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22頁)

佛牙舍利落戶台灣 星雲大師建館供奉

中華佛光文化網台灣訊 根據佛教經典記載,佛陀涅槃後,有三顆佛牙舍利傳世,目前一顆在中國大陸,一顆在斯里蘭卡...

濟群法師:不住於相

眾生因為住於虛妄不實之相而起煩惱困惑,並由此造業,導致種種痛苦。如果我們想要從中解脫,就必須斷除對一切假相...

宣化上人:無明就是貪瞋癡慢疑

無明就是貪瞋癡慢疑,這五種惡業,能令人顛倒發狂。 (1)貪心, 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甚至為達目的...

星雲大師:藥師法開示

我已出家五十多年,參加過的藥師法會與彌陀佛七法會不計其數,對阿彌陀佛與藥師佛很有感情。有不少參與法會的信徒...

聖嚴法師:佛化婚姻與佛化家庭

談如何建立美滿婚姻 佛教是不贊成結婚的嗎?當然不是。不過,佛教的確讚歎出家的功德,那也並不等於反對在家人結...

大願法師:環保應從清潔心靈做起

初聞六祖慧能大名,始於八十年代末蔡志忠的一套漫畫《六祖壇經》,之後,我對禪宗無比熱愛。20年後,終於有機緣...

傳喜法師談出家因緣及弘法歷程

慧日寺方丈傳喜法師在他自覺覺他的修行歷程中,長達三年的閉關,讓他知道佛教禪定的甘苦和奧妙;主持各種法務,使...

大安法師:述而不作話念佛

記者: 我們這些眾生是迷惑顛倒、無明障重、有很多的邪知邪見。您認為在當今社會中,作為法師應該怎樣去引導當代...

濟群法師:有聲有色,無心無相

2009年的第一個上午,借復旦大學學源俱樂部西園寺新年祈福的因緣,我們有幸採訪了濟群法師。禪房裡,茶香四溢...

聖嚴法師:把最難放下的東西放下

聖嚴法師是台灣法鼓山創辦人,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獲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長期患腎...

專訪淨旻法師:出家人,大丈夫

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投入到大覺法王的懷抱,難忍能忍,難行能行,延續著佛祖一脈心燈!如果有誰能靜下...

濟群法師:慈善的精神

放眼天下,許多中外企業家都為慈善作出了表率,但是慈善同時也招來非議。常有人抱怨某些慈善機構因為監督管理不利...

濟群法師:商品經濟與寺院清淨

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稍稍不慎就會被社會淘汰出局。由此而帶來的危機感,使得人們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浮躁,甚...

星雲大師:從感情的佔有到奉獻

感情是自私的,俗語說: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細砂。連三歲小孩子對自己母親的感情也往往不容許別人來佔有,夫妻...

太虛大師:佛法原理與做人

在佛法原則上,法就是講宇宙間存在的事物都離不了因果法則,這個法則從自然界到社會以至心知,一切都是具有的,亦...

慧律法師:佛教是徹底覺悟的人生觀

簡單來說:佛教就是徹底覺悟的人生觀,是徹底覺悟,而不是迷迷糊糊。 我每次演講時,都再三地強調,學佛第一個重...

道證法師:檢討修正自己的菩提心

講到菩提心,淨土宗祖師省庵大師有一篇《勸發菩提心文》。他將菩提心的表現、相貌寫得非常清楚、明白。他以八種相...

道源法師:七種傲慢

禮敬諸佛,是對治「我慢障」令得尊貴身的。因為眾生執若有「我」,故於他人生起高慢之心。「慢」因「我」起,故名...

印光大師:佛視眾生皆是佛

佛視眾生皆是佛,眾生視佛皆是眾生。佛視眾生皆是佛,故多方化導,種種折攝之,縱令絕無信心,亦不棄捨;曲垂方便...

如本法師:如何避免火燒功德林

佛法中常以忍辱來對治憎恨,因有憎恨才有忍辱之法,一切法都是對治法,火燒功德林,是意味著所修行的德行,不要因...

同學聚會聚的是什麼

莫言不打算參加這次的同學聚會了。 剛畢業那會,莫言是很熱衷於參加同學聚會的,大學的、中學的,小學的,來者不...

傳喜法師:吃素的貓與念佛的鸚鵡

以前我有個師父養了一隻貓,這隻貓它就吃素,跟著師父一直吃素。一開始也不吃素的,跟著師父住了很久,有一次師父...

見忍法師:如何發心

如何發心這個問題,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屬普賢行願品,這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是關係到我們能否求生淨土,學佛有...

星雲大師:如何道德增進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學問進步,事業有成,道德增進。但是,要怎樣才能進德呢?我有四點意見: 一、從謙虛中體驗樂...

宣化上人:世間智慧與出世間智慧

般若是梵語,譯成中文就是智慧。智慧又分為世間智和出世間智。世間智,是世智辯聰。 什麼是世智辯聰呢?好像現在...

聖嚴法師:懺悔的方法

打坐時,方法用不上,心頭妄想多,身體情況多,這些都是無始以來的因果障礙。 本來師父的話,是為你們脫困解縛,...

印光大師:勸病苦念觀音聖號

●凡極難醫之病,均以念觀音為治。果虔誠,必有奇效。(文鈔三編復卓智立居士書七) ●觀音大士,唯以尋聲救苦為...

宣化上人:出佛身血

怎麼叫出佛身血呢?現在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了,那怎麼會出佛身血呢?我們也沒有生在佛在世的時候,也沒有見到佛...

大安法師:如何拜《無量壽經》

問: 您在講經當中,提到過做鈍功夫,如拜《無量壽經》,一字一拜,具體做法可否講得再清楚一點? 大安法師答:...

「愛別離」和「求不得」

琪琪和男友是大學同學,相戀近四年,男友對她非常好,琪琪以為以後的日子也會一直這樣幸福下去,沒想到大學畢業也...

聖嚴法師:奉獻越多,成就越大

有位居士來見我,因為他覺得老闆給他太多工作,對他不公平,於是感到很生氣,不想去上班。 我告訴他:「世界上沒...

大安法師:講預測和問災難是否正修

問: 我們有些同修很喜歡大談感應,或講些預知,問災難,請問是否正修?請開示。 大安法師答: 還是要建立一個...

清定上師開示念佛

我們念佛的時候,不是想一個人在念,應該想到法界眾生同時在念阿彌陀佛,有佛堂清淨的地方出聲念,沒有佛堂或在家...

聖嚴法師:如何看待「只在乎曾經擁有」

電視上曾經流行一句廣告詞: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句話似乎給人很樂觀的感覺,但其實也暗藏了灰暗的...

聖嚴法師:遠離兩面人

所謂的兩面人,就是在別人面前是一種樣子,在背後又是另外一種樣子。例如,見面時打躬作揖、稱兄道弟,甚至親熱地...

聖嚴法師:別當狡猾的人

許多人認為,做人應該內方外圓,但圓也應該要有不變的原則,如果圓得沒有原則、沒有範圍,就會變得狡猾。 一般人...

聖嚴法師:如何看待墮胎

問: 最近有一個年輕的媽媽,把生下來的孩子掐死後,丟到河裡棄尸。有人說,既然不要孩子,為什麼還要生?可是,...

聖嚴法師:得了憂鬱症要怎麼辦

問: 因憂鬱症輕生的情形經常發生,雖然很多人還沒有嚴重到想自殺的程度,但在生活中也是被憂鬱纏身,悶悶不樂。...

戀西大師:念佛要訣八不必

念阿彌陀,不必除妄想,只要聲不絕,決定生安養。 專念阿彌陀,不必參是誰,只要心不亂,決定出輪迴。 專念阿彌...

達照法師:得定的過程

初禪得定,需經過粗住、細住、欲界定(明鏡暗鏡)、未到定。 粗心住的特點是什麼?進入粗心住以後,雜念是減少了...

淨界法師:念阿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智者大師說: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 什麼叫做禪?簡單的講就是真空妙有。 有些人以為禪就是完全的攝...

達照法師:開心與關心

每個人的心靈都像天空一樣清淨空靈,但受到了後天遭遇和環境的影響,所以就有了開心快樂和煩惱憂愁。猶如藍天上縹...

如本法師:守口業的果報

口業如果能守得清淨,功德是無限量的,其果報美好難思議,簡要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口業守得好,在大眾人群,能...

星雲大師:修行的真義

現在的人常說要修行,其實只不過是將修行當作懶惰的代名詞而已! 印順長老四十年前剛從香港來到台北時,曾經對我...

自立法師:觀音菩薩聰明偈

我介紹一首「求聰明」的偈子,這是我做小和尚的時候自己經驗來的,我把它說給大家聽: 我是九歲那一年出家的,當...

聖嚴法師:對小孩的愛與寵應如何拿捏

問: 現代人小孩生得少,甚至不生,有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姊妹,獨享父母的愛,卻少了忍讓的機會,有專...

聖嚴法師:人要賺多少錢才算足夠

問: 許多理財專家說,要準備幾千萬元才夠養老;又說,年輕人立志要過「一億人生」。但是這些標準,讓人壓力很大...

聖嚴法師:如何祈福才能有福

社會由於迅速轉型而隱藏了種種危機,總括來說有以下三點: 一、競爭激烈, 缺乏安全感工商業社會,人與人之間缺...

一輩子不認識自己

山上的寺院裡有一頭驢,每天都在磨房裡辛苦拉磨,天長日久,驢漸漸厭倦了這種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尋思,要是能...

濟群法師:如何看待慾望

問: 如何看待慾望?慾望不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動力嗎? 濟群法師答: 自古以來,無論是世間道德還是出世間宗教...

濟群法師:消滅「四害」是殺生嗎

問: 消滅四害也算殺生嗎? 濟群法師答: 據說,動物界最近召開了一次集體會議,討論的主題是:究竟什麼動物是...

大安法師:現代人如何做到老實念佛

問: 淨土宗祖師讓我們老實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較淳樸,還能做到,但現在的人卻並非能做到這老實兩字。請問法師,...

濟群法師:吃素能吃蛋嗎

問: 吃素後,蛋類能不能吃? 濟群法師答: 嚴格的素食者,是不吃蛋類的。佛教提倡素食的理論依據,是為了不殺...

濟群法師:現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問: 吃素已經六年,現在有病需要吃肉,是否可以? 濟群法師答: 一般來說,生病都不是因為吃素引起的。許多研...

印光大師:讀經須知

何謂恭敬?淨手潔案、主敬存誠、如面佛天、如臨師保,則無邊利益自可親得。凡欲閱讀經典,須先洗手漱口、潔淨几案...

聖嚴法師:不要讓「重話」變成「惡口」

「惡口」是用惡劣的、惡毒的、不堪入耳的言語侮辱人、傷害人,這種話最好不要說,因為說出來一定會傷人。 一般說...

獵人與老和尚

戒就是規矩,要預防非份的念頭,不該有的觀念不要產生,不該有的行為、不該說的話、不該做的事、心中不該留的念頭...

傳喜法師:放生結善緣

放生是我們這次法會的最後一個環節,意思就是放長線釣大魚,無邊眾生誓願度,眾生無盡誓願度,有種種的因緣結緣。...

夢參老和尚:狂心頓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廚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勞動、聞法、聽法壓根就沒他的份。六祖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是個...

法照大師勸念佛

彼佛因中立弘誓,聞名念我總迎來;不簡貧窮將富貴,不簡下智與高才; 不簡多聞持淨戒,不簡破戒罪根深;但使迴心...

聖嚴法師:如何做到「境隨心轉」

問: 社會環境意見紛亂,我們常常「心隨境轉」,局勢亂,人心也亂了。如何在亂世裡保持清明安穩,做到「境隨心轉...

聖嚴法師:失眠應該怎麼辦

問: 古代有位高僧曾說:「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頗有深意。但現代人常常忙得吃不定時,更痛苦的是該睡時睡...

聖嚴法師:愛情為什麼會變的這樣恐怖?

問: 有的人和情人分手,會帶著刀子去談判,想要殺人:「既然我不能得到你,也不讓別人得到你。」愛情怎麼會變成...

聖嚴法師:整容能改命嗎

問: 整形美容在台灣很風行,甚至有母親送給女兒的生日禮物,就是一對雙眼皮,或一個高鼻樑;還有人為了「開運」...

聖嚴法師:如何面對消沉的人生觀

問: 許多上班族因每日上班下班,不斷重複,一生好像就這樣過去,而借著唱卡拉OK或去PUB喝酒來排遣無力感。...

聖嚴法師:大人應該怎麼幫助小孩

問: 原本我們以為小孩子是天真、無憂無慮的,但其實現在的憂鬱症、恐慌症病患年齡正在降低,小孩、青少年也有不...

宣化上人:吃飯前三念五觀

出家人用飯前有三念,首先用調羹吃三口湯,每一口作一念觀想: 第一念是願斷一切惡。 斷惡,包括吃飯時不生分別...

宣化上人:修行要及時

我們眾生與佛的一念真心,是無二無別的。為什麼佛早已成正覺,而我們仍然輪迴六道,昏迷顛倒,整天愛呀、愛呀愛的...

傳喜法師:事事皆有因

比如說這個人造多了惡業的,我們不知道了,但是命運當中明天要生病,或者說明天要摔跤了,冤親債主找來了。 就像...

聖嚴法師:關於輪迴投胎的問答

(一)問:人類死了,當真還有轉生的機會嗎?有什麼證據呢? 答:人之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它的可能性,真像...

大安法師:【無我】能適應繁忙競爭的現代社會嗎

問: 無我是一種心態嗎?有時當什麼事都一起來的時候我就會不管不顧,什麼都無所謂。無所謂成功,無所謂名利,甚...

大安法師:念佛如何解決當下的煩惱

問: 請問法師,念佛對解決當下的現實煩惱有什麼作用嗎? 大安法師答: 念佛法門的終極關懷是解決生死問題,但...

印光大師有關放生的開示

放生一事,原為感發同人戒殺護生之心,實行自己惻隱不忍之念而已。世人多矣,心行各異,縱不能全皆感動,即感動一...

圓因法師《將心比心談放生》

一 放生甚難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強的混沌時代提倡甚難,所遭受的責難批評也最多。這是因為末法眾生業障深重...

大安法師:十種念佛方法

至於念佛方法,淨宗經典與歷代祖師大德提供了諸多繁簡淺深的行儀。現代淨業行人可結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狀況,擇一相...

濟群法師:學佛後能養小動物嗎

問: 學佛後,家中可否飼養小動物? 濟群法師答: 很多人通過養小動物獲得生活樂趣,並成為業餘愛好。但我們可...

大安法師:往生極樂要如何發心

問: 發菩提心是往生條件之一,出離心能不能等同菩提心?若不相同,應當如何將出離心長養成菩提心? 大安法師答...

大安法師:只供一尊阿彌陀佛還是供西方三聖

問: 在家裡只供一尊阿彌陀佛還是供西方三聖? 大安法師答: 如果供西方三聖像的話,當然會更好一些,因為臨命...

宗舜法師:理體三寶和事相三寶是缺一不可的

三寶必須具足。這裡有二層涵義, 即首先一定是歸依佛、法、僧,不能只歸依一寶或二寶。所以《薩婆多毗尼毗婆沙》...

大安法師:能用念佛機代替助念嗎

問: 弟子所在的縣,既無寺院又無居士團體,親人去世時,弟子如何助念?臨終如何勸導?在親人耳邊放念佛機可以嗎...

淨慧法師《心經與玄奘法師的殊勝經歷》

各位大德: 今天講一個持誦《心經》的功德感應。 現在流通最廣的《心經》譯本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在玄奘法師之...

濟群法師:三皈依的利益

皈依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利益?或許有人會覺得奇怪:學佛者也講究利益嗎?事實上,學佛並非排斥利益,只是不執著利益...

聖嚴法師:如何說服另一半分攤家務

問: 大部分的婦女都是家庭與事業兩頭燒,一樣是上班,但要請先生分擔家務、照顧孩子並不容易,傳統認為,這是女...

宣化上人:他非即是我非

無論哪一位,來到萬佛聖城,一定要謹言慎行,把好名好利的心收拾起來。不要目空一切,認為自己了不起,把自己舉得...

聖嚴法師:最好不要當劈腿族

問: 劈腿族是愛情國度新名詞,以前叫腳踏兩條船,但現在船不只兩條,有些人還可以同時和許多人交往,腳下踏的「...

聖嚴法師:為什麼相愛的人,反而會相互傷害

問: 為什麼相愛的人,反而會相互傷害? 聖嚴法師答: 人的恩怨瞋愛都是並行的;如果只有愛,沒有其他的情緒,...

聖嚴法師:把愛情的聚散當成因緣的變化

因愛而生怨、生恨是很不幸的,從佛法的觀點來看,這些都是愚癡的行為,因為真正的愛情要雙方你情我願,有因有緣才...

淨界法師:把順逆境當成我們往生的資糧

一個人禪淨雙修的心態,他對人生跟我們一般人不太一樣,一個有安住在不生滅心的人,他人生不是來受用的。 你如果...

聖嚴法師:向佛菩薩祈禱有用嗎

是的,佛教深信祈禱的功能。事實上,從靈驗的程度及靈驗的比例上考察,佛教遠比其他神教的祈禱功能,更顯著、更有...

星雲大師:逆境也可以激發心志

身處一半一半的世間,順逆境無不在我們生活週遭交替發生著。順境固然是助人成功的跳板,逆境同樣可以激發心志,而...

心律法師:佛珠的意義

現在有很多人帶佛珠,說起來並不是真的信佛,而是看到不少演藝界的明星帶,覺得這是一種時尚,所以自己就跟風。當...

如本法師:為什麼會做夢

真正達成無夢的境界,要修證到佛之果位才無夢,不但凡夫會做夢,阿羅漢、聲聞緣覺乃至菩薩亦然會做夢。俗云:智者...

印光大師:親屬不信佛、不如法怎麼辦

彼等不能如法,一須以言勸諭,二須於佛前代為懺悔,祈其加被令其迴心轉意也。當以平心和氣說世間富貴人逸樂致苦,...

聖嚴法師:為什麼戀愛有時會變成由愛生恨

問: 有人談戀愛如膠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一起。但是要分手了,卻恨不得殺死對方。為什麼會由愛生恨呢...

宣化上人:患怪病的原因

我所到的地方,每天有很多患病的人,來求醫治。凡是患病的人,皆因業障深重。若是沒有業障,則不會生怪病。凡是來...

聖嚴法師:關卡和阻礙

在我的人生過程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有關卡和阻礙,而且阻礙都很大。但我早已習慣了,所以心理上就有所準備;一旦有...

慈舟老法師:念佛即是說法

華嚴經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念一聲阿彌陀佛,拜一拜阿彌陀佛,即是向無量無數阿彌陀佛前求懺悔,所以念...

斷除對異性的貪愛與相思

如果說死亡是這個世間人們最恐懼的事,那麼最悅意不過的事莫過於情愛,情愛作為文藝作品和影視永不衰落的話題而為...

大安法師:念佛人臨終時冤親債主會不會來障礙

問: 一些講法者在講法的時候,特別強調怨親債主的問題,認為如果沒有解決好與怨親債主的關係,那麼在臨終的時候...

濟群法師:昏沉死與痛死

問: 昏沉死是什麼結局?如果是痛死,是否也在消業?一定會前往惡趣嗎? 濟群法師答: 昏沉而死屬於無記,非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