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86頁)

落實在動真格的行為中,命運就能改變

《了凡四訓》,我想學佛的人大概都比較明白。這裡我們簡單的看看它給我們的啟示,就...

諸事不順,是有冤親債主障礙嗎

問: 有時候我們修行不得力,有障礙,諸事不順,是因為我們生生世世的冤親債主和我們的祖先來找麻煩,有的人就主...

弘法利生需要剿滅個人的私慾

摧滅嫉心,不忌勝故。專樂求法,心無厭足。常欲廣說,志無疲倦。擊法鼓,建法幢,曜...

學佛是為了什麼

人為什麼要學佛呀?因為人有老病死這三種法,不可愛、不光澤、不稱意、不可念的。沒...

【推薦】在家居士的婚姻觀

一提起佛教,映現在許多人腦海的,可能就是沒有家庭生活的出家人形象。實際上,出家...

【推薦】人人只知有強冤家,而不知有軟冤家

佛法不是送人情的,不同世間法,可以作人情送。古人云:寧肯己身墮地獄,不以佛法作...

家中佛堂的佛像應如何擺放

問: 弟子家中供奉的佛菩薩聖像比較多。有東林寺請來的阿彌陀佛像、一大一小兩張西方聖眾來迎圖、西方極樂世界依...

佛法所說的「空」應怎樣理解

問: 佛法所說的空,具體應該怎樣理解呢? 大安法師答: 一切諸法無論是心法,還是色法,它都是緣起的。用現在...

【推薦】淫慾毀人不倦

在《禪秘要經》裡面講,男人週身的脈絡都是從眼根布散的,流注在諸腸裡面。男人為什...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善人、惡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就好像香草和臭草...

以「空」為樂的生活

人生活著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樂,而快樂的來源有很多種,有人以感官的享受來娛樂自己...

以孝親之心禮誦,功德更大

【原文】: 令嚴臨終,神識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然無論已生未生,為人子者,...

【推薦】11種念佛的方法

一、念佛是中國佛教共同特色 大乘佛教,不論顯密,幾乎都在闡揚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

要如何化解情緒呢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無論他人對我們是何種態度,都...

不要老是生活在懷疑之中

我有一個信眾,他相信自己的命不好,非常迷信紫微斗數,每天出門前、回家後,一定會...

如何使人際關係不複雜

答案只有四個字,即「用情用理」。意思是說用慈悲、用智慧來處理我們的人際關係。 ...

在不生不滅處相見

雲岩曇晟生重病,道吾宗智問他:「離此殼漏子,向什麼處相見?」云岩答:「不生不滅...

為何念佛得悟的人寥寥無幾呢

或問參禪得悟者相望於冊,念佛得悟者何寥寥其未聞也?噫!蓋有之矣,子未之見也。且...

尊師重道方能獲法益

真信佛法之人,見一切僧,尚行禮敬,況於最初對所皈依之人乎。若親身皈依,須磕數十...

漫談日常修行

我們禪宗的根本法門的教外別傳,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視妄心為根本道障。但對於剛學...

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跟彌陀感應道交

禪觀是把心帶回家;那麼淨土的人,是從家裡面再重新出發,往淨土方向走去。一個是把...

【推薦】在憶佛念佛中破除障礙、增長福報

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你必須把你的生命完全投入到彌陀的本願海當中,那麼依止這樣的...

惟念自佛不算是淨土法門

起佛號,這就是禪淨雙修--自他俱念。這三種念佛有什麼特色呢? 其實惟念自佛不算...

修行人不能跟太放逸的人在一起

一般凡夫眾生的內心是昏昧闇鈍,他也不知道有什麼變化,但是這些諸天魔王跟鬼神,他...

心生還是病生時

凡病有無形、有形兩種。無形之病,貪、嗔、癡、愛,及一切煩惱等是;有形之病,外感...

【推薦】在富裕中親嘗貧困

爸爸有時候,會給我們一種處境,要我們自己去體會。自己體會出來的滋味,和別人說給...

戒為無上菩提本,修行應一門深入

佛教弟子,不消談得。就是佛教徒,但因為善根淺薄的原故,皈依佛法的人雖多如牛毛,...

八載寒窗讀楞嚴,超度冤親徑升天

宣統二年,(一九一0年)劉文化到北京去請經,住嘉興寺,共一個多月。文成和尚對他...

【推薦】在繁忙中就實現最大的自在

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在一種強大力量的推動下,在生活的軌道裡轉開了:上學、考...

【推薦】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問: 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大安法師答: 這個問題提得很大,如果我也講得很大,就空對空了。一...

失去自我立場與觀點這樣可取嗎

問: 我是一位忠實的佛教信仰者,自認為能想開、放下。看看:上敬下和,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念經能不能往生

問: 我於一九九七年念《大乘無量壽經》至二零零七年,又念過《地藏經》,《金剛經》念一年。現念《妙法蓮華經》...

【推薦】雖未能心中清淨,亦得往生

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詳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虛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較誦經之利益...

能治或不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藥

接手書,知夫人身嬰貴恙,已經月餘。用藥頗難,諸醫束手。當此時機,正好用萬病總持...

魔境與勝境之分別

接手書,知宿根甚深,現行頗純,故有種種勝境相現。然今人多半是要體面,憑空造樓閣...

【推薦】八風不動心,寧靜無煩惱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能夠看破世間虛妄不實的種種...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確內涵

問: 什麼叫自性?該如何把握自性一詞的正確的內涵?一個人如果把明意識、潛意識裡面所有的妄念,包括微細的妄念...

修慈悲觀對治瞋恨心

如來顏容,超世無倫。正覺大音,響流十方。 戒聞精進,三昧智慧,威德無侶,殊勝希...

我們要悟的是什麼

問: 經典裡經常講的開悟、頓悟的悟是動詞,悟的對像是什麼?我們要悟什麼? 大安法師答: 談悟,無論是漸悟還...

【推薦】真正能帶到來生的有多少

關於出離心,我們要知道到底離開什麼,很多人修出離心,工作也不做,啥事也不幹了,...

三界無安,思維生死的過患

我們應該對輪迴有所了解,不能一廂情願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以佛陀的智慧觀察,生死輪...

三世因果,有時候我們看不出來

「約佛法論,從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 這個是從佛法的角...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

斷除淫慾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

【推薦】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語的意思,只需至誠懇切 持咒以不知義理,但只至誠懇切持去。竭...

八關齋戒略說

第一、八關齋戒與三長齋月 我們有機會當七天的和尚,這在我們人生是一件新鮮的事情...

轉紛諍為正義.化戾氣為祥和

面對今日社會種種紛諍、不安、惶惑等亂象,我們要如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呢?...

修行人不可耽樂睡眠

若菩薩,懶惰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

你連這都不能做,還能做什麼

一封信也叫他退學,兩封信也叫他退學。 因為家祖父是中醫師,爸爸小時候都要幫忙炮...

再悲慘的境況,佛力都能加被

要信心百倍地念佛 每當我遇到困難的境界,內心感到沮喪的時候,一想起這件事,就會...

【推薦】持誦准提咒的功德利益

一、前言 佛說的法門,有的側重現法樂、有的側重後世樂。而准提咒則是以實現現法樂...

佛是大醫王,醫病亦能醫業

世間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即如令嚴之病,乃不知慎口腹,貪食水果涼物之所致者...

有三障能敗戒德使信心退沒

聽講不得徒事口耳,先應諦思,佛為何事說經,我為何事學經。若知佛所為何事,則不耽...

學佛是為了比別人好嗎

問: 學佛是為了各方面都比別人好嗎? 大安法師答: 首先學佛要有正確的知見,學佛的目的是了生脫死,往生西方...

在家淨土行人如何做到決定往生

問: 《彌陀經》一心不亂,《無量壽經》至心信樂,《觀經》具備三心,攝取不捨,善導大師金剛深信,請問皆是平時...

生活中不能隨便用阿彌陀佛的名號嗎

問: 日常生活中不能隨便用阿彌陀佛名號嗎? 大安法師答: 存一種恭敬的態度是我們學佛人應該有的正確的心態。...

【推薦】心有所住,才會對你產生干擾

【則我見性尚無有止,誰為搖動?】 幾乎所有古德在解釋這一段經文的時候,重點都扣...

對過去認命,對未來積極

美國有一個醫生一個心理醫生,他寫一個報告叫作《前世今生》很多人看過。 他其中講...

心隨境轉,心也跟著生滅

隨著我們佛法修學時間的增長,我們整個修學的功夫也應該要相對地提升。 我們剛開始...

略釋《四料簡》要義

佛教的大綱,不外乎五宗。這五宗是:律,教,禪,密,淨。律是佛法的根本,嚴持淨戒...

【推薦】大悲咒的世間和出世間功德

大悲咒的出世間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諸佛國 引三條理證: 1、【引經文1】:若...

【推薦】大虧變大福的因果故事

目前的社會,婚姻的變化是很普遍的,很多人都因為自己的先生或者太太喜歡上別人,甚...

【推薦】虛雲老和尚在雲居山的事蹟點滴

各位長老,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們: 本人想借著這次因緣,向香港佛教...

蓮池海會相與期,去去莫遲疑

一、反對下的學佛更有福報 曾經有學長告訴我,他學佛的歷程挫折太多,而且都沒有人...

如何讓父母現世安樂,臨終生淨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樂,死歸淨土。當率其家屬男女老幼...

蚊子咬就心煩,大痛時還怎麼念佛呢

有人會說:既然如此,那我等到臨終時再念佛就好了,何必平常時時要念呢?您想想看,...

【推薦】如何才叫念佛有功夫了呢

前面說到我們最好趁年輕健康的時候把功夫準備好。什麼叫做功夫呢?並不是飛天鑽地奇...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們的信心和願力,心清清淨淨地念,是要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如果明天我和...

【推薦】念佛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有的人念佛數目念很多,但是並沒有得到信心和歡喜,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把眼光注意...

一心念佛得佛助 不解佛力苦勞碌

我們由前世到今生必定欠了眾生很多的債務,債務包括了:我們殺生吃肉欠眾生很多的命...

為什麼念佛會沒有效呢

有人說念阿彌陀佛沒有效,他肚子痛的時候念佛也一樣痛,為什麼他念佛會沒有效呢?因...

只教用功法,莫炫己境界

川中每出異人,有劉某者,皈依寶一法師,寶一庵中有湖南二女居士。劉為偽撰自知錄石...

居士團體男女共住不合適

現有不少居士團體,大家聚在一起共同修行,以求依眾靠眾,彼此互相進步。但也有不少...

作惡一日有餘,行善千日不足

你要下輩子保持人身,你得修中品的十善業道,你得要持五戒,殺盜淫妄酒你不能犯,你...

【推薦】如果你有信心,往生淨土是極容易的

你只要有信心,肯登船到西岸去,沒有一個不能往生的。不是靠你的自力修行,完全是靠...

不生淨土,何土可生

我們常常說淨土法門圓頓,在教理方面,我們要深信一念信心即得往生。在事相上還得要...

為什麼功課沒做完就有怪事

問: 這是我第一次聽法。在冥冥中我也得到了佛法的利益,但是在功夫很殊勝時,中間間斷了功課之後,我夢中出現佛...

信屬般若慧,疑為諸罪根

眾生疑惑從何而來? 首先我們的疑惑是從二元對待的思維方式中產生的,但妙明本心是...

學佛修行人應有的心態

蕅益大師開示曰:學道一要真為生死,二要具足剛骨,三要開發見識。無真實為生死心,饒你有志氣力量,只作世間豪傑...

何謂專修?何謂雜修?

問: 在修學佛法過程中,有專修與雜修,何謂專修?何謂雜修? 衍慈法師答: 佛法無邊,菩提之道,無非是要令眾...

身如寶塔,眾寶莊嚴

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意思是說:我有了身體,就...

【推薦】修行就從生活中開始

佛法的智慧體現在生活中。會修行的人吃飯也是修行。很多人好的愛吃,不好的不吃。愛...

從有相三寶悟入自性三寶

有人問慧遠大師:佛法強調的是清淨心,為什麼要拜佛? 慧遠大師說,借事顯理。雖然...

生命可以透過努力,作很大的改變

「忍辱」跟「精進」,它們兩個也不是什麼功德,但是它們兩個對功德有保護跟增上的作...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我們判定一個人到底是不是一個大乘的菩薩,關鍵...

勸父母念佛書

爸媽: 願二老展信歡喜! 您二老已皈依多年,可謂是老資格的居上了。可你們真的皈...

【推薦】解脫的四要

前言 我們學習佛法,目的在解脫煩惱的束縛,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然而解脫之前必須...

勝鬘夫人的故事

勝鬘夫人,出自佛教經典《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此經與《維摩經》同樣,是...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是以艷女來奔、妖姬獻媚,君...

睡時念佛修行要訣

睡時念佛方法 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齊,或洗澡,或抽解,或至不潔之處,心中...

佛門女眾之楷模

佛門女眾之楷模(一):龍女成佛 菩薩敬仰 靈鷲山上 龍女現身 在《妙法蓮華經》...

【推薦】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

人性本善,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善良本性,但是在塵世中受到功利與是非的染著,而熏習...

印光大師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學習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門之一。近期我閱讀了印光大師的一些資料...

對義工的六點建議

現在真是個多元化的時代,社會上有許多可敬的義工,遍佈在社會各個角落,默默奉獻,...

一天24小時的使用法

每個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時,但是有的人不善於規劃、安排、利用時間,讓時間徒然空過...

處世之道八法

經常聽到長輩教導晚輩,要學習做人處世;每個人也都知道,人要會處世做人。怎麼做人...

星雲大師對慧的開示

什麼是真理?世間上的人,都喜歡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是自己有理,其實,真理...

只要改變觀念,前程就會跟著轉變

我們的身體經常在不斷地變化,其實我們的念頭也一樣,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川流不...

印光大師初出家的風波

印光法師來到南五台山出家不滿三個月,大哥就找來,一頓訓斥,要求他先回家辭別母親,才能考慮出家。走到半路,大...

印光大師永思集·大師遺教

自述(一九三九年) 廿八年冬,外國人某氏至靈岩,謁見大師,有所請問,互用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