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22頁)

生命是賺是賠,你想過嗎

對於一件事情,我們總會先考量利害得失後,才決定是不是要做。修行也是如此,也要經...

抽煙的人可以往生嗎

問: 抽煙的人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抽煙是一種不好的習氣,我們應該要改,煙裡面有尼古丁,那這個對我們的...

釋迦牟尼佛也是念佛成佛的嗎

釋迦牟尼佛到底是怎麼成佛的,這也是眾生根性不一,他看到的也不同。對上座部的比丘...

臨終神識昏迷,給此人念佛能不墮落三惡道嗎

問: 《地藏經》中雲,臨終人能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不論有罪無罪,都不會墮落三惡道,如果有人臨終不能認人,神...

曇鸞大師與淨土法門

曇鸞大師(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時期著名的佛教高僧,有《略論安樂淨土義》...

寧做老實頭,狂慧反有落空之禍

世人之中,往往是有些老實頭知道自己水平不夠、業障深重、妄想雜念紛飛,知道自己沒...

用什麼簡單方法處理24小時的妄想

問: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兩個小時,我不可能一直念佛下去,我怎麼面對人、事、物,把它沉澱?比如說,任何刺激,...

蕅益大師的六信

如果說善導二種深信簡潔明快、直溯根源的話,那麼蕅益六信則縝密詳確、理事圓融,譬...

佛號醫病續命 讓父親起死回生

二〇一七年三月五日,我接到小弟的電話,說父親的狀況比較危險,讓我速回。年前父親...

西方極樂世界到底在哪裡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鳳凰佛教風直播,《師父來了》第六十期,本期我...

五濁惡世的成佛之法

這五濁惡世實際上是讓我們要觀察我們所處的生存環境和我們內心的這種真實的相狀,由...

宏海法師:淨土或問

第一講 好,各位正法學堂的同修,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

念到念佛三昧方有往生把握嗎

問: 是否我們平日念佛一定要念到三昧方有往生把握? 宏海法師答: 這個問題我這樣來說,就是如果真的念到念佛...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

可否理解極樂只是一個化城,並未真正到家

問: 《金剛經》講: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而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怎...

播放念佛機播經機,度無形眾生可以嗎

問: 我們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時播放念佛機、VCD,開播比如《地藏經》的錄像,這樣的動機是為度家人、度無形...

一旦選定往生西方,就應看成是極其重大的事

自己要想到:往生西方太重要了。一旦選定這條道路,就應當一股勁往這上面使。專修的...

淨業行人萬萬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

修淨業人,斷斷不可求來生人天福樂,及來生出家為僧等。若有絲毫求來生心,便非真信...

藐視淨土臨終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淨土若穢物,恐其污己者,臨終多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其...

淨土宗祖師對戒律是非常重視的

淨土宗祖師們傳承的第三個特點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一法雖然仰靠阿彌陀佛的願力...

善導大師因機施教的故事

一、度化屠戶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婦孺皆知,但多數人可能不知道,在唐朝的長...

臨終無助念,平日的努力是否都付之東流

問: 印祖多次開示臨終助念及佛化家庭的重要性。若家人不能隨其學佛,身邊親友又不具備助念的條件,是不是平日念...

【東林畫傳】淨土高賢劉遺民

一、楚王后裔 棄官歸隱 劉遺民是東晉時期,廬山東林寺白蓮社十八高賢之一。原名劉...

蓮宗五祖少康大師畫傳

一、母夢玉女,授青蓮華 少康大師(?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縉雲縣人。母親羅...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樂乃至十念」有衝突嗎

問: 《佛說阿彌陀經》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和至心信樂,乃至十念有衝突嗎?感恩法師! 宏海法師答:...

念佛是否以攝心為上

問: 若有安靜的時間總想看經書聽開示,請問師父,是不是這一句佛號,還是以攝心為上? 宏海法師答: 當然以攝...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兩個指標

《阿含經》講三個法門: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佛陀講三貼藥。 第一個觀察...

持戒念佛--明學長老的堅守

持戒與念佛的統一,一直是淨土祖師倡導的宗風。慧遠大師臨終堅持不飲非時漿。善導大...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

淨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如郁頭藍弗,習非非想定於水邊林下,每定...

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佛法本無定相,深者見深,淺者見淺。以我們這淺淺的根器,學佛法中淺淺的小乘都覺得...

打佛七不是「打佛吃」

1977年,第一次見到廣欽老和尚,當時老人家沒別的開示,只教我們好好念佛。同去...

善導大師:水火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防外邪異見之難。何者是也?譬...

念佛人為何要吃素呢

念佛之人為什麼要吃常素呢?由於念佛一法是大乘佛法,修菩薩道圓成佛果。成佛的種子...

勸人往生西方也等於成就自己

勸進行者,念佛消災。一個淨業行人,當自己走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的道路後,就會了解...

念佛可以懺除我們的三障

宿障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這三障,障礙著我們讓我們非常的痛苦。所以當我們念佛,...

往生西方就一定能開悟

一個念佛行人,信願持名,要以求往生作為目的,不能以求開悟作為目的。如果能成就往...

一句彌陀三業皆攝,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淨業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來攝護好我們的身業,就是練習在...

破五戒復又懺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問: 在家居士破五戒,復又懺悔,命終往生,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大安法師答: 你可千萬不要抱這個僥倖的心理。...

我們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呢

阿彌陀佛,雖然僅四個字,可是包括所有佛法。釋迦牟尼佛所說每一部經典,都是有人請...

修學淨土難相應的原因何在

我們想求生極樂世界,前行也是數數聞思淨土經論。比如,對西方淨土的因、果、事、理...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來

大家念佛的時候要觀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這四種是根本。行的時候應常念:人終...

為了念佛求生而示現在世間上的祖師們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畢此生平後...

帶業往生釋疑

問:具縛凡夫,惡業厚重。一切煩惱,一毫未斷。西方淨土出過三界,具縛凡夫云何得生...

此乃往生之要關,誠念佛之妙訣

阿彌陀佛,誰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極樂,誰不願生?而罕得往生。 蓋念佛之人...

十三歲長齋念佛,二十歲成就肉身不腐

民國蔣妙靜居士,江蘇常熟人,蔣炳坤的小女兒。生來聰明穎異,內心恬淡,寡言少語,...

如何對治出離心時有時無

學佛要有智慧的觀照。首先對於我們心理的狀態,凡夫眾生心散亂是正常的,凡夫眾生是...

咱就信阿彌陀佛

汪居士是我們念佛堂的同修,年近七十。她朴實、勤奮,沒讀過書,只會寫自己的名字。...

念了一輩子,也沒念出往生的善根

因果同時 這個是在講菩薩修善。一個人沒有成就心中的妙法,是成就不了善根的,他只...

信心是淨土法門最大的難處

淨土宗很難的就是信心,信心一定要具足。真信一定要用教理來判。小乘要見道證初果,...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人身難得而易失,三途時長而苦重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修念佛求生淨土...

先明白念佛的目的,你就知道如何念佛

怎麼念佛 以淨土念佛法門為歸,以持名為中心,持名念佛之功最為往生淨土之要。大藏...

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

我們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有關名號的功德,簡單的提出五點: 一、消除業障: ...

阿彌陀佛今天就來接引,我們會作何反應

一、一個設問 如果阿彌陀佛今天就現身來接我們往生極樂國土,我們將會作何反應?是...

宏海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一講) 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聞思講堂蓮池海會的各位蓮友們,大家晚上吉祥,一如...

我們現在最大的不安定有兩種

我們現在最大的不安定有兩種:一種叫做生存欲,就是你不小心連老命都搞沒有掉,比如...

只念一句佛號夠嗎,需不需要再加經咒

問: 師父您好,弟子覺得只念一句佛號是不足夠的,必須要加一些經咒之類嗎? 大安法師答: 用凡夫的知見來覺得...

將錯就錯,西方極樂

生亦無可戀,死亦無可捨。太虛空中,之乎者也。將錯就錯,西方極樂。楊傑居士 淨土...

蕅益大師法語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

極樂淨土,人人不再設防的世界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第三十九願:受樂同於漏盡願 第三十九受樂同於漏盡願,如果我...

西方路遙如何能至

問: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答:為對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說耳。西...

至誠懇切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很多人對於佛教淨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艱,行之為艱,知道,但是落實不到...

無藥可救的心梗病人為何奇跡生還

當內科住院醫師第一年,有一夜,在加護病房值班時,急診室送上來一位心肌梗塞的病人...

淨業行人的戒律觀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這種三無漏學,戒又叫毗尼,波羅提木叉就是針對我們的煩惱、...

在家的淨業修行人,應把握哪種心態

問: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塵緣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願往生為人生皆大歡喜,那麼隨著佛法的興盛,現在很多中青年...

多誦經少念佛這樣對嗎

問: 最近從北京來一位年輕的女居士,叫我們這些老居士多誦經少念佛,這種修行對不對,請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答...

歷代淨土聖賢傳二(白話)

往生比丘 清朝性修法師,不清楚他是哪里人。順治年間,住在常德府圓照庵。布衣蔬食...

歷代淨土聖賢傳一(白話)

往生比丘 晉朝慧遠大師(蓮宗初祖),雁門樓煩人,小時候非常好學,對儒家六經都...

為何彌陀一身能接引百千萬億眾生

原文: 或曰:阿彌陀佛,安居極樂。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一世界中念佛眾生,亦復無...

不可甘心苦趣束手死門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

蓮宗四祖法照大師畫傳

一、禪觀入定,得睹遠師 法照大師(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蹟多不詳。有一說...

大安法師:大勢至念佛圓通章講記

前 言 諸位大德同修: 在結夏安居精進佛七期間,與大家共同討論《首楞嚴經大勢至...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講記

前 言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 在東林祖庭,我們一道來研討阿彌陀佛四十八...

東林佛號的意義

東林佛號要唱得深沉緩慢,它是可以對治這個時代的浮躁的。我們這個時代太快了,快節...

念佛法門只是老太婆修的嗎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生問題,了生死。了生死的法門很多,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

《佛說阿彌陀經》白話譯

序 分 這一部經,是我從佛那裡親自聽到的。當時,釋迦牟尼佛正在舍衛國中的祇樹給...

再沒有比這更簡便易行的法門了

【何以令盡一口氣念?以眾生心散,又無暇專念,如此念時,借氣攝心,心自不散。然須...

佛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用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用得好的,哪有那麼快?今天用不好,明天繼續,明天用不好,後...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臨終越難離開

【修已於輪迴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晝夜唯求解脫心,起時是生出離心。】 我們無始...

念佛求生淨土以報答四恩

若不念佛求生淨土。雖發心廣大。自救尚且不了。安能救度眾生。 惟有念佛修行。專心...

人生怎樣活才有意義

如果你真有信仰的話,這句話你就會有答案。當你還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說明你信仰還...

相信阿彌陀佛是唯一的救助力量

如果你在臨命終時還會想家親眷屬,說明你這個厭離娑婆這個厭離就沒有做到。你又怕阿...

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到臨終時用

問: 年壽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體也健康了,平時念佛是否能庫存起來,臨終時是否有能用? 大安法師答: 它是可...

念佛人所謂的災難是什麼

問: 念佛人本應得菩薩護佑,為何有的念佛人卻有災難? 大安法師答: 首先我們要了解念佛人,他所謂的災難是什...

念佛為何要記數,記數不是分心了嗎

問: 既然都是念佛,何必要記數呢,記數不是分心了嗎,請師父開示:念佛是記數好還是不記數好啊?印光大師開示念...

念佛能得到命中沒有的福報

現在年輕人面臨著很多的誘惑,是很容易走向歧途的。生存的壓力,各種攀比、各種來自...

阿彌陀佛能加持臨終者不貪戀娑婆嗎

問: 請問大安法師!如果心裡還留戀世間的財產事業,妻子兒女,美食或他自己很貪愛的東西但同時也很想往生極樂世...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問: 淨土宗如何看待持戒? 大安法師答: 大家都知道淨業三福,淨業三福的第二福小乘的戒福,這個[受持三皈,...

極樂世界是物質世界還是心靈世界

可能我們學哲學,往往他就把它分成二分法,或者是唯物,或者是唯心。但實際上這個物...

淨密雙修這樣是否如法

問: 末法時期淨土法門是非常殊勝的法門,但有些居士改學密,開始持咒,說是淨密雙修,這樣修行是否如法?我們與...

可以打餓七來見佛嗎

問: 佛法大意將某人絕食7天就見到阿彌陀佛,能否倣傚? 大安法師答: 千萬別去倣傚。所謂的打餓七,是無利益...

善人與善根人的區別

善人和善根人,什麼叫善根人他曾經修過行,曾經見佛聞法持戒,這就是他的善根,他有...

淨土信仰對晚年白居易的積極影響

白居易作為唐朝士大夫學佛的代表,他的佛學思想,尤其是禪宗的思想在學術界已經有著...

觀死無常,勤念彌陀

學院在每年都會打四次佛七,當我們開始過得安逸、懈怠、散亂時,佛七的開始,提醒著...

印光大師論念佛人如何對待疾病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規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同樣會遇到生病的問題。下面學...

德亮法師往生見聞錄

時維丁酉(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九日十七點二十分,德亮法師於廬山東林寺安詳示寂。世...

生重前行,死歸淨土

前面談到的全是我們自身的事,你不要像看熱鬧一樣,以為在說別人,其實就是講每個人...

淨土法門的難信與仰信

淨土法門就由於這樣的至簡至易、至頓至圓,又是從佛的果地上建立的,所以通體是大不...

淨土法門的起信之障--認知

起信之障,我們先談這是個難信法。佛在很多經典說,這是一個極難信之法。那極難信之...

極樂世界為何又稱安樂國

安樂國是極樂世界的另一個稱呼。極樂世界又被稱作安樂、安養、清泰,這些都是極樂世...

何時得與聖賢親

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紅藕華藏金砌鴨,綠珠簾映玉樓人。塵沙莫計聲聞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