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82頁)

天災人禍難以預料 危機意識必不可少

人在世間生活,盡管前途一帆風順,春風得意,到處逢源,樣樣亨通;但是,不管你再怎...

造邪淫業將會墮入三惡趣中

造邪淫業將會墮入三惡趣中,業重者感生於近邊地獄的鐵柱山中,或於地獄中感受臥鐵床...

【推薦】在日常生活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方法

如果我們想在臨終時順利地往生,那就必須在平時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就是要時時提起往...

五根放逸的過患

現在我們關鍵是要認識五根放逸的過患,一定要在這上面反覆衡量。以前的人講幾句就很...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蹟

上世紀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韓國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在釜山法雨寺圓寂了。 他俗姓...

造惡削減功名,行善增長功名

我們抉擇了身心世界的剎那性,就是抉擇到一切由因緣造作的有為法都是剎那滅的體性。...

佈施的十種對境及不同意樂

佈施的對境略有十種: 一、親友:直接利益自己的有恩者; 二、怨敵:直接損害自己...

二十四種入魔之因

魔分四種: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天魔。第一種魔稱為煩惱魔,令修行人趨向於邪途,...

如何才是一門深入

問: 請問一門深入,如何是一門深入,是讀一部經還是一句佛號? 大安法師答: 一門深入,就是你選擇淨土法門,...

不要去找善知識的毛病

我們末法眾生由於煩惱重,煩惱重的根本就是我執,我執就會引生我慢。我慢高山,不留...

把財色關過了,修學佛法才算入門

古來大德經常說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種貪財的,一種好色的。很多人學法學了很久,...

善於利用零碎時間來學習

一個人活在世間上,即使七十歲也好,一百歲也好,在一期的生命過程中,為了生活上的...

如何引導家人學佛

問: 對於不肯學佛,而且我執又很重的家眷,如何引導他們學佛? 傳喜法師答: 這是個我們大家都很執著這個問題...

得到究竟解脫,才是真正的盡孝

我們都知道,「母親節」是用來紀念天下母親的日子。我們之所以要紀念母親,就是因為...

順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

印光大師說:我們菩薩六波羅蜜,其實只有四個法門,就是佈施、持戒、禪定、智慧,這...

保持正覺,自淨其意

學誠法師有一段話,在這邊給大家分享一下他老人家的智慧。他剛出家的時候,問他的師...

我們這生命為什麼苦

我們這生命為什麼苦?因為我們的生命,始終就沒有契入到自己生命真體裡來。我們一邊...

吃些虧還要帶三分呆

出家要吃些虧,又要帶三分呆,心似寒灰枯木,是非從何處來。是非從哪裡來?是非從爭...

能知天下本來無事,便是萬事如意

由於現代資訊傳播迅速,帶給人們焦慮的夢魘也相當多,只要社會中、世界上、國際間,...

禍福吉凶,汝自作怪

【示沈元輝曰:深潛不露,是名持戒,若浮而外,未久必敗。念既不真,不得自在,禍福...

淨土行人要通達淨土的教理

一、印光大師勸人要通達淨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佛外): 善導和尚說,若論...

念佛功夫與往生的關係

一、念佛功夫與往生的關係: 阿彌陀經,所說簡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無量無邊之...

【推薦】世間上什麼壽命最長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 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暗鈍愚癡人,耽溺於放逸, ...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智能戒行兼具者,彼為智人所稱讚。 法句經忿怒...

為什麼有些大修行人轉世後不如前生

問: 禪宗有些大德悟處很高,如五祖戒禪師、海印信禪師、唐代的圓澤禪師,還有真如喆這些大修行人,有禪定,能開...

放下「自我」的幻覺

一般人認為,活著的時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後,雖然身體消逝了,但是靈魂還...

滿山的石頭抵不上一顆鑽石

佛教的因緣觀,所謂諸法因緣生,那麼這個觀念如果是套用在修行上,他說明了一個很重...

懺悔之前要先思惟業果的道理

這個懺悔的方法,什麼叫做內資理觀,外假壇儀,我們做一個說明,我們看今天的附表,...

早一點認命,才可能早一點上路

我們講到十二因緣,佛教的生命觀,它是建立一個無量生命的概念,它不像一般的世間的...

得到臨終正念的三個重點

大乘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法門可以來修學,古德把整個大乘佛教的修學,把它分成兩個重...

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我們可以把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回憶我們剛開...

犯根本重戒後,透過懺悔能恢復清淨嗎

問: 請問師父,如果一個人已經受了五戒,而又毀破根本重戒,他透過懺悔真的能夠恢復清淨嗎? 淨界法師答: 就...

可不可以就一句佛號念到底

問: 師父,我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我們都不夠了解自己,很難配藥,我們也不是醫生,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選淨土法...

五戒中間有包含賭博嗎

問: 佛教五戒中間有包涵賭博嗎? 宗舜法師答: 五戒中沒有不許賭博的條文,但賭博肯定是非律的。《行事鈔》說...

【推薦】蓮池大師的德業

蓮池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他出生的時候就很聰穎,儒學的根底都很深厚,...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具足了信願

問: 弟子聽您講經已經幾年的時間了,在您的教導中越來越嚮往西方極樂世界。您一直強調信願的重要性,說信心不足...

如何用善巧勸導別人修習淨土法門

問: 我朋友有這樣一個問題,她說她經常遇到有緣人就勸他們念佛求往生,包括很多年輕人。有一個寺廟的住持就對她...

【推薦】勤則不病,不勤則病

示耳之曰:勤則不病,不勤則病,勿謂夙業,其報甚近。慈父彌陀,數數親覲,可以永年...

不要錯失千載難逢的往生機緣

阿彌陀佛光明妙德不可測度、超情離見,具有很多不可思議的感應。諸如,為什麼臨終阿...

唯有懺悔才能消除業障

【云何懺悔業障。經言犯一吉羅,如四天王壽五百歲墮泥犁中。吉羅小罪,尚獲此報,何...

瞋恨心是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煩惱

《華嚴經》說,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百萬障門開。這個本來好不容易修點戒、定,...

「勤勞」出窮人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而現在我們很多人整個的行為變成謀食。但你如果命中沒有,謀...

修行人要遠離六種顛倒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 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惡緣,念...

一美元的智慧

你懂得禪的智慧,任何時候你都可以用,隨時隨地都可以用,甚至馬上就可以運用到我們...

【推薦】做人的四項原則

怎麼做人呢?做人有四項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賺錢很重要,值錢更重要。 你的生命值...

現代人的心靈荒蕪

自有歷史記載以來,人類一直為追尋美好、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可是,隨著科技越來越...

遇到魔障如何面對

前面的經文講到安住真如,我們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

這個是你學唯識最重要的功課

基本上,我們凡夫對人生的因緣的觀察,跟佛法所謂的因緣觀,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凡夫...

好樂淨土,尊重名號

大方向我們在學習淨土的時候,你要分成兩塊,第一個你要好樂淨土;第二個你要尊重名...

殺生慶賀祝禱 反而增加惡業

過去有一個老修行,在山裡頭修行,他受這家人的三代供養,從他祖先祖父母時代供養,...

我法皆空時,百病還能不皆消除嗎

人生,真是百病纏身。身體上的病,從醫院裡所謂的內科、外科、骨科、精神科、心臟科...

【推薦】危難之中持誦聖號 槍不能傷火不能燒

倓虛法師在長春籌建般若寺時,有致中、界虛兩法師去林區協助砍伐木料。一次,他們在...

【推薦】如何才能得到富貴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現在要跟大家講的是:如何得到富貴?我們很多人都喜歡富貴,...

三界眾生的命運哪個不悲慘呢

有人問:有情的相貌、壽命、受用等千差萬別,豈能無差別? 答:譬如,水有咸、淡、...

欲為三界眾生一切痛苦的根本

首先了解欲的體性、作用、分類以及欲為根本苦的原因,以便觀察思惟。 一、欲的體性...

氣功,神功,鬼功

現在全世界到處都講氣功,可以說是一種時髦的東西,所以就狂了世界上的老人、中年人...

【推薦】求生天國與往生淨土有什麼不同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只在生死死生之間,力求向上,謀取後世比前生...

不要只求順緣,還要求點違緣

我從小就有很多的疑問,也喜歡問。長大以後去讀書,老師那兒一講,完了以後,我肯定...

玉琳國師洞房之夜度化嬌妻

編者按:大覺普濟能仁通琇國師(16141675),明末清初著名高僧。十九歲投宜...

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

【在生活中實現禪的超越】 所謂生活禪,即將禪的精神、禪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

【推薦】臨命終的失敗,就是一生修行的失敗

我自己讀《遺教經》,讀到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我對這句話...

「愛」與「慈悲」的區別

南傳《法句經》說:從愛生憂患,從愛生怖畏。離愛無憂患,何處有怖畏? 在佛教裡面...

居士遇到假和尚應該怎麼辦

問: 遇到假和尚化緣怎麼辦?一個出家師父開示,說碰到假和尚也要恭敬他,因為他穿著出家人的衣服,還說假和尚也...

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要不要扶

問: 受過菩薩戒的居士,在路上碰到摔倒在地的老人,不去扶,有犯菩薩戒;去扶,又怕訛上。因為現在訛人的實在太...

【推薦】心中的對立越來越重,那你走錯方向了

在禪宗有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禪師在僧團中閉關,他閉關的時候,一天吃一頓飯,他...

泄佛密因,輕言未學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未學。】 任何一個菩薩來到人世間,...

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我是一個生死凡夫,但是我還有希望發起菩提...

淨土宗發菩提心十種方法

菩提心的別相有十個。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念師長恩故;四念施主恩故;...

知命認命,是改命的前提

佛教的思想是因緣觀,先知命而後認命。很多人一學佛就要改變命運,這是錯誤的。佛教...

淨土問題回答

1、請問法師可以呼吸念佛嗎? 答:當然,你念佛的時候,你是要配合呼吸比較好。但...

臨終的正念絕對不是自然出現的

淨土宗臨終的正念絕對不是自然出現的,也不是佛菩薩賜予的,而是平時栽培起來的。如...

【推薦】在淨土法門裡你要生起三種信心

每一個法門的修行都是以信心為根本,站在淨土法門的角度你要生起三種信心:一、彌陀...

障礙最怕一件事情,就是你的堅持

當我們在精進的時候,你要相信一件事情:事在人為。雖然我們因為過去的罪業,會現出...

最可怕的捕風捉影

是非朝朝有,沒有現在多!現在社會上的謠言是非,各種傳說,眾說紛紜。一些捕風捉影...

為善勿貴人知

示陳定耑曰:小人之為惡也,唯恐人知。君子之為善也,亦唯恐人知。汝當以君子慎道之...

品德不夠,財對他來說是災禍

好風水是有德者居之,有德的人才能據有好風水;沒有德的人,即使住在好的風水裡,風...

用觀念和方法來調整情緒

現代很流行講EQ,身為宗教師,我並不太懂什麼叫做EQ,只知道用佛法來調心,可以...

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

給人方便等於給自己方便,這是不變的真理。可是,有許多人只看到現實的、眼前的利益...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佈施之道

問: 如何是在家信徒的佈施之道? 了幻法師答: 學佛者應經常向社會及貧苦者佈施。佈施的基本原則是: (1)...

四種真正的無上享受

每個人都希望能舒服地享受精神或物質上所得到的種種。有的人希望享受富貴榮華,有的...

為什麼在娑婆世界修行一日勝過極樂世界修行百年

問: 《無量壽經》說: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這句話怎麼理解?難道在這個世間受個八關齋戒,...

一生成佛的捷徑

淨土法門,三根普披,利鈍全收。即便等覺菩薩也不出淨土法門所攝之機,《大方廣佛華...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人身難得而易失,三途時長而苦重。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諸仁者,身...

佔便宜是吃大虧

反過來說,人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就會貪別人便宜。像我小時候,也貪便宜哦。我去買...

【推薦】追求外在的物質,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當初我學佛的一個因緣就是,覺得這個人沒意思,特別是看到那些隔壁鄰居啊,這家死人...

星雲大師的管理學

我的出身,家父是單傳,據說他出生二十八天,我的祖父就去世了。在他十餘歲的時候,...

要想修行,必須先清淨你的心

大家天天念《金剛經》,你體會到佛怎麼樣來善護念、善付囑啊?你必須得淨心。你淨了...

求生西方後為何要發願到娑婆度眾生

問: 請問法師我們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為何又發願要到娑婆世界度眾生?這個娑婆世界的確很苦。 淨界法師答: ...

對來生沒有計劃,生命就不知道怎麼活

修行除了要注意眼前的因緣,更要注意未來的因緣,就是生命規劃。一般沒有學習佛法的...

由心靈來引導外境的,一定有美好的未來

我們講過我們生命有二種力量:一個是外境的力量,一個是心靈的力量。如果你經常是由...

學佛人可以用絲織的棉被嗎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 這以下有三個要斷的,而且是有重的、中等,跟輕的,最重的是絲綿絹帛,這個最...

地獄果報往往是福報大的人創造出來的

我們看世間人,有些真的是福報很大,你看他受用的資具特別的尊貴,但是他沒有時間修...

【推薦】沒有很堅定要往生的人,福報最好不要太大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 勝生無罪。就是說菩薩如...

【推薦】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的觀法,唯識的觀法,我們先看...

把殺生的過程變成做佛事

這幾天老是有人問小蟲子或者叫害蟲要如何處理?的確剛學佛的人尤其是剛授完戒的人想...

人生如戲努力演

在與一位居士聊天時,他問佛教到底是怎麼樣的,自己忽然脫口而出說:佛教就是告訴我...

【推薦】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佛法教您改善人際關係

我們都知道,社會倫理乃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人際關係和諧,社會自然和諧;人...

星雲大師的生活衣食住行

在這裡,要向各位報告貧僧的生活衣食住行的關係,雖是閑話,也是讓貧僧的生活情況給...

從心的牢獄裡解脫出來

一個人,如果做了違法的事,被人一狀告到法院,就要接受法律的審判。有時候雖然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