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銅鑼

為寺院法會時所使用法器之一。系由圓盆狀青銅片製成之打擊樂器。又作銅鑼鼓、銅鉦、鉦鐃。邊緣穿有二小孔,係有吊...

銖衣

銖,為古代稱量輕重之器具名,指極輕極微之單位。故以銖衣比喻至輕之衣。佛經謂諸天人之衣,有重自數銖至半銖者不...

閩南佛學院

我國現代佛學院之一。創辦於民國十四年(1925),院址設於福建省廈門市之南普陀寺。學制三年,院長由該寺住持...

閣主

閣,指寺院之殿堂;閣主,係指管理大寺院七堂伽藍以外重要建築物之職稱,受維那之監督。禪苑清規卷三維那條(卍續...

梵語 āvarana,巴利語同。又作礙。全稱障礙。覆蔽之意。指障害涅槃、菩提,遮害出離之煩惱。諸經論說障之...

際史吒

梵名 Jyaistha,巴利名 Jettha。為印度歷第三月之名稱。又作誓瑟吒、逝瑟吒、[口*彌]瑟吒。意...

際醒

(1741~1810)清代僧。為蓮宗第十二祖。河北丰潤人,俗姓馬。字徹悟、訥堂,號夢東。少攻舉業,精通經史...

悉曇字 (ph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叵、發、葩、破、娑頗。經典中對此字義之解釋有二:...

頗尼多

梵語 phānita。指煎熬甘蔗最初所得之濃汁。正法念處經卷三(大一七·一七上):「生白淨法,如甘蔗汁,器...

頗勒窶拏

梵名 Phālguna,巴利名 Phagguna。為印度歷第十二月之名稱。又作頗勒具那、頗攞遇抳、頗求那、...

頗羅墮

梵名 Bharadvāja。為印度古代婆羅門六姓之一,或婆羅門十八姓之一。意譯利根仙人、辯才、滿、滿正。又...

錦麝

指刺繡之佛菩薩圖像。又稱繡像、繡佛、繡帳。此類圖像或以多種色絲、金絲織成,或更綴以珠玉,而有多種類別,如:...

領納

謂身心領受納得,感受快感、不快感。成唯識論卷三(大三一·一一下):「受,謂領納順、違、俱非境相為性。」[四...

領解

理解他人所教,如所教而開悟,稱為領解。又作領悟、解會、領覽、領得。又據法華文句記卷五之一詮釋領解之義:領,...

颯秣建國

又作薩末鞬國。西域之古國名。為現今俄屬土耳其斯坦(Russian Turkestan)之南部,布卡拉(Bo...

魂神精識

指眾生之心識,亦泛指人之神識或物之精。又作精神、精靈、精識、魂神。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六上):「改形...

魂祭

為日本神道祭祀先亡諸靈之行事。又作靈祭、盆祭、聖靈祭、精靈祭。我國道教有招魂法,密教則有去識還來法。魂祭乃...

鳴沙餘韻

全一帙。日本矢吹慶輝(1879~1939)編。慶輝自大英博物館所藏史坦因搜集之數千件敦煌出土古寫本中,摘選...

鳴道集說

凡五卷(或說一卷)。金代(十三世紀)李純甫(自號屏山居士)著。本書系針對宋代「諸儒鳴道集」之排佛論議而評破...

鳴鐘

指佛寺之敲鐘。鐘有大鐘與小鐘之別。大鐘又分晨鐘、齋鐘、昏鐘等;晨鐘、昏鐘鳴一○八響,齋鐘鳴十八響。小鐘則有...

鳳林寺

(一)位於浙江杭縣秦亭山(又稱葛嶺)之西。俗稱喜鵲寺。創建年代不詳,為唐代元和年間(806~820)牛頭宗...

鳳剎

佛寺之美稱。寺院之稱為「剎」,係梵語 laksatā(幡竿)之訛譯,蓋於佛堂之前一般均有立剎之風俗,故稱寺...

鳳凰

自東漢開始,鳳凰漸成為裝飾品之圖樣,其形狀類似極樂鳥(南洋產),實則為假想中之禽鳥。「鳳」為雄鳥,「凰」為...

鳳凰山聖果寺志

全一卷。清代僧超干撰。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匯刊第一輯。杭州鳳凰山聖果寺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至唐朝,無...

鳳潭

(1654~1738)日本華嚴宗學僧。又作芳潭。攝津(大阪府)人(一說越中富山縣人),俗姓喜多。法名僧浚。...

鳳岩寺

位於韓國慶尚北道聞慶郡曦陽山。又稱陽山寺。為朝鮮佛教禪門九山曦陽山派之中心。智證大師道憲知詵所開創。高麗朝...

(一)悉曇字 (ba)。悉曇五十字門之一,四十二字門之一。又作摩、波、婆。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大一八·三...

麼吒

系由日月定慧之淨眼所成之印明,為密教真言行者入道場時所用之印明。又作遍視、遍觀、瞻視、遍視麼吒、遍視瞻睹。...

麼洗

為梵語 māsa 之音譯,意譯為月。印度曆法,自陰曆十六日至翌月十五日為一個月,從月之開始至終了之前半月,...

麼麼

為梵語 mama 之音譯,意譯為我所、我的。為梵文屬格中第一人稱我之所有格。然於經典中,亦有將麼麼作「我」...

麼麼雞菩薩

麼麼雞,梵名 Māmakī。又作忙莽雞菩薩、忙莽計菩薩、忙忙雞菩薩、摩莫枳菩薩。意譯為金剛母。指密教金剛部...

麼羅庾

梵語 malayū。又作麼囉庾。指白檀之香料。學名 Ficus oppositifolia。大日經疏卷七(...

鼻根

梵語 ghrānendriya,巴利語 ghān''''indriya。音譯揭邏拏因侄唎焰。為五根之一,六...

鼻隔禪師

為「闇證禪師」之同義語。鼻隔,謂閉息六根而隔離六境;鼻隔禪師,即指住於空見而枯木闇坐之禪人。所謂六根,乃眼...

鼻蟲

為有關因果之傳說。據經律異相卷三十七清信士臨亡夫妻相愛生為婦鼻中蟲經載,有一清信士,持戒精進,與一沙門為道...

鼻識

梵語 ghrāna-vijāna,巴利語 ghāna-viāna。五識之一,六識之一,十八界之一。即以鼻根...

齊己

唐末五代詩僧。湖南益陽人,俗姓胡。自號衡岳沙門。幼於溈山同慶寺出家習學律儀,性喜吟詠,不求名利,後赴潭州石...

齊玉

(1071~1129)宋代淨土宗僧。霅川(浙江吳興)人,俗姓莫。幼年出家,依慈辨習天台一心三觀之旨。後興辦...

齊安

(?~842)唐末僧。海門郡(浙江,一作海汀郡)人,俗姓李。為唐宗室之後裔。師因曾住於杭州鹽官之海昌院,故...

齊業身

指以宿業盡為齊限而入滅之佛身。為「齊緣身」之對稱。亦即天台宗所指小乘三藏教之佛身。蓋依三藏教之教意,一切萬...

齊說齊聞

與「俱宣俱聽」同義。實大乘主張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所謂山色清淨身,溪聲廣長舌,萬有皆齊說實相之妙法,同時亦皆...

齊緣身

指以緣盡為齊限而入滅之佛身。為「齊業身」之對稱。乃天台宗通教所說之佛身,如幻如化,空而非實,若教化眾生之緣...

梵語 mātsarya。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識百法之一。即對財施、法施慳吝之心理。俱舍宗以之為小...

慳心

又作慳貪心。為六蔽心之一。心為慳吝貪饜之惑所迷蔽,而不行佈施;又雖行佈施,亦不能以好物與人,稱為慳心。[大...

慳法七報

據成實論卷十二、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所舉,慳吝說法而不行佈施者,滅佛法種,三世十方諸佛視之為冤賊,其後世所受...

慳惜加毀戒

顯教十重禁戒之一。又作慳生毀辱戒、慳惜財法戒、故慳加毀戒、慳戒、不慳戒。即制止慳惜財、法,不給與他人之所求...

慳貪

梵語 mātsarya-rāga。慳吝貪著之意。即惜物而不佈施與人,並貪求而無滿足。法華經方便品(大九·八...

摶食

又作揣食、段食。四食之一,九食之一。段食有粗細兩種,如飯、面等為粗食,酥油、香氣及諸飲料等為細食。又泛指一...

朅地羅樹

梵語 khadira,巴利語同。又作羯地羅、佉陀羅、軻黎羅、軻地羅、朅達羅、可梨羅、竭地洛迦、佉提羅迦。譯...

朅伽

梵語 khadga。(一)又作竭誐。意譯作刀、劍。為求祈願成就時所用七物之一。大日經疏卷十一釋之,謂刀以鑌...

朅伽毗沙拏

梵語 khadga-visāna。又作佉伽毗沙拏、佉伽婆沙、渴伽婆沙、喝伽毗沙拏。犀角之義。據玄應音義卷二...

朅盤陀國

梵名 Khabandha。又作渴槃陀、喝槃陀、喝囉槃陀、漢盤陀。西域古王國之名。又稱大石國。此國周環二千餘...

寬朝

(916~998)日本真言宗僧。世稱遍照寺僧正、廣澤御房。為宇多法皇之孫,從宇多法皇出家,於仁和寺之寬空阿...

審祥

(?~742)日本華嚴宗初祖。唐代新羅國人。早年出家,曾來中國從賢首法藏大師學華嚴。日本天平(729~74...

寫真

即描繪真實之相貌,尤指人物相貌,乃今所謂肖像畫。法苑珠林卷三十三述意部第一(大五三·五三七中):「昔優填初...

寫經

書寫佛典之謂。約起於西元前一、二世紀,即印度初期佛教之時代。蓋小乘諸部傳承佛法皆依口誦,大乘教徒則側重勸說...

梵語 dhvaja,巴利語 dhaja。音譯為馱縛若、馱嚩若、脫闍。又作計都(梵 ketu)。又作寶幢...

梵語 patākā,巴利語 patākā,音譯波多迦、波哆迦。或梵語 ketu,音譯計都。又作幡。乃旌旗之...

廢三顯一

系天台宗所立。謂佛陀說法華經以前之諸經教法皆屬權施化用,乃將一佛乘分別為三乘說;至說法華經時,則廢舍權教之...

廢立

系廢與立之併稱。廢,即舍棄;立,即存立。於天台宗謂之廢權立實,亦即廢假(權)立真(實)之意。權意謂導入實的...

廢前教

指佛陀說涅槃經時廢除以前所製定之部分戒律。如以前比丘許吃三淨肉,至涅槃經時則一切禁斷之。行事鈔卷下二(大四...

廢詮談旨

謂廢舍言詮而直指其理。系法相宗所立。又作廢詮辨實。與「依詮談旨」相對。即廢言詮之分別,直辨其實;所謂一真法...

廢權立實

即廢舍法華經以前之權教,樹立法華一乘。又作廢三顯一。系天台宗所立。天台宗判釋佛陀一代之教法為五時八教,廢權...

廚子

又作佛龕、豆子。即安置佛像或經卷之器具。呈箱形,上為屋頂狀,下則設須彌座,前面並有左右對開之門戶,有塗漆或...

廚庫三門

禪宗公案名。又作雲門廚庫三門。系唐代雲門宗祖文偃禪師以廚庫、三門等尋常可見之物,提示人人皆有內在光明之機緣...

指奉祀佛祖、聖賢等神靈之所。又稱靈廟、塔廟、祖廟。法苑珠林卷三十七興造部第三(大五三·五八○上):「西梵正...

廟產興學

指清末民初以來,主張利用全國廟產以開辦學校之風潮。由於部分知識份子及政府官員對佛教缺乏了解,以及土豪、劣紳...

廝禪

廝,乃相互之意。原指禪師與門人相互問答應酬,參究宗旨;後轉指以言語多為可貴而執著於文字之口頭禪。大慧書卷二...

廣大行

西藏語 rgya-chen-spyod-pa。即於西藏佛教中對瑜伽行之稱呼。廣大行,在一般大乘佛教論書中謂...

廣大智

佛之智慧廣大而不可思量,為最勝無上之智見,故稱佛智為廣大智。大日經卷三(大一八·一八中):「奇哉真言行,能...

廣大會

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謂十方眾生得以往生極樂,皆因彌陀具足廣大集會之德,故稱彌陀為廣大會。此會甚大,自彼佛...

廣大轉

系六種轉位之第六,表示大乘極位之用語。謂證得泯絕迷悟、對待,入於圓轉自在的真如之境。唯識宗將「轉依」之果,...

廣中說略

系如來應機說法方式之一。將範圍廣泛之事,用簡略要語作總括之說明,稱為廣中說略。反之,將簡略之事,以範圍廣泛...

廣仁寺

位於陝西西安。又稱喇嘛寺。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為西安地區唯一之藏密黃教寺院。寺前有六角攢尖御...

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位於四川廣元縣北四公里處。為四川境內最宏偉之石窟群。窟龕密集,最多處疊至十三層,高達四十公尺,綿亙約三百公...

廣六度行

又作六德行。謂菩薩應廣修六度行,方能大弘法義。據成具光明定意經所載,即:(一)廣施,菩薩懷廣大心,深知此身...

廣化寺

(一)位於北平德勝門大街內。為北平名剎之一。寺內有崇禎皇帝賜曹化淳御筆草書碑。清朝時曾借此寺設編書局。殿宇...

廣心

(1547~1627)明代臨濟宗僧。上饒(位於江西)人,俗姓朱(一說姓鄭)。曾游太平、焦山等地,其後,任靈...

廣弘明集

凡三十卷。唐代律僧道宣(596~667)譔於麟德元年(644)。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道宣著作極多,被譽為...

廣目天

廣目,梵名 Virūpāksa,巴利名 Virūpakkha,音譯鼻溜波阿叉、髀路波呵迄叉、毗樓婆叉、毗嚕...

廣印

(1566~1636)明代臨濟宗僧。槜李嘉善(浙江嘉興縣)人,俗姓周。字聞谷。別號掌石。十三歲,於杭州開元...

廣百論本

全一卷。又稱四百論頌、廣百論。聖天(提婆)造,唐代玄奘譯。約成書於三世紀頃。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本書由五言...

廣百論釋論

凡十卷。又稱大乘廣百論釋論、廣百論、廣百論釋。護法造,唐代玄奘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本書系對聖天所造廣百...

廣果天

廣果,梵名 Brhatphala,巴利名 Vehapphala,音譯鞞疑呵破羅、惟於頗羅、惟於幡、比伊波羅...

廣空

(1887~1970)福建晉江人,俗姓鄭。名照皆,號都了。年二十三,於廈門南普陀寺剃髮,二年後,於南安小雪...

廣長舌相

梵語 prabhūta-jihvatā,或 prabhūta-tanu-jihvatā,巴利語 pahūt...

廣律

指內容詳備之律儀,即比丘、比丘尼之生活規矩。佛成道十二年後,弟子中犯過者漸多,佛就所應受持之戒律一一廣說;...

廣洽

福建人。曾於馬來西亞創建彌陀寺。其後任新加坡龍山寺住持、新加坡佛教會副主席等職。 p5994...

廣修

(771~843)天台宗第十一祖(一說第十祖)。世稱至行尊者。唐代東陽夏昆(浙江)人,俗姓留。早年即入道邃...

廣狹自在無礙門

華嚴宗新十玄門之第二。此門乃就空間而言。又作諸藏純雜具德門(古十玄門所稱)。廣,指一塵一法之力用普遍於一切...

廣祐寺

位於遼寧遼陽城西門外。俗稱白塔寺。建於金代(1115~1234)。清太宗天聰九年(1635)重修,供奉自來...

廣參

為「獨參」之對稱。於禪林,眾僧齊集參堂,一同參問宗師家,研討宗趣,稱為廣參。相對於此,學人單獨進入師家之室...

廣教

佛教戒律有廣略二教。佛成道之十二年間,大眾清淨,無犯過者,故未曾立戒,唯說「諸惡莫作」等教,制誡弟子之行法...

廣略本尊

指日本日蓮宗供奉之本尊形式。該宗之本尊有木像雕刻之曼荼羅及文字圖顯之曼荼羅二種,合稱木畫本尊,各有廣略二型...

廣略相入

謂廣門與略門二者相即相入。廣聚八萬四千佛法,示諸法種種差別相者,謂之廣門;而顯示此差別相之平等理者,謂之略...

廣略要

系廣、略、要之併稱。乃詮顯經論眼目的方法之一。涉及全部者謂之廣,省略一部分者謂之略,摘出重要者謂之要。 (...

廣勝寺

位於山西趙城縣霍山之南。相傳該寺創建於後漢建和(147~149)年間,但無確證。據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

廣博仙人

廣博,梵名 Vyāsa。為印度六派哲學中吠檀多學派(梵 Vedānta)之祖跋多羅衍那(梵 Bādarāy...

慧球

(一)(431~504)南朝劉宋時代僧。扶風郡(陝西涇陽)人,俗姓馬。十六歲出家,從學於荊州竹林寺之道馨。...

慧理

晉代僧。西印度人。生卒年不詳。於咸和(326~334)初年來中國,初住杭州時,見其地山岩秀麗,遂建靈鷲、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