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61頁)

佛陀的感應之道

感應的事相、事蹟,可能我們還多多少少會感受到,叫感應之跡。一般感應之跡會談到六...

只要平時念過佛,今生一定就能往生嗎

問: 現在外面有些助念小組說:只要平時念過佛,就坐在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了,無論臨終有無瑞相,往生一定。本人...

親人臨終不願往生,該如何勸導

問: 我的親人已經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親人並沒有求生淨土的願望,我應該如何幫助他? 大安法師答: 這時候你...

佛法宇宙觀之四大部洲

這次我們再打通了整個欲界來講,咱們作為人,在四土的凡聖同居,三界的欲界,六道的...

持午會影響身體健康嗎

問: 師父好!請問師父,持午會影響身體健康嗎?我聽說有人持午,把胃搞壞了。 宏海法師答: 持午我想如果持得...

一生行善但不知道阿彌陀佛,最後會往生嗎

問: 如果一個人從不知道佛教,也不知道阿彌陀佛,卻一生向善,行菩薩道最後會往生淨土嗎? 宏海法師答: 哦,...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更適合個人修行對嗎

問: 大家都覺得六祖慧能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更高妙,為什麼我就覺得夠不...

凡是這種的夢境,都是宿世眾生在惡趣未能出離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及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嘆。...

在家供佛,何業不消何福不生

供養佛菩薩像。或西方三聖佛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或華嚴三聖佛像...

阿彌陀佛光明的力用

是故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

臨終接引時,阿彌陀佛現的是什麼相

問: 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的時候,現的是什麼樣的相?是否就是自己平時供奉的佛像的樣子? 大安法師答:...

佛法宇宙觀之欲界六重天

在我們欲界,與人類共屬於欲界範疇的,還有六重天的世界。也就是說,雖然他們是生在...

不顧家人生病,自己到寺院做義工有功德嗎

問: 有個女孩家裡父親和弟弟生病了她不管不顧,自己到寺院去做義工,這樣對嗎?有功德嗎? 宏海法師答: 如果...

可以不善待這個色身,以便早日解脫嗎

問: 請慈悲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人生既然這麼苦,我們可不可以不善待這個色身?以便早日解脫,早生極樂? 宏海...

在慾望面前,人的智商會降低

財跟色這兩種慾望當中,哪一種慾望最厲害?大家深有體會,色慾,對啊。普羅大眾,都...

用去的錢財才是自己的

金錢,要能接受,也要能喜捨,用去的錢財才是自己的,不用,再多的錢財,最後還不知...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過去的業現前

問: 請問師父,以唯識的觀點,現世還在吃肉的眾生,是不是很容易刺激過去的殺業現前? 淨界法師答: 是的,吃...

今生可能是你無量生命裡最美好的一次

阿賴耶識它是怎麼樣?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壽命,或者幾天,或者...

在家居士受菩薩戒後可以染髮嗎

問: 請問法師,在家居士受菩薩戒可以將白髮染成黑髮嗎? 大安法師答: 可不可以將白髮染成黑髮,這確實是一個...

佛法宇宙觀之六道

今天我們給大家分享的一個概念,接著上一次的三界,我們在欲界,那麼我們把這個欲界...

佛法宇宙觀之三界

好,各位,上一期我們跟大家分享了一個概念,叫做四土。那我記得我們講到了,凡聖同居土是我們所在的位置,今天我...

信佛後遇到大病苦,應該如何應對

問: 請問法師,對於一些信佛的人,信後遇到一些大的病苦,應該如何應對比較好,比如念什麼經,或者做法事超度可...

大小乘有什麼區別

問: 請問師父大乘具體有哪些經典,小乘具體有哪些經典?大小乘有什麼區別? 宏海法師答: 大乘和小乘的區別可...

【推薦】把心送到極樂世界是怎麼送

問: 請師父開示,先把心送到極樂世界是怎麼送? 淨界法師答: 當然,心是無形無相的,沒辦法送。它意思是說,...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離了道

我們來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內涵,是要有遠大的志向、高尚的節操和不...

實話實說比吹噓更容易得到工作機會

有人認為我們處在公關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時間很短暫,無法再像傳統社會一樣,有...

菩薩戒四條淺說

本文就菩薩戒中說四眾過戒、不隨喜讚揚戒、愛恚讚毀戒、誹謗三寶戒這四條戒條,結合...

達摩大師: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觀

法師者,西域南天竺國人,是婆羅門國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聞皆曉悟;志存摩訶衍...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否有聯繫和區別

問: 請問師父,我們在經典中常常可以讀到南無阿彌陀佛和南無釋迦牟尼佛這兩位佛,請問師父可不可以簡單介紹一下...

如何用佛法來處理家庭中的矛盾

問: 請問師父,如何在家庭裡的夫妻之間,丈夫與妻子的父母,妻子與丈夫父母的生活中更好的用佛法來處理好矛盾,...

因為經常吵架就離婚了,女兒也不和我親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我和前夫是大學同學,孩子也十二歲了,因為經常吵架就離婚了,我現在非常痛苦,...

十里山墳,就是閻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這一幕情景,我們淨土行人就得要想到死亡是人生最大的事情了,面對...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

佛教對炒股的看法

首先,佛教不贊成甚至反對炒股,僧人更不應為之。因為,炒股有著賭博的性質。 但佛...

遠離外道損減智慧的邪業

合和湯藥,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佛遺教經) 這裡...

內心被套牢了,要設法解套

禪修所做的,就是幫助我們培養正念,把心帶回到當下。這樣,我們才能從情緒和妄想的...

【推薦】淨宗修行路上的八種歧途

這八種歧途,第一種是什麼?第一種是信不至誠,多求人天福報。 一個修淨土宗想此生...

佛法宇宙觀之四土

我想每一位學佛的人,最初走入佛教,一定要有一個定位,就是要知道我們身在何方,同...

念經總走神,如何克制不斷升起的念頭

問: 請問師父,念經時,比如念《金剛經》總會走神,怎樣克制不斷升起的念頭呢? 宏海法師答: 關於念經的問題...

沒有好好念經修行,最後能靠願力往生嗎

問: 如果皈依了,但是沒有好好念經修行,最後靠自己的願力,就是一心往生淨土,可以去麼?再加上他力呢? 宏海...

漢傳顯宗有沒有系統的修行次第

問: 現在的藏傳佛教很興盛,修行很有次第。漢傳顯宗好像沒有很系統的一個培訓課程指導修行,這個事情法師您怎麼...

如何修持藥師法門

修持藥師法門,與修持極樂淨土法門一樣,需要信、願、行三資糧。 信為道源功德母。...

供齋與供物,不及剎那念修無常殊勝

一、比喻: 譬如,稍知正法的絕症患者,若知來日無幾,即會考慮生死問題,見死時房...

念佛法門乃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

一、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如來一代時教,智慧深廣如大海,功德宏博如寶山。八萬四千...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瞋癡,令其盡淨無餘,方可了...

玄奘法師夢中得諸佛指點:佛經不可隨意刪減

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記載,玄奘大師開始翻譯《大般若經》時,此經梵本...

財色招苦,擁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們經常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我們人生裡,在財、色、名、食、睡方面...

佛經前為何要安立「如是我聞」

經典前為什麼要安立如是我聞呢?因為當時佛滅度的時候,阿難哭的一塌糊塗,旁邊的師...

如何對惡人和討厭的人生起慈悲心

問: 如何對惡人或者自己討厭的人生起慈悲心?對於冥玩不化的惡人,我們還要堅持嗎? 宏海法師答: 對於惡人自...

什麼是心地法門,該如何去修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什麼是心地法門,怎麼修? 宏海法師答: 心地法門,可能在我給大家做交流時老...

不小心踩死動物該怎麼辦

問: 請問師父,我走在路上無意踩到一隻青蛙,不知是被我踩死還是我補踩上了一腳,心裡難受死了。除了念南無本師...

顧源居士往生紀

明朝顧源居士,又稱寶幢居士。少年時性格豪放,善於寫詩、書法和繪畫。40歲時,把...

沒能力斷煩惱,要持佛號求往生

這裡得生,就是往生,能夠往生四土,從四個土來判,因為我們要曉得,之所以能生到這...

如何判斷「所知障」和「煩惱障」

問: 佛家講,修行有所知障。我等即要靠已知、所知才能學習佛法。 但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被自己既有的知識、經驗所...

怎樣印證因果輪迴是真實存在的

問: 佛教說人世間都有因果輪迴,但是對於今世的我們,既不記得前世,也無從預見來生,怎麼能印證因果輪迴呢? ...

親人對佛法牴觸,如何隨順他們

問: 身邊至親人如父母,十分牴觸修學佛法,讀誦禮拜食素等,應如何隨順他們不讓他們起煩惱心甚而謗法,同時還能...

念佛持咒時容易昏沉犯睏,是業障現前嗎

問: 師父,念佛或持咒時容易昏沉犯睏,是業障現前嗎? 覺醒法師答: 虛雲老和尚在《皮袋偈》中曾寫道,始終如...

辦公室裡的春秋

辦公室裡的春秋 芳蘭只為因香折, 良木多從被直摧。 獨坐常思自己過, 閑談莫論...

常耕福田,才能福報多多

福報從哪裡來?不是說你能力強就一定有福,因為福報也有它的前因後果。佛教告訴我們...

降伏惡疾,就要先調治身心

坐禪,是調身調心。調身,就不犯殺盜淫;調心,就消滅貪瞋癡。身若犯殺盜淫,要受果...

佛為什麼要說《阿彌陀經》

佛當時為什麼要說《佛說阿彌陀經》?我們從八個意義上面分門別類地來了解一下。 第...

怎樣才算不盲修瞎練

問: 怎樣才算不盲修瞎練?感恩法師 宏海法師答: 第一點,要深信因果輪迴。如果不相信這一點的話,不能說他學...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語

問: 我曾在網上查過咒語的來歷、定義和作用,但說法不一,莫衷一是。看到的主要說法有二: 說法一:是梵語某句...

哪些病是屬於業障病

問: 請問師父哪些屬於業障病?業障病是現代醫學(中西醫)無法治療的麼?佛法是如何治療的? 宏海法師答: 阿...

正念精進是我們人生的財富

我們說生命很重要,真正生命重要的意義,是在於我們能懂得學佛修行。我們上課的時候...

若不以教印心,終落邪魔外道

佛祖一心,教禪一致,宗門教外別傳,非離心外,別有一法可傳。只是要人離卻語言文字...

隨喜一切眾生的無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普賢菩薩有十個修行大願,其中第五大願就是隨喜功德。所謂隨喜就...

念佛要怎樣念才最理想

問: 請問念佛要怎樣念最理想?是否要觀想念佛?要如何觀?或是什麼都不想,只念佛號,自念自聽? 大安法師答:...

信受演說《金剛經》的功德

聽完《金剛經》之後,如果能夠相信它、接受它,還能說給他人聽,這樣的功德有多大呢...

大乘佛法皆說空與不空兩方面

常人因佛經中說五蘊皆空無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說空。若信佛法者多,將來人世必...

心開意解(法語短語)

親近善士 學佛依止考察善知識,要有證德像恵能大師這樣的,有教德玄奘法師這樣的,...

情急之下如何守住口業

問: 平時還好,但急了時很難守住口業。請問法師,您是怎麼做到守住口業的,教教我們吧。 宏海法師答: 口業的...

佛教裡面哪部經最殊勝

問: 常聽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又常聽人說某某部經是最殊勝的,而不同的人推崇的最殊勝的經還不相同。我有...

初學佛者應先從什麼書開始學習

問: 初學佛者看什麼書?請教尊敬的法師,初學佛者應先從什麼書開始學習?請推薦幾本可以嗎? 宏海法師答: 阿...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識

【瞭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 這個時候,徹底瞭然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

我們怎樣遠離凡夫的妄想

在整個《楞嚴經》當中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心性而修行,整個修行還是在莊...

不小心受傷,是否也屬於因果報應

問: 世間的一切都離不開因果的定律,假如說一個人不小心受傷,這是否也屬於因果的報應?或是只是不小心,跟因果...

是什麼力量讓輪迴相續的

業力是第六意識造作,果報是第八識釋放。本來是獨立的事件,那到底是什麼把業力跟果...

宿業現前,怕之豈能消滅

宿業現前,怕之豈能消滅?惟其不怕,故正念存而舉措得當,真神定而邪鬼莫侵。否則以...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問: 請教法師,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宏海法師答: 護持三寶,首先,要從信仰的確立開始,我們要認定佛...

如果佛性本俱,過去現在未來也本俱嗎

問: 如果佛性本俱,是過去本俱,是現在本俱,還是未來本俱?還是本來如是,只因一迷一想之間就墮落邊離,而失佛...

什麼是世俗諦與勝義諦

問: 什麼是世俗諦、勝義諦? 宏海法師答: 世俗諦,勝義諦是佛法中常用的一個佛學概念。佛門裡面常說二諦融通...

何等相是誹謗正法

問曰,何等相是誹謗正法。答曰,若言無佛無佛法,無菩薩無菩薩法,如是等見,若心自...

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論語》中有君子使物,不為物使,這句話說的是我們不要被物所奴役,君子使用萬物,...

點亮心靈之光

我們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日月星辰、樹木花草、山河大地,我們都看的清清楚楚,甚至...

【推薦】不在煩惱攝受範圍的執著是貪嗎

問: 我們做事情,如果所執著的事情,不在煩惱的攝受範圍,算貪嗎?比如我們執著於西方極樂世界,和執著於世間種...

《普門品》和《金剛經》不能一起誦嗎

問: 現在每天早晨我誦《金剛經》,《普門品》,《大悲咒》,《心經》,有一本合集。有次一位學佛多年的年長師兄...

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聲佛

問: 淨土主要是持名憶佛拜仟,但我們平常要上班的時間緊張,持名念佛每天至少要念多少聲佛好呢?雖然對我們上班...

只有活在當下,才是最真實的人生態度

凱魯亞克的《在路上》中有一句:在路上,我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廣為流傳。這也...

了解並管理這顆心

心既是痛苦的源泉,也是快樂的源泉。 我想大家應該有這樣的體會,當內心貪婪、仇恨...

如何確定亡者的往生去處

問: 現在社會上流傳用摸溫度來判斷亡者的往生去處,此法末學感覺誤差會很大,而且佛經好像也沒有說何時探溫,怎...

這樣的「陷阱」反而成為我們的「加持力」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說自己身邊總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陷害,總覺得有人給他設陷阱。...

叢林中出坡的意義

馬祖建叢林,百丈立清規開啟中國禪宗僧團制度的恢弘氣象,使禪宗法脈傳承至今仍歷久...

人生因選擇而精彩

有人說,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選擇組成。的確,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做選擇,早上起來我...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不論是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還是蘇東坡的迴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

積極護生,如法放生

一、古代放生與現代放生之亂象 據經典記載,救護生命是佛陀教導的護生理念。當一些...

業力的成就要有五種的相貌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業力的成就要有五種的相貌。十業道諸位知道:身有三種殺、盜...

阿賴耶識有漏種子的分類

影響種性的這些種子,種類是什麼?什麼東西會影響我們的種性?為什麼他生出來是人天...

世人食肉,咸謂理所應然?

【文】世人食肉,咸謂理所應然,乃恣意殺生,廣積冤業,相習成俗,不自覺知。昔人有...

心總是被煩惱圍繞怎麼辦

問: 每天茶飯不思就是不開心,總是被煩惱圍繞怎麼辦?每個人煩惱又為何都不一樣?可以通過禪修的方式來解決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