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淨界法師文章(第14頁)唯識學解讀人生,把人生分成兩塊:一個是果報的受用,一個是業力的造作。也就是說,...其實我們不能怪業力給我們痛苦,業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業力現出一個相狀,...唯識學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那麼我們...我們對於因緣所生法,在《楞嚴經》講到兩種根本:一個是生死的根本,一個是涅槃的根...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無意義,對你的增上一點都沒有幫助。就是說你受了無量劫...平時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無期;二、彌陀大願,必定救拔;三、無常迅速,把握當...問: 師父慈悲!如果有很好的姐妹碰見鬼神,可是她又不知道,她也不學佛,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那我們作為學佛的...問: 師父慈悲,我這個問題還是剛才那個問題,因為沒有及時問到,我代表幾位學佛人士問的。就是說如果本人吃素,...問: 在五戒的大妄語中,佛陀嚴禁弟子宣說過人之法,請問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淨界法師答: 過人法...《般舟讚》,善導大師有十段法語的開示,也是同樣在顯示阿彌陀佛願力慈悲救度,念佛...問: 請問師父,何謂理觀,為什麼理觀對淨土的行者甚為重要? 淨界法師答: 理觀,簡單的講,就是對道理的觀察...問: 請問師父,何謂一心歸命,我們修行淨土的行者,要怎樣將一心歸命巧妙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淨界法師答: ...前面我們講到庚六識大圓通,識大圓通它的重點就是,不管我們生命當中發生什麼事情,...什麼是依他起性? 我們一個念頭起來具足三性,你要正確的判斷,什麼是盜賊、什麼是...諸位!阿彌陀佛可以給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阿彌陀佛不能改變你...我們強調業力,我們也講到果報,那麼當果報變現的時候呢,在受用果報的時候它是有一...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此發心求加持。 現在我們也知...如何達到正念真如,在《楞嚴經》提出了兩個法門:第一個破除外境的執取,這個是比較...我們來看看,要什麼因緣會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慧,這個地方我們哪些因緣要避...每一個因緣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順境才修學。逆境有逆境的修法,順境有順境的修...如果我現在已經養成一種對來生有所期待,怎麼辦?那我們看下面一段,我們要思惟輪迴...什麼是痛苦之門呢?《楞嚴經》講主要就是我們攀緣的心。我們向外攀緣,所以我們打開...你看我們現在都活在妄想,所以我們往生弄得自己非常沒把握。我們一個人要往生,要假...蕅益大師的《相宗八要》裡面提到:其實我們一念心性是離過絕非,因為它是離一切相。...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化的。一般來說,我們有八萬四...復次是利,約命終時,心不顛倒而言。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論頑修...眾生有兩種緣起。佛陀在大乘經典中,把我們生命的緣起分成兩大塊:一個是清淨的緣起...在祖師大德的判教當中,把我們整個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了三個部分:第一個是安樂道,...構成一個盜戒,要有六種因緣。前面根據《瑜伽師地論》把這個犯戒的因緣分成三大類:...這個口業我們解釋一下。在菩薩戒是很重視口業,諸位!你打開菩薩戒,殺盜淫妄四根本...怎麼知道我已經如法地懺悔乾淨了?這有判斷方法,我們把它念一遍。 或覺心神恬曠,...持楞嚴咒: 向內開顯真如,向外感通諸佛 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從這裡啟動 我們...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一個淨土宗的念佛人,最可怕就是說:當你念佛的時候,你對這個佛號一點感覺都沒有,...我們經常忘掉我們心是清淨的,所以一下子就被妄想牽著走。諸位!你看有些人一醒來,...十法界是怎麼分立的?大家的心都是清淨本然,都是具足萬法,為什麼開顯出十法界呢?...當我們能夠在因地於妄念當中,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達到離三種相時,它的...身為一個凡夫眾生,在一期的生命當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起一些重大的煩惱貪瞋癡,造...淨土宗的修學是本尊相應的法門,就是說,我們臨命終是仰仗彌陀本願的攝受而往生,關...我們看真實的人乘,開始是五戒。這當中有兩段:第一段正示戒相,第二段懺悔方法。正示戒相當中分成五段:一、不殺...這個不殺生我們再談一下。《楞嚴經》不殺生的定義更廣。諸位你看《楞嚴經》講不殺生,它講殺盜淫妄四種清淨明誨,...一旦無常到,方知夢里人;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 我們前面花了大概兩堂課的時間...修淨土宗,你要做兩件事情。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辦法不能讓你的業太重。我們講過,臨終的感應是需要一段時間...沒有對治,簡單說就是你一天過一天,沒有目標,沒有宗教信仰,對人生完全沒有任何的期許,完全過著放逸的生活,這...我們受了戒以後,內心當中一個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內心當中多了一個戒體。戒體在心中到底會產生一個什麼的效果?...【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我們修淨土的...我們前面講義大科,講到五戒的法門。受持五戒,它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如果你修聖...一、執持名號:一句彌陀念誦聽--專注力 二、一心不亂: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續力...講完信、願、持名,佛陀為什麼又講今現在說法呢? 這個地方有一層意思:為了要簡別...【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這是講到聲聞跟菩薩以外的天人眾,這個地方是...佛法的因緣觀,主要就是苦、集、滅、道,有雜染的因果、有清淨的因果。清淨的果指的...貫通三世,強者先牽 前面是講到業力的生起,這以下講到業力慢慢增長廣大。為什麼有...這個信、願、持名是本經的修學綱要,一個人能夠往生淨土,其實是有三種資糧:第一個...問: 請問法師,既然我們都是妄想妄念,我怎麼知道哪個是善念,哪個是惡念? 淨界法師答: 好,問得很好。我們...隨念往生這是我們淨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說,我們今生造了善業,也造了罪業,但是業都...這個地方問題來了,因果是隔代受報的,比方說,有些人吃素,身體不好,就怪罪吃素,...安住真如 這一點最重要了!修行人先求安住,才有資格談調伏的問題: 真妄不二 【...在五陰當中最粗顯的就是我們的色身。色在佛法當中叫做質礙,它有固定的形狀,也佔有...問: 如果說身口意念佛號,但都不能打住妄想,這樣帶有妄想的佛號,是否也算在積集求生淨土的資糧? 淨界法師答...前文我們講到智慧的觀照。生命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生命的本質就是把我們過去的業力...人道難生,佛乘難遇。失此不求度脫,千生萬劫何期? 暇滿當中主要有兩個:第一個,...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種外道,他們也都發心很圓滿,出家求出生死。也就是說,...佛號雖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臨終的時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你應該怎樣訓練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轉,不是等到臨命終才不被外境所轉。我們不相...若或事務多端,略無閑暇,當於晨朝盥漱畢,有佛則禮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段講 靜中修 。早晚於佛前隨分隨力,禮拜持念,迴向發願。或者是早課,或者是...世間所有,若根身,若世界,皆由眾生生滅心中,同業別業所感,皆有成壞,皆不久長。...宗喀巴大師要我們修無常觀,分三個次第: 第一個思惟今生決定要死。 你告訴你自己...怎麼欣求極樂呢? 思惟依正莊嚴,成就內心的安樂;思惟諸善聚會,成就內心的清淨。...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淨土宗是大乘法門,當然也應該要修大悲。 大悲心的修法,...我們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觀作一個總結。偈頌一是偏重在觀照力,偈頌二是偏重在善業力...圓瑛老法師在十習因這段文,講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大家要注意── 他說:十習因...大乘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首先,我們剛開始是成就一種善業力;其次,再提升到正...所以我們透過死亡的無常,每一生的死亡到來都把我們生命破壞了,使令我們生命沒辦法...【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這一點當然古人講了很多,就是說,要往生你必須感應道交。我們是怎麼跟佛陀感應道交...剛開始先偏重點狀的專注,怎麼專注呢?一句彌陀念誦聽,就是說,我們這個佛號在操作...我們看古代聖賢的教誨,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說:子路,子路這個人是好勇過...佛陀施設教法,我們可以分成實法跟權法,好比我們今天要過河,河的彼岸是我們的目標...【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你去吃眾生的身體,還有它的部分,什麼叫部分呢?那個皮啦、毛啦、牛奶等等,你就跟...如果從《彌陀要解》的標準來看,念佛人臨終的時候,他不是馬上提起佛號,不是的,他...覺察的智慧是內觀的,跟別人沒關係。就是不管你遇到什麼事情,第一件事情先觀察自己...關於阿彌陀佛的光明,我個人曾經跟阿彌陀佛的光明有過一次接觸的經驗,我提供給大家...佛陀在經典上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眾生的依止處有四個飲食是非常重要的: ...怎麼走出妄想呢?大智慧的佛陀,做了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個,他讓我們看看我們的過...宗喀巴大師講一個偈頌說: 佛非水洗眾生罪, 亦非手拔有情苦; 非將己德移於彼,...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傷害你,只有一個人會傷害你,是你自己在傷害你自己。 你把《...當我們在修習懺悔的時候,有一個偈頌值得我們注意,在《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上說:一...我們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過失。 毀犯妄語戒果報:三塗果報,餘報:一、多被誹謗...《賢愚經》中講到佛在世之時,有一個大富長者,叫須達長者,在佛陀教法的修學中,證...問: 請問法師,法師一直在講重罪問題,必須至少懺一年,見好相為止。那麼如此說來...從離苦得樂的一種心願,推動我們去修學佛法。離苦得樂這樣的因素在佛法當中有二種因...在《大乘起信論》講到這個菩提心(整個大乘佛法的根本思想是菩提心),諸位受了菩薩...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當然是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但是有時候,你也要偶爾檢查一下你...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師在文鈔對「一心歸命,通身靠倒」講出一個明確的定義,什麼...念一句佛號可以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那我們如何念一句佛號來幫我們滅除業障? 你...念佛之說,何自來乎?非金口所宣,明載簡冊,今日眾生,何由而知十萬億剎之外有阿彌...
這個妄想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念明瞭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想法、一個...