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光大辭典

道顏

(1094~1164)宋代臨濟宗大慧派僧。號卍庵。潼川(四川)飛鳥人,俗姓鮮於,乃名儒家系。幼年從淨安之諫...

道寵

北魏僧。俗姓張,名賓。少有才藝,與李范共投國學大儒雄安生之門。壯年時,領徒眾千餘,偶過趙州元氏縣,覺渴,入...

道證

新羅僧。曾來唐,居止於長安,投西明寺圓測之門下,窮究瑜伽唯識之學。唐中宗嗣聖九年(692)歸國,世壽不詳。...

道類智

梵語 mārga-anvaya-jāna。八智之一,十六心之一。觀色界、無色界之道諦所得之無漏智。此智類似...

道釋畫

又作道釋人物、佛道人物。即與佛道有關之畫(大多為人物畫)。道即道教,釋即佛教,通常亦加上儒教。一般畫題有三...

道辯

後魏僧。范陽人,俗姓田。天性疏朗,才術高世。時有「大法尊王經」,盛行於世。師知其偽,搜集而焚化之。註解維摩...

道龔

北涼譯經僧。籍貫、姓氏、世壽均不詳。北涼永安(401~410)年中,於張掖為沮渠蒙遜譯出寶梁經二卷,收於唐...

道體

謂聖道之體。指自己之本心,以一切之聖道由之而生故。大乘義章卷十八(大四四·八二九下):「就心法分別,真識之...

道觀雙流

為天台宗所立通教十地之中第九地菩薩所修行之相。道,指教化他人之化道;觀,乃自觀空理之觀法。利他之化道與自利...

鄔波三缽那

梵語 upasajpanna,巴利語同。意譯作近圓戒、進具戒。意謂受具足戒已、親近涅槃,為受大戒者之美稱。...

道者

謂修行佛道者,後指禪林之行者,或投佛寺求出家尚未得度者。大智度論卷三十六(大二五·三二四中):「得道者,名...

道吾得

禪宗公案名。南泉普願某日以褌(腰卷)示眾僧言:「無色無相之法身,具備萬有之元素(地、水、火、風等四大)否?...

達布迦爾居

西藏佛教迦爾居派兩大傳承之一,屬密勒日巴所傳之一系。又稱達布派。為密勒日巴之弟子達保哈解(藏 Dwag-p...

達位

(1618~1684)明代臨濟宗僧。楚北人,俗姓瞿。字善權。十三歲喪父母,從安順府(貴州)觀音硐之太虛出家...

達受

清代僧。號六舟,又號秋楫、南屏退叟、小綠天庵僧。居於海寧白馬寺。擅長翰墨,行腳半天下,精於鑒定古器碑版之類...

達岸

(918~978)宋代僧。韶州(廣東)曲江人,俗姓梁。諱志靖。十二歲出家。二十歲從雲門文偃受具足戒。南漢主...

達保哈解

(1077~1152)西藏名 Dwag-po lha-rje。西藏佛教迦爾居派兩大傳承之一達布派之創始人。...

達剎

梵名 Daksa。印度教之神,受到濕婆教及毗濕奴教之崇拜。其出身與家世,各書說法不一。據印度兩大史詩摩訶婆...

達剛

(1609~1669)明代臨濟宗僧。茶陵(湖南)人,俗姓蕭。號密岩。初從南嶽玄印出家,後禮山茨通際為師,且...

達祖

(一)指禪宗初祖菩提達磨。(參閱「菩提達磨」5207) (二)清代臨濟宗僧。四川人,俗姓丁。號劍端。嗣月幢...

達尊

(1609~1664)明代臨濟宗僧。又稱爾瞻。浙江四明鄞縣人,俗姓唐。從福泉山之圓明出家,三年後,參謁密雲...

達須

梵語 dasyu,巴利語 dassu。又作達首。即無賴之徒,指淺薄之佛教徒,或猥賤惡鄙之蠻族而言。在印度,...

達爾克

(Dahlke, Paul Wilhelm; 1865~1928)德國佛教學學者。曾於柏林大學學醫。早年即...

達爾馬騰

西藏名 Dharma-bdav-phyug。西藏佛教迦爾居派分支勃隆迦爾居開祖。達保哈解之弟子。約十二世紀...

達爾麻仁欽

(1364~1432)西藏名 Darma rin-chen。法寶之意。又譯嘉曹傑。有尊者法王子、寶王子、寶...

達摩多羅禪經

梵名 Dharmatara dhyāna-sūtra。凡二卷。東晉佛陀(馱)跋陀羅(梵 Buddhabha...

達摩笈多

(?~619)梵名 Dharmagupta。又作達摩崛多、笈多、法密、法藏。隋代譯經僧。南印度羅囉國人。剎...

達摩摩提

梵名 Dharmamati。意譯作法意。南齊僧。天竺人,生卒年不詳。南齊武帝永明年中(483~493),與...

達磨

(一)梵語 dharma,巴利語 dhamma 之音譯。又作達摩、馱摩、陀摩、曇摩、曇謨、曇無、曇。意譯法...

達磨大師住世留形內真妙用訣

作者不詳。收於道教經典「雲笈七簽」卷五十七(道藏第六七七至七○二冊)。系假託我國禪宗初祖菩提達磨之名,論說...

達磨忌

於禪宗初祖菩提達磨忌日所修之法會。達磨於北魏孝莊帝永安元年(528)十月五日示寂,我國遂於此日嚴修法會。據...

達磨波羅

又作達摩波羅。(一)梵名 Dharmapāla。意譯作護法。唯識十大論師之一。佛陀入滅後一千年頃,出生於南...

達磨門下四神足

指道副、尼總持、道育、慧可四人。據景德傳燈錄卷三菩提達磨章載,達磨一日令門人各述說心得,道副謂(大五一·二...

達磨流支

北周譯經僧。摩勒國人。明帝(557~560 在位)初年至長安,奉敕為大蒙宰宇文護譯婆羅門天文二十卷,而於武...

達磨面壁石

存於河南少林寺。石形酷似禪宗初祖達磨面壁之像。據姚元之竹葉亭雜記載,河南少林寺後殿西壁前設一供桌,上供一石...

達磨傳法偈

禪宗初祖菩提達磨傳法予二祖慧可時所說之偈。寶林傳、祖堂集、景德傳燈錄、六祖壇經等均載有此偈(大四八·三六一...

達磨馱都

(731~?)唐代譯經僧。又作達摩馱都。京兆雲陽(陝西涇陽縣北)人,俗姓車。名法界,字悟空。為元魏拓跋氏之...

達磨像

並非專指禪宗祖師之肖像,而系由空想所產生之達磨像,為流行於宋元以後之禪宗美術之一,亦為道釋人物畫之一。通常...

達磨廓然

禪宗公案名。又作達磨廓然無聖、聖諦第一義、廓然無聖。係有關梁武帝與達磨之問答。碧岩錄第一則(大四八·一四○...

達薩姆格蘭特

興第語 Da?am Granth。印度錫克教經典之一。系錫克教第十代祖師哥賓德辛格(Govind Sing...

達羅毗荼國

達羅毗荼,梵名 Drāvida,巴利名 Damila。南印度之古國名。又作達羅弭荼國、達羅比吒國、陀彌國、...

達嚫

(一)梵語 daksinā,巴利語 dakkhinā。又作達[貝*親]、達親、噠嚫、達儭、重嚫、供嚫、檀櫬...

達觀

(一)(1138~1212)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婺州(浙江)義烏人,俗姓趙。號息庵。十二歲,從法慧寺之正覺...

違他順自

(一)因明用語。違他,違反敵者(問難者),即為敵者所不同意;順自,順從立論者自己,即立論者自己所承認其為真...

違自順他

「違他順自」之對稱。謂違背自家之本性而隨順他性。系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論真如與無明之作用所立之名目。即「隨緣...

違理心

謂違悖本不生之理,即違悖真如法性之理之心。淨嚴之大日經住心品疏冠解謂,就「豎」而言,於一切之惡法內,此心與...

違順

違境與順境之併稱。又作順違。感苦之境界,稱為違境,即與自己之身心相違悖,以致引起痛苦、不快或瞋恚之環境皆屬...

違緣

指違逆於吾人身心之事緣,如盜賊、水、火等災難。又作逆緣。與「順緣」對稱。又指將惡師、惡友等遮難(障礙)與誘...

遇法難

謂值遇佛法乃屬困難稀有之事。宿善甚厚始得值遇無上深妙之教法,故若值遇佛法,必得至心聽受奉行。諸經論廣宣此說...

遇賢

(922~1009)宋初禪僧。江蘇長洲人,俗姓林。師事永安之可依,三十歲剃髮受具足戒,為錢塘龍華彥珠(一說...

過午不食

又作持午。佛教戒律規定出家人必須在規定之時間內進食。此段時間即從早晨以迄中午。凡超過中午之時限而進食者、稱...

過木橋

禪宗公案名。系神山僧密與洞山良价過獨木橋時所拈提之故事。表示不固執依倚一事一物,不墮有、無二見之對待。五燈...

過去

梵語 atikrānta,巴利語 atikkanta。指有為之事物作用終滅之位,即法之作用已滅之位。三世之...

過去七佛

指出現於過去世之七佛,即:(一)毗婆屍佛(梵 Vipa?yin),(二)尸棄佛(梵 ?ikhin),(三)...

過去帳

日本佛教用語。又作靈簿、點鬼簿。即死者名簿。其上載有死者之法名、生卒年月日、歲壽等,安置於寺院中。各家庭佛...

過去現在因果經

凡四卷(或五卷)。又稱過現因果經、因果經。為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冊。系采釋迦自傳之形式,說其...

過去現在因果經繪卷

凡八卷。又作繪因果經。經卷分上、下兩段,上段為繪圖,下段為以每八字一行書寫之經文。流佈本為四卷,各卷又分上...

過去莊嚴劫

劫有大、中、小三種,現在之大劫稱賢劫,過去之大劫稱莊嚴劫,未來之大劫稱星宿劫。每一劫中,各有千佛出現。[長...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全一卷。又作集諸佛大功德山經、莊嚴劫千佛名經。譯者不詳,僅知譯於南朝梁代(502~557)。收於大正藏第十...

過去塵點劫

喻示過去之久遠。如法華經化城喻品有「三千塵點劫」之語,即磨一三千大千世界為墨,每經一千國土,方下一微塵,竟...

過未無體

謂過去、未來之法,非實有之體,唯現在之法,其體實有。系大乘唯識之主張。小乘薩婆多部(即說一切有部)立「三世...

過度人道經

凡二卷。吳·支謙譯。全稱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略稱阿彌陀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為與鳩摩羅...

過海和尚

即唐代僧鑒真。據唐國史補載,天寶末年,揚州僧鑒真前往日本大演教化,經黑海、蛇山,其門人稱之為過海和尚。(參...

過堂

僧眾上齋堂用食之意。又作上當、赴堂。備用清規卷六送缽位(卍續一一二·五一下):「維那從前門而出,首座、都寺...

過患斷

謂斷除煩惱之過患。又作情有斷。「功德斷」之對稱。即依始覺之智,斷除情有妄染之差別心等諸過。密教主張本無煩惱...

過現未來業報智力

如來十力之一。又作業異熟智力。謂如來對一切眾生之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之業緣、果報、生處等,悉遍知之。(參閱...

過慢

為七慢之一。與人相等時,則謂我勝於人;若他人勝於我時,則謂我與之齊等。此等恃己凌他、貢高自大之心,稱為過慢...

遍口聲

又作滿口聲。悉曇字母之體文(子音字)除五類聲(牙、齒、舌、喉、唇等五處發音之聲)外,所餘之九音稱為遍口聲,...

遍成諸行

「頓成諸行」之對稱。修行菩薩,自發菩提心,至「等覺位」,其間次第經過諸法門階位,故稱遍成諸行。 p5616...

遍行

梵語 sarvatraga。(一)為唯識宗所立六位心所之一。與「別境」相對。指任何認識作用發生時,所生起之...

遍行因

梵語 sarvatraga-hetu。謂遍行之惑為染法之通因。又作一切遍因。六因之一。即已生之遍行隨眠為後...

遍周法界

法,指一切有形、無形,包含事、理、色、心之通稱。法之有限,稱為法界。瀰漫於法界而無所不至,稱為遍周法界;通...

遍所許宗

因明用語。又作眾共許宗。指立者(立論者)所立之宗(命題)為世間眾人所共同承認之主張見解。此宗既為大眾所共同...

遍知

梵語 parijā。又作遍知。完全盡知之謂。原意係指週遍了知四諦道理之無漏智;吾人如能透徹了解周圍之一切現...

遍是宗法性

梵語 paksa-dharmatva。因明用語。為因(理由)支三相之一。乃因明三支作法中,就因與宗(命題)...

遍計所起色

為唯識宗所說「法處所攝色」五種之一。指依第六意識之妄分別所變現之影像,如空華水月等無實體之諸色相。(參閱「...

遍計所執性

梵語 parikalpita-svabhāva。乃唯識宗所立三性之一。又稱遍計所執相、分別性、分別相、妄計...

遍參

遍,遍歷;參,參學。指僧侶雲水行腳,參遍天下之善知識,以增加自己見解,究明迷悟、實妄等之生死大事。如善財童...

遍淨天

遍淨,梵名 ?ubha-krtsna,巴利名 Subha-kinna 或 Subha-kinha,音譯首訶...

遍喻

為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所說八種譬喻之一。又稱全喻。謂如來說法,從始至終,皆假藉譬喻而彰顯其理。如經中謂,...

遍觀一切色身想觀

為觀無量壽佛經所舉十六種觀法中之第九觀。又稱真身觀、佛身觀、佛觀。乃觀想阿彌陀佛真身之相好光明,先從一相好...

遁世

又作隱居、隱遁。摒除世事,隱居山野,修學佛道;亦即出家之意。於日本鎌倉時代以後,特指中年以後之出家。又遁世...

遁倫

唐代新羅僧。生卒年不詳。又稱道倫。著有瑜伽論記二十四卷,該書為瑜伽師地論唯一之全本註釋,今尚存。其內容主要...

遁麟

唐代僧。生卒年不詳。又稱富春沙門。為唐代俱舍論學僧圓暉之門人。圓暉著有俱舍論頌疏一書,遁麟又就圓暉之俱舍論...

酬因感果

謂酬報因行功德而感得果報。三身中之報身即為酬因感果之身。(參閱「三身」555、「因果」2293) p568...

鉗錘

鉗,鐵鋏;錘,鐵錘。兩者均為鍛煉金屬所必使用之器具。禪宗用以比喻師家教導弟子之嚴格。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

敲擊樂器之一種。為佛教法器之一。又稱銅鈸、銅鈸子、銅缽子。系以響銅製成,其形呈圓盤形,中央隆起,於中心穿小...

梵語 avku?a。又稱鐵鉤、俱屍鐵鉤。與「錐」同為御象之鐵質器具。例如長阿含卷十釋提桓因問經(大一·六三...

鉤召法

鉤召,梵語 ākarsana 或 ākarsanī,音譯作阿羯沙尼、翳醯呬。又作鉤召法、攝召法、請召法、招...

(一)梵語 ghantā。指在佛前誦經時,所鳴打之一種法器。系用青銅、紫銅等所制,呈缽形,直徑約十公分。禪...

鈴木學術財團

為二次大戰以後,日本財經界與佛教界聯合成立之學術研究財團。創立宗旨為「研究、解明、闡述東方思想與世界宗教」...

隔子門

寺院住持所居之方丈室,其面向外庭之小門,稱為隔子門,係用以隔離方丈室與外庭。明覺錄卷四(大四七·六九五下)...

隔生即忘

缺乏德行之一般凡夫,或菩薩中階位較低者,於降生時即忘失前生之事,稱為隔生即忘。 p5695...

隔身句

禪林用語。又作隔手句。指無法以語言文字充分表達之語句。碧岩錄第二十四則(大四八·一六五中):「看他兩人放則...

隔靴抓癢

禪林用語。又作隔靴搔癢、隔靴爬癢。即隔著靴而抓足之癢,意謂不能確實把握某事之意。續傳燈錄卷十二南京寧陵安福...

隔歷

隔離歷別而不融通。又作隔歷不融、歷別。「圓融」之對稱。即事理、事事各自歷別,互相隔礙。天台宗稱隔歷不融之法...

隔歷三諦

(一)又作次第三諦、歷別三諦。與「圓融三諦」對稱。指天台四教中,別教所詮之三諦。謂空、假、中三諦彼此隔歷不...

隔歷長遠教

指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教中之別教。此教所斷之三惑,其體各別,而能斷能證之智亦未與空假中等三智相互融即;以其斷惑...

雍布拉崗

位於西藏奈布東東南五公里處。相傳於古藏王夾陀朵嘌思顏讚王(又譯作拉脫脫日聶讚)之世,天降佛經等佛教信物於雍...

雍正帝

(1687~1735)為清朝第五代皇帝。姓愛新覺羅,名胤禎。謚號「憲皇帝」。廟號世宗。為康熙皇帝之四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