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21頁)別人說你好,你會很歡喜嗎?你可有想一想,他讚美得對不對?別人譭謗你,你就生氣嗎?你有沒有想一想,他的批評毀...每一部經、每一部論,都告訴你修行的方法,像我們念《金剛經》的人,有沒有想一想《金剛經》說什麼?你怎麼樣依《...我們常常講一個公案,說有師徒倆,師父是證到了羅漢果位的,這個沙彌才剛剛出家不久。有一天這師徒倆出外去行腳,...一般人皆貪多求大,即使在目前日新月異的時代裡,世人以短小精薄為美,也多從其眼前的實用利益著眼,例如:小書易...問: 請教大安法師,如果沒有解決好與冤親債主的關係,那麼在臨命終時是不是就會受到冤親債主的障礙而無法往生?...【人生境遇何須料,歲月無痕獨自游。 寄語如今營營客,回光一照是來頭。】 人生應該具備三種現實而超越的境界,...很多人常說:「我早就已經放下了!」但是,真的放下了嗎?「放下」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有些人叫別人放下,自己卻放...問: 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與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請問法師如何...1.做萬種事,可結萬人緣;利萬種人,能修萬種行。 2.財富不是永久的朋友;朋友卻是永久的朋友。 3.觀照自...問: 初學淨土者,應如何下手修學,方得真實利益? 大安法師: 初學淨土者,宜以培植堅固信願為要務。信有事信...【今生不邪淫,來生不婚變】,什麼叫婚變?譬如離婚,或者結婚之後,有很多麻煩,這就是因為前生不守戒律,有邪淫...問: 當今社會怎麼修佛法? 傳喜法師: 當今社會更好修!這個社會處處在顛倒,人心在顛倒,人相、眾生相啊到處...我們在此打禪七,就修禪本身來說,它是不拘形式、不拘環境的,處處是道場。但是在剛入門的時候,還是需要一定環境...《金剛經》中告訴我們,有的人現在雖然持戒念經,也已斷惡修善,可仍然被周圍的人瞧不起。那是因為這個人如果今生...今天是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所以向諸位介紹偉大的觀世音菩薩。這對聖嚴本人來說,尤其感到無限的親切和無限的讚仰...佛教裡的規矩,戒期圓滿的時候,要燒身供佛,以示虔誠。 中國佛教從明朝以來,形成在頭頂上燃燒戒疤的制度,並且...「同事」一般是指在同一個公司或團體裡共事的人,他們或者做相同的工作,或者分屬不同部門,但只要是為了同一項任...◎ 因果者,聖人治天下,佛度眾生之大權也。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約世法論...印祖說,所遺憾的是自己的色力衰弱,身體不好,力量不夠,修行呢,很難勇猛。這些都是謙虛的話,印祖的修行非常精...問: 在學佛的居士身上,如何辨別護法和附體?居士們常講自己的護法如何如何,這對居士自己和其他修學佛法的人有...最大的毛病是什麼呢?就是愚癡和愛。 人最大的毛病是什麼呢?就是愚癡和這個愛。愚癡和愛,可以說是兩個,又可以...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 故保產心法,首戒交媾,婦一有孕之後,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另室,不與共寢,恐動欲...心理學家說: 我們一定要了解別人的立場,人與人之間會衝突、會不愉快、會爭執,是因為我們沒有站在對方的立場。...往往一個好的念頭出來的時候,壞的念頭也會出來跟你談判。當你想學佛的時候,會想學那個幹嗎?那是老迷信,現在是...第一篇時間(剎那不算短 劫波不算長) 1 前言 晉朝田園詩人陶淵明有一首詩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第一篇 四恩總報 壹 四恩總報的意義 經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在這因緣和合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它存在...第一篇 從人道到佛道 壹前言 佛教是以人為本的宗教,《維摩詰經》說:「菩薩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第一篇 五乘共法的淨土─兜率淨土 壹前言 淨土思想並不僅屬於淨土宗,也不只局限於《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第一篇 三界二十八天 壹前言 古德說:「無三界可出,無涅槃可入。」又說:「一念覺即超出三界,一念迷即墮入輪...第一篇 苦樂交集 壹人生之樂 我們常說:人生有酸甜苦辣,人生充滿了悲歡離合。 追求快樂是每個人所希望的。人...水有四德:沐浴群生,流通萬物,仁也;揚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柔而難犯,弱而能勝,勇也;導江疏河,惡盈流謙...諸佈施中,法佈施最。這是最大的佈施,能成就人的法身慧命,好像在人面前燃了明燈。所以佛一生之中沒做旁的,只是...在佛教裡,對人對事都要本著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處理事理,要用折攝二門,若是惡性比丘,大家可以默擯之,誰也不理...觀世音菩薩,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法門,利益眾生,於生死苦海,為作船筏,於無明長夜為作明燈。恆觀眾生稱念聖...我們想靠自身修行得到正定聚是很難的。正定聚是十信位破一品無明,才能夠達到正定聚。在這個正定聚以前,不定聚和...世間上,最難的是做人和處事。人活了數十載,往往做人不得其分,處事不得其法。盡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訴我們如何做人...第一篇 涅槃寂靜 壹前言 長久以來,佛教有許多深奧微妙的義理,被世人嚴重地扭曲、誤解,甚而形成對佛教的戲謔...一、前言 佛陀最初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曾感嘆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前一陣子,慈濟醫院的志工說了一個讓人非常感慨的個案:有位七八十歲的老母親,她有四個子女。但她生病住院時,卻...一、前言 我們每個人都有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流轉的生命。生命究竟從何處來?又將往何處去呢?佛法說:生命是由...一、生死的過患 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生死是修道人最大的魔障,因為有生,我們就必須為了生存,面對人生的諸多誘...《中阿含經》卷十〈食經〉中,佛陀曾說:眾生以愛為食,愛以無明為食,而無明又以五蓋為食,乃至不信以聞惡法為食...1.貪慾蓋: 指貪愛五欲妙境,能使眾生心性迷惑,令善法永不生起。 2.瞋恚蓋: 指瞋恚能令人於違情的境上生...一、貪 貪又作貪慾、貪愛、貪著,略稱欲、愛。是對於自己所喜愛的外境,生起染污的耽著心。 在經典中有許多形容...2011年4月13日下午,台灣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創會人星雲大師來到中山大學,對該校師生髮表...《起世因本經》中說,地球上的人是從光音天下來的。光音天是初禪天。光音天的人就是在空劫(成、住、壞、空)快到...慧明對佛很虔誠,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卻遭到了丈夫的抵制,說你咋信佛我不管,但別打算讓我也和你一樣,...問: 現在已經是少子化社會,少生小孩或不生小孩,真的會對不起社會嗎?也有人主張地球人口已經很多,基於環保的...問: 台灣企業家郭台銘的妻子過世,很多人不免感嘆,他的財富再多也留不住愛妻的生命。癌症一直是台灣十大死因之...問: 近日常有自殺的消息,有些人是因日子不好過,生病、欠債、事業失敗、感情破裂等;有時候活下去,真的不容易...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但是被後天習氣薰染,而有種種不同的心態。 在一個鄉村裡有戶人家,家中...人生病有時候是對人類的一種警惕,讓我們知道人生的無常,不知道什麼時候病苦災難會來臨,警惕我們要趕快把握人生...從前有一位農夫,原本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天天拿著鋤頭巡田看水,逍遙自在。 有一天,他挖地時,突然鏗一聲,挖...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來世間,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盡量發揮自己的優點,為人群服務,才能展現生命的妙用。 戰...無數劫以前有一隻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仁慈、友愛,能夠愛同在山林中的一切動物,心中常懷有大慈大...一般我們厭離娑婆,要觀照這個世間的苦、空、無常、無我,包括把他人的痛苦也觀照為自己的痛苦才能生出厭離心。可...一千多年前,日本有一座古城,城主的小公主長得非常美麗,像秋月般清明柔和,人見人愛;人們心中若有煩惱,一見到...以前,大陸鄉下地方每逢過年或農閑時期,農民們都會藉由各項休閑技藝活動來增添熱鬧氣氛。有一天,一群人聚集在縣...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間寺院住了一位明理聰慧的小沙彌,還有一位貢高驕傲的小沙彌。 這位驕傲的小沙彌,常以為自...有一天,莊周和朋友聊天時,說了一篇大道理,朋友聽了,覺得這篇大道理不知要用在那裡?就舉了一個例子說:我家門...在一座山林中,有只小猴子,非常天真、無邪、清淨,對天地萬物都很喜愛,不管是一棵樹或一個石頭,都很認真地觀察...佛陀在世時,他帶著弟子在一池邊坐下來,有一位比丘問道:佛陀,阿難尊者經年跟隨在您身邊,他的記憶智慧都很高超...有一則寓言故事:有位年輕人,與父親相依為命,靠著一塊小小的農田來維持生計;雖然家境貧困,但是父慈子孝,日子...幾十年前,在日本一個臨海的小山村裡,發生一件很感人的故事:某年七月,山下的寺院舉行法會,所有村民都去參加了...有位長者不但家財萬貫,心地也很善良;他覺得與其只有自己享受龐大財產,不如幫助大家都衣食無缺,因此大開善門,...天地宇宙之間,所有生命群居之處,必定要求得一個和字。譬如:國家需要和平、社會需要祥和、人們需要和睦。 有一...一處山城裡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輕的太太,併生了一個孩子。大地主想:我年紀大了,太太還這麼年輕,萬一我...佛說六道輪迴,很多人曾經告訴我說:地獄看不到,餓鬼沒見過,天神太幻覺,修羅無所知,畜生本來有,人死如燈滅。...有人可能會問:這麼多的佛我應該怎樣去拜?這麼多的佛陀我怎麼拜得過來呢?我以普賢行願力故,現在我們要用普賢菩...昨天,一信徒攜其好友來訪。見我的用意,除了看望問候之外,就是邀請本人參加其好友尊父的70大壽。 據介紹,大...追求快樂,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標。一個人如果擁有財富、健康,乃至兒女成群、子孫滿堂,卻獨缺快樂,生命將...【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縱生到至極尊貴之非非想天,天福一盡,仍復輪迴六道。若具志誠懇切念佛,縱將墮阿鼻地獄,尚...為什麼有的人會出生在貧窮人家,有的人會生長在富貴人家?有的人雖然辛勞工作,卻賺錢有限;有的人工作輕鬆,卻進...一個寂寞的人,雖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對於寂寞的境遇,總是容易引起哀傷的情緒。所以寂寞的境遇,總是不受一...一、敬惜佛經善書 1.尊敬佛經善書 一切佛經及闡揚佛法諸書,無不令人趨吉避凶,改過遷善。明三世之因果,識本...在煩惱習氣中,要是一時念不下佛呀,就轉個環境,掃掃地呀!抹一抹呀!做點別個,當做接一個過程的階段,然後再念...現代的心理學研究指出,當一個人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遇到問題時,有人可以和其討論,或伸出援手,此人通常較能應付...知識,是理論上的見聞。修養,是實踐中的體驗。 學佛法行者,固然須要有淵博的知識;但是,見聞知理,如果不能融...我家裡信奉天主教,但我對佛學很有興趣。我當初決心要做和尚,是在松江的禪定寺,主持是逸琳法師,大千就是逸琳老...我出家後,基本在佛學院度過,前後已有三十多年。對目前這種沿用社會院校模式的佛教教育,有諸多感慨。事實上,佛...基本的道德信條其實很簡單,如佛教的五戒、八戒,是具有永久性和普遍性的。社會雖然在不斷發展,人性卻沒有太大的...我們無緣生於佛世,但佛陀所開示的解脫之道,盡在三藏十二部典籍中。經典雖只是文字般若,卻是通向實相般若的門徑...慾望的表現形式,體現在佔有、比較、競爭三個方面。 為了生存,我們必須有基本的物質條件。但即使生存問題得到解...人間有善惡兩種力量。在我們的人格中,這兩種力量同樣存在。傳統儒教對人性善惡存有爭議,既有孟子的人之初,性本...這個題目叫做一切唯心造,所謂一切指的是什麼呢2你張開眼睛來瞧吧:你頭上的天,腳下的地,天上的星辰日月,天空...光陰是過得非常快的,在不知不覺把暑假的時間就過去了。在中國孔子說過,這個人生就好像流水似的,川流不息,過去...所謂健康,一般人只想到身體的健康。雖然沒有頭痛,腸胃也沒毛病,但這還不算健康。如何求得健康與長壽,各有四個...什麼叫眾生?眾生是攬眾因而成,逐境而生。眾因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因,攬這五因而成的身體。逐境而生,由...一、 《地藏經》 《地藏經》專門講因果,然後再講到百善孝為先,提倡這孝字。都是這些很孝順的兒女,為了超拔自...妙葉禪師《寶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詳夫一心平等,體性無虧。雖纏綿於業識之中,靡不有出塵之志。方欲究道,魔境先...問: 我經常在睡夢中做很多夢,造成睡眠質量很差,這種情況的出現,是不是因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要如何念佛...還有人有疑問,說如果這個臨終的人他一生都不信佛也不念佛,我們能不能臨時跟他開導跟他助念讓他往生呢?請問大家...接著再談到助念存心的問題。我們應該要存感恩的心,就是感恩臨命終的人他親自以生死的痛苦來幫助我提起正念。是他...人類總是不停地追逐,卻不懂得對已經擁有的一切心懷感恩。我們能擁有明亮的眼睛就是財富,因為對於那些盲人來說,...問: 有人說:《無量壽經》談一念淨心即得往生,所以我已經往生了,就不需要一天一萬聲佛號。你一天念一萬聲佛號...問: 怎樣才能做到時時快樂,天天快樂?我很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因此特別煩惱,怎麼才能排除這些多慮的想法?每...貪、嗔、癡、慢、疑是眾生的根本煩惱。慢,就是貢高我慢,是與生俱來的,凡夫眾生都有。當這個慢心生起的時候,我...平時,不少在家學佛的居士向師父訴說煩惱:自己很想精進學佛,家庭成員總是障礙重重,結果煩煩惱惱,甚至三天一小...有些修道的人,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進用功。但是,如果沒有調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產生瞋念。 所謂「嫉惡如仇」...
對治這個淫慾的心,常常要觀想不淨啊,首先觀想自己的種種不淨。我們投生的這個一念種子就不淨啊,父母的精血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