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弄光影漢

禪林用語。指僅見表面,不能徹見真實理體之愚者。碧岩錄第九十三則(大四八·二一七上):「僧問大光:『長慶道,...

弄物不知名

禪林用語。形容愚昧凡夫不知自己原本即具有佛性。碧岩錄第八十二則(大四八·二○八中):「問曾不知(東西不辨,...

弟子

梵語 ?isya 或 antevāsin,巴利語 sissa 或 antevāsika。音譯室灑。意譯所教...

弟子位

為「師位」之對稱。密教五種三昧耶中第三之具壇三昧耶受明灌頂等前三者,稱為弟子位;相對於此,第四傳教三昧耶傳...

役小角

(634~701?)為日本修驗道之開祖。大和國南葛城郡茅原人。又稱役行者、役優婆塞、神變大菩薩(光格天皇敕...

役僧

(一)從事有關法會、葬儀等行事之職者。又作役者。如日本七僧法會中,講師、讀師、咒願師、三禮師、唄師、散華師...

忘牛存人

為十牛圖之第七圖所表示之境界。十牛圖乃宋代廓庵師遠藉「牧牛」之十階段表示修行過程之十種次第,並附上序、頌以...

忌日

即忌憚日,指故人之死期。又作諱日、命日、忌辰、諱辰。於是日行追吊之禮,避免遊樂嬉戲,以誦經、法會等慎重行事...

忌月

(一)即指陰曆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長齋月。據法苑珠林卷八十八載,於此三月內,帝釋天、四天王等鑒察人間之善惡...

忌詞

日本神道教用語。系為避開不吉所採之代用語詞,盛行於平安朝以後。主要用於伊勢之「齋宮」,其使用之忌詞中,與佛...

志元

唐代禪僧。法諱源禪。生卒年不詳。屬青原行思法系。從學於石霜慶諸,並嗣其法。以師曾於潭州(湖南長沙)雲蓋山大...

志安

(1664~1729)李氏朝鮮時代僧。春江人,俗姓鄭。號喚醒、喚惺。十五歲,於彌智山龍門寺出家,隨霜峰淨源...

志言

(?~1048)宋代僧。壽春(安徽壽縣)人,俗姓許。相貌非凡,雙目直視不眨。年少曾游東都開寶寺,而於景德寺...

志念

(535~608)隋代僧。信都(河北冀縣)人,俗姓陳。初從鄴都道長法師學大智度論,盡得其義。又投道寵法師座...

志明

金代僧。安州(河北安新)人,俗姓郝。字伯昏。號錯庵、樂真子。生卒年、宗派均不詳。師曾作貫花標月集,在潔首座...

志圓

宋代僧。生卒年不詳,為洪州(江西南昌)感潭資國禪師之法嗣。住安州(湖北安陸)白兆山竺干院,故又稱白兆志圓。...

志徹

唐代僧。江西人,俗姓張。生卒年不詳。初名行昌。又稱江西志徹,為禪宗六祖慧能之法嗣。幼具任俠之志,北宗神秀之...

志福

遼之學僧。號慈行大師。籍貫、生卒年均不詳。嘗住醫巫閭山。因天祐皇帝耶律大石(1124~1143 在位)好讀...

志遠

(768~844)唐代僧。汝南(河南汝南)人,俗姓宋。幼喪父,母常誦法華經,鞠育勉之。及長,識度明敏,為鄉...

志寬

(566~643)唐代僧。蒲州河東人,俗姓姚。博覽諸經,以涅槃、地論為心要,又常誦維摩及戒本。其邑多虎暴,...

志德

(1235~1322)元代僧。又作至德。東昌(山東聊城)人,俗姓鎦。號雲岩。十二歲,從開元寺海聞學經。其後...

志磐

南宋僧。鄉籍、年壽均不詳。號大石。居四明福泉寺,學天台教觀,紹隆歷代諸祖正統,顯揚大教。作宗門尊祖儀一篇,...

志謙

(1145~1229)高麗僧。靈光郡人,俗姓田。字讓之。又稱至謙。十一歲披剃,翌年於金山寺受具足戒。明宗元...

志鴻

唐代南山律宗僧。湖州長城(位於浙江)人,俗姓錢,本名儼。生卒年不詳。依保茂苑之道恆律師,研習南山鈔。與曇清...

忍辱、忍耐、堪忍、忍許、忍可、安忍等意。即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瞋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證悟真理,心安...

忍波羅蜜菩薩

忍波羅蜜,梵名 ārya-Ksānti-Pāramitā。為十波羅蜜菩薩之一。又作忍辱波羅蜜菩薩。音譯為...

忍法

為七賢位之一,四善根位之一。指見道以前之修行,至頂善根成滿時所生之善根。於四諦之理忍可決定,又於此位能忍而...

忍辱

梵語 ksānti,巴利語 khanti,西藏語 bzod-pa。音譯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譯安忍、忍。忍...

忍辱六種功德力

據法集經卷三載,菩薩修行忍辱波羅蜜,有六種功德力,即:(一)能忍所罵,菩薩得「如響平等智力」,雖被人叱罵,...

忍辱太子

為釋尊本生之一。即過去毗婆屍佛入滅後像法之世,印度波羅[木*奈]國王之子。據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載,昔毗婆屍...

忍辱仙

梵名 Ksānti-vādi-rsi,巴利名 Khanti-vādi-tāpasa。又作羼提波梨(梵 K...

忍辱地

指生忍與法忍。生忍,即安忍有情之瞋罵捶打或優遇;法忍,即安忍一切寒熱、風雨、飢渴、老病等之非情禍害;於此二...

忍辱衣

(一)指忍辱之心。忍辱之心能防止一切外障,故喻如護身之衣。[法華經法師品] (二)袈裟之異名。袈裟能使人忍...

忍辱草

略稱忍辱。產於印度雪山(喜馬拉雅山)。牛食此草,其乳能出世間第一之醍醐味。亦用以比喻念佛生善之殊勝功德。[...

忍智

心能安住,堪忍侮辱惱害,稱為忍;於事理決斷了知,稱為智。此二者,小乘有部謂忍為無間道之觀智,屬因;智為解脫...

快便難逢

禪林用語。意謂千載難逢之好機會。碧岩錄第五十四則(大四八·一八八中):「雲門問僧:『近離甚處?』僧云:『西...

快馬

禪林用語。指優秀之馬,即跑得快之馬。凡快馬僅須一鞭即疾驅,稱為「快馬一鞭」;在叢林中,轉指優秀學人僅聞師家...

快慶

日本鎌倉時代著名佛師。曾參與南都東大寺、興福寺之造佛。後鳥羽天皇文治五年(1189),造興福寺之彌勒菩薩像...

快鷂趕不及

禪林用語。鷂,為鷹之一種,指隼鷹,飛行速度極快。快鷂趕不及,意謂快速之隼鷹雖拚命追趕也趕不著;在禪林中,轉...

梵語 ?īla,巴利語 sīla。音譯尸羅。意指行為、習慣、性格、道德、虔敬。為三學之一,六波羅蜜之一,十...

戒刀

梵語 ?astraka,巴利語 satthaka。又作刀子。系比丘隨身所常持之道具,為比丘十八物之一。乃用...

戒子

即受戒之弟子。又稱戒弟、戒徒。蓋於授戒會中,為避免與戒師混稱,乃特稱受戒之人為戒子。又授戒會中,經常隨侍戒...

戒尺

略稱尺。于歸依、剃度、傳戒、說法、瑜伽焰口施食、三時繫念佛事等諸法會儀式中,警覺大眾或安定法會秩序所用之法...

戒文

指戒本之本文。四分律、五分律等廣律之本文稱為律文;對此而言,四分比丘戒本、彌沙塞五分戒本等之本文,稱為戒文...

戒日王

梵名 ?īlāditya。音譯尸羅阿迭多。為七世紀頃中印度羯若鞠闍國國王、劇作家、詩人,史稱戒日王第二世,...

戒四別

指戒法、戒體、戒行、戒相。乃為說明戒之要義而設。(一)戒法,指佛陀製定不可殺、盜、淫、妄等戒律,作為行者規...

戒本

梵語 prātimoksa,巴利語 pātimokkha。音譯波羅提木叉。乃彙集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學處(...

戒光明

表受戒之德相,或形容持戒修善之功德之用語。又作戒光。光明,比喻持戒之德力。蓋諸佛出現於世,皆相承傳誦戒文,...

戒名

佛教徒受三歸戒而歸入佛門時,由授戒師所命之名字。又稱法名。但法名一般不僅為戒名,尚包括出家時師父所起之名。...

戒行

謂持戒之行為。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能隨順戒體,動作身、口、意三業而不違法,稱為戒行。南山律宗立此為戒四別之...

戒序

指梵網經菩薩戒之序文(大二四·一○○三上):「諸佛子等!合掌至心聽,我今欲說諸佛大戒序。」於大布薩會,戒師...

戒身

梵語 ?īla-skandha。五分法身之一。又作戒眾、戒蘊、戒品。指無漏之身、語二業。即於無學身中,與無...

戒和上

授戒之和尚,為授戒之本主。三師之一。又作戒和尚、得戒和尚、戒師。指對出家或在家之佛教徒授戒之僧人。所授之戒...

戒定慧

指戒律、禪定與智慧。據翻譯名義集卷四謂,防非止惡為戒,息慮靜緣為定,破惡證真為慧。學此三法可達無上涅槃,故...

戒波羅蜜菩薩

戒波羅蜜,梵名 ?īla-pāramitā。音譯尸羅波羅蜜多,意譯戒到彼岸。為十波羅蜜菩薩之一。位於密教胎...

戒法

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乃眾生之軌範。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三聚淨戒、十重戒、四十八輕戒等律法,通稱戒法...

戒肥

由秉聖法所發得無作之戒體,其勢用念念倍增,防非止惡,遂生未來善果者,稱為戒肥。反之,如其勢用漸衰損,終至失...

戒門往生

謂以持戒之功德,往生極樂淨土。觀無量壽經舉出欲生極樂國土者,當修三福,其中第二福為(大一二·三四一下):「...

戒度

南宋律宗僧。字拙庵。受業於棲心寺,從元照學習四分律。晚年住餘姚極樂寺,一意西歸,病中作遺書,告別士夫道舊,...

戒律

指防止佛教徒邪非之戒法規律。梁高僧傳卷一記述曇柯迦羅譯出僧祇戒心圖,更請梵僧立羯磨法受戒。此為我國戒律之始...

戒律本論

印度功德光著。主要論述僧人之各種戒律,分十七事、三科,逐一敘述僧人得戒、守戒及犯戒後還淨之法。為西藏佛教格...

戒律藏

又作律藏。為三藏之一,八藏之一。指記載戒律之經典,以其包含蘊積戒律之文義,故稱藏。(參閱「八藏」315、「...

戒急乘緩

為戒乘四句之一。戒,指佛所製定之諸戒;乘,指佛所宣說之諸法。急,急切之意;緩,緩慢之意。謂熱衷於持戒,而怠...

戒疤

修行菩薩道者為求受淨戒,於戒壇內至誠懺摩後,以香燃燒身體之某部分以供養諸佛、菩薩,此為求受清淨戒體而於身上...

戒相

謂持戒表現之相狀差別。如持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別,按其持犯之輕重,各有不同之相狀。一...

戒香

以香薰於十方,比喻持戒者之德名遠聞。蓋持戒之香,芳馨遍世間,名聞滿十方,逆、順風時悉聞之;非如栴檀、沉水或...

戒乘四句

戒,指佛所制之輕重諸戒;乘,指佛所說之大小乘諸法。由持戒、聞法之先後緩急,而生乘急戒緩、戒急乘緩、乘戒俱急...

戒海

比喻戒律清淨猶如海水。摩訶止觀卷二下(大四六·一九中):「戒海死屍,宜依律擯治。」 p2912...

戒珠

(一)比喻戒律如明珠之潔白無瑕,可莊嚴人身,故當精進勤修淨戒,護己懷中之明珠。唐代宗文:「戒珠在握,明鏡入...

戒珠寺

位於浙江紹興東北約三公里處。本系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321~379)之故宅,王氏舍宅為寺,嘗於寺內橋上為一...

戒脈

即受戒之血脈。起自釋尊,經摩訶迦葉輾轉相續,至現在之戒師及受者,其系統一脈相承,稱為戒脈。大小乘各派傳承互...

戒殺念佛

戒殺生、修念佛之意。系我國宋末以降特別強調之行儀。不殺生為五戒、十戒等之第一戒,乃佛教所嚴守者。南北朝齊梁...

戒場

指授戒及布薩說戒之道場。如授三昧耶戒之道場,稱三昧耶戒場。在戒場內設戒壇,行授戒作法。戒場本無建築屋舍之必...

戒盜身縛

梵語 ?īla-vrata-parāmar?a-kāya-grantha,巴利語 sīlabbata-pa...

戒源

戒法之本源,即指信德。蓋戒法乃衍生自眾生心性本具之信德;此一信德為一切行為之首,更為眾德之本,故謂信為戒法...

戒牒

僧尼出家受戒後所發之受戒證件。據釋氏稽古略卷三載,唐代宣宗大中十年(856),曾敕任法師辯章為三教首座,命...

戒禁取見

戒禁取,梵語 ?īla-vrata-parāmar?a。全稱戒禁等取見。又稱戒取見、戒盜見。為五見之一,十...

戒資

授戒會期間,戒子納付金錢或物資,以充作自己所需之衣食費用。又作戒金、戒米。黃檗清規梵行章五(大八二·七六九...

戒稱二門

日本天台真盛宗之根本教義。戒,指圓頓菩薩戒;稱,指口稱阿彌陀佛名號。即圓戒、念佛二門二而不二,相即不離;具...

戒台寺

位於北平西郊十七公里處之西山極樂峰。北平名剎之一。山麓有石琢牌坊一座,高九點六公尺,寬十六公尺,瓦椽、榱桷...

戒儀

指授戒時之儀式作法。大、小二乘所制不同。(一)小乘戒儀,據彌沙塞羯磨本之說,正授戒中,具有九法,即:請和尚...

戒賢

梵名 ?īlabhadra。音譯尸羅跋陀羅。西元六七世紀間,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論師,為印度摩竭陀國那爛陀寺之...

戒器

器,根機之意。即指堪受戒律之根機。又作戒機、戒根、戒根機。依據戒律種類之不同,所定戒器之範圍亦有別:(一)...

戒壇

指用以舉行授戒儀式及說戒之壇場,即於戒場中特製稍高於平地之土壇。蓋戒場本無建築屋舍之必要,隨處空地僅須有結...

戒壇石

律宗或禪宗寺院門前所立之石碑。又作結界石。碑上通常銘刻「不許葷酒入山門」字樣。起源不詳,惟黃檗清規有高六、...

戒壇院

日本天平勝寶六年(754),唐僧鑒真抵日時,於奈良東大寺大佛殿前建築戒壇,為聖武天皇以下四百人授菩薩戒,是...

戒壇堂

於日本,指內設戒壇,用以舉行授戒儀式之建築物。又稱戒堂。於我國無此種堂宇之設施,僅有壇而已。 p2919...

戒環

宋代僧。越(浙江紹興)人。住溫陵開元寺,世稱溫陵大師。宣和年間,撰妙法蓮華經解二十卷,以闡揚天台奧意。又精...

戒藏

(一)謂一戒之中包含收藏一切真理。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四上):「諦聽我正誦,佛法中戒藏,波羅提木叉,...

戒羸

又作學羸。指戒體之勢用衰損羸劣。比丘等依羯磨作法得戒,應自奮勵相續,若屢屢犯戒,致使戒體勢用衰減,稱為戒羸...

戒臘

又作戒[艹/(月*曷)]、法[艹/(月*曷)]、法臘、夏[艹/(月*曷)]、坐[艹/(月*曷)]。指僧侶受...

戒臘牌

依戒臘記載僧眾席次之牌。又作戒牌。禪門系按堂司、侍司、眾寮之戒臘寫造,於每年七月十四日午後公佈,堂司牌置於...

戒臘簿

記載僧侶戒臘之簿。又作僧籍簿。敕修百丈清規卷五謝掛搭(大四八·一一四一下):「侍者先期,取堂司戒臘簿,檢看...

戒體

戒之體性。舊譯無作,新譯無表。指行者受戒後,於身所生防非止惡之功能。亦即對於戒法之信念與奉持戒法之意志。戒...

戒體三種

防非止惡之功能(即戒體,又譯無作、無表),其性通於大小乘,古來有三種異說,即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一)...

梵語 ātman。 音譯阿特曼、阿坦麼。原意為「呼吸」,引申為生命、自己、身體、自我、本質、自性。泛指獨立...

我天爾狗

三世紀頃,南印度提婆菩薩為挫伏中印度邏耶伽國(梵 Prayāga)外道論師所用之循環論法。大唐西域記卷五...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梵 mama-kāra),指身外之事物,執之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大二五...

我見

梵語 ātma-drsti。指執著有實我之妄見,亦即於非我之法,妄執為我。據大乘起信論載,此又分人、法二種...

我見身縛

謂執於我見而起之惑業縛身,不得解脫。又作實執取身系(梵 idaj-satyābhinive?a-kā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