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20頁)

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那麼,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又有什麼樣的依據呢?他能得到什麼利益呢?這裡又進一步的說...

看到蓮華跟佛出現在空中,該怎麼辦

問: 請教老和尚一個修行上的問題,遇到了境界。如果有一天我看到九朵蓮華跟阿彌陀...

回頭阿彌陀佛像的故事

1082年2月15日晨,50歲的永觀法師在佛堂經行念佛,忽見阿彌陀佛從法座上下...

受一次八關齋戒,就超過極樂世界修一百年嗎

問: 《無量壽經》裡說,正心正意,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難道...

西方極樂世界超越了壞苦

我們這個世間會感覺到壞苦,就是你在快樂的時候它也是要變化的,它不能長久的,它會...

善導大師念佛偈

漸漸雞皮鶴髮,精神未免枯竭; 可憐老眼昏花,恰似浮雲籠月; 妄想隨時出生,貪心...

不能往生的錯誤方式,一定要注意

有行無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無行,亦不能往生。(與陳錫周居士書) 若參而不得,...

念佛後該如何迴向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迴向祗宜於夜課畢,及日中念佛誦經畢...

念佛必須得定量定時

念阿彌陀佛,你必須得定量定時。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時,你自己進取心漸漸就沒有。好比...

阿彌陀佛是誰?為何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轉自騰訊佛學) 南無阿彌陀佛! 各位騰訊的網友們,大家吉祥!今天是冬月的十七...

普陀山慧濟寺的「佛頂頂佛」具有哪些涵義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來朝拜普陀山呢,有一個地方是必到之處,就是慧濟寺。慧...

一心念佛,是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書,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實發,病中且勿提及,但勸至心念佛,即得蒙...

一心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全體功德

得波羅蜜者,諸菩薩眾,有恆沙劫中,修六度萬行,未能滿足。而今一心念佛,萬緣自捨...

休念功名唯念佛,但憂道業勿憂貧

少年頃刻老還衰,須信無常日夜催。 九十六家邪智慧,百千萬劫受輪迴, 不存寶界華...

唐代高僧承遠大師

各位,大家吉祥。常說,天下名山僧佔多,但是我其實想說的是,天下名山之所以僧佔多...

念佛這件事,所求都能如願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為現在椿萱求福壽,為過去祖禰求超升,均無不可。 然...

臨終由於病痛不願念佛求往生,該怎麼辦呢

問: 師父!親人平時也念佛,但臨終時由於病痛完全不願念佛求往生,該怎麼辦呢? ...

印祖告訴我們家裡怎麼恆吉祥

念佛之人,當吃長素。如或不能,當持六齋,或十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

隋唐高僧善導大師

諸位,大家吉祥。我們都聽過佛門有一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說的是在隋唐時...

七佛以來,猶為蟻子

七佛以來,猶為蟻子,蟻子就是螞蟻。這是一個典故,在建祇桓精舍時,眾人正在挖牆角...

臨終是超凡入聖,還是繼續輪迴

民國十二年陰曆五月廿八日,大師收到會稽道尹黃涵之居士來信,知其夫人病重。大師回...

淨宗八要--淨土之要關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餘在虞東明因寺。捧讀曉柔法師淨土詩八首。曰欣。曰厭。曰...

淨土祖師們一生的總結

這句六字大經王具足圓融、圓滿、頓捷。所以大家遇到這樣的一個持名一法,一定要生稀...

把佛號重視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設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但這個法門是方便當中的最方便的法門,就是念這個名號...

極樂世界何故名為極樂

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叫極樂?就在於無有眾苦但受極樂。極樂就是超越了現象界,苦樂對...

東晉高僧慧遠大師

各位,大家吉祥。一般中國人都知道兩句詩: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這個說...

念佛平時須相續

今天的講話題目是念佛平時須相續。再分三段來講: 第一、初勿貪多但求相續: 每日...

「一心不亂」應該怎麼解釋

那麼這裡我們來看看一心不亂這四個字,這個眾多的解釋非常多,一心不亂,怎麼談?一...

念佛之人不可傚彷愚人做愚癡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還壽生、寄庫等佛事。以還壽生不出佛經,係後人偽造。寄庫是...

極樂境界不是神話

眾生的懷疑非常深,這種懷疑來自於我們思惟方式先天的局限性。本來我們的心性可以是...

四種念佛的方法

淨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師所強調者雖有不同,但多以信願念佛為必要的正行,其餘萬善福...

數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問: 在家打坐時用數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淨慧法師答: 這個問題是由於沒有弄清楚數息和...

宏海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第一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

母親往生記

末學母親楊澄志於二〇一八年三月七日,在浙江省徳清縣正道寺念佛堂安詳往生,時年一...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麼

在《法華經》裡面佛陀告訴我們,釋迦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他來到這個世間,...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

原文: 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宏誓願合,則念一句佛,行一善事,...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

原文: 專一禮阿彌陀佛,為專精一致。且勿謂緣想一佛,不如緣想多佛之功德大。須知...

法滅之際特留此經,獨留一百年

正入鬥爭者,前五百年,解脫堅固。漸次五百,禪定、多聞而及塔寺。今當鬥爭堅固之時...

念佛不改心,等於說空話

人身不易得 念佛,在六道內都可念佛往生,可是人道往生最容易,除了人以外,其他畜...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隨時隨地,得死便死之話。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

修淨土後不讀其他經律這樣對嗎

弘法宜持論公允,理事圓融,不可偏執,不可意氣用事。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的特別法門...

《淨土聖賢錄》之往生比丘

往生比丘 《淨土聖賢錄》初編者際清居士彭二林評論道:佛法傳入中國已經很久了。從...

釋迦牟尼佛管送,阿彌陀佛管接

在《悲華經》裡,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在一尊佛面前,同時發願修行過,當時大家都...

極樂世界的蓮花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阿彌陀經》講三種莊嚴:池水、宮殿、蓮華,它的重點在蓮華莊嚴。因為你到極樂世界...

壇經與淨土宗有無衝突?

來書云:《壇經》說東方人造罪求生西方等語,與蓮宗有無衝突一節,如今不說衝突與不...

高登極樂,方為最上脫苦之道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斷惑業,縱生人天,終非究竟安隱之處。倘能隨分隨力,持佛名...

末世悲涼幸佛來救

初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者,佛成道時,已當濁世,況今末法,正入鬥爭。轉展陵夷,後...

蓮宗八祖蓮池大師畫傳

一、出生望族,孝深識廣 蓮池大師(公元15351615年),諱袾宏,字佛慧,號...

宏海法師:淨土十疑論

(第一講) 各位同修,請大家隨著我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

九界同歸,修行人最後的歸宿

好,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佛頂山,給大家講一個《九界同歸》的故事...

打佛七時一直哭泣,可以祈求阿彌陀佛快來接引嗎

問: 請問師父,打佛七的時候,一直哭泣很悲傷,祈求阿彌陀佛快點來接引我,可以嗎? 淨界法師答: 你這個地方...

這個法門看似平常無奇,利益卻不可思議

原文: 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人,則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經奧...

唯有阿彌陀佛才稱得上這七個字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 導師,引導人到菩提正道...

為何念佛人臨終時,仍執著自己身體

問: 一些臨命終的人,不論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師父,放不下色身,執著於這個身體,請開示怎樣放下我執? 大安...

濁亂惡世成就易往卻非易

宜各勤精進,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絕去,往生安樂國。橫截五惡道,惡道自然閉。升道無...

怎樣念佛才算真正修淨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務虛名,不修實行。口雖念佛,心與佛違。譬如藥忌並服,何能...

能去極樂世界,你還有什麼捨不得的

只要能到極樂世界,將來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轉,但是最好在臨命終時能心沒有顛倒。所謂...

讓阿彌陀佛住到心裡來

有些人問:是不是念佛不需要次第啊?實際念佛也離不開次第,只是在行門用功的時候,...

淨土教起之十因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如來金口無虛語,歷歷明文尚具存。省庵大師《勸修...

念佛欲得一心,鬚髮真實心為生死

原文: 念佛欲得一心,發真實心,為了生死,不為得世人謂我真實修行之名。念時必須...

念佛最為尊,別忘了我們尊貴的身份

我教原開無量門,就中念佛最為尊。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我教就是指釋迦牟尼佛一...

劫難之中當如何來修持

原文: 今之時,是何時也。南北相攻,中外相敵。三四年來,人死四五千萬。自有生民...

一輩子修持淨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麼佛性是什麼呢?佛就是覺悟,一切眾生都有覺悟的本...

淨業正因,以慈心不殺為第一

原文: 淨業正因,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為第一。食肉之人,雖不自殺,亦難免殺業。...

才華一不小心就會害死修行人

有時候前途的有無,牽涉到個人才華的高低。因此才華一不小心,就會害死一個修行人!...

發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

原文: 夫眾生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覿體相同,若以信願憶念相感,必致彌陀慈悲誓...

能否「帶業往生」,該怎樣「帶」

如果業障不消除,你一事無成。有的人說帶業往生;有的人說業不能帶,帶著業生不到極...

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

原文: 不廢居家業,而兼修出世法。雖似平常無奇,而其利益不可思議。良以愚夫愚婦...

宏海法師:佛說無量壽經

(第一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

宏海法師:馬蹄無處避殘紅《徹悟禪師語錄》要解

第一講 各位大德法師,各位居士同修,各位有緣,大家下午吉祥。 這次呢我們因緣殊...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業力沉澱下來

當我們面對過去的業力時,諸位!你就不能用業感緣起了。我們講過,在造業的當下,在...

淨土法門的易行和利益體現在哪裡

原文: 須知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乃佛法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

淨土諸祖師對「信」的闡述

淨土法門以仰仗彌陀願力往生安養為本質內涵,所以深信佛力救度是淨宗不共的詮釋,縱...

佛法滅盡時,我們該怎麼辦呢

釋迦佛是在第九減劫中人壽百歲時降世的,到現在差不多已近三千年了,所以現在人,活...

宏海法師:淨土資糧--信願行

一、願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們一起先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

別讓福氣迷了眼

佛經上說諸經滅盡後,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住世,如果有人發心念一句,即得往生。大家...

善人念佛求生西方,決定臨終即得往生

原文: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婦順,主仁,僕忠,恪盡己分。不計他對我之...

她是富有生命力的雕塑,遠遠看著就是一種力量

她們就像一尊靜靜的雕塑,用一生的光陰,靜靜地走過,是那樣安寧;這尊尊雕塑都有著...

悟苦修淨業,緣熟徑生西--張老居士往生紀實

張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鎮人,是一位虔誠的菩薩戒弟子。二〇一八年三月四日十二時整...

宏海法師:淨土三資糧

(第一講) 好,各位蓮友大家上午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是我們連續昨天第二次的這...

妄想之心週遍天地,卻不知專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謂向外馳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學...

「心與佛合」才是真正的善人

念佛之人,必須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又須父慈、子孝、兄友、弟...

極樂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則蓮華化生,無有生苦。純童男相,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

阿彌陀佛憐念眾生,生生世世不相捨離

【原文】 阿彌陀佛慈悲願力,遍周法界,普接眾生,作大攝受,不令漏失。阿彌陀佛陰...

《禪秘要法經》中的念佛方法

有一部經《禪秘要法經》,有一位叫禪難提比丘,他問佛說:無量劫以來的罪很多,世尊...

俗慮惱人無止境,不如時與世尊交

入門便悉彌勒笑,出寺難求俗慮拋; 俗慮惱人無止境,不如時與世尊交。 ---清....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何含義

原文: 《觀無量壽佛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謂觀想佛像,憶念佛德,...

初學淨土法門從哪兒入手

問: 法師,對於初學者,尤其是想修淨土的人請您給一些建議。 宏海法師答: 學佛講解行並進。解的過程,就是我...

修行法門中沒有超過念佛、供養三寶這兩門了

在末法時代,大勢至菩薩教授的念佛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契機殊勝。上至文殊普賢,...

怎樣理解娑婆一大劫,極樂一晝夜

原文: 娑婆一大劫,極樂一晝夜,此顯示極樂時間耳。至雲一日一夜,七日一劫,十二...

持名念佛是徑中之徑

昨天有同學說到學和修,善導大師曾經說過,三藏十二部歸納一下,無非說了解、行這兩...

歸命大慈父,早出娑婆關

至誠求佛,堅持堅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來到東林祖庭參加佛七,由此機緣,得受三...

一切法門中,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既然來學佛法,入...

若修念佛,則實為穩當之極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無謂之話說。汝家不充裕,兼有老親①,何得雲欲覓清淨處所...

阿伽陀藥,萬病總持

原文: 予昔在煉磨場中。時方丈謂眾云:中元日當作盂蘭盆齋。予以為設供也。俄而無...

這樣去念佛,即使墮於惡道也能往生

原文: 汝繼祖母柴老太夫人事,已忘記。汝果真發孝心,即柴老太夫人墮於惡道,汝能...

佛陀讓眾生知苦樂法,走解脫之路

我等眾生憍慢、剛愎自用、愚癡顛倒還自以為是。佛陀有種種的善巧方便來調伏(調柔降...

知有彌陀聖號,亦為不可思議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絕無信願,絕不修持,知有彌陀聖號,亦為不可思議善根。何以故...

身心皈依阿彌陀,從此不做輪迴客

廬山東林寺2018年8月上旬閉關圓滿 古德云:上士閉心,中士閉口,下士閉門。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