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93頁)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諸位菩薩慈悲,諸位道友慈悲。凡是發心的到了這個法會,大家都是菩薩,發菩提心,行...

夢參老法師文殊菩薩聖誕開示

諸位道友,今天是文殊師利菩薩的聖誕日,我們紀念聖誕日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如何得清淨心

問: 如何得清淨心? 夢參老和尚答: 這個問我清淨心。咱們就舉這個念佛例子吧!當你念佛的時候,當你正念阿彌...

如何對境不起分別心

問: 如何對境? 夢參老和尚答: 這位道友問我:如何對境?不起分別心,這個可難了,達到如如不動,成佛了。我...

不精進,業障很重該怎麼辦

問: 弟子不精進,業障很重。 夢參老和尚答: 你自己不精進,想求入佛門,進不去的。我能給你精進嗎?我讓你一...

明心見性的方法

問: 明心見性的方法。 夢參老和尚答: 明心見性方法都是什麼?這些天有很多道友都在聽楞嚴經。楞嚴經是佛在說...

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你要修行的地方

佛所教導的一切教義,還有一切經論,跟你生活分開了就沒意義了,無論多深的法,多淺...

不要把回憶拉到現在來

我們總愛想過去的事,過去都已經沒有了,還要回憶把它拉回來,特別是我們這些年紀大的人,總把三、四十歲,精強力...

不去實行,你就不能證得

在學佛之後。很多道友總感覺自己所學的不夠。了解的不夠透徹。經典看的不夠豐富。以...

出離心跟菩提心生起的標準

問: 出離心跟菩提心它生起的標準? 達照法師答: 出離心有狹義和廣義的。狹義的出離心就是我要了生死。這人在...

有什麼樣的心,就會導致相應的結果

我們每天活在哪裡?其實,並不在我們所以為的現實中,而是在這個無形無相而又變幻莫...

虛雲老和尚的淨土思想

虛雲和尚(1840-1959)是近代禪宗泰斗、佛教領袖。當年出家之後,幾乎與家...

寺院過堂儀軌及意義

在齋堂裡,不可在中堂走動,保持安靜,關閉手機,端身正坐,翻開碗。(圖五、圖六)...

一位女居士寫給女兒的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願望。在如今以分數衡量一切的時代,更要用德行去成就孩子。給孩子留座金山銀...

印光大師與諦閑大師的蓮友緣

近代高僧印光大師(1861~1940)和諦閑大師(1858~1932),一位是...

淨宗祖師蕅益大師的故事

蕅益大師本姓鐘,字素華,晚年才自號蕅益老人。他的祖籍是吳縣(今江蘇蘇州市),父...

何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的意...

珍惜暇滿人身

一、暇滿的體性 暇是閑暇。脫離了八種無暇,就是所謂的有暇。八無暇包括地獄、餓鬼...

念死無常

大家知道,一切有為法都是生滅無常的自性。經上說:嗚呼!一切有為無常,生而壞滅之...

如何依止善知識

一、善知識的名義 善知識是佛教的專有名詞,一般是講知識。知識在今天的社會學裡面...

倓虛大師的淨土法緣

倓虛大師原籍河北省寧河縣,生於清光緒元年(1875年),民國六年(1917年)...

太虛大師談夢的意義

夢的意義 佛學上說夢是什麼東西?佛學謂一切眾生有八種識:一、眼識,二、耳識,三...

見賢思齊,征服自我

一、見賢思齊 我們學佛人不搞偶像崇拜,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但是我們每天都在拜...

什麼是販賣佛法

問: 請問什麼是屬於販賣佛法,弟子做有關的工藝品,不會做佛像的。佛弟子應該怎樣做生意才合適,應該怎樣積累福...

學佛正確的八種發心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

懺悔業障,發菩提心

【云何懺悔業障。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吉羅小罪,尚獲此報,何...

持名念佛功德殊勝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分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

念佛超度先亡,俱生西方

念佛法門,如如意寶珠,能隨人意,雨一切寶。但能懇切至誠念佛,自然消除罪業,增長...

讓這四種觀念常存你心

佛經有指示我們應該怎麼修,叫做四念處,四念處,四念處就是說你的心二十四個小時,...

夢參老和尚《了生死》

祝各位道友吉祥!今天要跟大家講講什麼呢?了生死。 我們佛弟子所達到的目的,大家...

內心牢獄的煎熬

有的人犯法坐牢,獄中的鐵窗關閉了他們的行動自由;有的人雖自由地在社會各個階層中...

緣分,離不開珍惜二字

所謂緣分,就是遇見了該遇見的人;所謂福分,就是能和有緣人共享人生的悲歡。 緣分...

學佛人不應偏重求知,而忽略力行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這也是眾生根機陋劣的原故,才力簿弱,知...

把憍慢轉成謙恭卑下

有些人當他得勢或是陞官、發財的時候,他六親不認了,他不了解,這些是不常的,反而...

當今學佛者應如何善用其心

降伏其心 有些人看來不貪,其實是他貪不到,所以就表現不貪。有台灣道友說念了十五...

果中有因,因中又有果,因果循環不停

有的人老了才得死,有的不老就死了,現在二十幾歲死的人多了,沒經過老。有時候他八...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發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發菩提心。什麼叫發菩提心呢?就是發利益眾生的心。你受了三皈了...

善惡因果,錯綜複雜

一次上山,有道友問師父:為什麼這個世間常看到好人不得好報? 師父說:因果錯綜復...

出家後的四種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種分別,一種是出世俗的家,我們現在的辭親割愛,落髮入了空門,這就是...

難當的和尚 難得的清淨信

我們不要把這修行信心看的很簡單了,非常的重要,不可能的。十信滿心,發菩提心的時...

功到自然就成

不說一般的人,就說菩薩的願力,我講個故事。印度的無著菩薩,他發明瞭法相唯識學,...

多念無常迅速,度生死苦海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我經常念這句話。希望大家也能多念無常迅速,多念...

夢參老和尚對現今各種社會問題的開示

夢參老和尚月前來港弘法,先後應邀到幾個道場作精彩的開示。期間,我們有緣訪問老和...

夢參老和尚說「夢」

緣起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講講,講講我的歷史,說什麼呢?說「夢」啊!「夢」。「...

到紫雲山訪夢參老和尚

今年二月,無意間讀到一則夢參老和尚到台灣弘法的消息,推算老和尚今年應是高齡九十...

夢參老和尚開示不淨觀修法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之後,就要發菩提心,使你的心清淨。發菩提心,發清淨心,完...

印光大師論藥師法門

佛與眾生心體是一,而心之相用則天淵懸殊,由相用懸殊故,其所受用者,亦復天淵懸殊...

華嚴經的十種佛

《華嚴經》都講十,以十種佛來攝持。什麼叫十種佛?我們經常說「佛陀耶」,我們翻華...

人為什麼不能將愛放大一點

曾經有一則新聞,嘉義有一位喜好釣魚的父親,有一天帶四歲兒子一同去釣魚。那位父親...

道信大師的念佛觀

在中國佛教史上,禪宗與淨土宗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在一千多年來,禪淨兩家時而...

淨慧長老問禪寮答問系列

修禪的上根利智 問:修禪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擔心自己不是那樣的根器。什麼是修禪的上根利器呢? 答:修禪要上...

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與慈悲 我們今天所在的這個地方,是明清以來一座皇家寺院,取...

禪在當下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叫禪在當下。要講這個題目,首先我想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何...

做人做事的八字方針

做人的八字方針:信心、因果、良心、道德 今天講的題目是《做人與做事》。首先說怎...

淨慧老和尚新加坡雙林寺禪七法會開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師父慈悲、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這次新加...

傳授八關齋戒開示

歸依三寶是信佛的開始,信佛的入門; 五戒十善,才是實踐學佛之道的真正開始; 八...

佛法的大意

一、學習佛法以增進道德 增進道德是佛教的戒學。戒就是止惡行善,它包括兩個方面:...

人生修養的四大選擇

佛法住世二千五百年就說了四件事:你要信仰佛法僧三寶,你要勤修戒定慧三學,你要息...

八念法門

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是八念法門。 我過去也給大家講過六念,六念就是:念佛、念法、...

修習禪定的一些方法

禪宗分五家:臨濟、曹洞、雲門、法眼、溈仰。臨濟宗是禪宗的一個非常主要的宗派,人稱臨濟子孫遍天下。臨濟祖庭就...

在家佛教徒必讀經典

人們往往用浩如煙海或汗牛充棟等詞彙來形容佛經數量之多。對於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來...

入禪之門第六講:生活禪

今天是最後一講。我說過多次,禪是修的、證的、參的,不是講的。雖然禪不立文字,語...

入禪之門第五講:無門關

今天給大家講的題目叫無門關。我想進入這個關、禪的關,連門都沒有,那麼說的一切都...

入禪之門第四講:六祖禪法

今天講的題目是六祖慧能之禪法。各位都知道,六祖大師是我國禪宗的實際創立者。在中...

入禪之門第三講:四祖禪法

今天的題目是道信大師之禪法。大家知道,道信是中國禪宗的第四祖,他生活的時代大約...

入禪之門第二講:達摩禪法

如果說禪真正有門可入,那個門也僅僅是個方便,禪本來就是一個銅牆鐵壁,無門可入。...

入禪之門第一講:什麼是禪

今天講第一個題目:禪是什麼,或者說什麼是禪。這是個老題目,有很多人講過。 怎麼...

淨慧長老的生平事蹟

淨慧長老,俗姓黃,1933年古曆8月27日出生於湖北新洲,圓寂於2013年4月...

最管用的觀念就是輪迴和因果

現在如果到中國,你作一個問卷調查,相信有輪迴的、有三世因果的,估計比例不是太高...

念佛宜早不宜遲

青少年是早上8、9點鐘的太陽。人生最美的是少年年華,但是對於我們絕大多數淨土行...

居士的正淫範圍及其意義

男者俱通自他。非支分者,謂除產門所有餘分,馬鳴阿闍黎云:云何名非支?口便道嬰童,腿逼及手動。大依怙云:言非...

生死關頭苦無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無伴過患,就是在生死關頭無依無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了知如是過,願取三福燈光明...

放生是我們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們都在尋找保護自己的方法,尤其在這樣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時時都有可能遭受...

長遠心行善必獲善報

為什麼有些人做善事後很快就產生感應,甚至發生奇跡,而有些人卻毫無作用,根本沒有...

佛像不是偶像

佛像,即佛陀造像,為住持三寶之一,象徵佛寶。關於佛像起源,據《增一阿含經》記載...

佛陀的出家是為了什麼

佛陀出家前是一位王子,在宮廷享受著錦衣玉食、不知人間疾苦的生活。但在一次出門游...

放下屠刀能否立地成佛

有句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很多人感到不解,放下屠刀這麼簡單的事,難道可以使...

如何是佛,捨我其誰

生命蘊涵無價之寶,我們卻在流浪乞討中度日,何其悲哀?所以,一些高起點的修行方法...

供的是他人,養的是自己

供養,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寺院每天過堂之前,都要誦供養偈,以三德六味供養三世一...

弘法佈教可從六方面構建

對於在家信眾的教育,首先應建立相關教育制度。關於此,可參照大眾化的修行體系及佛...

佛法的體驗應該從何處得入

佛法的體驗應該從何處得入呢?這是每個學佛者都關心的問題。 世間的人,總是帶著有所得的心生活著。他們不停地追...

心非永恆、非斷滅

19世紀末,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率先提出意識流之說,認為思維活動如流水般連綿不斷。這一學說不僅成為西方心理學...

我們對因果究竟信到什麼程度

學佛的人,大約都以為自己是相信因果的。但捫心自問:我們對因果究竟信到什麼程度?...

出家是對家的超越,對私慾佔有的勘破

在家人總是對家充滿著執著,可以說,家就是執著的堡壘。正是由於對家的執著,遠離家鄉的人總是有份難以擺脫的牽掛...

處世間,如虛空

出家人的生活,一方面是通過戒律來規範自身行為;一方面是保持少欲知足的生活狀態。出家生活是簡單的,生活環境簡...

解脫道的行者應依四念處而住

作為解脫道的行者,要想出離三界,了脫生死,應如何令念頭安住呢?佛陀臨涅槃時告誡弟子們說:應依四念處而住。 ...

定業可免還是不可免

問: 師父,我見佛經上有說定業不可免,為何又要說滅定業真言?三世因果有因必有果,為何《十輪經》、《無量壽決...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種懺悔力量大

問: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懺悔業障嗎?不是至心念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麼?念佛再加上拜八十八佛,不是顯得有些...

離開塵欲,求生極樂

修行就是要離開塵欲,要發菩提心。覺明妙行菩薩進一步開示說:汝等慮身纏世網,念頭...

念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就有我們一朵蓮花嗎

問: 我聽說念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就有一朵蓮花,但不念阿彌陀佛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就凋謝了,是這樣嗎?...

對病者開示

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五比丘,說四聖諦法,即苦集滅道。這四個真實之道理,以世間法來說,我們煩惱...

一切諸相都從心所造,都是虛幻的

「一念」之道,就是佛經裡所說的:「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這個事實,說明宇宙萬法都從心而生,並且隨時隨...

空留遺憾又何用

光陰似箭,城市人生活忙碌,時間好像永遠不夠用,匆匆又一個寒暑,匆匆又一個春秋,週而復始,能否叫時間停下來,...

衍慈法師佛學問答

問:若知自己業障重,應如何是好 ? 答:若知自己業障重,主要是以懺悔和發願來消除。懺悔是將自己以前身、口、...

禪定之前的四種狀態

修欲界定先要坐禪,在坐禪的過程中,依據心態的不同分幾個步驟,就是入禪定之前的四種狀態、四個步驟: 第一個叫...

我看出家前後那些人生無常

出家後,有親人看望我,說,你瘦了,天啊,你怎麼瘦成這樣。 出家人,心寬體胖的有很多,那是一種境界。像我這樣...

透過聲音使心靈穩定下來

觀世音菩薩由於修習《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證入諸佛智慧、妙覺本體。我們又該如何修習、契入這個法門呢? 耳...

藥師法門的八大方便

第一個是聞名脫離三惡趣苦。能夠聞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如法修行,能夠永不歷三惡...

能令世與出世間圓滿的藥師法門

清朝時候,順治皇帝的國師玉琳國師,他就很讚歎藥師法門。他作了一個《藥師經》題語...

佛門秘傳除病健身法

佛門僧侶,素有苦行僧之稱,他們生活雖清苦,但長壽者比比皆是。究其原因,除了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