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無我文章(第2頁)
臘月初八,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成道紀念日。早在公元前623年,印度誕生了釋迦牟尼...
我們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條件就是要看得開、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執──要看清...問: 金剛經所說的,無我是什麼?無我與我慢是什麼關係? 大安法師答: 無我相或者無我見,我的解釋是主宰意、...
包袱是一種累贅,總是會在不適當的時刻讓你感到無奈和絕望,阻礙人生的修行。如果能...
心無礙菩薩曰: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
在提到四大皆空這個名詞的時候,許多人往往會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在世人心目中,出...
《論語》中有君子使物,不為物使,這句話說的是我們不要被物所奴役,君子使用萬物,...
世間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從健康來看。你想要健康,就多吃素念佛。但一般人做不到...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學習過龍舒居士的淨土文。再讀一遍,它的感受又不同的,就覺得真正...
每天念佛多少萬聲是不是精進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
佛陀成道後,開示世間萬法四大本空。四大,指地、水、火、風,一切萬法均由此四大合...
在終南山有兩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覺一直沒有開悟,就要下山參學。他從終南...
身見,即執著自己的身體,一天到晚只在意這個身體,想著給它買一點糖吃,買一點香水...
九十歲老和尚在客堂對一群出家眾開示:在胎、卵、濕、化四生中,我們每個都曾去做過...
妄想是個假的,可是因為一個假的生出來了,很多假的跟著也就有了,所以自諸妄想展轉...
我們凡夫都有身見,執著這個色身是我,執著得要死,身體要保養得好,吃得好,穿得好...
雪岩祖欽問弟子高峰原妙:日間浩浩時你做得了自己主人嗎?高峰答:做得主。雪岩又問...
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清淨光潔,湛寂常恆。無生無滅...
修行以後,不要貪面子,世俗人為了面子,很容易造惡業。比如說婚嫁、喪葬、生日,為...
破我執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我們有沒有發現我...
貌似現在的人都有點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覺得不自信! 害怕失去,不敢面對現實,執著...
修行,就是要將心打開。如果背誦了很多佛經,知道了很多佛學理論知識,但在心性上沒...
歐洲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時候,他的朋友就問他:為什麼你總...
昨天早上,一紙離婚協議書,把我的婚姻帶到了迷茫的境地,也直指我頑固的我執。 事...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是開發生命所具有的無量智慧、...
五蘊每個生命的存在,無非是色、受、想、行、識五蘊。蘊為積集義,指相關事物的積聚...
做更大的事業、追求更大的榮譽、賺更多的錢,每個人都想讓全世界知道自己。 人生的...
我們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來適應外邊的這種氣氛。你的心...
一般人認為,活著的時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後,雖然身體消逝了,但是靈魂還...
當深深靜下來觀的時候,確實發現我是虛妄的。就像我們看到電影屏幕上的人在動,但只...
八風中的譏、毀、衰、苦本身就是煩惱,我們想大家比我還要清楚。所以,這裡就不再重...
四大是從物質構成的元素來說的,而五蘊則是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的元素來探討生命的...
禪觀是把心帶回家;那麼淨土的人,是從家裡面再重新出發,往淨土方向走去。一個是把...問: 我是一位忠實的佛教信仰者,自認為能想開、放下。看看:上敬下和,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通常,每個人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身體。當我們為他人付出一些勞動,總會計較報酬、計...
我們凡夫的心有兩種攀緣,第一個,攀緣外境。第二個,向內攀緣內心的自我。我們看看...
放開手腳要怎麼放?就是只有你看到,你的內心是一個圓滿的球,你的整個生命是一個圓...
人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務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麼代表...
無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斷真理的標準,也是佛教區別於其它宗教、哲學的...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是清淨的相續。當然我們從修行...
自我意識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斷惡修善的時候,我們有一種想要主宰的概念出來有所得...
當你把這個自我稍微放下一些,你就會發現痛苦也因此放下不少。有時候我們個人的煩惱...
我們剛開始在學佛的時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樂,如何離苦得樂,我們可能遇...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們也曾經受了很多的果報,所以因...
形,就是我們的業報的身體。如果我們執著這個身體為真實的,那麼這個形體就成了眾罪...
信佛,種福田了生死,這叫自了。三寶弟子,信佛,不僅要自己安樂。還要去幫助別人,...
自從佛陀創教後,僧團逐漸形成獨特的組織和制度,傳入中國之後,東晉.道安大師製定...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難名狀。威音過後成罣礙。三百六十筋連體。八萬四千毛孔在...
有一根木頭上,忽然來了一隻小小蛀蟲,整日在木頭身上爬東爬西。木頭不耐煩地對蛀蟲...
自我是最難消融的,這是最可愛、最堅固、也是最討厭的東西。人人都知道用自我中心的...
諸位,我勸大家,你如果你空觀的智慧自我意識的這種雜染沒有慢慢調伏啊,你就一開始...
《三慧經》中說:山中揭鳥,尾有長毛;毛有所著,便不敢復去,愛之恐拔罷;為獵者所...
戒嗔還不是和尚的時候,也是生活在山裡,那還是十幾年前,戒嗔當時還算一個小孩子,...從小被認為是個很有個性的人,這個詞聽上去並不像批評,我誤以為個性不錯。但個性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從沒認真思...一、禪是什麼 首先我想告訴你的,禪不即是知識,知識並不離開禪;禪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從禪而獲得;禪...
佛教的經典和論著浩瀚如海,其數量更是數不勝數。隨著古德對經典的理解角度不同,所...修法從身求者,猶如泥裡淘金,煮黃沙求漿粥,無一法可得;修法從外求者,猶同捨本求末,燒木佛求舍利,無菩提可證...
有人問印光大師學佛的秘訣。印光大師則回答:學佛的秘訣在於誠與敬。誠就是真誠、不...
怎樣來成就明白的心呢?怎樣來真正地能夠通過念阿彌陀佛而明心見性呢?我們要能夠通...
無始以來,眾生以顛倒分別妄執諸法為常,五欲為樂,自他眾生實有存在,身體清淨,即...
昔日,佛在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有四十位比丘住在波梨耶聚落,他們精勤修持苦...
一切法都是依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相對的,彼此相互依存,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
佛光禪師在參禪的生活中,經常忘記自己。一些從各方前來參學的禪者,要求拜見禪師,...
一隻駱駝,辛辛苦苦穿過了沙漠,一隻蒼蠅趴在駱駝背上,一點力氣也不花,也過來了。...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
在印光大師的《文鈔》當中,他說:有些人他越用功,佛念得越多、拜佛越多,他的煩惱...
天地廣闊,人不能只想著自己佔有一席之地而自尋煩惱。 佛光禪師有一次見到克契和尚...
佛住世弘法時,有一位住在彌絺羅國中的婆羅門婦女名叫婆私吒,因為第六個孩子剛剛喪...
一般人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只希望別人幫我,只要求國家給我,要求社會大眾給我。一切...
學佛,第一個叫破除我執,要懂得這個身體不是實有的,是地水火風和合,所謂緣聚則生...人生在世,心靈常常受到傷害,傷心、傷感、傷痛經常折磨著我們,由此我們苦悶,生氣,憤怒,怨恨,有時甚至會對人...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各種的糾纏是煩惱的主要來源。尤其是一些似乎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糾纏或者說糾紛,好像很難逃離...生活中,我和許多人一樣,總是慣於從身外尋找參照物,喜歡和別人一比高低,凡事不甘人後,雖明知心靈會由此受到系...我有一個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責,他為了顧全家庭裡的和諧,內心裡雖然波濤洶湧,可是表面上仍然非常平靜地...有一位智者曾經對我說:凡事如果能放下自我,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然而,現代社會由於道德...在別人的影子下活著,永遠只能做別人的影子。如果總是跟在別人的身後人云亦云,你永遠不會有自己的立場。要成就一...「四大本空,五蘊非有」,這是佛陀成道後,對宇宙世間諸法萬象的說明。 所謂「四大」,是指結合物體的四種元素:...問: 如果沒有我,誰在成佛?死後又是誰在流轉? 濟群法師答: 很多人一聽無我就想不通:如果無我,誰來聽經?...問: 如何理解佛教所說的無我? 濟群法師答: 我們每天說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卻從來沒有考慮過,...忍辱是逆來順受,無我相、我執、我見,常觀想:未生之時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長大成人假名我,轉眼矇矓又是誰...看過一則中國禪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著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規的和尚。路途很遠,負責任的...禪院新來了一個小和尚,他積極主動去見智閑禪師,誠懇的說:我新來乍到,先幹些什麼呢?請前輩支使和指教! 智閑...馬祖道一禪師有一次在打坐時,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見了都不以為然,急忙問道:「老師!你為什麼要把...無始以來,我們糾纏於我法二執構成的錯誤設定,使之成為根深蒂固的習慣,與生俱來的本能。由此無明不覺,而有妄想...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將自我逐步的減輕、消滅。相反的,沒有正知正見的行者,若是越用功,越勇敢,自我感就越強烈,...在一次法會上,南泉禪師對著眾人說,我今天想把自己賣了,不知道在座的有沒有人肯買?一個和尚立馬就站出來說,那...一般人最執著,也是諸般煩惱的根源,那就是「我」,凡事「我」最大,一切都以「我」為主。有了「我」,就會有分別...所謂的「柔軟心」,是指把自我減低、減少、減輕,不在人際間架設心防,也不為自己設想,心胸全然敞開。所以,凡是...當我們迷失覺悟本體之後,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系列的錯誤設定。究竟什麼是我?其存在基礎是什麼?作為我的存在,其實...有一天,我在上課時說:「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別執著,就不會被煩惱困擾,這樣你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了...問: 怎樣才能做到時時快樂,天天快樂?我很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因此特別煩惱,怎麼才能排除這些多慮的想法?每...許多人不了解佛教,認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說得苦不堪言,而有一種偏激的悲觀厭世態度。誠然,放眼俗世,苦樂皆...問: 無我是一種心態嗎?有時當什麼事都一起來的時候我就會不管不顧,什麼都無所謂。無所謂成功,無所謂名利,甚...我們要消除我執,必須依靠止觀的力量。通過禪修培養止的力量,通過聞思正見培養觀的力量。首先在觀念上認識到五蘊...自我的消融,是要從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完成的。如果連自我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同他談自我消融是毫無...自我,大家似乎都非常熟悉。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強烈的自我意識中,一生都在為所謂的我而奔忙。為了我的事業、我...你開著一輛車。在一個暴風雨的晚上。你經過一個車站。有三個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車。 一個是快要臨死的老人,他...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心中諸多的煩惱現象,總是圍繞著「我」在打轉。為了「我」,總是覺得不滿足、不自在,經常渴...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遊行沙門,到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蘭陀竹園精舍拜見佛陀,問佛陀說: 瞿曇!...

摩偷羅國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發心出家,隨即前往四祖優波笈多尊者駐錫處...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

四大本空無有我,一身自重不幹人
「無我」與「我慢」是什麼關係

拋棄阻礙人生道路的包袱

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

一切皆不是「我」的

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人身不用來修行,實在可惜

肉體不過是幻化的因緣,為什麼要貪著

這些行為根本稱不上是「精進」

哪裡能找得到「我」呢

無能所無對待,合二為一

身體並不是真正的我

這色身是要來受這娑婆劫的

切記別在死物上用功夫

芸芸眾生哪個不是為了軀殼而忙

主人在何處

若論幻身,則生同傀儡死作塵土

世俗人為了面子,很容易造惡業

把我執我慢修理乾淨

對自己沒自信該怎麼辦

不僅要將心打開,還要請佛住心

煩惱痛苦的根本原因

「我執」讓我和老公漸行漸遠

打開生命寶藏的鑰匙

五蘊並不是真正的「我」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去掉我執,使自己的心軟化

放下「自我」的幻覺

超越虛妄的「我」

「八風」是如何引發煩惱的

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跟彌陀感應道交
失去自我立場與觀點這樣可取嗎

色身不能代表真正的我

三法印之諸法無我

放開手腳要怎麼放

這個自我並不是真實存在的

「無我」的定義及其意義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如何對治自我意識

訓練放下自我

把自我意識放下,跟著願力走

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真正的主人翁被遺忘了

隨緣度化、無我、法佈施

分粥的啟示

虛雲老和尚《皮袋歌》

木頭與蛀蟲

從禪修立場使得自我消融

福報越大,生死業力越大

「美麗」的危險

不肯出門的戒嗔
審視自己的個性
從小我到無我

五個方面分析「無我」的含義
執我與離我

學佛的秘訣在於誠與敬

通過念佛來斷除執著

對治貪心的不淨觀及異體觀的修法

不樂於五蘊則解脫

無我淺談

誰是禪師

別把自己看的太重

四大苦空,五陰無我

為何越修煩惱反而更重

天地廣闊,不要畫地自限

放下我執偏愛 永離苦惱束縛

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