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74頁)

極樂世界的人惡種子會起現行嗎

問: 淨土經典講到,西方極樂世界無有惡趣之實,乃至名字。原因是因為極樂世界諸往生者阿賴耶識中雖然有惡種子存...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我們古人都很相信這個道理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有個公案,說唐代有位宰相,叫韓滉之...

無我空性的教理如何運用於實修中

魔障 就像《大寶積經》所說:云何名得甘露灌灑?謂煩惱魔、蘊魔、天魔所不能損。縱...

觀無常是斷除煩惱的殊勝法門

在寺院裡,經常有好多遊客或是居士來求教,問題多是關於世俗煩惱的煎熬。 人為何會...

十種仙未斷輪迴妄想,仙福報盡墮六道

阿難。復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游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

楞嚴咒為一切諸佛之母,有不可思議的力量

持楞嚴咒: 向內開顯真如,向外感通諸佛 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從這裡啟動 我們...

不淨如空,身心空寂,能所雙亡

不淨觀確實是去除對色身、塵勞貪著的簡易而有效的方法,在解脫道上的修行中佔據了非...

八萬劫後,未脫鴿身

八萬劫後,未脫鴿身,這也是一個佛經典故了。有只鴿子,被老鷹所追,正好碰到佛與捨...

修淨土法門獲得真正的長生不老

世人想求長生,殊不知修淨土法門正能獲得長生不老。 曇鸞大師就有這個覺悟,曇鸞大...

行四事能令菩薩速得陀羅尼法

經常有人會問如何修行最快捷,誦哪一部經最有功德,持哪一個咒最靈驗其實無論誦經、...

五台山每天都有一萬菩薩在說法

釋迦牟尼佛在印度說:東方有國,名曰震旦,其土有山,號曰清涼。釋迦牟尼佛在印度三...

佛經千萬不能隨便亂放

像我們凡夫,沒受菩薩戒的,只受比丘戒了,造罪非得造成事實,殺人,得殺死,才算犯...

星雲大師:貧僧一生的歲月裡一直與病為友

貧僧從小說來應該是一個健康寶寶,但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也好像經常大病、小病不斷。...

即使雨金錢,欲心仍不滿足

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欲,樂少而苦多。 世間人的不滿足,就像佛在《法...

在家居士的安樂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闍迦的年輕婆羅門來拜訪佛陀。 「世尊啊!像我們這樣嚮往出家的...

春節是吉祥的節日,應以皆大歡喜的方式來慶祝

在這新春佳節之際,大地上人們喜氣洋溢。為了慶祝春節,數以億計的家家戶戶,歷來都...

印光大師顯神通感化黑老大

顧竹軒,名如茂,生於1886 年,因在家中排行第四,鄉人習慣稱他為顧四。原籍江...

如何對治宿業惡疾

光粥飯僧耳,一向率真,絕不肯虛譽人,亦絕不願人虛譽己。閣下第一頁之文,頗不願聞...

淨土宗是他力還是自力呢

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

把佛號定位成唯一的救拔者

一個淨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說:當你念佛的時候,你對這個佛號一點感覺都沒有,...

戒律的現代價值與意義

一、認識戒律的重要地位 原始佛教僧團不設立權威的崇拜,也無行政上的領袖,即使至...

何為「三淨肉」

這是對於一般學佛弟子,一時無法馬上改過吃素的人,個人的立場有種種不便,給予他們...

弘一大師為何不做藝術家,而做和尚呢

弘一法師,由翩翩公子一變而為留學生,又變而為教師,而為道人,四變而為和尚。每做...

妄想本來是空的,清淨本來是有的

我們經常忘掉我們心是清淨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牽著走。諸位!你看有些人一醒來,...

不要責怪妄想,要用佛法來引導它

十法界是怎麼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淨本然,都是具足萬法,為什麼開顯出十法界呢?...

真如的心必須要離開三件事情

當我們能夠在因地於妄念當中,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達到離三種相時,它的...

臨命終時無障礙該安立呢

身為一個凡夫眾生,在一期的生命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起一些重大的煩惱貪瞋癡,造...

不是佛號有問題,而是你的心有問題

淨土宗的修學是本尊相應的法門,就是說,我們臨命終是仰仗彌陀本願的攝受而往生,關...

印光大師的受戒師父印海律師

光緒八年(1882)農曆十月,陝西興安府(今安康市)雙溪寺印海定律師傳戒,特派職師來湖北竹溪縣請蓮花寺的知...

胎兒沒成人形之前墮胎算犯殺戒嗎

我們看真實的人乘,開始是五戒。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正示戒相,第二段懺悔方法。正示戒相當中分成五段:一、不殺...

吃肉,不只是跟眾生結惡緣

這個不殺生我們再談一下。《楞嚴經》不殺生的定義更廣。諸位你看《楞嚴經》講不殺生,它講殺盜淫妄四種清淨明誨,...

留點福報在臨終時用

一旦無常到,方知夢里人;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 我們前面花了大概兩堂課的時間...

帶業往生,你不能帶著重業

修淨土宗,你要做兩件事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不能讓你的業太重。我們講過,臨終的感應是需要一段時間...

有五種情況會使所造的業變重

沒有對治,簡單說就是你一天過一天,沒有目標,沒有宗教信仰,對人生完全沒有任何的期許,完全過著放逸的生活,這...

受戒後在心中會產生什麼效果

我們受了戒以後,內心當中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內心當中多了一個戒體。戒體在心中到底會產生一個什麼的效果?...

官民關係、上下級關係怎麼處理較好

民眾就是老百姓,官員常常被稱為父母、父母官,這個稱謂就是要提醒官員,你對待子女是什麼態度,就應該對老百姓是...

九想觀的具體觀法

不淨觀主要是為了對治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來源於貪慾,貪慾若除斷,痛苦自消亡。為...

跟人打交道,如何判斷對方是否值得交往

怎麼看一個人的命呢?第一個,看他有沒有孝心;第二個,看他有沒有敬畏心,比如尊敬老師,敬畏天地;第三個,看他...

印光大師提出的做人16字綱領

一、敦倫盡份 敦是敬重,相應,符合的意思。倫是倫理道德。盡是恪守義務,盡職盡責...

論發菩提心與往生

1、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

七十歲的人切勿將念佛當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陳豫堂來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為取法名,並示修行法則。又言汝素知醫及...

患癌或重病,該何去何從

患癌、或重病,何去何從? 假如您是一個信佛念佛已經很開心歡喜的人,那是沒有必要...

能夠容人,對自己是有好處的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靜坐但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儒、佛的聖人都在告訴我們一定要...

為破三輪故說淨土

原文: 此經起由,為破三輪故。三種輪者:一為破無常輪。有情無情皆是無常,令生覺...

生死關頭不迷惑

在覺的能力處於選擇新的使用工具的關口的時候,完全要靠自己的定力,按照自己以往的...

五種不淨破除貪慾之心

我們懷著無比崇高的願望去尋找真理,卻不知道真理就在眼前,就在揚眉瞬目的剎那;我...

春節禮佛應注意的一些講究和禁忌

春節就要到了,許多市民要到廟中禮佛祈福來年,可苦於對佛家的許多規矩並不清楚。晶...

想得到健康長壽,其實就是三句話

《黃帝內經》上面就講到了人的自然生命的長壽的總原則。《黃帝內經》上面說:上古之...

輕僧慢法之習氣,實為學道之障

汝來信,語頗懇切,然猶有輕僧慢法之習氣。此之習氣,實為學道之障。若親來皈依,升...

不要總羨慕別人擁有什麼

有一些人總是問我,為什麼這個外國有,中國沒有,那個外國有,中國沒有?其實,不要...

心中有事世間小,心中無事一床寬

人是很不明理的,常常為了一點芝麻小事,而背負了很長時間的誤會。 有一位囚犯被關...

這些往生的眾生壽命有多長呢

【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我們修淨土的...

以折攝二門令起厭欣

原文: 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者:以諸眾生沉迷自性,甘受輪迴,曠劫至今,曾無省勵...

受持五戒,它有兩層含義

我們前面講義大科,講到五戒的法門。受持五戒,它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如果你修聖...

淨宗五祖少康大師一生的靈感奇事

少康大師(688 - 763)唐代高僧,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五代祖師。俗姓周。唐縉...

【推薦】追求見佛、追求功夫成片,容易出問題

我們念佛行人常常會犯一個問題,就是他念佛就很想見佛,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一定...

佛在你那兒睡著了

師父說:什麼是佛?可以有很多種答案,那我試舉一種。有個小和尚,他突然想起來問他...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積大德

都說厚德才能載物,我們要怎麼才能積大德?我先講個故事。有個人打算把一口水缸填滿...

修行人如何激勵自己

接觸到幾位同參道友,大家談的話題,都是說無常迅速,要做無常的準備。本來,佛法再...

不忙歌

念佛能以轉逆境、消災難、生極樂,這是何等的大事,偏看的很輕。多用太忙了、沒時間...

職業的正當與否,直接影響到幸福安康

生活在世間,每個人都需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職業。人們往往以獲得金錢和聲名以及付出...

佛弟子是否應該求財?

來寺院燒香的人很多,由於發心不一樣、目的不一樣,學佛後的取捨也不一樣。 有的人...

學佛的人,一定要有寬恕的心

寬恕是一種美德。夫妻之間如果互相有寬恕的心,夫妻的感情一定很甜蜜;兄弟姐妹之間...

出家與在家的比較

下邊就是在家出家的問題了。這個我們也要講一下,因為大家現在都是出家的,要珍惜自...

為什麼無常的觀念最殊勝

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所有的腳印當中,大象的腳印最殊勝;所有的觀念當中,無常的觀...

執持名號有三個次第

一、執持名號:一句彌陀念誦聽--專注力 二、一心不亂: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續力...

莫失好時,若失好時則不可救

講完信、願、持名,佛陀為什麼又講今現在說法呢? 這個地方有一層意思:為了要簡別...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這是講到聲聞跟菩薩以外的天人眾,這個地方是...

煩惱的根源來自於顛倒

佛法的因緣觀,主要就是苦、集、滅、道,有雜染的因果、有清淨的因果。清淨的果指的...

何以念一聲佛號能滅多劫重罪

中國向有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之說,側面反映出中國所有佛教宗派中,就普通老百姓...

善惡果報看似不相應的原因

如何正確認識善惡因果報應?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講講。 (一)善惡果報不相應和修...

生命中的三大福田

財富來自於哪裡?來自於給予。當我們恭喜別人發財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自己也發財了。...

有一眾生未得度,諸佛終宵淚不幹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其實就像我出家了,也依然走不出媽媽的心,出不了媽媽的心...

影響健康的四種根本原因

第一種原因是物質的原因 現在我們的社會污染太大,我們所吃的東西,食品等等。物質...

極樂世界的漏盡比丘

漏盡比丘的一個特點就是他證得人我空了,沒我的觀念了,當然也沒有我所有的觀念了。...

佛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眾生呢

針對我們這些背性、遭苦的眾生,佛是用什麼態度來對待的呢?佛在同體的心性當中,跟...

印光法師對六個詰難疑問的解答

眾生在迷,如生而盲者,迷本有家。若欲歸還,須待人領,方可不致撞牆磕壁,墮坑落塹...

怎樣避免罪業的增長強大

貫通三世,強者先牽 前面是講到業力的生起,這以下講到業力慢慢增長廣大。為什麼有...

宣化上人的新年祝福:凡事忍耐受得了

先祝你們各位新年快樂! 本來我想很早就到這兒來,但是金山聖寺開光,也有很多人早...

真正的快樂不是在外面

佛經常常講要少欲知足,知足常樂。慾望就是煩惱的表現,慾望太高,就很難有幸福有快...

不殺生,離殺生,進而放生

不殺生進而要放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護生,愛護一切有生命的有情眾生,人和動物,都...

以金剛慧斷煩惱

今天接著講《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四祖道信大師說:略舉安心,不可具盡,其中善巧...

內心要常懷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的道理越多,在生活當中就越會應用。拿吃飯來講,學...

定時定點去放生,這樣如法嗎

問: 現在很多地方上的念佛團隊會定時定點去放生,但是幾乎都是到農貿市場買養殖的魚去放生,這種做法如不如法?...

執持名號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這裡要辨識幾個概念:什麼叫善根?什麼叫福德?菩提正道名善根,就是發菩提心修持名...

極樂世界的四種國土

(一)凡聖同居土: 娑婆世界雖屬穢土,亦有佛菩薩二乘聖人同生其間。然凡聖所見之...

五濁惡世唯有靠淨土法門帶業往生

劫濁,劫是一個時間的概念,一切濁惡之法聚集的一個時代。 那麼處在這樣的一個時代...

淨業行人的專修與雜修

善導大師談到,一個淨業行人,要有五種專修。專修裡面有五種,依《往生論》來修行的...

看清自己的缺點是很不容易的

要看清自己的缺點是很不容易的,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沒有殺人放火,沒有做土匪強盜...

求子須知的事項

令友求子,擬捨百金。當令請百部《感應篇彙編》,以送通文理有信心之正人君子,實為...

就算痛苦,也要快樂去承擔

有一位居士跟我講,他特別希望他這個地方的人生意興隆,大家都健康、有錢。我說,你...

信願與持名之間的關係

這個信、願、持名是本經的修學綱要,一個人能夠往生淨土,其實是有三種資糧:第一個...

佛法對感情的看法是什麼

佛法對感情的看法是什麼?這個每一個宗教,不是講愛就是講博愛,要不然就是講慈悲。...

如何判斷妄想是善是惡

問: 請問法師,既然我們都是妄想妄念,我怎麼知道哪個是善念,哪個是惡念? 淨界法師答: 好,問得很好。我們...

到寺院參加法會,為何要提前齋戒三天

問: 師父您好,請問為什麼到寺院參加法會,需要提前齋戒三天呢?為什麼說懺悔業障很重要? 傳喜法師答: 為什...

識神隨業走

《大智度論》裡面有個偈子:鳥來入瓶中,以縠掩瓶口,縠穿鳥飛去,識神隨業走。這個...

淨土法門切忌唯功夫論

《要解》: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的為淨土指南。 什麼叫無上菩提心?你能...

唯此一法,皆於現生往生西方

《西方路》書中,權、實、頓、漸辨疑之文,須先明權、實、頓、漸四字,然後再論念佛...

淨土法門為何易行難信

淨宗經典反覆申言:淨土往生法門是極難信之法。因淨土法門全體是佛的果覺境界故。比...

在家佛教徒可以經商嗎

佛教徒可以經商。而且佛陀釋迦牟尼在世時就有許多經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無論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