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98頁)

夢參老和尚對現今各種社會問題的開示

夢參老和尚月前來港弘法,先後應邀到幾個道場作精彩的開示。期間,我們有緣訪問老和...

夢參老和尚說「夢」

緣起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講講,講講我的歷史,說什麼呢?說「夢」啊!「夢」。「...

到紫雲山訪夢參老和尚

今年二月,無意間讀到一則夢參老和尚到台灣弘法的消息,推算老和尚今年應是高齡九十...

夢參老和尚開示不淨觀修法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後,就要發菩提心,使你的心清淨。發菩提心,發清淨心,完...

印光大師論藥師法門

佛與眾生心體是一,而心之相用則天淵懸殊,由相用懸殊故,其所受用者,亦復天淵懸殊...

華嚴經的十種佛

《華嚴經》都講十,以十種佛來攝持。什麼叫十種佛?我們經常說「佛陀耶」,我們翻華...

人為什麼不能將愛放大一點

曾經有一則新聞,嘉義有一位喜好釣魚的父親,有一天帶四歲兒子一同去釣魚。那位父親...

道信大師的念佛觀

在中國佛教史上,禪宗與淨土宗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在一千多年來,禪淨兩家時而...

淨慧長老問禪寮答問系列

修禪的上根利智 問:修禪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擔心自己不是那樣的根器。什麼是修禪的上根利器呢? 答:修禪要上...

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與慈悲 我們今天所在的這個地方,是明清以來一座皇家寺院,取...

禪在當下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叫禪在當下。要講這個題目,首先我想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何...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針

做人的八字方針: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講的題目是《做人與做事》。首先說怎...

淨慧老和尚新加坡雙林寺禪七法會開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師父慈悲、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這次新加...

傳授八關齋戒開示

歸依三寶是信佛的開始,信佛的入門; 五戒十善,才是實踐學佛之道的真正開始; 八...

佛法的大意

一、學習佛法以增進道德 增進道德是佛教的戒學。戒就是止惡行善,它包括兩個方面:...

人生修養的四大選擇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說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寶,你要勤修戒定慧三學,你要息...

八念法門

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是八念法門。 我過去也給大家講過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

修習禪定的一些方法

禪宗分五家:臨濟、曹洞、雲門、法眼、溈仰。臨濟宗是禪宗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宗派,人稱臨濟子孫遍天下。臨濟祖庭就...

在家佛教徒必讀經典

人們往往用浩如煙海或汗牛充棟等詞彙來形容佛經數量之多。對於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來...

入禪之門第六講:生活禪

今天是最後一講。我說過多次,禪是修的、證的、參的,不是講的。雖然禪不立文字,語...

入禪之門第五講:無門關

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叫無門關。我想進入這個關、禪的關,連門都沒有,那麼說的一切都...

入禪之門第四講:六祖禪法

今天講的題目是六祖慧能之禪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師是我國禪宗的實際創立者。在中...

入禪之門第三講:四祖禪法

今天的題目是道信大師之禪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國禪宗的第四祖,他生活的時代大約...

入禪之門第二講:達摩禪法

如果說禪真正有門可入,那個門也僅僅是個方便,禪本來就是一個銅牆鐵壁,無門可入。...

入禪之門第一講:什麼是禪

今天講第一個題目:禪是什麼,或者說什麼是禪。這是個老題目,有很多人講過。 怎麼...

淨慧長老的生平事蹟

淨慧長老,俗姓黃,1933年古曆8月27日出生於湖北新洲,圓寂於2013年4月...

最管用的觀念就是輪迴和因果

現在如果到中國,你作一個問卷調查,相信有輪迴的、有三世因果的,估計比例不是太高...

念佛宜早不宜遲

青少年是早上8、9點鐘的太陽。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華,但是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淨土行...

居士的正淫範圍及其意義

男者俱通自他。非支分者,謂除產門所有餘分,馬鳴阿闍黎云:云何名非支?口便道嬰童,腿逼及手動。大依怙云:言非...

生死關頭苦無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無伴過患,就是在生死關頭無依無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了知如是過,願取三福燈光明...

放生是我們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們都在尋找保護自己的方法,尤其在這樣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時時都有可能遭受...

長遠心行善必獲善報

為什麼有些人做善事後很快就產生感應,甚至發生奇跡,而有些人卻毫無作用,根本沒有...

佛像不是偶像

佛像,即佛陀造像,為住持三寶之一,象徵佛寶。關於佛像起源,據《增一阿含經》記載...

佛陀的出家是為了什麼

佛陀出家前是一位王子,在宮廷享受著錦衣玉食、不知人間疾苦的生活。但在一次出門游...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有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這麼簡單的事,難道可以使...

如何是佛,捨我其誰

生命蘊涵無價之寶,我們卻在流浪乞討中度日,何其悲哀?所以,一些高起點的修行方法...

供的是他人,養的是自己

供養,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寺院每天過堂之前,都要誦供養偈,以三德六味供養三世一...

弘法佈教可從六方面構建

對於在家信眾的教育,首先應建立相關教育制度。關於此,可參照大眾化的修行體系及佛...

佛法的體驗應該從何處得入

佛法的體驗應該從何處得入呢?這是每個學佛者都關心的問題。 世間的人,總是帶著有所得的心生活著。他們不停地追...

心非永恆、非斷滅

19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率先提出意識流之說,認為思維活動如流水般連綿不斷。這一學說不僅成為西方心理學...

我們對因果究竟信到什麼程度

學佛的人,大約都以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捫心自問:我們對因果究竟信到什麼程度?...

出家是對家的超越,對私慾佔有的勘破

在家人總是對家充滿著執著,可以說,家就是執著的堡壘。正是由於對家的執著,遠離家鄉的人總是有份難以擺脫的牽掛...

處世間,如虛空

出家人的生活,一方面是通過戒律來規範自身行為;一方面是保持少欲知足的生活狀態。出家生活是簡單的,生活環境簡...

解脫道的行者應依四念處而住

作為解脫道的行者,要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應如何令念頭安住呢?佛陀臨涅槃時告誡弟子們說:應依四念處而住。 ...

定業可免還是不可免

問: 師父,我見佛經上有說定業不可免,為何又要說滅定業真言?三世因果有因必有果,為何《十輪經》、《無量壽決...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種懺悔力量大

問: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懺悔業障嗎?不是至心念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麼?念佛再加上拜八十八佛,不是顯得有些...

離開塵欲,求生極樂

修行就是要離開塵欲,要發菩提心。覺明妙行菩薩進一步開示說:汝等慮身纏世網,念頭...

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有我們一朵蓮花嗎

問: 我聽說念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一朵蓮花,但不念阿彌陀佛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就凋謝了,是這樣嗎?...

對病者開示

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五比丘,說四聖諦法,即苦集滅道。這四個真實之道理,以世間法來說,我們煩惱...

一切諸相都從心所造,都是虛幻的

「一念」之道,就是佛經裡所說的:「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這個事實,說明宇宙萬法都從心而生,並且隨時隨...

空留遺憾又何用

光陰似箭,城市人生活忙碌,時間好像永遠不夠用,匆匆又一個寒暑,匆匆又一個春秋,週而復始,能否叫時間停下來,...

衍慈法師佛學問答

問:若知自己業障重,應如何是好 ? 答:若知自己業障重,主要是以懺悔和發願來消除。懺悔是將自己以前身、口、...

禪定之前的四種狀態

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在坐禪的過程中,依據心態的不同分幾個步驟,就是入禪定之前的四種狀態、四個步驟: 第一個叫...

我看出家前後那些人生無常

出家後,有親人看望我,說,你瘦了,天啊,你怎麼瘦成這樣。 出家人,心寬體胖的有很多,那是一種境界。像我這樣...

透過聲音使心靈穩定下來

觀世音菩薩由於修習《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證入諸佛智慧、妙覺本體。我們又該如何修習、契入這個法門呢? 耳...

藥師法門的八大方便

第一個是聞名脫離三惡趣苦。能夠聞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如法修行,能夠永不歷三惡...

能令世與出世間圓滿的藥師法門

清朝時候,順治皇帝的國師玉琳國師,他就很讚歎藥師法門。他作了一個《藥師經》題語...

佛門秘傳除病健身法

佛門僧侶,素有苦行僧之稱,他們生活雖清苦,但長壽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清心...

淨宗法門:一個特別的法門

佛法的方便之道,主要指淨土法門。此處所說的方便,是從加強保障的意義而言。因為三...

無益的苦行與少欲知足

印度早期的沙門多以乞食為生並崇尚苦行。他們認為慾望是令人不得解脫的根源,惟有以...

訓練心的定力

所謂定,簡而言之,就是使一種心行形成穩定的力量。即使面對各種動盪的境界時,仍保...

三寶在你心中有多少份量

經過多年修學,我越來越真切地體會到皈依的重要性。遺憾的是,以往大家都重視得不夠...

我們有什麼心念,就會產生什麼力量

深信業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內容,其中包括見和行兩方面。見就是緣起因果,行就是...

「錢」字的含義

中國人寫這個錢(錢)字,繁體字,一個金,那邊是兩個戈,戈就是兩把刀,為了黃金,...

受持八關齋戒時間短,但功德利益非常大

受八分齋戒,你可以不受五戒,但是應該還是要先受三皈依。 或者能夠受八關齋戒,受...

從十個方面說明過午不食的利益

第一個方面,人體新陳代謝是凌晨四點鐘開始就加速,一直到下午四點鐘是最高峰,以後...

肝炎病的食療法

中國人有幾億人有肝炎。肝炎有七種類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己型、庚型七...

失眠的食療法

失眠的人,睡不著覺是個好麻煩的事情。失眠往往是有幾種因素:一種因素是因為心火很...

夢參老和尚談親近的四位高僧

我走的地點多,有的人曾經跟我說:能像弘一法師、慈舟法師、虛雲老和尚、倓虛老法師...

為什麼現在眾生的怪病越來越多

確實有很多人吃常素是很困難的,他已經吃慣肉,很多人不吃肉就不能吃飯,再加上受世...

惑業未盡的高僧也難出輪迴

歷代開悟而沒有了生死的,他就必然要輪轉。有可靠的資料來證明,一些大禪師,他們最...

念佛不妨礙我們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滲透到我們的行、住、坐、臥裡面,你走路不用腦筋的時候,你一步一句佛...

不願面對的真相--一位白領居士的思考

剛出完差回來,好累,身體也累,心也累 為什麼我會這麼累?一是為了將來從老闆娘身...

佛書、善書與邪書的概念與辨別

佛、法、僧三寶,是我們皈依的對境。三寶可以幫助達成我們成佛的目標。若從因與緣的...

戒是一切善法之階梯

佛涅槃前,阿難尊者問佛:佛滅度後,以誰為師?佛告阿難: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住。《佛遺教經》記載世...

改變風水其實就是要改變心

很多人都感覺風水神秘莫測,但是我所理解的風水其實很簡單。我沒有學過風水,但是當我領悟了一點佛法的時候,我好...

癌症病患念觀音得救

在台灣有一個佛教堂,它的理事長叫曹剛,信佛很虔誠。他的太太生了癌病,聽說這個病是不能好的,就各處去請人醫治...

臨終惡習突現 助念勞而無功

下面要講一件真實的事情,來和大家互相勉勵,我們內心如果有生氣、怨恨的一口氣就要趁早放下,因為現在不放,到臨...

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五個好處

念佛,乃種植善根福德因緣,其功德不可思議。今天能來念佛,這本身就說明了在座的諸位己具有善根福德因緣。希望諸...

佛法中所說的業力

業力,是直接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在有情生命延續中,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法中所說的業力,簡單地說,有善業...

火災、水災、地震、海嘯的因果

這一次的災難,我們就不禁要問,地震到底是什麼因果?海嘯是什麼因果?為什麼會死這麼多人?這裡面難道沒有一個是...

修藥師法門為什麼能讓戒律清淨

我們要明白兩個問題,這樣子對第五大願就更容易理解。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修藥師法門能夠容易持戒圓滿?第二個問題...

存心與擇法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謂存心好壞的存心。明顯的說,就是各人的精神重心力,注意...

你想什麼,就和什麼感應

禪宗有一個公案,我們把這公案跟這個比較一下: 有一個老和尚,他在房間參禪,老和...

憫人之孤,放開心量行善積德

憫人之孤,就是憐憫他人之孤,這些行善積德都是雪裡送炭。這個感到悲痛的就是天下有...

佛教的戒律在當今時代

何謂戒律?戒是有所不為,用來防非止惡:律是有所當為,是我們行為之法則。今期要討論的是二千多年前,佛教從印度...

人體生病的四個原因

藥師法門裡面說:疾病的症狀是非常複雜的,千變萬化的,但是招致疾病的因素並不複雜...

惑障、業障和報障

障礙,我們修行的障礙,一般說是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是惑障、業障和報障。 惑障,...

報父母養育恩德,是一切眾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們中國固有文化中,是極為重視的一種德行,所謂:百行孝為先。 但現今社會...

觀心無常,不再迷茫彷徨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複雜的,我們的心在哪裡,有幾斤重,沒有人能夠知道。有...

業障深重有資格往生嗎

平時我們常常有一種自卑感,覺得:我自己造作、舉心動念都很染濁,身口意三業也免不...

念念不離阿彌陀佛

一個參禪開悟的人,他是要選擇求生淨土的,這是一個反證:如果他自稱開悟,但並沒有...

阿彌陀佛臨終接引的佛力加持

佛能度一切眾生,但是他不能度無緣之人。我們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無緣?就是他...

怎樣對待歷劫的冤親債主

有冤親債主乃至無量的冤親債主,這都是正常的。那麼我們怎麼對待這些歷劫的冤親債主...

食用含有動物的保健品是否如法

問: 當今社會食用保健品、保健酒的人數很多,其中有一些是用動物的身體製成,如螞蟻膠囊、海參膠囊、魚油甲殼肽...

提升道德水平,離不開因果

弘揚佛法,提升我們民族的素質,提升我們中國人的道德水平,就在佛教裡面。沒有佛法...

如何處理生死問題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就會面臨佛在大小乘經典所說的,一代時教,八萬四千法門。...

十種容易患癌的人群

第一個是十類容易患癌的人群,如果有的話趕快改正過來。 第一個就是經常熬夜者。 ...

往生淨土的願,絕非世俗濁欲

佛教說這個慾望,比如具體談到五欲財、色、名、食、睡,它是我們輪迴的根源。對凡夫...

二十四節氣食療方

《立春養生法》 膽氣足則百病無,多敲膽經最舒服。名春實寒多暖足,藥湯泡腳最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