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阿彌陀五十菩薩像

又作五通曼荼羅。為淨土變相圖之一。即以阿彌陀佛為中心而描繪五十尊佛菩薩像之圖畫。依據唐代道宣之集神州三寶感...

阿彌陀五佛

又作阿彌陀五尊曼荼羅。指阿彌陀佛及侍立左右之觀音、勢至、地藏、龍樹等四菩薩,或指以阿彌陀佛為中尊而安置上記...

阿彌陀佛

梵名 Amita-buddha,西藏名 Dpag-tu-med, Dpag-yas。為西方極樂世界之教主...

阿彌陀佛說林

凡七卷。日僧善性繼成編於明和七年(1770)。系摘錄大藏中有關阿彌陀佛及其淨土之經論等二百餘部而成。其所引...

阿彌陀咒

即阿彌陀佛之真言。又作阿彌陀大心咒、十甘露咒、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無量壽如來根本陀羅尼。乃表示無量...

阿彌陀法

密教以阿彌陀如來為本尊,為滅罪生善、往生淨土,或為亡者祈冥福而修之秘法。首先建曼荼羅,次列諸尊於本尊之周圍...

阿彌陀曼陀羅

即以阿彌陀佛為主尊而建立之曼陀羅。又作阿彌陀曼荼羅。有金剛界式建立之理趣曼陀羅與胎藏界式建立之九品曼陀羅、...

阿彌陀堂

即安置阿彌陀如來尊像之堂宇。略稱彌陀堂。我國始於東晉慧遠,於廬山般若台精舍安置阿彌陀像,修念佛三昧。其後唐...

阿彌陀淨土變

系表現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相之圖像。又作西方淨土變、西方變相、淨土曼陀羅、極樂變曼荼羅。我國畫此像始於唐代善導...

阿彌陀經

(一)梵名 Aparimitāyus-sūtra。凡二卷。又稱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大阿彌陀經...

阿彌陀經疏

(一)全一卷。唐代窺基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為註釋鳩摩羅什所譯之阿彌陀經。計分七門:(一)明示彌陀佛身...

阿彌陀經疏鈔

凡四卷。明代袾宏撰。收於卍續藏第三十三冊。系就鳩摩羅什所譯之阿彌陀經作疏,更自製鈔以訓釋之,乃倣傚澄觀之華...

阿彌陀經義疏

(一)全一卷。宋代孤山智圓撰。又稱佛說阿彌陀經疏並序。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為註釋鳩摩羅什所譯之阿彌陀經。...

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

全一卷。譯者不詳。略稱鼓音聲王經、鼓音聲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內容敘述佛陀在瞻波大城為諸比丘說西方極樂世...

阿彌陀護摩

為密教修法之一。即以阿彌陀佛為本尊,於尊像前行護摩法,以祈願滅罪生智、往生淨土,或為亡者祈求冥福而修之秘法...

阿濕波

梵名 A?vinau。意譯雙馬童。為日天(梵 Sūrya)與天女所化牝馬阿濕毗膩(梵 A?vinī)所生之...

阿濕波國

梵名 A?makā, A?vakā,巴利名 Assakā。又作頗漯波國、阿攝具國、阿濕摩伽國。為佛世時印度...

阿濕縛庾闍

梵名 A?vayuja,巴利名 Assayuja。印度曆法十二月中之第七月。又作阿濕嚩喻若麼洗、阿濕婆廋闍...

阿避陀羯剌拏僧伽藍

梵名 Aviddhakarna-sajghārāma。意譯不穿耳眾園。位於中印度婆羅痆斯國(梵 Vārān...

阿點婆翅羅國

阿點婆翅羅,梵名 ātyanabakhela, Audujbatira。為西印度古國。都城為朅[鹵*齊]伐...

阿鍐

為密教用以表示胎藏、金剛二界之二秘要字。( a,阿)字為胎藏界大日如來理法身之種子,(vaj,鍐)字為金剛...

阿藍婆

梵語 aratilambha 之音譯。意譯作汁藥。為一種藥草。全稱阿羅底藍婆。略稱藍婆。產於印度之香山、雪...

阿離耶跋摩

梵名 ārya-varman。新羅僧。生卒年不詳。唐貞觀(627~649)年間,為追求正教及親禮釋尊聖跡,...

阿魏

為一種藥品。又作阿虞、阿魏藥。產於北印度、伊朗等地之大草本植物「興渠」(梵 hivgu),若截斷其莖枝,斷...

阿轆轆地

禪林用語。又作轉轆轆地。阿,語助詞;轆轆,車輪滑行之聲音;地,語尾助詞。即事物不停滯而一直在進行之中;形容...

阿羅毗國

阿羅毗,梵名 Alāvī,巴利名 ālavī。為印度古國,濱臨恆河。又作阿羅鞞國、阿荼睥國,阿羅婆伽國、阿...

阿羅歌花

阿羅歌,梵語 arka 之音譯。又作阿迦花、遏迦花。意譯為白花。生長於印度,葉大,印人多以其葉供作祭祀用。...

阿羅漢

梵語 arhat,巴利語 arahant。為聲聞四果之一,如來十號之一。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阿囉呵、阿黎呵...

阿羅漢向

為四向之第四。即趨向阿羅漢果之「因位」。得第三果「阿那含果」之人於斷除三界之見惑及欲界九品之思惑後,更起加...

竿頭進步

禪宗公案名。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意。此語出自無門關第四十六則(大四八·二九八下):「石霜和尚云:『百尺竿...

紅教

即西藏喇嘛教之寧瑪派。因著紅色袈裟、戴紅帽,故稱紅教,或稱紅帽派;與新教(黃教)對立,故稱為舊教,行於西藏...

紅頗梨色阿彌陀

即佛身及衣等悉帶有紅頗梨色之阿彌陀佛尊像。以西方阿彌陀佛配屬五大、五色,屬於火大、赤色,為五佛之一。乃坐於...

紅蓮華

梵語 padma。音譯作缽頭摩華。原產於東印度、波斯等國。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其左面之一手持此華,稱紅蓮華手...

紅觀音

西藏佛教密宗本尊之一。為觀音之化身。 p3926...

紀行

即記載參訪經過之文字。如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中,常啼菩薩往東方眾香城求般若波羅蜜。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童子...

紀綱

(一)叢林中,統轄全寺寺務之職稱。乃監寺、執事之別名。故監寺寮、執事寮又稱紀綱寮。[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

紇利俱

悉曇字 (hrīh)。又作紇利、纈唎。密教視此為金剛界阿彌陀佛之種子,又通觀音薩埵之種子。此係由賀(ha)...

紇利俱字香爐

修密教觀自在菩薩之心真言一印念誦法時,壇中安置書有悉曇字 (hrīh,紇利俱)之香爐。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

紇利俱字塔

石造或木造之五重塔,中心書有悉曇字 (hrīh,紇利俱)者。塔即鍐(vaj)字,表金剛界大日果位之法界宮殿...

(一)簡約、要約之意。 (二)就、於之意。例如論廢立之時,以根機為標準而規定者,稱為「約機廢立」;由法之勝...

約行六字

行,修行,或萬善萬行之意;六字者,即南無阿彌陀佛。意即阿彌陀佛五劫間思惟,兆載永劫間修業所得之大功德,總賅...

美食不中飽人吃

禪林用語。謂不論何等美味之食物,對於已經飽食之人則無從引起食慾;叢林中,轉指修行圓滿之人之境界。碧岩錄第六...

耐重

寺院之堂閣四棱或椽下柱上所蹲之鬼形,以頭部與兩掌作擎舉之勢者,稱為耐重。人天眼目卷一(大四八·三○五中):...

耐秣陀河

梵名 Narmadā。為印度大河之一。在古代位於南印度摩訶剌佗國之北境。即現今之拉巴達河(Narbada)...

耶求那華爾克雅

Yājavalkya 又作祭皮衣仙。古代印度哲學家。據推測為西元前八世紀左右之人,諸種之富蘭那(梵 Pur...

耶舍

(一)梵名 Ya?a 或 Ya?oda。又作耶輸陀、耶輸伽。意為名聞、善稱。中印度波羅奈國(巴 Vārān...

耶舍帕宙

(1704~1776)西藏名 Ye-?es dpal-hbyor。即松巴呼圖克圖,為別於創建佑寧寺之賢教海...

耶舍崛多

北周譯經僧。優婆國人。又稱稱藏。為闍那耶舍之弟子。與同學闍那崛多游東土,入長安。武帝時為大蒙宰(相當於吏部...

耶舍塔

為位於廬山峰頂之舍利塔。據傳,東晉時,有耶舍尊者,自西域奉舍利來,經廬山時,於峰頂建此塔。名山記:「石峰從...

耶律楚材

(1190~1244)又作移剌楚材、劉楚材。字晉卿,法名從源,號湛然居士。遼東丹王突欲之後裔。宿負奇志,以...

耶歇孜巴

十二世紀頃,西藏佛教迦爾居派葉巴迦爾居支派之創始人。為潑結木九巴(藏 Phags-mo-gru-pa)之弟...

耶輸陀羅

梵名 Ya?odharā,巴利名 Yasodharā。又作耶輸多羅、耶惟檀。意譯作持譽、持稱、華色。又稱羅...

背念

厭背生死而安住於涅槃之念。瑜伽論記卷六上(大四二·四三五中):「念求出世,違背生死,故言背念。所背生死之心...

背鱠經屏

以木像之背為切魚之俎,持佛之經論以糊屏風;喻指空見之人,非道無慚。[摩訶止觀卷十] p3937...

胡床

座床之一種。其形狀類似現今之椅子。本西戎所制,故有此稱。種類有二,其備機(有節者)而便於疊折者,稱摺疊椅;...

胡居仁

(1434~1484)明代學者。江西餘干人,字叔心。自幼志於經學,專修程頤、程顥及朱子之學,為當時白鹿洞書...

胡瓶

鳥頭之瓶。乃千手觀音四十手中,右面一手所持之物。其手稱胡瓶手或寶瓶手。相傳雪山之北有一胡國,其國人見金翅鳥...

胡麻

原產於印度,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其種子扁平,顆粒甚小,有白色、黑色、茶色三種,從其色別,遂有白胡麻、黑胡麻...

胡亂

禪林用語。即指苟且之意。如碧岩錄第一則之注語云(大四八·一四○上):「胡亂指注。」又苟且參究,謂胡參或胡鑽...

胡跪

意即胡人之跪拜。又作胡跽。關於胡跪之相有種種異說:(一)謂胡跪乃胡人之敬相,跽即印度屈膝之相,是唯屈膝便稱...

胡種族

即胡人之種族,但禪錄則用於指達磨門下之法孫。胡,本為秦漢以前所用以稱匈奴者,其後又用以泛指一般塞外之民族。...

胡語

謂西域胡人之語言,或混同梵語而稱胡語。東晉道安論經論翻譯之得失時,指原文之梵語為胡言、胡經。又出三藏記集則...

胡銅器

又作沙張、沙鑼、[金*沙]鑼、銅鼓、響銅。系為直徑約六公分乃至三十餘公分,厚度約零點三公分,深度約三公分乃...

胎內五位

又作結胎五位。乃「胎外五位」之對稱。傳統佛教對於胎兒自母體中受胎至出生之二六六日間次第分為五個階段,即:(...

胎內佛

日本佛教用語。木造之佛像,其內中空,以安置相關之小佛像於其胎內。又作體內佛、胎內像。除佛像外,尚有經典、折...

胎化藏

為菩薩處胎經卷七出經品所說八藏之一。藏,含藏之義。佛滅度後,阿難等結集佛所說之經法,總以八藏類攝之,其第一...

胎外五位

「胎內五位」之對稱。俱舍論卷十五將人自出生後之一生,分為五段。即:(一)自出生後至六歲間為嬰孩,(二)七歲...

胎相

又作胎藏。指四諦、十二因緣等理法。以母胎保育胎兒,比喻真實之理體具有一切功德,可育持吾人;又以胎兒隱於母體...

胎宮

胎即胎生,宮即宮殿。指以疑惑心修諸功德之行者,雖往生彌陀淨土,卻住於花胎中而不得出,於五百歲中不得見佛、聞...

胎息法

北魏淨土教念佛門高僧曇鸞撰。曇鸞於五台山見靈跡,故發心出家,精研龍樹之中論、百論等四論,進而立志註釋大集經...

胎獄

(一)譬指四生中之胎生者,其於母胎內所受之苦,如處獄中,故稱胎獄。 (二)指胎宮。據觀無量壽佛經疏序(大三...

胎藏四部儀軌

凡十一卷。賅攝秘密部大日經諸品之意,並明示胎藏界供養法及諸尊印明之四部儀軌。略稱四部儀軌。現收於大正藏第十...

胎藏界

胎藏,梵語 garbha,音譯檗喇婆;界,梵語 dhātu,音譯馱睹。全稱大悲胎藏生。密教兩界之一。與「金...

胎藏界法

即密教修法中,以胎藏界大日如來為本尊,而供養胎藏曼荼羅諸尊之修法。與「金剛界法」相對稱。全稱大悲胎藏生曼荼...

胎藏界曼荼羅

全稱大悲胎藏生曼荼羅。密教兩界曼荼羅之一。略稱胎藏曼荼羅、大悲曼荼羅。對金剛界曼荼羅而言,又稱因曼荼羅、東...

胎藏圖像

凡二卷。傳為唐代善無畏抄錄。此書列胎藏界曼荼羅諸尊之圖像。全稱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中譯出大悲胎藏生秘密...

范仲淹

(989~1052)宋代吳人。字希文。二歲即孤,家貧母嫁,稍長知之,泣辭,寄住里中僧舍苦讀。後舉進士,任秘...

范道生

明末清初佛像雕刻家。隱元禪師於日本建黃檗宗之本山萬福寺(1661 年開工)時,特從中國招請范道生至日本,造...

范縝

梁代南鄉舞陰(河南泌陽)人,字子真。生卒年不詳。據南史所載,縝生性不信鬼神,為宜都太守時,因夷陵有伍相廟、...

范瓊

唐代蜀人。生卒年不詳。文宗時以善繪佛像名世,成都諸寺多有其手跡。以聖壽寺釋尊像、聖興寺十大弟子像最為人稱讚...

茅山

位於江蘇句容縣。又稱句容山。據傳,西漢元帝(48 B.C.~33 B.C.在位)時,有咸陽之茅盈、茅衷、茅...

梵語 duhkha 之意譯。音譯作豆佉、諾佉、納佉。泛指逼迫身心苦惱之狀態。苦與樂乃相對性之存在,若心向著...

苦厄

謂苦患與災厄。般若心經(大八·八四八下):「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p3943...

苦瓜和尚畫語錄

又作畫譜。明末道濟(石濤)撰。全書共十八章,凡五千餘言,言簡意賅,對國畫之理論,發前人所未發。然因道濟學問...

苦行

梵語 duskara-caryā 或 tapas。即斷除肉體慾望,堪忍諸種難忍之苦行。主要指印度諸外道為求...

苦行六師

指印度古代行自餓、投淵、赴火、自坐、寂默、持牛狗戒等方法以期得未來樂報之六種外道。(參閱「苦行外道」394...

苦行外道

指印度古代以苦行求取未來樂果之外道。依彼等之說,謂於人世必受苦、樂二種,其因概由過去所定,則在現世早受其苦...

苦行林

梵名 Tapovana,巴利名同。佛陀修苦行六年之地。昔稱優樓頻螺(巴 Uruvelā),即今印度佛陀伽耶...

苦行論師

印度古代二十種外道之一。以修苦行為涅槃之正因者。此類外道認為果皆是由過去之罪業所定,若現世以享樂為事,則輪...

苦行釋迦

畫題,佛傳畫之一種。為佛陀隨婆羅門學者,於山中修苦行之像。畫像中之佛陀,兩眼下陷,肋骨明晰可見。 p394...

苦言

勸勉、告誡他人之言語,即苦口婆心之言。法華經信解品(大九·一八上):「如是苦言,汝當勤作。又以軟語,若如我...

苦具

即生起苦之因緣,乃泛指通於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一切使苦生起或存續之直接因與間接緣。此外,亦特指地獄所...

苦受

梵語 duhkha-vedanā。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者,領納外境之義。境有順、違、俱非三境,故受有苦、...

苦果

從惡業生,而使身心受苦之果報。總言之,生死之果報皆為苦;分別之,則如天上者為樂果,如地獄者為苦果,如人界者...

苦法智

梵語 duhkhe dharma-jānam。八智之一。緣觀欲界之苦諦所得之無漏智,稱為苦法智。所證得苦諦...

苦法智忍

梵語 duhkhe dharma-jāna-ksāntih。八忍之一。亦即觀三界之四諦,所發十六心之一。於...

苦空

指有漏果報苦諦四行相(苦、空、無常、無我)之前二者。有漏之果報,具有三苦八苦之性,故稱為苦;男女一異等皆因...

苦空無常無我

為有漏果報之四相,即四諦十六行相中苦諦之四行相,乃緣觀苦諦之境而起之四種觀解。又作無常苦空非我、非常苦空非...

苦界

有情生存之世界(三界六道),充滿苦,故有「苦界」之稱。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二(大三七·二五八上):「閻浮總惡,...

苦苦

梵語 duhkha-duhkhatā。三苦之一。有情之身心,本來即苦,更加以飢渴、疾病、風雨、勞役、寒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