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元祖

謂元初之祖。即開宗立派之祖師。弘明集卷一牟子理惑論(大五二·二上):「佛乃道德之元祖。」又宗鏡錄序(大四八...

元素

指六大。古代佛教將構成一切萬法存在之元素,立為六種,稱為六大(含廣大之意)。即:地(梵 prthivī)、...

元崇

(713~777)唐代僧。臨沂(山東)人,俗姓王。幼而孤秀,投寺為僧。開元末年,從瓦官寺璇禪師諮受心要。至...

元康

唐代僧。初居山野,持誦觀音。貞觀(627~649)年間遊學京邑,感一異鹿,撫而馴伏,遂豢養之。常乘此鹿,以...

元淨

(1011~1092)宋代僧。於潛(浙江)人,俗姓徐。字無象。十八受具足戒,從慈雲研習天台之教。慈雲歿後,...

元紹

(?~1721)清代僧。越南佛教元紹禪派始祖。廣東潮州人,俗姓謝。十九歲於報恩寺剃度出家。越南黎朝(後)玄...

元琇

唐代僧。天台宗第十二祖(一說十祖)。嘗依國清寺物外法師修學止觀,盡得玄旨,敷演微妙,世稱妙說尊者。某日昇座...

元照

(1048~1116)宋代律僧。餘杭(浙江杭縣)人,俗姓唐。字湛然。號安忍子。少年離俗,十八得度,從神悟處...

元慧

(819~896)唐代僧。吳郡人,俗姓陸。開成二年(837),於法空王寺依清進為師。會昌元年(841)往恆...

元賢

(1578~1657)明代僧。又稱鼓山元賢。福建建陽人,俗姓蔡。字永覺。為宋代大儒蔡元定(西山)之十四世孫...

元曉

(617~?)朝鮮新羅之華嚴宗學僧。俗姓薛。二十九歲於皇龍寺出家。與義湘於新羅武烈王七年(660)欲渡海來...

元興寺

位於日本奈良。平城京(奈良新京)於營造之際,許多寺院自舊址移建於此,其中獨允元興寺另建別院,本院與新院二寺...

元選

(1323~1390)日本臨濟宗僧,方廣寺派開祖。父為後醍醐天皇,母為昭慶門院。七歲,遭乳母喪,悲入山寺,...

元靜

(1065~1135)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四川閬州玉山人,俗姓趙。後名道興。十歲時因病而立志出家,未幾入成...

元靜十門

宋代禪僧大隨元靜對修行僧所示誡之十種因緣。即:(一)須篤信有「教外別傳」之旨。(二)須了知有「教外別傳」之...

元藏

又稱大普寧寺版、元本。指元代所刻印之大藏經。乃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至至元二十七年,在杭州路(浙江省...

元鏡

(1577~1630)明代曹洞宗僧。福建建陽人,俗姓馮。字晦台,號見如。二十八歲出家,深究楞嚴經。謁「無明...

允文

(805~882)唐代僧。秀州嘉禾(浙江嘉興)人,俗姓朱。字執經。自少入道,及長,精通相部律及中觀論。唐開...

允若

(1280~1359)元代僧。紹興相里(浙江紹興)人。字季蘅。號浮休,又號若耶。十五歲出家,後從上竺湛堂性...

允堪

(?~1061)宋代律學名僧。浙江錢塘人。少從慧思出家,博通內外典,後從仁和擇悟習南山律,深得奧義,先後於...

內凡

「外凡」之對稱。為見道以前階位之一。修行佛道而未證見正理者,稱為凡夫,其對正理髮相似之智解者稱為內凡,未發...

內五法

又作內五事。為難提釋經所載五種發自內心之法。即:(一)舍不信意,謂佛弟子於如來之法,應常存正信之意,則無量...

內五股印

「外五股印」之對稱。全稱內縛五股印。又作金剛印。為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主尊金剛手菩薩之根本印。印相為虛心合...

內心

相對於外形,故稱內心。正法念處經卷二(大一七·七下):「內心思惟,隨順正法。」 p1233...

內四供養

內院之四供養。又作內四供、內供養、內供。「外四供養」之對稱。即在金剛界曼荼羅金剛輪內四隅之嬉、鬘、歌、舞四...

內外三教

於我國,指儒教、道教、佛教。於日本,則指神教、儒教、佛教。 p1233...

內外不二門

十不二門之一。天台宗荊溪湛然所立。謂依智妙及行妙之義,而論內外境之不二。外境,指眾生、諸佛及依報;內境,指...

內外空

梵語 adhyātma-bahirdhā-?ūnyatā。十八空之一。又作身空、自身空。謂觀內六根、外六境...

內外兼明

五明之中,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等前四明為外明,其第五者,即明自家之宗旨者為內明。五明熟習兼備,稱為內...

內外曼荼羅

內心曼荼羅與外相曼荼羅之合稱。內心曼荼羅又稱心中曼荼羅、內壇、心壇,外相曼荼羅又稱心外曼荼羅、外壇。前者系...

內外舍

內指肉軀,外指財物名利等,此二者皆可施舍他人,稱為內外舍。即菩薩所修十施中之內外施。(參閱「十施」456)...

內外道

(一)內道與外道之併稱,猶言內教外教。指佛教及佛教以外之一切教說。 (二)於佛教內,特指教內之外道,如小乘...

內因外緣

凡能直接產生結果之內在原因,稱為內因;能間接助長結果形成之外在原因,稱為外緣。故內因外緣又稱作親因疏緣。如...

內佛

(一)又作持佛。即以本尊佛為中心,其旁或下方奉祀自家歷代祖先牌位之佛壇。 (二)有別於寺院本堂佛殿,屬住持...

內我

「外我」之對稱。指存在自己身心之內,常一不變而能運轉此身之主宰者,即自我,俗稱靈魂。佛教主張諸法無我,故反...

內供奉

又作內供、供奉。謂宮中齋會時,於內道場任讀師等職者。此職名始設於唐肅宗至德元年(756),時由元皎補任內供...

內典

又作內經、內教。指佛教之經論書籍。反之,佛教以外之典籍稱外典。大智度論有「習外典如以刀割泥,無所成而刀自損...

內典塵露章

全一卷。日僧凝然著。收於大日本佛教全書卷三。概述日本十宗(南都六宗與天台、真言、淨土、禪宗)之教義,並記各...

內典錄

凡十卷。大唐內典錄之略稱。唐代道宣譔於長安西明寺。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內容為後漢至初唐之譯經經目,共分十...

內明

梵語 adhyātmavidyā。又作內術、內明處。五明之一。相對於「聲明」、「工巧明」等學藝,而專心思索...

內法

即指佛法。相對於佛教之外的其他教法,佛教自稱為內法、內教、內道、內學、內明。佛法以外之教法、教說,乃至於世...

內空

梵語 adhyātma-?ūnyatā。十八空之一。內,指六內處。謂眼、耳、鼻、舌、身、意六內處之中,無我...

內門轉

「外門轉」之對稱。心識緣心內之法及理性等,具有自證內省之功用者,稱為內門轉。即向內面而轉之義。反之,心識緣...

內界

「外界」之對稱。(一)眾生之身心分內外二界,無形之心意為內界,有形之身體為外界。 (二)六界中地、水、火、...

內胎

指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中央之中台八葉院。大日經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七上):「謂頭為內胎,心以上為第一院,臍以...

內秘

謂內秘菩薩為自利利他之大行而外現小乘聲聞自利之相。此因菩薩知眾生畏於大智而樂聞小法,故作聲聞、緣覺等二乘人...

內院

兜率天二院之一。兜率天為欲界六天之第四天,有內外二院,內院稱善法堂,大神牢度跋提所造,為彌勒菩薩最後身之住...

內陣

又作內陳。為「外陣」之對稱。指於佛堂或變相圖繪等安置本尊之中央部分。其外側稱為外陣。又佛殿內僧眾之坐處,區...

內宿食

將食物置於比丘住處,經一宿者,稱為內宿食,乃不淨食之一,比丘不許食之。 p1236...

內舍

舍己之肉軀而施與他人。即菩薩十施中之內施。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大三七·二七三下):「又念諸佛之戒及念過去諸...

內教

(一)佛家自稱其教為內教,以他教為外教。道安二教論謂救形之教為外教,故以儒道等九流為外教,而以釋教為內教。...

內眷屬

「大眷屬」之對稱。即諸佛眷屬中,在內常隨給侍者。反之,在外輔佐大化者,稱為大眷屬。如釋迦昔時修苦行時有五人...

內眾

即僧眾。相對於外俗,故稱內眾。大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下):「佛制毗尼,紏繩內眾。」 p1237...

內煮

即指比丘於僧房內所炊煮之食物。為不淨食之一,比丘不得食之。 p1237...

內等淨

略稱內淨。乃第二靜慮四支中之第一支。以信根為其體。俱舍論卷二十八舉出二說:(一)有部異師之說,謂第二靜慮遠...

內道

「外道」之對稱。佛教對於其他教門而稱自教之教法為內道。有關內外道之分別,各家說法不一。據北本涅槃經卷十七載...

內道場

又作內寺。指大內之道場。即設於宮中之佛事修行場所。其始設年代,諸典所說不一。依晉書帝紀第九載,東晉孝武帝太...

內塵

指意識所緣之法塵。「外塵」之對稱。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中,前五者為眼等前五識所緣,稱為外塵;法塵為...

內種

「外種」之對稱。法相宗以第八阿賴耶識中所含藏有漏無漏一切之種子為內種。此種子能生現行,即色心萬象本源之真種...

內障

指吾人心內之障礙,即貪慾、瞋恚、愚癡等諸煩惱。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三七中):「或有依內障不得食鬼,謂口如...

內緣

與「外緣」相對稱。(一)意識於心內分別諸法事象,稱為內緣;眼、耳、鼻、舌、身等五識緣色、聲、香、味、觸等外...

內縛拳

為六種拳印之第四。又作二手拳、內掌拳。指向內相叉拳合掌。即十指叉手為拳,右指加於左指之上,而於掌內相叉。[...

內齋

指皇帝於其誕日,詔選高僧入內殿賜食,並厚施財物,以徼福壽之儀式。起於後魏之際,自唐代宗設置內道場,每年降聖...

內藏寺

位於韓國全羅北道井邑郡。靈隱祖師於百濟武王三十七年(636)開創,初名靈隱寺。及至李朝時代明宗王二十二年(...

內薰

「外薰」之對稱。眾生心內有本覺之真如,薰習於無明,令迷妄之心厭生死之苦,而求涅槃之樂,稱為內薰。反之,佛菩...

內證

梵語 pratyātmādhigama。又作自內證。即自己內心所體悟證得之真理。據楞伽經等大乘經典所說,以...

內證智

指佛之內心證悟真理之智慧。大乘入楞伽經卷五(大一六·六一六下):「言涅槃者,見如實處,舍離分別心,心所法獲...

內護

僧徒依佛所制之戒法,護自己身心,使離身口意三業之非,稱為內護;族親檀越供給衣服飲食等,稱為外護。[北本涅槃...

內護摩

護摩,梵語 homa,為火祭、焚燒之意,即投供物於火中之火祭祀法。密教分護摩法為內、外二種。內護摩即行者觀...

內鑒冷然

指內證或證悟。又作「內鑒冷然,外適時宜」。謂內心之悟境如鏡般澄冷無異;而向外說教導人之時,因應時機,設以適...

內觀

梵語 vipa?yanā。音譯作毗婆舍那、毗婆遮那。即觀、觀法與正觀。即不向外求而深自內省,使內心趨向於真...

六一心

專修五正行之一心及正定業之一心專念,六者合稱六一心。五正行,指一心專讀誦、一心專觀察、一心專禮佛、一心專稱...

六七能遍計

唯識宗護法之說。謂第七末那識緣第八識之見分而起我執,第六意識則對一切法境,於我、法起執。即此二識遍計度諸法...

六入

又作六處。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六根為內之六入,六境為外之六入,...

六八弘誓

又作六八超世本願。指阿彌陀佛於「因位」為法藏菩薩時,所發之四十八種誓願。(參閱「四十八願」1640) p1...

六十二見

梵語 dvāsasti drstayah。指古代印度外道所執之六十二種錯誤見解。此有數種異說:(一)長阿含...

六十心

指凡夫妄心(煩惱染污心)之六十種差別相。大日經疏卷二記載,大日如來將瑜伽行者之心相分為六十種,並詳釋其一一...

六十四書

印度通行之一切外典。出於佛本行集經卷十一。其梵名多依據普曜經(梵 Lalitavistara)。即:(一)...

六十四梵音

又作佛六十四種梵音、如來六十四種梵音。梵者,清淨之義。謂如來之音聲從虛室而出,具有六十四種清淨殊妙之相。據...

六十四眼

據往生要集卷上本載,阿鼻地獄之十八獄卒各具有六十四隻眼。 p1251...

六十華嚴

指東晉佛馱跋陀羅所譯之華嚴經。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凡六十卷,三十四品,今收於大正藏第九冊。其後,唐武后證聖...

六凡

指六界。十界分為凡夫與聖者二類,凡夫指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等六界,稱為六凡。(參閱「凡夫」7...

六凡四聖

指十界。十界分為凡夫與聖者二類,凡夫指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等六界,稱為六凡,係屬有為之果報;...

六河

涅槃經中以河流作六種譬喻。依灌頂之涅槃經疏卷二十七載,六河即生死河、涅槃河、煩惱河、佛性河、善法河、惡法河...

六大法性

謂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由聖智觀之,為其法性一味平等。凡眼則惟見其事事差別而不相融之事相。 p12...

六大城

佛世時,中印度著名之六大都城。南本涅槃經卷二十七舉出舍婆提城(梵 ?rāvastī)、娑枳多城(梵 Sāk...

六大能生

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能生四種法身(自性法身、受用身、變化法身、等流法身)、四種曼荼羅(大曼荼羅、三...

六大無礙

謂六大元素無礙。萬有生成之元素為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種,以其廣大,能遍滿法界,故稱六大;此六大為法界...

六大緣起

密教教義以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為緣起之根本,立表德門,說宇宙萬有之開展。謂六大乃一切萬法之本體,周...

六大體大

為密教所立三大之一。即六大無礙之義。謂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乃諸法之體性。六大遍滿法界,雖一塵一毛亦...

六大觀

觀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此有顯、密之別,顯教觀六大之空不淨,密教則觀其圓融無礙。 p1253...

六不定過

因明用語。指六種不決定之過失。為因明因十四過中之一科。與「四不成」、「四相違」相對。即在因明論式中,具有因...

六尺單

指禪堂內修行者個人之坐床。一般之寬度為三尺,長度為六尺,床前之板稱為單板,其寬度約為八寸,依據周之尺度則為...

六方

指東、西、南、北、上、下。六方加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等四維,則稱十方。 p1253...

六方眾

日本佛教用語。指東、西、南、北、上、下六方之大眾。系寬弘三年(1006)至天文年間(1532~1555),...

六方諸佛

謂於東、西、南、北、上、下等六方世界讚歎阿彌陀佛功德之諸佛。又作六方護念、六方誠證。東方世界為阿閦鞞佛、須...

六方禮

六方指東、西、南、北、上、下。印度婆羅門有晨朝洗浴,敬禮六方,增長命財之說。王舍城長者之子善生童子,依婆羅...

六方禮經

全一卷。又稱屍迦羅越六方禮經、屍迦羅越六向拜經。後漢安世高譯。收於大正藏第一冊。其內容敘述一婆羅門之子善生...

六月會

又作山家會、傳教會。為日本天台宗之重要法會,即於日本傳教大師最澄之忌日─六月四日,所舉行之法會。自最澄入滅...

六句義

指實、德、業、同、異、和合六句。傳系古代印度勝論學派之祖優樓佉(梵 Ulūka)所立,至後代慧月(梵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