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75頁)

弘一大師弘法的三個約定

1937年5月初,夢參法師持青島湛山寺倓虛法師之函,到廈門萬石岩萬石禪寺邀請弘...

李炳南居士與印光大師的因緣

一、亂世學佛,皈依印光大師 李炳南(18901986)居士,名艷,字炳南,號雪...

縱大禍臨頭,又有何畏懼

【原文】 當此危險世道,宜放開心胸眼界,努力修持淨業。所有吉凶禍福,悉不計慮,...

淨土宗怎樣才能做到隨念往生

隨念往生這是我們淨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說,我們今生造了善業,也造了罪業,但是業都...

為何有時修善反而痛苦會加劇呢

這個地方問題來了,因果是隔代受報的,比方說,有些人吃素,身體不好,就怪罪吃素,...

站在本來就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業障

安住真如 這一點最重要了!修行人先求安住,才有資格談調伏的問題: 真妄不二 【...

平生所務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信息,透過名號的通道能夠通到我們這邊來。那麼所有的感應景...

【推薦】今日方閑,成辦大事

蓮池大師在他的《竹窗隨筆》裡面寫了一個他同時代的故事,叫今日方閑。說杭州有一個...

人情世故耽誤了道業

所以這方面在修道的過程當中,你對這些人情世故過分地去勉強的隨順,完全就耽誤了自...

寶篋塔是什麼意思

問: 師父,咱們讀誦《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寶篋塔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放三個塔在上面? 恆...

色慾之害人,實甚於猛獸橫流

佛言多欲為苦者,欲希須為義,謂於所樂之境,希求而不捨也。多者謂其欲樂之境非一。...

六祖慧能大師的一生

慧能俗姓盧,原籍河北范陽(今北京大興)。他的父親貶官到了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

為官無功便有過,為僧無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古時有一官員,去世之後墮入地獄與閻羅王...

信念的強大力量

信念的力量非常重要,信念就是一粒種子。人這一生關鍵的是建立一種積極正確的信念系...

有文化知識的人特別要做鈍功夫

印祖教我們修學念佛法門的一個方法,就是一門深入。 有很多人,特別是有文化知識的...

聞信彌陀名號即得不退轉

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轉者,不取正覺。《佛說無量壽經...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麼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師非常獨到的見地,就是站在我們凡夫眾生的層面來解釋這個經文。我...

色陰的本質是清淨的佛性

在五陰當中最粗顯的就是我們的色身。色在佛法當中叫做質礙,它有固定的形狀,也佔有...

帶有妄想的佛號,是否也算淨土資糧

問: 如果說身口意念佛號,但都不能打住妄想,這樣帶有妄想的佛號,是否也算在積集求生淨土的資糧? 淨界法師答...

我們如何消滅心中的顛倒

前文我們講到智慧的觀照。生命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生命的本質就是把我們過去的業力...

如果你想拼往生,就要把你的後路切斷

人道難生,佛乘難遇。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 暇滿當中主要有兩個:第一個,...

修行錯誤比沒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也都發心很圓滿,出家求出生死。也就是說,...

我們每天都活在慾望和病態的霧霾中

我們現在物質是發達了,科技是發達了,但是人的慾望也膨脹了,都不滿足了,所以現在...

同一念佛無別道 遠通四海皆兄弟

在《往生論註》中,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是講阿彌陀佛眷屬功德成就的不可思議。...

戒酒不難,有沒有下決心而已

說戒酒不容易,其實是沒下決心而已。我可以告訴大家戒酒的親身經驗:以前我愛喝酒,...

這種快樂,才是能夠長久保持的

眾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樂,趨樂避苦是一切眾生的生命本能。 在無明顛倒當中,我...

接納無常、無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開始用禪宗的功夫,有幾樣道理是必須要明白的。修行人對人生的問題要有一個基本的理...

如何才能渡過欲愛之河呢

欲愛乃生死之河流,如何才能斷除這欲愛之河流到寂靜的彼岸呢?《瑜伽師地論》卷一雲...

佛給在家人提出的五條基本規範

在佛教裡面,釋迦牟尼佛給在家人提出五條基本的規範,這五條規範我們稱之為五戒。第...

善導大師《答往生念佛文》

善導大師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開示了念佛人如何才能保證往生西方淨土,尤其對...

可以燒紙錢給往生的人當路費嗎

問: 必須燒什麼庫錢,給往生的人當路費,學佛的人應該怎麼做才對呢? 明證法師答: 往生這兩個字,看往生到哪...

不侵犯他人婦女,能得五種善報

佛言人於世間不犯他人婦女。 這個很重要哦。這個婦女還可以加一個,就莫犯他人的先...

父母應教給孩子的事

有個孩子心裡煩:為什麼同桌總是考全班第一名,而他總是考全班二十多名?就問媽媽:...

寧近毒蛇,不親女色

於諸女色,心無染著。凡夫顛倒,為欲所醉,耽荒迷亂,不知其過,如捉花莖,不悟毒蛇...

放下執著本性自現

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度眾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無非是要令眾生開、示、悟...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問: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這個觀點是否是由佛陀親口說出來記載在《大藏經》裡的?或者這只是祖師們的建議,這是否...

今之外道,遍世間皆是

原文: 今之外道,遍世間皆是。以佛法深妙,人莫能知。彼遂竊取佛法之名,而不知其...

在家居士怎樣正確稱呼出家人

關於居士對出家師父的稱謂 所謂佛法於恭敬中求,身為一個在家居士,乃至出家人,對...

明海法師憶淨慧長老:活在當下

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見師父(淨慧老和尚)的情景:一位老和尚從書桌上抬起頭...

讓心無所住,自然無有七情六慾的苦惱

在《佛說八大人覺經》中,佛陀教導我們,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生滅變異...

還壽生、打吉祥還債等是否如法

問: 寺廟裡面所做的佛事,如超度、還壽生、打吉祥還債等是否如法?我們是否可以做? 大安法師答: 什麼叫佛事...

星雲大師給年輕人的十句箴言

第一句箴言萬法相互緣起世事不強求 世人遭遇的種種苦,其形成的原因,不外我與物、...

人為什麼會窮困

諺云:有德真富貴,無道是清貧。一般人以為金銀珠寶才是財富,實則非也,這種外在財...

死亡到來之前,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

佛號雖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臨終的時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

「不隨妄轉」對念佛人很重要

你應該怎樣訓練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轉,不是等到臨命終才不被外境所轉。我們不相...

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更懂事孝順

問: 我侄子今年十七歲,父母已離異,學習、生活主要由爺爺奶奶照顧。學習成績還可以,但卻內向寡言,不善交流,...

婚葬酒席會殺害許多生命該怎麼辦

問: 按照農村習俗,婚葬要置辦酒席,會殺害許多生命。那學佛人該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是有這個習俗,不僅是...

【推薦】以逆境苦難為師

古聖先賢無一不在逆境苦難中,成就人格與大業。佛教四聖諦擺在第一,又稱以八苦為師...

愛樁不拔難生淨土

今時淨業學人,終日念佛懺罪發願,而西方尚遙,往生弗保者,無他,愛樁未拔,情纜猶...

心定如須彌山,任何境界都不動心

我們要借假修真,傚法諸佛菩薩超人的智慧,難思的神通。為什麼會有超人的智慧?為什...

每天早上盥洗後就做這兩件事

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閑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

忙人最簡單的淨宗早晚課

一、最簡單的早晚兩個課程 (一)南無大慈大悲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稱一拜或只合掌...

良醫救子喻

在《妙法蓮華經-如來壽量品》中,有一個「醫子喻」,又稱「良醫救子喻」的公案:從...

印祖文鈔--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即今之世,若捨淨土,則果證...

您能認得出那是誰的肉?

您認得出那是誰的肉? 當我在外科實習的時候,每一天都要開好幾刀,每一次的手術,...

把佛號當做本命元辰

第一段講 靜中修 。早晚於佛前隨分隨力,禮拜持念,迴向發願。或者是早課,或者是...

【推薦】身有生老病死;界有成住壞空

世間所有,若根身,若世界,皆由眾生生滅心中,同業別業所感,皆有成壞,皆不久長。...

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死後各分散

宗喀巴大師要我們修無常觀,分三個次第: 第一個思惟今生決定要死。 你告訴你自己...

淨土行人如何分辨雜修夾雜

大凡修淨土法門的人,最忌諱的是夾雜。我們在《無量壽經》知道,三輩往生共有的條件...

不善之家,正殃在身餘殃在孫

用世間狹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這一個字看得太輕緩,認為行善得不到什麼好處。世間的...

徐母楊太夫人生西記

原文: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無論天人修羅鬼畜地獄,況男女貴賤,智愚...

雖然身體還沒往生,但心早已過去

你想憑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這樣可就不空費了你一生修行之大事嗎?也就是說...

有財有勢的人廣行佈施為何卻墮落在惡道

雖然現代有許多有財有勢的人廣行佈施,但不一定就會獲得人天的富貴果報,甚至因此而...

地藏王菩薩為什麼會悲哀

(一)所悲哀的就是六道眾生造業不改,所有的天道、人道、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推薦】從醫學的角度看「我」在哪裡

在《入胎經》、《住胎經》這兩本經典裡,非常詳細地講解了人怎麼投胎、住胎,每個七...

欣求極樂的兩個修觀方法

怎麼欣求極樂呢? 思惟依正莊嚴,成就內心的安樂;思惟諸善聚會,成就內心的清淨。...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淨土宗是大乘法門,當然也應該要修大悲。 大悲心的修法,...

【推薦】不向此身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我們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觀作一個總結。偈頌一是偏重在觀照力,偈頌二是偏重在善業力...

有因無緣苦果不生,帶業往生的最低標準

圓瑛老法師在十習因這段文,講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大家要注意── 他說:十習因...

攀緣善法,本身也是一種輪迴性

大乘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首先,我們剛開始是成就一種善業力;其次,再提升到正...

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在禪宗裡有一則公案:當初,達摩祖師從印度來到中國,正是梁武帝主政的時候。梁武帝...

年輕時用來建功立業,有空再來修行,這樣可以嗎

問: 師父,我覺得現在還年輕,應該把時間用在建功立業上,等空餘的時間我再去修行,這樣算是福慧雙修嗎? 慧廣...

同一件事為何有人昇華有人墮落

問: 法師,同樣是一件事,有的人因為這件事昇華,有人因之墮落,這之間有什麼因果關係呢,還請法師慈悲開示。 ...

吃素和吃齋有什麼不同呢

問: 師父,吃素和吃齋有什麼不同呢? 慧廣法師答: 絕大部分人認為吃素就是吃齋,這可能是因為寺院裡面吃的是...

惜福和修行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嗎

問: 法師,惜福和修行有什麼直接的關係嗎? 慧廣法師答: 以前聖嚴法師講過這樣一個公案:在日本的大本願寺,...

如何分辨和取捨究竟的佛法

佛陀設教,隨著眾生的根基不同,除了直暢本懷,顯諸法真實相又開設無量方便法門。佛...

出離心之思暇滿難得

所以我們透過死亡的無常,每一生的死亡到來都把我們生命破壞了,使令我們生命沒辦法...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尋回專注力呢

問: 現在常見的工作環境是,電腦螢幕同時開了好幾個視窗,打報告又收電子郵件,一邊接手機,眼睛還要看著新傳進...

非份之財不能要

佛法不離世間法,就生產事業而言,佛法講正業與淨業。所謂正業,是不違背政府法令、...

至誠懇切的心,啟動了咒語的力量

【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

往生的關鍵在你的心理素質

這一點當然古人講了很多,就是說,要往生你必須感應道交。我們是怎麼跟佛陀感應道交...

一句彌陀念誦聽

剛開始先偏重點狀的專注,怎麼專注呢?一句彌陀念誦聽,就是說,我們這個佛號在操作...

行山願海,以行填願

修行人發的願要廣,不僅僅是度自己,不僅僅是度自己的家人,不僅僅是度自己有緣分的...

如何祈求阿彌陀佛解決世間的困難

問: 弟子常常念阿彌陀佛名號,祈求解決疾病、考試不順等問題,但好像都沒什麼作用。有人說是因為我祈禱和稱念時...

訥堂道人尺香齋的啟示

訥堂是淨土宗十二祖徹悟大師的字,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訥堂道人,也表明了徹悟...

人生的幸福,並不僅僅是外在的東西

我們常常將幸福建立在一個未知數上,建立在我們不曾實現的人生目標上。 幸福在哪裡...

放生償還所欠的無數殺債

我們多今生累劫以來,所造所欠的殺債,可能也虛空也裝不下,而放生就是還債,還累劫...

素食怎一個「吃」字了得

素食怎一個吃字了得? 素食,首先衛生、安全,這是素食的普世價值。人無論牙齒還是...

任性嬌養孩子,則與殺其身過無量倍多

來書所說,皆從自己身心習氣上究竟,不勝欣慰。然在凡夫地,不能無病,亦不能任而不...

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子憶母...

爭取一分鐘,可能成就一件大事

一分鐘的時間有多長?說短很短,說長很長。榮辱、生死、得失之間,也是一分鐘。 有...

怎樣辦喪事才有利於亡者?

雖然絕大多數人並不相信佛教六道輪迴理論,可許多人在親人死亡時的習俗,卻與佛教的...

永明延壽大師《戒殺俚言》

堪嗟人心如鐵,終日殺生造業,他身滋養爾身,心上如何忍得? 為人若遭疾病,便去殺...

不可將心待悟

祖師們叫我們用功,常常說:不可將心待悟。就是說在用功的時候不能停留在某個境界,...

你不相信又如何能求感應呢

不管讀那一部經,都是功德無量,特別是地藏經,當你遇到任何困難,求地藏菩薩或讀誦...

待人要退一步,愛人要寬一寸

學佛,一定要學得心在寧靜中。能夠如此,則普天之下的一草一木,無不是如來的形相。...

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忽動被雲遮

人之所以下地獄,做餓鬼,轉畜生,不外乎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支配。人之...

冒充出家人之果報

如若是為了能受人信施、或為便於利用人的善心和對出家人的恭敬心而顯出家相者,則是...

造善成就安樂的果報,造惡成就痛苦的果報

我們看古代聖賢的教誨,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說:子路,子路這個人是好勇過...

為什麼愛到後來都是苦

愛情的真諦是自私的,我愛自己所以才愛你,你適合我所以我要你,不適合我我就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