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10頁)

拯救動物,救贖人類

月前,鄉友微恙,前往探望。路經鄉野,偶過屠門。有鄉野老伯,正庭外宰殺一鴨。悲淒、哀絕的鴨叫,從一聲到待殺的...

別被命運拖著走,要把命運牽著走

中國人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不為明日而憂

剛才來了位信徒。 她帶著小孩,有點憂心的樣子。一見到我,就要我幫她提升小孩的學習成績。她的那種急迫、恨鐵不...

抑制我們的怒氣

從前有位富有的寡婦,在社交圈內以樂善好施聞名,她有一個忠實又勤勞的女僕。有一天,女僕心血來潮想探究她主人的...

犯了錯,要肯改過

學佛,就是要學一個「誠」字,要從內心發出那分清淨的誠;而怎樣才能有「誠」呢?多數人都是將自己好的一面給別人...

你念佛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問: 請教法師,《了凡四訓》消業障,福報現前,做得很成功,為什麼我跟他一百八十度相反呢?皈依佛法僧三寶已經...

多行善事必有善報

《三字經》中只舉了兩個教子模範的例子,一個是為子三遷其居的孟母,另一個就是這位了:竇燕山,有義方,生五子,...

國王的白髮

一群比丘在孤獨園圍坐著,討論佛陀為何能捨棄世間人人所追求的富裕環境。一位弟子問佛陀:「您在未出家以前,享受...

禪修三部曲

一、 看住當下,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如是傾注。 久久歷練,功夫成片,塵緣之相消殞。 二、 機緣成熟,一念相...

菩提涅槃

佛在七處佂心以後,怕我們大家落入斷滅見,心不在內,不在外,哪裡都不在,我們就想那就沒有心了,其實不對的。不...

遇不到善知識的原因

受三皈依的人,只有三條戒,就是: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的經書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的...

四心念佛

平常我們都說要一心念佛,而徹悟禪師淨宗十二祖卻告訴我們說要以求悟心、慚愧心、畏苦心、感恩心念佛,這是怎麼回...

念佛的四個階段

念佛法門,廣大如虛空,清淨無雜染,乃是釋迦彌陀兩土世尊自性清淨心的全體大用實相妙理所彰顯,非常殊勝不可思議...

懺悔的眼淚

人生的問題總是很多,解決了那樣的問題,總還有一些這樣的問題需要接著去解決,一直到了最後,還是不能完全解決問...

窺基大師的故事

窺基的父親尉遲宗,是唐代左金吾將軍。母親裴氏夫人因夢見掌中有月輪吞下而懷孕。據說窺基呱呱墜地時,紅光滿室,...

怎樣才能求生淨土

淨土宗有三經一論:曰《無量壽經》、曰《觀無量壽佛經》、曰《阿彌陀經》;一論即《往生淨土論》。三經以《無量壽...

夢參老和尚念佛三問

問: 一心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行者,還需要聞思修嗎? 夢參老和尚答: 需要啊!怎麼不需要!這離不開的,自念...

平安在哪裡

一餐廳老闆聽人傳言,台灣將面臨大劫、大災。自此日夜恐布憂惱,不僅將萬貫家財變賣,悉數轉儲美國,更賤賣家宅,...

初學者如何辨別邪師

問: 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作為佛法初學者當以何種標準來抉擇當今教內的各種言論說法呢? 大安法師答:...

給自己抹點黑

公元前225年的一天,秦國大將王翦率領60萬大軍,即將踏上伐楚的征程。秦王嬴政親自送行。臨行的時候,王翦請...

珍惜每一秒,精進學佛法

生命活著是以付出生命為代價。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者可能沒有意識到。 我們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容易,真...

誦心經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大家有念《心經》,有許多人都會背誦,但是,看來仍有不少人念經就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或者是不甚了義,不理解...

財富從付出中來

我們追求的事很多,想得到的東西很多,希望擁有更多,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真正能用到的並不多。存款百萬,吃乃...

怎樣知道有觀音菩薩

一、有無的判斷 宇宙萬有,森羅萬象,世出世間一切法,千差萬別,形形色色,我們要用什麼方法去判斷這法是有,那...

向閻羅王獻財

佛陀曾對弟子說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無道的國王,為了使皇宮更富麗堂皇、國庫有更多的收入,便壓榨百姓、課...

慎選人生方向

世間有許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時一點點起心動念,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倘若心的方向正確,開闊能容,可以「...

最上等的供養

佛陀游化到一座城中,城主聽到釋迦牟尼佛入城,知道佛陀在各地說法,有很多人皈依,擔心人民往後只聽從佛陀的話而...

愛情就是一坨屎

講一個生活中最尖銳的問題,最難以放下的東西:我們的情感。 對世間人來說,這個東西簡直就是不可以放下的東西。...

戒殺為救災之本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今天是本寺地藏法會的第三天,我在這個開示的時間,提供一個意見,作諸位參考。 近兩個月以...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說佛教有崇拜的話,那麼,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創期,佛教沒有佛菩薩像,僅雕...

什麼是輪迴的因果相

問: 什麼是眾生輪迴的因相、果相? 濟群法師答: 因相即我們每天的舉止動念。我們每動一個念頭、每做一件事情...

人生不如意如何消業

問: 近幾年工作收入低,家庭不和諧,是否是前世所造的業?該如何消除此業? 濟群法師答: 從佛教觀點來看,我...

欲治身病先醫心病

命運能改造 人生不如意事太多,諸如身體欠安、家庭失和、事業不順、考試落榜等不一而足。與其說是命運的安排,不...

賊計狀元才

有一位老婆婆,家境十分貧窮,僅有的財產就是一條毛毯。有一天,好不容易出現了陽光,老婆婆立刻將毛毯取出來曬;...

淨慧法師:修生活禪的四個要點

我們提倡生活禪,所要強調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這裡的修行當然不是僅僅局限於禪,也包括念佛、學教...

淨慧法師:佛力加持與機緣

各位大德: 第二個七又開始了,時間如流水一般逝而不返。由此看到,人命也像流水一般。人的生命有一年有一歲,是...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問: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彌陀佛能帶他往生西方嗎?當他死後子女其中一人請了法師為他皈依三寶,他能帶業往生...

佛法貴在誠實,貴在恭敬

佛法貴在誠實,貴在恭敬,所以我們印光大師、弘一大師他們身先示範,然後一直這樣教導我們:一分恭敬,滅一分罪障...

修行最怕錯用心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

外境永遠沒有錯

佛教把整個生命分成兩部分:一個是外境,一個是內心。 一、外境是沒有錯的,因為外境在《唯識學》叫唯識所現,外...

「阿彌陀」三個字意義重大

【阿彌陀】這三個字,在淨土中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這三個字絕對不能忽略的!因為在整個修行當中,不管是你的因地...

受持法華經,得往生淨土之益

原文 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

佛教對安樂死有何看法

問: 佛教對安樂死有何看法? 大安法師答: 安樂死說白了就是自殺,是不是這個樣子?用人為的藥物中斷生命,他...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佛家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儒家則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人生永遠不會等待弱者

人生永遠不會等待弱者。等待的結果只有放棄或亡。 兩人結伴橫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個中暑生病,不能行動。剩...

要學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迷迷糊糊地來,懵懵懂懂地離開。這輩子,我們到底有多久的時間能做自己真正的主人?在懵懂中由不得自己,在...

人生只有使用權

我常說「人生只有使用權」。 當付出時就會得到歡喜,捨出時間、體力和愛心,能捨就有所得;付出的同時互相感恩,...

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問: 為什麼凡夫總是苦海常現? 證嚴法師答: 凡夫從無始以來,「一念無明生三細」細小塵埃不斷累積,終能囤積...

如何才能不與人計較

問: 如何才能不與人計較? 證嚴法師答: 真正自愛的人,是不會與人計較的。自愛不是私愛,而是沒有自私的愛;...

是非當教育 磨練真功夫

現在的社會很複雜,苦難的眾生佈滿每個角落,我們要發揮愛心,付出關懷、伸出援手;人人要盡本分幫助家家幸福,促...

孩子學習差怎麼辦

問: 我們家孩子10歲了,上2年級,現在在學校簡單的加減法考試都通不過,比如說10以內加減法,教他多少遍都...

風水好壞以什麼為依據

問: 風水好或者風水差是以什麼為依據的? 體恆法師答: 依個人觀點,所謂風水,不過是環境而已。佛陀教導我們...

明一法師:淺談懺悔業障

一、懺悔的意義: 我們不管是做什麼佛法的修行,最初進入的時候,乃至任何一次修行活動的開始,首先都要懺悔業障...

怎樣讓生命活得像個生命

在我眼裡,生命,是人生的眼珠。 在我心裡,生命,是人生的心臟。 有許多人,活著,生命卻死了。 有很多人,死...

念佛法門的殊勝

念佛法門是非常的殊勝,因為我們這些眾生對參禪、學密、學教都不能行持,都不能去做,釋迦牟尼佛在兩千多年前就告...

博士買驢

有位滿腹學問的博士買了一隻驢子,付了錢之後,突然想到不妥當:「現在我付錢給他,萬一有一天我把驢子牽回去之後...

專心無雜的摩陀大師

傳說,過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這座山名字的由來,是因為有一位老師父於山中古寺,他只收了一名徒弟,這...

冤親債主是指哪些

問: 請問冤親債主都是指已經去世的人嗎? 體恆法師答: 中國人習慣上在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時,特別是生活中無法...

在家居士如何修學淨土

問: 修淨土的居士,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認識與實踐上,應持什麼看法、做法,請指示! 大安法師答: 修淨土的...

如何看待燒紙錢的問題

問: 師父,如何看待給陰間燒紙錢的問題? 傳喜法師答: 在民間常常有這種現象,有好處。對於一般性人產生不了...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佛

我們中國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阿彌陀佛的,也沒有一個口裡頭不曾念過幾聲阿彌陀佛的;那二萬萬的婦女...

為什麼要給心靈背負重擔

曾經看過一幅漫畫,名字叫《新進化論》,漫畫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猴子怎樣變成人直立行走,鑽木取火,創造繁榮...

歪打正著

人的一生,誰都難免會犯錯,不同的是面對錯誤的態度。對某些人來說。錯誤是特殊的老師,是寶貴的經驗,是正確的先...

處處不想吃虧的自己

李嘉誠說:有時看似是一件很吃虧的事,往往會變成非常有利的事。這就是吃虧是福,這就是現實生活的得失之道。小處...

把握生命的當下

有病就有苦,沒有病也有苦,整個人生被種種痛苦所煎熬。一期生命中的生、老、病、死四個階段本身就是苦,在整個生...

我們為什麼會沒有安全感

去年寫過一篇關於安全感的問提,在和很多的居士交流中發現很多人沒有安全感,現代的社會安全感實在是一個大問題,...

念佛的心態與音聲

音聲乃心性的外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即為妙音,從實相中流現。念佛法門以音聲作佛事,透過佛號音聲開啟佛性,...

生和死的四個層次

曹山本寂禪師的《語錄》記載:一次,有僧問曹山:我通身都是病,請您老人家替我醫病。曹山禪師回答說:我不醫。僧...

化憤怒為動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會遭遇到挫折和失敗,情緒的平衡因此也會受到破壞,假如把什麼都悶在心裡,久而久之難免會得...

都是過眼雲煙

有一個小沙彌名叫心通,他忽然厭倦起暮鼓晨鐘的禪修來,認為時光過得太慢,他急切地盼望自己早日成為一代法師。 ...

如何專一念佛

印光大師為什麼強調十念記數?這種十念記數法就是針對意根來施設的。給意根派個任務,讓它記數。在念一句名號的時...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俗話說瞎子點燈白費蠟。有人卻不這樣認為,盲人點燈,自己雖然看不到,卻能點亮周圍,讓其他好眼睛的人能看到,盲...

現代傳播方式讓弘法觸手可及

編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在香港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和諧世界同願同行。來...

如何把佛法精神用在職場或生活

末法時期,天下災難頻傳。天地失調起源於人不斷的追求名利與物慾,人倫道德不斷的減退!貪、嗔、癡、慢、疑使人們...

勸進行者念佛消災

又須勸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兒女、鄉黨、親友,同皆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以此事利益甚大,忍...

修行要勇於對治自己的習氣

一個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時確診並實施有效治療,學佛也是這樣。佛慈悲應世,講經說法浩如煙海,簡單講八萬四千法...

胎兒不健全可以墮胎嗎

問: 末學有一個親戚在懷孕七個月後,發現胎兒發育不健全,跑了幾家專科醫院,醫生都建議把胎兒拿掉。在這種情況...

沒有一顆美好的心靈

佛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心生。以我觀物,萬物皆有我之色彩。心裡悲傷,晴空萬里也覺陽光刺眼;心裡快樂...

虛空本不動,白雲自往來

我喜歡五台山那片湛藍的天空。更喜歡它的祥和與寧靜,因為它是文殊菩薩的淨土。 老法師時常提醒我們,要善於觀察...

佛教是什麼

問: 是否可以從超越於門派的高度,也可以說是基於各門派的共性,概括地說明一下佛教到底是什麼? 濟群法師答:...

初學者如何選擇入門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內容瀚如煙海,對一個初學者來說,不知從何下手。尤其對現在比較忙碌的人們來說,大家很少有時...

八種治心的方法

佛教經典處處都在說我們的心,以及如何解決或者說安慰我們心的問題。我們的心除了貪瞋癡三毒的重病之外,還有許多...

認真做事不去評論是非

經常會有人問我對某人或某件事情有什麼看法,並要給出個評論,這真是讓我哭笑不得。我一天忙得暈頭轉向,有的時候...

淨慧長老與企業家機鋒對答三則

本月,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長老在柏林禪寺時,記者專程去做了採訪,且有幸第一次看到淨慧長老與拜訪企業家之間...

臨終是否要在佛號上才能往生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願的其中三願十八願,十九願,二十願。實際上就把這個頓信和漸信的幾種不同的根基,給我們展示...

弘法也是心靈的慈善

問: 有些學者提出,社會在幾十年左右將發生問題。因為大學生普遍就業困難,農民利益得不到保障,加之天災人禍。...

活觀音已經到你家去了

有一隻小青蛙,老是和媽媽唱反調,媽媽教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媽媽教他往西,他偏偏往東。有一天,青蛙媽媽知道自...

去寺院拜佛必知的十大禮儀

很多信眾喜歡去寺廟進香拜佛,但對相關禮儀並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就專門做個介紹,供大家參考。 一、提前沐浴淨身...

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如何守持不邪淫戒 佛陀在大小乘的經典裡面都說了很多種方法。 一、修智慧觀和慈悲觀。 要能夠把凡夫的這種感情...

先作牛馬,再作龍象

家師志開上人是佛教的實業家,他除了教書課徒之外,還興辦宗仰中學、棲霞律學院,同時也非常重視佛教的經濟實業發...

不畏艱險的學問僧

學佛要精進,而精進需要忍辱與耐力;其實做什麼事都一樣,若不能忍辱、沒有耐力,精進的心就無法保持恆久。忍耐的...

印光大師教你正確燒紙錢

人之入道,各有時節因緣。既因文鈔而知佛法,從事修持,即是皈依。不必又復行皈依禮,方為皈依。不行皈依禮,不名...

病與魔皆由宿業所致

病與魔皆由宿業所致,汝但能至誠懇切念佛,則病自痊癒,魔自遠離。倘汝心不至誠,或起邪淫等不正之念,則汝之心全...

並沒有任何真實不變的東西

以佛的智慧來看世間,無論是我們的生命或是外在的環境,包括心理、精神、物質、自然等一切現象,全都是因緣所生。...

信是修學佛法的基礎

信是修學佛法的基礎,如果沒有信,就會遇到許多問題。 比如,關於2012年,許多人因為受社會傳言的影響,總是...

修人天善與往生淨土有何關係

問: 修人天的善,對於我們培養往生淨土的福德資糧,是不是有直接的關係? 大安法師答: 是間接的關係,不能談...

紀念本煥長老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好好修行

眼裡要有大眾的影子,耳裡要有大眾的聲音,心裡要有大眾的功德,身上要有大眾的恩惠。我們的智慧是修來的,希望大...

僧人的威儀與形象也是度眾方式

人有人格,國有國格,僧人也應該有僧格。作為三寶之一的僧寶,每個僧人都代表了佛教在世間的形象。 社會上的人怎...

東林佛號是怎麼個緣起

問: 請師父您給我們講一下殊勝的東林佛號是怎麼個緣起? 大安法師答: 第四代祖師法照大師有個五會念佛,但沒...

念佛後的迴向內容

問: 弟子學佛時間較短,請問在念完阿彌陀佛聖號後,是否需要迴向?如果需要,迴向的內容是什麼? 大安法師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