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81頁)

佈施是助成佛之勝緣

佈施有甚深的功德,是助成成佛之勝緣;佈施的功德隨著佈施者的發心和對境有種種差異...

【推薦】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個字

阿彌陀佛把他因地當中,無量劫以來備修菩薩六度萬行,所有的功德,以及果地上佛的十...

改變一點點,命運便轉好

我們常常看到有人去找相命師求卦算命,其實自己的命運,別人不一定算得準,自己的命...

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嗎

問: 現在流行一種水果酵素,是用水果發酵而成的液體,據說喝了之後能夠有減肥、養顏、排毒等效果。很多人都在喝...

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殺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殺一樣...

學佛是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質量

現在有人以時尚佛教作為噱頭吸引眼球。其實,佛教的時尚不是今天才有的。從釋迦牟尼...

【推薦】行善夾帶名利心,便是三途種子

一般受戒學律,聽教看經,參宗坐禪,講到我們有很多很多的法門,比方說你持戒了,比...

一念的迴光返照,就能夠改變命運

為什麼說,知道常住能夠遠離三惡道,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佛在世的時候這個釋提桓...

發願會讓你突破自我設限

古人說發菩提心我們設定目標有三個好處,第一個我們確認修學的目標,這就是一個水庫...

從球賽中可以學到許多做人的修養

運動有益於身體健康,運動更可以訓練一個人學習如何做人,例如打籃球便是訓練做人的...

【推薦】李木源居士的故事--癌細胞變功德林

在這裡我們要介紹一件真人真事。這是一位新加坡華僑李木源居士 (現任新加坡淨宗學...

【推薦】只要問妄想一句話,它就完了

我們如果是從今生開始,那很簡單,處理今生的問題就好。而修行的困難就是,主要是你...

佛教徒與非佛教徒的修善差別

我們看到很多非佛教徒,也會做一些慈善事業,他們也修善,我們佛弟子也修善,這兩個...

佛教的情感觀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眾生,人是有情感的。人從那裡來?佛教講就是...

淺談淨業三福

一般人都畏苦求樂,希望改變不好的際遇。釋迦牟尼佛則強調欲改變現世命運,極速求得...

「快樂」其實無處不在的

最近在佑順寺舉行「八關齋戒共修法會」期間,進行了三天密集的佛事活動,包括懺摩、...

放下身心世界,即是大佈施

佈施是梵語「檀那」的音譯,意譯為財施、施頌。即以慈悲心施福利與他人之義。佈施原...

禮拜《梁皇寶懺》的意義與功德

相信大家都知道,《梁皇寶懺》的緣起,這個懺本是南朝梁武帝為皇后郗氏所集的。事沿...

若疾病纏綿者,當力修淨業誓求往生

相晤已來,忽滿六年。不但星霜屢更,即國曆已非其舊。世相無常,誠可嘆悼。 接手書...

戒定慧在一念間

居士到寺院是為了學習佛法而來,為了修行而來。修行就是修正我們的行為心念,因為我...

一門深入,不要貪大貪多

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來驗證這個心,無非是訓練心的一個方法,我拉拉雜雜的說了這...

星雲大師:我要創造人生三百歲

有一則人生三十歲的故事,但貧僧並不相信這樣的傳說,因為我要把自己活到人生三百歲...

每天念佛和看經的時間應如何分配

問: 每天念佛和看經的時間應如何分配? 大安法師答: 印光大師曾經提過一個比例:九比一,用九分的時間念佛,...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六祖壇經》有一句話說: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意思是說只要你心中沒有是非之心...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義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義?」許多人在一生之中,會不斷叩問這個生命大題,且在不同...

螃蟹的遭遇和被綁票一樣

關懷綁票案 我有一位朋友,她原來是基督徒,她是在海邊長大的,平常很講究吃海鮮,...

一念彌陀,頭上便放光

明朝萬曆年間的蓮池大師,淨土宗的第八祖。蓮池大師還沒出家的時候,是姓沈,在家時...

【推薦】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資

我們一般做一件事情總是會以利益得失的考量,來決定我是不是做這樁事情。修行也是這...

善於醒覺,不要沉迷

當我們看到活生生的一個人,從他意識清楚的說話,到變成一把骨灰,我們可以問問我們...

「朝三暮四」成語的由來

給大家講個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有個宋國人,養了一群猴子。猴子們特別聰...

別在煩惱當中浪費自己的生命

光陰就是這樣快得很,我們現在明白應該使勁地抓住它,不要浪費它。但是是無可奈何,...

人與人之間要用愛語來攝受

大家在家庭裡,夫妻之間、兒女之間、父母之間要互讓互利,要以愛語就是喜歡聽的語言...

菩薩如何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

投生到施主家

宗門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禪師。草堂青禪師在當年是很了不起的禪宗大老...

省庵大師談做善事與念佛的關係

與茅靜遠居士書 前三月下旬返自四明,過訪居士,適遇他出,悵然而去。尋歸回龍,茲...

常當如子憶母,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淨土法門,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

如何正確理解心清月現

汝何不知事務,一至於此。光何人斯,何可以與蓮池大師並論乎?汝作此說,以為恭維光...

晝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課不可不做

你每天如果沒有一定的功課,就是掛名的佛教徒。淨土行者,每天務必要有一定的功課,...

修學佛法必具的三項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暫,知道國土危脆,卻不知道生命何時結束,不知道死後往哪...

日日是好日

經常有人叫我看看這個日子好不好,或者問哪個日子好?因為他們要辦事情,希望是個好...

心要與法相應

曾經有位修行者,去參學一個很有名的道場。那裡住著很有名的大德。但是過了幾天,人...

【推薦】為何越修行習氣卻越嚴重

我們的習氣應該怎麼對治呢? 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

用慈悲觀來對治嗔恨心

我們眾生的煩惱,也是各式各樣的,有些人貪煩惱重,有些人嗔煩惱重。嗔煩惱重是這樣...

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

【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體是妄,與佛與心,皆不相應,...

高慢心的過失

高慢心的活動,一般來說,它不太可能出現在初學者,因為初學者煩惱很重、業障很重,...

西方極樂淨土是真的存在嗎

問: 西方極樂淨土是真的存在嗎?只有修得正果才能看得到、去得了嗎?還是像地獄一樣是畫成的?如果想在此生了生...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資歷

有人認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後,功夫才會夠用,或是認為念佛資歷長的人功夫一定比較...

【推薦】做好人而命運坎坷,你還要不要做?

我從小對看電視沒有什麼興趣,但爸爸規定我要看布袋戲六合三俠一方面叫我學台語,因...

「往生」與「枉死」

往生一「往」不退,「生」活在清淨快樂的佛世界 我們常常說要往生極樂,但是很多人...

動一個念頭,也如發射一份電波出去

一念之力 我們的心念,決定言語看不慣某人時,就會常發出討厭憎惡的心念、電波,即...

【推薦】為何平時就要常念佛

自性堅定、清淨,是西方義 自性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極樂義 在這個宇宙中有很多...

不受第二支箭的痛苦

佛陀對待弟子的態度,就如老師對待學生一般,但是佛陀教導弟子的東西,不是數學或歷...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著要一心不亂

一位童子說:『關於剛才的問題,我就想到師父跟我們講的一個例子,就是說,之前有一...

骨肉原是一體,何苦把至親變怨敵呢

私下剛決定墮胎---遠方長老就來電話有個孩子向他求救! 我有一位朋友告訴我一件...

世俗的愛情都是虛情假意

世俗所謂愛情愛自己吧?(虛情假意) 常常會看到很多年輕時大唱愛情的夫妻,一到對...

夫妻相處之道

在我的信徒中,青少年不少,老年人也很多,但中年的夫妻為數更多。說到夫妻,過去的...

念佛之人的「三不可」

不可求來生人天福報 凡誦經,持咒,禮拜,懺悔,及救災,濟貧,種種慈善功德,皆須迴向往生西方。切不可求來生人...

【推薦】願力變事實--往生者的託夢

在腫瘤科當醫師的時候,我總是拜託總機小姐白天上班看診的時間,請不要幫我接外線的...

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念佛人

平凡卻不平凡的念佛人 當我遇到了逆境,生起煩惱時,有些念佛人的典範常能發生安定...

當生了生脫死的最好方法

問: 我現在得到一部佛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咒》,書上說有中陰教授解救法,念21遍經題就...

具足信願的佛號,才有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功德

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今全由信願稱名,故信、願、行三...

身雖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裡面還有四種形態,一般我們會講:出家出家,就是身體出家心也出家,這是最好的...

殺豬為何沒罪?

佛性一恢復就知道眾生是平等的,富人不能欺負窮人,開轎車的不能看不起騎自行車的。...

路過墳墓時能念佛號給他們嗎

問: 我喜歡登山,有時登山的時候會看見一些墳墓,很想路過的時候多少給他們念一些佛號,比如地藏菩薩聖號,但是...

越慈悲的人就越有智慧

聰明的人,不一定智慧。真智慧一定少煩惱。但只有深入他人內心世界,關懷對方,才能...

酒肉穿腸過,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問: 禪宗在佛教歷史上,有其激進的一面,不喜歡一級級階梯,而追求頓悟成佛,是否就能擺脫戒律的束縛?像濟公一...

修行人有藕斷絲連的個性是沒辦法修行的

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 我們希望這一念心不貪求世...

往生的最低標準--第18願

經文往生正因當中,這個「十念必生」是為中下根機而發的願,攝受中下根機;這個「臨...

一切業障皆由妄想而生

前面我們談到了禪宗的歷代祖師,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曰祖,那麼,行解相應就可...

【推薦】這種感覺找不到,恐難生淨土

你在臨終的時候要做到準備,準備好了這才可以往生淨土,如果沒有做到準備,如何談往...

處理問題的八個方法

有能力的人善於處理問題,沒有能力的人面臨問題就手足無措。人生每天都要面對很多問...

【推薦】為何有些人的陰氣很重

當我去台北臨濟寺受在家菩薩戒的時候,認識了一位去受五戒的蓮友。因為她被安排住在...

蕅益大師淨土開示錄

一、讚念佛法門圓頓了義 夫念佛者,豈有他哉,以此緣生無性之一念,念彼無性緣生之...

徹悟大師淨土開示錄

一、讚法門殊勝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

法佈施以勸修淨土為最勝

有些做弘法利生、勸進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個觀念:一天到晚這麼忙,都耽誤我自己念...

如何去報佛恩?

問: 如何去報佛恩? 大安法師答: 要思惟佛對我們的恩德,那是比山還高,比大地還廣。用大山之高、大地之廣來...

淨業行人如何迴向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回 向,欲生我國,不果遂...

如何為自己卜得一隻上上籤

明朝憨山德清禪師說:拋卻身心見法王,前程不必問行藏;若能識得娘生面,草木叢林盡...

做夢的五個原因

總是被問夢見什麼什麼是怎麼回事,好像佛教就是要幫別人解釋夢的一樣。而自己也常常...

心住在什麼地方,對你會有很大的影響

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麼地方,對你會有很大的影響。你住在五陰再來調...

譭謗某一個法門,其實是障礙你自己

在淨土宗這一塊,它偏重在空觀的智慧。對於利他這一塊,相對於藏傳佛教這種生生世世...

禍福相依,福報不可享盡

有一個觀念大家要了解。我們有情眾生,特別是佛弟子,當然強調離苦得樂,我們希望今...

四祖道信禪師的念佛禪

道信禪師根據《觀無量壽經》的教誨闡述了心與佛的關係,直接了當,完全把中介物都排...

念彌陀聖號也可以所求如願嗎

問: 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如果轉念彌陀聖號,是否也有同樣的作用呢?照說念佛一法,圓...

托彼名號,顯我自性

從事相上來說,無量壽是指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阿是無的意思,彌陀是量的意...

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 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精進以持戒為...

念佛能助一切事業得易成就

須知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念佛之要,在於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欲都攝六根,...

念觀音菩薩能不能使命不苦呢

有一個居士來問我,他說:我覺得我的命非常的苦。命苦,通過念觀音菩薩能不能使命不...

煩惱和生氣有意義嗎

大士閣有一副含義非常深遠的楹聯:上聯是 若能轉念無須我大悲大慈,下聯是如肯回頭...

一門心思先看淨土經典

一般的人,特別是對於有文化程度的人,一接觸佛教,就恨不得把三藏十二部全都讀遍,...

信基督教後可以改信佛教嗎

問: 我朋友的女兒被別人介紹去參加了基督教,現在他女兒接觸到了佛教,覺得佛教的教理很科學,並不是什麼迷信,...

如何正確地理解持戒和念佛的關係

問: 現在修淨土宗的人,對持戒念佛的理解總有偏頗,請深入細緻地開示。 大安法師答: 關於持戒念佛問題。首先...

用八正道來引導你的思想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那麼佛教的因緣觀到底是怎...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只一念間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故儒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聖罔念作狂,惟...

關掉生死業力的開關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前面是一個修行的因地,我們透過無常,...

【推薦】你有業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當我們在建立佛教的思想來建立正見的時候,當然我們就是在開始做因緣的觀察,佛教的...

為何有些人積集善業到最後是痛苦的呢

看看這個《法句經》的兩段,把這個一切法正,一切法邪做個總結。 諸法意先導,意主...

我們要學會自己解放自己

如果嚴格地來實踐佛法的話,確確實實還要從對輪迴升起厭離開始,對我們人生的種種漏...

蕅益大師《八大人覺經略解》

大文為三:初總標,二別明,三結嘆。 今初: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

修行人每天有幾件事不能忘記

做為一個修行人,每天有幾件事不能忘記,就是佛教講的正知、正念。 第一是要知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