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光台現土

謂金台中現出淨土。光台,即佛光所化現之金台。據觀無量壽經序分載,韋提希夫人厭離眾苦,而欣求往生淨土,世尊應...

光遠

(1149~1241)南宋僧。四明定海(浙江鎮海)人,俗姓方。名善月。號柏庭。幼習六經,博覽強記,十二歲通...

光德

(1927~)韓國濟州人。一九五○年於梵魚寺依止東山法師出家,翌年受具足戒。歷任元曉、東國學院理事、大韓佛...

光輪

比喻佛光如輪般之圓滿。六十華嚴經卷三(大九·四一二下):「莊嚴光明輪,充滿諸法界,十方靡不遍。」又佛之光明...

光曉

比喻佛之智慧光明,能摧破眾生之無明煩惱;猶如曉天能照亮昏闇之夜。讚阿彌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下):「有量諸...

光穆

唐末五代溈仰宗僧。仰山慧寂禪師之法嗣。居於袁州(江西宜春)仰山西塔,生平不詳。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記載其與某僧...

光融

指光大明融。即謂佛法之光輝能夠融和一切,闡揚正法,而將邪見者融和攝取於其光明之中。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

光靜

(?~442)劉宋比丘尼。吳興人,俗姓胡,名道婢。幼小即出家,居於廣陵中寺。及長,修習禪思,不食美味,於受...

光寶

(一)指唐代玄奘門下之普光與法寶二僧。二僧皆曾註釋俱舍論,普光先作俱舍論記三十卷,法寶後著俱舍論疏三十卷,...

光觸

指光明觸照之意。即佛之光明照被,觸及行者之身。六十華嚴經卷三十四(大九·六一七中):「如來有光,名寶身智,...

光鬘天子

為密教五淨居天(自在天子、普華天子、光鬘天子、意生天子、遍音天子)之一。大日經卷一載有此尊之名稱及其印言。...

光顯

指顯明光耀。摩訶止觀卷五下(大四六·五九下):「法不自顯,弘之在人。人能行行,法門光顯。」 p2185...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凡十卷。西晉竺法護譯。又稱光讚摩訶般若經、光讚經、光讚般若經。相對於小品般若經之初譯本道行般若經,本經乃大...

兆載永劫

謂無限久遠之時間。兆、載,均為極大之數目名稱;劫,為古代印度表示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依據翻譯名義集卷三載,...

先天派

台灣民間宗教齋教三派之一。創建歷史傳說不一,一說為龍華派之分派,一說為黃九祖所創。黃九祖為江西饒州人,生於...

先尼外道

先尼,梵語 senika。意譯有軍、勝軍。又作西尼外道、西你迦外道、霰尼外道。指篤信神我,崇奉「心常相滅」...

先用後照

臨濟四照用之第二。為唐代臨濟義玄用以接化學人之方法。用,作用之意,指打、喝等動作,乃對主體之認識;照,寂照...

先因後宗

因明用語。為因明論式中,對因同品、宗同品二者於同喻體之關係位置。即同喻體之因同品必須為前陳(主詞),宗同品...

先宗後因

因明用語。為因明論式中,對宗異品、因異品二者於異喻體之關係位置。即異喻體之宗異品必須為前陳(主詞),因異品...

先承稟宗

因明用語。因明四宗之一。於因明對論中,立者(立論者)與敵者(問難者)為同宗派之人,立者所立之宗(命題)若為...

先陀婆

梵語 saindhava。又作仙陀婆、先陁婆、先陀。意譯為石鹽。即產於印度河畔之鹽。依據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九...

先後對

因明用語。因明中區分自性與差別之三種標準之一。先,先前之意,即指宗(命題)之前陳(主詞);後,指後陳(述詞...

先陳

因明用語。為「後陳」之對稱。即指因明論式中,宗(命題)之主詞。又作前陳、有法、所別、自性。反之,宗之述語即...

先喻

譬喻之一。即先舉譬喻,後舉法義。例如先舉人因貪著妙花,欲取之而為水所漂沒之譬喻,以比擬眾生因貪受五欲,而為...

先照後用

臨濟四照用之第一。為唐代臨濟義玄用以接化學人之方法。照,寂照之意;用,作用之意。即針對法執重者,先破除以客...

先達

前輩之意。即比後學先達於道者之意。法華文句卷九上(大三四·一二六上):「彼諸大士是前進先達,彌勒是後番末學...

先德

指古德。即先輩之有德者。禪苑清規卷二(卍續一一一·四四四上):「有底偎刀避箭,不肯荷負叢林,既非同死同生,...

先導師

指法會儀式時,立於行列之首,領導大眾行事者。又立於法會儀式導師之前,做接待招呼工作之僧,亦稱先導師。 p2...

先覺宗乘

凡五卷。明代僧語風圓信(1571~1647)校訂,郭凝之彙編。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八冊。本書收錄師承明確之居士...

全分一分

因明用語。就一名相而言,其所指事物之全體,或聯繫多種名相而總說之,稱為全分;指一名相之部分,或指多種名相中...

全分戒

指受持五戒、十戒中之全部者。若僅受持其中之一條戒,則稱一分戒。又受持全分戒者,稱為全分受。[菩薩瓔珞本業經...

全哲學綱要

梵名 Sarvadar?ana-sajgraha。印度吠檀多(梵 Vedānta)學派之學者馬達瓦(梵 M...

全真教

又稱全真道、全真派。與正一道同為元代以後道教之兩大派。開祖王重陽,相傳曾受異人呂洞賓傳授秘道,於金大定七年...

全祭

梵名 Sarvamedha。又作諸祠。為印度婆羅門教僧侶出家前所舉行之一種祭祀,為期十天。要求祭祀者將財產...

全機

機,機用之意。全機,即禪者自在無礙之活動。若生時,以獨立絕對之機用究竟法界,死時亦以死之獨立絕對之機用究竟...

全纏派

巴利名 Pārupananikāya。又稱通肩派。為緬甸上座部佛教派別,約形成於十八世紀初。以比丘外出化緣...

赤松德讚

(742~797)西藏名 Khri-srov lde-btsan。又稱乞黎蘇籠臘讚、赤松德讚、乞[口*栗...

共不共

(一)為「共」與「不共」之併稱。共,即共通之意;不共,則指特殊而不共通之意。關於「共」與「不共」之分別,有...

共不共四變

據宗鏡錄卷四十九載,阿賴耶識變現根身、器界等相,依共業、不共業之所感,可分為四種,即:(一)不共中不共變,...

共不定過

因明用語。共,梵語 sādhārana;不定,梵語 anaikāntika。因明三十三過中,因(理由)十四...

共分修三昧

為成實論所舉之一分修、共分修、聖正等三三昧之一。指修行禪定時,定與慧共修之三昧法。成實論卷十二(大三二·三...

共天

即釋尊於過去世普守如來時,作轉輪聖王之名號。佛藏經卷下(大一五·七九七下):「我於爾時,梵世命終,生閻浮提...

共比量

因明用語。指以立(立論者)、敵(問難者)雙方共許(共同認可)之法所構成之比量。略稱共比。乃三比量之一。亦即...

共功

為曹洞宗祖洞山良价(807~869)所主張修行「功勳五位」中之第四。即徹見本具佛性之悟境,而固守已證悟之功...

共同品

因明用語。指立(立論者)、敵(問難者)共同許可之同品。同品係指與宗(命題)之後陳(述語)同類者,有「宗同品...

共有法

(一)又稱俱有法、俱有。即指同時存在之法。俱舍論卷六(大二九·三○中):「若法更互為士用果,彼法更互為俱有...

共依

指為二識以上共通之所依者。若就前七識而論,則前五識之四依中,除同境依外,其餘之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均為共...

共法

又作共功德。為「不共法」之對稱。指佛所具有之無量功德中,與其他聖者、異生所共通之功德法,稱為共法。如佛無量...

共相

梵語 sāmānya-laksana。(一)為「自相」之對稱。即指共通之相。亦即指不囿限於自相,而與其他諸...

共相惑

梵語 sāmānya-kle?a。指緣共相而起之惑。略稱共惑。乃「自相惑」之對稱。即諸法緣共通之苦、空、無...

共舍生定

即舍離第三禪之妙樂,而得不苦不樂感受之禪定。即色界四禪中之第四禪。[解脫道論卷二](參閱「四禪」1843)...

共教

指般若波羅蜜之法門為三乘共學之教。又作共般若、三乘共教、共教大乘。乃「不共教」之對稱。依天台宗之化法四教而...

共異品

因明用語。指因明論式中,立(立論者)、敵(問難者)雙方共許(共同認可)其不具所立法中所說之義。共異品與共同...

共許法

因明用語。於因明論式中,立(立論者)、敵(問難者)雙方共同認可立論之事物為實在,稱為共許。又稱立敵共許法、...

共喜生定

即脫離欲界,而得喜、樂感受之禪定。即色界四禪中之初禪、二禪。[解脫道論卷二](參閱「二禪」249、「四禪」...

共發菩提心授記

乃四種授記之一。即菩薩為度化眾生,與眾生共發菩提心,誓願同成正覺,而蒙佛授記。[菩提資糧論卷三](參閱「授...

共發意轉輪菩薩

共發意轉輪,梵名 Saha cittotpāda dharma cakra。音譯娑訶質都怛跛陀達磨斫羯羅。...

共業不共業

共業,謂眾生共通之業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此乃依報之業;而個人之業因,能招感個人受用...

共種子

指共相之種子。即生自他共變之境的識變種子。又作共相種子、共相種。乃「不共種子」之對稱。此共相種子細別之,有...

共樂生定

即舍離第二禪之喜、樂,而得「離喜妙樂」之禪定。即色界四禪中之第三禪。[解脫道論卷二](參閱「三禪天」686...

再生

即重生。指死後重新復活;或指入於某一信仰,開始一種新生活;或指再次出生於世間。佛教採用印度固有之輪回思想,...

再生族

梵語 dvija。婆羅門教認為在四大種姓中,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等三大種姓有權拜神和禮誦吠陀經,故特別賦與...

再請

禪林用語。又作再進。即再度請食之意。後則轉為「再添一碗」之意。然據禪林象器箋第二十五類飲啖門載,「再進」為...

再請禪

即於定式(定時)坐禪之後,再繼續坐禪之意。亦即於定鐘鳴響後,再次坐禪,故又稱定鐘坐禪。定鐘,又稱坐鐘,乃於...

冰上燃火喻

為顯示凡夫藉由稱念彌陀名號而往生之譬喻。我國淨土教大德曇鸞於所著之往生論註卷下,先闡明十七種依報莊嚴之後,...

冰揭羅天

冰揭羅,梵名 Pivgala。乃鬼子母神訶哩底母(梵 Hārītī)之愛子。又作冰迦羅天、冰誐羅天、冰羯羅...

冰揭羅天童子經

全一卷。唐代不空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內容述說冰揭羅天童子之念誦法、造像法、陀羅尼法、印契等。 p22...

冰想

指對堅冰之觀想。此乃為入正觀之一種方便觀,藉此觀想可入極樂世界之真觀。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二上):「見...

列子

(一)戰國時鄭人。姓列,名禦寇。生卒年及事蹟皆不詳。約後於老子,先於莊子,即西元前四世紀時。著有列子一書,...

列祖提綱錄

凡四十二卷。清代僧呆翁行悅(1619~1684)編。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二冊。系行悅二十年間雲遊四方,廣收博錄...

劣慧

全稱有漏無染劣慧。指塵沙惑之體。蓋此惑之體為不染污無知,故為有漏;非潤生之煩惱,故為無染;於化他法不能堪任...

劣應身

天台宗將凡夫二乘及地前菩薩所見佛之應身,分別為勝、劣二種。劣應身者,即藏教之教主,示現丈六之相,居四土中之...

匡仁

唐末五代曹洞宗僧。生卒年不詳。又稱光仁。出家後,參謁香嚴智閑等人,後嗣洞山良价之法,住撫州(江西臨川)之疏...

印可

指印證認可。即弟子修道成就時,為師者加以印證過後,承認、許可其所悟境界之意。此詞屢見於維摩經卷上之經文。禪...

印尼佛教

佛教在印尼,為古老之宗教,亦為新興之宗教。西元五世紀初,爪哇島上已有少數佛教徒,法顯訪問該島時(414),...

印正

(1617~1694)清代臨濟宗僧。四川岳池人,俗姓姜。諱道正。號蓮月。嘗以刀自斷髮,初聽聞楞嚴、唯識等講...

印母

即密教用來作為一切印契基礎之基本印。有十二合掌、六種拳兩種。合掌,表示未開敷之蓮花;拳,表示月輪。又以合掌...

印光

(一)佛陀之心印所發之光明。大日經疏卷六(大三九·六四七上):「心蓮花眼遇菩提印光。」 (二)(1862~...

印佛作法

印佛,即以香、土砂、木材等做成佛形而以香薰之。印佛作法,則指以土砂、木材等畫或雕成佛像約九公分左右,燃香薰...

印刷術

興於我國,原系因應佛教徒之需要,而發達於文化圈。由印刷遺物而推論,最古或為隋代所刻,然年代不詳。日本方面,...

印咒

又作印明、印言、契明。乃印相與陀羅尼之併稱。即手結諸佛菩薩之印契,口誦真言陀羅尼。印,乃諸尊之身密;咒,則...

印宗

(627~713)唐代僧。吳郡(江蘇吳縣)人。唐咸亨元年(670)抵京師,敕居大敬愛寺,懇辭不受,往蘄春參...

印定

指印可決定。即師家洞觀學人心地,加以證明認可其悟境圓熟之義。 p2209...

印法灌頂

又作秘印灌頂、手印灌頂、離作業灌頂。乃大日經卷五秘密漫荼羅品所說三種灌頂之一。指未辦備支具作業,僅以少量供...

印信

(一)在禪林中,指師家授法於弟子之信物。 (二)乃密教於阿闍黎付囑弟子時之法門授受印可書。印,印可之意;信...

印前恢廓

印,指印字、印刷;印前,超越語言文字所能表詮之境界;恢廓,廣大貌。即本來之自性。從容錄第四十四則(大四八·...

印度古文明

指印度西北境印度河流域,盛於西元前三千年頃,前後約五百年間之文明。由莫汗佐達羅(Mohenjo-daro)...

印度佛教

自佛陀以來,至部派佛教、大乘中觀、瑜伽派等次第衍出,印度佛教之概況,分述如次: (一)原始佛教:瞿曇佛陀於...

印度佛教美術

釋尊在世期間,優填王曾以旃檀木雕制佛像,然此僅系傳聞而已,自現在之尼泊爾境內所發掘出土之舍利瓶,上有釋迦族...

印度佛教儀制

佛陀成道後,於鹿野苑初轉法輪度化憍陳如等五比丘,此乃佛教僧團形成之嚆矢。於僧團中,佛陀為比丘訂定理想之生活...

印度河

(Indus)梵名 Sindhu(信度)。乃印度之大河。發源於西藏高原,流經喜馬拉雅山與喀拉崑崙山兩山脈之...

印度哲學

印度稱哲學為「見解」(梵 dar?ana),其特色是不受自然科學所限,以探究一切萬物普遍之根本真理為主,且...

印度教

(Hinduism)通常指新婆羅門教。即印度古來正統思想之婆羅門教,攝取佛教與耆那教教義以及複雜的民間信仰...

印度學

(Indologie)綜合對於印度文化中之文學、藝術、歷史、哲學、語言、考古學、宗教等之研究,統稱為印度學...

印度藏志

乃日本平田篤胤所譔。本書原預定編成二十五卷至三十卷,然尚未完成。今僅存一至八卷,及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等...

印相

梵語 mudrā,巴利語 muddā。音譯作母捺羅、慕捺羅、母陀羅、牟陀羅、目陀羅。又作手印、契印、印契、...

印紙

(一)禪林以小紙片,朱印其寺號,稱為印紙。[禪林象器箋第二十三類簿券門] (二)印與紙之併稱。 (三)指已...

印順定

唯識家於四善根位之忍位中,發下品之如實智,觀所取之境為空無,而決定印持之;由此印持而觀能取之識,亦如境般之...

印經院

位於河南開封太平興國寺之西側。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天息災、法天、施護等僧,於太平興國寺之譯經院從...

印簡

(1202~1257)宋末元初臨濟宗僧。山西寧遠(五寨)人,俗姓宋。字海雲。七歲受讀儒書,過目成誦,每發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