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阿彌陀佛文章(第19頁)
生值佛世難。只有生在佛世,才有機會見到佛。而法是從恭敬中求的,如果我們見到佛像...
在《文昌帝君陰騭文》中,文昌帝君自述,由於他遇佛得佛開示救度,從龍趣裡面出來之...
在《高僧傳》講到唐朝有一個叫僧藏法師的。這個僧藏法師出家以後,白天修福,晚上念...
今天我們講的這位祖師叫道綽大師。道綽大師呢,跟曇鸞法師屬於一脈相承。那麼他對於...
問: 佛說,一切眾生畢竟成佛,在佛不增,在眾生不減。那你們遲早要成佛,為什麼要...
問: 師父您好!弟子在打佛七期間,念佛號時如果心裡不起念頭,很快就打瞌睡,腳都...
我們睡覺做夢,如果你念佛,念菩薩聖號念得靈了,在做夢中你碰到危險事,只要一念,...
吉藏大師傳承的法是般若波羅蜜,也就是佛教裡萬法皆空的空法。很多人一旦學習到空,...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學,不能窮究佛經,暢談諦理。人們都認為他很差勁,...
不動週遍同,就是不動道場,在一個菩提樹下或者在道場不動,然而他的應化身可以週遍...
佛陀又叫舍利弗尊者說道,我看到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的大利益...
這部《無量壽經》是由諸佛如來所特別加持護念的。首先說,說出這部無量壽經的時候,...
所有的佛教宗派祖庭,基本上都在西安,只有一個宗派天台宗的祖庭,在浙江的台州天台...
(第一講) 各位同學,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
人生的苦境在當代表現得尤為顯著。現代人造惡的動機與手段比古人更甚,苦果也就更大...
通途教法,一般要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斷一份惑,證一份真,它有修行的很明晰的階...
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滯,聞說淨佛國土,教化眾生,心不喜...
眾生念佛大多以生滅心持念,然而六字洪名是從阿彌陀佛的清淨平等心流現出來的。這清...
問: 修淨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答: 《楞嚴咒》在叢林早課...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
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念佛的人真能夠念到一心不亂,這個人...
問: 法師,既然一句阿彌陀佛能往生成佛,世尊為何講法四十九年? 宏海法師答: ...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陀又向舍利弗尊者說道,在極樂世...
佛源老和尚,湖南桃江人,18歲時從益陽會龍山棲霞寺智暉上人出家,次年就讀於南嶽...
天樂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誦《阿彌陀經》為主課,非常有信心,而且堅...
一聲大磬響,妄想頓時亡,思惟真心與妄想,又是怎麼樣。 昨天上課我們了解了,《觀...
念佛就是請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師開示:佛本無生滅,隨眾生心生而生,隨眾生心滅而...
問: 師父慈悲!剛剛提到念佛機的問題,就是《地藏經》也講人臨命終時,如果有人為...
念佛度冤,選自《紀文達公筆記摘要》...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號稱菩薩皇帝的這麼一位君主,就是梁武帝。梁武帝曾經除了跟達摩...
一句彌陀,真心頂戴,人命無常,光陰不再。 來念佛的人,根據《阿彌陀經》裡面所說...
一句彌陀,生大信心,願行相資,能得大用。 曾經有人問我:我每天忙著修行,國內國...
蕅益大師他在念佛的時候講三資糧信、願、行。 他說我們必須建立一種真實的信心,大...
每個眾生都有他不同內涵的恐懼的理解與表達。對於一個乞丐來說,他可能有吃了上頓沒...
苦以折伏,樂以攝受。折則激其頑迷,而令起厭離。攝則揚其懈怠,而俾生欣樂。然後久...
一、父夢憨山,友成兒郎 截流大師(公元16261680年),諱行策,俗姓蔣,清...
問: 《無量壽經》最後有說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數,請問這些人數是當時已往生的人...
原文: 從此隨分隨力,至心持念阿彌陀佛聖號。無論語默動靜,行住坐臥,迎賓待客,...
晉初祖廬山東林慧遠大師讚頌 以特別法,永為世范。意旨暗合於行願,中外流通遍。普...
念佛就是在修止觀啊!而且不是修一般的止觀,是修大乘摩訶衍的止觀啊!一般我們從當...
往生咒全名《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一般我們念完阿彌陀經都會念三遍往生...
原文: 臥室若不潔,可將佛像供於淨室,日請來熟視一二次,則心中便可作憶念矣。念...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我們要介紹給大家的是,淨土宗的第十二代祖師徹悟禪師。徹...
知歸子問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一念差錯,便墮輪迴。小子累...
諸位想想看,你為什麼到淨土去,不是去享受快樂的。你看《阿彌陀經》前半段,用快樂...
蕅益大師對信心的詮釋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 我們來看信...
西方極樂世界是什麼土。對這個淨土的類別的這種判別呀,也是自古以來淨土理論家所討...
在我們這個世間,有很多比丘往生者是屬於中品往生的,我們來舉一個,宋代有位比丘叫...
問: 何謂念佛至一心不亂? 聖嚴法師答: 一心不亂這句話,出於《阿彌陀經》,在...
廁室銘:大小便時,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厭。何當棄捨?蓮胎轉變。念念彌陀,...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我們一直講淨土宗的祖師,已經講到第十一代叫省庵大師。在佛門...
境勝由來道易修,多生習氣一朝休。省庵大師勸修淨土詩 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極為殊勝...
宋朝時,有一位姓黃的鐵匠,大家都叫他黃打鐵。他通過打鐵感覺到人生很苦,一天不打...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其體無二...
【原文】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何不即變此娑...
問: 拜佛的時候,除了聽自己念佛的的聲音之外,可不可以觀想阿彌陀佛的光明在攝受...
一念相應一念佛,體現了淨土法門的一個本質特點:以佛的果地覺作凡夫修行的因地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無常。(出息...
現在的人好高騖遠,有點小聰明,就忙著參禪、學相宗、修密宗,總把念佛看得沒用。 ...
念佛不可思議的功德之利前面已經介紹了很多,比如橫超三界,不需要斷煩惱就能去,再...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我們先講一點玄妙的,難以置信的。 在康熙年間有一個叫孫...
多少人自以為是,說心淨則國土淨,當下就是淨土啊,何必去十萬億之遙的另外一個淨土...
在大乘佛法的內涵當中,講到宇宙間有兩種力量是特別的殊勝廣大:一個是我們內在心靈...
【原文】 僧有募化施主黃豆,每念佛一聲,過豆一粒,一人作之,餘人效之,號為豆兒...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我們一直在講淨土宗的祖師簡介,其實我要告訴大家,高僧呀,為...
《淨土十要》裡面登了一個這樣的例子,禪宗在江西一帶自古以來是非常興旺發達的,很...
有世智辯聰,心意識很發達,邏輯思維是很發達,包括通宗通教的,對儒家學說很懂的,...
若據平等法門,非垢非淨,則欣厭無地,折攝何施。但今生死凡夫,迷心逐境,備歷輪迴...
古德撰述,每設問答,遣除惑疑,翼讚淨土,厥功偉矣。宋代而後,迄於清初,禪宗最盛...
蕅益大師對信心的詮釋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這種解釋非常...
第十 不起貪計身見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這是第...
第九 皆得神足飛行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呢想給大家說說眾所周知的蓮池大師,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
問: 助念對於往生西方到底起什麼作用? 本源法師答: 助念顧名思義即幫助臨終者...
我們修行要了生死、成佛道。首先我們要發長遠心、精進心,要吃得苦中苦,方能成為人...
相信了阿彌陀佛的名號的功德,他才會去執持啊!執就是執受;持就是不讓它失去,就是...
母親俗名李香雲,法名勝修,生於一九二七年農曆九月初三,四川省仁壽縣農旺鎮黃坳村...
有人問我,佛來佛斬是初學者,還是有禪修經驗的人才能去做去修的?佛來佛斬、魔來魔...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念佛的人有一個期許,就是將來在極樂世界,蓮花化生。所以極樂...
問: 請法師慈悲為弟子們詮釋帶業往生的義理,是否應該說伏業往生? 淨界法師答:...
上品上生者: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
念佛,三歲孩童也能也會;若論究竟有沒有功夫,就大有問題了。 若照顧不到法身,自...
悟開法師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勝心切,志在參禪,藐視淨土。後來參加念佛法會,對淨...
此路很直,只要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拿出信心、願心、行心,這就夠了。所以信、願、...
蕅益大師的時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們蓮宗的九祖,也是整個中國佛教史上非常傑出的...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曠劫至今,曾無省勵。故示...
原文: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猶如大海,盡世間所有江河溪澗之水,莫不趣入其中...
在唐朝的時候,有一位永明延壽禪師,大師在《萬善同歸集》裡面總結了念佛的十種功德...
問: 密宗與淨土都是從淨門入,二者之間有何區別?是不是密宗有次第,一步一步,而...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講的這位大德,想必諸位都過過他的生日,就是阿彌陀佛的聖...
茲據淨土三經及祖師之釋,略明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一、住立空中的佛。《觀經》...
我覺得,一個人到了五十五歲,你日常生活就是一個戰場,知道吧?最晚到六十歲。你每...
問: 我學佛有多少年,修淨土法門念佛,但是我很奇怪,時常夢見去一個陌生的山谷,...
因地的佛與佛之間,因地願力不同所表現的有的光能夠照一由旬、兩由旬、或是百千萬億...
一、持咒祈子,大士授生 蕅益大師,名智旭,號西有,別號八不道人。俗姓鐘,江蘇...
末學於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於河南的一個小鄉村,二〇一三年工科博士畢業。現與讀者分...
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會往生的。你說,欸,我雖然沒有了解這個經典,但是我人生...
問: 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淨界法師答: 這個臨終的正念,臨命...
處士逃名遠市闤,此身清隱翠微間。 平分嶺上半邊月,高枕床頭一片山。 白屋安貧終...

從我記事開始,奶奶就信佛。記得那時候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沐浴齋戒,在家裡點上香...

一句佛號作大舟,載運往生極樂國

業難盡情難空,求生極樂得解脫

臨終的往生,取決於心中的愛取

隋代高僧道綽大師

遲早都要成佛,為何還要去極樂世界呢

念佛號時很快就打瞌睡,這是業障嗎

做惡夢時怎麼辦?念佛號!

隋代高僧吉藏大師

生死關頭,切切不可被恩愛綁住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無量照群迷

不往生到極樂世界,只有禍害沒有利益

苦難眾生最後的機會

隋代高僧智者大師

宏海法師:淨土決疑論

不求生西方淨土,將何以堪

念佛一法,頓得成就

攝受二乘人回歸淨土

如是持念,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修淨土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凡夫眾生都有這五大難處

臨終時老實念佛,必能往生極樂世界

一句彌陀就能成佛,為何還要講法四十九年

到極樂世界能得壽命無量,修行永不退轉

「真鐵漢」佛源老和尚的禪門棒喝

古大德持誦《阿彌陀經》的感應

轉凡成聖並不遙遠,只在一念之間

念一遍佛,西方極樂就在心上過一遍

念佛機能夠為亡者念佛嗎

【東林原創漫畫】念佛度冤

北魏高僧曇鸞大師

一句彌陀,真心頂戴

一句彌陀,願行相資,能得大用

你對阿彌陀佛的信心是「借」來的嗎

一切恐懼,為作大安

為什麼淨土法門要不斷地講世間的苦

蓮宗十祖截流大師畫傳

在家居士定課,單一點為好

隨分隨力,至心持念彌陀聖號

慧遠大師定中三次見佛,歸命安養

念佛就是在修止觀

往生咒的來歷與功德利益

臥床默念佛號會有罪過嗎

清代高僧徹悟大師

善導大師:臨終往生正念文

為什麼到淨土,不是去享受快樂的

我們不僅是極樂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極樂世界是報土還是化土

中品往生的法持比丘

何謂念佛至一心不亂

大小便時應觀想身體毫無可戀

清代高僧省庵大師

極樂的五塵境界,都由彌陀願心所現

百煉成鋼我往西方

念佛工夫,只貴真實信心

真心求淨土者,勿憂臨終之退悔也

拜佛時除了念佛外,可以觀想阿彌陀佛光明嗎

念佛相應的秘訣

修淨業者應當具有這十種信心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騖遠

念阿彌陀佛能得到十方諸佛護念加持

清初高僧截流大師

心淨則國土淨,為何還要跑到極樂世界

感應道交的先決條件

黃豆替佛珠,念佛供養兩不誤

明末高僧蕅益大師

靠這個來了生脫死太難太難

淨土法門唯上智與下愚不疑

對業力生死凡夫,不能談玄說妙

弘一大師:淨宗問辨

念佛法門要知他力即自力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不起貪計身見願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皆得神足飛行願

明末高僧蓮池大師

助念對往生西方起什麼作用

從心底至誠懇切念佛,才能感佛相應

相信了彌陀的功德,才能把名號執持住

慈母八旬始念佛,十年功成生淨土

落空還不如先執著有

北宋高僧省常大師

「帶業往生」是否應該說為「伏業往生」

具此三心者,必生彼國

不知念佛真意思,念到彌勒下生也不中用

錯失西方的「高僧」

往西方極樂世界的路費

娑婆活計輕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穩當

為何你要甘受輪迴

淨土法門為諸法之歸宿

念佛的十大功德利益

淨業行人要有覺知,要在今世了脫

淨宗祖師--永明延壽大師

阿彌陀佛四十八種德相

日常所有的障礙,都當做臨終模擬考

常常做同樣的夢,是怎麼回事

穿透力極強的光明悲願

蓮宗九祖蕅益大師畫傳

我為什麼選擇念佛法門

人生經驗的痛苦能否激發往生力量

一心三觀和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