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67頁)
小兒甫能言,即教以念南無阿彌陀佛及南無觀世音菩薩名號。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
從另一方面來看,國人長期受唯物論教育的影響,缺乏信仰生活和心靈歸宿。年輕時忙於...
《大智度論》裡面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是關於一個貧窮的畫師。 畫師在另外一個國家...
徹悟大師參禪都是開悟了的,教下也很通達,但是對淨土法門產生信心之後,他覺得參學...問: 師父,可不可以同時幹好多事並學習呢? 慧廣法師答: 生命很短暫,不要什麼都想做。如果一輩子只想做好一...問: 師父,你好,能不能給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壞啊? 慧廣法師答: 不要問這些。因為任何前途,都是自己奮鬥努...問: 請問師父,我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先去想厭離娑婆,然後欣求極樂,最後回歸於一聲佛號。那回歸這一聲佛號的時...
有些人一提起佛號就容易昏沉,對不對?他不念佛還不會昏沉,他一提佛號就昏沉,這個...問: 師父慈悲!請問一下,我們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當中,譬如說開車、做飯這種時候,面對因緣的時候,我們是提起...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於此。目疾發生,不知懺悔宿生此生一切惡業,乃歸之吃素。然則吃...
眾生心性,與佛無異。但以迷而未悟,故長作眾生。華嚴如來出現品雲,奇哉奇哉,一切...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佛,正覺世間也。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畜生...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 ...
今天大家要求講《心經》,因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講一下,就容易產生誤解。 一...問: 末法時代眾生,以障深慧淺為主要特徵,不知一門究竟怎樣講?是指關於耳根圓通一門呢?還是佛法一門?或是相...問: 女眾出家修行好還是在家修行好?出家對家庭有什麼好處? 仁清法師答: 這個問題古代高僧大德經常講,釋迦...
年輕人談戀愛,朋友一介紹,哎呀,墜入情網了。就算是月亮也給她摘,太陽也給她撈,...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
在烏江那個地方,有個名叫劉子胥的人。他有一個魚池,到冬天,就在魚池中建一條土堤...
你要知道怎樣叫「念佛」。念頭是真的放在「佛」,那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很多人是...
慈,就是犧牲自己而施與他人之安樂;悲,就是同情他人而急欲救其痛苦。《大乘義章》...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即便是鐵圍山、須彌山或者是銅牆鐵壁,都無法遮擋,因...
持名判行行,則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說信願行,非先後,非定三。蓋無願行不...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氣憤、會瞋恨、會討厭、會嫉妒等種種的情緒。面對現實,我們要...問: 劣根眾生應以上求佛道為要,下化眾生隨緣去做? 靜波法師答: 什麼是劣根眾生?就是不老實,不能腳踏實地...
一切菩薩都是發了心的、正走在成佛路上的人;已經達成目標的、圓滿的人就是佛。 為...
有這麼一位佛教僧人:從2009年7月起,他在廣州、佛山、順德、東莞、深圳、梧州...問: 請問師父,在修止觀的時候,如果觀身不淨是否打斷了我所有念佛的功德?又者,觀身不淨它是一種對慾望的強制...
《俱舍論》云:此中壽不定,末十初無量。謂南瞻部洲眾生壽命無有準定,劫末人的壽命...
如果有一個人,我們沒有惹過他,但他一直給我們出難題,那我們就應當生慚愧心,請諸...
中國大陸淨土宗的傳承是專一持名,不必再帶觀想。我們要有自信心,不要以為觀想好像...
對淨土經典的熏修如果沒有達到熟悉的程度,我們的舉心動念,遇見事情時的判斷,還是...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
禮是禮貌,待人的禮節,禮儀等,第一堂課已講過。現引古德四句話說明與人相處之道:...
一名有潔癖的縣官僱請一廚師。一天,兩人為以什麼為淨爭論起來。廚師認為以水為淨,...
我們從因緣果報的角度來觀察生命,發覺生命有很多的差別相:有些人現男眾的身相,有...
又《業疏》云:若不持戒,得財施者,多貪不淨,以利求利,惡求多求,故使來世受不淨...
若持戒者,既絕惡求,清淨行絕,乃至佛果。如果我們能夠如法持戒、如法發願,有這種...
雖然阿彌陀佛是管大家生命結束時的往生,而藥師佛是管大家的現實生命遠離災厄。那麼...
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說百善孝為先,侍奉父母是人類高尚的品德。佛戒雖有...問:師父在課堂上,一再提到說罪性本空,同時也要我們站在那個空的角度來懺悔。 師父:是,這樣會比較好。 問:...
藥師法門,又叫延壽法門。當有人死相現前,神識出竅之時,其親人若能為其皈依藥師琉...問: 法師您好!我跟妻子結婚快四年了,第二年妻子就生了一場大病尿毒症,到現在做透析治療兩年了。家人一直催我...
第一是心遠離安樂。一個經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識是不安寧的,總是煩躁不安的,...
過去的祖師們,如天台智者大師、永明壽禪師、蕅益大師、徹悟禪師等,末了都歸於淨土...
當你不再對他人進行任何要求時,你獲得的是內心的自由,而當你為他人開始付出時,你...
金剛經者,即有談空,不墮空邊。即空論有,不墮有邊。空有兩泯,真俗不二。生佛一致...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人物雖異,心性是同。舉凡三乘六凡,如來視之,皆...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十法界之根本。不明此法,非但無由親證本有真如佛性,...
夫前之無始,後之無終。包太虛而無外,入微塵而無內。清淨光潔,湛寂常恆。無生無滅...
淫殺二業,乃一切眾生生死根本。最難斷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殺。 二者之中,淫則稍知...
第一節 什麼是六齋日 八關戒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齋日受持的。前面說過,陰曆的初...
陰德就是說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幫人家,不用宣傳,不用圖名圖利,這就是修陰德...
功德寶山神咒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南(nan...
日誦九百遍,救了兩隻眼 李懷瑾,江蘇睢寧北鄉車家店人。科舉考試未能成名,清朝末...
得了絕症怎麼辦?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決的問題。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呢,還...
達摩祖師,在印度貴為三太子,他爸爸想要他繼承王位,但達摩祖師覺得最值得追求的還...
觀世音菩薩教導我們:無色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照見五蘊皆...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
女人從十二三歲,至四十八九歲,皆有月經。有謂當月經時,不可禮拜持誦,此語不通情...問: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給別人超薦亡人,如法嗎? 大安法師答: 《三時繫念》盡管標明是中峰禪師所作的,...
了解了心作心是的道理之後,我們該怎樣去修學淨土一法呢?實際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尋求...問: 念佛不能專心,不能夠做到一心不亂,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這是正常情況,不是說你一念佛就能做到一心不...
示石鏡一禪人 古人為生死大事不明,走向山中弔影單棲,專為究明己躬下事。故云:大...
一、信資糧 首先,我們來聽聽三部曲之一,也就是三資糧的第一個信資糧。所謂信,從...
破我執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我們有沒有發現我...問: 弟子在生活中,體會到當今社會的種種五惡五痛情況。在工作中,無論是作報告還是統計,到處充滿虛假。所以弟...
怎麼漸離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現量觀察這個世間的無常、國土的危脆、四大的苦空、五...
禪是離不開生活的,柴米油鹽是禪,穿衣吃飯也是禪。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禪意,就要靠一...
筆者有一位從事社工的學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實。原來是得益於她服務的老人院裡,那...
優曇法師是元代高僧,俗姓蔣,安徽丹陽人,家族世代奉事佛法。二十歲出家於廬山東林...
《六祖壇經》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 一念不悟,...
小時侯,我於沿海鄉鎮長大,伙食中,雖少肉,卻多魚。從少年到青年,從俗人到僧人,...
先修四加行 你說求上師、求灌頂,受這個灌頂、那個灌頂,我給大家略略說密宗次第。...
曇鸞(476-542),是南北朝時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號為神鸞。他根據中國的...
覺悟既然是一個根本問題,就要知道覺悟的層次和內容是什麼,我們每一個人有沒有覺悟...
經云:過去有人,癡無智慧,極渴須水,見熱時焰,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頭河。既...
無始以來我們造了無數的業,逐一受報,什麼時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說,(如...
在修學佛法上,我們常說: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這正是在強調為人處世當中,首先要...問: 師父您好!請您開示,業障煩惱覆蔽身心時,是否一定須念《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和《淨口業真言》...問: 請問法師,臨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但我沒見過佛,怎麼知道是阿彌陀佛來了呢?如果是別的佛來我認錯了怎麼辦...
末句結歸,言如是不可思議者,當是何物?惟自性乃爾。言性有二:兼無情分中,謂之法...問: 法師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並不喝酒,也不食五辛,但要給家人燒菜吃。聽佛友說給家人燒葷腥菜時,不可用...問: 在家居士,可以經常替亡者助念嗎? 大安法師答: 作為在家居士,為病人臨終助念,這是一個行善積德的好機...
《華嚴經兜率偈讚品》: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此人得見佛,其數與心等。 現代人...
論到佛法大意,本來頭頭彰顯,不待言說,言說不及。若欲方便開演,則塵說剎說,說之...問: 我最近一個朋友介紹虛雲老和尚方便開示,其中說:初發心的同參要向古人學習,一心觀照自己,行住坐臥,二六...問: 病人已命終或快命終時,家中眷屬即為其穿衣,殺生、哭泣造種種違緣,沒有助念,使亡者生大煩惱,無復正念,...
舍利佛,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佛說阿彌陀經》 發願,在我們的生命當中...
很多人到寺院求財運,求官運,求平安燒了一輩子香,求了一輩子福,可到最後,他們絕...
生活當中的評判和修行當中的評判是不一樣的。當我們的心去接觸境的時候,第一個念頭...
須知律為教禪密淨之基址,若不嚴持禁戒,則教禪密淨之真益莫得,如修萬丈高樓,地基...
接手書知汝母已於初二日念佛往生,不勝傷嘆。雖然,汝等既知佛法,當依佛法,令親神...
汝母年高,於淨土一法,未能認真修持。宜常與談說六道輪迴之苦,極樂世界之樂。人生...
至於念佛,必須按自己之精神氣力,而為大聲,小聲,默念,及金剛念(即有聲,別人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聖一如。由迷悟之攸分,致升沉以迥別。大覺世尊,...
軍隊 所言公門修行,不專指誦經持咒念佛而已。必須盡己職分,除暴安良,並所統之士...
民國時,蘇州有位吳引之先生,是清朝的探花,探花是科考第三名狀元、榜眼、探花。此...
世間有很多煩惱和痛苦,繁雜社會,芸芸眾生,從出生到死亡無不經歷各種痛苦。窮人有...

進一步談五濁惡世這種是為甚難。而且,特別談到五種決定。在這個五濁惡世,我們一定...

小孩念佛可以消災解難

如何做好臨終關懷

只要肯佈施,就會有好的果報

世出世間思惟遍,不念彌陀更念誰
可不可以同時幹好多事並學習呢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壞
念佛不出聲心裡默念可以嗎

念佛就打瞌睡,一定要先修懺悔
開車做飯的時候,是提起佛號還是觀照好

念佛吃素轉惡業大苦為小苦

但以迷而未悟,故長作眾生

心作心是之義

《圓覺經》之迷識四相

隆蓮法師《心經淺釋》
不讀誦經典就一門深入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女眾出家好還是在家好

冤親是不定

修行為何要降伏憎愛二心

【推薦】鯉魚救子的感人故事

善用這個念頭,是心就是佛

茗山法師日行一善的神奇效驗

阿彌陀佛的光明是沒有障礙的

什麼是淨土宗的真行

別人錯了,我為什麼要生氣
劣根眾生該如何修

不發心成佛我們怎報父母恩

捐獻血小板的德超法師:有什麼事比挽救生命更重要呢
觀身不淨是對慾望的強制壓抑嗎

勿營明日計,當勉後世義

為什麼我們會莫名喜歡或討厭一個人

持戒念佛才是真念佛

淨土學人要做鈍功夫

人以愛慾交錯,故心不見道

如何以禮待人,顯見自心中佛

淨與不淨都是心在起作用

有三種「火」在干擾我們的生命

不持戒只修善,容易招感不清淨果

「持戒」與「修善」的差別

阿彌陀佛不只是管往生

真正地孝順父母,一定要讓他們歸信三寶
既然罪性本空,為什麼還要懺悔

突發腦溢血,念藥師佛化險為夷
父母要我放棄病重的妻子,該怎麼辦

起瞋怒心會引起的三種過患

既仗佛力又仗人力,決不會走錯路的

佈施就能夠獲得幸福

印光大師關於《金剛經》的開示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

流通佛法,須具內護外護

若論幻身,則生同傀儡死作塵土

淫殺二業,乃一切眾生生死根本

了生脫死的門徑--八關齋戒

做了好事被人罵,還要很高興

功德寶山神咒的功德

日誦九百遍,救了兩隻眼

絕症現前,應從三個方面下手

為何達摩祖師要拆了剛建好的茅篷

五蘊明明有,如何照見空

具此三心者,必生極樂國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誦經嗎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超薦亡人如法嗎

鈍功熏修老實念佛
念佛如何做到一心不亂

生死大事未明,如喪考妣

往生淨土的三部曲

把我執我慢修理乾淨
如何對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極悲觀

老實念佛,漸離生死

禪是離不開生活的

心中有春天,所見所聞無不是春意盎然

【推薦】優曇法師與《蓮宗寶鑒》

一念善即佛,一念惡即魔

吃肉無異於間接殺生與慢性自殺

夢參老和尚略說密宗次第

曇鸞大師的念佛說

覺悟的三個層次

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去,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

【推薦】六個方法可以懺除過去和現在所造的罪業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修行不要搞得太複雜了
臨終時怎麼知道來的是阿彌陀佛

只個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
為家人燒菜放料酒,會破了酒戒嗎
在家居士可以常替亡者助念嗎

以佛為境界專念而不息

佛法為人生之必要
怎樣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轉
臨終遭此變故,還能往生嗎

淨土法門修行關鍵--發願

福德不具,萬事不順

不評價別人也不必執著於別人的評判

淨土宗為律教禪密之歸宿

念佛人該如何辦喪事

念佛人有病當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念佛不可過猛,須按自己精神氣力

若欲不受苦果,必須先斷惡因

各行業人員修行須知

錯失良機的吳引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