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67頁)

凡夫到底能不能看見佛

問: 雖然我信佛多年,但是佛門的知識還是懂得很少,有些事情蒙蔽我們,有點不懂,所以我提的第一個疑問是:佛能...

通過六個因素來理解煩惱的起源

通過六個因素來理解煩惱的起源:一、業的習氣,二、外境,三、惡友的影響,四、依從...

過去無悔,現在無怨,將來無憂

來來迴迴總是與人說命運的問題,這是因為人人都很關心自己的命運,這是很好的事情。...

修道人應有幾點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幾點應注意: 一、忌: 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知道的或不知道,妄加判定。心...

微信朋友圈裡的善惡因果

在通訊和傳媒極其發達的今天,微信給大家帶來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我們在使用微信時,...

普賢菩薩十大行願略釋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菩薩自說過去的行願: 善男子!我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

在家弟子如何過上安樂的生活

過好生活、獲得「現法安樂」,首先須有四種具足: 第一「方便具足」, 謂努力掌握...

學佛之人當具擇法眼

學佛之人,當具擇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須知有自力、佛力之不同。禪、教、密等各...

末法眾生,根機淺薄,匪仗佛力,決難了脫

竊以末法眾生,根機淺薄,匪仗佛力,決難了脫。是以必須抱定信願念佛,求生淨土一門...

自利與利他的關係

1、然欲利他,先須自利 須知此四宏誓願,乃三世一切諸佛誓願之本。汝於日用舉心動...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問: 請師父開示,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慧廣法師答: 恕我直言,若您是修行人,您眼中...

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

現代人物質生活非常進步,但心靈依然空虛煩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心不定、心不知足...

凡夫性情不定,遇正則正遇邪則邪

不定性者,除正邪外所餘有情,遇聖入聖遇邪入邪,名不定性聚。 --《俱舍論》 不...

蓮池大師勸素文七不殺

世間人把殺生吃肉的行為,都看作是理所當然。於是放心恣意地殺生,普廣地聚積罪惡的...

生死無常,念佛之人自然得庇佑

前天中午,姐姐打來電話,我聽她的聲音有些異樣,以為她有了什麼煩事,想找我講講。...

念佛行人應當吃長素

《梵網經菩薩戒》云: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吃肉的人,斷...

「敦倫盡分」與「百不管」該如何融會貫通

問: 師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綱領中有敦倫盡分,閑邪存誠的要求,在清朝時又有百不管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養修煉成精的動物

問: 關於信佛,現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裡都有供仙位的,那你說信佛不讓供仙,為什麼有的寺院也有供仙位的呢?(注...

隨順你的業力而變現

從唯識的角度,妄想它是唯識所現跟唯識所住。首先我們看唯識所現: 這個唯識所現這...

聰明之人與智慧之人的區別

世間上很多人不能認識到自己。例如生是從哪裡來的,死後又去到哪裡,在世上幾十年有...

無知和愚癡的殺生者

殺生者總以為被殺者是無知的、可欺的。誠不知,是自己的無知和愚癡。無知在生命是相...

重病患者可以出家為僧嗎

一位微博上的網友問了我一個問題:重病患者可以出家為僧嗎? 我記得,2007年陳...

勿追想過法,勿欣願未來

當下能令心清涼、解脫是妙法,此妙法向自己求就有了,不用遠求。令人此時此地能夠遠...

三界的果報都是不安穩的

橋陳那比丘先講出一個譬喻說:世尊!這就好像是一個從事長遠旅行的客人,他經過長遠...

阿彌陀佛的無條件救度之心

往生就非常純粹的三個條件:只要你信、願、持名。而且這裡對你持名沒有提很高的要求...

賢書法師出家前寫給兒子的信

劉二子: 你好! 你媽媽帶來你的消息,說你讀書讀的很好,在山裡一邊讀書還能幫著...

有一個讓我們心碎的問題

有一個讓我們心碎的問題,就是,這一生,無論你過得得意還是落魄,最後,都要死去。...

遇到逆境你會用哪種思想去面對

這個思想,剛開始比較不堅固叫思想,當這個思想堅固了就叫知見。這就是我們修習大乘止觀,或者講修習唯識止觀,它...

培養臨終的第二念

淨土宗要培養臨終的正念是什麼意思?臨終第二念的正念,正念!第一念的正念不容易做到。諸位你相信你臨終的時候是...

【推薦】從朝至暮,一句佛號不令間斷

無論在家在庵,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

念了一輩子的佛,現在不念了

我這次到太原,見到一些六七十歲的老人家,念了一輩子的佛,現在不念了。說學了這麼多年佛,沒找到一個正法,現在...

如何自己在家浴佛

四月初八,為釋迦牟尼佛降誕之日,寺院多舉行浴佛法會。按照唐義淨三藏翻譯的《浴佛...

禪修中的五種念頭

《禪宗永嘉集》奢摩他頌第四中記載: 復次初修心人。入門之後。須識五念。一故起。...

「五福臨門」從何而來

古人視五福臨門為祥瑞。所謂五福,即長壽、富足、康寧、好德和善終。 一是長壽,福...

天天都在等福報,那你永遠是苦難者

為什麼說諸菩薩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諸菩薩眾是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覺悟者。他已經...

神通本從自性來

六種神通分開來講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神足通。神足通又名神...

當代佛教徒要具備這3種意識

憂患意識 在佛教的經典中告訴我們,這是一個末法時代。我所理解的末法是人們不相信...

佛陀降生利人天

當本師佛在兜率內院準備降臨人間時,兜率天宮的天人都哭泣不止,我們菩薩要離開啦。...

不能只欣求極樂,還要能厭離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養信願,所以它是三資糧。信願本來就是一種觀慧。願力是...

這只鵝能聽聞到佛法,是有大善根大福德的

這個世界的苦難很多,一般說是有八種,就是你遇不著佛法。這八種苦,每一種都包含很...

培養孩子的仁慈之心

教育兒童要愛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蟲,諸如螞蟻、蚊子、知了等等,都不能去踐踏、...

臨終助念要避免「瞎張羅」

臨終助念是件好事,好事要好辦,要按印祖撰述的《臨終三大要》及鑒定的《飭終津梁》...

臨欲終時,阿彌陀佛往此人所令其得見

【原文】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今當為汝演說西方安樂世界,今現有佛,號阿彌陀。若有...

修學淨土法門,解行都要一門深入

淨土法門的修學,起先絕對不能看太多太雜,解和行一定都要一門深入。 解和行怎麼深...

永惺法師圓寂:一生積極參與社會善業

5月7日訊 香港佛教聯合會榮譽會長永惺法師圓寂,享年91歲。永惺法師12歲入道...

印祖念佛經驗之談

印祖在《一函遍復》中提出了念佛的一個總的原則:不管是大聲念、小聲念、金剛念還是...

文殊菩薩是修何法門而成就的

文殊菩薩在眾生面前主要代表法,同時也以善知識的形象來啟發我們的菩提心,啟發我們...

佛法具足世出世間一切諸法

來書備悉。須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間一切諸法。從前理學家以棄倫理、明因果報應、生死...

《阿彌陀經》與《金剛經》是否矛盾

弟子業障深重,賦質愚蒙,幸聞淨土法門,而得皈依座下。惟有恪遵吾師老實念佛之訓,...

夜半念佛見一金甲神,恐是魔試便不敢念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測度。彼愚人唯知以醫藥治病,及禱神祈鬼求愈者,皆所謂擔麻棄...

見為善而得禍,便謂善不可為

世間愚人,不知因果。見為善而得禍,便謂善不可為。見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可戒。不...

念佛與念觀音菩薩的關係

觀世音菩薩代表阿彌陀佛慈悲的一面,尋聲救苦,拯救眾生。印祖常常勸勉大家持念觀世...

曾玩過碟仙,心仍有餘悸該如何對治

問: 弟子初中時和同學玩過碟仙,但一直有後怕,曾因此一度失眠,至今無法消除恐懼。現在接觸佛教已經五年,但沒...

燒出舍利就一定是往生極樂世界了嗎

問:請問師父,人往生後燒出舍利子,一定是去西方極樂世界了嗎? 大安法師答:能夠燒出舍利子,說明這人的修行還...

佛教徒為什麼不吃葷腥

問: 吃酒肉的危害是什麼? 成剛法師答: 剛才跟大家說了,因為我們發心學佛,皈依三寶,佛是我們的學處、皈命...

念佛時妄想很多該怎麼辦

問: 弟子在念佛的時候妄想很多怎麼辦? 明安法師答: 一般人初發心修行,誦經、持咒、念佛時妄想多,這也是一...

十不善業所招感的惡業果報

第一、以殺生業會感得壽量短促,多諸疾病。譬如人間有些出胎即死,有些幾歲得病夭折...

弘一法師的悲欣交集

弘一法師 (1880-1942年),俗姓李,名息,學名文濤,又名成蹊、廣侯,字...

對治娑婆世界的愛取,這是成敗的關鍵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點放在哪裡?是業力還是執著?(學員答:執著)對啦,所以諸...

我們現在最大的盲點在哪裡

我們現在最大的盲點在哪裡?身為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去注意結果,...

三種方式打開涅槃安樂之門

佛陀說有三種方式可以打開涅槃安樂之門: 第一種,就是我們剛開始透過佈施、持戒、...

生為一個人,先求認命再求開創

佛法對生命的觀察,是一種無量生命的觀念。我們在經典上看到佛陀對生命的描述,是說...

如何理解《金剛經》的「無」與《無量壽經》的「有」

問: 我修淨土宗念佛,但一日初聞《金剛經》後,雖然沒有懂,但心裡異常歡喜受用,有一種久別重逢的感覺。而且《...

五濁惡世,非念佛法門不能得度

我們要深信在這個五濁惡世,捨去念佛法門,絕對不可能得到救度,要有自知之明。 通...

同樣一個東西,每個人產生的想法不同

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念明瞭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想法、一個...

佛陀會做這7件你我都難做到的小事

華嚴經行願品末卷所列十種廣大行願中,第八曰常隨佛學。若依華嚴經文所載種種神通妙...

處處作主見如來

《楞嚴經》中,憍陳如尊者因悟客塵二字得證聖果。起心動念這一念心,一個是客,一個...

如何明辨善知識

善知識這三個字,聞名為知,見面為識。善是好的意思,惡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團內...

不殺生的意義何在

斷命曰殺,有情曰生,斷有情生命叫殺生。為何釋迦牟尼佛要為弟子們製定不殺生呢?其...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

作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須要奉行一個原則:誠敬主敬存誠。在這一點上,儒家聖賢和我...

【推薦】一念相應一念生,寶池蓮華已標名

淨土宗祖師大德常常開示一句話:一念相應一念生,念念相應念念生。 一個淨業行人當...

某某師是佛菩薩再來,此話該不該說

問: 常聽說某某師是佛菩薩再來,不知有何根據?此話該不該說? 大安法師答: 此話不該說。我們身處這個時代,...

痛苦是把雙刃劍

眾生的疾病都是來自於長久的、外在的和內在的不和諧。佛陀就說過:如果你長期心裡面...

發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個方面,修任何法門都好,首先是發心,然後是修行,第三就是迴向...

人生是果報跟造業交互的作用

唯識學解讀人生,把人生分成兩塊:一個是果報的受用,一個是業力的造作。也就是說,...

印光法師法語一百零八則

本篇從《印光法師文鈔》中,精選了大師的法語共一百零八則,這些法語句句真切、字字...

業障並不是障礙我們的關鍵

其實我們不能怪業力給我們痛苦,業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業力現出一個相狀,...

安樂死並不安樂

問: 世間很多人都認為安樂死沒有痛苦,只是在倫理上去討論該不該安樂死。安樂死在佛教看來,實際上也屬於殺人與...

投生到四天王天的因緣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捨諸妻妾恩愛。於邪淫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

降伏無明妄想是念佛快還是念咒快

問: 在修行上降伏無明妄想,是念佛來的快,還是念咒來的快? 成剛法師答: 在修行中沒有巧路,我們無明妄想降...

墮胎殺生,障礙往生

墮胎是用藥品或其他方法,以侵害胎兒生命為目的,而故意使之於自然生產之前脫離母體...

臨終接引願,預設的護佑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

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

最近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了這樣一則新聞:伊朗一個殺人犯被帶上絞刑台,行刑的繩...

人生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

唯識學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那麼我們...

依止無明煩惱來修學,都不能成就聖道

我們對於因緣所生法,在《楞嚴經》講到兩種根本:一個是生死的根本,一個是涅槃的根...

處處謙卑,駕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謙卦裡的一句話,印祖也常常引用這句話。卑就是謙卑;牧就是...

莫把極樂世界當作天方夜譚般的神話

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把極樂世界當作天方夜譚般的神話,或當作是寄託理想的烏托邦;...

既知死後無情義,早把生前恩愛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無意義,對你的增上一點都沒有幫助。就是說你受了無量劫...

你的佛號為什麼沒有力量

平時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無期;二、彌陀大願,必定救拔;三、無常迅速,把握當...

誦《金剛經》為人輕賤,先世罪業則為消滅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

以和為貴有什麼好處呢

「和」是一個極富正能量的字眼。有關「和」的詞彙非常多,也非常好,如:家和萬事興...

禪修不能被「纏」住

現在社會上一窩蜂地禪禪禪,我倒有個隱憂,擔心大家被纏住了。 我是在推廣禪修,可...

修行中我們常犯的四個錯誤

像學習無常、苦空等這類的教法時,我們常常容易有幾個偏差,即是: 第一,簡單的記...

親身經歷的觀音菩薩靈感事蹟八則

信佛前後都聽過、看過別人講菩薩靈感的事蹟,然而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基本上都持著半...

有人遇到鬼神障,應該怎樣幫助她們

問: 師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見鬼神,可是她又不知道,她也不學佛,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那我們作為學佛的...

去市場買肉,該怎麼做才如法

問: 師父慈悲,我這個問題還是剛才那個問題,因為沒有及時問到,我代表幾位學佛人士問的。就是說如果本人吃素,...

應該如何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問: 在五戒的大妄語中,佛陀嚴禁弟子宣說過人之法,請問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淨界法師答: 過人法...

家屬能為亡者助念,是否對臨終者更有利

問: 很多家屬請助念團去助念,多數情況是自己不念,忙裡忙外張羅著處理後事,最多偶爾念一會兒,這樣是否有點顛...

如何看待福德與功德對生活和修行的意義

問: 如何看待福德與功德對現實生活和修行的意義?修行者應該如何追求福德和功德? 靜波法師答: 福德,福就是...

哪些念佛方式是不如法的呢

我們要念好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避免和改正。 念佛最忌諱的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