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講)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一0一頁:

戊六、釋契經(分三:己一釋說三自性教;己二辨隨決了一切佛言;己三論造大乘法釋)

己一、釋說三自性教(分二:庚一釋顯說;庚二密意)

庚一、釋顯說(分三:辛一標說方廣;辛二引釋三性;辛三釋依他喻)

辛一、標說方廣

這一段是所知相的最後一小科。前面的五科,論主已經把諸法三相的道理詳細的說明;這一段是以三性的道理,解釋所有的大乘經,也就是把諸法三相這樣的觀念,當作一個公式,以這種公式來會通所有大乘的經典──其實所有大乘經典所描述的內涵,也不離開三相的道理。所以這個釋,就有會通的意思,會通大乘的契經。

這當中有三段:一、釋說三自性教;二、辨隨決了一切佛言;三、論造大乘法釋。我們先看第一個,以三相的道理開演大乘經典,叫三自性教。所有的大乘經,其實就是三自性教,因為它所說的都是三自性。這當中有兩段:一、顯說;二、密意。

佛陀在開演經典的時候,有時候是顯說,就是把這個道理講得很詳細、很清楚,你一聽就很明白,這個叫顯說;佛陀有時候是秘密說,這個道理講得不明顯,有些人根器差看不懂,有些人看得懂,就是一種密意,就是把這個意義,含藏在這個文字當中,沒有公開的說出來,但是有些人可以把它看出來,叫做密意。

我們先看顯說的部分,再說明密意。先看顯說,這當中有三段:一、標說方廣;二、引釋三性;三、釋依他喻。看第一個標說方廣:

諸佛世尊,於大乘中說方廣教。

這個是說明佛陀講經的內涵。三世諸佛為大乘根機的人,開演方廣教。這個方是約本質來說,是甚深的本質;這個廣是約數量來說,是一個廣大的數量。所以佛陀為已經具足大乘根性,他內心當中堪能上求佛道、堪能廣度眾生根機的菩薩來演說,不管是境、行、果,都是甚深廣大的教法,若境、若行、若果都是甚深廣大,叫方廣教。作一個總標。這以下,把方廣教的內涵,引釋三性,就是整個大乘的方廣教,用三自性來作一個歸納。

辛二、引釋三性(分二:壬一長行;壬二頌)

壬一、長行(分三:癸一遍計所執自性;癸二依他起自性;癸三圓成實自性)

癸一、遍計所執自性

先看第一個長行,這當中有三自性:一、遍計所執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先看遍計所執自性:

彼教中言:云何應知遍計所執自性?應知異門說無所有。

佛陀所演說的方廣教當中,我們怎麼知道佛陀是在開演遍計所執自性呢?你怎麼知道佛陀這一段的經文,是在講我們心中的無明妄想、這個相似影像呢?怎麼知道呢?

應知異門說無所有,你只要在大乘經典當中,看到佛陀用不同的角度,說一切法是畢竟空,換句話說,在所有的經藏當中,你看佛陀講話的口氣,是否定的、破壞式的,你看最有代表性的《般若心經》《金剛經》,乃至於《大品般若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佛陀在經文所釋放出來的觀念,全部是否定的,它也不是生相也不是滅相、不是垢相也不是淨相、不是增相也不是減相。

當然因緣所生法是有增減、有生滅、有垢淨的,佛陀為什麼有時候肯定?有時候否定呢?當佛陀講話的口氣是否定的,是以一種無所有的角度來開顯法義的,那你就知道佛陀是在開演遍計所執。佛陀是針對你心中的妄想,來破斥你:這一切都是不對的,應該要消滅。所以你只要看到佛陀講到無所有的觀念,就知道他是在對治遍計執。

癸二、依他起自性

云何應知依他起自性?應知譬如幻、炎、夢、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

怎麼知道佛陀在大乘方廣教,是描述依他起自相呢?這個地方有八種譬喻:好像是幻術、又好像是陽焰、又好像是夢中的境界、又好像是鏡中的影像、又好像是陽光所照的陰影、又好像是空谷的迴響、又好像是水中的月影、又好像是神通的變化,這八種影像後面會詳細說明。

就是佛陀以八種的譬喻,說明因緣所生法。因緣所生法這個依他起,它所描述的是一個生命表現在外,一種差別的相狀跟作用,具足來說,有十法界的染淨因果。因為不管是聖人的清淨因果、不管是凡夫的雜染因果,它都是一個生滅變化的相貌,所以佛陀就用這樣的譬喻。就好像做夢一樣,夢中你不能說它沒有,因為你在夢中也有很多很多真實的感受,你會感到快樂、感到痛苦,當你醒過來的時候是沒有,但是你當時的感覺是有的。

所以佛陀用這樣的夢、幻、泡、影的譬喻,你就知道佛陀是在建立因果的法則,告訴你這個事情應該要善知取捨,而不是去破壞。這個地方是開顯依他起,用夢、幻、泡、影的譬喻,來開顯依他起。看圓成實,先有一個問,再回答:

癸三、圓成實自性(分三:子一設問標答;子二更征;子三別釋)

子一、設問標答

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

怎麼知道佛陀是開顯圓成實呢?佛陀在大乘經典當中,講到四種清淨法。清淨法當中,我們看他提出更進一步的問:

子二、更征

何等名為四清淨法?

子三、別釋(分三:丑一列名出體;丑二簡非二性;丑三明攝一切)

丑一、列名出體(分四:寅一自性清淨;寅二離垢清淨 ;寅三得此道清淨;寅四生此境清淨)

寅一、自性清淨

一者,自性清淨。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

這個地方是開顯四種清淨,先看第一個自性清淨。佛陀講圓成實性,講到四個主題:

第一個主題就是我們內心的自性清淨。什麼叫自性清淨?就是內心當中,它的本質本來就是清淨,不管你曾經打過多少妄想、內心當中造了多少罪業,這些煩惱罪業,都不能染污你的自性清淨。也就是說這個自性清淨,是約著眾生的本性來說的。

古德常說: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不必經過修證,它本來就存在的清淨。你在凡夫的時候,生起很多的煩惱,它不會因為這樣而減少;在聖人的階位,它有種種的功德莊嚴,它也不會因為功德而增加,它永遠保持一個體性。而這樣的體性,我們安立做自性清淨。

自性清淨的內涵當中,佛陀用下面的六種名相來開演。

第一個真如:真就是真實不虛,它的確是一個存在的東西,不是捏造出來的妄想,它真實不虛的存在,而且它的存在是恆常不變的,在凡位它是這樣,在聖位它也是這樣,真實不虛、恆常不變,謂之真如。

第二個空:它的體性是無所有的,無有少法可得,它是一塵不染。禪宗說的一塵不染,它是善法也不得、惡法也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謂之空。

第三個實際:它是一個真實的相貌,它不是一個顛倒虛妄的相貌。

第四無相:它沒有生滅變化的相可得,你造了罪業,它也不會因為你造業而減少;你造了功德,它也不會增加,它沒有生滅變化的相貌,叫無相。

第五勝義:這樣的觀念是一個非常殊勝的道理,一切的世間法所不能比,只有聖人才能夠開顯出來的,叫勝義。

第六法界:這個界是一個因地,它是一切聖人清淨功德的根源,一切聖人之所以能夠產生種種戒、定、慧、波羅蜜的功德,都是依止自性清淨,而開顯出種種的功德莊嚴,所以它是一切清淨法的根源,叫法界。佛陀用六種名相,來開顯自性清淨,這個就是圓成實的一個理體,就是在體性上本具的一個理體。

寅二、離垢清淨

二者,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

前面的自性清淨,是約著眾生本具的理體來說,它不假修證,法爾存在。那這個離垢清淨,凡夫是不能夠受用,它是約著果證。前面是約理體,這是果證,它能夠真實受用。

也就是說,佛陀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以後,從自性清淨當中,假藉種種波羅蜜的修學,把種種的煩惱障、所知障消滅,而顯現萬德莊嚴的清淨,這個叫做離垢清淨。前面的自性清淨,是理體上的具足;這個地方是一種果報的受用,它真實能夠去受用這個果報,它也可以用這個果報,產生種種的利他的妙用,叫離垢清淨,它有真實妙用,這個是聖人才有的。

寅三、得此道清淨

三者,得此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多等。

這個自性清淨是一個因相,從成佛的角度,它是一個因,成佛之因;離垢清淨是成佛之果。從因到果,必須有一個清淨道。

什麼叫清淨道呢?就是它成就這個果報的方法,包括了菩提分法,也包括了波羅蜜多。這菩提分法是約聲聞教法,聲聞教法就是三十七道品,就是戒、定、慧。這個戒、定、慧,它是以出離為根本的四念處,產生一個出離道,這三十七道品主要是修四念處,以戒、定作基礎修四念處。從大乘的法來說是波羅蜜多,它有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六波羅蜜,成就福德、智慧兩種的資糧。這兩種的法門,菩提分法跟波羅蜜多,都能夠幫助我們從自性清淨,轉成離垢清淨,所以它是一個清淨道。

寅四、生此境清淨

四者,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正法教。

怎麼知道有自性清淨的存在呢?怎麼知道要假藉種種的道法來修行呢?那就必須有這個清淨的境,這個境就是一個教法,你要依止佛陀所說清淨而不顛倒的教法來修學。

所以,智者大師把大乘法的清淨分成四種:教、理、行、果。這個教就是生此境清淨,就是佛陀的言教,言教當中我們明白打妄想的心中,內心是本自清淨的,得到這個理體。依體起修,開始修行種種的清淨道,教、理、行;最後成就離垢清淨,成就果。智者大師把大乘佛法的清淨心,分成四個:教、理、行、果,剛好是這四種清淨。

丑二、簡非二性

由此清淨的法教清淨緣故,非遍計所執自性。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起自性。

這個地方是說,我們根據這個清淨的法教,產生一個清淨的道行,這種道行它不是遍計所執。我們說明一下。我們當初在講遍計所執的時候,是說我們內心當中依止依他起,產生一個相似的影像,叫遍計執。這個時候,我們會質疑:我們在讀經典的時候,佛陀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或者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在觀照內心的時候,我們假藉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名言,在內心當中安立一個清淨的影像,它這個也是一個相似影像,那它也是遍計執?不對,因為這個影像,它有引導你趨向於圓成實的作用,所以這個法,我們不定義做遍計執,雖然它是名言所安立,但是它是假藉佛陀的名言所安立。

我們讀過《三十頌》,它講到名言:有凡夫的名言,凡夫的名言是無體隨情假,沒有自體,沒有自體,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有聖人的名言,叫做有體施設假,佛陀講我相、法相,我相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它的確是有它的自體,它內心當中有這樣的功德,佛陀安立這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安立我相。佛陀講法相,講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也是有它的自體。

所以說,我們依止聖人的名言來修習止觀,這個不能講遍計所執,因為它是隨順於圓成實的作用,所以它也是圓成實,這第一個。

第二個,最淨法界等流性故。因為這個名言是佛陀所親證的真如,依止大悲心所流露出來的,它是清淨法的等流,所以它也不是依他起,依他起是阿賴耶識為根本。我們說過阿賴耶識的因相、果相,都是以阿賴耶識為本,現行熏種子、種子起現行,都是依止這個所知依──阿賴耶識。

依他起的法,它這個唯識的定義,是依止阿賴耶安立的。但是佛陀的名言,是從清淨的法界流露出來的,它不是從阿賴耶的種子變現的,所以它也不是依他起。它也不是遍計執,也不是依他起,當然就是圓成實了,這個地方是這樣意思。

嚴格來說,如果要照圓成實的定義,這四個定義,只有第一跟第二是圓成實,就是自性清淨跟離垢清淨。得此道清淨跟生此境清淨,它畢竟是一個生滅法,造作的。造作的法,從義判上是應該是依他起,但為什麼不判做依他起呢?因為它有成就圓成實的作用,它隨順於圓成實,所以就把它當做圓成實,但是它畢竟是有為法。就是說,從遍計執的內涵當中,它有引導你趨向圓成實的作用,所以也安立做圓成實。我們作一個總結:

丑三、明攝一切

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清淨法盡。

你在大乘經典當中,只要看到自性清淨、離垢清淨、得此道清淨、生此境清淨,這樣大乘的教、理、行、果,都是屬於圓成實所收攝。

這四種清淨,我們在凡夫的時候,離垢清淨是我們的目標;但是自性清淨,這件事情是很重要。這個法門你要會去運用它,對你自己破除障礙,有很大的幫助;你要不會用它,你破除障礙會比較吃虧。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一個凡夫的階位開始修行,我們已經通身的煩惱罪業、沾惹了很多的塵埃,才開始修行。有些人很快就從塵埃中跳脫出來,有些人這個塵埃他跳不出來,很辛苦,這是因為每一個人跳脫塵埃的善巧方便的運用,有所不同。

你看看大乘經典、歷代祖師的開示,你在對治煩惱的時候,如果你先生起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先讓心不要在外境的妄想中打轉,先把心帶回家,先把一直在在妄想中纏繞的心,帶回到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時候,再啟動你的對治法門,你要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持戒也好、修定也好,你會發覺妄想比較容易對治。如果你今天在對治妄想煩惱的時候,沒有把心帶回家,就在這個煩惱的外境,在外圍一直跟它作戰,那你就很辛苦了!

我們可以把這種觀念作一個會歸:不管是調伏煩惱、懺悔業障,事懺、理懺的關鍵,就是你是不是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是說,煩惱跟罪業是無自性的東西。什麼叫無自性呢?就是它的體性是不決定的。同樣一個煩惱、一個罪業,到某一個人的心中,他覺得對治很困難,這個煩惱在他的心中纏繞,揮之不去;有些人他有煩惱罪業,但是他很快就能夠突破、消滅,這就是你的善巧方便,就是你能夠像《大乘起信論》上說的,經常能夠正念真如,經常憶念你的自性是清淨的,修習真如三昧,這樣子的話,你在破除障礙這方面,有很大的幫助。

黃念祖老居士,在他《無量壽經》的註解中,解釋十念往生,他說:有些人臨終的時候,十念可以往生;有些人十念不能往生,要超過十念,要多念才能往生。

為什麼呢?不在於煩惱的輕重,而在於他是不是生起觀照。

有些人念佛,他這妄想起來,他就跟你拚了!這個時候,你念佛當然辛苦了,你十念不夠,你要比十念還要多念。但是有些人在臨終,他今生的煩惱跟罪業現前的時候,他能夠先憶念真如──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他馬上感到煩惱跟罪業是虛妄相,然後再啟動他的佛號,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這時候,他很快就能夠從障礙當中突破。所以自性清淨這個法門你不能忽略,它在破除障礙這個角度,會給你很大的加持,破障。好,我們看下面的偈頌:

壬二、頌(分二:癸一頌三自性;癸二頌四清淨)

癸一、頌三自性

此中有二頌:

幻等說於生,說無計所執,

若說四清淨,是謂圓成實。

這個地方,是把諸法三相的道理重頌一下。說佛陀講夢幻泡影,是講依他起暫時的存在性,講因果絲毫不爽;佛陀說無所有,是對治我們的遍計執,講到法性本來空寂,對治我們我相、法相的執取;若說四清淨,是謂圓成實,佛陀在大乘經典講到清淨的四種法門,是開顯圓成實。換句話說,這個諸法三相,是大乘佛法的一個基本公式,你可以套入所有的大乘經,放諸四海皆準的。看最後的一個重頌:

癸二、頌四清淨

自性與離垢,清淨道所緣,

一切清淨法,皆四相所攝。

把圓成實的四個法再作一個重頌:自性清淨、離垢清淨、清淨道清淨跟清淨所緣,一切的清淨法,不離開四種相,也就是所謂的教、理、行、果。

辛三、釋依他喻(分四:壬一牒前起問;壬二標為總答;壬三乘前更征;壬四別釋八喻)

壬一、牒前起問

前面的一段,是把圓成實相開展出來,依他起是略而不說;到這個地方,把佛陀在經典講到依他起法,有種種的譬喻,加以詳細的說明。這地方有四段:一、牒前起問;二、標為總答;三、乘前更征;四、別釋八喻。先提出一個問:

復次何緣。如經所說,於依他起自性說幻等喻?

是什麼樣的理由,佛陀在諸大乘經典當中,對依他起法講出種種夢幻泡影的譬喻呢?這以下作一個總答:

壬二、標為總答

於依他起自性,為除他虛妄疑故。

因為眾生在依他起的法當中,產生一個疑惑,由這個疑惑,才產生了一個顛倒的妄想,而成就遍計執。我們說過,依他起的法,因為我們產生疑惑以後,就打妄想,我們對它不了解就打妄想,打妄想以後,就把依他起轉成遍計執了。所以為了破除遍計執,我們應該要先設防,要把依他起的法詳細的作說明。到底什麼是依他起?因為我們就是對依他起產生迷惑顛倒,才產生妄想名言,才轉成遍計執,所以說這八種譬喻,是來對治凡夫的八種疑惑。

壬三、乘前更征

他復云何於依他起自性,有虛妄疑?

眾生到底有什麼疑惑呢?

壬四、別釋八喻(分八:癸一幻事喻;癸二陽焰喻;癸三所夢喻;癸四影像喻;癸五光影喻;癸六谷響喻;癸七水月喻;癸八變化喻)

癸一、幻事喻

這個地方有八種:一、幻事喻;二、陽焰喻;三、所夢喻;四、影像喻;五、光影喻;六、谷響喻;七、水月喻;八、變化喻。佛陀講出八種譬喻,來對治我們八種的顛倒。先看第一個幻事喻:

由他於此有如是疑:云何實無有義,而成所行境界?為除此疑,說幻事喻。

有一類的眾生,對依他起產生疑惑,說:這依他起它是一個生滅法,它沒有真實的體相,為什麼沒有真實體相,卻能夠帶動我們內心有真實的一個見聞覺知的認識呢?我們跟它接觸,也產生很多的認識?

佛陀就講出一個幻術的譬喻:假設一個魔術師,拿了一條手帕,他一下子變出一隻兔子,也可以同一條手帕變出一隻獅子。這個兔子跟獅子當然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看到兔子,我們說:哦!它是一個溫馴的動物。我們看到獅子,我們也知道它是一個凶暴的動物。就從這個幻術的譬喻當中,我們可以知道:雖然它是幻術,但是它能夠讓我們產生見聞覺知的認識。所以,雖然它的體性是空,但是它所表現的假名、假相、假用,也能夠帶動一種認識,這個是合理的。

癸二、陽焰喻

云何無義,心心法轉?為除此疑,說陽炎喻。

依他起是無自性的,是畢竟空。但是為什麼我們跟它接觸的時候,內心會有很多的心心法,有種種心法的情緒產生呢?有時候對可愛的境界產生貪,對不可愛的境界產生瞋呢?這種貪瞋的情緒變化,是怎麼產生的呢?

佛陀說陽焰的譬喻。渴鹿追求陽焰,雖然這個陽焰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但是陽光的折射,它有一種相似的水氣產生;問題是這只口渴的鹿它不知道,它想追求水,所以它就追求下去。前面幻術的譬喻是一個總說,這以下是一個別說,是約著我們凡夫因地的造業來說。

說我們造業,當然是在因緣所生法當中造業,或者是在三寶的境界造了善業、或者在五欲的境界造業。不管是三寶的境界、五欲的境界,雖然都是不真實,但是因為我們凡夫有一種有所得的心,就像口渴的鹿,它想要追求水,因為追求的關係,也就帶動很多貪瞋的煩惱。當然這個因地的造業,一定是有所得。這個追求,我們從二方面來說:這口渴的鹿,有時候追求的是乾淨的水,有時候追求的是髒的水。

就是凡夫在因緣法當中,有時候追求來世的安樂,有些人追求今生的安樂。一個人會追求來生的安樂,他容易造善業;如果你是追求今生的安樂,你容易造罪業。就是同樣是因緣所生法,因為我們有一種要追求的心,就像口渴的鹿,所以就產生很多很多善惡業的煩惱。

癸三、夢喻

云何無義,有愛、非愛受用差別?為除此疑,說所夢喻。

前面是講因地,這裡是講果報的受用。說因緣所生法是無自性空,為什麼我們感受到有種種快樂的果報,跟痛苦果報產生呢?佛陀說:像做夢一樣。你做夢的時候是不真實的,但是遇到恐怖的夢,你會感到恐怖;遇到甜美的夢,你會感到快樂。所以說夢中境是暫時有,但是它也會產生快樂跟痛苦的感受,用做夢的譬喻。

比如我們經常說同床異夢,十幾個人坐一張床,每一個人做的夢不同。比如說,同樣是義德寺,我們一百多個人坐在這個地方,我們所做的夢不同,循業發現。你的夢,你感受到:誒!義德寺是一個安樂的環境。有些人則是:義德寺給我太大的壓力。(呵──)那這個怎麼辦呢?

就是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夢中。如果說它是真實的,就不能改變,你要不相信,你如果對這個環境不滿意,你拜懺拜三個月,很真誠的修懺,三個月以後,你會做另外一個夢,(呵──)你就會感到:誒,不錯啊!你會從這個夢轉成另外一個夢。這是夢幻泡影,就是這個夢,它可以變化,但是你在夢中的時候,你真實有這樣的感受。

癸四、影像喻

云何無義,淨、不淨業,愛、非愛果,差別而生?為除此疑,說影像喻。

因緣所生法的依他起是無自性,怎麼會有業力的招感呢?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呢?前面是單獨約因跟果,這個地方是因果的招感。佛陀為了除此疑,說影像喻。你一個人站在鏡子前,它就現出人的影像;一個美國人站在鏡子前,它就現出美國人的影像:這個人的本質是因,這個影像是果。就是說,你今生的果報,是前生的本質招感的,你前生有什麼業,你今生受什麼果報;你今生又造了一個業,又招感來生的果報。

簡單的說,今生的你,是前生的你造作的;來生的你,是今生的你造作的。所以它本質顯現影像,又有一個本質又顯現影像。所以我們從本質,從因可以看果,其實我們也可以從果看因。你看看你今生的人事遭遇,哪些是如意?哪些是不如意啊?你也可以知道你前生做了什麼事,從影像也可以推知本質,也可以。從這個影像跟本質之間的互相影射,就知道因果招感的道理。

癸五、光影喻

云何無義,種種識轉?為除此疑,說光影喻。

依他起法是自性空的,為什麼會產生內心種種歡樂、悲傷的情緒呢?前面四科是約著外境的因緣而引生的內心作用;這個地方是內心的獨頭意識,不須要外境。

為除此疑,說光影喻。就是說同樣是一個陽光,因為照射在不同的物體,產生的光明、黑暗不同。比如說你今天是一間大的房子,你就會看到一大片的光明,但是它背後就有一大片的黑暗;如果是一棵小樹,你看到的是小的光明、背面是小的黑暗。就說明眾生的情緒,跟他心中的有所得是有關係的。你今天對這件事情,有歡樂的感受,你一定會有悲傷的感受,光明跟黑暗永遠存在。如果你對很多事情會感到極度的快樂,這不吉祥,(呵──)這表示當你悲傷的時候,你也會比別人悲傷。

所以修行者,蕅益大師說:平淡!就是說,因為你歡樂的時候,沒有很歡樂;你痛苦的時候,也就不會太痛苦。你的光明面愈多,黑暗面也一定愈多,陽光照射出來,一定有光明面、有黑暗面,你光明面有多大快,黑暗面就有多大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有種種心識情緒轉生的理由,就是凡夫的有所得。

癸六、谷響喻

云何無義,種種戲論言說而轉?為除此疑,說谷響喻。

因緣所生法是自性空,那我們怎麼會有種種言論的思想產生呢?佛陀說谷響喻。就是你講出一句話,這句話就會產生很多很多震盪的回音。比如說,我們以前講過一個北宋的大文學家黃庭堅居士。他今生所有的思想,他找到他前生的時候,把他過去的數據打開,其實他前生就有這種思想。

就是說,我們內心當中,今生會接受很多的訊息,這個時候心中會講很多話,在內心當中不斷的震盪,這個震盪會震盪到來生。你前生有什麼思想,你的思想就會震盪到今生;你今生又會產生變化,你的思想也會震盪到來生。他前生是相信小乘法,他今生就很可能會接受小乘法;你今生接受大乘佛法的,(來生)你也很可能接受大乘佛法。這個就是一種空谷響,你講出一個思想,這個思想就會產生反彈。

癸七、水月喻

云何無義,而有實取諸三摩地所行境轉?為除此疑,說水月喻。

因緣所生法是自性空,為什麼得到禪定的人,在禪定的境界當中,他能夠生起種種的真實受用?他在禪定當中,他一念心可以看到大陸的蘇州、大陸的南京呢?為除此疑,說水月喻。因為他的水愈平靜,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他月亮的影像就更清楚。這就是為什麼禪定的人,他能夠產生更大的受用,因為他的水更平靜了,就是這樣的譬喻。

癸八、變化喻

云何無義,有諸菩薩,無顛倒心,為辦有情諸利樂事,故思受生?為除此疑,說變化喻。

既然依他起的自性是畢竟空,為什麼菩薩內心依止無顛倒的菩提心,還來成辦種種利樂的事情?來三界受生?也就是說,從因緣所生法來說,眾生是夢幻泡影,他的自性不可得。既然沒有真實的眾生,為什麼菩薩還要來到三界受生呢?為除此疑,說變化喻。

說魔術師看到這個小孩子哭泣,他變出種種的糖果,來安慰這個小孩子。就表示,佛菩薩雖然看到眾生的本性是畢竟清淨空寂的,但是他也看到有如夢如幻的眾生,所以他就用如夢如幻的教法,以五乘的教法來攝受眾生,讓眾生得到今生的安樂,乃至究竟的安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雖然這個方便門不是真實相,眾生成佛以後,也是無有少法可得。

這個地方有些人會質疑說,佛陀在大乘經典告訴我們:成佛以後,是眾生的雜染相不可得、諸佛的清淨相也不可得,佛陀是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沒有戒定慧可得。這個時候我們質疑:我們現在很辛苦的持戒、修定、修慧,到最後沒有戒定慧可得,那修戒、定、慧幹什麼呢?

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現在在痛苦的此岸到彼岸要坐船,雖然你到彼岸以後,這個船是不要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當中,這個船就非常的需要。以幻化的法門,對治幻化的煩惱,最後兩個都消失掉。所以在過程當中,你不能說方便門不重要。當然你入了真實相的時候,這些法門都不可得;但是你在過程當中,你不能說不需要。

這就是為什麼佛菩薩還是依止幻化的法門,來安撫眾生,使令眾生成就暫時的安樂,乃至究竟的安樂。這個地方是用三自性的道理,來融通大乘的經典。我們也可以試著用這個三相的道理,把它當作一個公式,去會通所有大乘經典。好,我們講到這裡。我回答兩個問題: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法師講的唯識錄音帶當中,有《大乘百法明門論》《唯識學概要》《八識規矩頌》《唯識三十頌》,請問法師有講《唯識二十頌》嗎?對一位初學者來說,這一系列的錄音帶,應該先從哪一個地方下手?弟子現在深感唯識學對於修行有很大的利益,故想好好來研讀。

【師父答疑】:唯識學在大乘的角度,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大乘的性、相二宗──般若跟唯識。般若跟唯識從它的次第來說,唯識學的重點,偏重在所謂的次第法門,就是開顯無差成差;《般若經》它是差即無差,它偏重在圓融法門,它偏重在無差別;唯識學是很多因果的差別。

蕅益大師認為:唯識跟天台,譬如畫龍點睛,你一定是先把龍的身體畫出來,才點牠的眼睛。

所以蕅益大師認為:先學唯識,再學天台、華嚴,這才對。

至於唯識的次第,《百法》是基礎,因為《百法》把五十一個心所法,講得很清楚。《百法明門論》八識心王講得不多,但是對於眾生的差別情緒,因為心王的體性固定,它就是無記,這個了境、能變,前六識就是分別,第七意識恆審思量,第八識就是儲藏,異熟儲藏。但是這三個識在活動的時候,它有很多的排列組合,就是有很多差別的情緒跟它合作,就帶動了一個多彩多姿變化的人生。

所以這五十一個心所,你剛開始要先了解,你到底有什麼情緒會出現?有善的情緒、有惡的情緒,這個都是從《百法》。

但是《百法》當中,它不足的地方,就是八識的心王講得少,所以就必需有《八識規矩頌》。玄奘大師他作完《成唯識論》以後,他根據《成唯識論》的道理,寫出幾個偈頌,把八識心王相互的關係,它們之間的互動──前五識、第六識、第七、第八。

所以《八識規矩頌》,它偏重在心王的互動,這個前五識跟第六識是什麼關係?第六識一活動的時候,它又如何帶動第七意識?造業以後,怎麼樣回歸到第八識?所以這個《八識規矩頌》是強調心王,《三十頌》等於是總結。

《唯識三十頌》是天親菩薩晚年的代表作,他臨終前一年才講出《三十頌》,用三十個偈頌,把唯識的境、行、果講出來,所以它包括了心王跟心所都在裡面。

這個《攝論》呢(訶──),私底下有一個佛學院的同學問我,他說:我們之前學《三十頌》,跟《攝論》有什麼差別?《三十頌》是講得很簡要,因為它三十個偈頌,一學期就講完;你讀《攝大乘論》,那是甚深廣大。

我講一個譬喻,比如說你肚子餓,你讀《三十頌》就是給你一顆維他命(呵──);你讀《攝論》,那是一個豐富的滿漢全席。營養是差不多,但是它的過程,有開合的不同。你看光是諸法三性,諸位學《三十頌》,可能三十分鐘就講完了:依他起是因緣法、圓成實是真如、遍計執是妄想,就三個,講完了。一個是因緣法,一個是我空、法空的真理,第三個是妄想。那三個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非異非不異,就講完了。三個的各別關係、相互關係,三十分鐘就講完了。但是我們看所知相,我們講了好幾堂課,它用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三個之間的差別跟相互關係。

所以說《攝論》,它是從唯識學的角度,來開展大乘的佛法修學概要,從你剛開始如何去判斷生命的真相、妄相,然後如何從妄相中跳脫出來,返妄歸真。從研真窮妄到返妄歸真,有很明顯的一個道次第。我們現在都還在講理論,到後面講到戒定慧、講到十波羅蜜,菩薩如何修十波羅蜜?應該用什麼樣的方法?遇到障礙怎麼突破?它後面講得很詳細,等於是大乘佛法的菩提道次第廣論。

所以這個唯識的道次第,我們應該先學《百法》,再學《八識規矩頌》,再學《三十頌》。《唯識學概要》,是我自己根據《三十頌》編出來的,後來就不流通了,只要根據《三十頌》就可以了。

【學員提問】:有居士跟常住的師父說:他一入定,就像軟骨功一樣(哈──),整個人趴在地上。而這位常住師父也親眼看到,他入定的時候,真的趴在地上。末學感到很奇怪,也沒有聽過這樣的入定法,請法師開示。

【師父答疑】:我也沒有看過有人入定趴在地上。當然入定的姿勢很多,理論上來說,行住坐臥都可以入定;但是基本定義,就是他的心是不是心一境性。你說他躺在地上睡覺,你也不能說他不是入定?什麼樣的姿勢,我們很難判定。他是不是學過瑜珈術?他就是趴在地上。

不過,我們依照正常的規矩,剛開始初學者入定是以坐姿最正常,所以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又名小止觀),智者大師為什麼要安立坐禪?他解釋說:理論上來說,行住坐臥都可以入定,但初學者以坐姿最適合。因為你站、在那邊走來走去,你容易散動;躺在床上,一下子睡著了。如果他是老參的話,趴在地上也可以入定,那這個人是功夫很高,他竟然趴在地上不會睡著。不過我們很難從他的姿勢,看他是不是入定,這要從他的內心來判定。

【學員提問】:有居士曾問:地藏王菩薩為何有的戴五方帽?有的現比丘相?這兩種相所表的法有不同嗎?

【師父答疑】:那當然不同。他現比丘相,是偏重自利,出離。菩薩為了要弘傳不同的法,現不同的相,表示不同的功德。這個五方帽,偏重在利他,大悲,攝受這些苦惱眾生。地藏王菩薩在菩薩當中,他所扮演的角色,比較喜歡度化三惡道的眾生,所以你看放大蒙山、《三時繫念》,只要是超度三惡道的,都是以地藏王菩薩為本尊。所以他現五方帽的時候,是偏重在大悲的功德;但他現比丘相的時候,是偏重在自己的清淨。他雖然大悲,但是他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他還是清淨。

【學員提問】:請問癌症的病患臨命終的時候,打止痛針而昏睡去,命終助念可往生極樂世界嗎?

【師父答疑】:如果他昏睡的話就不好了。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有兩種因緣:第一個是隨業往生,第二個是隨念往生。正常人是隨業往生,就是他第六意識開始昏昧,那就由阿賴耶識的業力來主導,就是隨業流轉,隨著它的善業、或者罪業去流轉。

但是淨土宗的話,不能夠隨業流轉,要隨念。就是你臨命終的時候,你第六意識不能昏昧,因為你要用第六意識的正念,跟彌陀感應道交,往生淨土。所以,你如果在臨命終的時候,第六意識昏昧,那是非常不吉祥的,就是你失去了以念力來主導業力的機會。你第六意識昏昧,那你一定是隨業往生,除非你淨業成就。

歷代的祖師淨業成就,他不必靠臨終的正念,他這棵樹永遠是往西方倒,他不管是車禍死亡、什麼死亡,都是往生淨土,那這種人很少。大部分的人往生,都是隨念往生,都必須要靠臨終的時候,不斷的憶念彌陀的功德,跟彌陀感應道交而去的。

所以,如果臨命終的時候昏睡,這個對往生淨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因為你對他開示什麼,他聽不到的,你跟他念佛,他也聽不到。他心中是活在自己一種非常微細的昏昧妄想當中。這個時候,他的生命由阿賴耶識的善惡業來主導,不是由第六意識的正念來主導,那恐怕是不能往生。你只要看到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一直昏睡,這個人應該是不能往生。往生的標準,臨終要正念分明,不管他造了多大的善業、罪業,都是一樣,臨終一定要正念分明。這個地方是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