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78頁)

【推薦】每一句佛號都產生一種不退轉的力量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 這個地方...

神通的本質和類別

持咒誦經,以之植福慧,消罪業,則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則所謂捨本逐末,不善用心...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與「帶業往生」矛盾嗎

問: 《楞嚴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又聽師父說要修到阿羅漢的果位,淫慾的念頭方可斷盡,如此看來我等凡夫...

達摩大師無心論

夫至理無言,要假言而顯理。大道無相,為接而見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談無心之論矣。...

明暘法師、圓瑛法師念觀音聖號救火記

1932年12月,天童寺里正在為修復廟院工作的兩位油漆工,住在天王殿東面的閣樓...

具足信願一定往生

往生淨土的三資糧就是信、願、行。 首先,這個願就含攝著信和行。在《阿彌陀經》中...

能如是者,壽已盡則決定往生西方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有一篇開示《與方聖胤居士書》, 能如是者,壽已盡,則...

要想達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視平常的小事情

大家學過《菩提道次第》,知道從修行上,根據各人發心的不同,也可以說根器不同,分...

世俗諦與真諦對生命問題的看法

我們講第一個問題:世俗諦與真諦對生命問題的看法。什麼叫世俗諦? 就是世間人一般...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們在家居士為了生活,還得有個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職業,維持家...

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 這個就很重要了!我們想要遠離三界,就必須把這個愛根...

【推薦】三界這一關跳出去,後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為什麼說要往生淨土呢? 前面我們只講到念佛能夠破除障礙、消業障,並沒有強調往生...

福德是安樂之本,智慧是解脫之門

佛法把生命的功德分兩種:一種是福德,它可以產生暫時的安樂;第二個是你的正確的思...

調伏妄想的方法

原文: 若夫妄念滿腔,憧憧往來,朋從爾思。由未真提正念故也。倘正念真切,則朋從...

不肯仗佛力了生死,怎能不反思

參禪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徹大悟,只要煩惱尚未斷盡,仍然無法...

今生得遇念佛法門是最大的幸運

眾生在學佛的過程當中,他面臨很多行法,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在面對這樣多的法門的情...

開店遇到敲詐該怎麼辦

問: 弟子是淘寶開小店的,時常遇到碰瓷的、敲詐的買家,要錢要物之類的。是心平氣和的拒絕這種敲詐行為呢,還是...

老是走神,靜不下心來怎麼辦

問: 阿彌陀佛,師父,我老是走神,靜不下心來怎麼辦? 恆傳法師答: 阿彌陀佛,走神的情況下一方面說明定力不...

用完的香盒有佛菩薩像,該怎麼處理

問: 阿彌陀佛,師父您好,我們買的香盒子上有佛菩薩像,用完香,香盒怎麼辦呢? 恆傳法師答: 阿彌陀佛,三寶...

心念一轉,極樂就在您眼前

各位都曉得《阿彌陀經》中有這麼一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就是說善根、...

不要攀緣,要遠離名利,老實念佛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擲戟渾若夢,魔佛空爭是與非。 蓮池大師 蓮...

厭離娑婆有兩個方法

從生命的差別因緣當中,我們的生命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娑婆世界;第二個是極樂世界...

痛苦是內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當我們想要從痛苦當中得到解脫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知道為什麼會有痛苦。從大乘佛法的...

用忍辱換來了和平

印光大師小時候,每年秋收過後,村裡都要演戲酬謝神祗。由於人小個矮,年少的他趁著...

那種被吃的痛苦,比吃自己的肉要難受千萬倍

一天,一位父親牽著小兒的手,前來皈依。大師微笑地看著孩子問:你喜歡吃肉嗎?孩子...

佛法真利益多被極庸愚人得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於在家人,更為要緊。以在家人,各有職業,不易參研宗教等法。...

地藏菩薩亦弘揚念佛法門

問: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師兄眼裡,好像對一句佛號念到底的修法都不大看好,都覺得現在念佛人是萬修一二去。如果哪個...

修行還是以念佛為穩當

大家只要看看《楞嚴經》中講的修禪定,色受想行識五陰魔,就知道修行的道路是險象環...

為什麼我們做事會覺得越做越苦

一位產婦生了孩子,但孩子剛生下來還在醫院的育嬰房時就不幸被偷了,剛好隔壁的鄰居...

星雲大師親述韋陀菩薩顯靈救人的奇跡

星雲大師說:我向來不喜歡講神通,但我相信神跡是有的。佛光山在海外的道場都有感人...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到極樂世界修行

問: 為什麼我們要選擇到極樂世界修行? 大安法師答: 我們這個世間修行,進道很難。然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念一句阿彌陀佛,就包含了無量無邊的意思

人類語言中最好的一句話便是大家都聽過的阿彌陀佛,有的人一聽到就很想笑,學電視回...

【推薦】這是佛祖給我們的考驗

末學以前在醫院,看了一位十七歲的男孩子,他是埔裡高工的學生,患了橫紋肌肉瘤,這...

面臨生死關頭,才能領會我們和那些魚兒一樣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會放著一小鍋,或是一小盆的活泥鰍、活鯉魚準備進...

陪病人念佛的經驗

以前我在醫院當醫生,發現很多的患者,不能夠接受傳統寺廟的念佛韻調,因為使他們想...

念佛人不能完全廢掉兼修眾善

印祖建議像我們這種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廢掉兼修眾善,譬如放生啦、佈施啦、為...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的妄想的根被你拔掉以後,你的罪業就開始改變了...

於煩惱中證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問: 淨土法門的修行強調斷惡修善,而有些法門強調可以通過飲苦食毒的方法,於煩惱中證入自性。這種說法是否有其...

念佛把惡業的種子給它激活了

當我們業障很重的時候,我們念這句名號,會感覺到懺悔慚愧心油然而生,就會消除我們...

受持讀誦《地藏經》的殊勝利益

地藏菩薩誓願宏深,悲心至切。曾無數次發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

慧律法師《佛教與人生》

【我(們)擁有什麼?】 今天,來到新加坡這個地方,看到這麼壯觀的場面,由此可以...

大孝中的大孝

佛世,大目犍連事母至孝。母死出家,精進行道,得六神通。見亡母生餓鬼中,持飯往餉...

念佛功德能消一切惡業

凡皈依佛法之人,無論男女,必須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殺護生...

一切時一切處,洪名聖號不離心口

既有真信切願,當修念佛正行;以信願為先導,念佛為正行;信願行三,乃念佛法門宗要...

雖屬惑業凡夫,亦可承佛慈力帶業往生

觀汝所說,足知汝雖看《文鈔》、《嘉言錄》,依舊絕不注意於禪淨之區別處。汝若於禪淨界限之說,信得及。何必行經...

修行必須常行精進

關於精進修行,外道都很強調這一點。有一個修仙道的,拜了一個老師。老師先給他一個...

生命是我們的思想變現出來的

在我們大乘佛法的生命觀,《華嚴經》講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這句話簡單的解釋...

算命到底准不准

元朝有一名道士,自稱神機妙算。有一天,三個士子結伴赴京趕考,便想算算命運,卜一...

終生享用不盡的東西在哪裡

佛教經常讓我們親近善知識,人家說三人行必有吾師。如果我們親近了善知識,得到善知...

妄想將導致人生的各種過患

人們生存在這個世間,因慾望驅使,就會引發與之相應的種種想法。當我們感到寒冷時,...

銷我億劫顛倒想

《首楞嚴王三昧》它所破的當然是煩惱。我們剛剛講過煩惱它是有根本的,什麼是根本呢...

印祖開示念佛方法

【知汝不知淨土宗旨,當依「一函遍復」所說,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念佛名號。...

佛號要念出一個味道來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說: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你說你怎麼能夠往...

念經、拜懺、做水陸,何以不及念佛

念經、拜懺、做水陸,何以不及念佛? 以念佛,人皆能念故。念經,則雖有百僧,念者...

為何修行人要過午不食

問: 修行的人過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為什麼? 成剛法師答: 過午不食,就是所說的持齋,齋就是和佛法相應...

不要再問我你的前世是什麼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發生的事,不要整天為了不確定的事而提心吊膽。給自己附加了如此多...

怎樣才能辦好一個素菜館

首先,要有正確的發心, 不要簡單把它當做一個提供菜品的地方,要發心讓更多的人因...

六祖悟道時的五句話道盡了一切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如何做到無慾無求

1、從世間法來說 要做到無慾 在世間法上,所謂的無慾,起碼要做到三點:第一點,...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諸病之源也

饑饉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嘗聞醫之治病也,必先探其病之源,然後施之以...

站在佛法的角度,要讓小孩能夠吃虧

現在一些做父母的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把子女作為自我的一種延伸,對子女很是溺愛。不...

【推薦】在生活中積累福報原來可以這麼簡單

依報隨著正報轉,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會吸引十隻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會吸...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問: 真信願持佛名號能否避免困苦? 印光大師答: 須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庶可永出生死苦海,常享清淨安樂矣...

有時平平淡淡也是一種福

要培養自己一個強有力的思想,來牽引自己的生命,很重要的。所以大家常念南無阿彌陀...

人生就是要有個好心情

人生的話就是要有個好心情。你有個好的心情,一切負面的東西就給你轉化成正能量了。...

學吃虧的好處實在太多了

懺公師父常常講一個觀念,他說:我們修行人有三個重點:解門、行門、性格。這當中他...

【推薦】以佛號來壓制妄想,那效果一定很差

我們這次的課程有三個憶念: 憶念真如、憶念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憶念淨土的莊嚴,...

把心靈的力量與彌陀的大悲願力結合

淨土宗的修學特色,它是一種本尊相應法門,一般的聖道門,所有的功德,都是靠自己去...

改一字即可避免「十後悔」

某天,有一位學僧前去請教雲居道膺禪師,他問道:弟子每做一件事之後,總是不勝懊悔...

人死以後真的就能一了百了嗎

問: 根據統計,目前不少國家都有自殺人數逐年攀升的隱憂,尤其在台灣更經常發生父母強帶兒女一同自殺的案件。請...

業力凡夫如何保證往生到西方

很多信眾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聽說西方極樂世界這麼莊嚴,也確實有信心,也想去。但...

修行之秘訣--一向專志

一向專志是有成就的菩薩之修行秘訣。大乘經典講阿鞞跋致不退轉菩薩,他有個特點就是...

末法時期還能發輪迴度眾生的願嗎

淨土祖師講願立則道業可成發願為先。那我們該發什麼樣的願? 有人學佛後發願:我要...

只要往生極樂,所有的願都能實現

天親菩薩在作《往生論》的時候,談到一切十方的眾生,包括菩薩,如果滿足往生西方淨...

淫念一生,諸念皆起

淫念一生,諸念皆起:邪緣未湊,生幻妄心;勾引無計,生機械心;少有阻礙,生嗔恨心...

真和尚不真,假和尚也難假

僧人,就是獨身,第一個是獨身;第二個是住在被縣、市、省三級宗教部門批准的合法的...

空是什麼意思?

空是什麼?就是緣起無自性。這個不太好懂,第一次聽到,這個很深緣起無自性。沒關係師父慢慢地給你解釋,你聽得懂...

濮存昕:飾演弘一法師影響我一生

問:演了很多好戲、好角色,讓你印象最深刻、或者說對你影響最大的是哪幾個? 濮存...

新加坡居士林林長李木源居士安詳捨報

在新加坡宗教界享有名望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長李木源,2015年8月29日凌晨3...

不願做老二,誰服你做老大呢

說起來,這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十分湊巧:在俗家兄弟三人中,我排行老二;出家以後,在...

自己所念的佛到底是不是佛

為什麼我們要特別強調,念佛所念的到底是不是佛,因為每個人念佛的動機不一樣,念佛...

超越血癌的博士

我有一位同學,現在是美國大學的教授,也是一位國際上頗為出名的食品科學家。當他讀...

整天奔波忙碌為了什麼

我們人都有這種習性:雖然知道死無定期,但因日日見不死,於是常見又會生起來。所以...

一念的差遲,變成失明的乞丐

簡單地說,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種。前面的五度就像一個人的雙腳,福德資...

臨命終時教以念佛,即見化佛接引往生

《華嚴經》的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一種大根器修行淨土的方法。有些人說:我的根器...

獲得真正的圓滿成功

成功是人生中常時縈懷,不經意就自然浮現的字眼與期盼。對多數人來說,成功指的是財...

人的貧富貴賤,到底是由誰來主宰

問: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的人天生聰明,家世顯赫,富貴到老;有的人則是終其一生努力奮鬥,到頭來還是潦倒以終?...

大迦葉尊者與妙賢女

佛經裡的種種公案,一個是教化我們,一個是啟發我們,都是我們修行人需要學習的樣子...

凡夫菩薩怎樣修六度呢

這個菩薩是已經發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見的菩薩,他準備要很正確地走在菩薩道上,當然...

人有福德,鬼神護佑

《印祖文鈔》提到過一個公案:有一位夢庵居士,談當地發生的一樁車禍。一個司機夜間...

轉修地藏法門,臨終是等地藏菩薩還是等阿彌陀佛

問: 如果佛弟子轉修地藏法門或其他法門,也迴向功德往生淨土發願往生,臨終的時候是等地藏王菩薩出現才跟著走,...

修念佛法門有兩種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中說,修念佛法門有兩種:一者專修;二者圓修。 專修是什麼...

凡夫的生命是怎麼來的

譬如說我們去思惟一件事情,萬法唯是一心,的確我們很難去了解,因為我們凡夫的思想...

住持三寶與理體三寶

住持三寶是基礎,理體三寶是目標。 住持三寶: 這是外相的三寶,有相狀的,能被我...

你必須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離

孔夫子,他有一天帶著他的弟子遊行在陳蔡之間,陳國跟蔡國之間一個叫作匡地的地方。...

農曆七月不是鬼節

一、盂蘭盆會的由來及其發展 盂蘭盆會,是漢語系佛教地區的佛教徒根據《盂蘭盆經》...

成佛從修菩提心開始

菩薩,乃成佛之因。我們想要成佛,必須從菩薩做起。或許有人會覺得,自己受了菩薩戒...

夢參老和尚自述

我從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歲時小學沒畢業,由於跟父親吵架,跑出來就沒回家...

【推薦】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那麼,點出「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之後,為什麼接下來卻先解釋「無相」、...

運用「自性清淨」破除障礙

你在大乘經典當中,只要看到「自性清淨、離垢清淨、得此道清淨、生此境清淨」,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