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00頁)

現在許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嗎

問: 末法時期白衣上坐,講僧團過失,講法出光盤,這樣如法嗎?現在有許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嗎? 大安法師答...

家里人愛釣魚,應怎樣對待此事

問: 請問師父,家裡愛人愛釣魚,應該怎樣對待此事?我應該怎樣做?我是初學佛人,姐姐是一個智障人,有低保收入...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別

問: 善男子善女人和男子女人有何差別? 大安法師答: 二者的稱謂有本質的差別。男子女人是對人性別上的分類,...

皈依後在行為上要注意哪些

問: 皈依之後在行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經》上說: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請問這句話如何理解? 大安...

誰願作阿修羅呢

佛教把貪、嗔、癡名為三毒,三毒於人乃致命的三害。此中,嗔,就是指動不動生氣、憤...

修福從珍惜一粒米開始

一粒米在現代人眼中,談不上有什麼價值,但要知道需多少因緣才能成就這一粒米呢?農...

為什麼惡人不得惡報

問: 佛家強調因果報應,但在當今這個社會,我看到的都是惡因善果,善因惡果。對於這樣一個社會,佛教應該怎樣做...

不學弟子規,往生淨土就會落空嗎

問: 現在有人說《弟子規》就是佛的戒律,不學《弟子規》,往生淨土就會落空。這種說法正確嗎? 大安法師答: ...

懷孕的胎兒有缺陷該怎麼辦

問: 我和妻子都信佛,妻子懷孕五個月了,胎兒都能動了,卻被北京婦產醫生診斷為腦部發育不良,自己修復的可能性...

如何迴向給被墮胎的胎兒

問: 如果由於醫院檢查出了胎兒有畸形,因而犯了墮胎的重罪,丈夫和妻子會有惡報嗎?念《地藏經》能化解重罪嗎?...

請法師到自己家供養,這樣是犯戒嗎

問: 弟子這裡有法師來,可是有師兄卻說是奔他而來的,就請到自己家裡去,自己去供養,不給其他師兄機會,這樣是...

「能行即是佛,何須念」這個知見對嗎

問: 經常有人說能行即是佛,何須念?這個知見對嗎? 大安法師答: 首先得釐清概念,什麼叫能行?行什麼?一般...

念佛是否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

問: 有人說念佛要功夫成片才能往生,但是弟子念佛多年也做不到,是否就不能往生呢? 大安法師答: 往生的條件...

《苦行頭陀墓林僧筆記本》是否能流通修學

問: 最近全國各地流行的《苦行頭陀墓林僧筆記本》一書(以下簡稱《筆記本》),許多居士奉若至寶,不知此書值得...

懺悔常識問答

問: 何為懺悔。 答: 於三寶前發露已罪,痛責悔改,哀求證明,決不復作也。 問: 或云悔過能消滅從前罪過,...

修藥師法門是否比彌陀法門好

問: 有人說彌陀法門是送死的法門,如果修藥師法門,生能消災延壽,死能往生東方淨土,不是更好嗎? 大安法師答...

助念得力是不是就能百分之百往生

問: 近來有一助念團很有影響,據說很多生前不信佛或者橫死的人經過其助念,也能額頭發熱。請問,這能不能證明亡...

五逆十惡能往生,是否就可以殺盜淫妄

問: 信得及五逆十惡亦能往生,所以不需要戒煙、戒酒及至殺盜淫妄等,所做惡業,障礙往生否? 大安法師答: 《...

絕食求往生這樣可以嗎

問: 有一位女居士,因為婚姻失敗,十分痛苦,不想活下去,決心要厭離娑婆,一心求往生,要求法師和居士們為她助...

修淨土的人如何靜坐

問: 專修淨土的人靜坐時,吸阿彌,呼陀佛,還是不管呼吸,只專注在阿彌陀佛聖號上? 大安法師答: 專修淨土的...

這是否與一門深入的原則相牴觸

問: 平時念《阿彌陀經》及佛號,有時幫蓮友臨終助念結緣《地藏經》,這是否與一門深入的原則相牴觸? 大安法師...

念佛念經持咒該如何發願

問: 念佛念經持咒該如何發願?迴向給一切眾生是否功德最大?如果有與自己相關的人遇到困難或者災病,我可以專門...

專修與雜修的利弊得失

問: 古往今來求生淨土的祖師們,對於念佛是否往生的解釋各不相同,但《淨土聖賢錄》中記載他們都得以往生。既然...

念佛時頭很憋很漲,該怎麼解決

問: 為什麼念佛時頭很憋很漲,越精進越難受,而且近來出現各種很不好的念頭,是不是有附體,怎麼解決? 大安法...

修淨土法門者,應如何受持讀誦大乘經典

問: 上品上生應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淨土法門者,應如何受持讀誦大乘經典?受持讀誦經典與一心稱名的關係? 大...

何故阿彌陀佛來了,為何不把此人接走

問: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過去世種過善根,遇到善信力勸她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並為她請來寺裡的師...

誠敬二字在念佛中佔有什麼樣的位置

問: 誠與敬在念佛法門中佔有什麼樣的位置? 大安法師答: 誠敬二字在淨土修持中所佔的位置非常重要,可以說有...

腦海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應減輕往昔的業障

問: 為什麼腦海里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有時候對佛也起惡念,我想過去世中常常在造五逆十惡這樣極重罪業,這些極...

念佛怎樣才可以入定呢

問: 我在生活中,以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自警,佛號不斷,但就是不能入定,怎樣才可以入定呢? 大安法師...

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問: 平時念佛都是散亂心在念,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大安法師答: 攝心念佛的方法,即是大勢至菩薩所云:都攝...

燒香沒有固定時間,請問這樣是否不好

問: 我沒有皈依,但我這十幾年來,每天只要在家,一般第一件事就是點上三根香,但就是很懶,有時候一覺睡到下午...

東林寺為何確立兩大參照系

問: 東林寺為何確立淨土五經一論的聖言量和中國淨土宗祖師的著作為兩大參照系? 大安法師答: 東林寺作為淨土...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問: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大安法師答: 《阿彌陀經》的這句經文宜從淨土法門以果...

接觸佛法半年多,為什麼對佛法沒有什麼疑問

問: 我較深入地接觸佛法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別的師兄們好像都有一些問題,我好像沒什麼問題可問,我為什麼會是這...

「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的含義

問: 請開示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的含義。 大安法師答: 這是天衣義懷禪師所說。義懷禪師於宗門開悟後,常修...

「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的涵義

問: 請解說《觀經》中佛告阿難,汝好持是語。持是語者,即是持無量壽佛名的涵義。 大安法師答: 這是《觀經》...

怎樣理解感應道交

問: 怎樣理解感應道交? 大安法師答: 感應道交是淨土法門的重要特質。感,是從凡夫眾生的層面來看,淨業行人...

臨終往生有兩種說法該如何抉擇

問: 有關臨終往生有兩種說法,一直困擾著淨業行人。其一說,臨終必須有正念才能往生;其二說,只要平時具足信願...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的含義

問: 請開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的經義。 大安法師答: 這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的經...

善導大師的弘願門是怎麼回事

問: 善導大師的弘願門是怎麼回事? 大安法師答: 善導大師是中國淨土宗第二代祖師,他在《觀經四帖疏》玄義分...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理解

問: 《壇經》中說: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如何理解? 大安法師答: 《壇經》是六祖慧能的開示,由門人所...

佛號與菩提心之間有何關係

問: 請開示念阿彌陀佛名號與菩提心的相互關係。 大安法師答: 能深信切願執持彌陀名號即無上菩提。何以故?以...

上智不如下愚,老實方獲利益

【弟以闡提出家,自揣根性庸劣,罪業洪深。故於宗教二途,概不敢妄行染指。惟於仗佛...

修淨土法門的感覺---法師談話實錄

居士: 我現在還是每天早晚打坐,修觀心的法門。後來我學心理學的時候,發現它跟沙...

如何對孩子進行佛學教育

問: 弟子是學前班老師,如何對孩子進行佛學教育,而且讓不信佛的家長不誤解為對其孩子進行宗教意識灌輸? 大安...

信仰是物質存在還是一種理念

問: 佛作為眾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種物質存在,還是一種理念? 大安法師答: 佛作為眾生所信仰的對像,可以說是...

皈依後,道教禮拜可以嗎

問: 皈依佛教後,道教禮拜可以嗎? 大安法師答: 皈依了佛教,就意味著確定了精神歸宿與人生價值目標。稟受三...

誦經時讀錯讀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問: 在誦經時,讀錯讀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師答: 讀誦佛經,一定得至誠恭敬,如是方可消業障、開智慧。...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場」中的「直心」

問: 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場中的直心? 大安法師答: 直心就是正直心、真誠心,而凡夫眾生大多是彎曲的心,偽詐的...

打坐能治膽結石嗎

問: 我現在誦經與打坐同修,自打坐後我的膽結石病不疼了,請問打坐能治膽結石嗎? 大安法師答: 你打坐一定要...

沒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讀誦大乘經典

問: 請問如果沒有進佛門的人,也就是說沒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讀誦大乘經典? 大安法師答: 雖然沒有進行形式上的...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寶者,佛、法、僧也。其義甚廣,今唯舉其少分之義耳。今言佛者,且約佛像而言,如...

人生欲得無病健康之法

重重災病,總由宿業深,而現行不謹所致。 人生欲得無病健康,必須極力節欲。欲事一...

持名念佛穩當在什麼地方呢

問: 持名念佛一個最大的好處是至穩當,修其它的念佛法門,象觀想和觀像,都不如持名念佛那樣穩當保險。持名念佛...

孝養父母的果報是怎樣的

佛經上講,孝養眾生,孝親是為自己培植福報最快的方法。經說,孝養父母,尊敬師長,...

印祖往生後淨宗的傳承與發展

問: 請介紹一下印祖往生後淨宗的傳承與發展。 大安法師答: 印光大師是近代中興淨土宗的一位了不起的祖師。晚...

無我淺談

一切法都是依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相對的,彼此相互依存,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

當代佛教的健康發展要靠什麼

如何面對傳統 作為今天的出家人,我覺得很不容易。首先,我們需要面對佛教兩千多年...

淨土法門是最殊勝超絕的法門

我們所修持的這個淨土法門,是最殊勝超絕的,大家不要輕視了。為什麼呢?因為佛所說...

星雲大師語錄

1、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劃...

誰是禪師

佛光禪師在參禪的生活中,經常忘記自己。一些從各方前來參學的禪者,要求拜見禪師,...

牌位超度與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

問: 寫牌位超度祖先與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應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慧律法師答: 對於把祖先集中起來,寫...

念佛攝心方便法

都攝六根 一句彌陀念誦聽 專注力 淨念相繼 十句成片三三四 相繼力 首先我們解...

佛為什麼要創造五淨肉讓比丘吃呢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廢權防...

佛陀為什麼要教誨斷食眾生肉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解脫之本...

不可以用絲織的棉被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

造惡業不得果報的兩種原因

《大乘起信論》說:修習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破和合識,斷相續心。 經典...

彌陀光音度地獄眾生

【彼佛相好神通,巍巍赫奕。至彼地獄最上之頂,垂臂彈指,慈音告敕。於其支體,放大...

淨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類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類以來,地球人卻一直生活在戰爭的陰影與恐懼中...

太平間是我們最好的大學

問: 弟子經常要路過太平間,就感覺害怕,請法師開示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太平間,路過太平間是好事啊,你天...

淨土是上根器所修法門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及真歇了(禪師),謂淨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

佛弟子應如何看待出軌的配偶

問: 比如說,在家庭生活中有一些人,其配偶曾經受現代的各種誘惑出過軌或者犯過這方面的錯誤。另一方呢,如果說...

在家居士的50個注意事項

無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萬事皆然,無戒無律,則無紀無綱,萬事不償;故...

覺得自已業障重,應如何改變

問: 如果覺得自已業障很重,應如何改變? 寬見法師答: 要學會認識業障,不要一味的討厭迴避,先應承認已經發...

看見心的本來

《六祖壇經》是禪宗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中唯一被尊為經的祖師著述。全...

剛入佛門,應先學什麼經

問: 我剛剛入佛門,不知道先學什麼經? 純智法師答: 應該先學習戒律和規矩,等自己稍微懂一些戒律和規矩後,...

觀身不淨 奉獻身心

我們現代人在身體上下的功夫最多,生活裡面對身體下的功夫最多,一打開電視,那些營...

修行人一念貪戀投胎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賺了很多錢啊;晚年的時候也學佛,就買一個很...

出家比丘有五種邪命不應該做

在佛陀的戒律當中,講到出家比丘,有五種邪命是不應該作的: (一)、詐現異相:這...

內魔不生 外魔不起

佛陀對於我們的勸誡,有兩句非常重要的話──你一旦要修行,你要永遠記住這八個字:...

沒有一個是求來的,都是修來的

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內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它也自然會出現。 我要提醒大...

從你的妄想中跳脫出來

有一個禪師──他晚上去禪堂參禪之後,當他要回寮房,走樓梯的時候,不小心啊,踩到...

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在古德的開示上說:修習淨土的願力,一般人有二個毛病。 第一種人,他執著在有相的...

三種念佛不能往生的人

蓮池大師說,或有人問:今天看見世間念佛的人多,而能往生西方成佛的人少,這是為什...

當你感知念佛妄念紛飛,這就是一個進步

從這裡我們要了解到它是一個過程,如果到了以念佛心入無生忍的時候,這時候是有資格...

信願具足的判定標準

這個信願是理觀,持名是一種事修;但是你實際在操作的時候,你真的在念佛的時候,這...

阿彌陀佛的清淨法身

我們看看蕅益大師有什麼比較深入的開示:這當中有二段:第一段是總標,第二段是別釋...

不要忽略名號的無量光、無量壽

我講一個念佛的公案給大家參考,這個公案出自《念佛法要》,講到一個居士叫楊蓮航。...

用妄想造業 得虛妄果報

但是我們為什麼經常被妄想纏繞,揮之不去呢?就是我們娑婆世界佛寶的力量太薄弱了,...

沒有善根你怎麼能聽到佛法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居士叫做因儒童居士,這個居士信奉婆羅門教,生長在一個...

為對方處理不善而惋惜,是否也是執著

問: 如果對別人的事,覺得對方處理不善而為之惋惜,是否也是一種執著?  濟群法師答: 你覺得惋惜,可能是出...

小主人尋寶記

天地萬物無常,人也是一樣。在平靜的時候就是平安、美好的境界;境界一不調和,人就...

佛陀教導我們理財的方法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更必須「用之有道」。錢財是身外之物,為五家所共有,因此...

在家居士應具足的五個條件

在《雜阿含經》卷三三第九二七經等的規定,在家居士,應該具足五個條件,稱為五法具...

印光大師法語三則

第一則 世人食肉,已成習慣,但須知無論何肉均有毒,是因生物被殺時,恨心怨氣所致...

《印光大師與周福淵女士書》學習感言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與周福淵女士書》雖是給周福淵居士的回信,實則是對我們末世所有...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

勸發真信 念佛三昧。其來尚矣。自遠祖崛起廬山。肇興蓮社。六時淨行。遂成千古芳規...

蓮池大師《雲棲淨土匯語》

●開示 水陸會中普示持名念佛三昧 竊惟淨土之為教也,肇始於釋迦世尊,闡揚於歷代...

念佛時見到瑞相怎麼辦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佛見境界之事。以心若歸一,見佛見境...

永明延壽大師垂誡

學道之門別無奇特。只要洗滌根塵下無量劫來業識種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斷絕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