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31頁)

簡單生活,安心淨土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在一家國營企業上班,主要業務是對外貿易。吃虧是福是我的座右銘...

如何勸臨終親人發願往生

一、直接問你心裡有哪些放不下? 直接問病重的親人你心裡有哪些放不下?對於我們而...

觀壽命無常是成就淨業的根本

有師兄問我:如果總想著未來的死亡,是不是與活在當下相違?是不是沒有根據地自己嚇...

如何解決往生的最大障礙

從淨土宗的觀點來看,對我們往生最大的障礙是什麼?貪戀娑婆;這是你心中最大的障礙...

生死心切,念佛成片

修行第一要為生死心切,生死心不切,如何敢雲念佛成片?且眾生無量劫來,念念妄想情...

發起往生的願力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歲以後,你最好都攝六根,不敢說做到淨念相繼,但是起碼這六根,...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薩

這是發生在浙江省岱山縣衢山鎮法華禪院的一件真實奇事。法華禪院的厚存老法師,一生...

念佛是一生的事業

編者按: 2011年5月25日,台灣佛光山星雲長老蒞臨廬山東林寺,對淨土宗祖庭...

清淨念佛 切莫謗法

在不同根器的人當中,念佛也有不同的方法,上上根器的人是法身念佛,就是實相念佛,...

往生的護照--淨土三資糧

學生們出國留學時要申請留學生護照;商人們出國考察時要申請考察護照;一般人們出國...

助父母往生西方

一個念佛行人,要把念佛的利益為有緣的眾生,尤其是父母眷屬來共享。要勸父母念佛求...

淨業行人要常感悟生命無常的真相

淨業行人常常觀照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對於淨業成就有很大助益。我們這一世的生...

路邊的「阿彌陀佛」

在台灣參學其間,我發現一個現象,在台灣的道邊路旁,不時能看到寫有南無阿彌陀佛字...

如何克制內心的浮躁

問: 如何克制內心的浮躁? 明證法師答: 修定,內心浮躁,心識散亂,就是因為沒有定力,怎麼樣修定呢?最簡單...

出離三界必須要做兩件事情

如果我們有志於了生死求生淨土是一個出離三界的,你對三界的妄想太執著會障礙你往生...

世間之人情執牢結堅固

或時室家父子,兄弟夫婦,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愛思慕,憂念結縛,心意痛著,迭相...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就是老實念佛人。 老實念佛不容易啊!真正能做到老實念佛的只有...

信願持名,心不顛倒

在《法華經》當中,佛陀告訴我們,所謂的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整部《法華經》,它就...

生起厭離心,淨業才容易成功

信、願、行是修行淨土三資糧,其中願即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兩種心理狀態。它來自智...

如何看待淨土宗行人是「自了漢」

問: 有人說我們淨土宗行人是自了漢,您怎麼看待? 道安法師答: 有的人說我們淨土宗是自了漢,自顧自,求生西...

學淨土宗為什麼還需要學天台宗

問: 我們修學淨土宗的人,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為什麼還需要學習天台宗呢? 道安法師答: 現在一般來說,學...

最珍貴最稀有的微笑

我在行醫的路上,曾經遇到一位患者菩薩,他雖然是一位屠夫,但是平常待人誠實寬厚。...

思地獄苦,念佛自然懇切

思地獄苦,發菩提心。若不一心念佛,一氣不來,定隨宿生今世之最重惡業,墮三途惡道,長劫受苦,了無出期。 念佛...

念佛行人不應沉迷在網聊和辯論上

今朝脫了鞋和襪,不知明朝穿不穿,人命無常,一分一秒都不應該浪費,工作時說忙,下...

淨業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攝住

六根中最難攝的是耳根與意根。眼睛能見屋裡的東西,但見不到外面的景致。所謂一葉障...

淨土法門不僅利益身後且益生前

【淨土起信一:淨土之說,多見於日用之間。而其餘功,乃見於身後。不知者,止以為身...

臨終能否捐贈器官

所謂菩薩一切悉捨,吾人臨終是否可將色身各器官,捐贈病厄之人,或留作醫界實驗?據...

念佛對治惡業障道

惡業障道發相,亦有三種:一沉昏闇蔽障、二惡念思惟障、三境界逼迫障。 一、沉昏闇...

不經中陰身,頃刻做菩薩

如果我們都沒有接引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我們都是很昏迷的,很顛倒的,如果臨終助念念...

末法眾生專修淨土法門

佛說了生脫死的修持法門很多,大體分為律、教、禪、密、淨五宗,總歸為二種:一是通...

水果師--廣欽老和尚

四月九日下午一時,一行人又從台北出發,約經個把鐘頭,車行到土城鄉,轉爬彎曲的山...

修不淨觀,累積往生的力量

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一下,為什麼要修不淨觀,要收攝感受。 佛在世的時候...

要去淨土,何必帶死老鼠

氣味相投 有一種鳥,在這天地間什麼甜蜜的水果、芬芳的泉水,它全都沒興趣,它只愛...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無論做消災延壽還是薦亡的佛事,印祖別具慧眼,提倡:唯念佛功德最大。這是肺腑之言...

唯有念佛求生淨土最為捷要

佛說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門,唯有念佛求生淨土,最為捷要。經云:若淨佛土,當淨自...

不重視教理,最嚴重是淨土宗這一塊

看第二段,就講出當初的一個錯誤的知見,有謬云:年少力強,宜習教典,年衰力弱,只...

黑社會變蓮池海會--佛號功德觸動宿世善種子

這是發生在我當內科住院醫師時的一件事那個月輪到我照顧加護病房,有一天早上剛上班...

一聲佛號,止觀雙運

今天和大家講,念佛是圓頓止觀。 止觀,佛法在各種修行法門皆用止觀。有人誤會,止...

萬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這幾天很冷,正像征著我們修行,有一句話「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所以...

阿彌陀佛像為何總是站著的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像總是站著的,為什麼呢? 阿彌陀佛接引像...

不肯坐下的彌陀慈父

我們看阿彌陀佛接引像他都是站著的,為什麼他不坐?眾生馬上要到懸崖峭壁底下了眾生...

沒有生存壓力的極樂淨土

極樂淨土的資生用具應念即至,這令我們非常神往。所以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是高道德的...

碰到緊急關頭要記得佛號

念頭一起來就是佛號,碰到緊急關頭也是這個佛號。這個事情不容易我們說起來容易。我...

念佛是無上良藥

【念佛調養生息】:一聲佛號,調養生息,心平氣和,平日的煩憂,頓時化解。佛號加持...

把苦逆作為往生淨土的墊腳石

命運多舛的念佛人,更要在念佛上多下些功夫。我們的拂逆比起其他人可能會多一些,但...

念佛有瑞相可以跟大家分享嗎

問: 請教師父,如果是在殿堂裡面念佛的時候,有聞到花香或是有看到菩薩,像這種情形的時候,你的心態不是要炫耀...

法佈施的福德果報

法的佈施 我們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勸進行者工作,他常常有個觀念:我一天到晚這...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何落實

問: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應該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大安法師答: 都攝六根就是將眼、...

一邊掙扎,一邊念佛

我每天功課不缺,禮佛,誦經,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在手上,自己也以為在修行。一...

淨土者的「夾雜」

有自以為學淨土者,每作如此之言,謂淨土之讀經只能讀一部經,且此經只能是《淨土三...

六字括三乘超十地

印光大師說: 莫訝一聲超十地,當知六字括三乘。 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莫訝,不...

古代高僧淨土感應事蹟

淨土宗對佛教其它宗派影響很深,一直受到歷代高僧的推崇,無論修習哪一宗派,最終皆...

至易至殊勝的淨土法門

世人往往以為簡易的東西比較不值錢,殊不知對人至關重要的空氣是免費的,人一刻皆不...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修行人每天都在與自己的宿生惡習作拉鋸戰,自覺力、省察力稍一薄弱,道心就退轉了。...

印光大師開示持戒與念佛

一、持戒與念佛的關係 1、三學為學佛修淨之根本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淨業...

憶念彌陀慈父

在很小的時候,我喜歡觀看電視上播放的《濟公傳奇》,當時那個穿著破爛的瘋顛和尚給...

淨土宗人對往生不可以敷衍了事

看看印光大師他把這個信願講出什麼條件。他說:淨土宗的人絕對不可以悠悠泛泛、敷衍...

念佛如何迴向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迴向祗宜於夜課畢,及日中念佛誦經畢...

臨終正念靠平時點滴栽培

印光大師在《文鈔》中勸說我們: 一切法門,皆須依戒定慧之道力,斷貪瞋癡之煩惑。...

淨土宗的「一心不亂」

一心不亂,是淨業行人常常見到的一個名詞。原文出處,源自於《淨土五經》之一的《佛...

歷險思佛悲願深

前些日子遇了一小難,爬山登陡峭石級的時候滾落了下來,蒙佛加佑只是手指脫臼,並無...

佛教移民學

一、移民佛國回老家 佛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三界之內六道循環輪轉沒有了期,...

念佛也具足止觀

【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

淨土宗要求你少造罪業

我們今生造了很多的業,到底什麼業會被激發出來,臨命終就很重要,是一種業力激發的...

你沒有突破障礙,如何能見到阿彌陀佛

佛教的因緣觀,只有一個觀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情一定有原因的,沒有一件事情...

妄念是業障重的一種表象

人如果業障重,妄念(雜念)就多,平時心浮氣躁,不得寧靜,打坐、念佛、誦經、持咒...

受持五戒對淨土學人的意義

受持五戒,它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如果你是修聖道門的,從聖道門的角度,我們受持五戒...

內心深處要厭離到徹骨徹髓

為什麼淨土法門講信願?這個願就是厭離娑婆。這厭離娑婆不是在口頭上說的,而是在內...

百不管老媼

本文摘自《淨土聖賢錄續編》。百不管是不計較世間的俗事俗累,不管是放得下娑婆世界...

二種行門,決定得生彼國

智者大師在《十疑論》中說:修行淨土念佛法門的人,欲決定生西方者,應當建立二種行...

印光大師臨終助念的解讀

臨終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況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

極樂世界究竟有多遠

問: 極樂世界究竟有多遠? 濟群法師答: 《六祖壇經》說: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這是從自性彌陀、唯心...

具足信願的人會散亂念佛嗎

問: 弟子有一個問題請教,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說,具足信願,散亂心念佛能往生。一個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

修淨土法門要發起出離心

沒有體悟到無我(大乘中觀學派稱之為空性)的人是極苦的。凡夫有苦,卻沒有苦聖諦,...

淨土難乎?易乎?

寒暑假中,陸陸續續有居士來找我聊聊。除了接觸他們生活中的煩惱,在修持上,我總是...

放生念佛,病癒福至

我是二零零四年開始信佛的。在這之前的我是一個脾氣不好,總與父母頂撞,且非常頑固...

人生實相與彌陀的救度

《佛說譬喻經》中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一名行人被餓虎追逐至懸崖邊上,腳下是萬丈深...

藕益大師含淚念佛

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蕅益大師24歲出家,25歲開悟。他這個人善根很強、觀照力很...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有一個老嫗,兒子幼時出家,現在她很老了,連討飯都走不動路。她獲悉兒子當了廟裡的...

誦經念佛妄想很多,是否都白念了

問: 誦經、念佛不能清淨,時時妄想雜念,這樣是否都白念了呢? 大安法師答: 不會的。我們念佛不能清淨是正常...

如何看待修其他宗看不起淨土法門

問: 現在密宗很興盛,許多修密宗的人看不起念佛法門,我們應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大安法師答: 我們對密宗的修...

念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麼

問: 阿彌陀佛!請問念佛一聲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原理是什麼? 大安法師答: 看來你還是有懷疑啊!《觀經》...

廣欽老和尚指導如何內心用功磨好剃頭刀

有一天,在建築工程正忙,工程車、建築工人都來準備做工的時候,老和尚知道我的恩師...

一念決定往生的信願,才能感佛接引

當鬚髮決定心,臨終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說碌碌庸人之身,不願更受;即為人天王身,及...

誦地藏經與念佛

你讓我看看你的修學日記,我瀏覽了一下。從字裡行間流露出你對佛法的虔誠及修學的精...

凡有願者,終必能滿

淨土法門,是以信願行三資糧作為往生的條件。這三者是鉤鎖相連的關係,如鼎之三足,...

念佛人的四類朋友

每個人,依過去世的種種因緣,總會認識一些朋友。念佛人,這個特別的群體,周圍的朋...

有願往生而念佛未切,能否往生

問: 淨土法門實在穩當,但有願往生而念佛未切,又沒有修淨業三福,又沒有念淨土三經,能否往生?宿業未懺淨,念...

念佛與參禪

念佛可往生西方,參禪能明心見性,一般以為這兩種法門互相牴牾、渺不相涉,參禪對上...

為什麼不講念自性佛,而要念阿彌陀佛

問: 佛既然心作心是,為什麼不直截了當講念自佛,即念自性佛,而一定要以念他佛,即念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為...

為何一頓飯的功夫即可供養十萬億佛

問: 極樂世界的人何以只須一頓飯的功夫即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 道安法師答: 這乃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力的加持...

為什麼十方世界難與極樂世界相媲美

問: 為什麼說十方世界的莊嚴都無法與極樂世界的莊嚴相媲美? 道安法師答: 諸佛在因地發的願有總有別,總願即...

念佛人見思煩惱沒斷,能否往生

問: 我們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忘掉,但是見思煩惱沒有斷,能不能了生死出輪迴呢? 道安法師答...

淺談天台宗與淨土的關係

靈岩山辦學宗旨的來由 教學天台,修歸淨土,這是我們靈岩山寺辦學的宗旨。從前,就...

印光大師嘉言錄--分禪淨界限

●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悟徹證,不能超出生死。故溈山云:可中頓悟正因,便是出塵階...

印光大師嘉言錄--論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無常 ● 光陰迅速,時序更遷。剎那剎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廣長舌,普為爾我一切眾生說人命無常,...

印光大師嘉言錄--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有行無...

印光大師嘉言錄--勸信願真切

甲、示真信切願 ● 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娑婆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

印光大師嘉言錄--讚淨土超勝

●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

念佛的現世感應

極樂世界雖去此百萬世界,論其跡則不勝其遠,然佛之慧性,含虛空世界,故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