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07頁)永嘉玄覺禪師往曹溪參訪六祖惠能,振錫揚瓶,繞祖三匝,六祖說:「沙門應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是來自何方,...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頓悟,事須漸除。所以稱開悟...法會法語序 印光乃西秦百無一能之粥飯庸僧,宿業深重,致遭天譴。生甫六月,遂即病目,經一百八十日,目未一開,...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悅常常令人忘記死亡的哀慟,人間也不知這邊生命的結束原來是那邊新生的開始。在這一生一死...《梵網經》云:「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經到一位老病...禪門有云:「無常迅速,生死事大。」生死是眾生最大的煩惱,也是輪迴的根本,更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包含老、病,...學佛修行,不一定只有局限在寺院裡,佛教尤其重視生活中的修行,能夠在日常生活裡實踐佛法,就是修行。因此,佛教...在佛門中,語默動靜安詳,一切合宜合法,就是禮儀。僧團講究「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用意在培養一個人出眾的威儀...古德云:「愛不重不生娑婆。」愛是生命的根源,根據佛教的「十二因緣」說明,人因為有情愛,所以輪迴生死;人因為...家庭是一個人一生成長的重要場所,從出生到婚嫁另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續,是個人身心調和、價值觀念養成的基...戒,梵語「尸羅」,《大智度論》卷十三說:「尸羅,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羅。或受戒行善,或無受...經云:「寧靜安詳者,禪定中來。」參禪修定是佛教的重要修持法門,透過禪定的功夫,以顯發人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古...人類乃至一切眾生,要生存於天地之間,「戰鬥精神」無可欠缺。大至佛陀超俗出家、降伏內外眾魔軍,得證圓滿佛果,...我們在世間上為人處事,都要講求效能、功用。正如賺錢有什麼用?讀書有什麼用?賺錢不但能解決生活許多問題,而且...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縣楠溪江畔的一個古鎮,這裡風景如畫,民風淳樸,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佛教已漸消亡,到現在已...莊周生活貧困,家裡經常缺米糧。有一回,他向朋友監河侯借三升小米,監河侯卻對他說:可以啊!不過我家現在沒有很...近兩年來,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薩聖誕日到來之前總會在《聯合早報》等報章媒體上刊登廣告,提醒大家以護生代替放生...在某個婆羅門道場裡,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務熱忱,他任勞任怨地為五百位婆羅門修行者張羅飲食,並且將道場佈置得很整...問: 請問師父,我之前跟一位法師學法,後來發現這位法師所說的內容,有違佛菩薩及祖師的教法,我想離開他,這樣...問: 請問師父,有人說,供養弘揚正法的法師,這個功德等於供養十方諸佛,請問這個說法正確嗎? 了幻法師答: ...問: 請問師父,如果有人惡意誹謗弘揚正法之僧,這有何果報? 了幻法師答: 此果報之慘,當在無間地獄!若白衣...有人發短信問我:人為什麼有時會感覺到空虛呢? 顧名思義,空虛就是指我們心裡沒有東西,是心靈的貧窮與飢餓相;...問: 師父,剛才說到念佛消除業障,有的人念了很多佛號,但是仍然會有生病、煩惱,或遇到種種障緣,這是因為他沒...業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概念。佛教不但把世間的貧富貴賤、人生的一切際遇歸根於業(行為)的結果,而且也認為業是生死...問: 在家居士如何去除貪、嗔、癡、慢、疑等習氣? 慧律法師答: 在家居士首先要懂法,多看師父的光碟,做筆記...問: 天地人合一是否回歸本源?它與圓成佛道是一還是二? 慧律法師答: 天地人合一乃道教和儒家的觀念,不屬於...近日常有熱心居士輾轉傳發簡訊、電子郵件,論及: 慧律法師推薦拜八十八佛、農曆五月諸多禁忌,謂將上述兩種訊息...諸位的病苦,當然首先引起了我的痛切。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還能來共同修學佛法,這不能不說太難得!佛菩薩的慈悲...每年農曆七月間,中國佛教界,盛行超度救濟的法會。一是盂蘭盆法會:釋迦佛住世的時候,目犍連尊者為救度母親脫離...《楞嚴經》它不對治妄想,它認為對治妄想產生一種對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覺照,觀察你的本性是清淨的,何其...僑薩羅國的國王有一種特別的興趣──喜歡玩劍。 因為當時僑薩羅國很強盛,所以很多小國家都會進貢,而想跟國王交...《首楞嚴王三昧》它所破的當然是煩惱。我們剛剛講過煩惱它是有根本的,什麼是根本呢?《楞嚴經》講生滅心或者講妄...時常有人問我:法師,請問我能出家嗎? 雖然每次我的回答都不一樣,但是,末了,我往往會給他們總結一句:其實,...在佛陀時代丈夫的地位崇高無比,妻子稱丈夫為主子,而妻子被稱為附屬者或養育者,只有生小孩及養小孩的地位而已,...問: 知識份子走近善知識、走進佛法有什麼幫助嗎? 慧律法師答: 幫助可大了。 知識的東西它是生滅的東西,是...問: 有些學人認為現世學佛沒有辦法得到解脫,唯有依靠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以後,求證到一定的境界再回來,您認...問: 什麼叫做皈依? 慧律法師答: 皈依分兩個角度:一是事相皈依;二是理體皈依。 首先講事相皈依:皈依釋迦...問: 什麼叫如來? 慧律法師答: 如來就是佛,佛就是如來,成如實之道來度化眾生。諸法畢竟空叫做如,萬法不可...問: 我們在念誦經典之前一般要念誦一些真言,如淨口業真言等等可以理解為淨化自己身口意三業對嗎?可是,安土地...今天我要和諸位講的,是關於佛法的根本特質,其題叫做佛教的根本特質是什麼?本此而談,以免說得太遠,而使諸位把...楞嚴咒是最長的咒,又叫靈文因它太靈太妙,妙不可言,誰念誰就有感應,誰持誦誰就得到金剛藏菩薩的護持。所以你修...大家來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亂。《佛說阿彌陀經》上說,善男子善女子持念佛名,一天乃到七天,一心不亂,臨命終時,...我們常常說四大不調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風。身體若稍受風寒,或熱度太高即不調和,這是由物質、身體而...修習依止法,能為學人帶來哪些殊勝利益呢?《道次第》總結為九點。 1、得近佛位: 如法依止善知識,能使我們迅...居士意為家長、家主、長者、或有財產、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階級毘舍族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國文化是世界人類三大文化中光輝燦爛的一支。佛教自公元一世紀傳入中國,在...這天,給孤獨園內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佛陀剛好經過,就問:「你們在議論什麼?」 一位比丘回答:「今天...問: 我常夜間外出,甚至經過墳墓之處,心常驚怖不安,念佛意義何在?有效果嗎? 如本法師答: 人人都有他自己...人生之大問題,曰衣、食、住、行。單論食之一項,吾人自累世來,缺乏合理思想,習成肉食。迨知識漸進,習亦漸改。...我們先來問一句話,如果現在有人從你的旁邊走過去,你會不會抬頭去看他?你的眼睛為什麼不由自主地會隨著他去呢?...非常感恩夢老和尚和王教授的因緣,能來此與大家聚會!上午老和尚以禪為主題直接契入,讓我們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你和人相處,用什麼樣的眼光看人呢? 有的人用懷疑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妒恨的眼光看人;有的人用藐視的眼光看人...我們都知道,「娑婆世界」的意思就是「堪忍」,如果我們不能忍的話,煩惱就會更多,就會障礙我們的修行。由於世間...問: 若有眾生執著佛持金台蓮花來接引,此眾生可往生否? 大安法師答: 金台可是上品上生的蓮台,你求什麼要有...世人所認為的孝,都以物質為主,以為在日常活中能供給父母吃飽、穿暖或物質上的享受,就是盡孝了,其實不盡然。 ...我們人為什麼色慾心,這個淫慾心那麼重?情愛的心那麼重?就因為業障重。你若業障輕,就不會有這種心了。這個業障...(一)如何修悟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現成,不欠毫髮。爭奈無始劫來,愛根種子,妄想情慮,習染...問: 有句玩笑話:心臟本來就是偏一邊,所以偏心是正常的。但是子女對父母來說,就像自己的手,手心手背都是肉,...問: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父母該怎麼培育孩子? 聖嚴法師答: 對孩子而言,有個懂得他們...問: 在這個變化的時代裡,我們可否用佛教的義理和智慧,建立新的親子關係和觀念? 聖嚴法師答: 當孩子小的時...問: 中國人常常會用血濃於水來表示親情的重要性,親情的本質是什麼呢?此外,眾生皆有情,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些情...問: 不敬來自些外在的因素,尤其是兩次去九華山時,山上寺廟數不勝數,功德箱到處都是,進門都幾乎在提醒你做些...問: 《楞嚴經》中佛問阿難心在何處?心是不是大腦,大腦是不是心?心和大腦有什麼關係?有什麼區別?心能覺知,...問: 我在單位裡上班,業績非常好,但老是得不到別人和領導的認可,老招到別人擠兌,我很想看開一點,但真的很難...問: 去火車託運衣物,服務態度差到無所謂,被強迫保險,多花了點錢,還有沒有天理了?我就是很生氣,怎麼辦?道...問: 我以前是算命的,感覺命越算越薄了。會有自殺的衝動。現在怎樣才能延長壽命? 玄若法師答: 很簡單啊,想...問: 請問親近師父有何注意事項以及初次見到師父應如何做為好?近幾年自己有時間就去寺院裡面參加法會,經常會遇...問: 舍利子是什麼? 玄若法師答: 舍利是修行者捨報之後,遺體火化,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最早出...問: 寺院的佛書佛盤為啥免費結緣?真的分文不取嗎?和無財不養道衝突嗎? 玄若法師答: 無財不養道這句話,不...有福不享不是傻瓜嗎?很多人希望享福,實際上享福的人卻是沒有福的人。我們現在提倡心靈環保、禮儀環保、生活環保...問: 弟子沒有受戒前盡量按照五戒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受戒以後感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這種心態是不是不好,會影...問: 做善事只是修福,跟解脫生死沒有任何關係。這個觀念是否正確? 慧律法師答: 許多人弄錯了,光聽經聞法,...問: 親近惡知見、邪見的法師,對一個初學佛法的人有什麼危害? 慧律法師答: 如果親近的是惡知見、邪見的法師...問: 祖國大陸的佛弟子無法與上人近距離交流,修行中遇到問題該怎麼辦? 慧律法師答: 在修行的過程中會產生種...問: 無法參與道場或團體修行的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 慧律法師答: 修行要解跟行並重,如果沒辦法參...問: 我的朋友在一場突然的人生經歷後獲得特異功能,這是怎麼回事? 我的朋友經過一場突然的人生經歷,好像大夢...各位善知識:《孝經》: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孝經中,孔子說,孝,道德的根本,言...問: 供佛最好用什麼水果,聽說香蕉、梨等是不能供的,有這回事嗎? 正如法師答: 有的地方說梨,諧音離,讓人...大家觀自在,今天是農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間也稱這天為觀音聖誕,其實這天是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依慣例,各佛寺...問: 佛像為何還要開光? 正如法師答: 改革開放後,國運昌盛,佛法昌隆,佛像開光法會很多,隨之而來的就是許...問: 當今社會太多不平等,而佛教裡說眾生皆平等,是如何理解? 正如法師答: 眾生平等,一切眾生皆可成佛,與...問: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開心嗎?我覺得人生百味,無須刻意追求什麼。但要保持一顆平衡的心態很難。 正如法師答:...問: 為什麼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禮佛?有什麼淵源嗎?請賜教。 正如法師答: 可以日日敬香一支,如果嫌多嫌...問: 如何放下煩惱? 正如法師答: 人生在世,煩惱總是難免的,有的煩惱容易放下,有的煩惱一時放不下,有的煩...這種憂鬱症,也是現代文明病。那麼據有關醫療機構統計,憂鬱症的患者也是越來越多。那麼這種憂鬱症,實際上是一個...諸位!今天講題是佛教與人生。先講佛教,然後再講人生。佛教即是佛之教法。佛是何許人?乃是大覺悟之人,覺悟宇宙...許多學佛的人把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對立起來,認為一門深入就不要廣學多聞,廣學多聞就不要一門深入,其時這是犯了...「六和敬」是佛教僧團的生活原則,也就是讓彼此能夠和樂相處的觀念,基本原則一共有六個項目,分別是︰身和同住、...團體的領導者有兩種型態:一種是權威型,在他的領導下,部屬多半敢怒不敢言,不敢不接受領導,因為不服從的話,也...如何尋求合適的人才是一門大學問。剛開始時,誰都不知道人才在哪裡,我們可以針對工作的性質與內容需求開出條件,...雖然每個人都知道,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對人對己都有傷害,應該加以避免,辦公室裡卻仍然常常發生言語暴力。...不論是不是佛教徒,慈善是不分宗教、不分信仰的。但也有很多人對慈善有很多的誤解,以為慈善就是捐錢,在得與失之...在競爭激烈、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時間對現代人的重要性相對提升。但在不穩定的環境中,突發情況日益增多,受到內在...近年來有些提倡重視休閑生活的人士認為,不要因過度認真、全神貫注於工作,就像用生命去換取金錢,因此而失掉了身...很多人認為現代人之所以心裡不安,是因為生活太緊張,同時物質慾望太高,以致於每天忙碌追求、身心勞頓。長期生活...我常說:「工作要趕而不急」,就是工作要有效率,雖然速度要快、進度要趕,但是工作的態度及心情不能著急。有人看...我們做事情要有效率,但並不是急著追求效率,面對工作的態度是「要趕不要急」。在可利用的時間之內,衡量自己的能...我常勉勵人︰「忙、忙、忙,忙得好快樂;累、累、累,累得很歡喜。」然而,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是為什麼而忙,...我有一個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責,他為了顧全家庭裡的和諧,內心裡雖然波濤洶湧,可是表面上仍然非常平靜地...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此句節自傅大士的禪詩。 傅大士本名傅翕,是梁武帝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