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法座

指佛說法之座。又稱法坐。法華經序品(大九·四中):「即於法座上,加趺坐三昧。」又一般說法時所用之高座,亦稱...

法徒

即學法之徒眾。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五四·二○六上):「論斷輕重,但用數行,說罪方便,無煩半日,此則西方南...

法悅

指聽聞佛法而生之喜悅,或由思惟佛法而生之喜悅。與「法喜」同義。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一上):「王食麨蜜得...

法朗

(一)晉代僧。又稱康法朗。嘗西行求法,返中土後,專授法相之學。(參閱「康法朗」4537) (二)(507~...

法格崇拜

梵名 Dharma Rāja Pūjā。即於佛法僧三寶之中,將「法」神格化而加以崇拜之意。然此「法」代表般...

法泰

南朝梁、陳僧。知名於梁代,住建康(今江蘇南京)定林寺。陳代時,與慧愷等至廣州制旨寺,參與真諦譯經工作,筆受...

法海

(一)謂佛法廣大,深遠遼闊猶如大海。維摩詰經佛國品(大一四·五一九下):「為現三寶於世間,佛所說法開化人,...

法海寺

位於北平西郊磨石口村翠微山麓。建於明正統四年至八年(1439~1443)。本寺原為龍泉古剎遺址,由太監李童...

法真

(834~919)唐末五代僧。梓州鹽亭(位於四川)人,俗姓王。於慧義寺(護聖寺竹林院)出家。曾往南方遊歷,...

法舫

(1904~1951)河北陘縣人,俗姓王。自幼父母雙亡。民國十年(1921),十八歲,依南嶽是岸長老出家。...

法財

為「世財」之對稱。即指佛法、教說等。蓋精神之教法能滋潤眾生,為眾生長養慧命之資糧,猶如世間之財寶,故喻稱為...

法起菩薩

法起,梵名 Dharmodgata。據新華嚴經卷四十五諸菩薩住處品載,此尊為住於金剛山之菩薩。又作法喜菩薩...

法假

謂諸法乃因緣和合而生,並無實體,僅有假名,故稱法假。(參閱「三假施設」604、「假」4376) p3383...

法曼荼羅

梵語 dharma-mandala。音譯達磨曼荼羅。又作種子曼荼羅、字曼荼羅。略稱法曼。為密教所設立四種曼...

法堂

乃七堂伽藍之一。即禪林演布大法之堂。位於佛殿之後方,方丈之前方。相當於講堂,而「講」通於「講教」,為別於他...

法執

「我執」之對稱。又作法我執、法我見。略稱法我、假名我。系應破除之兩種我執之一。將所有存在(法)之本質認為是...

法將

即佛法之大將。比喻高僧大德之於弟子猶如大將之於軍。又精通法門義理,與他人論戰皆勝者,亦稱法將。如玄奘於印度...

法常

(一)(567~645)唐代僧。南陽白水(位於河南)人,俗姓張。少游儒林而厭其喧雜,遂立願出家,奉戒自守。...

法敏

(579~645)唐代僧。丹陽人,俗姓孫。八歲出家,初從學於英禪師,後入茅山聽明法師講三論。二十三歲聽高麗...

法瓶

指寺院中,行大布薩法會(於固定日期聚眾宣讀戒條之儀式)時,裝盛香湯、香水之瓶。[禪林象器箋器物門] p34...

法盛

北朝遊方僧。生卒年不詳。隴西(甘肅隴西西北)人。少住於高昌,與同道二十九人赴印禮拜憂長國東北之牛頭栴檀彌勒...

法眷

法門中眷屬之意,或為共同求道修行者之總稱。為佛教之法統說。又稱同門、同參、法屬、法親、法緣、道友、道舊。主...

法眾

(一)即歸順於佛法之眾,乃出家五眾之總稱。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五四·二○五上):「若泛為俗侶,但略言其五...

法眼

(一)梵語 dharma-caksu,巴利語 dhamma-cakkhu。指徹見佛法正理之智慧眼。系五眼之...

法眼文益禪師語錄

全一卷。唐代法眼文益撰。全稱金陵清涼院文益禪師語錄。又稱大智藏大導師語錄。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本書系輯錄...

法眼四機

為禪宗中之法眼宗指導學人所用之四種機法。(一)箭鋒相拄,謂師家之接化,針對學人上中下等各種機根而彎弓投矢,...

法眼宗

我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以法眼文益(885~958)為宗祖。出於南宗青原行思之法系。文益夙參羅漢桂琛,於後唐...

法眼淨

梵語 dharmacaksu-vi?uddha。指具有觀見真理等諸法而無障礙、疑惑之眼。又作淨法眼、清淨法...

法船

(一)佛法可救眾生之沉溺,使了脫生死,安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猶如船隻能度人過河,故以船喻之。心地觀經卷一...

法處所攝色

又作墮法處色、法處色。乃唯識宗所立十一色法之第十一。指意識所攀緣的法處所攝之色法。唯識宗將一切諸法概分為色...

法術

准宗教現象之一。起源於早期原始社會。幻想以特定動作來影響或控制客觀之對像。此類動作初為模仿,如狩獵前模擬所...

法被

於禪寺法堂或本堂等之佛前(須彌壇之正面)所垂懸之鬥帳、布帛等,即稱法被。又禪家用以覆蓋桌椅之布,亦稱法被。...

法勝

梵名 Dharma-?resthin。為阿毗曇心論之作者、說一切有部之論師。音譯為達磨屍梨帝。西域之土火羅...

法喜

(一)又作法悅。指聽聞佛陀教法,因起信而心生喜悅。舊譯華嚴經卷二(大九·四○三中):「佛音能起歡悅心,普令...

法喜志

凡四卷。明代夏樹芳撰,馮定校閱。全名為名公法喜志。收於卍續藏第一五○冊。系收錄自西漢東方朔至元初楊維禎等歷...

法喜食

梵語 dharma-prīty-āhāra。二食之一,九食之一。指佛法。行者由於聽聞佛法,心生歡喜,而增長...

法尊

(1901~1981)河北人。武昌佛學院第一期學僧。民國十四年(1925)參加大勇之留藏學法團,擬赴藏學法...

法智

(一)梵語 dharma-jāna。俱舍論卷二十六所列舉十智之一。謂緣欲界之苦、集、滅、道四諦之理,而斷此...

法無去來宗

乃華嚴宗所判釋「十宗」之第三宗。主張三世之中,過去與未來諸法其體用俱無,唯現在法與無為法有實體。為小乘中之...

法琳

(572~640)唐代僧。潁川(河南許昌)人,俗姓陳。據續高僧傳卷二十四載,師自幼出家,博研儒釋百家之學,...

法華一乘

天台宗之判教中,以法華經所說一乘教為究竟真實之教;而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皆係為詮顯唯一真實之教而方便假立...

法華七喻

指法華經所說之七種譬喻。即(一)火宅喻,出自譬喻品。火,比喻五濁、八苦等;宅,比喻三界。謂三界之眾生為五濁...

法華二妙

為天台宗之判教用語。又稱待絕二妙。指相待妙與絕待妙。相待妙乃相對於彼之粗而稱此為妙;若超越對待比較之粗妙與...

法華八葉

依密教所說,妙法之蓮華,即表示眾生之肉團心;故猶如肉團心有八瓣,妙法之蓮華亦為八葉白蓮華,此即稱法華八葉。...

法華八講

日本佛教用語。又稱御八講會、御八講。略稱八講。為講讚供養法華經之法會;因系將法華經八卷,分別於八座講說,每...

法華三大部補註

凡十四卷。宋代從義撰。又作天台三大部補註、三大部補註、大部補註。收於卍續藏第四十三、四十四冊。本書補註智顗...

法華三昧

梵語 saddharma-pundarīka-samādhi。天台宗立有四種三昧,其中之半行半坐三昧又分為...

法華三昧堂

又作懺法堂、半行半坐三昧堂、法華堂、三昧堂。指以普賢菩薩為本尊,而修法華三昧之堂舍。天台宗多將之與常行堂(...

法華三昧經

(一)全一卷。 智嚴譯於劉宋元嘉四年(427)。收於大正藏第九冊。本經乃佛為羅閱王之女利行宣說法華三昧之行...

法華三昧懺儀

全一卷。隋代智顗撰。又作法華三昧行法、法華三昧儀、法華經三昧儀。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書名之下副題為「法華...

法華三部經

指無量義經、妙法蓮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等三經。即:(一)無量義經,全一卷,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此經旨在說...

法華山

(一)位於浙江杭縣西北十七公里處。有晉代僧法華之靈跡及法華泉。山下另法華寺,殿宇極其雄偉,秋時香火最盛。 ...

法華五百問論

凡三卷。唐代湛然(711~782)著。又稱法華經五百問論、五百問論、釋疑。收於卍續藏第一○○冊。為中唐時期...

法華五重玄義

天台大師智顗於解釋諸經時,皆立五重玄義,即: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判教相)等五重,故解釋法華經亦立...

法華文句

凡十卷(或二十卷)。天台大師智顗在南朝陳代禎明元年(587)於金陵光宅寺講說,由灌頂筆記。全稱妙法蓮華經文...

法華文句記

(一)凡三十卷(或十卷、二十卷)。唐代湛然(711~782)述。又稱法華經文句記、妙法蓮華經文句、文句記、...

治禪病秘要法

凡二卷。劉宋沮渠京聲譯。又作治禪病秘要經、禪要秘密治病經、治禪病秘要法經、治禪病秘要。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泡影

比喻世法之虛假不實,猶如泡沬與影像。蓋水泡空幻無常,風拂便滅;影像虛托而成,並無實體可言。故佛典多引以為喻...

泯絕無寄宗

為華嚴宗五祖圭峰宗密所分禪三宗之一。此宗主張凡聖等法,皆如夢幻,故須了脫一切執著,怨親苦樂一切無礙,了達本...

泯權歸實

「攬實成權」之對稱。為華嚴宗判教之用語。華嚴宗將如來一代之聖教大別為三乘與一乘,更於一乘之中分判同別二教,...

牧牛之歌

梵名 Gītagovinda。印度之宮廷詩人賈雅狄瓦(梵 Jayadeva)著於十二世紀中葉之抒情詩集。內...

牧溪

宋末元初之畫僧。四川人,生卒年不詳。依徑山無准師範出家,法名法常。於宋末理宗、度宗時(1225~1270)...

物外

(一)謂超越世間事物,而達於絕對之境界。楞伽師資記大通神秀章(大五一·一二九○中):「禪師亦遠俗塵,神遊物...

物忌

指祭祀佛神前所做之預備行為,如潔淨身心、謹慎飲食、不近諸穢等。然一般多流於迷信之作法。 p3451...

物我

指我與物,亦即人、法,人、境。物,即客觀之境;我,即主觀之人。宋朝延壽沖玄(904~975)之注心賦卷三:...

物怪

肉體死亡後,靈魂從肉體分離,而繼續存在,能予人災害、疾病與恐怖;此多由人類之想像所建立之物怪。若行加持祈禱...

物相

日本佛教用語。又作盛相、盛糟。即分配定量米飯之器具,或指盛裝佛飯之器具。[雍州府誌卷六、下學集卷下] p3...

物質

即佛教所稱之色。色(梵 rūpa),有變壞及質礙(佔有一定之空間,與他者不相容)二義。廣義之色,乃物質所有...

狗子佛性

禪宗公案名。又作趙州狗子、趙州佛性、趙州有無、趙州無字。「狗子有無佛性?」自古為禪宗破除執著於有、無之公案...

狗戒

為戒禁取見之一。古代印度外道中有見狗死後,生於天上者,遂認為持狗戒為生天之因,而學狗臥於戶外、食人之糞等,...

狗法

末世之比丘相互誹謗,彼此猜疑嫉妒,沉溺於物慾之中而不能自拔,故以狗譬喻之;而比丘行此法,謂之行狗法。大寶積...

盂蘭盆

梵名 Ullambana 之音譯。為漢語系佛教地區,根據盂蘭盆經而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超度歷代宗親之儀...

盂蘭盆經

梵名 Ullambana-sūtra。全一卷。西晉竺法護譯。又稱盂蘭經。屬方等部經典。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盂蘭盆賦

唐代楊炯撰。描述則天武后於如意元年(792)將盂蘭盆分送佛寺之情形。內容共八六七字。首段敘述當日天氣、場所...

盲人說乳

謂盲人妄以一己之印象,表達對乳色之認識;比喻外道固守偏執,永遠無法理解佛法真諦。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載,諸...

盲冥

謂盲昧闇冥,為無明煩惱所覆蔽,則無見理之明,如盲者之無法見物。大智度論卷四十(大二五·三五五上):「舍利弗...

盲龜浮木

指盲龜遇浮木甚難,比喻得人身、值佛聞法之不易。雜阿含經卷十五(大二·一○八下):「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

直入

天台宗以直接進入悟境,稱為直入;亦轉指圓教之行人。摩訶止觀卷一上(大四六·二上):「云何圓行?一向專求無上...

直心

指質直而無諂曲之心。乃一切萬行之根本。諸經論廣用此語,各處用例所詮指之旨趣雖有出入,然皆本其「正直無虛假」...

直末寺

日本佛教用語。一般將同一法系之寺院分為本山、直末、末派,以規定其隸屬關係。直末寺即直接隸屬於本山之末寺,介...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所謂直指人心,即無須向外界尋求,而直觀自心、自性;所謂見性成佛,即無須分析思慮,而透徹覺知自身具有之佛性,...

直指寺

位於韓國慶尚北道金山郡黃岳山之東南。高麗朝初年,為能如大師所創建。因其營造時不用規矩,而以手直指基處,故稱...

直堂

禪寺中輪流值守僧堂之職務,即每日輪流看守僧堂中大眾之被位衣之職。用以表示某僧當值此職務之木牌,稱為直堂牌...

直歲

直,當值之義。禪宗寺院中,稱一年之間擔任干事之職務者為直歲。乃禪宗六知事之一。本為負責接待客僧之職稱,但在...

直綴

又作直裰。綴,縫合之意。系僧侶之法衣。即將偏衫與裙子合綴而成之僧服。我國唐代中世以來,即盛行於禪家。日本法...

直顯心性宗

為唐代圭峰宗密(780~841)所分「禪三宗」之一。本宗不說示方便法門,而強調直示自心。與「教三種」之顯示...

知幻

明代僧。生卒年不詳。江浦(位於江蘇)人,俗姓蔣。世稱飛禪師。年三十出家於金陵靈谷寺,受具足戒後遍參諸方,...

知正覺世間

又作智正覺世間。乃華嚴宗所立三種世間之一。系相對於如來所化之境(器世間),及所化之機(眾生世間),而稱釋迦...

知次位

又作知位次、善知位次、識次位、善識次位、明次位。為天台宗所立十乘觀法之第八。謂觀行者了知自己之位次而有所策...

知見

指依自己之思慮分別而立之見解。與智慧有別,智慧乃般若之無分別智,為離思慮分別之心識。惟作佛知見、知見波羅蜜...

知足天

即兜率天。乃欲界六天之第四天,位於夜摩天之上。彌勒菩薩之淨土即在此天。(參閱「兜率天」4385) p346...

知足院

指知足天之內院。共計四十九重摩尼寶殿,即四方各有十二天宮,合為四十八重院,中央為大寶摩尼殿,是彌勒說法之院...

知事

又作維那、悅眾、營事、授事、任事、知院事。乃掌管諸僧雜事與庶務之職稱。知事負有司掌庶務,保護僧物之責,故須...

知客

為禪林中司掌迎送與應接賓客之職稱。又作典客、典賓。系西序六頭首之一。其居處稱為客司或知客寮;於僧堂中,其座...

知苦斷集

謂了知生死果報之苦,而斷除招此苦果之煩惱惡業。苦者,苦諦,乃生死之果報;集者,集諦,乃煩惱惡業。大乘理趣六...

知庫

又作庫頭。禪林中,隸屬副寺之下,司掌倉庫之職稱。此職須擇守己廉謹且有書算能力者為之。敕修百丈清規卷四副寺條...

知恩院

日本淨土宗總本山。位於京都市東山區圓山公園之北,華頂山麓。山號華頂山大谷寺,別稱吉水禪房。法然自比叡山下,...

知浴

又作浴司、浴主。為禪林西序六頭首之一。司掌浴室、浴灶及所用之柴薪等之職稱。敕修百丈清規卷四知浴條(大四八·...

知淨語

略稱知淨。系比丘淨語之一。淨語,猶言忌詞。例如比丘要草木之時,若言「知之」、「看之」者,方屬淨語;若言「斫...

知訥

(1158~1210)為朝鮮曹溪宗中興之祖。又稱智訥。號牧牛子。京西洞州人,俗姓鄭。八歲從曹溪山之宗暉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