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60頁)

今欲脫離苦果,惟有一心念佛

佛說三界唯心,一切唯識。 以真心隨緣,而成妄識,妄識分別,而起諸惑,依惑起業,...

自他二力的淨土法門

其他法門,依靠自力修行,要成就很難。好像我們要游過長江,如果依靠自己的力量,身...

每一天都要能夠痛念無常

深信因果,一方面是世俗正見,業果如理取捨。深是指深信淨土難信之法,深信念佛是因...

六種滅除貪慾的方法

第一種就是學習不淨觀。 內心記得十種不淨,也就是有識不淨相一種,然後無識不淨相...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復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者,諸國王大臣之類是也;有...

阿彌陀佛名具萬德,名召萬德

阿彌陀佛的名號具足萬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都在名號當中具足。名具萬德、名召萬德。...

淨土行人不可忽視的熏習力量

《大智度論》裡談到這麼一位國王,是虔誠的優婆塞,也有修行。他問佛陀:我常常在處...

轉定業與因果律的悖論

我曾經講過,定業要是可轉,沒有因果了;定業不可轉,就沒有人成佛了。那就是說,佛...

臨終業障現前沒有念佛,能往生嗎

問: 病人平時信願具足,念佛功夫不錯,但臨終時業障現前沒有念佛號,但還是有信願的,能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宏海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今天因緣殊勝,又在我們《華嚴講堂》,在騰訊《華嚴講...

佛教經典的三藏十二部分類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是根據三藏的內容分成十二類。 第一個是叫契經。 契經,本來經的...

惡人要如何改惡向善

問: 本人是社會上的一個惡人,如何改惡向善? 大安法師答: 你是社會上的一個惡人,我也是社會上的一個惡人,...

老人的壽衣可否用戒衣代替

問: 法師您好,末學家母為七十七高齡在家居士,受五戒,食全素。老人深信因果,但怕褻瀆佛法,想請教百年後的壽...

念佛怎樣攝住意根

這個意根,我們從小到大可能都沒有把它認真地對待過,有時候我們都對它無可奈何,它...

出家不生退悔心

我們諸位道友出家,先沒有學習到佛法,還不知道發願,也不知道迴向。等你出家落髮的...

抱怨對身心有什麼影響

問: 抱怨對身心有什麼影響? 心平法師答: 談起抱怨,我就會聯想起中醫《黃帝內經》裡面所講的怒傷肝、喜傷心...

如何用佛法來治病

問: 凡事皆有因果,那麼佛教徒生病後看醫用藥是否徒勞? 法船法師答: 生病亦不外乎因果,病情由來千差萬別,...

順境安適,般若無緣

每天晚上要給自己一個總結:今天我的言語行為、我的心念,有沒有離開過失?如果把昨...

女性學佛後是否不能打扮

問: 女性學佛之後是不是不能打扮了? 法霞法師答: 一些女眾學佛後認為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即可,從而不注意形...

順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比如你現在桌面上有一個蘋果。這個蘋果的義相,我們說它的功能...

如何處理學佛與做生意之間的衝突

問: 請教師父,在談生意的過程當中,會談及成本和利潤等問題。我們不可能把這個成本和盤托出,因為談生意是很現...

印光大師永懷錄

(歸元譯白、編輯整理) 一、印祖生平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自民國初年以來,...

貪瞋癡放不下,八苦離不開的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於眾生的事不作,不利於眾生的話不說,一切傷害別人的思想不...

修學佛法需要經過的四個階段

一個人修行佛法的過程,大概都需要經過四個階段,我們可以簡單地概括為:結緣、正見...

珍惜自己的人生與福報

做回人不容易。因為在六道輪迴當中,我們看到,豬馬牛羊又有多少!河裡的魚又有多少...

迷時師度,悟了自度

六祖慧能在接了五祖弘忍衣缽之後,一路南下被惡人追尋,他的師父把他送到九江驛,過...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

上一次跟大家講《四十二章經》,財色招苦。因為我們每個人,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中,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離職,流動率似乎很高。有時有...

打坐時可能產生的反應現象

打坐時可能產生的反應現像有四類: 第一類現像是痛、麻、酸、癢, 其中除了心痛和...

如何理解「厚德載物」

問: 如何理解厚德載物? 大安法師答: 這句話是出自《周易》裡面的坤卦,這個坤卦的象,六爻皆陰。坤錶大地,...

沒有了肉體,下地獄為何還會痛苦

問: 人死了,肉體沒有了,下地獄怎麼還會有痛苦呢? 大安法師答: 剛才講深信因果,這裡面就有,就很難深信因...

如何理解「以攝心專注而念」

問: 如何理解徹悟大師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一句此處的攝心? 大安法師答: 這句話已經把如何攝心告訴我...

這句佛號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麼東西

我們的主見來自什麼地方?來自淨土五經聖言量,來自中國淨土宗祖師的著作,不要東聽...

宏海法師:淨土宗概述

(一) 各位同修,各位道友,大家上午吉祥。今天因緣殊勝,我們聚在騰訊視頻,在這...

學佛後什麼都是順境了嗎

文殊菩薩什麼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訴眾生想得到妙吉祥,那麼就要先...

菩薩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 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不毀害。 由忍波...

我們應當如何正確理解和求加持

什麼叫加持?加持就是說,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佛菩薩的力量,任持是自己拿的...

一息不來,即屬後世

一息不來,即屬後世。此時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亦無用處。若不及早修持淨業,待到...

諦閑法師《普賢十大願王別釋》

一 緣起 山僧,今日受吳璧華居士請,講普賢行願品;因時迫不及詳談,僅將普賢十大...

業是搞不完消不完的

我們過去造的業,無量無邊,無始以來,哪搞得完呢?你要出三界,就阿羅漢來說,出三...

理一心不亂 西方即在目前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

怎樣讓抑鬱症患者走出困境

問: 法師您好!弟子三十多歲的兒子由於工作及家庭矛盾,得了中度抑鬱症,現正在吃西藥治療。他原來還信佛,現在...

不吃肉就很難應酬,該怎麼做呢

問: 請問我從出生到現在已28歲,吃過不少肉,也殺過不少昆蟲、西易、小動物,我該怎麼做呢?因為現在我還在吃...

三十六萬億同號阿彌陀佛,這樣念佛是否功德大

問: 我在龍舒增廣淨土文看到可以這樣念佛功德大: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

對惡母應該孝順嗎

問: 對惡母應該孝順嗎? 大安法師答: 首先你對你的母親無論她對我們做什麼,我們一定要對她孝順。何以故?她...

阿彌陀佛涅槃後將去哪裡

問: 未來際觀音菩薩接阿彌陀佛的班,阿彌陀佛將去哪裡? 大安法師答: 觀世音菩薩接班,接阿彌陀佛的班,阿彌...

往生時為何只見蓮花不見佛

問: 往生時,為什麼只看見蓮花,不見阿彌陀佛來也要趕緊走,這樣走能確定到極樂世界嗎? 大安法師答: 實際上...

亡者助念後,遺體顯相由劣轉好,能往生嗎?

問: 弟子前幾天在寺院裡給一個朋友助念,他臨走前幾分鐘忽然出聲念佛,然後就斷氣了,之後身體僵硬,嘴巴和眼睛...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楞嚴經》中念佛圓通章中說:若諸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阿彌陀經》...

修行人有什麼事情,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我們身為一個修行者,經常會注意自己內心的狀態,很快你就知道內心當中,有二種重要...

命運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人生的大起大落,通常來說,是命中注定的,因為我們人一生中遇到的人、事、物和人生...

墮過4次胎,該如何懺悔

問: 曾經墮過4次胎,聽說很損福報,現在身體特別不好,該如何懺悔? 寬容法師答: 墮胎,就是殺人,墮四次胎...

業報有四個根本的原則

第一個是,業果是決定的。你造了善業的話,你感的果是樂果;造了惡業的話,感的果決...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

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無量無邊,散載與很多的論中。今列幾條供養大家: 一,脫離...

健康是修出來的不是吃出來的

現在人很講究營養,或者喜歡吃肉來補充,或者喜歡買營養品,而且很貴的。其實,越講...

修福猶如炒股,看你往哪裡投

在這裡和大家談一談有關修福和惜福的事。 修福,就是人們常說的做善事!而善事的范...

地藏菩薩告訴我們要日日行懺悔法

【日日如是行懺悔法。勿令懈廢。若人宿世遠有善基。暫時遇惡因緣而造惡法。罪障輕微...

為何有些畜牲人見歡喜,有些人見厭惡

問: 有些畜牲人見之會生歡喜心,有些畜牲人見之生厭恶心,是何原因? 如本法師答: 畜牲有些人我們看見會心生...

西方蓮台的「三輩九品」

觀無量壽佛經說。西方蓮台有九品。今略說之。 上品上生生因,發三種心。一者至誠心...

【推薦】只要心裡有佛,佛都會來護佑你

文殊菩薩問佛:佛涅槃以後,眾生用什麼來做福田?佛答:汝等須知,我涅槃後供我身像...

【推薦】皈依後還能喝酒吃肉嗎

問: 皈依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皈依了以後,還能不能夠喝酒、吃肉?因為這個原因,不敢皈依了。 開願法師答: 這...

學經要轉變我們的氣質行為思想

咱們講這個《華嚴經》,太深了的。大家來看,當機眾都是什麼人,什麼樣的來學《華嚴...

【推薦】求地藏菩薩都能滿你的願

在《地藏經》第十二品《見聞利益品》,說讀經的時候、沒有記憶力,這個我們或多或少...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認知裡面

月稱論師舉過一個例子。譬如有一個杯子,裝滿了一杯液體放在這兒,有三種眾生來看同...

唯一要擔心的就是我們心是否清淨

《維摩經》上面所說的,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其實也很...

裡邊有這五鬼,外邊的鬼也就來了

這叫五鬼鬧宅,你裡邊有這五鬼,外邊的鬼也就來了,所以種種的鬼怪就現出來。 鬼是...

五百女子矢志出家,佛陀無奈立八敬法

佛陀暫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帶領約有五百人之多的釋...

臨終接引願對我們非常重要

勤修我皆接引願,亦稱臨終接引願。這一願表達的是:十方眾生,聽聞到這個法門,能夠...

阿彌陀佛與我們眾生的關係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要了解阿彌陀佛跟我們這些眾生是什麼樣的關係?如果這個不能了...

淨土行人的深信之心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種: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

無分別智要如何修

我們來看窺基大師是怎麼說的。他說無分別智怎麼修呢?從聞思修所成的這種妙慧無分別...

離喜愛無憂,一切無恐怖

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恐怖。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

短短的六個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訴我們

二佛神咒裡面有勤轉念,證菩提這兩句話。雖然只是短短的六個字,但已經把修行的方法...

不除妄想,不求一心,全體背謬

玉峰法師行持雖好,見理多偏。即如念佛四大要訣,其意亦非不善。而措詞立論,直與古...

弘一大師勸人聽鐘念佛文

近有人新發明聽鐘念佛之法,至為奇妙。今略述其方法如下,修淨業者,幸試用之;並希...

佛弟子需要學《周易》來免過嗎

問: 請問法師,孔子晚年尚學《易》以免大過,作為一名佛弟子也想學《易》以免過,有必要嗎?另外,請教《周易》...

依「三法印」來學佛

我們依誰學佛?依三法印來學佛。 若有佛教徒十幾年甚至一生都在學佛,但是不知道三...

禪對生命的重要性

禪對於我們的生活、生存、生命極為重要。佛經上講,眾生有分段生死,每個人終其一生...

印光大師為何對女眾出家甚是反對

問: 弟子在《印光法師文鈔》中讀到印祖對女眾出家甚是反對,原文說若女眾有信心者即令在家修行,萬萬不可令其出...

三界無安是火宅

我們以前有個例子說得非常好,千里來書為棟牆,讓他三分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

只要不信命,命就可以改變

有一次,一位營業員給我寫信,她說,我聽說你是法師,我有個要求,不曉得你能不能滿...

諦閑法師法語集

在寧波天童寺講法華經上堂法語 (師拈拄杖雲。)光照東方萬八千。何曾有意落言詮。...

身體不能自主的時候要靠誰

我們學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須心口如一。比如我們念一句佛號,很多人念佛號怎...

一切皆不是「我」的

在提到四大皆空這個名詞的時候,許多人往往會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在世人心目中,出...

當心平靜下來,頭腦也會清楚一些

觀世音菩薩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在好幾部重要的經典裡,都可以看到佛陀在介紹觀世音菩...

臨終時魔會化作佛來接引嗎

問: 有人說,臨終時常有魔會化作佛來接引念佛人,但不會化作此人修學時的本尊。請問法師,臨終時會有這種現像嗎...

坐禪的三個階段

第一步:姿勢的放鬆 首先,放鬆是第一步功夫。如果連放鬆都做不好,我們就很難持久...

百千萬劫難遭遇——人身難得

那麼有沒有的來的話,我們這裡再給大家點及一下。首先是從這個宇宙的大背景,整個宏...

百千萬劫難遭遇——中國難生

在座的各位,今天非常有緣,如果人與人之間天地這麼大,眾生如此的廣,沒有因緣呢就...

百千萬劫難遭遇——佛法難聞

各位有緣,今天是我們這個這次福慧慈緣一直舉辦的這個這樣的一個講經的活動,今天是...

真正貧富的標準

給大家講一個佛陀在世時的故事: 一次法會,很多人來聽佛說法。有兩位好朋友,也是...

成佛路上的難行道與易行道

我們修習成佛之道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是完全仰仗內心的力量。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先...

我們要在臨終之前做好兩件事情

淨土宗的修學,在大乘當中它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佛力加持。也就是說,一般的聖道門的修...

凡學佛法,必須先要為了生死

凡學佛法,必須先要為了生死。今之在家居士,稍聰明者,多多皆欲做大通家,冀在稠人...

何等眾生具備往生淨土的資格

問曰:天親菩薩迴向章中,言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此指共何等眾生耶。 答曰:案...

暴斃身亡無善知識幫助,如何能順利往生

問: 如果自己暴斃身亡或惡報現前,且無任何善知識幫助,我怎麼擺脫障礙順利往生呢? 大安法師答: 眾生的業力...

佛法宇宙觀之劫與世界

在此之前,我們講過了這麼多的國土呀,界呀,道呀,今天我們要講一下它是怎麼來的。...

職業與信仰有衝突該如何處理

問: 職業與信仰的衝突如何處理?如何學佛? 宏海法師答: 說起特殊職業,我以前去沃爾瑪超市的時候,那有個賣...

不是業障消不了,而是虔誠心不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怎麼樣來修行禮拜的功德呢?我們用印光大師的話,給大家一個...

《心經》為什麼具備強大的心理治療功能

在佛教浩瀚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凝煉的《心經》包涵著佛法的精髓。 《心經》從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