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73頁)
如何達到正念真如,在《楞嚴經》提出了兩個法門:第一個破除外境的執取,這個是比較...
人性的浮躁與懶惰往往使我們不能堅持和忍耐。 如唐代溈山靈佑禪師去江西百丈山參百...
猛獸、毒蛇、蝗蟲之類,均由人心兇惡,故致傷人。若向彼念佛,及教一切人各念佛,彼...
閣下既看《文鈔》,宜依之而行,則決定會得大利益。切勿因讀大乘經,或遇宗、教、密...
智者大師告訴我們,若想真正將罪業懺悔清淨,可以採用十種懺法: 一者明信因果。 ...
【復次普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歎。香華供養。...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以做什麼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
世人吃肉,認為理所當然,就任意殺生,積集惡業,世代相傳,成為風俗習慣,不明白有...
一、高聲念:聲音洪大,把全身之精力,都貫注在一句佛號上,對治昏沉懈怠,驅除相續...
我們來看看,要什麼因緣會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慧,這個地方我們哪些因緣要避...
是經附文,臨終方訣,最為切要。修淨業者,所宜詳覽。若兼誦經,獲益彌廣。了知苦、...
要如何修行?有幾個重要的觀點是我們應當要先認識的。一般來說,我們所謂的修行都是...
所言天冷身弱,衣絲綿者,必須非此不能生活方可,若借冷弱為名,以自圖華美輕快,則...
殺生戒:不殺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殺是用各種器具,斷絕有情生命。殺戒以殺人為重,...
每一個因緣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順境才修學。逆境有逆境的修法,順境有順境的修...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
如何善巧方便地去修?如何迅速地用最小的力氣去積累最大的福報?也是要有智慧,要知...
我們有時候宣傳佛法,也會盡己所能去跟周圍的人去講佛法。但是你有沒有考慮到一個立...
人生本是一場旅行,當你被業力無情的拋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你跌宕起伏的...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是六祖慧能大師《壇經》的主要宗旨。《六祖壇經》是...
俗話說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
不貪慾 經云:諸苦所因,貪慾為本,與無明共為起三界輪迴之根本煩惱。 貪慾者,大...
妄語 妄語者,不誠實的言語,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業。 口業有四種,妄語、兩舌、...
《地藏經》云:「若遇盜竊者,說貧窮苦楚報。」 世間上為甚麼有人富貴,有人貧窮呢...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業中,佛陀把殺業放在第一位,五戒中,殺戒亦放於第一位,顯...
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七天的時間,轉瞬之間就過去了。時間是遷流的,世事是無常...
如果我現在已經養成一種對來生有所期待,怎麼辦?那我們看下面一段,我們要思惟輪迴...
《史記》中記載,戚姬是漢高祖非常寵愛的一位妃子,他們的孩子如意,被封為趙王。 ...
我們修行,大家肯定都有感覺,一修行,感覺最重的就是心散亂,不是昏沉就是掉舉。這...
原來我在佛學院講淨土課的時候,比較年輕的學生說,哎呀!我們這麼年輕就讓我們念佛...
《臨終三大要》作於民國十九年,即一九三○年,這篇文稿完全是從印光大師的真實心裡...
現如今,清淨如法的實修道場,在國內已經是屈指可數。在我的心裡,這些道場是娑婆世...
人不可能離開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對生活保持積極態度的人,工作愈是做不完。...
在佛教裡,對於死亡的看法,認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圓形的,生死是循環的,所謂老...
【世尊。我觀未來。及現在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
【又於過去。恆河沙劫。有佛出世。號寶性如來。若有男子女人。聞是佛名。一彈指頃。...
光自七月廿五至申,今日回山,適由山轉來汝書,知汝父將欲去世。須知人生百歲,亦有...
手書備悉。喪中如此辦法,不但於亡人有益,實令闔家均種莫大善根。此後縱不能長素,...
阿彌陀佛的大悲願海平等普度,含攝一切眾生,大造之中不遺一物,上至等覺菩薩,下至...
什麼是痛苦之門呢?《楞嚴經》講主要就是我們攀緣的心。我們向外攀緣,所以我們打開...
對於我們這一期生命乃至未來的生命,唯一的意義就在於能否獲得快樂,這一點我們一定...
苦是由前生身語意三業作惡的因,今生所招來的果報。因果之道,絲亳不爽。《大寶積經...
印光大師言: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
大凡一個國家之政治法律,無微不至,那還有不逮之處?教育設備,有完全的課程,那還...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種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稱念佛與觀想念佛,或二者兼而行之。現...
在佛教裡經常說未弘佛法,先結人緣。只有把這人緣結好了,那弘法才會順利。這個結緣...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心中少欲知足、無貪無求,才能輕安自在;人生什麼都是幻化無常,...
我們在世間上,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碌,多少的辛苦;甚至為了事業...
有道友問:如何參念佛是誰? 這是話頭!你問念佛是誰?參啊!到底是誰?誰在念?嘴...
你看我們現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們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沒把握。我們一個人要往生,要假...問: 師父您好,我學佛以後,與家人的關係搞得很糟糕,我讓他們吃素,他們也不聽。我很痛苦,該怎麼辦呢? 大安...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向比丘們開示:過去,諸天曾與阿修羅戰,釋提...
今天我和大家探討的題目是:人生三很及出路。與大家分享的內容,實際上源自於平時在...
正知正見就是佛知佛見。邪知邪見的人,怎能辨別出來?有六種方法: (1)首先看此...
我們反思、反省,我們捫心自問,這麼多年來我們都在做了什麼?都在身外求法,都在滿...
唐朝代宗大歷年間,有一位隱士叫李源,原先是位貴族子弟,父親死於安祿山叛亂,他便...
福新年有很多好聽的話,其中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樂猴年快樂。看來快樂是所有人...我們來看這部經,題目叫《佛說八大人覺經》,東漢安世高翻譯,他是安息國人,安息國就是現在的伊朗高原。沙門是一...
痛苦在生活中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生有生苦,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痛,孩子苦;...
大悲咒的影響:漢傳佛教中,有一個知名度和普及率最高的咒語,就是大悲咒。她在漢地...
一位從事商品零售業的居士向清淨訴苦:近期業務不景氣,想擴大規模又缺少資金,貸款...
外出朝山,行走於東北鄉間小道上。一老農肩挑重擔,迎面而來。他好奇地問道:請問小...
有白晝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須要為黑夜的到來作準備;有夏天的暑熱就一定會有冬天...
救世最急者:末世眾生,根鈍障深,解脫禪定,甚難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門,橫截生死...
居士講演,只可專主淨土一法,不宜泛講。泛講,乃講經法師之事,居士何可開此一端。...
夫不體道本。沒溺生死。處胎卵濕化橫豎飛沈之類。於中失人身者。如大地之土。得人身...
許止淨(1876 1938),本名業笏,字子晉,號止淨,止淨也是他的法名。他是...
蕅益大師的《相宗八要》裡面提到:其實我們一念心性是離過絕非,因為它是離一切相。...
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化的。一般來說,我們有八萬四...
如果命中沒有,而挖空心思勉強得到的東西,實際上不是好事。 命中沒有,而勉強得到...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人斷氣之後,智慧高出斷氣前的九倍,等他斷氣後再進行助念比斷氣前更容易搞定。那臨終助念...
末法時期持戒的障緣極多,知見是最主要的問題,以下重點談一談現代人在戒律方面常常...
我們修行,要修什麼?最主要的是修對治自我的貪著。不要一天到晚我要這樣,我要那樣...
修行需要壓力,想一想,現在多少的父母親眷,對我們有恩的人,都在地獄、餓鬼、畜生...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慾...
人生世間,第一要親近良師善友。有良師善友,便可歸於正道。否則,燕朋相聚,便日淪...
世間福德,放生第一。眾生在世間最為寶貴的就是生命,我們從屠刀下搶救生命,正是踐...
接下來主要是講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家都應該記清楚它。我...
要獲得幸福人生,首先你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和素質。獲得幸福的素質,可以歸納為五個...
接手書,不勝慨嘆。汝何得瞎造謠言,謂燃燈古佛降生汝家,未週歲而殤乎?諸佛生死已...
昨接來書,不勝慨嘆。既知其病,又知其藥,不肯即服,又復問藥,豈非無事生事? 至...
復次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論頑修...
世間利益共分九項:第一、不受惡死: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不受十五種惡死也。 ...
1最先根本文: 求生淨土,信為最先。從始至終,信為根本。 2諦信不疑文: 念佛...
1.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淨土。 2.一切念佛法門之...
人與人的關係是建立在禮貌之上,但是今天社會上懂禮貌的人太少了,發自內心真正懂禮...
《阿彌陀經》裡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中國的宗教市場非常非常的廣大,很多的居士包括潛在的居士是渴望佛法,我們佛門的人才太少,所以,我是很希望有一...
阿逸多①!如是等類大威德者,能生廣大佛法異門。由於此法不聽聞故,有一億菩薩,退...
佛教信仰的主要內涵在於向佛陀學習,此即所謂學佛;亦即以佛陀為導師,學習佛陀的慈...
眾生有兩種緣起。佛陀在大乘經典中,把我們生命的緣起分成兩大塊:一個是清淨的緣起...
在祖師大德的判教當中,把我們整個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個是安樂道,...
構成一個盜戒,要有六種因緣。前面根據《瑜伽師地論》把這個犯戒的因緣分成三大類:...
這個口業我們解釋一下。在菩薩戒是很重視口業,諸位!你打開菩薩戒,殺盜淫妄四根本...
怎麼知道我已經如法地懺悔乾淨了?這有判斷方法,我們把它念一遍。 或覺心神恬曠,...
我常常這樣想,假定你如果不是證了他心通的人,你無論怎樣,說會看人,你只好看看他...
丁大定居士,紹興上虞人。寓杭州湖墅。家貧而寡,生二女已嫁,業女工以自活。 一九...
我先說一件趣事或許您可以從中去體會:以前我在醫學院讀書的時候,大二那年要修解剖...
正月初五拜財神,是中國傳統的漢族民俗。大家既然來拜財神,那財神爺給你了,你也要...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此發心求加持。 現在我們也知...

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

浮躁往往使我們不能堅持和忍耐

同念佛號,猛獸害蟲彼必遠去

切勿捨淨土而修其它法門

十種懺法能將罪業懺除清淨

現在世中及未來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

《心經》能破三種障礙

這七種情況下千萬別殺生

怎樣念佛才更有效果

哪八種過失會讓我們不能生起智慧

了知苦空無常理,生安養欣樂心

修行起來為何很困難不容易成就

服用動物製品,則是不知慚愧

殺生戒解說

三個方面檢驗是否已離開妄想

令眾生墮落惡道的十種惡習

如何用最小的力氣去積累最大的福報

為何越是親近的人越容易吵架

人生所有的相遇都不過是久別的重逢

禪宗裡的無念是怎樣一種境界

如何對待世間種種困難障礙

十善業道之除貪瞋癡三毒

十善業道之口業

十善業道之不偷盜

十善業道之不殺生

無常不是說著玩的,要正確去面對

對來生的輪迴有所期待,該怎麼辦

福和禍、怨和親都是無常的

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把厭離心徹底地提出來

《臨終三大要》述義

只顧著「佛學」,而不重視「學佛」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腳亂

你想留什麼在人間呢

供養瞻禮地藏菩薩,即得十種利益

以花來供佛,這功德有多大

臨終注意事項

專一念佛之章程

不要因為念佛太簡單,就認為它很低級

打開生死痛苦之門

自己離苦得樂,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面對痛苦的正確態度

【推薦】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

佛法化導,救人心之陷溺

稱誦佛號就是念佛嗎

一個「緣」字,意義甚深

知足的人是最快樂的

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才能隨遇而安

如何參「念佛是誰」

不與一切萬法為伴侶
學佛後怎麼處理與家人的關係

內心解縛之要

「人生三很」及出路

辨別知見正邪的6條標準

佛法的興衰取決於我們知見的正邪

神通抵不過業力

獲得快樂的三個要點
明海法師《八大人覺經》

該如何面對和消除人生中的種種苦難

【推薦】大悲咒和千手千眼的由來與功德利益

要確信一切都是完美的

物質需求與精神生活

我們怎麼去為死亡做準備

佛以大悲出此法門橫截生死

居士講演,只可專主淨土一法

心外有法,生死輪迴;心外無法,生死永棄

許止淨居士與印光大師的因緣

【推薦】外境都是你自己變現,自己去攀緣它的

【推薦】顛倒凡夫如何得到臨終的正念

挖空心思勉強得到,實際上不是好事
臨終助念的時機該怎麼把握

現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見

學以致用,慚愧懺悔

從內心發起真正救度眾生的心

人懷愛慾,不見道者

念佛當心存敬畏,立早晚課,讀經看論

放生正是踐行佛陀之大慈悲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關修法

什麼樣的素質才容易感受到幸福喜悅

佛菩薩度眾生決不說我是某佛

念佛好,還是念觀音好

臨終之時,阿彌陀佛搶先把我們帶走

《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念佛法語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念佛法語

發自內心的禮貌

到了極樂世界,你還有什麼捨不得
佛教的弘法人才太少了

不遇淨土法門,一億菩薩退轉

頑劣愚癡的眾生,也有圓成佛道的一天

輪迴真相與處理方法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們的業力

犯盜戒要有六種因緣

「自讚毀他」與「說四眾過」

【推薦】如何知道罪業已經懺悔乾淨

人心莫測,於我有何關係

印光大師在家往生弟子——丁大定居士

骨不嚇人,人自嚇;癌不驚人,人自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