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23頁)問: 怎樣去除妄想? 濟群法師答: 妄想和執著有關,我們越在意的東西,越容易引發妄想。所以,我們要把環境和...問: 本人學習玄學,涉及到風水、六爻、八卦、相面等,如何看待周易玄學和佛學的關係? 濟群法師答: 我對周易...問: 若友人病重瀕死,以佛法觀點勸他看破生死,不會顯得冷漠無情嗎? 濟群法師答: 面對病人,首先要以感同身...問: 我經常做些奇怪的夢,佛教如何對夢做出解釋的呢? 濟群法師答: 夢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是潛意識的反映;...學佛法的人,一定要把自己自私自利的心消滅殆盡,不讓它作怪,擾亂定心。應該將它變成一個為法忘軀的心,只要求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難免沒有魔來。魔有內魔,有外魔;外魔易退,內魔難降。如不能降...今天的題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講佛法,僧依著法來修行,再傳給他人。可是僧人一定要持...我們要消除我執,必須依靠止觀的力量。通過禪修培養止的力量,通過聞思正見培養觀的力量。首先在觀念上認識到五蘊...(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麼佛陀對於人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佛陀很偉大,世尊為什麼出家?一般人對出家沒有正確的認...【春秋諸大夫,見人言動,億而談其禍福,靡不驗者,左國諸記可觀也。】 春秋時代的大夫看見人的言語動作,推測他...在南洋一帶,邪術盛行。諸如鬼魅咒詛、夜叉羅剎、蛇蠍蜈蚣、惡龍噴毒等到處為患。同時扶鸞,降壇顯靈,乩童等甚為...「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這幾句話,是五柳...今天我接受新聞的採訪,記者問我:「人的貪心從那裡來?人的貪心對我們的世界、社會有什麼不好?因為貪,所以才會...問: 如何在修行中根治情執? 濟群法師答: 情,來自無盡生命的積累,力量巨大。若想根除情執,必須從勤修戒定...《楞嚴經》這是佛教裡一部照妖鏡的經,所有天魔外道、魑魅魍魎,一見到《楞嚴經》都現原形了,它無所遁形,什麼地...我們常常聽到居士說,臨命終時,我如果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我能不能往生?好像覺得臨命終時,必須在阿彌陀佛...我們前天晚上在台北桃源屠宰場,本來排的計劃是星期天,因為星期天屠宰場休息,他們原來是這樣想的哦,但是我到那...[原文]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癒矣。若放不下...1、戒殺吃素得福報 佛陀在楞伽經開示我們:食肉與殺同罪。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有一個共同最大的壞習氣,那就是吃...人若學會與人無爭、與事無爭,才能過著逍遙又自在的人生! 佛在世時,有一次波斯匿王出城巡遊。他乘坐在高大的白...很多人會把生命的痛苦歸之於客觀環境:諸如身體欠安,生活清貧,世道不公其實,這些只是造成痛苦的客觀原因,而它...淺言之,善知識就是有智慧的人,惡知識就是愚癡的人。善知識有正知正見,惡知識有邪知邪見。合乎佛法就是正知正見...過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為了維護自己信仰的宗教而捨棄生命。 佛陀的弟子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有一天到佛的面前,很...自序 法鼓山推動「建設人間淨土」的社會運動,是以心靈環保為主軸,以安心、安身、安家、安業的四安為行動;又以...有一塊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狀。 人見了問它:你是屎橛嗎?答:是。 有人問:你是金子嗎?答:是。 又有人...佛教雖然承認命運有一定規律可循,但並不認為生辰決定命運的發展。因為命運發展是錯綜複雜的,生辰只是解讀命運的...我們的身體常常有頭痛、肚子痛、胃痛等毛病,我們的心理也有毛病,心理上的毛病就是貪、瞋、癡、慢、疑。如何去除...問: 阿彌陀佛!師父您好。就是我想問一下,每年過年我會念《地藏經》,念到清明這段時間,念幾十遍迴向給我去世...問:請問師父,我們在佛堂裡供花、供水或供水果,那些水果供完後還能吃嗎?是丟掉呢,還是怎麼處理? 師:一般在...一般將奪取生命的惡鬼神稱為魔,佛教將魔的意義延伸,凡是一切能殺害我們的慧命,不論是來自外界的障礙,或是由自...(一)修戒 戒的定義是不當作的不能作,應當作的不能不作。總括起來就是《增一阿含經》卷一的迦葉佛偈,也就是一...能說我有境界,聽到虛空中有人在說話。那簡直是著魔,不是入定。修道人,要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煩惱誓願斷,自性...玄奘去印度的路上,依靠《心經》的威力遣除了一切違緣。當年他帶一些眷屬西去取經,以種種原因只剩下他一個人。有...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面對無常的心理準備,走完第一步後,即使順利踏出第二步,仍然可能出現變化。 例如你的生...問: 可否帶著超度的心殺死蚊蠅? 答: 佛教所講的不殺生,對像是一切眾生。從平等的角度來說,蚊蠅也有佛性;...問: 對於欠錢不還、冤枉誹謗等傷害,是否不該計較? 答: 別人欠錢不還,或者冤枉誹謗,如果你能不和他計較,...這是一片廣袤的田野,土地肥沃,水草豐美。為了灌溉莊稼,農人們在這裡挖了兩條河,一條小點,一條大點。這條大的...問: 現在社會上大多數人心裡都很空虛,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應該怎麼解決? 大安法師答: 現代人大多內心很空...1、不貪,不是無為,而是為而不為。 2、看得開,想得通,不貪著,不固執,可謂不貪。 3、不幹活,得過且過,...學佛的人,學習的程度不一樣,對學佛的認識也都不盡相同。 學佛的意義究竟在哪裡?有許多人,學佛僅僅是為了保平...末法時代,諸惡充滿,這五濁惡世就亂糟糟的,佛法也滅了。這時候,淫慾火盛心迷倒,就像現在一般人,淫慾心比學佛...法佈施為一切佈施之首。 說我也不能講經,不會說法,念句阿彌陀佛總可以吧? 我想每一位道友都會吧?現在夏天了...問:內心皈依三寶卻不舉行儀式,可以嗎? 答:有些人覺得,既然佛法是心法,外在儀式根本是可有可無的。問題是,...◎求子疏 伏以觀音大士,誓願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攝受。善根未種未熟未脫者,令其即種即熟即脫。應以何身得度者...欲修持藥師如來法門者,應供藥師如來像。上海佛學書局有石印彩色之像,可以供奉,宜裝入玻璃鏡中。供像之處,不可...學佛者,最重要是培養慈悲心。若是失去了慈悲心,就失去佛教的精神。 學佛的人應正視生 死,把握做人的機會,做...佛之所以成佛,常享真常法樂,眾生之所以墮地獄,永受輪迴劇苦者,皆不出因果之外。凡人欲治身心,總不能外於因果...人有時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親人,也不敢用他用過的碗筷,甚至怕吃到他的剩菜,怕吃到他的一滴唾液、...諸佛菩薩、賢聖僧,皆有無上的大智光明,無漏無盡的智慧。人有漏,因為有無明;佛菩薩無漏,因為無無明。無明,就...我們佛教徒在沒有成佛之前,應當惜福求慧。惜福能增長福報,求慧能增長智慧。你們看世上的人,有種種不同的環境,...宗舜法師答: 我覺得這個它應該是從兩面去理解,首先我們講什麼是正信的佛教,其次我們應該如何去正確的信仰佛教...問:畜生也能念佛往生嗎? 答:有鸚鵡往生之例,因為它們能作人言,性情靈敏,教以念佛,朝夕不變。說到底它們能...人生在世,總有種種痛苦、不自由,而這些苦厄,世人又往往無法解脫。比如今日世界戰事紛迭,洋人都有毀滅力什強的...魔境為什麼來的?就因為你修行、你用功,它才有的。如果你不用功,你想找這種魔的境界也找不著,他不理你的。因為...少康法師是淨土宗五祖,少年出家,歷學法華、楞嚴、華嚴、瑜伽等經論。他本是位學問僧,但到唐德宗貞元初年(七八...問: 每天晚上一面看講經說法,(這個有可能是光盤,電視上),一面念佛號,請問師父這樣如法嗎? 傳喜法師答:...問: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訴我,戒邪淫常做親人觀想,自可戒。予是卅幾歲未結婚青年人,又在芸芸眾生工...自我的消融,是要從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長的過程中逐漸完成的。如果連自我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同他談自我消融是毫無...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總是會選擇很多法門,在七覺分裡面,擇法覺支是擺在第一。所以我們讀很多經典,接觸了很多法...戒律是否過時?在今天這個時代,如何認識戒律的價值?如何繼承戒律,發揮戒律在現實僧團中的作用?對於這些問題,...當我們修習四念處以後,接下來要修助行四正勤。 四正勤有四個法門,使令我們不斷的進步,這四個法門可以會歸為二...這個顛倒的有情眾生,對於「攝藏此識」,這個第八識的攝藏識,它把內心的業力釋放成果報的時候,它的速度是非常的...小琴覺得這個世界太虛偽了。在別人看來,小琴很幸運,家庭環境不錯,自己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當別人在為就業發愁...學習戒律,首先要了解這一名稱的內涵。為什麼叫戒律?戒與律有什麼不同?戒律有哪些種類?出家人學戒、持戒,究竟...以往,學人往往把戒律孤立起來修學,甚至將戒律當做一切,只見戒律而不見佛法,使持戒成為一種形式、片面而孤立的...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問題是:生命的回歸。 生命盛開在我們目光所及的每個角落,使世界充滿勃勃的生機,也使人類社...學佛修行有兩大途徑:一曰自力,一曰他力。有人重視自力,有人強調他力的作用。然而學佛究竟依自力,或依他力,抑...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生命,最希望得到的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呢?古往今來的人類都在不懈努力地追求和探索著。...前言 人類生存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幸福,可是高度物質文明發達的今天,許多人在充分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卻依然活...人生日用所需,飲食為一大宗。素食、葷食,與佛教,與世界國家及世界人類,均有極大之關係。貴會之提倡素食,在表...在座下時,我們又應當如何用心、如何保任?凡夫心念如流水一般,連綿不絕。我們的每個念頭和妄想,都不是無緣無故...因果的法則是決定不虛的。經云,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人活在這個世間上,為什麼有...佛教講的三世因果的法則,是我們佛教徒最起碼要認知的道理。要相信它,要接受它,這對於我們自身修行、揚善止惡非...《大乘起信論》告訴我們,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由我們的念頭所建立的,這個念頭就是我們的心,離開念頭就沒有外物...問: 我是一個初學佛的人,應該放下萬緣念佛,但總是掛念自己的親人。怎麼能放下? 大安法師答: 萬緣放下、一...問: 原先不怎麼精進念佛事事順利,從今年我每天三萬聲佛號後,家庭和事業都出現了很多逆緣,請慈悲開示。 大安...問: 弟子想恭請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樣請才比較如法,到佛具店直接請可以嗎?請了還要到寺院請師父開光才可以...問: 請問法師《無量壽經》中所說的邊地疑城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大安法師答: 邊地疑城是一個比喻的說法,不...1、念佛時心多散亂,或說是年齡關係,如年老心散,不能收束,則老年人決不能往生矣,究竟是否由於年齡,抑功夫未...問: 弟子一接觸到淨土法門,就歡喜信受,並想方設法介紹給不曾接觸佛法的家屬,但家人對於弟子送的講經書籍和光...問: 現在的人淫慾心都比較重,應該如何降伏這顆淫慾熾盛的心呢?請法師慈悲開示。 大安法師答: 是呀,現在眾...問: 阿彌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師答: 阿彌陀佛的阿字正確讀音念ā,有些人習慣發ō音,也是可...阿美很喜歡佔小便宜,上學的時候,她經常借錢不還,拿人家的東西不給人家,用同學的日用品。 上學期間,她很少用...還要提醒大家的一個就是,現在這個時代什麼稀奇古怪的東西都有,除了我們中國以前十年的氣功熱,現在從國外又迴流...現在大部分人的生活,幾乎就是日復一日地上班、下班,好像沒有什麼重心可言,內心常感覺到空洞無聊,即使是看電影...從小喜愛小動物,同情不幸遭遇,是人類的一種天性:看燕子築巢,母雞孵蛋,是很多人童年時代的樂趣。古人有鉤簾歸...1、如何拜佛? 禮拜時要注意,如果禮拜時很輕慢,懷著我慢心禮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師教我,絕不蹲擺拜墊,所以...你想要成佛,先要斷無明。這無明也就是生出見、思的煩惱。想要斷這個見、思的煩惱,先要斷無明。無明就是事情發生...禪宗說:「參禪不在腿。」這是說,參禪不一定要靠打坐,而開悟也不一定是因為修行,只要心得平安,萬事便容易解決...世人一天到晚在競爭奮鬥,不外都是為了吃飯、穿衣、財物、住處與名利,為這五件事顛顛倒倒,從朝至暮也沒有一個真...三災有大小之分,大三災就是火災、水災、風災,小三災就是刀兵災、饑饉災、瘟疫災。也就是災劫。一個大劫之中,分...我們今天要放生的這些眾生,不僅要放它的肉身,主要是解救它的神識,它墮落在畜生道的神識,它神識裡面所含的佛性...第一個,菩薩看到這個「有情」,他對於財富地位有重大的業障。這個重大業障有二個解釋:第一個他本身福報不夠,承...作為一位修行人,有五樣助緣必須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得清淨, 必須作到隨犯、隨懺、隨淨。錯了之後,馬上就要...《金光明最勝王經》,我們讀了兩卷,前面這兩卷的大意你們有沒有讀懂?為什麼這部經稱為經中之王呢?因為一開始,...當業力成熟的時候,你想逃出去,逃得出去嗎?你做夢,比如說一個夢境,或者你現在是人,現在你欠債,然後別人跟你...自我,大家似乎都非常熟悉。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在強烈的自我意識中,一生都在為所謂的我而奔忙。為了我的事業、我...宗舜法師: 這個剃髮的風俗在古代印度對於重犯,就是犯了重罪的人最大的一個懲罰的方式就是把他的頭髮去掉。所以...蕅益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蓮池、蕅益)之一,自號八不道人,因讀蓮池大師所著《自知錄》及《竹窗隨筆...
殺業最礙往生。即不往生,更須不食肉。庶免未來償身命債。念佛吃素往生西方,是世間第一功德事。(文鈔三編復許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