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32頁)

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

菩提,是覺、佛果的意思,即無上正等正覺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謂。心是能發之願心...

普勸修持淨土法門

孟子云:人皆可以為堯舜。荀子云:塗之人可以為禹。常不輕菩薩云:我不敢輕於汝等,...

打佛七的由來及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

求生淨土的靈芝元照律師

靠持戒很難解決生死問題的,這個時代靠戒律很難斷見思惑。宋代有一位,是一個律宗的...

業障障礙我們修淨土法門

一件很難理解的事:修淨土一法有這麼大的利益,但是很多人卻不去修。這到底是什麼原...

念佛人的為人處世

一個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為上,最要緊的是敦倫盡分。敦,是行持,倫,是五倫關係...

跟眾生結淨土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這麼一樁事情,有一個國家的眾生很難教化,像富樓那、舍利弗這些弘法...

念佛法門的宗旨是信願行

念佛法門的宗旨是信願行三法。信是什麼呢?信,從事相上來說,就是信我們所處的娑婆...

不同淨宗祖師的教義和歷史地位

一、淨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請教印光大師:歷代祖師,如蓮宗諸祖等,身後須經...

正確的助念心態

凡人即將死亡,乃生命中最為微弱時刻,許多臨終者面對死亡不知所措,此時助其正念,...

淨業行人的遺囑樣本

XXX、XXX、XXX,我的親人們、孩子們: 今天我趁著身體康健、頭腦清晰時立遺囑,你們不要覺得驚詫和不吉...

如何在臨命終時落實信願心

念佛就能往生嗎? 清朝續法法師曾著文論述念佛人的一百種果報:若以念佛一門、攝生...

欣求極樂勤念佛 厭離娑婆修忍辱

有時候,我可能只是比別人多忍了十分鐘,結果就不一樣了。這十分鐘裡,我會想到此生...

我為什麼要選擇淨土法門

末學學佛已有幾年,先是學禪宗,近來才開始修淨土。 末學所在的地方,一南一北有兩...

念佛人的悟處

淨土法門的困惑 佛教傳入中國兩千多年來,一直就有許多疑點困擾著學佛行人,念佛能...

沒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對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學只是勸:沒事念念佛吧!反正只有好處,沒壞處嘛!如果上...

阿彌陀佛幫我們遠離了分段生死

我們到了極樂世界我們是為了成就聖道,一般來說,你初地以後就可以回入娑婆了,那麼...

夢中仙人指路 臨終正念往生

在浙江平湖有一位叫演良的居士,他是一個食品公司的工人,平常身體就不大好,生病時...

可否先做世間事業,然後臨終才念佛

問曰: 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得生,又無退轉。此彌陀願力,誠乎不可思議矣。然則我於生前且做世間事業,直待...

習慣在臨終時的影響

我曾經看過一位患者,她為我上了一課,不但是有關戒律的一課,也是啟示習慣影響我們...

歡喜菩薩真人真事

在現代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很難遇到一個真正歡喜快樂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好像心事重...

思慕淨土,莫再彷徨

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輪轉。生而為人,會無可奈何地面對紛爭與對弱者...

略論淨土欣厭行

智者大師,示現陳隋之際,開創中國天台宗,提倡歸向淨土。譔著《淨土十疑論》,駁斥...

略論「一心不亂」

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千經萬論皆讚淨土,獨諷彌陀。唯此法門,三根普被,...

從醫學角度談臨終三要

在醫院重症監護室(ICU)中,接觸最多的莫過於生死別離,陰陽相隔的痛苦。在監護...

菩提心的意義與往生淨土的關係

菩提心是善中之王,念佛的秘訣是把死字頂在頭上! 近年來,念佛的人越來越多,舉辦...

善導大師弘法的二則傳奇故事

善導大師(西元613681年)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二代祖師,臨淄人(今山東淄博市)...

請您來安排我的一切!

世上的一切,有多少人力不能為?至愛的親人離世,人命無常不能為;財富真正是五家共...

要想往生西方一定要念佛

有人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一定要念佛。這一觀念是不對的,是極其危險的。 一、淨...

念佛的十種功德

若人受持一佛名號者,現世當獲十種功德利益: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並諸眷屬隱形...

未成佛前,皆當修習淨土法門

禪宗唯明自性, 非吾輩鈍根所能得其實益者。淨土法門, 三根普被。未成佛前, 皆...

印光大師論念佛圓通章的聞思修

印光大師非常重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讚歎弘揚不遺餘力,不僅將此章與...

如何才能生起厭離心

一、厭離心來自智慧的觀照 信、願、行,願這個科目就是談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兩種...

一切修行人必讀——印光大師悲心慈語

凡修行人,必須以念佛為正行,以持咒誦經,及作種種利益事,為助行。正助合行,則如...

何以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

佛所說一切法門,雖高深玄妙,圓頓直捷,皆須斷盡煩惑,方可了生脫死。若斷而未盡,...

用幾十年的苦難,換取永遠的解脫

人生的晚景是淒涼的,不管你是鰥寡孤獨,還是子孫滿堂,最終走到時候也是黃泉路上家...

怎樣才能堅固往生淨土的信願

問: 在您的開示中一再提到信願的重要性,然而能發出真信切願卻非易事。學佛者往往有一時會發出真實信願,但一回...

邊地疑城往生

在《無量壽經》五種原譯本中,釋尊開示邊地疑城往生之因行果報的經文有二處:一是三...

三輩往生的因行果報

總結三輩往生的因行果報,可歸納如下幾項特質: 1、三輩行因: 三輩往生的共同條...

淨業助行,培福載道

淨宗以信願持名為宗,以往生西方淨土為趣。念佛法門雖是大乘特別法門,然並不違異於...

西方淨土的欣慕行

釋尊對西方淨土依正莊嚴的描述,為我們建構起一個至極真善美慧的妙參照系,俾令眾生...

一句名號成佛有餘,何況世間的福德利益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由彌陀悲智願心稱性緣起,乃法界至上不可思議之音聲,至簡約...

念佛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明瞭阿彌陀佛名號的緣起與德用後,我們宜義無返顧地持名念佛了。一句名號三歲小孩都...

念佛是修行的捷徑法門

淨土法門由阿彌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盡攝利鈍諸根眾生悉皆度脫。通途法...

佛號護持行人不遭魔障

具足煩惑習染的眾生,處斯五濁惡世,大多汩沒塵勞,醉生夢死。偶有起發勝心修行者,...

淨土宗的特質與地位

釋迦本師以大悲願力由法身垂跡,驚入三界火宅之門,於娑婆世界示現八相成道,哀愍眾...

淨土宗與現代社會

淨宗寓示著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託著一切眾生終極的生命關懷,使眾生於一切恐怖中...

勸老人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今天我要對專修或主修淨土的老人講一點話: 老人們該好好考慮自己的生死大事了!時...

善太郎的故事

日本有個善太郎,這個人是修淨土的,專念阿彌陀佛,他修得很好。 有一次他到外面辦事,很晚了,就到朋友家裡借住...

一位清朝探花的前世今生

蘇州人吳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眾。民國十年,朝禮普陀山,會晤印光大師,自稱前...

通過念佛來斷除執著

怎樣來成就明白的心呢?怎樣來真正地能夠通過念阿彌陀佛而明心見性呢?我們要能夠通...

示華權師病中法語講記(印光大師文鈔選編)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人活在世間...

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古人講,要往生必須感應道交。嘴巴念的佛號,是心在推動,我們當然是用心在跟阿彌陀...

念佛是要為你的死後做準備

我們來到這個世間,是我們的神識借助著父母的緣來投胎;然後死亡的時候,我們這個神...

律航法師《持名念佛要義十則》

一、念佛須明真理 生死何來?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須斷妄念。怎斷妄念?莫如念佛,...

太虛大師《往生安樂土法門略說》

一、信 念阿彌陀佛往生安樂世界一法門,約之不出信、願、行之三要。 信者,疑斷解...

圓瑛法師《勸修念佛法門》

念佛發起因緣第一 念佛即是修行第二 念佛最為穩當第三 念佛有勝方便第四 念佛能消業障第五 念佛莫求福報第六...

不向閻君去報到,直生西方得解脫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辦了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

善根深厚的人,不會投生在這個世間

念佛不是要等的,這個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誤了我們自己。有的人他聽到念佛法門也覺得不錯、蠻好的,然而他常常會說:...

提不起極樂世界的樂,應當怎麼辦

問: 弟子知道娑婆世界很苦,但是提不起來極樂世界的樂,弟子應當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這也是實話。因為娑婆...

兩種十念法

十念法要辨識一下,有兩種。 一種是慈雲遵式提出的十念法,還有一種是印光大師提出的十念計數法。 大家不要搞混...

用普賢十大願來念佛

和尚慈悲,諸位執事慈悲,大眾師父慈悲,請坐下。今天有機會我到東林禪寺來學習,我...

阿彌陀佛略傳

阿彌陀佛於未成佛前,在過去無量劫中,為妙喜國的國王,名為喬尸迦,他的父王名為月...

虛雲老和尚的淨土思想

虛雲和尚(1840-1959)是近代禪宗泰斗、佛教領袖。當年出家之後,幾乎與家...

倓虛大師的淨土法緣

倓虛大師原籍河北省寧河縣,生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民國六年(1917年)...

念佛超度先亡,俱生西方

念佛法門,如如意寶珠,能隨人意,雨一切寶。但能懇切至誠念佛,自然消除罪業,增長...

念佛宜早不宜遲

青少年是早上8、9點鐘的太陽。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華,但是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淨土行...

飭終須知

眾生心性 與佛同儔 由迷背故 輪迴不休 如來慈悲 隨機說法 普令含識 就路還家 無奈根性 萬有不齊 非出格...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種懺悔力量大

問: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懺悔業障嗎?不是至心念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麼?念佛再加上拜八十八佛,不是顯得有些...

離開塵欲,求生極樂

修行就是要離開塵欲,要發菩提心。覺明妙行菩薩進一步開示說:汝等慮身纏世網,念頭...

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有我們一朵蓮花嗎

問: 我聽說念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一朵蓮花,但不念阿彌陀佛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就凋謝了,是這樣嗎?...

淨宗法門:一個特別的法門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淨土法門。此處所說的方便,是從加強保障的意義而言。因為三...

念佛不妨礙我們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滲透到我們的行、住、坐、臥裡面,你走路不用腦筋的時候,你一步一句佛...

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五個好處

念佛,乃種植善根福德因緣,其功德不可思議。今天能來念佛,這本身就說明了在座的諸位己具有善根福德因緣。希望諸...

業障深重有資格往生嗎

平時我們常常有一種自卑感,覺得:我自己造作、舉心動念都很染濁,身口意三業也免不...

念念不離阿彌陀佛

一個參禪開悟的人,他是要選擇求生淨土的,這是一個反證:如果他自稱開悟,但並沒有...

阿彌陀佛臨終接引的佛力加持

佛能度一切眾生,但是他不能度無緣之人。我們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無緣?就是他...

怎樣對待歷劫的冤親債主

有冤親債主乃至無量的冤親債主,這都是正常的。那麼我們怎麼對待這些歷劫的冤親債主...

如何處理生死問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就會面臨佛在大小乘經典所說的,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

往生淨土的願,絕非世俗濁欲

佛教說這個慾望,比如具體談到五欲財、色、名、食、睡,它是我們輪迴的根源。對凡夫...

淨土法門與諸宗之圓通

學習淨土法門的義趣 二十多年來,學教、學戒,講學、做事、建廟,時至今日頗感內虛...

詩人白居易的一生佛緣,暮年潛修淨業

白居易是唐代繼杜甫之後最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極虔誠的佛教徒,自稱香山居士。 白...

世間的事務,永遠了不了

修行要務,立願為先,建立大願為當務之急。菩薩又向眾弟子開示:你們都憂慮自己的身...

必須讓佛號有個家

那麼我們上兩堂課講到什麼是佛陀,那麼現在這一科講到什麼是道法。那麼佛陀的法其實...

沒有人能帶著妄想往生

我們經歷過很多的生命,但是過去已經不能改變了,因為它是一個既成的事實,過去只能...

修淨土的人不要忽略發願

我想我們修淨土的人,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居士念佛,對發願好像很忽略,但是他信心倒是...

離開地獄的唯一生路

這個淨土法門的特點就往生這一點,是全靠佛力。這是淨土法門不共之(特)點。那麼全...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這四句很平白的話,但是非常值...

一心專念,將來必定見佛

當初阿彌陀佛為轉輪聖王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就是他的長子,大勢至菩薩是他的次子。這...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

《阿彌陀經》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什麼叫多福德?不是說我們自己修...

如何讓佛號更加堅定呢

你的佛號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關係的。你心理的素質不夠,你是創造不好堅定的佛號的...

淨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五願】 生者皆得宿命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

淨土法門的臨終助念

死亡,對一般人來說,是一恐懼而痛苦的事情;而對淨業行人來說,卻是法身慧命誕生的...

不學弟子規,往生淨土就會落空嗎

問: 現在有人說《弟子規》就是佛的戒律,不學《弟子規》,往生淨土就會落空。這種說法正確嗎? 大安法師答: ...

「能行即是佛,何須念」這個知見對嗎

問: 經常有人說能行即是佛,何須念?這個知見對嗎? 大安法師答: 首先得釐清概念,什麼叫能行?行什麼?一般...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問: 有人說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年也做不到,是否就不能往生呢? 大安法師答: 往生的條件...

修藥師法門是否比彌陀法門好

問: 有人說彌陀法門是送死的法門,如果修藥師法門,生能消災延壽,死能往生東方淨土,不是更好嗎? 大安法師答...

助念得力是不是就能百分之百往生

問: 近來有一助念團很有影響,據說很多生前不信佛或者橫死的人經過其助念,也能額頭發熱。請問,這能不能證明亡...

五逆十惡能往生,是否就可以殺盜淫妄

問: 信得及五逆十惡亦能往生,所以不需要戒煙、戒酒及至殺盜淫妄等,所做惡業,障礙往生否? 大安法師答: 《...

絕食求往生這樣可以嗎

問: 有一位女居士,因為婚姻失敗,十分痛苦,不想活下去,決心要厭離娑婆,一心求往生,要求法師和居士們為她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