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講)
《攝大乘論》,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五頁:
丁六、阿賴耶識性攝(分二:戊一問;戊二答)
戊一、問
有關於修學佛法跟修學世間法這當中的差別,蕅益大師有一段的開示,他說:
世間學問,義理淺,頭緒多,故似易反難;出世學問,義理深,線索一,故雖難仍易。——蕅益大師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世間法的修學重點,是一個自然科學的修學,它的內心是向外去追求,我們很難在世間的差別相當中,找到一個共同的軌則,所以心外求法的結果,就會變成多頭馬車,我們學習起來感到複雜而困難。佛法的修學是一個生命科學,它著重在對生命的研究與探討,重點是向內心去觀照。從內心的觀照,我們能夠找到人生共同的軌範,我們知道生從何來、死將何去,這個無量生命苦樂的差別因緣、生命科學的重點,就是現前一念心性,這就是我們生命的依止處。
以本論來說,現前一念心性,它所代表的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在本論當中,有六科的差別。前面的五科,主要是就著阿賴耶識所表現的差別作用,有自相、因相、果相,講到依止阿賴耶識,因為受到染淨法的熏習,而有雜染因果跟清淨因果的出現。所以前面的五科,都是偏重在阿賴耶識所出現的差別作用;這一科是探討阿賴耶識的體性,身為一個生命的根源,它的體性到底是什麼?是善?是惡?這個地方就是探討阿賴耶識的本性問題,這當中有[問]跟[答]。先看[問]的部分:
何因緣故,善不善法能感異熟,其異熟果無覆無記?
為什麼在因地造業的時候,有所謂的善業跟惡業的差別?比如說:我們去佈施、持戒,這就是一個善業;我們造殺、盜、淫、妄,這就是一個罪業。所以在因地造業的時候,明顯有善、惡的差別;但是在招感果報的時候,我們這個果報就不能去論斷是善、是惡,只能夠說是痛苦、或者是快樂,果報是不論善惡的,它的體性事實上是[無覆無記]的。[無記]的意思就是說:這個果報體,你不能記別它是善,也不能記別它是惡,它是一個非善、非惡的東西。比如說:貧窮,貧窮是由罪業所招感的,你一定是有慳貪,才會有貧窮的果報出現;但是這個貧窮果報出現的時候,你不能說貧窮是邪惡,不能這樣講,因為貧窮也可能使令一個人奮發向上,貧窮也可能使令一個人自甘墮落。所以在果報上,只能說貧窮是一種痛苦的果報,但是你不能說貧窮本身是罪惡,不可以這樣講。
所有的果報都是如此,都是一種無記,非善、非惡的體性,而且都是[無覆]的,它本身不覆蓋真如,也不障礙聖道。這個問題的意思就是說:為什麼我們因地造業的時候是善、惡,而把這個業力變成果報的時候,卻轉成了一種無覆無記的體性呢?這當中提出這樣一個問,當然這跟阿賴耶識的本性有關係。我們看回答:
戊二、答(分三:己一正釋;己二反證;己三結成)
己一、正釋
回答有三科,第一科正釋:
由異熟果無覆無記,與善、不善互不相違,善與不善互相違故。
身為一個異熟果識,這異熟果識就是阿賴耶識,整個三界果報的一個主宰者就阿賴耶識,它的體性是[無覆無記]的。體性是[無覆無記],所以它才能夠受熏,受到善法跟惡法的熏習,而不會互相的違背跟衝突,因為善跟惡是互相違背的。阿賴耶識之所以能夠變現果報,是因為有種子。為什麼會有種子呢?因為它受熏。為什麼它能夠受熏呢?主要的理由,就是它的體性必須是保持中性的無記,才能夠接受善法跟惡法的熏習,而累積各式各樣的種子,而變現差別的果報。這個是說明阿賴耶識為什麼是無記的理由,因為它必須要受熏。看反證:
己二、反證
若異熟果善不善性,雜染、還滅,應不得成。
己三、結成
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
假設異熟果的體性是善,或者絕對是惡,在因地的受熏就不能成立;在果報上,雜染的果報、清淨的果報都不能夠建立。[是故,異熟識唯無覆無記],才能夠接受染淨諸法的熏習,才能構成有情眾生的雜染跟清淨果報的依止處。
所以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的本性,它的本性是無覆無記的。這無覆無記的體性,一般人很容易產生錯誤的認知,會把它當作生命的歸依處。比如說外道的無想定,乃至二乘的滅盡定、二乘人的偏空涅槃,這三個法的特點都是第六意識是停止活動的,所謂的無心定。在無心的狀態,他們內心所依止的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身為一個無覆無記的體性,它不會障礙我們在滅盡定、或者是無想定這當中寂靜的狀態,因為它無記,所以它對我們的寂靜安樂不產生干擾。
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問題,古德曾經對這個阿賴耶識的情況,作出一段的批評,他說:[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這句話是提醒所有安住在無想定跟滅盡定的凡夫或聖人,提醒他們說:你不要以為把第六意識消滅了,這種粗重的煩惱消滅了,安住在寂靜安樂的阿賴耶識,就是你生命的目標、這個就是你的道!其實這個無心的阿賴耶識[猶隔一重關]。為什麼說它還是一種障礙呢?從大乘佛法來說:阿賴耶識它就是根本無明,微細的無明,它還有俱生的法執存在。阿賴耶識你說它不好,它也沒什麼不好,問題是它也沒什麼好,它不能生起功德莊嚴,所以它這個還是一種障礙點。你一定要把阿賴耶識轉變了,或者你願意說破壞也可以,把阿賴耶識破壞以後,把它後面的主人翁──現前一念心性顯現出來,你才能夠成就無量功德莊嚴的佛果。你一天到晚待在阿賴耶識,你是不能夠生起利他的功德莊嚴,不可能!
但是小乘學者,因為他對阿賴耶識有所不知,他的生命就一直停留在阿賴耶識的階段,這我們感到非常的可惜。他今天要轉變阿賴耶識有一個問題,因為阿賴耶識本身自己不能轉變自己,所以他必須從偏空涅槃出來,他必須從無心又轉成有心,他還是要依止第六意識修止觀,才能夠轉變第八識,因為第八識本身沒有轉變自己的能力。
這個地方身為一個所知依的總結,就是把阿賴耶識──我們有情眾生的本性作一個交代。其實這個本性,如果以《法華》《涅槃》的思想,這還不是真實的本性,這是一念不覺以後的本性;真實的本性,它背後的主人翁,就是一個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這個就是所有諸佛菩薩安住的真實體性。所以說阿賴耶識的體性是[無覆無記]的,它是跟俱生的法執相應的。到這個地方,我們是把這個[所知依],把有情眾生雜染因果的根源作一個說明。以下看第二段所知相分:
乙二、所知相分(分二:丙一結前問後;丙二標釋正答)
丙一、結前問後
這當中有兩段:一、結前問後;二、標釋正答。先作一個結前跟問後:
已說所知依,所知相復云何應見?
前面我們探討有情眾生的一個依止處,這個依止處,它表現很多的相貌,有共相、不共相、有苦惱相、安樂相,各式各樣的相貌。這些相貌當中,它的差別相有哪些?[所知相]就是有情眾生的差別相,這個差別相應該如何去了知它?應該如何去觀察它呢?這是提出一個問。後面就是在回答這個問題,回答所知相是怎麼了知的。
唯識的教義,它的根本思想是建立在萬法唯識的道理,一切法是由心識所變現。在第三科以後的廣大行,在唯識學它是先成就智慧的功德,再習修習福德的資糧。修習智慧的時候,它是修唯識止觀,而唯識止觀主要理論的基礎,在所知相分裡面詳細的說明。也就是說,你這一科如果沒有弄清楚,後面的止觀你根本沒辦法修習。因為你的心跟境界接觸的時候,你不能判定它是真實、虛妄,你就不知道什麼該斷、什麼該保留,那你這個止觀怎麼修呢?你到最後只好像小乘的學者,全部消滅掉。所以在所知相這一科當中會告訴你:你在運用心地法門,在抉擇這一切的因緣法當中,什麼是你該斷的?什麼是你該保留的?什麼是你該證得的?這個地方會詳細的說明,而這一科也可以說是整個止觀的理論基礎,相當的重要。
丙二、標釋正答(分二:丁一牒前總標;丁二依標別釋)
丁一、牒前總標
這當中有兩段,先總標,再別釋。我們先看第一段牒前總標:
此略有三種:一、依他起相;二、遍計所執相;三、圓成實相。
生命的相貌雖然是森羅萬象,但是從唯識學的角度,把它分成三種相貌,大分有三種。就是你修止觀,應該把一切的有為法、無為法分成三種相貌:第一個是[依他起相],[依]是依托,[他]是眾多因緣,依托眾多因緣所生起的差別相。也就是說,這個相貌它自己不能生起,它必須假藉因緣法而生起;而身為[依他起相],它主要的內容,簡單的講就是現前一念心識,就是整個心識的作用,或者說是八識的作用,都是依他起相。我們這一念心在因地的造業,在果報上的受用,都是屬於依他起相。
第二個是[遍計所執相],[遍]是週遍,不管是時間、空間──過去、現在、未來,不管你到人間、天上、三惡道,它的體性是永遠存在的。存在什麼體性呢?[計]就是執著。就是說,我們身為一個有情眾生,不管白天、晚上,不管過去、現在、未來,你都會對這個法產生執著,所以叫做遍計所執相。那我們會問:是什麼法對我們這麼重要,我們會不斷的去憶念這個法,不管你到天上、人間、三惡道?我們每一個人在心中所想的會有所不同,但是這個法你是不會放棄的,這個法就是我相跟法相,一種真實的我相跟法相的執取,這個法在唯識學的定義叫做[遍計所執相]。第三個是[圓成實相],圓滿成就的真實相,這個是諸法的真實相,叫做我空、法空的真理,我空、法空的真理。
這三個相我們簡單的區分一下:[依他起相]是涵蓋一切的有為諸法,有為法都叫做依他起相,你所想像得到的有為諸法,不管是雜染法、清淨法,都是依他起相,所有的因緣果報之法都叫做依他起相。無為法呢,它是沒有造作因緣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無為法是[圓成實相]。這個時候你會問:那遍計所執相是什麼法呢?它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遍計所執相是一個不存在的法!在唯識學是不承認有這個法的存在,這個法是無中生有的,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一個龜毛兔角,它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從有為法跟無為法來安立、來判定這三個法:[依他起]的法是虛妄相,它是生滅的,但是你不能說它沒有,它是有為法;[圓成實相]是經常存在的一個無為法;[遍計所執相]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法。
這樣子講,你知道這個三個關係以後,你在修止觀的時候,就知道什麼東西該斷,什麼東西是該證,什麼東西該轉變。你在修止觀的時候,你所斷的是什麼?所斷的是遍計所執相。就是說你修止觀,你要對治的、你要斷的是遍計所執相,而所要證的就是圓成實相,當你斷了遍計執,你同時就會證得我空、法空的真如理,這兩個幾乎是同時的,一個是所斷、一個是所證。你所要轉變的是依他起,依他起不能斷,而是轉變,把雜染的依他起轉成清淨的依他起。所以我們在修止觀的時候,你能夠掌握這三個原則:所斷的是遍計執,所證的是圓成實,所轉的是依他起,這就是我們修唯識止觀的三個重點。這一段是一個簡單的總標,以下看它的各別解釋:
丁二、依標別釋(分六:戊一出體;戊二釋名;戊三釋一異;戊四辨品類;戊五釋妨難;戊六釋契經)
戊一、出體(分二:己一略釋三相;己二廣釋二相)
己一、略釋三相(分三:庚一依他起;庚二遍計所執;庚三圓成實相)
庚一、依他起(分三:辛一問;辛二答;辛三結)
辛一、問
解釋當中有六段:一、出體;二、釋名;三、釋一異;四、辨品類;五、釋妨難;六、釋契經。出體當中又分成兩段:略釋三相,廣釋二相。先簡略的說明三相,看第一個依他起相: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
辛二、答(分三:壬一標;壬二征;壬三釋)
壬一、標
謂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
什麼叫[依他起相]?這個定義非常重要,大家要詳細的分別。[依他起相]有兩個主要的重點:
第一個是[阿賴耶識為種子],它是依止阿賴耶識為種子所生的法,必須由實種所生的;不像遍計執,我們內心當中執著有一個[我],而這個我的影像根本不是種子所變現,是我們第六意識捏造出來的。分別遍計執跟依他起最大的差別,在於它是不是實種所生?依他起它是有種子的。比如說,我現在起貪慾的煩惱,貪慾不能說它遍計執,它有它的功能,它的確有那個種子,你過去有貪煩惱的造作,所以有貪慾的現行。但是你認為貪慾這個法是真實的、是不能改變的,哦!就落入遍計執。貪煩惱第一念生起的時候,它是依他起;但是你認為它是真實有,就落入遍計執;你觀察它是生滅變化的,那你就恢復到依他起。所以依他起必須是阿賴耶識的實種所生。
第二個,它是凡夫的虛妄分別心所變現的一種作用。[虛妄分別]的意思就是說:只要我們內心當中不跟我空、法空的真理相應,內心是一種有所得的心,都叫做虛妄分別。比如說,我們今天去佈施、或者持戒、或者忍辱,你在佈施的時候,你認為有一個真實的我去造作佈施的法;或者你持戒的時候,你認為有一個不生不滅的自我,去奉持如來的戒法:這個都叫做[虛妄分別]。依止虛妄分別心的作用所生的諸法,這當中所謂的諸法,主要是心識,因為唯識不同意心外有法的。所以說依止[阿賴耶識為種子]所生的種種[虛妄分別],這整個心識的作用都叫做[依他起相]。
這個依他起相,如果從具足的角度來說,它本來的定義是有雜染的依他起跟清淨的依他起;但是本論的定義,主要是安立在凡夫的依他起,就是雜染的依他起,所以它的定義是虛妄分別所生的。當然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菩提心、六波羅蜜,這個也是依他起,但這個依他起叫清淨的依他起;那這個地方的依他起是我們必須要轉變的,就是還有一些努力空間的,所以叫虛妄分別的依他起。這個地方是簡略的說明依他起,以下會詳細的說明這一段的大意。
壬二、征
此復云何?
這是征問,以下詳細的回答:
壬三、釋(分三:癸一釋諸藏;癸二釋阿賴耶識為種子;癸三釋虛妄分別所攝)
癸一、釋諸識
回答當中有三段:一、釋諸識;二、釋阿賴耶識為種子;三、釋虛妄分別所攝,等於是把前面的論文詳細說明,說什麼叫依阿賴耶識為種子,[虛妄分別所攝諸識]?先解釋什麼叫[諸識],這個諸識就是把依他起的整個內容作一個說明。什麼叫依他起?這當中有十一個法(十一個識):
謂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
這個依他起有十一個法:第一個是身,
身就是五淨色根,
這五淨色根是由四大所成的。為什麼叫[識]呢?其實這個識,我們過去有研究過《三十頌》就知道,我們在分析這個心識的時候,有體跟用的差別,就是八識的自體它不動的時候叫自體分,那是一個明瞭的心識;但是這個明瞭的心識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見、相二分的作用,全部的自體分就轉成見、相二分。見、相二分它也是屬於識,一個是能緣,一個所緣。那這個地方的五淨色根,是識所變的影像,它是一個相分,所以它是一個色法,但是也是屬於識,是識所變現的影像,所以[身]就是五淨色根。這個身者識呢?[身者識]就是染污識;[受者識]就是無間滅識。染污識跟無間滅識我們前面說過,就是第七意識,前面解釋第七意識,把第七意識開成了染污識跟無間意識。這第七意識就是意根,第六根,所以[身、身者識、受者識]加起來是整個六根。就是心識要生起了別作用的一個所依,它必須要依止六根,六根是依他起的一個所依。
第二個彼所受識,我們內心當中所感受的境界有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六塵是我們所受用。彼能受識,真實在受用的是六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是整個心識的見分,能受用的。這樣子等於是整個六根、六塵、六識,就是十八界,十八界就是有情眾生的整個色心諸法,合起來叫五蘊,開出來就是十二處跟十八界。每一個人的十八界不同,你的十八界,你所依止的六根,所受用的六塵,你能受用的六識,跟別人是不一樣的。所以在三界流轉當中,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十八界。這十八界是整個依他起相的一個總說(總相),後面的六個識都是在形容十八界的差別相。
[世識],[世識]是說時間相──過去、現在、未來,就是每一個人的十八界是不斷變化的,你有過去的十八界、有現在的十八界、也有未來的十八界,這個相貌是不斷的、相續的,相續而變化、變化而相續。[數識],數就是數目、數量的意思,就是時間的長短。比如說你是一個人的十八界,你人的十八界活了八十歲,你就只有八十年的數目,或者有些人壽命長一點九十歲。總之,這個十八界,有它數目長短的差別。[處識],這個十八界有它所居住的處所,你生長在台灣、生長在美國,都有它所差別的處所。
[言說識],言說識就是有一個言說相,就是你的十八界跟他的十八界要加以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要假藉語言文字,來表達差別的思想。一個國家的文字,你如果注意,會發覺歐美國家在用字上,跟東南亞國家在用字,會感覺美國、歐洲的國家文化比較高雅,它在形容某一件事情的時候,他那個文字用得比較高雅,這種人的思想層次比較高。這個言說識,十八界跟十八界之間的溝通,它要假藉文字來作一些溝通。自他差別識,十八識跟十八識間有差別,你的十八界跟他的十八界,你的六根、你所受用的六塵、你能受用的六識,跟別人的六根、六塵、六識都不同,乃至你昨天的十八界,跟你今天的也不同,這的確有它的自他差別識。善趣惡趣死生識,這個十八界有快樂的十八界,也有痛苦的十八界,有安樂跟痛苦的差別。
這樣加起來,這十一個法,或者說十一個識,十一個諸識都叫做所知依相。簡單的說,這個宇宙萬法,《百法明門論》把宇宙分成百法,但是在本論當中它是分成十一個法,那都沒關係,是開合不同。總而言之,唯識學的基本定義:你不能認為離開了心識以外還有一個法;當你認為離開心以外有一個法,這個法就是遍計所執相,你要破斥。這個法都不離開見、相二分,都是一念心──能緣的見分,跟所緣的相分合成,這個是整個宇宙的有為諸法,可以說一切有為的色心諸法,都叫做依他起相。這個地方是說明依他起主要所包含的相貌,就是十八界。以下我們看十八界它是怎麼來的?它生起的因緣?
癸二、釋阿賴耶識為種子(分三:子一由名言種;子二 由我見種;子三由有支種)
子一、由名言種
它有它的一個實種,真實的種子所生的,這當中有三個:一、名言種;二、我見種;三、有支種。
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識、彼所受識、彼能受識、世識、數識、處識、言說識,此由名言熏習種子所生。
在有為的十一個識當中,前面的是十八界,十八界當中有它的時間相、數量、空間、內心的言說思想,這些都是由[名言種子]熏習成就。就是過去你起了很多的善念,你對三寶的信心、慚愧心,這種歸依恭敬的心;或者你曾經在五欲的境界,生起貪念、瞋恚、愚癡等等的惡念:你這種善惡思想熏習的交互作用,就構成十八界的這些差別相,乃至於它的時間、數量、言說等等。這個[名言種子]所扮演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子二、由我見種
若自他差別識,此由我見熏習種子所生。
在過去的因緣當中,我們產生了一個十八界,這十八界跟十八界之間,的確有我相、人相對立的差別,的確有這種差別。在生命當中,我們要看相片,第一個先找到自己,乃至於在整個人事因緣當中,我們在考慮利益得失的時候,先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就是有愛護自己的心情,有保護自我的意識,而這種保護意識是由[我見熏習種子]產生,而構成了自他差別識,我們就容易在人與人之間、有情與有情之間,產生自他的對立。
子三、由有支種
若善趣惡趣死生識,此由有支熏習種子。
為什麼有些人的十八界是快樂的?你看他經常保持歡樂;有些人經常愁眉苦臉?這當中的因緣,就是有這個有支的種子。有些人在過去的生命當中,他喜歡修習善業,所以他今生的十八界,所受用的都是如意的十八界;有些人會放縱自己造罪業,所以他今生在受用十八界的時候,是比較苦惱的,是違背他心意的十八界,所以這個跟業力有關係。十八界它是有為諸法色心的果報,而這個果報是由阿賴耶識的種子所變現。我們在研究第八識的因相,本論當中是分成三個因相:第一個最微細的是我見,我見的種子最微細最微細,內心有一個自我;第二個就是思想,名言種子;第三個就是業力,你累積很多善業跟惡業的種子。這三種的種子,構成我們每一個阿賴耶識,一個內在因緣力量的差別,這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思想],就是這個[名言種子]。在這有為諸法的十一個識,名言種子它所主導的佔了九個識,乃至於最重要的十八界都是由它主導,它是非常重要的!
在戰國時代有一個大思想家叫做荀子,他提出一個理論叫[非相觀]([非]是是非的非,[相]是相貌的相,[觀]是觀察的觀)。非相觀的理論就是說:他認為我們今天要研究一個人的外相,看到這個人的吉凶禍福,你研究他的外相,不如研究他的思想。他認為相貌只是一個先天的因緣,而思想是人為的因素所成,它是比較主導性。他舉了一個例子:古時候周公,就是製作《周禮》的周公,周公他長得又矮小又瘦弱,是一個看起來沒有福報之相的人;但是周公的成就,那是不可思議!簡單的說周朝八百年的歷史,是靠周公的制禮作樂。
他又舉一個例子說:孔夫子,孔夫子的相貌,他的眼神、眉毛,看起來是一個兇惡之相;但是孔夫子繼承了中國文化的道統,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把它發揚光大,使中國人在沒有佛教進入之前,讓人家安身立命、克己復禮,避免很多造業的因緣。所以周公跟孔夫子都是中國偉人的代表,但是他們都沒有一個好的相貌。也就是說:他先天的業力,善業、惡業可能有些不是很圓滿,所以他的人生多少有坎坷;但是因為他人生有好的智慧、思想,才能開展出好的前途。反過來,他又舉一個例子:夏桀、商紂。夏桀、商紂從人相學的角度、中國的五術來看,他的面相是帝王之相,長得非常的好,英俊挺拔,都是一代君王;但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好的思想,結果弄得國破人亡,我們一般講到壞人的代表──夏桀、商紂。
所以荀子的主張是認為[人定勝天],他認為我們的十八界,外在的相貌、福報的好壞,是先天所成,是前世的因緣,這個我們不能改變;但是透過你今生的努力,苦讀聖賢之書,提升你的智慧,培養一個善良、慈悲的思想,你還是能夠開創出美好的前途。就是外在的相貌是上天所成,內在的思想是人為所成,人定勝天,他提出這樣的觀念,而這種觀念跟本論的思想是一致的。就是說,依他起相是整個有情眾生,生生死死相續流轉的一個主要的果報,一個因相、果相的代表,而整個代表當中,它的主導因素是名言種子。
所以中國五術的思想認為: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有五種因素: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功德;五、讀書。這個命、運、風水是外在的因緣,有些是先天的因緣;你積功累德是有支種子的熏習,那是善業;但是讀書就是名言種子,你唯有多讀聖賢之書,培養一個君子的見地,判定是非,才有一個君子的美德。
所以說,因為好的思想,我們雖然先天有所不足,但是透過人定勝天的努力,可以扭轉我們的生命。如果你沒有一個慈悲、善良心識的思想,就算你前生的善業再強,這個善業力只是幫助你造業而已。所以我們在研究依他起的時候,它的一個構成因素,這個名言種子是不能忽略的。
癸三、釋虛妄分別所攝
前面是說明它生起的因緣,這個依他起生起的因緣;以下是說明它的體性是什麼所收攝,我們看論文:
由此諸識,一切界趣雜染所攝依他起相虛妄分別,皆得顯現。如此諸識,皆是虛妄分別所攝,唯識為性。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
這十一個法,[依他起相]是凡夫的虛妄分別心所收攝,這當中論文分成三段:先說明它的相貌是雜染性,[由此諸識,一切界趣雜染所攝依他起相]。這十一個識構成了整個三界、六趣的雜染果報,所謂的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這個都是凡夫的依他起相,所以凡夫的依他起其實就是三雜染──煩惱雜染、業雜染、生雜染,是雜染性的。第二個虛妄分別皆得顯現。為什麼有三雜染呢?都是凡夫有所得心的作用而顯現出來,它是虛妄分別而有的。第三個,這麼多的諸識都是凡夫虛妄分別的作用,也就是以心識為自體的,所以從本性來觀察是無所有的、非真實義的一個因緣顯現之法。
[是無所有]的意思是說,從本性來觀察這十一個識,這個依他起相都是生滅變化,所以它的本性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是一個無所有的體性,它只是因緣暫時顯現的依止處而已。我們作一個總結:
辛三、結
如是名為依他起相。
這個地方是說明依他起的體性是虛妄分別心所收攝。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