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87頁)

有些人臨終念佛為什麼能專注

烏龜有護身之鎧,野干不得其便 佛在世時,有一比丘離開僧團住茅篷達十二年之久,但...

【推薦】懺悔一層又一層的不孝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沒有發現自己有什麼不對,二十年後愈想愈慚愧,愈懺悔。...

要批評人時咬住舌頭

我們天生的那種抱怨、指責、批判的習性,是一種疾病。此病根深蒂固,非常頑固難除。...

至誠拜佛對往生的意義

東方諸佛國,其數如恆沙,彼土菩薩眾,往覲無量覺。 南西北四維,上下亦復然,彼土...

【推薦】不了解生命,我們就得不到生命

有許多人問:慧律法師師你有什麼神通嗎? 我說:沒有,一點神通都沒有。我既不會看...

如何成就一心不亂

九心住(欲界定) 一、內 住 於一切外境攝心令住內境。 二、等 住 於內所緣相...

佛法的重點在於智慧的觀照

正確聽聞佛法的三要素:專心、信心、恭敬心。 龍樹菩薩說,一個人成功跟失敗,重點...

淨宗道場能否做佛事

經懺佛事是本末顛倒 凡是發揚佛德,在佛前舉行之儀式統稱為佛事。心若至誠,法法皆...

忙碌的在家人應如何修學佛法

問: 法師慈悲,請問對生活忙碌,想發心修行的在家人,應用什麼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來修學佛法,請法師開示?...

人生什麼事最苦呢

對苦與樂看法的層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樣,關鍵在於我們的認識,並以什麼心態來衡...

【推薦】勿做人生遺憾事

遺憾的事是恨錯難以補救,後悔不已也。如一句話令人難堪,既是說了出口就難以收回,...

放下與放棄

什麼是放下?什麼是放棄?大多數人把放下與放棄,混為一談,在某種情況,不論是生意...

【推薦】心中一無牽掛 才能得大自在

有一個人搭船去英國,途中忽遇風暴,全船的人都驚惶失措,他看到一位老太太非常平靜...

講經說法的重大意義

一、講經說法,是出家僧伽的天職,即本職工作。依佛為師,出家為僧,則上求佛道以自...

不要評價別人德行,你不見得比他更高尚

1、不要評價別人德行,你不見得比他更高尚 2、不要評價別人的好壞,因為他們並不...

懺悔,有三種力量現前

很多學佛人糾結於自己業障深重,其實順逆皆方便,就看我們的心理素質夠不夠了。 懺...

不是你想修行,就可以修行的

《陰騭文》,印光大師非常重視這篇文章,它講到文昌帝君生命流轉的狀況。 文昌帝君...

情重是墮三惡道之因

佛在楞嚴經中指出六道輪迴中的眾生:純想即飛(生天),純情即墮,情多想少要墮入三...

【推薦】印光大師講故事

你在沒有辦法中,還有阿彌陀佛 觀世音菩薩可以依靠,有什麼好怕的? 炮火連天,兵...

念佛如何對治妄想

不念佛時,妄想雖多,無由而知,非不念時無妄想也。譬如屋中虛空,縱極好的眼,也看...

【推薦】念佛人當如何面對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

世人若遇災殃,應作償債想

世人稍遇災殃,不是怨天,便是尤人,絕無有作償債想,生悔罪心者。須知「種瓜得瓜,...

如何對治悲觀抑鬱想自殺的煩惱

守本分,修實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觀抑鬱和想自殺的煩惱可治也。 人生世...

世間賞罰與因果報應之不同

原文: 閱來書,知汝聰明尚不徹底,故以儒佛之因果,與世間王法之賞罰同論,則似有...

居士在家閉關精進佛七簡說

汝欲令慈往生西方, 超凡入聖, 當竭力供養, 至誠頂禮。何可止一香爐, 而燈燭...

【推薦】《慾海回狂》普勸受持流通序

天下有極慘極烈,至大至深的禍害,動輒讓人喪身失命,而有人卻偏偏喜歡去做,以身殉...

佛教中的八難是什麼意思

問: 佛教中的八難是什麼意思? 大安法師答: 八難是障礙眾生聞法修行的八種厄難,比如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不注重福慧資糧的積集可否往生

問: 有些人也深信切願念佛,但不注重福慧二資糧的積集,可否往生? 大安法師答: 你只要深信切願念佛,本身就...

怎樣判斷自己對淨土的信心

問: 怎樣判斷自己是真信還是假信? 大安法師答: 其實淨土的真信,它不容易啊。佛再三強調這是難信之法,甚至...

持戒對念佛往生的意義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 曾更見世尊,乃能信此事,謙敬...

經行有六點好處

經行和靜坐是禪修過程中最基本的主要形式,這在經律論三藏中處處可以見到,而經行一...

把厭離婆娑,欣求極樂的心發起來

今天我們討論願門《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上次我們談到修淨宗念佛法門要發願,發願...

五逆十惡也能感應道交

為什麼這些五逆十惡的人,十聲乃至一聲佛號就能往生?念佛沒有幾聲很少啊,這個很難...

撇不乾淨,臨命終時就是障礙

如果你在生死在你還在這個世間生存的時間,就能夠在意念當中以般若的空慧把世間的五...

【推薦】業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來佛號

我們雖然一品煩惱都沒有斷,但只要到了極樂世界,我們就具有像佛一樣的三十二相、八...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個優先

問: 念佛和輔導孩子學習,在時間安排上,有沒有先後次第,還是一切交給佛菩薩,一心念佛就行? 大安法師答: ...

【推薦】破除淫慾之魔

破除淫慾之魔,要觀照男根、女根的不清淨。那麼男根不淨,這在《禪秘要經》裡面講,...

靜藹法師示身不淨往生西方

靜藹。俗姓鄭,河南滎陽人,少年時到寺院遊玩,看到描述地獄種種狀況的變相圖,內心...

【推薦】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怎樣,自己一向都習慣怎樣怎樣...

不拔眼中釘

我們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釘子,所謂「眼中釘」,要不要恨上對方一輩子? 碰釘子是很正...

小不忍則亂大謀

有個父親因長期失業,家庭壓力過大,情緒失控,用滾燙的水,傷及還在念小學的兒子背...

【推薦】減少壓力的辦法

恐懼感的來源 人往往因為沒有清楚認識自己而不能相信自己。對自己的能力、智慧、優...

【推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長自我

智慧是如何得到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是聞慧, 從聽講開示、看佛經書而摒除邪見,...

【推薦】不眷戀,也不逃避

佛法雖然談到人生有種種苦,但這並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遠離世間,或消極地逃避...

遇到任何難關,都不能損傷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為事煩心。無論遇到任何人生難關,都不能因而損傷到健康。...

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一般人總是常常想著過去、想著未來,能夠...

生死的體驗及觀察

生與死,是一個廣泛而深入的題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場。這個主題,...

想做就做,想丟就丟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時常覺得不安全,有次他請我去他家做客,我發現他家窗戶全都裝...

如何轉變負面的人生態度

問: 常有人自覺能力差、力量小,對社會、家庭沒有影響力,而力不從心或放棄自我,如何轉變此一負面的人生態度?...

不要老回頭看過去的痛苦

要談心理的健康。要想心理健康,就要從心調整對環境的適應力。以我為例,因為我的免...

【推薦】堅固的妄想一定會破壞你的佛號

我們一般人的六根是向外攀緣的,很少人會自我反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都沒辦法進步,...

從醫者救人危急,當可大積陰功

學佛之人,於三皈、五戒、十善諸義,既已明瞭,當竭力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

怎樣辨別真偽善知識

問: 初發心學佛,需要善知識引導,善知識的標準是什麼?我們怎樣辨別真偽? 大安法師答: 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

一個人生命的結果是看臨終心念

從佛法的角度,一個人生命的結果是看臨終心念的,最後的關鍵就是你一生做了很多很多...

【推薦】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現在修了很多法門,法門不能保證...

三界中到底是誰在流轉

我們講到五蘊的主人,藕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中他曾經對我們修行人提出了一個問題,...

向外攀緣,人生無解

這個思惟死歿無常,它所對治的是對今生生命的五欲的愛取,今生愛取的對治。身世無常...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如何補救

問: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請人助念,他有何方便來補救? 淨界法師答: 哦,這個很麻煩,因為癡呆症,第六...

【推薦】調整心態比你佛號數目更重要

淨土宗一般人的盲點在哪裡?在第一個。我相信淨土宗的人多少對今生的痛苦都有所體會...

【推薦】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

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自他交換求加持。 好,這個地方...

這樣的念佛方法正確嗎

問: 在念佛的時候一直用法師所教授的方法,創造念佛的音聲再聽回去,但是我每一句佛號都必須要觀想阿彌陀佛的容...

【推薦】調整心態有三個方向

從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調整啊,有三個方向: 第一個是出離心。 我們開始修學大...

是愛,還是交易?

若時不隨順,則都無所愛,爾時起貪愛,唯同於貿易。---中觀四百論 偈頌直解: ...

色身不能代表真正的我

通常,每個人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身體。當我們為他人付出一些勞動,總會計較報酬、計...

把真如本性的家建立起來

我們經過無量的生死輪迴,內心累積很多問題,要在一生當中面對無始的妄想,處理生生...

【推薦】把無常敗壞的資財,轉成恆常受用的功德

菩薩所修一切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響,因為他住在菩提心修一切善法,菩提心不可破...

【推薦】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勿以聰明驕人 真實用功方好 觀來書,詞義均好,無可改,故不批。汝年二十一,能詩...

朝靈岩,思法語,沐祖恩

已是第二次來靈岩山寺,對這裡的一切還記憶猶新。上次來時是春日,此刻已是暮秋,花...

朝山拜佛要達到兩種作用

首先表揚一下小眾,今天行堂的時候沒有聽到像昨天那樣的桶呀、勺呀等等的交響聲了,...

【推薦】難道您還沒有玩夠嗎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佛說無量壽經》 定位生命的價...

如來藏與阿賴耶

藏即含藏,如來藏中含藏如來無盡的功德。一般區分在纏如來藏和出纏如來藏。纏指纏縛...

【推薦】佛法不在遠求,即依現前世間事

佛法不在遠求,即依現前世間事,能作得條條是理,事事如法,就是佛法。古之祖師有云...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何修忍辱

問: 在修行中要修忍辱,可是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如果切身利益真的受到很大的損害,該如何對待才如法如理? 大...

【推薦】放下名利枷鎖 老老實實念佛

現代人生活忙碌,從出生到小學、中學、大學再到社會。不外乎都是為了享受好的生活而...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總共經歷了兩千年的時間,我們回顧中國佛教的歷史,我們可以發覺...

【推薦】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裡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個歸依境,他能夠信、願、持名,心中有佛,有佛本願的攝受...

樣樣與他人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游泳比賽,由日本選手得到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別是蘇聯、美國...

精進努力是一切成功的載體

我們已經知道了拜佛菩薩與拜神的區別。佛菩薩沒有分別心,但是神是有分別心的。所以...

【推薦】念佛人很多,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淨土宗其實在逐漸衰微當中,這是很遺憾的事!念佛人很多,成就的人非常的少。 為什...

【推薦】他善根強跳得過去,你不一定跳得過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個案。我們的確看到很多特殊個案不研究教理,比方說六祖大師是賣...

七佛譯經師--鳩摩羅什大師

鳩摩羅什(西元 344-413年),龜茲國人(新疆疏勒),自幼聰敏,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曾遊學天竺諸國,...

不小心謗法還能往生嗎

問: 謗法的罪很重,我們都很害怕。我們是以好心來弘揚佛法,如果由於無知,不小心謗了法,而自己不一定能意識到...

居士說出家師父的過失有什麼果報

問: 在家居士說出家師父的過失有什麼果報?請師父詳細指點,以免初學弟子犯錯。 大安法師答: 在家居士首先要...

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這個淨土法門的特色,印光大師說是「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說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修...

《宗鏡錄》之法師十過

若不觀心內證,法師略有十種過: 一、但外求文解。而不內觀修心。釋論雲。有論而無...

懺悔業障每天都要去做嗎

問: 請問師父,懺悔業障是否在向佛表達所做的業障之後更要放下,還是要每天的懺悔直到什麼時候? 淨界法師答:...

三法印之諸法無我

我們凡夫的心有兩種攀緣,第一個,攀緣外境。第二個,向內攀緣內心的自我。我們看看...

【推薦】障礙還是考驗?就看你怎麼去想像

唯識學的觀法,它有三個次第,我們簡單講一下: 第一個、唯識所現, 就是我們過去...

為什麼有些人持戒持得很辛苦

持戒要老實相信,不能要信又好像不信 (一)老實人持戒,會覺得更輕鬆、更省事、又...

【推薦】印祖談家庭教育中母親的重要作用

五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家庭關係在五倫中佔了三項,其...

明得因果心量大

我們的心量不夠大,不能打開,往往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來龍去脈不了解,從而在所產生...

別讓難得的人生掉進「空」的陷阱

學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誤解為處於被打擊了、絕望了、避世了等等消極的處境,出家人更是...

用佛法的道理跟自己溝通

我們一般人追求名聞利養,你怎麼把生命的方向調正呢?這不是勉強說:我現在開始要走...

世界眾多,分四大種類

土,即世界,為眾生所依居處。眾生為正報,世界(土)為依報。眾生不能離開所居世界...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很容易嗎

問: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眾生卻對娑婆世界貪戀不捨,何解? 大安法師答: 往生西方淨土,你...

【推薦】懷的是畸形胎兒,要不要生下來呢

問: 如已經懷了一個孩子,有百分之五十可能是殘障的,沒手或沒腳,是否還應該將他生下來?將他生下來是否會使他...

【推薦】念佛人如何給自己定一個合理的目標

問: 印光大師常常用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來鼓勵學人精進念佛。很多人為了保險起見,便以此為根據,給自己念佛設...

善巧方便救人於水火

《功過格》裡有個公案。有一位固安縣的縣令叫梅公,你看他的作法很有意思。有一天,...

【推薦】了生脫死的人一定要有與眾不同的氣魄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佛說無量壽經》) 這種生命...

皈依三寶是離開生死苦海最好的道路

我們能夠知道理體三寶裡面的清淨本性,那麼我們生命,已經產生很大的反轉。就好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