法,有兩個力量很重要:一個是忍力,一個是行力,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因為這個菩薩道所面對的有情眾生,是有很多很多的問題,所以這個忍力跟行力是很重要。

二、於多煩惱難伏有情,善能解了,調伏方便。

除了有悲心以外,你還得要有智慧善巧,所以你必須廣學一切法門,廣泛的學習很多很多的經論,成就這個智慧。前面是講到精進、忍辱,這個地方講智慧。

三、具不思議大威神力。

這個地方講佈施、持戒跟禪定,這個福德資糧。行菩薩道一定要有福德資糧,你如果是修小乘法,你不需要有什麼樣的攝受力,不需要。你要面對有情,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建立佛法,除了你的悲心、除了你的智慧以外,就是你要有不可思議的攝受力,而這個攝受力來自於你點點滴滴的──老實的佈施、老實的持戒、老實的修禪定,成就一種威德力。這個地方講六波羅蜜,就從菩提心跟空正見所發動這個六波羅蜜,來成就福德、智慧兩種資糧。

──《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講表 竟──

好,本論就上到這個地方。

我覺得這個《攝大乘論》,我們一路走過來,感覺到本論真的是文簡意賅,無著菩薩很慈悲,因為我們沒有花很多時間去研究大藏經,但是他能夠把這樣的一個菩薩道,它的一個道次第──甚深見、廣大行、究竟果,能夠作一個大綱的描繪。好像我們蓋房子,我們沒有細部的裝潢,但是我們知道這整個柱子已經蓋起來,起碼我們對菩薩道的大綱,很容易掌控它的方向,知道我們的目標在哪裡。

我個人學習《攝論》,我自己有二句話的心得,希望跟大家分享,第一句話是說:在眾生業力的面前,我們個人是非常的不安;但是因為有我空、法空的智慧,我們能夠找到真實的安住。在諸佛的功德面前,我們感到非常的渺小;但是因為我們有廣大的願力,我們能夠感受到些許的成就。這就是我講菩提心跟空正見個人的經驗。我們這次的法會,感謝和尚尼的慈悲,諸位執事法師的護持,我們這次的講經,就到這個地方,

功德圓滿。

(大眾請起立,請合掌:我們至誠感恩法師慈悲,在這段時間不辭辛勞、勤勉教導。我們從《攝論》的學習當中,知道每一個眾生的自性──本自具足、本自清淨;面對人事的因緣、遇境逢緣之時,知道這一切都是如夢如幻的依他起,學習照破虛妄的遍計執。雖然我們現在還是一個煩煩惱惱的眾生,但是我們相信:透過佛法不斷的熏習,不斷的反觀,調整我們累劫以來的煩惱習氣,相信諸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我們終究是要成佛的。

佛垂慈憫拔眾苦,證如所有盡所有,

不住生死與涅槃,巧說權實歸一乘,

無著菩薩摩訶薩,造攝大乘詮佛意,

以十殊勝殊勝語,賅備大乘境行果,

淨界授經阿闍黎,不辭勞苦宣妙音,

開演廣大甚深義,聞者法喜易入行,

所知賴耶不可依,遍計本空如幻有,

依言真如圓成實,何期自性本清淨,

菩薩善備福慧糧,彼入因果彼修異,

增上生與淨土勝,累劫不斷修三學,

願除諸垢大圓鏡,證得彼果斷及智,

方便善巧救群迷,同登如來大覺岸。

感恩、感恩,無盡的感恩,讓我們以感恩之心,虔誠祝福法師,法體康健,廣演法音,濟度群迷,同出苦輪。大眾禮謝法師,至誠頂禮三拜。)

好,一問訊,增福增慧。

我剛剛聽諸位在講這些讚歎的言辭,我有一個心得:我們行菩薩道,菩薩是法門無量誓願學,但是我覺得菩薩道有些是屬於急迫性的問題、有些是屬於非急迫性的問題。你說蓋一個房子,最重要是什麼?就這個房子的結構,這整個柱子先蓋起來。那菩薩道最重要、最急迫的,就是你的菩提心跟空正見,這兩個根本柱子,你在心中沒有建立起來,那你這個種性永遠是搖擺不定,你來生根本就不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你根本沒有方向,你的生命是在浪費時間。所以我們很多的資糧、很多的波羅蜜,那要等待時間的,沒有錯!房子的莊嚴、很多的裝潢都不是在一時的。

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菩薩道的根本,你對你內心世界了解多少?什麼叫做現前一念心性?第二個,你對於利他的心,是不是很認真的去栽培?這兩個,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急迫的問題,菩薩種性這是一個非常急迫的問題,當然本論有很詳細的描述,我希望大家有空的時候,好好的複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